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心史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9863500232
作者:汪榮祖
页数:390页

作者简介

錢鍾書,號槐聚,被譽為「很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博學之人」
本書以優雅之筆析論錢鍾書先生其人其學,全書渾然一體
是剖讀一代學人內心世界與學術世界的成功之作
錢鍾書生前視本書作者為忘年交,頗多往還,因而作者在〈弁言〉與〈導論〉中交織了感性與理性,引發全書之先聲。主文分為內、外兩篇,內篇六章論述「錢鍾書的自我」,文中參考當代心理學理論,闡釋錢氏之自我意識、自我認同、憂患意識、自我剖析、以及內心的價值觀。錢氏一生只做自己愛做之事,勤奮讀書、作筆記,將榮辱皆置之度外,可堪為「不為物喜、不為物憂」的典範。
外篇四章分論「錢氏學術境界」,或稱之為「微世界」。錢氏幼承家學,了然自家學術源流,少年時代起即已接觸到西學,精通英、法、德、義等外語,故能馳騁中西學林,橫跨文、史、哲三大領域。他雖深受黑格爾唯心論的影響,但不迷信任何西方體系,也深知貌似嚴謹的體系鮮能持久。錢氏以新方法重新解讀古籍、關心前人所忽略的人文議題,為學術園地開拓了新的視野。在其「微世界」裡,「思想」的比重極高,尤其是抽象思維,故有「高著眼,遠放步」的學問取向,以「思想」、「觀念」與「感覺」作為文章之要旨。

书籍目录

總序 黃俊傑
《華人的人觀與我觀》書系序言 黃光國
書成自題
弁言
導論
內篇:錢鍾書的自我
第一章 自我意識
第二章 社會群體與自我認同
第三章 錢楊三人「互依我」
第四章 剖解自我
第五章 憂患與補償
第六章 自我價值觀
外篇:錢鍾書的微世界
前 言
第七章 哲學微世界
第八章 文學微世界
第九章 詩學微世界
第十章 史學微世界
後 語
結論
引用書目
錢譯西文名詞一覽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内容概要

汪榮祖
1940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1961),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1971)。執教於美國維琴尼亞州立大學(1971-2003)、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2004-2005)、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中心主任(2008-2013);現任中央大學歷史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諮詢委員會召集人、紐約藍彼得出版社(Peter Lang)中國近代史叢書主編。曾擔任美國科學院美中學術交流協會交換學者(1981-1982)、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1988)。獲有維琴尼亞州社會科學院傑出學者(1993)、維琴尼亞州立大學榮譽教授(2003-)等榮譽。
主要著作有《史家陳寅恪傳》(1976,1984,2005)、《史傳通說》(1988)、《康章合論》(1988),Search for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1989),《走向世界的挫折》(1993),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2001),《詩情史意》(2005),《史學九章》(2006)、《學人叢說》(2008),Beyond Confucian China(2010)以及《明清史叢說》(2013)等中英文專書18種。中英文學術論文80餘篇,書評40餘篇。A Paradise Lost一書於2001年獲全美國研究圖書館聯合會期刊Choice評選為年度最佳學術著作之一(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s)。


 槐聚心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大体而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属于“文学与思想的时代”,新世纪以来十数年则是“史学与知识的时代”。当知识人道德情感不能激发喷薄、参与政治的热情与希望趋于泯灭之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力格局也由之翻转,全民之学术偶像更因此变换,从当年的钱锺书热到时下尤炽的陈寅恪热,似能稍显就中之变。钱锺书之淹贯西中,最集中地体现在《谈艺录》与《管锥编》二书间,其于集部注目最多,札记虽显得饾饤琐屑,却颇有运用文学理论的意识,学者陆扬称其论述方式“实西学流毒”,非无道理;至于陈寅恪,前不久过世的刘浦江教授曾引王季思评曰:“考核精严,论证周密,而不免有些繁琐;识解超卓,迥异时流,而不免偏于保守;缅怀身世,感情深沉,而不免流于感伤。”是论可谓恰切。与钱锺书相比,陈寅恪“史”气十足,考订笺证往往流于琐屑,未免沾染汉学细碎之弊。同为20世纪的史学大师,钱穆就对陈寅恪有过微词,他在给余英时的信中认为陈为文大不如王国维:“临深为高,故作摇曳,此大非论学文字所宜。”至于弟子余英时对陈的偏爱,作为老师的钱穆也是很不以为然的。有趣的是,在汪荣祖新著《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中,也有几段记述了钱与陈的关系和钱对陈的评价。汪荣祖以为陈寅恪“以诗证史,介于文史之间”,钱锺书则称其“混文于史,实有违文学意趣处,其读《会真记》以自传考论之,尤违文学基本理论所谓fictionality。”这段说辞甚可玩味,也能一窥钱陈治学理路的区隔。在汪荣祖看来,二人学问之别,实渊源自生活环境、精神心理之别,而“生活环境”、“精神心理”之特殊性,也是《槐聚心史》写钱锺书所欲处处表现的关键。书中第一章“自我意识”摘引不少西人哲语,以指出钱锺书的自我意识与其建立在语言文字上的理论世界密不可分,尤有意思的提法是将其“理论世界”视为一种文本,“生活世界”是文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就是文本的“语境”。在此基础上,汪荣祖重新阐释了钱锺书的童年生活与环境对他惊人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如何施以影响的。我曾在微博上谈到,钱锺书的早慧、顽皮、狡黠和通脱,其实阻碍了他进一步地“深刻下去”,陈寅恪悲观、矛盾的性情则使其作品天然地具有一种“历史性”和“崇高感”。汪荣祖在《槐聚心史》里,亦指出钱锺书引经据典借古讽今的笔法往往是其顽童心态的流露,这种幽默是为了解除自我与外界的“紧张感”,而钱父基博先生早在钱锺书十岁时就指责这个爱发议论、好臧否人物的儿子“浅薄”,告诫其“善自蕴蓄”。钱锺书以知识为乐事,为读书而读书,不及旁顾,与传统知识人概念中“载道”、“寄托”时相龃龉,因此他们父子二人志趣之异也随着钱锺书学问的精进、性格的完全而日渐增大。民国时期有不少明星级别的“夫妻档”,钱锺书与杨绛这对文学伴侣就颇为人们熟知和称道,汪荣祖在写他们一家三口的情感与生活时,特意强调三人性格的特殊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云“钱杨文学因缘几臻化境,主要由于性情上的互补,心理上的平衡,人格上的相敬,以及品位上的契合”。钱杨一家三口的“三位一体”,更像一种朋友的关系,钱锺书生活的时代,即便是一个身份极为普通的人,也能因时局的变动、潮流的裹挟而感知人生的百般况味,敏感细腻如钱锺书,对世态人情则更有非同寻常的体味,因常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处世,亦少知交,而情感之投入、倾泻,则完全内向入家庭。可以说,钱锺书越是短于交接,越是珍视与妻子之间的“友谊”;越是在与妻子的生活中得到来自亲人、情人、朋友等各种层面的满足,越是无意作外向的无谓应酬。钱锺书不善交际,却极通世故,深刻或曰“尖刻”异常,他谈论世情史事、人性心理,往往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能发前人所未见,这点是许多人所不能理解者。其实,学问与人生均有“归纳”与“演绎”二途,一般人大都能从万事万物中总结道理,渐积经验、渐开智慧,也有一部分人素来即抱持有一些先验的想法与观念,即逢即证,遂臻通达广大。钱锺书便属于后者,他的唯一一部小说《围城》,在他的学艺人生中如空中兀然飞来,既无前承也无后续,盖非次第积累始成,乃是直书见闻与素所感想也。汪荣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扬善隐恶,往往忽视人性阴暗险恶,《围城》则深察人性之复杂,足具揭恶之“现代性”。钱锺书的冷峻和智慧,确使他有能力来写出现代中国社会的一部分群像,但《围城》的文学意义可能要远逊于它的文化意义,我甚至以为,钱锺书的《围城》极似韩寒的《后会无期》:前者作为一种小说,并无小说该有的语言形式,各式人物话语出于一口,整本书更似一堆精致比喻的汇集,后者亦非由电影语言叙述而成,仅以韩寒式的调笑和段子勉强整合。最令钱锺书这个无心于世事的“单干户”感到无奈的是,1949年后的“继续革命”、“深入革命”使他难以如愿一意读书,单纯如钱杨夫妇,亦被卷入所谓“清华间谍案”,又被迫参与“改造”、“洗澡”,经历“反右”、“文革”。所幸钱锺书性命无虞,又且留下数卷本《管锥编》,所谓“发愤著书”,大抵如此,汪荣祖认为这便是一种对于“忧患的补偿”。冯友兰曾称自己在“文革”间所写文字为“闰期”作品,这些虽是不宜简单以真假论之的“可贵的伪材料”,但相比钱锺书彼时撰述,自有管华之分。记得我高中时第一次读钱锺书的《槐聚诗存》,最先翻到卷末一首,乃是他作于1989年的《阅世》,读之慨然,当时竟能成诵,以其深沉特甚而出语有节故。据汪荣祖回忆,彼时风波平息之后,他曾向钱杨夫妇问安,钱以英国诗人Roscommon伯爵之言答复:“It was best to sit near the chimney when the chamber smokes”,盖已不惑于世情与自我之处境也。按《槐聚心史》以入编“华人的人观与我观”系列心理学丛书出版,故不得不多费口舌谈议钱锺书之“心理世界”,强论“自我”、“本我”、“超我”,这既是此书特点,视为蛇足亦可。钱锺书谓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logic不同,盲目效法虽多智能,然少情感,《槐聚心史》这种“有方法的写作”则似与此言成一乌龙矣。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有点失望,三星半
  •     错字、病句随处可见。不少地方的论述未能深入,显得较浮,大概是作者的“超我”压抑了“自我”吧。
  •     啊啊啊~这本书终于出来了!前年见到汪老师的时候抓着我几乎讲了一下午哪!
  •     因为项目的原因,对心理学的东西引用较多,与对钱先生的叙述之间显得隔膜,但很多分析还是颇见功力的。大学者即便操弄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也不会太差劲
  •     雖然沒有看過其他有關錢老的評著,但總覺得沒有人可以勝任錢老傳記的重任。但讓人流淚的評著,總歸是有觸動人心的地方。至少作者半文半白的語言,還算可以與錢老相配吧。
  •     本书以心理史学的路数,以弗洛伊德、荣格和艾瑞克森的心理学自我剖析的理论,讨论钱钟书的著作与人生选择,汪荣祖的文献评述可见其功力,不过用心理学理论强套还是有些生硬。
  •     期待已久的书,原来并非传记,或可当作一本大综述和评论来看。最有价值的,自然是钱给汪的那么多信了,钱信笔精墨妙,八卦多多,可惜他的贤妻两眼如电,把关甚严,所以我们今日只能从各种回忆文章中瞥见一点两点,本书也不例外,只有节引和撮述,没有全文,太遗憾!为切合丛书主旨,本书在各篇开头和全书首尾,都不忘心理分析,其实若是去掉这些部分,反而更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