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书评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301258690
作者:薛兆丰
页数:626页

书摘

一、序言:事实上,形成利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延迟消费会带来的潜在的风险,这使得以期货换取现货的人,必须向出让现货以换取期货的人给予充分的补偿,否则没有人愿意延迟消费。二、东西不够 (需求定律)1 管制的愿望和结果公用品(Public Goods):一个人用不影响其他人用的物品。典型的例子是音乐旋律、故事情节、科学定理;私用品(Private Goods):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物品。包括粮食、电力、用水、医疗服务、教育设施、国家公园、交通工具和公路航道等。市场机制为需求更高的穷人提供了随时战胜需求较低的富人的机会,而其他行政管制手法,则只会削弱穷人的这种机会,并巩固那些行政手段丰富的人的优势。5相比之下,只有“价高者得”的规则,才能引导人们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用赚钱的钱去参与“价高者得”的竞争。当社会的大部分资源都按“价高者得”的方式分配时,整个社会竞争的成本就会下降,收益就会上升。一般而言,“价高者得”是最经济的竞争规则。……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刚性的需求,人们不可能不惜任何代价地追求某个目标。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不存在垂直的需求曲线。毕竟,人是善于权衡取舍和寻找替代方案的动物。数量管制形成了专营权的垄断租金,使司机不得不缴纳较高的份子钱,乘客不得不缴纳较高的车资;而价格管制则导致了短缺,使即使租用了牌照的出租车司机,也不愿意在高峰期投入营运。征税必然引发三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一是挫伤供应商的积极性,使本来就稀缺的商品进一步减少供应;二是商品供给减少,会使商品进一步提价,增加消费者负担;三是政府平添一个“揩油”的借口。……不管政府规定税赋是向哪一方征收的,都不影响买卖双方分担税负的比例。这被戏称为“法律无效定律”(The Law of the Irrelevance of the Laws ).要降低房价,就应该分清促使房价上升的正面和负面因素,从积极扩大土地供给和住房供应入手,而不是去限制那些恰恰帮助北京走向繁荣、恰恰提升了北京价值的人的权益,把他们驱逐出购房市场,甚至在边际上把他们推出这个城市。要缓解房价的上涨压力,最好的办法还是政府首先放开土地使用和交易的限制,撤销对土地统购统销的角色,解除无济于事的限价和限量政策,从卖地收入中拨出专款以住房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被认定为应该得到补贴的人群,然后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让地产商人、房屋中介和私人业主,向需求者们——包括领取补贴者们——争相提供不同档次的综合住房服务。价格是由对最终成品的供求决定的,决定了之后,再倒过来决定生产原料的价格。房价是完全由供求决定的,房价被供求决定后,才倒过来决定土地的拍卖价格和开发商的利润。须知增进自由所带来的效率改进,是定质定量定向补贴所无法企及的。2 价格与市场直白地说,越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地方,商人就会“认钱不认人”;而即使在以寻求适配为特征的职场,处于竞争压力之下的雇主,也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歧视,做到“认才能而不认人。”由于人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资料,所以自然就会重视这些标签。有了这些标签,就有了势利眼。势利就是某种歧视标准,它提高了了解对方的效率。会计课里教的是“成本决定售价,售价影响供求”,而经济学的逻辑恰恰相反——是“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是供求关系首先确定了成交价,而成交价转而确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进而影响这些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用途之间的分配,而不是相反,不是生产要素先有了与生俱来的成本或原价,再汇总并加上“合理的利润率”成为最终售价。这个世界的任何商品,其价值都是因为有人争夺才产生的。3 贸易与互惠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4 反垄断的罪与罚要反对的并不是“垄断”(觅价)本身,因为它是普遍存在的,合理的经济现象。“垄断”(觅价)的成因有多种,包括天赋,产品差异,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场所分散,人为准入障碍等等。在众多的成因中,我们只反对一种成因,那就是“人为准取消障碍”,换言之,我们只反对通过行政手段设置的行业壁垒。三、生命有限1. 利率的原理和应用利率也是价格中的一种,它是由无数人的“不耐”(Impatience)共同决定的。由于不耐,也就是急躁,人们总想早点享受,于是出现了“现货”和“期货”的交换。文化品位的转变,取决于纯利率的下降,而那需要几代人对耐心的积累。2. 保险的机制与实践所谓保险机制,就是三个环环相扣的功能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并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任何同时具有上述三项功能的社会机制,都是有形或者无形的保险机制。弗里德曼曾经列举过四种效率递减的花钱方式:一,花自己的钱替自己办事;二,花自己的钱替别人办事;三,花别人的钱替自己办事;四,花别人的钱替别人办事。四、互相依赖1.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的应对一个能在市场上靠其产品获利的卖家,不可能通过搭售其他产品,来获取超额利润。换言之,任何卖家都能凭借其产品的优势赚钱,但不可能通过搭售来赚两次钱。阿克罗夫 困境 “信息不对称”1) 为他人担保。2) 签订“同舟共济”合约3) 企业的垂直整合4) 卖主替自己担保5) 请保险公司替商人担保2. 劳动力的权利与福利失业不是浪费,而是一种矫正的过程。无论是寻找新的工作,还是重新培训自己,都需要时间和费用。市场的“供需”是劳动力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工人福利高低,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供求状况,单靠良好愿望和高喊口号无济于事。越是容易受剥削的工人,就越是应该期盼唯利是图的雇主,因为这些雇主之间对容易受剥削的工人的争夺,恰恰会使得所谓的剥削趋向于失。3. 收入与公平我们应该直接去反对不公,而不是笼统地反对不平。置不公于不顾,而去反对不平,只会造成更多的不公和不平。“赢者通吃”现象的根源,在于竞争者们提供的服务是“共用品”……既然可以听最好的,看最好的,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呢?五、需要协调1. 汇率与通胀汇率是由甲国人民对乙国资源的需求,以及乙国人民对甲国资源的需求共同决定的。“管制汇率”:一国通过强行控制进出口商品量和外币兑换量,把本国货币的币值,硬性维持在某个先定的价位上。“自主汇率”:一国的货币当局只盯着本国的物价水平,以维持物价稳定为原则来控制货币流通量,而让本国货币与外币的兑换率自由浮动。“联系汇率”:本国货币与某国外币按固定汇率进行兑换。2. 中国经济改革的逻辑和命题普通人有四种方法增加收入:挣钱,借钱,卖家当,不然就是抢钱抢物;而政府增加收入的方式也有四种:挣钱,借钱,卖家当,不然就是征税和印钱。3. 民主与自由用投票的民主方式来解决“资源争用”的冲突,结果是妨碍了产权的实施和交易,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使馅饼越做越小,最终人人受到损害。价格有三个作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激励最有效的生产,三是分配产品。市场上每个人都根据价格所蕴含的信息,选择生产方式和调整生产节奏,并以社会成本最低的方式分配产品。

我们应该明白什么

得知这本书,得知薛兆丰老师,是从罗辑思维节目。我并不完全认同罗辑思维或者说罗胖的各种观点和说法,但去挑选经过他挑选过的书还是会省些气力。从这《经济学通识》我们能学到些什么?起初我的目标也只是想了解下经济学是什么,一些经济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但读过之后,我确信,这本书所传递的绝不仅仅是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其中还有一把理解人类社会如何运行的钥匙。最初引起我兴趣的是一些常见,也是最困扰我的问题:比如汇率如何计算,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垄断要不要反,这些问题看似大而模糊,但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随着这些问题被薛老师一一解答,他不满足于仅仅解答这些浅显的好奇,他同时传递着一种世界观(如果世界观仅仅被人为是认知这个世界的看法):通过思考全面、长久影响的经济学思想去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探求真正的因果关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归根到底有以下几种准则或前提:1、钱不是社会财富;2、需求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反过来;3、影响对象要考虑全面、影响时间要考虑长久。 上中学的时候大家都学过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大部分中国农民比美国农民劳动的多,所得的产量很少,但是这样就会比美国的玉米贵么?显然不会。中美玉米的价格都是由各自的需求所决定,与怎么种出来的并没有关系。读这本书,我们还应该明白最低工资法其实是伤害了某些劳动者的权利;反垄断大多是时候是错误的;政府对穷人的补贴大部分会进入中产阶级的腰包,政策的制定大部分政策是中产阶级的“暴政”....经济学原来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是通过细细的体味。(待续)

罗辑思维独家发售图书,到底伤害了谁?

众所周知,商人罗胖终于做起了他引以为豪的生意,其中卖书就是一项重要的收益。可是,罗胖卖的书不仅定价高,而且不打折;不仅不打折,而且只能在其公众账号里买。这样,消费者买书的成本高了,出版商由于只能在其公众账号里卖,销售的渠道变少了,只有罗胖获利了。罗胖由于垄断,获得了超额利润。而这超额利润是通过压榨消费者和出版商获得的。罗辑思维独家发售图书,伤害了消费者,伤害了出版商,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缩小了知识传播的范围。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第一,对于消费者,读书的成本其实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读书的成本不仅仅是书后那一个数字,读书的成本还包括寻找一本书的成本,获取一本书的成本,以及读一本书的机会成本(读一本烂书,而放弃了读一本好书,你从那本好书里获得的价值就是机会成本)。罗辑思维独家发售图书,仅仅是定价高了而已,而寻找书、获取书的成本以及读书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这样看,消费者的读书成本是不是降低了?第二,对于出版商,也是获益匪浅啊。首先,出版商通过与罗辑思维合作,在图书策划、发行宣传等方面获得了强大的支持;其次,借助罗辑思维500万爱智求真的小伙伴,图书销售也不愁啊,哪怕只有1%的转换率也有50000本,足以让出版商赚钱了;最后,那些静静躺在图书馆里的,市面上难以寻觅的好书,通过罗辑思维复活了。第三,对于罗辑思维,通过寻找好书、发现好书、宣传好书、销售好书获得了不小的收益,并且通过独家发售获得了超额的收益。这是他应得的!罗辑思维作为垄断者,其实是一个价格寻觅者,他在市场中寻求定价,此价格既能够保证图书的畅销,又要保证养活那些图书策划人。试想,如果一纸命令,让罗辑思维打破垄断,开放销售渠道,那么短时间看,消费者获益了,因为他们能在京东、当当打折买到罗胖推荐的好书了,可是这样势必影响了罗胖的生意,那些罗辑思维的图书策划者也无法得到他辛苦策划图书应得的收益;长远看,图书策划者们就没有动力去寻找好书、发现好书了,那些好书可能一直静静躺着,在出了第一版后绝版了,与你一辈子都不再相见了 。受害的最终还是消费者。最后,我想说这只是一篇读后感,读私淑大师薛兆丰教授的《经济学通识》的读后感。我只是将书中其中的一个点——市场经济中,凡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而取得的垄断,于消费者于企业都是有利的——做了粗浅的解读(以罗辑思维为例)。

总结

装帧精美,纸张舒服。第一章主要是讲了价格理论,各种供求,什么是合理的垄断,有些愚蠢的做法,各种贸易保护的伪善。第二章讲利率的决定(耐性)精确的预算,医疗方面,保险公司解决问题。某些荒谬决定的正确性,还有政府不是万能的。至少比我们老师念PPT有趣多了,本来不是一个精确的学科。经济学,在有常识的基础上,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过年回家的路为啥不好走?

一提到“黄牛党”,大家应该就会想到火车票,我还特意百度了一下,黄牛党是上海人对票贩子的叫 法,北京行话叫“拼缝儿的”,这都是文艺一点儿的叫法,通俗的讲,就是票贩子,而我今天不是要说他们有多可恶,反而要夸他们聪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春运火车票说起。过年回家的路并不好走,几乎每年春运主旋律都要奏响一次:春运的火车票实在难买,这让很多票贩子以及与他们合作的人钻了空子,最后乘客不仅要承担高额的火车票价,还要和这群黄牛党周旋,以免上当受骗。这时传媒跳出来为民请命,认为铁路部门没有考虑乘客的利益,把票价提的那么高,这样实在是不合理。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是铁道部门把票价提的那么高吗?其实使火车票提价的恰恰是春运期间暴涨的客流造成的,即短期需求激增,跟政府考不考虑乘客的利益以及心理需求没有一毛钱关系,铁道部门只是根据火车票在春运期间的实际价值的增长适度提高了票价,如果铁道部门不涨价我们都可以想象出是什么结果。从票价角度看,尽管春运期间票价在涨,但春运问题的核心正是票价还不够高,是的您没看错,是还不够高,这才使黄牛党有了可乘之机,所以炒卖车票才有利可图,如果铁道部门按照黑市的价格来定价,那么不仅黄牛党会消失,而且春运买票可能也不会排那么长的队了。说到排队,这只是乘客在春运期间买票付出的成本之一。那其他成本有哪些呢?上面我们说了铁道部门定的票价并没有达到春运期间火车票的真实价值,但是火车票的总价值是不变的,在钱上面少的那部分一定会在其他方面反补回来,乘客为了买到火车票做必须支付的成本除了铁道部门的票价之外,还有排队浪费的时间成本、向黄牛党支付的额外“佣金”,并且还有“辨别真伪,讨价还价”的成本,然而乘客在支出这些额外成本的同时,国家并没有获益,这些成本要么是被空耗掉了,例如排队浪费的时间成本;要么落入了黄牛党及合伙人的腰包,这些成本真可以说是举国巨大的浪费!可是如果票价足够高呢?人们便会用自己通过工作服务社会挣得的钱来承担那部分多出来的成本,这样就会避免现在的火车票问题所造成的巨大浪费。最后我们回到开头,说说黄牛党,这群人在有些人看来很可恶,在有些人看来不仅不可恶,而且多亏了他们,自己才能踏上回家的路。刨去那些伪票贩子之外,我觉得票贩子不仅很聪明,而且倒卖火车票这事真赖不着他们,他们只是发现了市场,发现了乘客的需求,进而赚取了应得的利润,就像在出租车不愿意出车运营的时候的黑车一样。春运造成了人们对火车票的短期需求激增,进而造成了火车票的实际价值暴涨,而铁道部门提价后的火车票并没有赶上其实际价值,这才为黄牛党提供了生存空间,他们只是像炒房的人一样,抓住了机会,通过提供快捷的买票服务挣取了乘客的服务费而已。所以我们并不能怪黄牛党。至于铁道部门为什么不再涨价,这其中恐怕还有错综复杂的原因吧。参考书目:《经济学通识》薛兆丰著

本书用来讽刺政策经济的自我矛盾

中国现在是政策经济,所谓政策经济,就是介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一种状态,它既采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来思考甚至执行经济内容,也会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经济活动,那么在此状态中,就容易陷入一种矛盾,先按计划的思维设计好某种东西,运作的时候按照市场的方法运作,最后上下形成对抗矛盾关系,这矛盾把所有在局者的利益都消磨了一部分,比如本书一开始讲的出租车的问题,之后讲的工资门槛的问题、民间金融问题、土地问题、甚至歧视问题等等都是这种政策经济矛盾的自我反应,当你怀着好的心去用政策干预市场,亦或怀着不好的心去作弄市场,必会受到市场强烈的副作用,这是因为经济是人性的集中地,是最现实的,用佛学语言说就是业,不要造业,否则是业海,也可以用道学来说,就是天苍万物刍狗,圣人不仁,否则将反受其乱,这就是人间的事实,也是弗里德曼所说的:经济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用政策来制造出免费午餐,必然要有人来为这午餐的成本买单,那么谁会是那个为政策买单的人呢?是整个社会。本书前后讲了很多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几乎都离不开这种政策经济的矛盾,我想,这也是我们如今社会需要解决的一大矛盾。市场该怎么管?标准该怎么定?国有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是在市场制内还是在市场制外?能否用国有制来做一些超越市场的事情从而超越这个经济的现实?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赶紧解决的哲学问题。本书看完学不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能受到一些启发,正如书的封面附注所言: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

理性的盛宴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介绍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书。并不是说之前我对经济学毫无兴趣或疑惑,而是我本身读书甚少,说来也惭愧。如今捶胸顿足,随感枉活二十有一,但拯救无知于书海为时不晚……该书为我展现了生活中经济学原理和思想的运用和体现,让我对经济学这门陌生的学科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也让在下领略到了经济学之美——即理性客观的剖析事物的本质,一种发自人类天性的对真相和真理的求索精神。这一精神,在当今实在难能可贵。本书关于剖析民主本质的章节,我读了以后,感触颇深,而且在读的时候,也时常仰面而叹。之所以有此感慨,正是因为这些年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文章所述不谋而合。反观现今的国内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在自由和民主的两个方向上,与前者渐行渐远,民意为王,也由此导致了这些年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总而言之,今遇此书,随感相见恨晚,但总体来说还是幸大于恨。最后,请允许我用作者拜访已逝经济学家阿尔钦一章的结尾,来结束此文:告辞时,93岁高龄的老人显然已经累了。我劝他留步。他坚持要送:“我得确认你走了。”幽默不改,众人大笑。汽车缓缓加速,我回头望去,加州的落日余晖洒在他的脸上,他依然站在那里,徐徐挥舞着双臂……

颠覆?就是坚如磐石的理论在读完这书以后的瞬间变成沙漠城堡

价格是由供需决定的,不是政府、个人,价格的高低走向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房子贵不能怨政府和银行,车子贵不能怨政府和4S店,吃饭贵了不能怨饭店,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消费者自己想去购买的,如果我们不去买,那么政府怎么刺激都没用,比如现在2016年初的宏观大环境就是这样。1、理想胡闹。这个词让我看清了公知、网络水军、正人君子的臭样2、区别对待让我明白歧视是双向的,选择就是歧视,都有成本3、转让权的缺失就像人缺少维生素一样,活着但是活得不健康,所以国营企业的改制在政治、经济角度是看法截然不同的4、需求曲线不想下,就是有人在迷惑你5、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自由。民主是资本主义也在要杜绝和消灭的,我们和资本主义都是在要共和,摈弃民主。6、社会资源的分配要么按照“按人分配”就是按照“按钱分配”,计划经济搞了几十年,说明按人分配就是错误的,那么根据钱来区分需求,这是最科学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仇恨社会,我们鄙视这类人,我们需要努力挣钱,去购买更好的社会资源)。7、汇率这是一个我搞不懂的问题,我还要继续学习。8、基尼系数的算法差距太大,不科学。(个人建议:用自己所处、所看、所思的衡量贫富,最准了)再次向著者致敬!

反常经济学

在面对选择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那些付出小的!同意作者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中国人人爱国,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人人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更不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都很幸福,而仅仅因为爱国不需要付出,仅仅需要动一动嘴,或者键盘就可以。即使打仗,也轮不到这些口称爱国的人上战场。书中的很多观点也确实标新立异,细细看来也觉得是那么一回事,可是每件事都那么标新立异,我总觉得哪里有逻辑漏洞,可是因为自己不懂经济学,找不到理由进行反驳。

人人都应该学一点经济学

给一本经济学的书写书评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像薛兆丰老师写的《经济学通识》这种贴近中国现实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我一直认为经济学家的一个责任就是不能作为象牙塔中的学者,就像一直为《商业周刊》撰写通俗易懂的经济专栏的经济学家贝克尔一样。经济学家们应该肩负着用通俗的语言向广大读者展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帮助人们区分动机和结果、解释事与愿违规律的责任。还好,与贝克尔一样,《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也具有类似的功能,这是我目前见过的塑造市场经济价值观最好的读本。事实上,最早看到这本书是从《企业家须回报社会吗?》那篇颇受争议的文章开始的,因为之前一直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哈佛商学院的第一堂课是商业(企业)伦理学,这里的教授们要讲述历史的故事,告诉富有是“学生”,对企业加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企业家如何出色地服务和回报社会与社区。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商业伦理学完全不同的观点:即经济学者能够观察到的,永远且只是两点:一,企业家必须造福他人,造福他人才能挣钱,二,企业家必须挣钱,挣钱才能生存。这也是吸引我继续读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其实,在这本书最初的序言里面作者就提出了人类至少面临的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即稀缺。稀缺不仅指资源不足,同时也指欲望无限;(2)生命有限,即由于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人们不乐意延迟消费的事实;(3)互相依赖,即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可靠的,但我们又不得不与无数人相互协作才能改善生活的事实;(4)需要协调,即指只有依靠合理而可靠的参考系,才能将个人自发的行为导向社会和谐,而不是导向社会混乱的事实。并粗略地概括与此相对应的是四类经济学理论:(1)需求定律;(2)利息理论;(3)制度理论;(4)宏观理论。而这本书正是围绕着这四项约束和四项经济学理论展开的。有意思的需求理论我最为感兴趣的是需求理论。我们学的会计学理论告诉我们成本决定价格,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看来恰恰正是相反,是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价格是对最终成品的供求决定的,决定了以后,再倒过来决定生产原料的价格。由此会得出一些非常有趣但可能我们一直深以为然的结论。比如关于治理交通拥堵,很多人都反对“用者自付,按价交费”的资源分配办法,动不动就问“穷人怎么办”。事实上,按照需求定律来看,治堵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对使用道路的需求最高的车辆顺利通过,而采用的办法就是“按时按段”收费,越是接近这个治堵的方案就越有效,越远离这个原则的治堵方案就越无效。再比如,关于春运综合征问题,其根源在于短期需求激增,是需求激增抬高了实际票价,从而导致了黄牛党的猖獗。从需求决定价格这条原则来出发,对火车票提价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提价多少算是充分?怎样提价才算合理?在这里我们会看到比较有趣的做法:火车票提价提到春运恢复正常秩序时算充分,而提价的方法就是年前逐日递增,年后逐日递减,从而鼓励时间成本低的人早走晚归。生命有限与利息理论在生命有限,即人类不愿意延迟消费的事实方面,比如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法马,他就认为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该资产的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1)去研究价格的历史对预测股价没有帮助,(2)去研究公开信息对预测股价可能也没有帮助,(3)即使寻找内幕信息对预测股价也还是没有帮助。有效市场假说的含义是,所有信息其实早被泄露和消化了。估计看到这个结论的炒股者大部分都会有一种崩溃的感觉。事实上正是因为生命有限,所以衍生出了保险机制。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保险机制而不是储蓄机制?原因就在于储蓄是人们为不测之需而作的,如果遇到了意外,他就得用掉储蓄,结果是净亏损。而保险却兼顾了三个环环相扣的基本职能,即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并分摊个人投保者遭遇的损失。换句话说,购买保险的人,买到的是确定性。一个成功设计的保险,可以让人们不在乎自己是否会遇到意外。互相依赖和利息理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于“最低工资法”的问题。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大量关于某某政府把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多少的新闻,实际上在薛兆丰教授看来最低工资只会带来恶果而不是好处。因为最低工资法规定的只是货币工资,而货币工资仅仅是“全部报酬”的一部分,此外还有劳动保障、医疗费、有薪假期、职业培训等等,那才是“全部报酬”。如果用法律来硬性规定其中的货币工资,那么雇主就会在长期内调整其他报酬,使“全部报酬”回落到原来的水平,使法律失效。所以赞成最低工资的人可能是好心,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害处。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关于扶贫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很多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受益者,往往不是最穷的人。比如国庆节的高速公路免费,得益的是自驾小车的中产阶级,而乘坐大巴的旅客则不受优惠。因此在对待收入分配问题时,社会应该对穷人发放货币补贴而不是实物补贴,并且补贴的金额应随着穷人自身的收入的递增而递减,收入超过贫困线就不再接受任何补贴,而整个社会的商品和服务,则均按市场化的方式分配,不再搞任何实物补贴。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既保证了最穷的人能够得到基本的货币收入,又维护了他们按自己偏好分配收入的权利,还消除了他们力争下游的动力,最重要的是保证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协调与宏观理论前段时间正好看到有小伙伴在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里面说绝对的民主和绝对的自由都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由和民主不仅有区别,而且往往有冲突。“自由”就是个人的人身、理论劳动和产业得到法治保护,他们有权与他人缔结契约和进行贸易;而“民主”则是按照多说原则,集体商议如何行使国家暴力,来干预人与人之间本来可以缔结的契约、本来可以进行的贸易以及本来可以保有的产业。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面也有过精彩的论断:“让我苦恼的是,不在于我们的社会搞民主,而在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和后天习得的恶行,另我们很难保有井然有序的自由。依我看来,没有什么比缺乏自由的民主更可怕的了。”辛迪加专栏作家威廉斯也有过类似的论断:“怎样断定谁可以伤害谁?在独裁体制,由独裁者决定。在民主社会,由暴民决定。在自由社会,由私有权决定。这本书里面还包含着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经济学家的免责声明、行政垄断和准入限制、“体育经济”的凯恩斯式谬误……大量精彩而独到的见解,为了写这篇书评,我今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又对本书做了略读和摘抄,它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读一本好的经济学书,也许不会让我挣到更多地钱,但是会为我打下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微博读书#如果你认为是黄牛党造成了买票难,如果你把反垄断法当成市场经济的根本大法,如果你也高举着“民主”的旗帜,我建议你应该好好读一读薛兆丰老师的这本《经济学通则》,它虽然不会教我们挣到更多的钱,但是引人思考,思考后还能学会运用。

经济学基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从罗胖的节目中知道这本书,一直对经济现象比较感兴趣,所以就找了一本来看。书中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点:**市场由供求关系决定,自由贸易才能解决供求问题。**书中通过多个社会问题,使用供求关系来分析现象以及提出解决方案。总体来说没什么新知识,但是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还是蛮颠覆普通人的思维的。下面是本书的摘记。# 贸易自由是财富源泉生产资料分布不同,导致生产成本不同,通过自由贸易获得低成本的产品。每个人的资源时间有限,所以相对优势永远存在。从怎么减少违法,民族主义,韩农跳海等现象解释政策保护改变的自由贸易,会出现问题。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并不是资本流动。# 市场是如何显灵市场失灵是因为经济学者无法使用供求原理来解释现象,而不是真正“失灵”。炒房是因为供求不平衡。重税只会减少交易,减少供应,提高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成本。卖家与卖家竞争,买家与买家竞争。# 政府管制事与愿违最低工资导致增加了劳动强度,其他行业的资源短缺。减少干预才能减少腐化,由市场来调节资源分配而不是政府,这样才能解决腐败问题(市场的竞争标准为“价高者的”,而行政权力的标准含糊不清)。从医药,机票,年夜饭,电力紧张等现象解释政府管制的问题。如何调控:保持宏观政策明确和稳定,尽量不去操心日常的经济波动。# 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黄牛党挣的是票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提高票价,可以减少黄牛,提高铁路部门的运输服务供给。# 刺激经济是拔苗助长被刺激的经济,人们并不知道该买什么,该投资什么。而刺激了消费,最后迟早要加税。刺激经济需要明确开支来源,去处。“破窗理论”的谬论:一个顽童打破了邻居的窗户,更换窗户会带动玻璃工人,木匠工人的就业,进一步带动原材料的就业。# 失业不是浪费失业是自愿的,因为工作太多了而且计较报酬。失业是果而不是因。失业是一个矫正过程,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贫富与再分配基尼系数信不过。因为人的赌性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做到平均。赢者通吃:竞争者提供的服务是共用品(可以让很多人共同享受,而不会相互排斥的物品,服务),其内部收入分配会出现严重不均。# 法规不能创造福利最低工资法不可取。从经济学看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是会形成对策的。#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必须造福他人,才能挣钱;企业家必须挣钱才能生存。环保问题中,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缺席。因为环境问题没有私有产权。# 反对反垄断政策任何企业都是某种程度的垄断。(相对优势)捆绑式降低交易费用的必然选择。(任何商品都有各自附件组成)# 中国产权改革一份资产究竟归谁所有,不能只看文字上的规定,而必须考察其“使用权”,“收入支配权“,“转让权”。有价值的资产其产权肯定被某个人掌控。经济改革就是要落实转让权。# 教育市场化用人单位缺乏真正的人力竞争机制,只要论考排辈。教育有双重功能:1. 让学生读书识字;2. 将学生分出高下。# 利率的原理利率是微观交易的宏观结果。# 人民币问题汇率是有两国之间的物价决定的。守住汇率,引入了通胀。加息是通胀的结果。# 经济谬误“价值”观的谬误。商品的价值无法评估,而价格可以。同一种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低。如果只知数据,不去了解情况,就会得出荒谬的臆测。# 民意与经济规律的冲突资源争用不应靠民主解决。人们参与公共选择时,他们不是在选择自己最喜欢什么,而仅仅能选择自己最不喜欢什么。# 经济学之能与不能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经济学一开始就建立在人们对事物的个人估值的概念上,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人们为了实现最大个人估值,是如何根据均衡边际的原则不断做出选择的。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东西。

限购令真的能降房价吗?

为了调控房价,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它们真的起作用了吗?比如今天我们要谈的限购令。 前几年北京推行了限购房子的相关政策,当时的政策是外地家庭只有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5年以上才有资格买房,这个政策真的能降低房价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北京的房价为什么会涨?原因有正反两方面,正面原因是北京升值了,负面原因是对房子的需求高了,房子的供应跟不上,那么从这两个原因出发来解决房价问题,就有路可循了。正面原因很好理解,北京升值了,所以房价涨了,虽然北京人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但是正是北京的升值让人们能在北京相对其他城市创造更多的价值,让人们都愿意往北京凑,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北京生活并不容易,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北京。北京升值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所以当然不能为了降房价而让北京贬值。我们更应该着眼于负面原因。负面原因怎么解决?房子的供应跟不上,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让政府放手,放开土地管制,放开市场管制,让市场自我调节,买卖更自由的进行,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收税能降低房价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而限购令则是从消灭需求角度出发的,即让一部分原来有资格的人丧失资格,究竟限购令能不能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书中的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吧,有一个旅游景点,里面有一口清泉,这口清泉会随着来访的游客的增多而升值,泉水升值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相对日益增多的游客,供应明显不足,然后是旅游点的日益兴盛使其增值,即需求增多,现在解决泉水贵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个办法就是增加泉眼的数量,即增加供应;第二招是直接消灭需求,即把部分游客轰走,这样确实可以降低泉水的价格,但是整个旅游区的价值也会受损了。限购令实际上就和这个故事中的赶走游客是一个道理,要知道北京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大城市了,它还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存在一部分国际买家,这些人在北京购进房产更多的是看中了北京的政治、文化、经济枢纽的功能。赶走一部分买家将使北京的整体受损。由于北京的升值,房价的增长是必然的结果,政府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个增长速率和升值速率相平衡,而不是让升值速率变成负值从而减缓房价的增长。参考书目:《经济学通识》薛兆丰著

部分观点摘录

零碎时间阅读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法一板一眼地做笔记。以下仅为用Kindle书签功能记录的部分书中观点,留作备忘:1. 商品的效用无法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对比,只能同一个人进行相对的比较(边际效用)。2. 利率的另一种解释:利率表示人的耐心程度——社会越耐心(即越能延迟消费)则利率越低(对于当下享受的要求越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价值差距越小),社会越不耐心(即越要求及时行乐)则利率越高(对于当下享受的要求越高,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价值差距越大)。3. 作为上一条的引申,货币的价格是货币的购买力——换言之, 买方用货币买商品的过程也即是用卖方用商品买货币(作者认为货币的价格不是利息,个人认为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与金融市场上本身作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不同,不可比)。在没有货币的社会,耐用品与易耗品之间的价格的相对差异反映了利息的变化:易耗品价格相对耐用品上升则利率升高(人们着眼眼前消费而不顾商品本身的远期价值,易耗品可以满足眼下消费且相对耐用品可能更便宜),易耗品价格相对耐用品降低则利率降低(人们着眼长远价值,可能用部分易耗品生产耐用品,比如用葡萄生产葡萄酒, 用牛奶生产干酪等)。4. 社会耐心程度也可以称为“纯利率”,可以体现在审美品位等多个方面。5. 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株连”。出险人的损失由全部投保人分担。6. 阿尔钦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推翻“成本定价论”的关于“租”的条目:“租金上升,并非最终消费品上升的原因,而是结果。正是对最终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不是倒过来。正因为这块土地从事生产能赚取更高价格,才使它的租值被哄抬到这么高。人们通过高价取得土地后,却往往误会,以为他们之所以能向顾客索取高价,是由于自己支付了交稿的地租。”会计课里教的是“成本决定售价、售价影响供求”,而经济学的逻辑……是“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7. 医生滥用抗生素为病人未来的治疗留下隐患,这是“今天的医生”对“明天的医生”造成了外部负作用。市场的解决之道就是内化外部性,即要么让今天的医生同时也成为明天的医生(家庭医生制度);要么让今天的医生和明天的医生同属一个较大的连锁医院,以品牌作为约束。8. 关于“优质”:优质的第一层经济学含义是“匀质”,即同类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控制在最小;第二层经济学含义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厂商改善产品品种所投入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它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亦即“性价比”越高越好。9. 企业斥巨资请明星做广告是一种“预支抵押”,以起到自我担保的作用。10. 目前各种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都是以人群的“即时收入”为基准。事实上,收入的差距应该从“终身收入”的基准去考察。11. 资源争夺不该靠民主:只要涉及具有明确产权的交换或者争用,就应该通过“投钞票”不是“投选票”决定。12. 人的思想五花八门,而人的行动却大同小异;因为前者不承受代价,后者承受代价。孝子少而爱国者多也是这个道理。13. 关于环保:在人与自然之间如果偏向自然,那就得绝对地减少人口数量,简化人的活动,以及缩短人的生命;如果偏向人类,那我们就集中考虑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尽可能地采用产权和市场机制,来确保各种资源——而非某种特殊资源——的利用达到动态平衡。

经济学家都是招骂的人

如果你想换个角度看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些经济学知识,这本书就很合适。看一次就是刷一次价值观,对世界就有了新的认识,绝对属于给头脑升级类的书。这个书名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讲理论的,其实是作者时评的合集,因此所谈论的内容很接地气,如火车票涨价应该吗?北京如何治理堵车?失业不好吗?免费午餐免费吗?等问题。(当然为了更好的理解,不妨先看一下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是用比喻故事来讲经济学原理的。)经济离不开生活,生活就是活的经济学教材。我们不曾了解些基本的常识,就发现不了“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会用道德、公正代替价值、效率,貌似正义的反对着身体力行坚持的事而不自知。比如,今年过节打车,和司机谈论说起出租车出车太少。我说如果能过节期间涨些价,就有车愿意出来了。司机大概很少遇到像我这种顾客,一听就挺高兴,说因为公司规定不能涨价,所以都让黑车拉了生意,说为什么人能接受菜价不能接受出租车涨价呢?一会儿又说起新闻里北京号贩子一个专家号能卖到四千多,让人怎么看病呢。我说,因为挂号费和车费一样不让涨,专家号更稀缺,市场价就会更高。让火车票、挂号费、出租车费在短缺时涨价其实是一回事,但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宁可接受火车拥挤、黑市交易其他形式的付出。司机听得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的样子。我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总有经济专家被骂。经济学的道理不易让人接受,所以经济学家不讨论生活还好,一讨论是一准要挨骂。内容摘要:Ø 贸易自由是财富源泉l 我们自己知道,法律讲不过去,道理讲不过去,于是就摇起民族大义的旗帜来。l 劳动力在城与城这间流动所遇到的阻力,与商品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所遇到的阻力是一样的。l 金融危机的症结,最重要的是银行受到了政府的操控。贷款给经营不善的国内企业。另一个原因,将借业的外汇转贷给国内企业,以该国本位币记帐,未成功抑制货币发行量,一贬值,引起债务危机。第三个原因,大型私人金融机构投资失误。第四个原因,货币体制出现漏洞,引投机者兴风作浪。l 老友尹忠东教了我三件事,一要我讨论问题或写文章时不要用比喻;二是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弗里德曼;三是人的言辞与行动往往背道而驰;人的思想和言论五花八门,但行动却是高度一致。Ø 市场如何显灵l 重税不能压抑房价,重税可以阻吓交易。设立重税、颁布法律, 不会缓解需求,只会减少交易、减少供应、提高价格。l 学习市场经济,关键而深湛的基础课,就是理解世上所有“转手交易”和“炒买炒卖”行为的经济效用。l 定价由供求决定,与成本无关。当软件产逐步过渡为在线服务后,盗版将被杜绝,个人用户就有望以能力之内的价钱享受正版服务。l 有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免费交通、免费教育、免费医疗,而经济学的教育,却教我们反问两个问题:为什么“应该”?究竟是否“可行”?l 灾难预报应该交给市场化的保险公司操办。因为,地震局官员不愿意承担这么高的误报率,与老百姓的“利益严重不对称”。l 每当我们希望挑战贫困、浪费和不公的时候,我们应该先从改善制度入手,而不是依赖于道德说教。Ø 政府管制事与愿违l 事与愿违的事: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的常用手段,但真正缴税的未必就是富人。最低工资制没有照顾扫地工人,反而会使他失业了。动机善良的政策使需要帮助的人受到击。l 绝大多数人以为,药品生产在本高,是中间环节臃肿导致。这是错的,正确的思路正相反:是药品价格高,才导致了生产成本高,才导致了产销环节的臃肿。国内药价过高,不是定价问题,而是药商经营牌照发放过少。Ø 刺激经济是拔苗助长l 对经济衰退,常常听到的药方:“现在只有利用赤字预算,才能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走出衰退。”这济药日本服的最多,可经济依然停滞不前。香港前任财政司彭励治说,除了政府支出失控以外,没有其他东西令我失去信心。Ø 贫富与再分配l “基尼指数”都是用来吓唬自己人的“中国产的国际警戒线”。l 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贫富分化是否一定是坏事?第二劫富济贫是否有效抑制社会丑恶行为?第三,政府劫的富,是否真用于济贫?l 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直接结果,是社会最低收入人士的饭碗受到威胁。(雇主不再雇了)Ø 反对反垄断政策l 任何企业都是某种程度的垄断。捆绑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必然选择。真正顽固的垄断来自政府。l 到底是“竞争”还是”垄断”,不在于可见厂商的“个数”,而在于厂商进入市场的“渠道是否畅通”,在于有没有“行政壁垒”。Ø 中国产权改革l 只有全面落实转让权,建立和健全商业法律,中国才能跨越增长的潜在极限。Ø 教育市场化l 为什么学校乱收费能得逞?是因为求学的人多,而可选择的学校少,学生和家长别无选择。l 一是美国学生好问;二是学生求学主动;三是讲座多;四是阅读面广。(美国教育培养人,中国教育选拔人。)l 经济学家兰斯博格曾给女儿的一条建议:“千万能不要在你没有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了,你怎么斗得过人家?”l 我们则相反。中国人的教育原则,是千万要在自己没兴趣的领域顶住,因为你很可能是在跟同样没兴趣的人竞争,所以坚持就是胜利。而所谓的胜利,就是被选拔,没别的意思。Ø 民意与经济规律的冲突l “投票程序”至少有三个缺陷,一是“什么人有资格参加投票”。二是“投票未必能够反映民意”。三是“投票即不能反映代价,也不能刺激生产”。l 这种“找不到受害人的违法”,是社会上常有的事情。典型的例子是麻醉品问题。Ø 经济学之能与不能l 与其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佳配置的科学”,不如说“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

并不是一本好书

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硬核的经济学理论图书。毕竟“经济学通识”,这个帽子扣得很大,给人专业和认真的感觉。但是看完之后,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房价为什么持续升高?是泡沫经济,是供给不足,还是货币财政?这个问题结论很简单,但是问题很复杂。作者的叙述角度是直接略过其他复杂的原因,从需求供给的角度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政府应该杜绝干扰供求曲线的政策,大多数干扰市场的政策都是错误的。不仅房价的问题,整本《经济学通识》都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的。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忽略其他因素简化为几条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导致Z的结论,有从A到Y这么多,但是作者很多时候直接抹去B到Y的部分,只将视线局限于A和Z,所以有时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整本书看着很厚,实际涉及的经济学原理甚至一张纸就可以叙述完毕。作者解决很多问题的思路和观点都是大同小异。在书中作者提到,经济学只能提供最高效率的方法,不能提供最公平的做法。但是,现实中的问题真的可以忽略社会环境和客观事实,采取最有效率的方法?提高火车票价格,让别人回不了家真的可以解决春运问题?废除最低工资法,当然可以提高企业积极性,所以就让穷人饿死?作者在政策性辩论中进入了只追求效率的误区,且不说经济学中更复杂的分析方法,除却经济学角度也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某种程度讲,这本书和推荐它的罗辑思维一样,有一种浓浓的营销味道,很多结论过于武断,探讨问题并不深入,涉及理论较为浅显,有很强的鼓动性,有时候甚至会误导读者,并不能算得上一本好书。

一本脑洞大开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在报刊杂志专栏上些陈年旧文汇编成的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话,那就是脑洞大开,别的不说,先分享一些这本书里摘抄的话:政策和法律可以在某些方面制造平等,但那只是把不平等赶到别的地方去市场经济确实增加了贫富差距,但市场增加了穷人的绝对处境让药商和病人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两厢情愿的选择,比政府部门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更能满足病人的实际需要质量战和价格战是同一场战争,而不是独立的战争政府得钱有三个方法1印钞票 2加税 3通过债券向私人借,印钞票是一种隐性税收,无论哪种都是把钱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对整体经济无益失业是当初投产决策造成的政府抽税补贴,只能转移财富,不能创造财富企业家是股东的代理人,所以必须尽忠职守,不负委托,提供产品和服务,尽量为股东赚钱,企业家无权拿股东的钱去回报社会,否则就是剽窃成功企业可以不再回报社会,成功人士开工厂,办商店,雇工人,搞发明,投资套利,承担风险,传递信息,他们并不亏欠社会,相反他们贡献很大商学院的同学不妨打着“回报社会”的旗号去做生意,但经济学只是说,当你向别人宣传时,自己别当真除非杜绝不付费的消费者,否则谁都不愿意率先消费,广告是一个重要而意外的发明,否则灯塔、电视、公园、电台不会这样蓬勃一个村子虽然没有设定任何限制,但村子里只有一个理发师傅,算自由竞争而不是垄断,判断垄断与否不在于企业的数量而在于有没有贸易壁垒不是投入的成本决定了价格,而是需求决定生产力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才导致人均受教育时间的拉长,而不是反过来许多经济腾飞的国家都是先经过体制改革,导致生产力增加,收入增加才导致人均受教育时间延长而不是反过来,这不是坏事,不然经济落后国家得经历几代人才能经济发展不难看出作者是个坚定的自由市场拥护者,作者反对政府调控市场、反对价格管制、反对最低工资、反对凯恩斯主义;无数次的引用国富论里的观点,认为市场几乎可以解决一切,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从限制房价、限制最低工资、限制火车票价、限制贸易自由,统统认为是有害的,用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讽刺,诠释出一副誓与愚昧思想斗争到底的战士形象。甚至一段用转述《经济学人》的方式支持麻醉品(也就是毒品啦)合法化,认为政府连买卖毒品这种自由贸易都不应该插手。理由1可以劝说宣传不要自杀,没有道理去惩罚一个自杀的人,毕竟那是人家自己的事2毒品合法化自愿吸毒的人可能多也可能少,但是被迫吸毒的人肯定会下降3由于管制,毒品只能地下交易,小作坊生产,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推高了产品的价格。你觉着这种想法很疯狂?但不管怎么说着确实给你开了一条新的思路思考问题,毕竟世界上也有类似荷兰这样少部分国家和地区,吸毒是合法的。作者对很多我从小听到大的概念也提出了质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马克思那一套政治经济学里边关于“价值”的概念,那套理论认为:价值是商品所凝聚的无差别劳动时间,产品价格围绕产品的价值波动,但长期来说,价格将与价值相符。作者提出的质疑是,首先这套理论不可证,无法界定什么时候算“相符”,什么时候算“背离”,还有这个概念解释不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明星不费什么事拍个广告能挣那么多钱,一条路挖了补、补了挖,凝结的无差别劳动时间更多了,难道这条路就更有价值?沙漠种树耗资动辄几千万,难道那个树上长得果子就更值钱?用价值规律解释的了与解释不了的东西,用供求关系都能解释。作者绝非哗众取宠的经济学家,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经济学家应该以他的所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靠标榜自己的道德情操来提升社会地位,而是真的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来,从常人不能轻易发现的角度,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方法分析问题。用书中的话说:“近两年,社会舆论不断呼吁经济学家提高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前者需要假以时日,不能一蹴而就,而后者只需要拍胸脯就能办到”我看这本书的同时还在看另外一本豆瓣评分更高的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直接了当的说:“任何认为市场绝对有效的人,都是个十足的蠢货”。本书中许多观点,尽管作者给了很多很多理由,但还是不能让人完全接受。书中一篇《市场从不失灵》的文章里批评了我看经济学教材里说的已经基本被公认的概念,“外部性”、“价格刚性”等,作者只是一口咬定,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就是产权不明晰,产生“价格刚性”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完全,如果产权明晰了、信息完全了,这些都无从谈起,但我认为他说的这些都恰恰不是凭借市场能够办到的,所以既然不是市场能办到的,那就还是市场失灵。总之这是一本很开脑洞的书,给出了很多新鲜甚至咋看上去有些刺眼的观点,而且给出了他的理由和思路,至于是否信服那就是读者的事了。我觉着如果理由足够充分,没有什么观点是思想的高压线完全不能碰。看看这些文章,听听新的观点,总比整天就关注那些整天只会哗众取宠的为民请命,有事没事就煽动国人爱国神经,只会强调说中国又在贸易中被外国人欺负了,又说不出怎么办的经济学家强吧。

股市漏天机

民主不是自由,股市漏天机,如何调节票价能合理使用铁路,选票是拿钱买的,文中观点新奇,但都经得起思考,以市场的眼光看问题。但像作者所说任何事物都有更佳路线,现在只是我们知识所限。

就一句话

2016年看的第一本非小说。基本上是在飞机上看完的。元旦加班,元旦过后就出差,一直来来回回,事情完不了,事情难搞,甲方操蛋已经很让我和同事一起吐槽了。而且现在还没看到能完结的迹象。去年年底那次,3点钟睡觉,5点起床去赶飞机。虽然还没成事,虽然也没人看到。但是在没人说话的夜晚,我确实还挺拼的。当然了,我也不唯心,我知道拼与成事并不成正比。就是有些事把自己这么赶着。上海和北京们自恋地推着地球旋转,我被裹挟着向前。如果我看起来很疲惫,可能是真的累了。以前导师说,坐车的时候是他补觉的最好时间。彼时不能理解,此刻深有体会。但是,我还是眯一会就起来看书,看起来是不是很装逼。这本书:是我以前没有系统地看经济学的书,看的 宏观经济学分册 也始终转化不成生产力。看到这本书前几章就让我眼前一亮。其实我也是看的多,想的少。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很好的表达。但是在读到作者的某一个观点的时,我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的很多冥冥中觉得是那样的事,被作者理论说清楚了为什么是那样。看的出来,作者是一个很自由主义的学者。兴奋劲过了以后 ,我开始想作者是不是太右了。但是,理论的事我也不好插嘴。很早以前,任志强还没那么出名。我在网上看到有媒体写他说,老百姓就该买不起房子,开发商建房子是给富人建的。我搜索了一下,发现他是山东人。年轻气盛的我想跟他划清界限,觉得他给山东人丢脸。想来很可笑,我这门子葱还要跟别人划清界限。现在想来,一是媒体的忽悠和断章取义的多,我也没有思考的能力。二是如果认真看看他评论的前因后果也许在经济学上我能早点开蒙了。是的,本书的作者就有这么一套理论。相信市场的作用,相信火车票不好买是因为太便宜。相信医患矛盾严重是因为挂号费太便宜。相信同工同酬是对女性的侵害。这些东西是可以举一反三的。能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什么事都不要那么愤青的考虑,这个社会的事事运转都有客观规律的。人能左右的微乎其微。当然是从大的维度和时间尺度上来说的。相信市场的力量。我点五颗星的书很少,这本书是一个。就为刚翻开他时,他给我的那一亮。我知道很多科班出身的人会对这本书不屑。So what。你知道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经济学家,世界经济还是会走到今天的样子。【我知道这么一本书,也不好吹牛逼的写很多。所以题目起了个 一句话。谁想到还是写了不止一句话。扯嘛,关于书的少 。】

一本极粗浅的书

随便翻了翻,都是用一些只言片语的经济学原理去评论中国的现象,真知灼见不能说没有,只是过于丛脞琐碎,且大多数都在跟当前政策唱反调,拿出来的方案也不见得有很好的可施行性。对读者理解经济学没有帮助,只是凸现了作者的观点。名为经济学通识,实在当不起通识二字,叫杂论更合适。要学习经济学,还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最好,里面也有很多例子,比这本书讨论得更有深度。总之是买后悔了,罗辑思维不厚道,有误导之嫌。贾竖不可责之以全,信任这东西还是得慎重。

内容配不上这个书名

关注了罗辑思维公众号,看到推荐于是看了电子书,在这本之前刚好先看了《怪诞行为学》两本书有相通的地方,都有用到经济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怪诞行为学还有一些心理学的解释,逻辑清晰,鞭辟入里。这本书的语言让我一度以为是个英文书的译本,议得不大通顺那种,内容上首先叙述不清晰,提供的案例没有具体数据支持,对现象做出解释的时候没有解释到要点上,作者自身的逻辑不够清晰…

毁三观之利器

在大学的时候也随大流儿学过一些宏观的、微观的经济学,当时觉得这学科距离生活太远,一点也不接地气,老师们则是一派学究气质,张嘴闭嘴国家世界什么的,从此以后我就对经济两个字免疫了。转眼之间,工作已有十多年了,这些年职场打拼让我对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产生了一些兴趣,恰巧又成为了罗胖的粉丝,在罗辑思维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本薛兆丰先生的《经济学通识》。首先,我喜欢本书的写作方式,将原来大部头的经济学原理化整为零写成短篇,利于平时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更重要的是,篇篇都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引,详细论述,引经据典,应用原理,批驳不正确的思想和意识,等等。其次,真是毁三观的宝典啊!书中对很多概念的解释透彻犀利,就像一瓶好酒,入口辛辣却回味悠长。每篇短短几百字却让人获得思维上的愉悦,对现实的问题的看法深入了几分。再次,既然是通识,则是经济学的入门读物。并不是说书中的分析浅显,而是说这给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打开了一扇窥视经济学殿堂的窗户,通过这扇窗可以顺藤摸瓜,不断深挖,通过不断学习可以塑造自己用经济学思维来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方向。最后,本书帮我理解了几个非常重要而又广泛被错误认知的概念:1. 短缺和稀缺的区别2. 利息和不确定性的关系3.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4. 穷人与富人的关系5. 选择与歧视的关系6. 价格理论7. 成本的定义8. 政府职能与市场自由的关系9. 民主与自由的关系总结:很久没有怕把一本书读完的感觉了,这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正像开篇序言所写: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改造世界观,却是积极学的强项。

智慧才是终极武器

读完罗辑思维推荐的《经济学通识》,又翻到封面,就是为了再看一眼那句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并印证我所见的作者自荐语“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改造世界观确实经济学的强项”。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加精准了,庆幸自己又在一个方面超过了别人;最大的担心,恐怕就是极容易与周围的人产生隔阂。当国人众口一词谴责帝都医院里的号贩子时,我一定不会跟着进行道德批判,因为现在我知道这就是需求曲线被人为干扰后的正常结果,是国人内心深处资源均等、人人有份的奢望养肥了号贩子;当大洋彼岸的黑人们又一次高高举起平权运动的大旗之时,我只能暗自替他们叫苦,正是他们一次次的运动、一部部的立法带来了更加不平等的就业机会、更大的收入差距;当网络舆论声讨茅于轼、张维迎等“右派分子”时,我只能默默向他们道歉,一旦思想被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极端思想必然蔓延,情绪冲动势必取代理性思考,而我过去就曾如此为之。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自己能够触摸到自己的成长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读完了以后,感受更大的却是恐惧:自己原来一直很无知。理解世界需要知识与理性,可是我们总被无知与热情裹挟,在尚不能准确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开始群情激昂地叫嚣着要改变世界。社交场合里那些怀才不遇的牢骚、朋友圈里那些咒骂政府的控诉来源都是自身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怎么样的人,深究起来,无非就是现实世界里的落败者找了一个可以吐槽的窗口。落败的原因,除了无知,我真的想不出其他了。现实世界里强者的特点就是能准确认识事物,并采取合适的行动,进而达成自己的目标。这里的起始点,就是准确的认识。金庸老先生说自己面对财富、美貌与智慧的选择时,一定会选择智慧,因为那才是解决人生许多问题的最终武器。真理不能自己改造世界,真理总是通过改造接受它的人进而改造世界。

谈房价之上涨的原因及征税政策

近几年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对于现在仍在不断攀升的房价,政府采取了若干政策调控房价,不过这些有关房价的政策真的能起到调控房价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一、房价上涨的原因让我们从房价为什么会上涨这个问题说起,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购房者需求的增长,需求旺盛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1.农民进城,数以亿计,绝后不敢说,但可以说是空前了;2.购房者的平均年龄提前;3.一部分人把买房当做储蓄保值的手段。需求旺盛有可能会造成短缺,进而造成价格的上涨。二、征税会压低房价吗?有人曾建议通过征税的手段来降低房价,然而这仅仅是主观臆断,征税能降低商品的价格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管是向供给者还是需求者征,且听我慢慢道来。土地本可以用来建公园等别的设施;木材、钢材等其他建筑材料,本可以用在其他商品的制造上;人才本可以去从事其他的工作,但所有以上的它(他)们都因为房地产的高价走到了一起,结果就是增加了房地产的供应。而如果这个时候政府出来施以重税,把这些人的利益夺走,结果只有一个,房地产的供应将大大减少,房价会上涨。有人可能会想,这个税向购房者征也会影响供应吗?其实结果是一样的。据《经济学通识》中的介绍,在经济学上这被戏称为“法律无效定律”。即向地产商征税和向购房者征税,结果是一样的,向地产商征税,最后会落实到购房者身上;向购房者征税,最后会传递到地产商那里。书中举的例子很有趣,在食盐的交易中,如果向供应者征税,由于人们好歹都得吃盐,需求缺乏弹性,最后这税款会落实在买盐的人身上;在青菜的交易中,如果向买青菜的人征税,由于供应者好歹都得把当天的菜卖掉,因为供应缺乏弹性,所以最终税款会转嫁给供应者。所以在房地产问题中,不管向谁征税,这个税款都是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只是缺乏弹性的一方,支付的会较多,在买房子问题上,很显然是人们好歹都得买房子。那么对二手房征税能起到降低房价的积极作用吗?和上面一个道理,最主要是看是否减少了供应量。二手房的卖主在买主找上门之前,就已经充当了一手买家,而当二手房买家现身的时候,他们更充当了直接的供应者的角色,可以说二手房的买家加速了房地产资金的运转,间接地促进了房地产的供应量,而对二手房市场征税,必然会造成二手房的供应量减少,请问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房源过剩了吗?答案是没有,那么房价肯定涨!如果我们是医生,那我们就应该治病,而不是盯着温度计干着急。参考书目:《经济学通识》薛兆丰著

一本过誉的书——《经济学通识》

这本书只是一些零碎文章的集合而已。对于经济学还未入门的人来说这本书中很多的内容不好理解,但是对于系统的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又太过浅显。个人认为这本书只适合那些刚刚入门想知道更多的人。这样看来,8.9的高分非常不值。

出版社还是很重要

书是好书,就是这个制作真是操蛋的很。比起中信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一个不好的出版社也会毁掉一本好书的说。中信的书确实贵一点,但是书的质量确实还不错,看起来也舒服,尤其是精装书,这个“软精装”是个什么gui。干脆做个精装的就好的了么,

相信我,推荐!

1、很好的本土经济学书籍,讲解透彻,真的好。推荐哦!2、其他的一些管理类书籍,例如德鲁克的书籍也很好。还有国内实践派不错的书,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宋新宇的《让管理回归简单》、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包政的《营销的本质》。这是我最近看过最好的三本书。

本书思维导图

不敢苟同,但拓展了思维

我是通过罗辑思维知道这本书的,我先看了《经济学通识》再去看了《经济解释》《经济学通识》主要的观点①是将很多被管制的事情交给市场去解决,因为市场是有无数人用脚投票---钱来配置资源的能力要强于政府的分配。文中他举了灯台这个例子。在我上课的用的经济学教材包括曼昆的经济学书中,都将灯塔列为公共用品。因为灯塔的使用不好收费,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但这本书中举了英国最先出现的灯塔是私人建造的,精明的商人自然会想出解决收费问题的办法。而且私人的灯塔的建设和运营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所有情况要好于国有的。②很多东西稀缺与高价不是因为它不足,而是由于政府管制。他主要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出租车牌照的准入限制造成了出租车的稀少和高价,因为牌照的数量有限转让价格高,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高价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第二个例子也是他反复提到的火车票问题,他提出放开火车票的价格管制,他认为火车票的价格管制促使了春运现象和黄牛党现象,黄牛党的火车票价格比放开管制后卖的更贵。价格放开管制,根据供求的关系,会促使春运期间价格上涨,然后人们就会考虑回家划不划算,或者换个方式回家,那些认为回家不划算的就不会去了,春运问题就缓解了。就是看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愿意付出的代价多大与市价比较。另外还有一个小例子,就是收堵车费,不急着用这条路不愿意缴费就暂时不用这条路,愿意缴费的人肯定急着用这条路,他就可以享受到,路的拥堵问题就解决了。我认为他的观点存在的缺陷:①他没有考虑到货币存在边际效用。对于不同的人来说,100元的单位效用是不同的。对于低收入者来说100元可能是笔不小的支出,对高收入者来说100元可能就是一杯咖啡的钱。所以只用货币的多少来衡量人们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科学的。代价这个词的量化标准很复杂。②考虑制度设计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因为一国人们的效用(幸福)不仅和经济状况有关还跟社会稳定,环境保护,文化程度有关。只考虑经济利益,用金钱衡量一切会使社会的基石坍塌,无法想象没有足够的钱的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会做出什么。我认为他还是可以打开思路的:①促使我去思考原本对于公共物品的定义,去思考哪些东西是需要政府进行调控,哪些应该交给市场。②学经济的首先要理性,只有先理性的思考问题对其分析注意不要完全听他的,差点掉坑里。

逻辑存在漏洞?

书中所有的观点都和现在主流的政府做法相反,我一直坚持兼听则明!我也不相信主流的经济学家这么SB!今日突然想到,书中所讲垄断,说多数反垄断都是降低商品的质量,让用户出同等的价格而只能使用质量稍差的商品!如果这样说,市场的发展一定是寡头,大的兼并小的,就如滴滴和快的合并,携程兼并艺龙!那么这些同行业的垄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服务?我看并不是,这些商家在市场上没有了正面的竞争对手,他们并没有设法或者投入精力在自己的服务上,而是想法设法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如近期的携程假票事件,比如近期滴滴一再提高的价格,又比如最近的外卖平台越来越少的优惠!!又比如一直在国内垄断的百度,不思技术的发展,却一直贱卖用户的信任!!!这难道就是作者提到的垄断有利于提高更好的服务?我相信如果滴滴快的不合并,如今的打车市场依旧风声鹤唳,提供商依旧如芒在背,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我相信如果google依然在中国,百度不至于沦为此!我相信艺龙健在,携程出了假票事件,他不会如此推诿,因为用户可以选择艺龙!作者不能要求每一个资本家都有内在修养,或者说道德,不至于沦落到只会追求利益!!所以作者这种说法具有很强的单一片面性!当然作者说的在大国贸易中,确实有见不得人的利益所在,但也请别误导读者,用大国贸易来证明垄断是好的!

《经济学通识》——经济三观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即使我几乎是十成十地赞成自由经济学派的观点,我也还是认为薛老师这本书的名字起大了。这本书可以说是自由经济学派想要让全社会达成的共识,但似乎也不应被称为“通识”。毕竟福利经济和其他的干预经济观点市场还是在那边,那些经济学家也从未住口不说过。这样大的一个名字,让别人看到未免有托大之嫌。相比之下,同样作为入门读物的《一课经济学》做得要更好一些。不过既然是文集,前后逻辑有些松散,全书框架容易让人找出毛病来也是难免的。除此之外我倒是觉得这本经济文集作为自由经济的自辩和介绍读物还算深入浅出。能够有经济学思维的人实在是太少,尤其是我认为正确的自由经济思维。不管是芝加哥学派还是公共选择理论,都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太远,难以让人在情感上驯服。但是由于经济生活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闲言碎语也着实不少。法官判案外行人只能在微博上看看热闹,经济学家说话反驳者则众矣。我真是不知道那种浪漫而不切实际的想象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共同的共识。那些诉诸于感情、公平、善心、关怀的口号,提出来骗人可以、作为意见表达也可以,作为实际政策就太愚蠢了。其实把《自私的基因》和荀子摆在这本书的两边,我们几乎就已经得到了一个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心理到行为的反福利认知体系。经济现象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就是经济手段还没有用到头;政府出来指点江山,只会让经济活动趋于恶化;福利和慈善的效果差,正是因为经济的“丑恶”魔爪还没有伸进去。可惜太少人拥有这种“正确”的思路了。尤其是上个世纪走过来的中国人,对于政府干预的迷恋那可是溢于言表。可是正如书中多次强调的“好的经济学家会看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蛋糕。”让政府包办“从摇篮到坟墓”,损伤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元气。这一点薛教授在观察当今欧美社会过于民主化和福利化反而导致经济活力下滑的几篇文章中提到,和我对欧美社会现在的症结做出的判断一样。但是作为经济学者,薛教授在政治方面的眼光毕竟还是浅了:第一,援助经济的症结不在于拨款的人是“拿别人的钱干别人的事”,而在于大型援助实际上是强国换取弱国对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一套理论的政治学分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入门级参考就是去年那本《独裁者手册》。第二,民主化虽然跟资本主义本质上不兼容,但是民主化趋势的很多弊端在演化过程中已经被搞定了,现代民主并没有薛教授说得那么可怕。西方现代的所谓民主政府大多数是代议制政府,由专业的高级官僚和政客操持国家大事,暴民的权利很有限。除了像瑞士这样与世无争的国家和决定国家主权的终身大事以外,很少有民众直接表达意见的机会。而且西方人是能够清楚看到这一点的:英国公投脱欧就是一例。正常情况下现代民主社会并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读罢全书,让我觉得最搞笑的还是最后吐槽的那些不靠谱的经济学家。薛老师没有讲直白,给看了半懂不懂的朋友解释一下。需求曲线的前提是在商品品质、社会状况、货币价值没有变化。在买股票的时候需求曲线的上升是因为商品本身的品质发生了变化。股票价格越高,说明它的品质变高了,此时再拿它和原来的需求曲线相比,前提都不满足。我一个门外汉都能看出来的事情,那些半吊子经济学家究竟在那显摆啥呢。

真的可以颠覆三观

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也是在罗辑思维的推荐下开始读的,利用每天通勤的时间,用 kindle 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这本书真的是目前我最爱的一本经济学类书籍。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看过《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课经济学》,应该说,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内容已经很了解了,但是这本书还真的是让我三观再一次彻底的颠覆了。这本书好就好在不同于以前的经济学书籍,都是外文翻译的,这本书是薛兆丰老师根据中国的一些具体事情做出的经济学的分析和思考,你会觉得这些事情就是身边事,特别的有感触。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在不停的向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虽然经济学是恒温的,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冰冷,但是它以一种最中立、最全面的角度对社会种种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我记得我读第一本经济学书籍的时候,封皮就在写,经济学是一门教你权衡利弊的学问,看个这么多,的确是如此。得与舍,我们所做的各种选择,其实就是在不断的权衡利弊得失,选择自己最能够接受的机会成本范围。总之,这本书大赞,下面准备读薛兆丰先生推荐的阿尔钦的书籍,希望能有更多的收获。


 经济学通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