中国有多特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08638737
作者:刘擎
页数:261页

作者简介

《中国有多特殊》是一个动荡多变的世界,是一个思想激辩的时代。每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然而,更多人是以锋利代替了思考,径直宣泄自己的情绪。刘擎的文字,如刘瑜所说,“审慎又不是犀利,清晰却有深度”,客观不偏执。《中国有多特殊》收录了他关于众多公共事务的思考和评论,让我们去思考“自己是谁”、“为何如此”、“怎么样改变”等诸多疑问。刘擎结合政治、哲学、历史文化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人们思想的演进,以求让中国人能够更深入和客观的去看待、去思考。
《中国有多特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刘擎对当下热点话题的分析评论,第二部分是长评,第三部分主要是访谈,包括刘苏里和刘擎的对谈。

书籍目录

自序   在新的地平线上/V
辑一
达尔文主义的迷思/ 003
国际与国情:伪辩证和真戏法/ 007
中国有多特殊/ 011迷失与委身/ 015
“特殊价值”的傲慢与偏见/ 019
奇迹背后的可耻秘密/ 023
“世界杯”与男权主义的反弹/ 027
如何论证“包办婚姻”的优越性/ 031 谁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035
健美操与忠字舞/ 039
比盲人更盲目/ 043
看见别样的生活/ 047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051
“虎妈妈”的战歌唱给谁听?/ 055
面对言论自由的伤害/ 059
日本的国民性能解释什么?/ 063
谁在乎西方模式?/ 067
普世与特殊是分歧所在吗?/ 071
黑箱操作与网络围观/ 075
从真相中拯救信任/ 079
风险社会的婚姻观/ 083
爱的理由/ 087
美国会爆发革命吗?/ 091
辑二
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 097
奥巴马的“继续革命”/ 105
《革命之路》中的爱欲与政治/ 113
谁害怕贝尔纳-亨利•莱维?/ 121
面对中国模式的历史终结论/ 131
回顾马丁•路德•金抄袭事件/ 141
群体性疯狂如何可能/ 153
民主社会中的教育权威/ 159
“另类道路”的诱惑/ 167
面对兰德的挑衅/ 173
一个平民的自由主义理想/ 179
建构纯粹的“中国范式”是否可能/ 185
价值认同的困境与可能/ 191
我的非经典阅读/ 197
辑三
自由主义及其不满/ 203
当下思想界的状况/ 217
立宪与政治正当性/ 235

编辑推荐

《中国有多特殊》编辑推荐:一次“思考”与“锋利”的较量;一次“意图”与“观点”的评判;一场论争背后学识与品格的检测带来的一个公共写作的典范,“我们”是谁?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还是“纯粹的中国人”?我们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究竟是什么?许多确定无疑“原本如此”的信念与感知,会遭遇到“为何如此”的疑问,或者“未必如此”的困惑,甚至“不必如此”的否定。中国有多特殊?学者刘擎告诉你他内心的答案。《民主细节》作者刘瑜力荐!

前言

自序在新的地平线上“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年轻的时候就听崔健这样唱过,而20多年来时代的节奏似乎从未放缓。也许,这个世界一直是动荡多变的,只是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吞没了各种疏隔的屏障,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八面来风的冲击,时而惊喜,时而惊慌。“全球化”究竟是什么?在一次讲座中,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巴格沃蒂曾给出一个自称“最为真确的定义”,那就是“戴安娜王妃之死”。何以如此?他的解释是:“一位英国的王妃,带着埃及的男友,在法国的一条隧道里撞车,开的是一辆德国车,安装着荷兰的发动机。司机是一个比利时人,喝多了苏格兰的威士忌。追赶他们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队,骑着日本的摩托车。为她治疗的一位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的药品。这个消息是一个加拿大人传出的,使用的是比尔•盖茨的技术。而你可能正在一台电脑上阅读这个消息,这台电脑用的是中国台湾造的芯片、韩国产的显示器,由一个印度的卡车司机运输,被一些印尼人截获,由硅谷的码头工人卸货,然后由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运送给你……我的朋友,这就是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现象的一个缩影事件,戴安娜之死或许过于戏剧化了。我们来看看身边更为寻常的文化生活情景。若以戏仿的笔触可以如是描述:这是一名中国大学生的一天,背诵英语是早晨起来后的首要任务。上午第一门课学习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门课听老师讲述北欧的“福利国家制度”。下午参阅英国学者写的《欧洲战后史》写作业,同时听着耳机里法国歌手Alizee的歌声。晚饭前最后一小时参加了印度“瑜伽班”的健身运动。晚上的第二专业选修课是“工商管理”,使用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材(山寨版)。回到寝室后在网上看了一部非常文艺的伊朗电影,随后在新浪微博上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又“翻墙”到脸书上再发一遍),然后刷微博几十篇直到心生倦意。临睡前念几篇《论语》慢慢进入梦乡。我们今天享有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有相当大的部分源自异国他乡。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超出了原有的地方性,与更遥远更开阔的世界交织在一起。以地理疆界标识的那个“本土文化”逐渐失去了清晰的轮廓,汇入了正在浮现的新的地平线。有人赞美“开放”,有人哀叹“混乱”,但无论如何,空间上横向的现代文化与时间上纵向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深刻地交汇融合,共同构成了我们“纵横交错”的背景和视域。那么,“我们”是谁?中国有多特殊?在什么意义上我们还是“纯粹的中国人”?我们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究竟是什么?在新的地平线上,许多确定无疑“原本如此”的信念与感知,会遭遇到“为何如此”的疑问,或者“未必如此”的困惑,甚至“不必如此”的否定。生逢动荡多变的世界,我们身处思想激辩的时代。这个文集的大部分篇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事关公共问题的讨论。学者介入公共写作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成败都不乏先例。杰出的文章往往是学理与评说相映成辉,执着于真理与良知,又避开偏执和狂热,彰显理性的慎思和公允,行文晓畅却不流俗……所有这些品质都不易企及。何况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所有公共问题都会引发争议,而论辩常常让人倾向以“锋利”压倒“思考”。但在我看来,如何对待异己之见和论争对手是对作者学识与品格的某种检测。就此而言,虽然我的教训或许远甚于经验,但私心里依然存着一个榜样,那就是汉密尔顿写在1787年《联邦党人文集》的开篇之作。当时的美国在费城制宪会议之后,围绕新的“联邦宪法”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争论,联邦主义者与反联邦主义者的分歧事关美国的根本命运。汉密尔顿指出,各种私利可能会导致“反联邦主义”的观点。“在新宪法必然会碰到的最大障碍中”是某些人的“明显利益在于反对一切变化”。但他随后的两段话发人深省:我清楚知道,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将哪一路人的反对(仅仅因为他们所处地位会使他们可疑)都归结于利益或野心,不是实事求是的。……使判断产生错误偏向的原因的确很多……聪明而善良的人们,在对待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上既有站在正确的一边,也有站在错误的一边。这一情况如果处理得当,可以给那些在任何争论中非常自以为是的人提供一个遇事实行节制的教训。……野心、贪婪、私仇、党派的对立,以及其他许多比这些更不值得称赞的动机,不仅容易对反对问题正确一面的人起作用,也容易对支持问题正确一面的人起作用。假使连这些实行节制的动机都不存在,那么再也没有比各种政党一向具有的不能容忍的精神更不明智了。因为在政治上,如同在宗教上一样,要想用火与剑迫使人们改宗,是同样荒谬的。两者的异端,很少能用迫害来消除。我承认我对新宪法慎重考虑以后,明确认为你们接受它是有好处的。我相信,这是你们争取自由、尊严和幸福的最可靠的方法。我不必故作有所保留。当我已经决定以后,我不会用审慎的姿态来讨好你们。我向你们坦率承认我的信仰,而且直率地向你们申述这些信仰所根据的理由。我的意图是善良的,我不屑于含糊其辞,可是对这个题目我不想多作表白。我的动机必须保留在我自己的内心里。我的论点将对所有的人公开,并由所有的人来判断。至少这些论点是按照无损于真理本意的精神提出的。我以为,这是一个公共写作的典范。汉密尔顿无保留地将复杂性公之于众:聪明而善良的人也可能出错,而低下的动机对意见正确的人和错误的人同样会产生作用。但这种复杂性并没有使他陷入举棋不定、语焉不详的处境。他坦陈自己的信念和观点,并告诫公众:不要看重他的善良意图,而只应当判断他的论点。我邀请读者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中国的公共写作,包括正在打开的这本文集。这绝非出于自负(相反,我深知以这样苛刻的标准加诸自己会是灾难性的),而是因为当代公共讨论的问题事关重大,公众有理由提出与这种重要性相配的严苛标准。公共论说无论如何雄辩,在本质上应当是一场对话。因此,所有的诘问总是需要自我诘问的维度。失去了这种自省意识,也就取消了意识形态与知识批判之间的界限。我知道在风云际会的焦灼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淡忘节制与审慎的智识美德。重温汉密尔顿的文字,或许有助于恢复知识人应有的责任与品格。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以此与公共写作的作者们共勉。这部文集收入了笔者近年发表的书评、专栏和访谈文章,大多刊登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和《新世纪》周刊等报刊。特别感谢徐晓、灵子、陆灏和黄晓峰等编辑朋友的热忱与辛劳。没有他们的循循善诱以及催促胁迫,我的许多夜晚会有更安逸的睡眠,而这些或许微不足道的所思所想也仍然是梦游般的只言片语。2013年3月15日于上海

内容概要

刘擎
国家开发银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学术随笔集《声东击西》等,译有《言论自由的反讽》《以赛亚•伯林的遗产》《现代性的教训》等。

名人推荐

审慎但不失犀利,清晰却有深度。刘擎的文章总是能把握时代的“七寸”,就像一个优秀猎人能搜索到丛林中最凶猛的猎物,并精准地将其击中。在一个立场往往先于思考的时代,刘擎的文字是对思想之优雅难得的提醒。——刘瑜

章节摘录

国际与国情:伪辩证和真戏法公共舆论的主导者,从传媒评论家到各种机构的发言人,大多是要讲道理的(至少要摆出讲道理的样子)。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时下的“意见领袖”常常诉诸两套不同的道理:“中国国情论”与“国际惯例论”。前者立足于本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风俗民情的特殊性;后者依据当今世界广泛通行的规则与实践。两种道理各有千秋,彼此竞争或能互见长短,于活跃思想不无裨益。但还有更强劲的论者,擅长在两种道理之间自由穿梭,援引国际惯例时冠冕堂皇,一旦讲不通就转向国情论,也振振有词。时而“国际”时而“国情”,不是国际就是国情,人间万事一网打尽,无往而不胜。比如,在房价问题的讨论中,有房产界权威人士语出“雷人”:“年轻人就应该买不起房子。”之所以那么咄咄逼人,因为有“国际惯例”支持——据说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能购买房产。但他的“国际道理”却完全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在所谓发达国家,一幢普通单体别墅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后5~10年的收入总和。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生需要多少年?你不时会收到那些房地产广告短信,通告某套房子“仅售”多少万元,你仅用小学算术就会发现,这个价格“仅”是你30~60年的工资总和。然后你明白,不仅年轻的时候你负担不起,就是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你也非常可能买不起。若是拿这样的事实来反问权威人士,他大约会告诉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再比如,国内柴油汽油价格上升引发不少争议,当然可以用节能环保的理由来支持成品油大幅涨价,笔者本人会赞同这种理由(条件是,附加收益必须正当地、透明地用于公共事业)。但也有相关领导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论证。当国际油价从80美元涨到147美元的时候,支持涨价的理由是“要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后来当国际油价从147美元跌到50美元时,维持高价的理由又变成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什么价格都与国际接轨,这不太现实”。国际接轨论与国情论就这么完美配合,于是总是有理,永远有理。从理论上说,笔者赞赏“普遍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努力。中国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如何辩证地处理国情与国际惯例的关系,是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以巨大的勇气、诚实和智慧去面对。但总在两种道理之间左右逢源,为自我合理而任意取舍,“辩证法”就可能沦为“变戏法”。“戏法”可能越变越熟练,但从没法让人心悦诚服。更为复杂的情况,是最近有关互联网监管问题的讨论。许多论者同时以两种理由为监管辩护:一方面,中国的网络管理与国际通行惯例大体一致;另一方面,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网络监管的具体内容和尺度应当遵循本国特定的法律和规章。这似乎是“相同论”与“特殊论”的完美综合。然而,从逻辑上说,“相同”加上“特殊”就是总体,而没有任何事物能逃得出总体,两者综合相加当然可以包打天下,解释一切。换言之,任何一个人类社会(无论其言论和信息自由状况如何)都可以用这类“综合论”为任何尺度的监管控制辩护。但是,如果仅仅诉诸这种原则性的辩护,那么自由开放的程度差异就无从谈起,我们甚至无法由此论证中国对言论与信息的管理比30年前更为合理或进步。实际上,相关讨论的关键并不在原则层面,而是在具体的内容和尺度。就原则而言,谁都知道,没有任何国家的言论和信息会享有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就言明,自由并不是放任,没有法律也就没有自由。所以,根本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规则”或“应不应当监管”,而是在于“监管什么”和“如何监管”。中国的网络既有高度活跃自由的信息传播和言论表达,也有根据国情和国民状况而实施的限制与监管。但是,既然事关国情和国民,那么具体限制什么和监管什么,是否应当进入公共审议的程序?暂且不用去理会外国人如何说三道四,但我们本国公众对此是否有正当的“知情权”?国际电影资料库(IMDB)是电影专业研究者和众多影迷所钟爱的免费网络资源,却在不久前被“屏蔽”了。这似乎无法用“国际惯例”来解释,但可以用“国情”来解释吗?这样一个电影手册指南性质的资料库,在什么意义上会涉嫌淫秽色情、颠覆政府或种族仇恨?也许愚笨如笔者缺乏足够的敏锐和洞察力,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来辅导我们:出于怎样的国情,依据什么规章,按照何种程序,就这么毫无商量地屏蔽了国际电影资料库这样的网站?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网友不赞同绝对的自由放任,也愿意接受合理的规则与必要的监管。但作为公民,我们有正当的权利要求公开的解释和论证。否则监管者就是将自身僭越于全体公民之上——武断地假设了自己在道德上和智力上优越于公众,这不仅是粗暴的羞辱,而且本身涉嫌公权的滥用。长此以往,会造成破坏社会和谐的隐患。中国有多特殊森林里看不见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地球上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世间的每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甚至透着细腻的诗意。但同样有道理的是,所有树叶仍旧是树叶,每一个人都属于人类。我们从小就会背诵“对立统一”原则,却常常错失了辩证思考的意蕴。令人玩味的是,特殊主义论述本身并不特殊,无论是“自我特殊论”或“他者特殊论”,都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与想象之中——从“法兰西文明优越论”、“普鲁士道路”、“亚洲价值观”,到“美国例外论”,不一而足。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殊论”也并不例外。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进口的”和“国产的”中国特殊论日趋强劲。其中,马丁•雅克的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大约最引人注目。雅克急切而郑重地告诫读者:重要的趋势不只是中国要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而是中国将以特殊的、完全不同于西方所想象的方式来主导世界。因此“中国的崛起”意味着“西方世界的终结”(英国版副标题),或者,“一种新全球秩序的诞生”(美国版副标题)。但是,正如著名学者佩里•安德森在相关书评中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对独特“中华性”(Chineseness)的神秘言说实际上由来已久——从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中塑造的美妙绝伦景象,到18世纪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明的赞叹,再到20世纪危言耸听的“中国黄祸说”(yellow peril),只是时而抱有恭敬,时而显出轻蔑,在“中国热”(Sinomania)与“中国恐惧”(Sinophobia)之间来回摇摆。如今,“中国恐惧绝对没有消失,但又一轮中国热正在形成”。但这类东方主义式的“中国特殊论”,无论是表现为热衷还是恐惧(所谓“中国威胁论”),就认知水准而言都乏善可陈,它们不是依据细致的考察与深刻的辨识,更多来自一知半解的“观察”与牵强附会的臆想,也就难以真正地澄清中国独特的传统文明究竟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对中国当下的崛起产生了影响。国人自产的中国特殊论也源远流长,自晚清以来从未平息,也有过多次勃兴。由此衍生的一个推论,可称之为“不适合论”:由于中国如此特殊,非中国原产的理念、价值、制度或实践,大多不适合中国国情。曾经有林林总总的不适合论,听上去都振振有词。比如,“西医不适合中国”,因为国人体质与西人大为不同;“自由恋爱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自古崇尚大家庭观念,婚姻不是男女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同校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传统讲“男女授受不亲”;“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因为一个犹太人根据欧洲传统与社会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不可能适合本土国情;“个人权利观念”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人的认同从来根植于群体,而不是“原子化的个人”;“市场经济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取向,中国人又经过社会主义的锻造,不可能接受追逐利润与金钱的价值观。(李新宇教授两年前曾发表《“特别国情论”小史》一文,对百年来流布的“宪政”、“共和”与“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种种说法与理由,做过引人入胜的梳理与解读。)据说,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在进入中国之前曾找人评估市场前景,得到的结论是必败无疑。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独特、丰富而悠久的面食传统,绝对不会接受“汉堡包”之类!结果使得麦当劳犹疑不决,在小弟弟肯德基捷足先登之后,才迟缓地做出反应。而今,从西医到麦当劳,从男女同校到自由恋爱,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市场经济制度,不仅都进入了中国,而且在中国生根开花、发芽结果。以“事后之明”回望,当初那些振振有词的“不适合论”大多是不足为信的武断辩解。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特殊性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也不是说“适合不适合”国情的疑问是一个假问题。关键在于,许多流行版本的特殊论,无论是进口的还是自产的,往往基于某种虚假的本质主义文明论,杜撰出某种固定不变的、同质透明的“中华性”。实际上,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多种外来的价值与理念,都“共时性地”构成了我们生活实践的地平线,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内在的构成性部分。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与后果,应当着眼于历史传统制约下的当代实践。而历史的制约与影响从来是复杂和开放的,特别是由于中国传统具有内部的多重性,经典文本的义理、现实政治中的原则和民间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也由于中国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巨大的变迁。因此,每当遇到“特殊论”的时候,我们也许要抛开那些陈词滥调,认真地问一问:“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如何论证“包办婚姻”的优越性一个“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时代,会激发层出不穷的理论创新。富有创造力的理论家往往会挑战你的直觉与常识。比如,你碰巧读到这样的新观点:中国维系千百年的“中央集权制”实际上是一种先进的、优越的政治制度,你千万不要惊讶,也不要视之为奇谈怪论就轻率地抵触否定,而是首先要反省你自己的既有观念,你的抵触情绪可能恰恰是因为人云亦云,陷入了迷信和盲从——迷信“民主的乌托邦”,盲目断定“民主比集权进步”。如果怀着开放的态度耐心阅读和思考,或许会受益匪浅。我就发现,类似的文章大多旁征博引,有理论有事实,尤其在“方法论”上特别具有启发。如果能融会贯通地运用,会极大地激励自己的理论创新。比如,我正准备提出一个反潮流的新论:“包办婚姻”比“自由恋爱”更为优越。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包办婚姻作为一种风俗(制度性实践)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它完全是愚昧残酷的,怎么可能在一个伟大的文明传统中维系那么久远?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由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本质。首先,将“婚姻”等同于“情感”是一种概念错误。任何婚姻都不只是两个孤立男女之间的纯粹情感或性爱关系,而是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包括人口再生产)、文化甚至是政治的功能。将如此重要的制度安排托付给“自由的爱情”,这不只是非理性的,简直是愚昧和疯狂。我们都知道,爱情是神秘的、不可理喻的、昙花一现的,因而也是高度不稳定的。包办婚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机制来完成,比子女凭借自己的感情冲动具有更为智慧的判断和审慎全面的考虑,婚姻也受到家族权威与社群舆论的保护和制约,因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其次,让我们来反思所谓“包办婚姻不幸论”。稳定当然不是婚姻的全部,幸福是婚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包办婚姻最常见的一个指控是基于“幸福”的理由。流行的观点认为,包办婚姻“压抑人性”,这种稳定关系以牺牲当事人的幸福为代价。但这种看法站得住脚吗?有事实依据吗?人类学和社会学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里需要收集和引证资料,最好有统计数据),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结成的婚姻相比,婚后的“幸福感指数”基本相近(在有些地区前者甚至更高)。因此,“包办婚姻不幸论”完全没有可靠的事实根据,之所以成为一种流行的共识,是被文学影视作品以及传媒宣传误导所致。一般来说,作家、文艺家和媒体人大多持有“亲自由主义”的立场,他们在公共话语的传播中往往有意无意地“选择使用证据”——过度夸大包办婚姻的弊端,极力美化自由恋爱的幸福。按照乔姆斯基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共识”,简单地说,就是“洗脑”的结果。再次,对包办婚姻的批判往往依据一个荒谬的前提预设:在婚姻安排中,父母与子女是“敌对的”。但这是一种反人类、反社会、反自然的观点。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子女具有最强烈无私的爱与关怀,也最希望子女获得幸福。的确有少数父母将子女的婚姻作为筹码,来换取自身或家族的利益。但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父母为谋求子女的幸福而奉献与牺牲。因此,在婚姻安排中,父母与子女的利益与目标完全是一致的。差别在于,婚姻的对象是由父母包办决定,还是由子女自由选择。当两者发生分歧的时候,究竟哪一种判断更为可靠?一般而言,自由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受情绪左右,容易被冲昏头脑。相反,父母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而且更少受到情绪的干扰,在对子女“终身大事”的判断决定中,他们更可能做出清晰冷静正确的选择。那些反抗父母意见而一意孤行(甚至私奔)的恋人们,大多以悲剧告终,后悔莫及地感叹自己当初的任性。最后,自由恋爱对于社会与道德的负面影响尤为值得关注。自由恋爱发端于两百年前的西方,是启蒙时代宣扬个人主义和人性解放的结果。但是,两百年来的历史实践表明,所谓“人性的解放”会走向“欲望的解放”甚至是“兽性的解放”。越来越自由随意的亲密,越来越放纵的(包括婚前与婚外的)性关系,瓦解了持久的忠诚、彼此的责任等美德,引发了普遍的价值混乱、道德堕落和性疾病的蔓延,也直接造成了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解体意味着社会的溃散。中国文化是家族本位的集体主义文化,自由恋爱在个人主义为本的西方都导致了社会危机,更不适合中国的国情。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应当破除对自由恋爱的迷信,返回包办婚姻的古老传统,重新获得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当然,这是一篇“戏仿”之作。这是一次实验,看看“理论创新”可以多么离谱,而又可以显得多么振振有词。如果你觉得这个创新不够过瘾,我们还可以尝试更极端的题目(比如,论证“自杀比活着更有价值”)。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江湖骗子泛滥的时代。要免于被“理论”忽悠,我们不仅需要常识,而且要培养健全的思维品质,获得清醒的辨识力。这是一种公民的品质。


 中国有多特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这两年公知这个词差不多快要变成一个贬义词了,本来公共知识分子,核心在于知识,将自身专业知识运用在公开领域,就大众关心的时事问题答疑解惑。为了要解答复杂的时事社会问题,扎实的相关领域知识是必备,而每个人能够真正精通的专业领域总是相当有限的。然而公知,常常会因为“市场需求”,要在自己并不怎么专精的领域发表意见,尽管以常识+逻辑+良知+知识储备+触类旁通,一个博学者依然能够就很多问题发表一些有看点的文章,但是,真正在该领域长年钻研之人总结出来的整本长期研究成果的深度,终究不是流行于网络的速效文章所能轻易企及。在此无可奈何之外,再加上某些除了“良知”之外一无所有的坐井观天之徒刚愎自用,以及不少耍小聪明的哗众取宠之辈浑水摸鱼,公知的名头这些年实在是越抹越黑。应该说刘擎老师这本书,是兼具了博学与审慎,清醒与敏锐的,尤其在那些他所擅长的文化领域的文章,尤为值得一看,颇有教益。然而,区区在下却还是想斗胆说一句,刘擎老师固奉汉密尔顿为榜样,18世纪末的汉密尔顿也确实为美利坚政治文化的重要奠基人,然而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汉密尔顿式的百科全书派人物,其实已经很难就我们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做出深入的分析和论断了,无他,术业之专精不足也。文化学者在文化领域可以有着相当精彩的发挥,然而有许多社会问题,若想深入考察,则非得有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等数门的专业知识为工具不可,故而在阅读本书之时,有些话题上,难免让人觉得分析得不够深入,文章远远不足以尽兴。再加上本书虽分为几辑,将领域相近之文章归为一类,它们终究只是各自为战的独立文章放在一起,彼此之间并无真正的脉络关系,短短数页之间,一个又一个重大深刻的议题和事件快速切换,缺乏连贯的阅读体验,对读者的集中力也实在颇为一种考验。故而此书更适合作为关心这类话题的读者的初级读物,放在闲暇时间,选一题目,读上一两遍,然而若真想就该议题或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则还有大量相关领域专著,可供进一步修习。因为刘擎老师蜻蜓点水式的数篇短文,背后仍然有着长期的阅读经验和大量的知识积累作为支撑,而我们作为读者若满足于欣赏那蜻蜓点水的瞬间,并在观赏完毕之后便以为对若干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则此谬无极。
  •     杨绛先生曾在名作《洗澡》中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在新政权摧枯拉朽的暴风雨之下被强迫性的洗去自己独立自由之人格,这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对于我们这一代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如今我们也在进行着一次艰苦卓绝的“洗澡”之路,与之前那次不同的是,这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我们要洗去的,是从我们上一代就开始毫无保留全盘接受的官方教育,重新建立起具有批判精神的健全人格。记得看《仁心解码》的时候,方中信扮演的精神科高级医生在带实习生的时候,教他们分析病人病因的手法,认为至少要挖到三层,一是病人病情的表象,二是病人的生理因素,三是病人的心理因素,了解的越多越可能会接触到病人的病根,而实习生们往往在占有了大量有用的资料时也无法分析出病因,最终往往是高级医生们依靠丰富的经验理出了这个线头。从这个角度来看,刘擎就像是高级医生,而我们则是刚刚入门的实习生,现在我们看事情可能还只能看到二、三层,而他也许已经看到了四、五层。读刘擎的时政文集子《中国有多特殊》,仿佛是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澡,奇经八脉都打通了。倒不是说因为此书我就会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他的某些观点我尚且持保留态度,而是因为他剖析事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深入浅出,给读者提供了多种分析事物本质的角度。例如一直在各大论坛争议不休的“中国国情论”和“国际惯例论”、“言论自由的边界”、“对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的迷恋”等等,刘擎都有独特的洞见,他像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一下子就能揪住问题的源头。开玩笑的说一句,如果网易跟帖的网友们人手一本此书,那么跟帖起码要少掉一大半,很多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之类的问题都不会再吵起来了。然而很多人悲观地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写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因为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无须看你的文章就已经心领神会,而不接受你观点的人又不会看你的文章。说来说去,还是有自主洗澡意愿的人才能接受心灵的洗濯,而真正需要被启发被叫醒的人呢,又无法接收到这边发出的信号。而这两种人的代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靠拢,反而是越来越遥远。比如网络上热议的“抗日雷剧”,网友们纷纷表示不屑一顾,而现实是这些电视剧有很大的受众群体,更可怕的是,他们不仅把这些电视剧当做娱乐,更把其中传达出来的内容当做是历史的真相。例如西安反日游xing中用链条锁重伤日系车车主的90后小伙,其平日就喜欢看各种抗日雷剧,并因此对日本人恨之入骨。我们惊异于他们的“天真”,就如同我们如今看发生在乾隆年间的“叫魂”事件,总觉得愚昧荒唐之极。然而《叫魂》的作者孔飞力说:“我这本书也是写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看得懂吗?”刘擎在评论《叫魂》一书时认为:“这种暴力(反日示威中的打砸抢)仍然依据特定的观念建构——将‘使用日货’与‘卖国行径’相等同,这种‘逻辑关联’与叫魂致命的观念相比,或许少了旧日的迷信,却同样蒙昧荒诞。而促发这些疯狂举动的社会心理是越来越严重的不满、郁闷、恐惧和义愤,滋生于一个缺乏平等、正义和法治的社会环境。这些暴戾之气只有借用‘爱国’这个安全而正当的名义才得以宣泄。”“洗脑”是容易的,而“反洗脑”则要困难的多。因为“洗脑”只需要通过简单粗暴的具有煽动力的表现手法反复填鸭就可以达到。而“反洗脑”则需要通过有序的逻辑辩证,条分缕析的找到被纷乱的表象所掩盖的事实真相,有人会说,现在的国民素质,还不能够接受这些想法,否则会天下大乱。而我想起一则新闻,导游发现,去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在进入日本国土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学着周围的日本人,压低说话的音量、在黄线后排队、在自动扶梯上在右侧排成一列,然而回到国内,又故态复萌。所以,不要一味的把责任推给个人素质,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给良好的国民素质准备一个足够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呢?少播点抗日雷剧,多说点实话,让所有人都好好洗个澡,这亡不了国。(媒体如若转发此文,请豆邮与我联系,谢谢。谢绝不问自取。)
  •     近日读完了刘擎先生的最新文集《中国有多特殊》。这本书收录的是其近年来在《新世纪周刊》、《上海书评》等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大都指向了“中国特殊性”这一核心议题。在近些年来关于“中国特殊性”的沸沸扬扬中,刘擎先生的声音绝对不是最响亮的,却可以说是最清明的少数人之一。读此书,于刘擎先生的洞见之外,还可鲜明地感受到公共写作的审慎之风。某种意义上,这比他的“洞见”更值得我们思考。之所以有此一说,首先是因为公共写作的重要性。简单地说,所谓公共写作就是一种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议论,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表现。与高头讲章相比,它在学理上不高深,在立场上不倨傲,在修辞上也不太讲究辞藻华丽;虽然从广义上来说,它也属于“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时评”,但时效性并非它的第一考量。它讨论的议题却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与“家长里短”有一定的距离。比之历史,五四时期关于“民主与科学”、“问题与主义”,启蒙时代关于“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以及刘擎先生引为典范的美国制宪会议后围绕“联邦宪法”的争论都属于这种公共写作的勃盛期。那么,公共写作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态度,或者说立场上的审慎。至于逻辑清晰、论证明了,这些是对任何一个写作者的基本要求,而非公共写作者独有。何谓态度或者立场上的审慎?通俗地理解即是在落笔之时,充分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自我认知的局限性,要多一些犹豫,少一些武断与绝对,讲究一种谦谦君子之风。某种意义上而言,审慎既是一种行文的态度,也是一种哲学立场,以柏克的话来说,“审慎,是一切事物的美德,在政治领域中则是首要美德。审慎不仅是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中的首要价值,也是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的指导者、调节者和标准。”此外,立场上的审慎还尤其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不要有动机上的揣测,以动机论是非。胡适的一段话很可代表这种态度,“君子立论,宜存心忠厚。凡不知其真实动机,而事迹有可取者,尚当嘉许其行为,而不当学理学家苛刻诛心的谬论”。1787年,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即鲜明的阐述了这种观点,不要“随便将哪一路人的反对都归结于利益或野心”。对此,刘擎先生评述道,“汉密尔顿毫无保留地将复杂性公之于众;聪明而善良的人也可能出错,而低下的动机对意见正确的人和错误的人同样会产生作用。但这种复杂性并没有使他陷入举棋不定、语焉不详的处境。他坦陈自己的信念和观点,并告诫公众:不要看重他的善良意图,而只应当判断他的论点。”特别指出这一点,是因为当下中国的公共论说场域论战层出不穷。但论战中,以一副真理在握的姿态,挥舞着道德大棒,动不动就以“左右”、“五毛”、“带路党”指责他人的文章屡见不鲜。平心而论,近些年来“公知”有臭大街之势,很大程度上即与言说者未能审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关。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公共论说场域的成熟。刘擎先生的话来可堪借鉴,“公共论说无论如何雄辩,在本质上应当是一场对话。因此,所有的诘问总是需要自我诘问的维度。”通览刘擎先生在《中国有多特殊》中对“中国特殊性”、自由主义、宪政等问题的考量,他无疑是对这种审慎的立场有着清晰的自觉。当下中国仍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公共论说无疑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致力于公共写作的个人来说,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机遇,但于个人之外的社会来说,这种机遇将更多的是一种前途命运的重担。我的微信号:ipinglun ,微信公众账号:liyinchu123,欢迎在微信里搜索添加。 账号主要发一些关于书籍、电影、时事的文章。觉得还算喜欢,可以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还可以。辑一一般,好几篇低级公知味太重。辑二质量高了不少。辑三也还行,最后一篇谈美国还是谈出了些东西的。
  •     说实在话作为一个工科生,看这本书多少有点困难的感觉,感觉作者有点掉书袋的味道,而且文人说话就是绕,看这书有时候打个马虎眼再回过头来看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行文感觉十分十分的散漫,一篇文章看到头满脑子云遮雾绕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作者提倡的思辨态度?有立场,无结论?不懂,感觉真心不懂政治哲学这玩意儿,看这书的最初冲动还是因为小蒋同学在微薄上的大力推荐,然后推荐也很牛逼,说如果天涯上的人都看过这本书就会少好多不必要的争论,这牛逼吹的。现在想来还好没买实体书,也许是我太过浅薄了吧,希望看第二遍的时候有些不一样的体会吧。
  •     标题和封面好看,但实际上只是随笔当中的一篇当做了书名,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是对中国问题的阐述
  •     观点新颖,易懂,易学。
  •     纸张很好,排版也不错
  •     被书名“欺骗”了。。。感觉内容跟周濂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类似。
  •     甘之如饴
  •     所谓启蒙,是对自身洞穴性的自觉。
  •     书评对谈尚可一读,时评部分实在没劲。
  •     虽然有思想,但是还是觉得主要是在掉书袋
  •     在忙碌的都市,浮躁的心理得到净化
  •     些许枯燥。
  •     中国有多特殊?书的名字足够吸引人了,思享家系列的书之前读过一些,蛮不错的,细想起来有哲理,我觉得学者尤其是大学教授的书应该看看就买了这本啦~希望有收获。
  •     理性思辨。
  •      后半部分更有趣一些,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更深入。但最后对讨论立宪必要性的讨论仍然有些欠缺。
  •     类似于刘瑜《民主的细节》 文字洗练, 落笔平静,专栏时评书评结集。较之刘瑜又稍微显得专业词汇更多,却不拗口,深入浅出。
  •     中国有多特殊?刘擎的观点还是比较新颖的。
  •     这个“暧昧的左派”在关键时刻的立场还是很鲜明的...
  •     还不错,读书不能一味接受要学会质疑,哲学真是个矛盾的东西
  •     刘老师的书慢慢看完了,读起来有时轻松有时费力,至今也没学会什么牛逼单词去装逼,对我来说可以简单生活,但是不要让自己不幸福就好了。哲学不也就是要人追求智慧和幸福吗?
  •     想给2,5的评价 因为实在 是杂文 。。。。我觉得好书最重要的是让读者深思 而不是让读者更加迷糊了。
  •     社论随笔也是刘瑜一类,但艺术评论类随笔稍嫌拖沓,理性思考不人云亦云总是需要一再强调的真理
  •     后边儿看不懂了不看了
  •     专栏杂文集
  •     3.5
  •     第一部分还不错,从第二部分开始就看不懂了。。。。
  •     以传统中国的经验来考虑现在的中国,是非常危险的。现在的中国,经过断层的年代,传统中国、西方民主制度、社会主义,都对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中国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因此,中国并不特殊,它只是众多特色化的民主进程之一;但也格外特殊,因为它巨大到足以产生一种新的可能。
  •     2014.12.06 1.认识到大环境,做好自己的本分。2.短评尚可,长评简直不想看。3.还是有洞见的,四星中和。
  •     简直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论题之老生常谈,观点之自说自话,文笔之枯燥无味~多年之中读过的最烂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     有些地方挺受启发
  •     政治社会方向专栏文章集,很多文章挺不错的
  •     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也应该深思!
  •     第一辑的时评写的确实一般,3星的水平。好在第二辑写的蛮有激情也不乏洞见,再加上第三辑的对话也还可以,够4星了。作者是个政治自由左派,经济上偏右翼。对当下的见识有不少新见,但严重缺乏历史感。
  •     书名够吸引人,其实只是书里一篇文章的题目,还是一篇很短的小文章。是一本以前写的专栏文章的集子,写得不温不火,比较失望。
  •     受益匪浅,对自由主义的一些论述补充我的知识体系。
  •     作者在本書第一部份對時事的評述甚合我意
  •     印象中很好
  •     #兜伴读书#自己才疏学浅,许多社会学的引经据典看着如同白丁,只有几篇印象深刻罢了。
  •     一直初告知,中国很特殊,于是想知道中国到底有多特殊。
  •     偏学术的地方又暴露了弟的才疏学浅。
  •     作者讲得中国确实可以提醒我们多看看周围。
  •     专栏文章嘛……但是喜欢刘老师的态度。学者里,刘老师算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学识品性都好,个人的经历和思考的理路又很有共鸣。
  •     刘擎是位博学者,他虽然是政治学教授但他对西方思想的造诣很深,从此书就可以看出。
  •     36/60这本书是在排行榜的前面引起注意而读,思想性比较强,前面读起来会比较有趣,针对各种社会讨论问题进一步阐述和辩驳,和平日在微博或微信上看到的泛泛而谈或者仅仅总结出结论来给你看大不同,作者会从正反两面引经据典来剖析给你看,让你知道各种思想的来源以及当初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和今天人们的认识是否一致,特别认同作者说的辩证方法问题,一种是“律师式”的只为最终结果而去找各种论据支撑,一种是“学术式”的,不做结论假设,通过验证过程一步一步推导最后得出结论,现在似乎“律师式”辩论特别多,为结果而去找论据,缺少几分“学术式”严谨的有深度的分析和推导论证,叹息!
  •     书已收到 在拜读中 不错
  •     这个人我会列入黑名单,看他的论点感觉就是在卖弄,要么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像个没长大的小愤青一样抱怨讥讽,要么故意拿一些被主流文化已经接纳的,所谓的新角度来屁屁崽崽,对我而言,真心看不下去,也毫无营养,而且,我觉得他自己心里其实对中国有那种偏见,你不要说不是,至少你的文字中透露出
  •     觉得文集都是作者圈钱的,都发表过了,再出书赚点钱。虽然文集中不乏好文章,但总是看不过瘾。大多数文集都不能系统的阐述作者的观点,内容比较杂。给这个文集打满分,因为里面的好文章比较多,而且写得深刻。比如最后关于宪政的对话,讲出了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对现今的意义。
  •     显然短评很适合我,但到了长评酒感受到了力不从心了。
  •     政治学、社会学的魅力无穷
  •     不记得
  •     点很多个赞 尽管没完全看懂
  •     标题党,然后不喜欢里面的太过于虚假的口气,有装书生的嫌疑
  •     公司图书室新上一本不错的书,审慎但不失犀利,清晰却有深度。
  •     还可以吧,教授写的书都那样,你懂的!
  •     很久没看专栏式文章了,刘擎应该算是里面难得的希望努力做到复杂性和审慎性的人吧,但感觉失去了专栏文字那种特有的犀利和聪明劲儿。不过刘擎老师真是个好人,待人如文字般优雅!
  •     专栏文章。不会特别系统。
  •     国际电影资料库IMDB
  •     如题,这是读这本书给我的最重要的感觉。你能看到作者在针砭时弊,但是是有节制的,尽可能不用那么偏激的语词。
  •     这种关乎价值观、世界观的短评书籍实在是兴趣不大,太肤浅啊
  •     热评第一条不怎么赞同。我怎么觉得他政治上偏右,经济上偏左呢?
  •     想想还是得给满分。在一个知识分子普遍放弃说理而将公共讨论变成个人恩怨的谩骂的时代,一个专业学者愿意深入战场,结合自己的学识理性温和地探讨现实问题,这种态度怎么着也得值个五星。另外本书贯穿的一个主题,既“中国有多特殊”在五毛和爱国自干五遍地的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澄清的主题。
  •     有几节感觉太专业了没仔细看。大体上还是可以作为公共写作初级读物。刘擎看问题还是比较犀利透彻的,不过真的很乐观。对社会现象以及宪政体制没有任何抬杠式讨论,这点我比较欣赏。嵌入现实生活的话,值得学习。我突然对美国没那么抵制了
  •     第一辑乏善可陈,本想弃书,后来看有人说第二三辑还不错,咬咬牙,往下看了,发觉还是不错的,想给3.5颗星,可惜没有半颗星。作者真的是个暧昧的左派。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