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3浙江省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0057960
作者:中公教育浙江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中公版•2013浙江省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中学)》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构架起“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考点聚焦”、“考点梳理”、“考题再现”、“强化训练”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针对浙江省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考试的专用复习教材。既有清晰健全的知识结构,又有深入具体的考点透析,还有精彩的习题讲解,使考生学练结合。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中公版·2013浙江省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具体要求中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中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当着重从身心发展要求、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要求三个方面去展开工作。(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关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对中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中学生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得到充分满足。中学生处在生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营养、睡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学生生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学生生理发展的要求。中学生不仅处在生理发展的巨变时期,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当得到尊重,自我意识发展应得到正确引导,进而中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中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应当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中学生的情感应当在审美艺术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和在社会的交往中得到健康发展。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得到恰当的锻炼。(2)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中学的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对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出的要求是,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要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在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中,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觉醒,教育者不能将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简单视为叛逆,或将其归为问题学生之列,而应当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学生,因势利导的化解中学生的种种问题。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不可阻挡的,但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也需要教育者在尊重中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3)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要求全面发展是对中学生社会文化素养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的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看,中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要求要涉及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在德育方面,要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民主与法律素质等;在智育方面,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体育方面,要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在美育方面,要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方面,要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B.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C.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D.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提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答案】C。解析:全面发展是建立在注重个性发展,尊重规律基础之上的,不等于同步发展。故选C。二、“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中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生观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体现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即为“以学生为本”。“以中学生为本”与“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以中学生为本”,“以中学生为本”必然要把目标指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是全体的人,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教育的需要是所有人的需要,所有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为成人社会代表的地位,常常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把学生放在客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仿佛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要求。这种条件下的教育就不是为了教育的对象,而是为了教育者自己。然而,人类的教育活动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人有教育的需要。换句话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外界把教育强加给学生。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必须依赖于教育才能发展成长。既然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就当然是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为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存在。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因为学生作为人是“身”与“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应当全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这就是说以人为本,就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二)以中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中学教育实践中,要想实现全体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计划、有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扎实推进,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中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学生为出发点。以中学生为出发点,就是以中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以中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不能把一种既不符合中学生成长规律、也不符合中学生成长要求的东西强加给中学生,更不能扭曲中学生的发展。应试教育就是把“应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沉重的学业负担,牺牲学生的睡眠、牺牲学生的视力、牺牲学生的生理和精神的健康,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学生的成长需要相背离的。在中学教育中,以中学生发展需要为本,就是以中学生作为特定发展阶段上人的特定发展需要为本。中学生的特殊成长需要,就是为中学生成年后的健康自主发展奠基。因此,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性”的。其次,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本。中学教育以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同时包含着以中学生诸方面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本两个方面。人有教育的需要,这是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的依据。人对教育的需要,是由诸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种偏向是,认为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教育的需要,在另一些方面则对教育没有需要。譬如,应试教育的观点会认可学生有接受知识的需要,但是却不认可其他方面的需要,或者认为学生其他方面的需要,并不如知识的需要更加重要。中学生生理的生长、心理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增进,都是内在的需要。中学生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也有内在的需要。譬如,认为学生的德,只是被规范的方面,这是错误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德性是为人的基础。中学教育以中学生为本,就是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出发。最后,中学教育必须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中学教育以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还包含着以全体中学生发展需要为本。人有教育的需要,是指所有人均有教育的需要,而不是只有某些人有教育的需要。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存在着发展的差异,发展需要的差异,便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有些学生有特别强烈的教育需要,而另一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则不那么强烈,所以教育应给予那些有强烈教育需要的学生多一点关注。必须承认中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中学生发展需要的差异,但是必须正确认识这种发展需要的差异。一方面,中学教育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强调不能因为中学生有着发展差异,而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关注。中学教育必须对所有中学生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中学教育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也强调承认中学生中存在发展需要的差异。中学教育要从促进个性发展、挖掘发展潜能出发,为不同的中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提供条件。■2011年9月20日,不少论坛热炒一起“小学生相约跳楼”事件,说的是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三名小学生,害怕“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于19日相约一起跳楼。所幸跳楼地点仅为二楼,又因抢救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后三名学生没有生命危险。据悉,这三名女学生约10岁左右,家住赛阳镇凤凰村,10岁的小婷(化名)是赛阳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19日上午,她和六年级的小欢(化名)、小孔(化名)因为没有写完学校布置的作业,都没有去上学。这时年纪稍大点的小孔提出了一起跳楼的想法。“我不想跳,但是大家手拉着手就跳下去了”小婷说,她内心其实很害怕跳楼,可是她也很害怕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据她说,这次学校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如被老师发现没写完作业,就会被罚站。“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小婷安抚好家里7岁的弟弟后,跟其他两人来到村里的一处居民房,爬上去后就跳了下来。此次跳楼的“发起者”小孔,是从二楼跳下来后摔得最重者,医生说她除了有少量气胸外,还有内脏挫伤,肩胛骨也摔成了骨折。事情发生后,三个小学生所在学校的校长周良其也很快赶到了医院。孩子们集体跳楼的原因到底是不是作业过多?周良其解释称:“我们根据相关文件,一、二年级的学生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半小时;五、六年级每天是一小时作业量。我问了老师,学生的作业根本就不多,按五、六年级标准,一天可以布置一个小时的作业量,老师们是星期五布置的作业,星期五、六、日一共有3天,就有3个小时的作业量。这些作业3个小时绝对做得完,但她们这3个小孩学习习惯相当不好,特别是六年级的那个小孩。”请运用教育理念相关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答案要点】出现这起事件,学校、老师、家长均有不可推缷的责任。首先,它暴露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校长称学生的作业并不多,但老师布置作业仅停留在了“为留作业而留作业”的层面,没有考虑应该“留什么样的作业”和“学生应该如何完成作业”等问题。这就致使学生将写作业视为极重的负担,从而也就失去了作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纵使作业量并不大,但学生仍旧因为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业习惯而无法无成作业。其次,它也暴露了教育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之所以对不完成作业产生恐惧是因为不完成作业会带来一系列的惩罚。这揭露了目前教育中仍旧存在着体罚学生的做法,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时也违背了教育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违法和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应该予以强烈批判。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一事件也深刻折射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致使很多学生出现了身心片面发展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问题。在这种学生观之下,学生并非独立的个体,而只是片面的学习机器。以这种观念和方式培养出来人无疑会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关爱学生”之外,还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完整个体,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正确出发点。人具有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文化性,完整的人是这三者的统一。如果在认识学生的时候,只看到学生作为人的某一个方面,都会产生片面的学生观。片面的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甚至导致案例中出现的教育悲剧。三、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包括: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是要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换句话说,无论学生有怎样的差异,给予他们的受教育机会都应当是均等的。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性别既是一种自然状态,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状态。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所谓不因性别而造成受教育者的发展差异,做到促进男生和女生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做到不要因性别而形成一种性别学生发展的优势和另一性别学生发展的劣势。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差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在我国中学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意到民族差异,做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发展,特别要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范围较小,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双语教育就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受到重视,使各个民族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地域发展的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也要做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可能在教学设施、教师配置比较优越的学校里学习。他们的家庭也可能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家庭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因而地域差异可能成为学生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教育者要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地对待可能由于地域造成的学生发展差异,不能因学生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歧视一些学生,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学生共同发展。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社会中的家庭却千差万别。家庭有经济情况的差异,有家长社会地位的差异,有家长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家长性格的差异,有家长教育子女水平的差异,还有家庭结构的差异。家庭的这种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中学生的发展。家庭经济情况好,家长社会地位高,家长文化水平高,家长性格健康,家长教育子女水平高,父母婚姻状况好,一般来说,可能会给子女创造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而家庭经济困难,家长社会地位低,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家长有性格欠缺,单亲家庭等,也可能给子女的学习造成困难。教育者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的种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困难而歧视学生。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在较长时间里,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导致的。教育者不可能面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完全一样的班级。最有可能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源分配的因素,就是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从学生的自然状况看,他们的生理发展情况会有差异。特别是一些生理有残缺的学生,面对着更为困难的发展问题。生理上的残缺,有肢体的,有智力的。这些生理上的残缺,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状况看,也会存在学习水平的差异。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最有可能遭遇的问题,就是学生身心发展差异问题;教师可能背离“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上。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特别要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要给予身心发展状况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1.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C.顺序性 D.差异性【答案】D。解析: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人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故选D。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C.互补性 D.差异性【答案】D。解析:“一刀切”“一锅煮”是忽视学生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因材施教的表现,故选D。四、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潜能差异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教育公正,是“以人为本”对中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正确地对待所有的中学生,促进所有中学生的共同发展,并不是让所有中学生步调一致,而是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在自己发展潜能的基础上,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一)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面向所有学生,同时也注重不同学生的发展差异,挖掘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要因材施教。但是,应当注意要区分因材施教同分阶段教育的区别。这里所说的分阶段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不同的阶段,然后依据这种阶段,给予不同阶段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资源。而因材施教则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分阶段教育同因材施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分阶段教育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有才能高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才能的高低来分配。因材施教背后的教育观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不同,因而要给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机会。因材施教,一般理解为一种教育的方法,实际上这里包含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因材施教,就必须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发展情况及发展可能性。正确地识别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及发展可能性,需要较高的教育智慧。这种教育智慧是识别学生发展客观状况及发展可能性的智慧,这种教育智慧来自于对中学生发展的科学理论的把握和对中学生教育的实践把握。(二)教育公正与中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教育活动中,不因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和学生个人身心发展情况而歧视一些学生,给所有中学生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教育公正的要求。但是,教育面向所有学生,不因学生的种种差异,做到对所有学生机会均等,这只是教育公正的一个方面。人的发展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人的天赋也有所不同,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将对教育的公平、公正,仅仅理解为给予所有的学生同样的东西,让所有的学生以一种模式成长,就会造成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的所谓“齐步”发展,这并不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也包括不同学生不同个性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还包括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为本。人的全面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人要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但是在这些方面的基础性发展水平上,各个方面的素质发展程度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和专门发展相结合的人才。专门性发展就是人的个性方面。让有审美特殊才能的人去专门发展体育竞技能力,或是让科学人才去专门发展审美能力等,都是对于人的个性发展的伤害,因而这种教育也是不公平的。即便人的同一种素质发展,不同的人发展可能性也是不一样的。譬如智力素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以人为本,教育公正,也意味着承认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快一些,某些学生可以发展得慢一些。■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哗直响。这种现象已经发生好几次了,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于是他在下课之后和王超进行了交流,他发现王超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内容。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运用学生观的知识,评价陈老师的行为。【答案要点】陈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其行为充分的体现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对于王超上课漫不经心的行为,陈老师没有武断地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而是通过耐心调查了解情况,体现了对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其次,对于王超在地理方面的特殊才能,陈老师采用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个别差异,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最后,陈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王超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由老师的指导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当陈老师发现王超单靠课堂知识“吃不饱”时,通过让王超单科免修的方式,并为他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这改变了王超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王超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1.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2.师生关系的功能(1)教育功能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通过无形的师生交往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师生关系本身蕴涵着重要的教育功能。(2)激励功能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而信其道”,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成正比。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保证课堂活动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学习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3)社会功能对于学生而言,学校、班级是他们逐渐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教育关系之一,是学生今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孩子们在学校中与老师的关系如何,特别是学校生活中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心理影响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走向下一个学业阶段,甚至走向社会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孩子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每一种师生关系都有其特征与不同的影响: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因此,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尊师爱生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当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时,才会使学生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尊重教师,乐于相互交往。2.民主平等尽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关系。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论质疑,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思想火花。3.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了解了教师和教育取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情感上的相互支持。■1.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A.教育内容上的授受关系 B.人格上的平等关系C.课堂上的商家与客户关系 D.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答案】C。解析:现代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故选C。2.古代中国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反映了( )。A.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性 B.教师的责任之大C.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D.教师的权力之大【答案】B。解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指老师承担着教育育人的重大责任。故选B。第三节 教师观■1.本节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在历年考试中,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应引起注意。■一、中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所谓“教师观”是指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从广义上看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从狭义上看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界定:“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专业观,是说教师职业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便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之所在。1.教师职业与专业职业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个人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各行各业”,就是指的职业。教师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概念,是指社会职业种类中那些有特别从业要求的“专门性”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教学应当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它是一种公共服务的形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来获得和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在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得到确认。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性。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2.教师角色性质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角色。教师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3.教师角色地位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教师角色任务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必然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任务。教师职业角色任务是由教师职业角色的性质决定的,也同教师的职业角色地位相关。除了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的任务还在于全面地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 (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1.中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沿革让教师成为专业人员,这就是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专业化需要经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专门化培养教师的学校产生于近代,这类学校以“师范”命名。师范学校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是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教育普及的要求。西方国家自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养提出了知识方面的要求,这又促使西方国家的教育普及。为了满足教育普及对教师的需求,专门培养教师的学校——“师范学校”诞生了。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师范学校获得发展,并从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到高等师范学校。我国在19世纪末引进西方国家的师范教育,在20世纪初建立了师范教育制度。进入20世纪,随着教师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又出现了将教师培养活动放到综合性大学里去的趋势。所以,现在世界上教师培养活动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仍然在专门的师范院校中培养教师,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或其他高等院校中由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教师。2.中学教师培养的专门化中学教师培养的专门化既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又需要教育科学知识。高等师范教育根据中学教师分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实际,设立了不同学科方向的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里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思想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等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教育科学是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知识体系。教育科学对中等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及中等教育活动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中学教育学理论。教育科学也在中等教育领域对教育对象——中学生开展研究,揭示了中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为中学教育活动的专业化开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教育科学还在中等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如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教学评价及中学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三)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中学教师的专业化,从中学教师个人来说,就是要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教师专业品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等。1.中学教师的专业基础中学教师专业基础是指作为中学教育专业人员成长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是其他专业员也须具备的,这些知识对于中学教师来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必备的。中学教师专业基础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学教师的通识素养,构成通识素养的知识是一般专业人员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面向所有专业学习者共同开设课程。另一个是与中学教师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学科知识。中学教师在中学教育活动中,必须承担一门学科课程的教学。精通这门与课程相关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从事中学教育活动的基础。我国的中学教师学习者,在高等学校接受专业培养时,必须在中文、数学理、化学、地理、思想政治、历史、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领域接受其中一个学科训练,作为成为一名中学教育专业人员的基础。2.中学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员,必须拥有特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员有特殊的品质要求。这特殊的品质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情感和职业道德等。(1)教育思想中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中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中学教育活动的自觉认识。教育思想是教师凭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和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认识人类社会教育的发展,从而正确地认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教育目的等重要的教育基本问题形成的。中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自觉性,即自觉把教育活动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一个是深刻性,即能够洞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2)教育情感教育是实践活动,只有将情感投入其中的人,才会积极地从事教育事业。中学教育者要想在中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所作为,也必须建立起对中学教育的积极情感。教育活动是在人的交往关系中进行的。情感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教育情感的人,不能从事教育活动;对中学教育没有情感的人,也不能从事中学教育活动。(3)职业道德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要做到:①依法执教,严谨治教。教师要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自觉遵守法规和纪律,增强教师职业意识,正确理解教育目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②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教师角色的价值和特点,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坚守高尚的情操,廉洁奉职,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做到:①全面关心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以感情亲疏、个人好恶和学生品德优良为热爱学生的依据;也意味着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所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②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人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经过教育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本身也是一种尊重。④理解和宽容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理解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给他们反思和纠正不良行为的机会。⑤解放和放飞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和权利,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自由地生活。对待集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应该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做到: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③弘扬正气,摒弃陋习。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①高度自觉,自我监控;②身教重于言教。(4)教育法律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教育也在国家法律体系范围之内开展活动。教育是受到法律规范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者必须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在中学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掌握教育法律的精神和规范,依法从教。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特定学科及相关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性知识是指: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性知识是指:课堂情境知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技巧、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如导入、强化、发问、课堂管理、沟通与表达、结课等技巧。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1)信息能力。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教学能力。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3)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4)组织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5)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扩展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等。■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答案】A。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是专门职业。故选A。2.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A.创造性 B.示范性C.长期性 D.复杂性【答案】B。解析: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教师劳动特点之一。故选B。3.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知识【答案】B。解析:条件性知识: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故选B。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一)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成为一名专业合格的中学教师要经历一个专业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专业发展阶段。1.教师职前专业发展阶段(1)专业教育教师职前专业教育,是指培养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特别的专业素养的教育。教师职前专业教育,是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教育,是其他任何专业教育都不可替代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教师专业品质、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在本科层次教师职前专业教育阶段,一方面要用大部分时间来发展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开展专业教育,专业发展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有人提议将教师专业教育延伸到学士后教育,教师职业前专业发展就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发展。(2)专业实践教师职业是在基础教育学校实践领域进行的专业活动。在教师专业活动中,教育者必须能够将书本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教育者必须把握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很好地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获得了实践性知识。在教师教育机构中所开展的教师职前教育,都包括了专业实践的部分。专业实践的方式包括:参观学校活动,教育现场观察和教育实习等。2.教师入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入职专业发展阶段,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人,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阶段。中学教师的入职专业发展,可包括三个方面:岗位专业的学习、团队活动的参加和岗位经验的积累。(1)岗位专业的学习中学教师入职专业发展阶段上的岗位学习,就是中学新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作全面地了解和学习,并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岗位知识,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中学教师要获得岗位知识,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入职者,一方面自觉地把自己的岗位作为学习的对象,悉心地全面了解自己的岗位要求,掌握岗位知识;另一方面,也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岗位知识的学习,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师徒结对,是很多学校帮助新手教师入职专业发展的方法。(2)团队活动的参加教师的专业活动,不是教师个人的活动,而是团队活动。在中学里,有教研组或年级组的教师团队专业活动。教师团队的专业活动,有相互间的教育与教学活动观摩、研讨和评析等。中学新手教师,作为教师团队成员,可以深入地参与教师专业团队活动,可以在教师团队的这些专业活动中获得专业发展。(3)岗位经验的积累岗位专业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新手教师在岗位实践,不断地对自己的实践情况进行反思的过程。“教育反思”是教师岗位专业经验积累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应注意研究与反思,探索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教师的反思内容一般会涉及: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对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思;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方法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这三者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常常是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某一具体事件开始,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入手,最终会涉及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引发对自己教育观念的反思。3.教师职后专业发展阶段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是指经历了入职专业发展以后,教师专业的继续发展。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可以用“终身”发展来表达,教师应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使这个发展阶段持续到教师退休之时。(1)终身教育观念的来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终身教育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终身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这“4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2008年9月2日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八条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首次把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它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终身教育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方面: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②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会加深我们对终身学习的理解。③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提高教育能力。新老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新成果,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④在互动式教学中向学生学习。在互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也给老师创设了无限的研究空间,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知识能力方面:修订后的《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增加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教师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但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关系到教师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①加强学习,强化继续教育,拓宽领域。现代教师应成为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因此要拓宽知识视野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构成上,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二要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以便对所教学科有深刻的理解;三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的横向知识,实现“专才”与“通才”的结合,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要求;四是具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具有指导教育实验和扎实开展教育工作的水平。③更新教师的智力结构。现代教师就更新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敏锐的观察力、高摄取性的记忆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力、综合分析的判断力和高效成功的智力。④更新教师的能力结构。教师要完成教育工作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能力结构,即完成教育教学的能力。这就需要更新工作态度,工作形象,工作方法等。(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的,中学教师要获得专业的终身发展,就必须终身学习。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终身学习至少有三个方面,正规专业教育、非正规专业教育和校本专业发展。1.正规的专业教育正规的专业教育,是指在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全日制的、系统的教育,并且专业教育的结果是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及教师资格。一般中学教师职前要在师范院校和一些进行师范生培养的高等院校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在正规的中学教师专业教育中,一方面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进行中学教师专业品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现在初中教师已经接受大学本科的正规教育,初、高中教师在正规学历、学位教育上已经没有区别。同时,面向中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把中学教师的正规专业教育延伸到研究生阶段。中学教师在接受第一学历、学位的专业教育以后,继续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成为中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中学教师非正规的专业教育,是指不是由教师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以最终获得自历、学位为目的的教育,而是直接谋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非正规的专业教育途径有两个方面:第一,所谓的“非正规”,是说它不如以最终获得学历、学位的专业教育那样是全日制的、系统完整进行的;第二,所谓“专业”的,是说这种教育活动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的。面向中学教师开展的非正规的专业教育,对象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在职教师。当前我国对中学教师有继续教育的规定。第二种是有意取得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当前国家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向社会开放。尚未取得中学教师资格,但已经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员,可以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从而获得中学从教资格。3.校本专业发展所谓“校本”,就是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机构,在任教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是中学教师的校本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虽然强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教师职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可能在远离中学的机构中全面获得。当中学在开展中学教育活动的同时,也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学校教育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中学也就发挥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业知识学习。中学教师无论是在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中系统地接受专业教育,还是以非正规的方式接受专业教育,或是通过校本训练获得专业发展,都应当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教师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才能保障作为专业人员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丰富而庞大,教师专业知识体系还在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地学习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过程。教育反思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法,其条件是:第一,以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第二,以教育活动成败原因的探求为方向。第三,以获得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是指教师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并运用相关教育理论开展系统的研究,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研究被称为行动研究,其基本特点是:一方面具有科学研究的特征,即理论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实践性,即所研究的问题是教师实践中遭遇的问题。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是:教师个人教育实践中产生问题——以教师专业理念对问题进行研究使之上升为课题——设计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实施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根据实施行动方案所获得的结果分析成败得失——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1.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是(  )。A.《终身教育》 B.《论终身教育》C.《终身教育导论》 D.《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答案】A。2.( )是教育改革起点和依据。A.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变革 B.社会人才观的改变C.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 D.考试选拔制度的变革【答案】A。3.吴正宪老师在刚刚做教师的时候,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入钻研内容的深入钻研,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她上课给学生认真讲授每一道例题,下课又给没有完全听懂的孩子补课,并细致地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和各种各样的练习。日复一日,吴正宪的学生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吴正宪也成了一个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高分教师”。就在吴老师取得了别的老师都羡慕的教学成绩的同时,吴老师自己却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她问自己,为什么很多像自己一样的教师都教得这样辛苦,可总会有一批学生还是不爱学数学。为什么教师很投入,但教学效果并不好?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经过反复思考,她决定探索一条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学改革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吴老师从改革小学数学教材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材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组合,并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学、讨论、操作等十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对应”、“转化”、“假设”、“消元”、“等量代换”等十多种思维训练方法;同时,她还改变了考试评价方式。吴老师的这些探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就在吴老师教学改革实验的经验声名远播,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她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1986年,张梅玲教授的一次讲座深深地触动了吴老师。她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是只重视知识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师生情感之间的交流;还没有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还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于是,她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研究实践目标:不再做一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要做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学生智慧和愉悦的全方位的教师。吴老师的事迹体现了什么道理?【答案要点】吴老师的事迹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师的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动的反思,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过程。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教师会对教学活动的背景有新的理解,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有新的审视和判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新的理解,为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基础。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反思就其内容而言是多层面的,其中对教学过程、方法与教学效果、教育价值追求之间关系的反思,常常是教师教育教学探索和研究的起点;而对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对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思、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方法的反思,又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不断深入的。对于教师而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争取教学经验的丰富、教育方法的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三、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信念(一)中学教师职业理念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中学教育者,或通俗地讲,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持有正确的中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的根本职业理念在于挖掘中学生的发展潜能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学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发展潜能。中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回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个体充分发展。中学教师所培养的人,不是单个与社会没有关联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一代新人,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将决定社会的面貌,决定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就是决定社会未来面貌的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二)中学教师职业责任职业价值与职业责任必须是统一的。职业价值越大,职业责任也越大。根据中学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识,中学教师的职业责任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学生个人的,中学教师要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这是中学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说,要求中学教师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来衡量自己履行职业责任的情况。二是针对社会的,中学生是社会人,中学教师的责任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向前发展。中学教师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同中学生的全体发展相联系。中学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在潜能充分开发的条件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三)中学教师职业信念职业信念,是对职业价值的坚定信念。具有职业信念的人,在实践自己职业信念时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当一种职业价值观成为一种信念时,这种职业者就会坚定地去实现职业价值。中学教师不仅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还要将这种职业价值观发展为自己的职业信念。中学教师实践自己的职业信念时,一方面创造了中学生的幸福人生,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职业幸福。以中学生为本的教育活动,必然带来中学生的人生发展,让他们感受人生的幸福。中学生的幸福感会回馈到中学教师身上,中学教师的满足感、价值感和幸福感也一定会得到提升。■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答案】B。解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故选B。■1.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C.让每一个学生成才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2.( )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德育 D.智育3.素质教育应把( )放在首要位置。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4.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象是( )。A.中小学教育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5.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就是指( )。A.以中学生的兴趣为本 B.以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本C.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D.以中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本6.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7.留守儿童小华身上有一些不良习惯,班主任应( )。A.关心爱护小华,加强对他的行为养成教育B.宽容理解小华,降低对他的要求并顺其自然C.严厉责罚小华,令其尽快改变不良习惯D.联系小华家长,责令其督促小华改变不良习惯8.( )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社会地位9.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 )。A.保罗·朗格朗 B.耶克利斯 C.瓦根舍因 D.布鲁纳10.某中学初二(3)班学生的差别很大,数学学习上学生的差别尤其大。如果按优秀学生的水平教学,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听不懂。该班数学老师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班上最低水平教学。请从素质教育思想出发分析该数学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1.【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故选D。2.【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故选A。3.【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故选C。4.【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同时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故选D。5.【答案】C。6.【答案】C。解析:面对学生小虎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不应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师的角落,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故选C。7.【答案】A。解析:留守儿童是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对象,班主任应当以爱为工作的基础,帮助小华纠正不良习惯。故选A。8.【答案】C。解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故选C。9.【答案】A。10.【答案要点】数学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齐步走”,也不是抹杀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班上学生存在的差异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因材施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