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纪事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807691501
作者:王刚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
路遥,陕北现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名王卫国,和很多写作者一样,是“贫穷”这个老师教导出来的。他八岁离开亲生父母被过继给大伯家,参与和见证了“文化大革命”,学生、农民、民办教师、农村通讯员、“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工农兵学员、编辑、作家,路遥是从这个社会最底层用“比背老石头还累”的付出挣扎出来的。他最著名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在一开始,也只不过不用作者包销而已。“那倒不要了,熬到现在的份儿上了,用不着了!”
路遥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四十几岁,他的每一个年头,都和普通的中国人一样,充满了“膨胀着的幸福和浓缩着的苦难”。在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的生活记录里,能看到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在他不远的身后,是文学陕军的群像,有贾平凹、陈忠实、高建群;再远一些的地方,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站着柳青、杜鹏程;在他们的身后站着路遥的生父王玉宽、生母马芝兰、大伯王玉德,站着梁生宝、徐改霞、高加林、巧珍、德顺爷爷、孙少安、孙少平、白嘉轩、鹿子霖……站着整个中国的大历史和小人物,他们革命和生产,他们生孩子过日子,他们的生活也就是我们的生活。

书籍目录

纪事
1949年(己丑)诞生
1950年(丙寅)一岁
1951年(辛卯)两岁
1952年(壬辰)三岁
1953年(癸巳)四岁
1954年(甲午)五岁
1955年(乙未)六岁
1956年(丙申)七岁
1957年(丁酉)八岁
1958年(戊戌)九岁
1959年(己亥)十岁
1960年(庚子)十一岁
1961年(辛丑)十二岁
1962年(壬寅)十三岁
1963年(癸卯)十四岁
1964年(甲辰)十五岁
1965年(乙巳)十六岁
1966年(丙午)十七岁
1967年(丁未)十八岁
1968年(戊申)十九岁
1969年(己酉)二十岁
1970年(庚戌)二十一岁
1971年(辛亥)二十二岁
1972年(壬子)二十三岁
1973年(癸丑)二十四岁
1974年(甲寅)二十五岁
1975年(乙卯)二十六岁
1976年(丙辰)二十七岁
1977年(丁巳)二十八岁
1978年(戊午)二十九岁
1979年(己未)三十岁
1980年(庚申)三十一岁
1981年(辛酉)三十二岁
1982年(壬戌)三十三岁
1983年(癸亥)三十四岁
1984年(甲子)三十五岁
1985年(乙丑)三十六岁
1986年(丙寅)三十七岁
1987年(丁卯)三十八岁
1988年(戊辰)三十九岁
1989年(己巳)四十岁
1990年(庚午)四十一岁
1991年(辛未)四十二岁
1992年(壬申)逝世
1993—2012年逝后
路遥研究
路遥的阅读史
路遥与陕北文化
路遥作品中的陕北方言
参考文献
路遥,我的清涧老乡(代后记)
附录:新时期陕西作家名录选

内容概要

王刚,男,笔名秦客,陕北清涧人,长居榆林、西安两地。陕西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出版人。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2009年)。


 路遥纪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我常想,一个人的一生是何其漫长;可是当他有天发现自己必须做一些事情时,时间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2011年时我初次见到作者王刚,他那时是位已经发表很多篇诗歌小说的青年作家,笔名秦客。他总是热情地参加各种诗会,从不忘记把年轻人的热血扬洒在心中永不枯萎的梦想之花上。他是这样一个人——热情、热切、热心、执著。有次他提及想对路遥做出什么,因为路遥研究方面做得太少,而他们又是同乡。事实上这种“想做什么”并不单单是同乡情,而是读书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期待。2010年他已经着手搜集资料,而当两年后这本书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由深呼一口气。我不曾想到这本书如此厚重,更难以想象当初他怎样一次次辗转于西安和延安之间,怎样细心细致地搜集每一则路遥的资料,又是怎样穿梭于理论性极强的学术论文的审慎定夺之间……总之,他做到了,在无数个夜晚伏案梳理,在别人看来是寂寞枯燥无味的,在他从来都是快乐。也许当又写出一些文字时,他才由衷地欣慰。这本《路遥纪事》的出版,当是文坛和学界的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它弥补和修订了路遥研究的很多不足和错误,带给我们一些宝贵资料的同时,又以年鉴的方式,将著作主体部分界定在1949年到1992年,将路遥43年的生平做了非常细致的梳理。此前我们只有一份简单的“路遥创作年表”,两者相较,判若云泥。若不是对路遥的价值和学界研究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实难作出这样大的努力,取得如此之进步。《路遥纪事》是年谱,但又决不是简单的年谱。它生动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翻开这本书,你一定会在看到1949年国家大事时心里震惊,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作者在编年谱时,不光编入路遥,而同时编有国家社会大事、相关作家,可以说,他是将路遥放在了整个历史中去审视,将其放在整个文坛中去关照,这也给我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就以“知人论世”的方式,去将他和整个时代进行思考;或者将他放在延安文学和知青文学(反思文学)的思潮中进行反观;又或者将他和柳青、贾平凹、陈忠实、叶广芩、张贤亮、王安忆、史铁生等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到,1950年代到1990年代陕北文坛或者更进一步,陕西文坛的现场;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陕北民俗文化,尤其是清涧民俗的特点;我们还能通过路遥著作来研究陕北方言;我们甚至忘了《人生》及其影视剧作曾经在全国上下造成的轰动……一个好的话题,一定可以引发诸多问题,可以提供给阅读者多个角度,《路遥记事》给我们展开了多方面的视野,毫无疑问它是难得的“好的话题”。而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也就这些方面给予了思考和研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路遥纪事》采取了一种“《左传》式”的叙事,使得其既有史料性,又有故事性。他是年谱,但同时又具有文学性。有时作者客观地叙述路遥生活的艰难:“1959年至1961年期间,是国家经济、生活最困难的三年,土地贫瘠的陕北农村,人民更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遥在饥饿的残酷折磨中发奋学习。上高小时,作为‘半灶生’,他每天把家里蒸成菜叶加麸糠的干粮放在伙房里加热,开饭钟一响,必须尽快赶到笼前,抢先取出干粮,否则,别的学生一旦动手,他的干粮便会散成一团,只能用筷子往碗里拨拉。”有时他又主观动情地刻画人物的心理:“(1988年)5月25日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二稿。在完成第三部书稿结尾时期,路遥焦急万分,满头大汗,吃力地在稿纸上写着,字越写越慢直到右手僵硬在那里。路遥来到卫生间,把暖水瓶的热水倒进脸盆……”读者一定会沉浸于生动的故事中,被作者带入路遥的精神世界中去,不觉时间疏忽而过。这本书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还要归功于作者自身良好的写作素养。写到这,我不禁又要感叹起作者身为作家的投入,身为研究者的严肃。正是这样的认真和用功,让我们得以从宏观上一窥陕西文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又让我们充分地、多方面地了解中国文坛尤其是陕西文坛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路遥。这是一部研究路遥的综合性著作,毋宁说,它更是以路遥为视角,通过路遥关照着整个陕西文坛。宏观世界,自有玉溪。作者王刚并非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但其著作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以及写作精神和热情更是值得我们学习;而他身为清涧人,想要对同乡路遥“有所为”的高度责任感,则令人深深敬佩。正是:一腔热血,一盏孤灯,一部路遥,一生情结。
  •     和大多数人一样,初识路遥,是因为他那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路遥出生和生长在陕北农村,而他《平凡的世界》中写的也正是那些他周边人民生活升华了的故事。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孙氏兄弟无论经历什么困难,都自强不息,甚至在那个年代,想要发掘出自己被禁锢的一些价值。而《路遥纪事》的作者王刚也在书中提到,路遥先前的一些苦难是生活给他的,而后期很多苦难,是路遥自己向生活索取的。读到这句的时候不禁感叹,路遥用自己的精神和热血,塑造了孙氏兄弟的形象。而路遥那种不向生活低头,永远积极向上甚至时刻挑战困苦的精神,也一直都影响着我。       有人说王刚做了一件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打开书,有种有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必须认真去读的感觉。因为从每一句每个字中都能体味到作家王刚对路遥的那种钦佩之情,也能感受到王刚认真在还原路遥真实生活的那份辛苦。而这份辛苦,也决定了拿到书之后必须认真拜读,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心。这本书以路遥出生,成长,一直到去世的时间为主线,介绍了作家路遥的一生。为了还原未曾谋面的路遥,王刚走访了路遥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在书中也可以看到,这些资料都是一手的。王刚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很多作家支持并且给予了相关的帮助。正如路遥去世时有人说的那样:路遥的去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重大损失。所以很多被走访到的作家和亲戚朋友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协助王刚完成这部书。       “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路遥从小生活在贫苦的陕西农村,家里姊妹多,贫困到几口人合盖一床被子,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而路遥从小就懂事,这部书真实地展现了路遥从出生,到后期经历种种困苦还是坚持文学创作,到后期他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直到他去世。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路遥这个人,而且可以给我们人生很好的启迪。书中提到“只有活着才能像土地一样奉献,才能像牛一样耕耘,”这句话浓缩了路遥短暂的一生,是路遥人生价值的体现,而路遥精神,到现在看来,甚至到未来,都是不会过时的。
  •     一位作家一生的日常生活虽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人物传记里,但像路遥这样一生中充满断层、传奇、争议的作家,他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就显得密不可分。作为路遥的清涧老乡,我试图通过解读路遥与陕北文化的关系、路遥作品中陕北方言等,发现一个更加真实、更丰满的多层面的路遥。正如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2013年5月21日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说:“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精神的核心价值。”我们重新审视路遥,就是因为路遥的人格魅力与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给予所有卑微人物以勇气和光亮,并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这是我写作这本《路遥纪事》的初衷——根于路遥研究,又不同于路遥研究。同时,我也希望为读者理解这位陕北“大百科全书”式作家路遥提供全新的角度,成为读者了解路遥创作生涯和他不平凡人生的最佳指南——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研究路遥的理由。被文学史忽视的路遥 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逝世。由于一些个中原因,现行的现代文学史有意无意中,总将路遥的文学作品淡化或者边缘化。作为“重写文学史”重大研究成果之一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关注“民间写作”立场而著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史视角,该书在第13章第4节专门讨论了路遥的《人生》,但对《平凡的世界》的评述只有一句话;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了社会主义形态下文艺唯一的“规范”确立和逐渐多元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但路遥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均未进入关注视野,只在书末的“中国当代文学年表”中列出了作品的发表年代与出处。这两部文学史著作是目前多数高校中文院系采用的通用教材或重要参考资料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研究性。当代文学史论著对路遥的“集体忽视”显示出了传统现实主义文艺作品遭受冷落的现实。今天,我们重读路遥会发现,现实主义没有过时,现实主义也永远不会过时,只是需要我们跳出固定思维,以新的视角去看待、去研究。路遥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甚至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超前的文学形式,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的意义。《路遥纪事》创作始末2010年10月,我在西安见到了清涧老乡杨进,与我商讨出版《陕北语大词典》的事宜,谈话中说到了我们共同的老乡——路遥。那次之后,我开始收集路遥生前出版的著作及刊发过路遥作品的报刊。深秋,我再一次开始阅读路遥的作品。2011年年初,我与在北京从事出版工作的贾勤作了一些简短交流,谈了写作构想与初步的出版计划,开始收集整理与路遥相关的公开与非公开的出版物,其间开始阅读一些年谱与传纪类书籍,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之后,开始动笔写这本书。从2011年春正式开始创作到2013年秋定稿,历时近3年。其实,准备期很长。2007年,我在榆林市文联《陕北》杂志编辑部获得了一份“编辑”的差事。其间,我住市文联二楼办公室11号,也就是路遥曾住过的地方。一住就是3年,3年中路遥常常被人谈起。1983年夏秋之际,路遥带着电影《人生》的剧组在榆林选景,选完景后便在市文联二楼11号小住过一段时间,完成了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这篇小说里,路遥写到了“毛乌素大沙漠”、“古长城”、“防护林”、“治沙”、“文化馆”等一系列与榆林相关的词汇。路遥生前好友、榆林市群艺馆的朱合作说,路遥打鼾的声特别大,从市文联大门一进来就能听见路遥的呼噜声。路遥每天早上九点多起床,十一二点吃饭,然后开始创作,一写就是一整天。《你怎么也想不到》完稿后,路遥离开了榆林。市面上也有一些关于路遥研究的书籍,但大多是从路遥作品出发来写的,缺少了一本关于路遥成长经历的书。路遥早期代表作《人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新变化,显示了转型时期中国的种种问题,从而突显当时青年对待世界,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精神;后期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在当代作家中,路遥较早地在创作中提出了“城乡交叉地带”与“社会转型问题”,对分析转型社会时期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路遥为什么能写出《人生》与《平凡的世界》的缘由。这本书全面描写路遥的一生,内容涵盖了路遥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写出了路遥成长、求学和走上文学之路经历的艰辛奋斗,同时通过对时代信息、故乡风貌和陕西文学作家群像的刻画,将路遥放置在一个文化大背景中剖析,使读者全面、具体地了解作家路遥的人生、创作。书中引用了大量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披露了路遥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路遥。路遥逝世后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超前的文学形式,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的意义。在道德缺失的今天,审视路遥的这份遗产,我们发现,路遥坚守着的现实主义阵地——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路遥自己所说:“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绝不仅仅是创作方法的问题,主要是一种精神”。路遥用生命恪守的这块精神阵地,是他与社会发展保持一种良性的关系。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其實就是一本年譜,但太平常了,路遙的研究著作不少,但陳陳相因太厲害……其實這樣一位作家,有必要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嗎?
  •     了解路遥的最佳读物
  •     已约书评
  •     路遥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传奇的一生。如果今生读完有一本书,会让我时不时想起路遥,我首推《路遥纪事》。在这本书里,我可以看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影子,看到路遥高高大大的灵魂。最好的路遥,应该有最有激情的人来写。陕北王刚写了一部不一样的路遥,这也许是路遥留给后一代作家的神来意授。王刚历经万水千山,终于找到了它们,并把它们组成文,串成字,编成书,耀传后人,光复路遥精神。
  •     读完后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     编年记事的条条记录
  •     很好的资料,又不仅仅是资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