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一点也无妨》章节试读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308115469
作者:[美] 约翰•佩里
页数:139页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9页 - 第五章 电脑与拖延

高科技帮不了我们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4页 - 结构化拖延法

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
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事实上,他们甚至还能像我一样赢得“做事高效”的好名声哩。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80页 - 全书

看完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实用,可能是我的拖延症并没有那么严重,不过倒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郁闷和苦恼,这也算一个收获吧。
而且,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从对付拖延症的技巧来看,凡事还是宜疏不宜堵,不管你有多少缺点,多少不同与普通人的怪癖,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倒不如尝试着如何巧妙利用它们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迎合其他人的做事习惯,把自己搞的筋疲力尽。其实,只要找对方法,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9页

你一定听说过另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成功”这个词,实在太模糊了。怎样才能算“成功”呢?相比之下,“完成”可能就具体得多。完成意味着整件事要做完整,不能有遗漏。哪怕细节再好、局部质量再高,没有完成,再“完美”都没用。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0页

虽然我才看了一点,但我知道,这本书肯定是我的style!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全书笔记(多看导出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美】 约翰·佩里

版权信息

2013-07-25 09:21:12
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 ——马克·吐温

逆向思维出奇兵,巧妙攻克拖延症

2013-07-25 09:46:12
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就是一种逆向思维。

2013-07-25 09:46:56
就是恰好在截止日期之前的一周,这位成员想通了。她意识到: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动手呢?原来不是我“懒”,不是我不想写好,是我太担心写不好。我不就是担心把这篇论文写烂吗?但是又能烂到哪里去呢?干脆,我就先写一篇全世界最烂的论文看看! 心里的屏障一旦除掉,她迅速完成了初稿——好像也没有那么烂。更重要的是,迅速完成初稿,为她赢得了时间。于是,在最后交稿之前,她把论文又改了两遍。最后这篇论文的成绩是“优秀”。 经此一役,她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发:“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2013-07-25 09:47:15
你一定听说过另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成功”这个词,实在太模糊了。怎样才能算“成功”呢?相比之下,“完成”可能就具体得多。完成意味着整件事要做完整,不能有遗漏。

2013-07-25 09:49:15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 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 所以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2013-07-25 09:50:10
但其实,她根本没有用到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办法(或者原因)。她只是发现,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有声书。 就是那种在手机里、在mp3里都可以听的有声书。她一直有这个爱好。但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可以把听书和跑步两件事放到一起做。原先她觉得,跑步又辛苦又枯燥,难以坚持;后来她发现,一边听书一边跑,就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再后来,跑步成了新的习惯,甚至是新的爱好。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这下,你也能“跑步”了。相对于那种逼自己“坚持”的思路,这个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2013-07-25 10:03:00
既然常规思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逆向思维就特别重要了。有时候,换一换脑筋,就能柳暗花明。 回到开头的那个例子。还记得你每次面对备考或者其他头痛的任务时,打扫房间就变得格外有吸引力吗?平心而论,如果往常打扫房间是你一直拖着不愿做的事情,那至少现在你不会拖延“打扫”这件事了。

2013-07-25 10:05:46
老爷子在这一章里为爱上网乱逛、做事容易分心的拖延者们提供了一个小窍门,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自己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比如饿了,或者感受到了内急的前兆

2013-07-25 10:05: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中文的“战拖”语境中,严格界定的“拖延行为”是特指满足以下这两个条件的推迟行为:(1)后果消极;(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如果一项推迟行为是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的主动选择,并且也确实带来了积极的后果,那它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拖延”。所以无论是“结构化拖延”,还是“结构型拖延”,还有本书的标题“拖拉一点又何妨”,这些直译可能都稍欠确切

高效能人士也可以有拖延的习惯

2013-07-25 10:06:54
为了内心的平静,拖延者尽量不向别人作出承诺,尽量少给自己揽事儿。事情越少,时间越充裕,却越容易把这仅有的一点事儿再往后拖——反正还有时间。结果是,不但平均效率低,还因为最后赶时间而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草草交差。每一次都对自信心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使得下次更不敢承诺别人。进入一个死循环。

2013-07-25 10:08:06
“结构化拖延法”的革命之处在于它敏锐地指出了广大拖延者在战拖中一个南辕北辙的巨大错误:不敢轻易向别人作出承诺。以为手上的事情越少就越不容易拖延。这不但违背了拖延者的天性,还造成了工作动力的缺失。

2013-07-25 10:08:15
1999年,三位心理学家里德(Read)、洛温斯坦(Loewenstein)、卡亚纳罗曼(Kalyanaraman)发现,在选择喜欢看的电影时,人们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严肃题材评价更高,但一旦问他们现在想看什么电影时,他们却选择轻松的娱乐片

2013-07-25 10:08:52
当我们的to do list不够长时,我们就很难找到匹配现在状态的任务,而当事件足够多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为了拖着不做最不想做的那件事,为了减少一点内疚,还是把这件比较不太想做的事做了吧,相比较起来它似乎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所以你根本无需改掉拖延症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看我,还不是在拖延了一天以后码完了这些字吗?

前言 托延的悖论

2013-07-25 10:12:53
。我发现,我这个毛病属于“结构化拖延”(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这说法是我自创的,意思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2013-07-25 10:18:07
说来也怪,我们一旦认识到自己是一名结构化拖延人士,不但自我感觉会变好很多,行动力也会增强。因为当内疚和绝望的阴云消散之后,我们就更容易看清究竟是何因素阻碍了行动。

第一章 结构化拖延法

2013-07-25 10:24:05
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这就是我称之为“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之所在。

2013-07-25 10:24:56
1930年,罗伯特·本奇利(Robert Benchley)为《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撰写了一篇题为《成事要诀》的专栏文章,在文中他写道:“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2013-07-25 10:26:09
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了“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2013-07-25 10:28:34
我把“结构化拖延法”演绎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回,就是同太太一道在一栋名为“索托楼”的斯坦福学生公寓里担任“公寓指导老师”(resident fellow)的时候。每到傍晚,尽管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案要准备,还有委员会的事要处理,我还是会走出我们紧邻公寓楼的小屋,跑到学生活动室里去跟住在那儿的同学打乒乓球,或是去他们的房间里侃大山,或者就只是坐在那边翻翻报纸。于是我因此赢得了美誉——大家都觉得我是位很棒的公寓指导老师,像我这种愿意花时间跟本科生们打成一片,并去了解他们的教授级人物,还真是举校罕有。我这么安排还不赖吧——打打乒乓球就不用去做那些更要紧的事了,还能赢得一个“契普斯先生”的美名。

2013-07-25 12:44:19
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他们尽量少向别人作出许诺,还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根据我之前下的定义,清单上那寥寥几桩任务将被归为最重要的级别;那么避免去做这些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什么也不做了。这可是一条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而非高效能人士)的不归路啊。

2013-07-25 12:45:22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2013-07-25 12:48:48
有了这样一个日渐紧迫的截止日期,这件事很容易被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我得对你们非拖延人士指明一点:截止日期总是在被拖过一两周以后,才会真正让人开始产生紧迫感)。
注: 排在最前面的应该是紧迫但不重要事项。

2013-07-25 12:49:30
毫无疑问,从现在到(好比说)8月1日之间,我肯定还会接到某个更重要的任务。到了那时候,我心里就舒服多了,可以动手填这份表格,以免去做那项新任务。

2013-07-25 12:49:58
读到这里,善于观察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第二章 拖延与完美主义

2013-07-25 14:11:15
现在,咱们来分析一下事情的过程。首先要注意的是,鉴于我是个结构化拖延者,我借着这份报告做成了好多其他事。比如说,我可能把代理服务器给设好了。要是哪天,一位同事郁闷地说:“我很想在家里用JSTOR,可我不会设置代理服务器。”我就能洋洋自得地答道:“噢,我家那个是几星期前弄好的,好用得很。”“你竟然还能挤出时间干这个?”他满怀崇敬地问。我没有回答,得意之情却溢于言表。

2013-07-25 14:12:12
其次,拖延是个允许我对自己网开一面的理由:对于一件无需做到完美的任务,就不去苛求完美了。按理说只要截止日期还远,我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或是在家熬上一整夜,为这部书稿写出一份深刻、博学又完美的评论,但当截止日期近在眼前的时候,我就没工夫追求什么完美了,我只得坐下来,写一篇不够完美但足以交差的文章。在我的幻想中,完败的惨状替代了完美。于是我终于动笔了。 到头来,结果都还好。我完成了审读,时间也不算太晚,编辑保住了工作,书稿得以出版(或没有),作者拿到了聘书(或没有)。的确,那份报告不够完美,但也足够好了。所以,结构化拖延法看起来还是很管用的嘛。 可问题是,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一点吗?这些关于完美主义的幻想,浪费了好多人的时间,也引起情绪上的振荡。我们能否避免这些呢?如果我立马就坐下来,花上四五个小时准备书评,那么出版社编辑、作者还有我自己都能省不少事,只要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允许自己交出一份不那么完美的答卷。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做到这一点吗?

2013-07-25 14:12:50
想要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你需要做的就是我所说的“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验伤选择”(triage)这个概念,最基本的意思是根据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排列,最常见的使用情景是在战场上、自然灾害现场或拥挤的急诊室里,当初期医护人员作治疗决策时。医务人员要决定哪些伤员已无存活可能,哪些人如果得到立即救治还能活下来,哪些可以加以安抚、稍后诊治。其实,我所说的决策方法跟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相似,但我就是很喜欢“任务验伤选择”这几个字的读音。或许,咱们可以把拒绝某项任务看作对它见死不救。有些事情先放一放,问题倒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你着手做的时候,心里要有数: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儿,但是犯不着追求完美。

2013-07-25 14:13:16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而且,反正我心里本也打算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所以,如今我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第三章 待办事项清单

2013-07-25 14:14:52
清单的第一项是一件看似极为重要的事情,激励你去做底下那些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事。但是说实话,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那件事并没那么关键。这就是我所说的“次序清单”。单子上都是比较长期的任务,会占用你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没准它还要花掉你一辈子——如果你的清单开头写的是“学中文”的话。

2013-07-25 14:15:13
当日待办事项清单的主要功能是,让爱拖沓的家伙们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划掉。在某一条事项旁打个钩,或是潇洒地大笔一挥把它删掉,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轻松一点。

2013-07-25 14:15:43
你可以在电脑上做这个清单。实际上,很多程序和网站都有挺不错的清单格式可以用,比如Outlook,Gmail,LazyMeter.com。但这些都不是最理想的,因为你把一件任务勾掉之后,它就悄然无声地消失了。如果能在任务底下重重地划一道红线,还伴随着胜利完成的“唰唰”声,那就满足多了,可我至今还没找到有这种功能的程序。

2013-07-25 14:16:22
把大任务拆成小块,每完成一个就鼓励自己一下,这个做法是很有理论依据的。《道德经》里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罗伯特·莫勒(Robert Maurer)的著作《改善之道》(One Small Step Can Change Your Life: The Kaizen Way)中发现了这句引文。“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如果你说你正在实行“改善之道”,而不是简单一句“努力让自己少拖沓一点”,这听起来就像你在修炼某种武功心法,多酷啊。

2013-07-25 14:17:16
结构化拖延系统也有分崩离析的时候(这种情况极少,但非常吓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那件你避而不做、鼓励你不停去做其他事情的大任务必须要完成了。此时你要做个极为关键的动作:把宏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大任务拆分成小的、没那么吓人的任务。

2013-07-25 14:17:46
三十年前,我哥哥十岁。他要写一份关于鸟儿的作业,他原本有三个月的时间,却一直没有动手。到了交作业的前一天……他坐在厨房的桌子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桌子上满是活页纸和铅笔,以及那些没拆开的讲鸟类的书。工作量太大了,他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里做起。父亲在他身旁坐下,搂住他的肩膀,说道:“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孩子。先从一只鸟开始,然后是下一只。” 无论面前的任务是大还是小,是罕见的难题还是日日重复的劳役,把它拆分成没那么困难的小块。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必要的话,就一个翅膀接着一个翅膀。这样一来,你的每日清单会变得相当详细。一旦完成清单开头的几项简单任务,你就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

2013-07-25 14:17:53
这张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包括“不要做”。

2013-07-25 14:18:42
这件事在我的清单上名列前茅。截止日期老早就过了,但是在哲学界,顶级期刊好像对不按时交稿这事儿也习惯了。哲学家大概都是些怪人吧。编辑部要打交道的结构化拖延者肯定不止我一个。无论如何,今天我是写不完啦。所以,我转而去写这一章——工作中的结构化拖延。

2013-07-25 14:19:26
如此下去没完没了。要想不浪费这么多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不要上网去搜梅格·瑞安”记在清单上。把其他可能会让人分心的事情也写下来,提醒自己别做。(在后面一章里,我会深入谈谈上网的坏处。)

2013-07-25 14:20:03
我想再强调一遍的是,你必须提前把这个待办清单写好,前一天晚上就很不错(但也别太早了,免得还没放到闹钟旁边就找不到了)。

第五章 电脑与拖延

2013-07-25 14:33:34
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能在我忍不住想上网闲逛的时候管住自己。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比如我饿了,或是过不了多久太太肯定会拉我过去干个急活儿,要么就是我已经感到了内急的前兆。如果你用的是笔记本电脑,那还有个法子:上网收邮件之前把电源线拔掉,电池没电了,魔咒自然就打破了。可是,随着电池的性能越来越好,这一招也不大管用了。

2013-07-25 14:35:20
如果你用的是笔记本电脑,那还有个法子:上网收邮件之前把电源线拔掉,电池没电了,魔咒自然就打破了。可是,随着电池的性能越来越好,这一招也不大管用了
注: 所以说,新版的MBA还是不要的好。另:限制的力量。

第六章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

2013-07-25 14:45:34
这个话题很值得讨论,因为以我的经验来看,相当一部分结构化拖延者都属于平摊型。

2013-07-25 14:47:17
当然,我不是这么做事的。我把没写完的信留在桌子上,材料直接摊在桌面上。严格地说,它们并不算是“直接摊在”桌面上,因为下头还垫着其他没干完的事呢,比如批改了一半的作业、写了一半的讲义、读了一半的小册子等。 事实就是,我是个平摊型的人。我喜欢把手上在做的事情全部都平摊在眼前,召唤我继续回来做。要是我把东西都摞好收进层叠式的文件筐,那我就从此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问题不在于我找不到(虽然这种事也的确发生过),而是我根本就不去看。我天生就不会打开那种多层文件筐,抽出一沓做了一半的文档,然后接着做。

2013-07-25 14:48:11
我也用文件筐这种东西,我拿它来:(1)把做完的、从此再也不打算看第二眼的东西存放起来;(2)把不愿看、但扔掉又不太好的资料存放起来。比如说,一位前同事把她刚写完的论文发给你看,文章又臭又长,扔了吧,不大地道,何况下次见到人家时你还得撒谎。但是,如果你把这篇文章放到了文件筐里,你就可以说:“嗯,我把它收起来了,准备今年夏天看。”意思就是说,你有个贴着“今夏阅读”的文件筐,而且你把它放进去了。这样一来,你并没有撒谎——尽管你今年夏天(或是此后任何一个春夏秋冬)读它的概率是零。

2013-07-25 14:49:44
我有个主意:应该把现有的办公桌面换成旋转桌面,就像中餐馆里用的那种。这种桌子上还有一层稍小的桌面,可以旋转,覆盖了底面的大部分,只余下食客们放碟子的空间。各式菜肴都放在旋转桌面上,转动一下(动作要轻,除非你想把蘑菇鸡片甩到衬衫上),人人都能够得着。 直径四米五的旋转桌大概够用了。我的整个人生都可以摊开放在上头。我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以字母命名。写完了给诊所的信之后,我就把桌面一转,找到写着相应字母的那一块,把材料放上去。(“医疗”那格可以叫作M,“诊所”是C,然后“信件”叫作L,“未完成”叫作U,“烦心事”叫做S。要是我有个旋转桌,我肯定能摸索出起名的窍门。)

第七章 与敌人合作?

2013-07-25 14:51:04
或许,战拖的最佳方法就是跟不拖沓的人合作。而且,不,这些非拖延者绝不是我们的敌人。事实刚好相反——公平一点说,在很多情况下,是咱们弄得人家心烦意乱。在咱们看来,他们正常的工作习惯不仅颇为怪异,还挺吓人的。但要说完成工作的话,这种人比闹钟好用。当然了,他们也比闹钟更难“关掉”。我跟非拖延者们合作写过不少东西,结果都还不错

2013-07-25 14:51:54
他是个地道的A型血人,坐言起行,办事从来不拖泥带水。我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呢,他已经拉着我向斯坦福大学申请了试做节目的资金,还去参加了公共广播节目大会。我们拿到了一笔钱,录了一期试播节目,参加了大会,

2013-07-25 14:52:43
跟一个不拖延的搭档结伴做事,就跟定了个闹钟差不多,何时该干活用不着你操心。当然喽,弊端就是你要工作得更辛苦。 你可能会问,要是两人都爱拖沓呢?两个结构化拖延者在一起也能做不少事,只要他们俩拖着的事情和着手干的事情能协调一致就行。我现在的搭档是凯帕·考尔塔,一位来自巴斯克地区(Basque)的哲学家。毫无疑问,他做事也爱拖(尽管程度跟我不一样)。但我们还是合作写完了一本《语用学评述》(Critical Pragmatics),只比预期时间晚了一年而已。我也说不上来我俩是怎么完成的,但的确完成了。

2013-07-25 14:53:24
我把他的毛病叫做“右括号缺失症”。戴维的脑瓜里总是装满了想法,对我的反对意见尤其多。我刚说完上句,他的反对就来了。他的念头多到前一个还没说完,下一个就又冒了出来。他给我的典型回答是这样的: “你是对的,应该指明两者的区别(但是,顺便插一句啊,你没想清楚为什么需要指出(它其实没说到点上(当然,它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还很成问题……” 戴维讲起话来,从来不缺左括号,可他总是没法补上那些右括号,好把他无数的想法完完整整地说完。 然而,我俩合作得还挺好,因为每次一听完他跑题的前两句(不管他说的是什么),我就开始游神了,我会选出貌似最合理的一条,替他把句子补完,其他的一概不搭理。之后,我俩的对话就以这种模式进行下去,到最后我们也能达成一致,甚至还能做完一两件事。跟戴维合作真是太逗了,以至于几乎没有苦恼的成分。唯一让我痛苦的就是他这没法把句子说完整的毛病,还有他非得干成一件事的坚持劲儿。

2013-07-25 14:54:25
我这人做事有个指导原则:某个能够胜任的人已经在做的事情,我绝不重新再做一遍。尽管我努力克服拖延症,但从我知道合作项目里有些事情要做的那一刻起,到我真的挽袖子动手,这之间总会有那么一段短短的“暂停期”。此时我的搭档往往已经开始了。对此我没啥意见。 所以,如果你精心选对了搭档,等到你准备动手做事时,他们八成已经做了不少了(他们没法拒绝立即动手的诱惑)。这未必意味着你做的就会比分内的事情要少。去称赞你的搭档吧,夸他们做得真棒,把这当成你的正经事。你要确保他们知道,你很清楚他们在你拖拖拉拉的时候干了多少活儿。发挥你结构化拖延的本事,去做一大堆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事情,那也是非拖延人士绝对不会抽时间做的事。去买午饭,放点音乐,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干活儿。

第八章 额外福利

2013-07-25 14:54:46
结构化拖延者有个绝好的额外福利:有时候,排在清单顶头的重要事项会自行消失。

2013-07-25 14:58:43
但有些时候,就像那天似的,连良好的自欺本领都用不着了,老天给了爱拖沓的家伙一点小奖赏。几周前人家跟我要推荐信的时候,我很可能马上就写了。可我拖了,我心想,等到他快要用的时候,自然会提醒我一下(或是两三下)。要是我真的一早就写好了,很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白费工夫。或者说,一部分工夫白费了——在校方需要推荐信之前,我的这位学生可能又写了一篇论文,或是又拿到了一笔科研基金,那我还得重写。也有那么一丁点可能,我把信给丢了,放错了地方,或是不小心删掉了,要么就是还没存盘的时候硬盘坏了。也有可能在他用到推荐信之前,这个世界或者学术界完蛋了。

2013-07-25 15:02:46
比如,别人有可能把它做掉。如果有件事情本该是你做,但你就是耗着不干,坐等别人等得不耐烦了,然后把它做掉,这种行为无异于操纵别人,很招人厌。但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你没有急慌慌地去做,那特别想做这件事的人就有了机会。

2013-07-25 15:03:20
但有人爱干这种事。所以我留出几天时间,好让这项工作自行消失,或是变得简单一点。当然啰,系里的同事们开始给我提建议,写得还挺长。他们已经把评估的部分做完了。于是我就把大家的邮件拷贝粘贴,编辑整理一下,再感谢同事们一番,这份报告就齐活了。我用不着为哪个人辩护,因为同事们会为各自的选择辩护。

2013-07-25 15:04:40
所幸的是,在这方面比我懂得多的人到处都有,起码人家的主意比我坚定。明天我要跟一位同事吃午饭,对于打印机他肯定有一堆建议要说。这些建议有可能毫无用处,但是如果我听了他的建议,那至少万一机子不好用的话,我用不着责怪自己。我也可以问问我家邻居,他可是《消费者报告》的热心读者。他是个工程师,所以在我心目中,他应该对所有科技产品都很懂。这两天我肯定能遇见他。今天不用去电脑城了,不用上网查资料了,甚至连打印机这事儿都不用想,就让一切水到渠成吧。这种有用的想法自然而然就浮现在结构化拖延者的脑海里了

2013-07-25 15:05:20
当我还是个年轻哲学家的时候,我曾向一位资深同事请教过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此人名叫帕特·萨普斯(Pat Suppes),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对人性有敏锐而睿智的认识。他并没给我什么忠告,而是给我讲了一个颇为搞笑的观察结果,说许多对自己很满意的人是这么做的: 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仔细盘点一番; 把它们视作美德; 很钦佩自己拥有这些“美德”。

第九章 你看拖延不顺眼?

2013-07-25 15:06:40
或许里头讲了对付拖延的有效方法,可它并没有解释拖延这个现象,也没有探讨为何学术界的拖延之风比其他任何领域更甚。我就是大学老师,我发现,我的很多同事都会捂着论文不写,一拖就是好几周;成绩单好晚才交,把流程搞得一团糟;教材订单一拖就是几周,甚至几个月,书店都快急疯了。为什么啊?我怀疑部分原因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在《地下室手记》(Notes from Underground)里写到的病态念头:某人忍不住想做出自我伤害的事儿,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机器。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术界人士的傲慢态度,这些人认为伟大的思想家不该受到俗世规则的束缚,就算违反规则会妨害他人也无所谓。

2013-07-25 15:07:00
尼尔提醒我们关注一个要点:我们这些拖延者会惹得别人很心烦,尤其是配偶和同事。看起来尼尔并不爱拖。但经验显示,一个拖延者甚至能把另一个拖延者惹毛,特别是如果他们是配偶的话。两口子里头,总有一个比另一个更爱拖——尽管这不是必要条件。

2013-07-25 15:08:00
我想,最让人讨厌的拖延行为,往往是那些为了证明你不受他人控制的举动。比如我正待在书房里工作,可太太突然冲进来让我看看信用卡账单,

2013-07-25 15:08:56
有条不紊的审查方法,她发现了有些地方有问题。显然,她希望我立即放下手边的事情,把笔记本电脑从腿上挪开,接过账单(已经很贴心地被送到了我面前),立马响应她的号召。尽管她并没有什么靠得住的理由证明这事儿非得今天办不可,不能拖到明天。 我很可能当时并没有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可能在看港口机电公司发来的促销邮件,邮件中附带有绞盘、太阳能发电机、扭力扳手和其他种种此类商品的优惠券。虽然我其实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但没准以后会用到。尽管如此,我太太并不知道我没在干正事(尽管她可能有所怀疑),她以为我正在写一段极其重要的东西,要是她没来打扰我的话,这段东西或许能改变哲学的发展历史。所以被打扰的我显得很窝火。 于是我就故意拖着,不看账单,耗的时间比平时还长。此举不是为了伤害我自己,或是证明我不是个机器。我这么做是为了(如果真有目的的话)让太太知道,你先生我正在绞尽脑汁,苦苦思索重大命题(就算是吧),此时打扰我可没好处。 我这行为其实相当幼稚,并不属于结构化拖延。

2013-07-25 15:09:25
我不看账单是为了抗议太太打扰我,这个想法颇为荒谬可笑。可我俩这种行为模式已经持续了50年之久。 我的建议是:结构化拖延是一码事,而故意做给配偶看,让他(她)知道你不受他(她)辖制又是另一回事,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这种招数应该留到他(她)提出真正无理的要求时再用。顺便说一句啊,我太太从没提过这种要求。

2013-07-25 15:09:55
”我敢肯定在他爱拖沓的同事里头,有些人的确傲慢自大。可是,我也相当肯定,典型的结构化拖延者不是因为傲慢才拖延的。错过了截止日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内疚的。发现自己的拖延行为妨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都很过意不去

2013-07-25 15:10:10
自大的学术界人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拖延。他们认为自己的做事顺序是正确的,只是别人无法认同而已:

2013-07-25 15:10:25
结构化拖延者的心态比较谦卑,对于给他人造成的困扰,他们心里感到十分不好意思。比如,我就仔细算过,成绩单最迟可以拖到什么时候公布才不会给学生们造成不便,答案是顶多拖个半天时间。我把这个截止时间当作绝对不能超过的最后期限,结果我也挺准时的,不太会拖过这个时间点。我认为,傲慢自大的拖延者和结构化拖延者分属不同的生物亚种。

附录 如何战胜拖延

2013-07-25 15:24:04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

2013-07-25 15:24:20
我希望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对自己的感觉变得好多了,而且你发现,尽管你做事有点拖,但你在想方设法多做事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7页 - 第三章 待办事项清单

单子上都是比较长期的任务,会占用你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没准它还要花掉你一辈子——如果你的清单开头写的是“学中文”的话。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页 - 序言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
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
所以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一生徒伤悲……”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这下,你也能“跑步”了。相对于那种逼着自己“坚持”的思路,这个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逆向思维出奇兵

1 先收拾桌子还是先看书?
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专心的时候,都要面临重重的干扰,都要面对分心的诱惑……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就是一种逆向思维。
2 全世界最烂的论文
……这位成员想通了。她意识到: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动手呢?原来不是我“懒”,不是我不想写好,是我太担心写不好。我不就是担心把这篇论文写烂吗?但是又能烂到哪里去呢?干脆,我就先写一篇全世界最烂的论文看看……
经此一役,她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发:“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号开始”只换到了“烂结果” (J :这里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问题来看)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97页

原文:
I paste together their emails and edit down the evaluations, giving my colleagues plenty of credit, and the report is pretty much done.
译文:
于是我就把大家的邮件拷贝粘贴,编辑整理一下,再感谢同事们一番,这份报告就齐活儿了。
齐活儿:
方言,表示一件事做完了。
——————————————
个人觉得这样翻真的太残念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8页 - 拖延与完美主义

这就是我所说的“完美主义”,它不在于你真的做了什么完美(或是接近完美)的事,而是要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让你幻想把自己的事做得十分完美——或至少是极为出色。【】【】【】【】太对了,我就因此经常买了很多书堆在书柜里,却不再翻看过。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全书通读

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1.先去做不要追求完美
2.克服(恐惧不完美的)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先去做。
——拖延症患者很容易因为追求“完美”陷入难以“完成”的境地,
然而这时“完成”比“完美”更有意义也更重要。
3.先迈出“烂”的一步为你争取了宝贵时间,更能转化为“好”结局。
有聊抗拖法
把无聊的事和有聊的事结合在一起
结构化拖延
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
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利用这种心态建立一座事物金字塔,留着顶尖的事物把塔底的做完。
——不仅提升效率,而且称心如意,当确实需要做塔尖得事物时,就要
找一个更重要的去替换他。
任务验伤选择
有的事拖一拖无妨,大多数任务动手做的时候要心里有数。
——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者比“蛮好”再好一点,但犯不着追求
完美。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
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
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
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
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
认呢?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而且,反正我心里本也打算
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所以,如今我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
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
顶多拖到明天吧。)
待办事项清单
每日清单,他的目的不是提醒你要做多少事,还有多少事没做。而是让
你划掉已完成的事项,增加成就感,让自己感觉就像一个行动派。
——例如:1.关闹钟;2.别按“小睡”按钮;3.起床;4.去浴室;5.别
回来躺下;6.下楼;7.煮咖啡...
当顶尖任务逼得你不得不行动的时候,你需要将他拆分开。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的故事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必要的话,就一个翅膀接着一个翅膀。这样一
来,你的每日清单会变得相当详细,一旦完成清单开头的几项简单任务,
你就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清单不仅包括“要做”也一定包括“不要
做”的内容。例如——8.不要窝在沙发上;9.不要看手机...
放点音乐吧
音乐促使你行动,这是有聊和无聊联系在一起的方法。
——要注意有的音乐给你鼓劲有的音乐让你悲伤,在做事之前最好选好
歌单。
——别迷失在音乐中咯。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
平摊着代表着——至少我还会去完成他
要是层叠起来,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去打理他了。
我就是典型平摊型人啊,现在我要装得想层叠型人(办公桌)
在家努力平摊的更完美一些。
与敌人合作
非拖延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要给他们鼓励替他没买点心和饮料,
然后看着他们(先)忙。
——女朋友-老婆也要找个行动派,不是很烦那种。
额外福利
——拖到最后没有了。
你看拖延不顺眼
不不不,你弄错了,你看到的不是结构化拖延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所有

找一个地方,让你没有任何干扰地做事。比如在实验室里肯定比在宿舍里做事效率要高?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实验室里也会有很多让你分心的事,比如打游戏,别人一叫,就经不住诱惑了。也许图书馆是个更好的地方(下次去试试)。
坏的开始就是完成了一般。绝对是这样,必须开始啊,不开始永远等于在0那。最近修改论文就是这样,一拖再拖啊,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从论文的标题开始,总算有个开始了,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然后摘要,然后Introduction ...
烂开始很可能得到好结束
好开头也许得到坏结束
跑步的时候听歌,或者听有声书。某件事情可能很无聊,但是和另外一件不无聊的事情一起做,说不定就都不无聊了。就好像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样,转移了注意力。
尽管我们喜欢避重就轻,但无所事事的状态更让人难受。的确是这样,空虚寂寞无聊真让人受不了。
结构化拖延法
如果有一个很长的to-do-list,说不定会去先做一些不是那么不想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原本是很不想做的,但是现在又进来了一些更不想做的事情)
放在to-do-list顶端的事情最好有两个特点:
1. 很重要,但其实又可完成可不完成的
2. 有截止日期,但是过了也无妨的
完美主义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完美主义情结。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就没有干过什么完美的事情,就连接近完美的事也没有干过。
但事实上,只要你曾经幻想过将某件事情做完美一点,你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分析一下:“不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有多大好处,“一般般”又如何?做到“完美”的可能性有多大?
是不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不妨现在就开始做吧!
代办事情清单
将大任务分成一个个不那么困难的任务
清单上也可以不能做的事情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上网
在快要去吃饭的时候,才点开凤凰网
你看拖延不顺眼?
首先得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结构化拖延,是不是,虽然没有完成这件事情,但还是完成了很多其他的事情。这点很重要。否则,你是个纯粹的拖延症患者
理解:作者表达东西非常的清晰,比如,对于结构化拖延,他就定义的非常清楚:确实拖着某些事情不做,但是你的确又做了不少事情。为什么能够如此精确地表达,没有二义性?因为他将该概念的主要特征表达出来了。写文章的时候应该多些本质上的东西,一句话表达清楚。
从哲学角度替拖延说两句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理解:如果我有能力怀疑自己是否存在,那我必定是存在的了,否则我就无法产生怀疑的念头。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8页

放点音乐吧:心情低落的时候适合放轻快点儿的音乐振奋一下,好过blues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36页

拖延与完美主义:做成了做得不那么好也比坐等任务过期强。所以,从一开始就允许自己做得不那么完美,代价也没那么大,损失也没那么大,善用“任务验伤选择”。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0页

结构化拖延法:拖延要有好心态,拖着一件事不做的同时也做成了许多事。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结构化拖延法:
"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了“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某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
用以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而且,反正我心里本也打算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所以,如今我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待办事项清单:
在临睡前列好第二天的清单。
这张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包括“不要做”。
还可以做个预防性的任务清单:花点时间想想看,如果你的一天从早晨开始就拐上了岔路会是什么情景,然后你可以据此采取些预防措施。
必须提前把这个待办清单写好,前一天晚上就很不错(但也别太早了,免得还没放到闹钟旁边就找不到了)。睡觉前,你可以想象一下起床之后做完一大堆事儿的情景。千万别等到闹钟响了之后再琢磨今天你想干什么,否则,你的清单上很可能就会加上一项“翻个身,继续睡”。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41页

把大人物拆成小块,每完成一个就鼓励自己一下,这个做法是很有理论依据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1

从罗胖的“大家都有拖延症”节目上了解此书,对书本大概总结是:
1.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
2. 为了拖延最不想做的那件事,为了减少一点内疚,还是把这件比较不太想做的事做了。
很赞赏罗胖 克服 拖延症的 三点心得:
1. 把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分解成简单的机械性重复劳动。比如,复习背书,我就抄书5次。
2, 先预先了解那件最不情愿的事,其实它会在你脑子潜意识发芽长大,即使你不去想它。
3. 在群体劳动的背景下,拖延症会减轻。比如,去满是学生的图书馆看书,或者开会启动虚荣心心理机制去迅速结束任务。
总结下,引用罗胖的话,“拖延症不是什么问题,拖延症是进化历程给你的一个礼物,是现代社会目的性,正当性等等一切形成的一个海市蜃楼,把你照射出来的一个缺陷,但它更是你想把我这一生 想让这一生过的美好的 你必须要去克服的东西。这个过程中 没有人帮得了你,只有等待你自己更快的成熟,你的心理结构发生更快的变形的时候,那一切的解决方案会水到渠成。如果听完这些你还要说,那我就是懒,我就是现在解决不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没有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这个世界什么都会变,不变的是成功的人,自己对自己满意的人和不成功的loser,一生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这个结构的比例它不会变,如果你真的克服不了,那也没什么奇怪的,你只不过和无数代我们的祖先所有已经死掉的人类一样,就是lsoer而已,没什么奇怪的。”
若想要做成功的人,自我约束(self-control) 所有条件里最重要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47页

待办事项清单:大事化小一样一样做,在清单上写上“要做”和“不能做”的项目吧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9页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闹钟。咱们这些结构化拖延者很可能会把闹钟按掉,然后翻身接着睡。很多闹钟都有“小睡”功能,让赖床变得更为简便。如果你能从床上伸手去吧“小睡”键给按掉,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好的办法就是再买个闹钟,响声很大的那种,比第一个的响铃时间晚两分钟,然后放到厨房的咖啡壶旁边。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80页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平摊或者叠放,只是个人归档的习惯而已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页

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在试图专心的时候,都要面临重重的干扰,都要面对分心的诱惑。如果要做的“正事”又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不是那么有价值,或者不是那么及时地得到回报,我们就很容易分心,转向能更快完成、更有趣味的事情上。这个,跟“水往低处流”的重力作用一样,是一种无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0页 - 高效能人士也可以有拖延的习惯

BY 0.618——科学松鼠会成员  
我本来不打算答应写这个序的。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拖延症,你也一定饱尝无法兑现自己诺言时的那份内疚和煎熬。
  为了内心的平静,拖延者尽量不向别人做出承诺,尽量少给自己揽事儿。事情越少,时间越充裕,却越容易把这仅有的一点儿事儿再往后拖——反正还有时间。结果是,不但平均效率低,还因为最后赶时间而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草草交差。每一次都对自信心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使得下次更不敢承诺别人。进入一个死循环。
  好在在报道2011年搞笑诺奖时就对当年的文学奖“结构化拖延法”有所了解,凭借好奇心(其实这是一个绝佳的拖延其他事情的借口),我还是决定“百忙抽身”,系统地了解一下约翰·佩里(John Perry)的理论。
  “结构化拖延法”的革命之处在于它敏锐地指出了广大拖延者在战拖中一个南辕北辙的巨大错误:不敢轻易向别人做出承诺。以为手上的事情越少就越不容易拖延。这不但违背了拖延者的天性,还造成了工作动力的缺失。
  看到这里我果断接下了这个写序的活儿,幻想着能像佩里一样成为一个高产的拖延者。
  哲学不愧为心理学之父,不得不佩服哲学家对人类心理的敏锐洞察力。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
  1999年,三位心理学家里德(Read)、洛温斯坦(Loewenstein)、卡亚纳罗曼(Kalyanaraman)发现,在选择喜欢看的电影时,人们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严肃题材评价更高,但一旦问他们现在想看什么电影时,他们却选择轻松的娱乐片。我们的这个习惯每天都被我们的电脑看在眼里,被硬盘写在心里。占据好几个G空间的公开课视频就是为了满足将来的我,而QQ、微博、和硬盘里的另一些视频才是为了服务现在的我。
  尽管我们喜欢避重就轻,但无所事事的状态更让人难受。芝加哥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赫西(Christopher Hsee)等人发现,人们宁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愿傻呆着。电梯间的广告、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文玩核桃、麻将……这些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解决无聊而存在的几乎没什么意义的事物。
  当我们的 to do list [此处如果不能写英文的话就改为“待办事项清单”]不够长时,我们就很难找到匹配现在状态的任务,而当事件足够多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为了拖着不做最不想做的那件事,为了减少一点内疚,还是把这件比较不太想做的事做了吧,相比较起来它似乎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所以你根本无需改掉拖延症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看我,还不是在拖延了一天以后码完了这些字吗?
  如果人人都善用结构化拖延法,人类生产效率又将会提升一个台阶。
  
  后记:
  我早就预料到在写完这个序之前一定会有新任务冒出来,为了暂时先不做那些事,我选择了先挣扎这篇序。这样我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临终之际,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没闲着——尽管拖了一点儿,但还是干了很多事儿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1

我拖拉到现在,书都找不到了。还没有看完。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其实这本书归根到底就是说把所有要做的事罗列起来,拖着最不想做的事,去做其次的事。另外这书看着真快啊,一会儿就读完了,还好买的是KINDLE的电子版,否则真心有些不值啊!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5页

30如果找一件有聊的事,和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误,那无聊的事就能两不耽误,这就是逆向思维。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结构型拖延
---------------------------------------------------------------
哲学不愧为心理学之父,不得不佩服哲学家对人类心理的敏锐洞察力。
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
---------------------------------------------------------------
尽管我们喜欢避重就轻,但无所事事的状态更让人难受。
在选择喜欢看的电影时,人们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严肃题材评价更高,但一旦问他们现在想看什么电影时,他们却选择轻松的娱乐片。
---------------------------------------------------------------
人类是“理性动物”这一概念:
哪种行为最有可能放大人们最重要的欲望,他们就会选择去做哪个。
---------------------------------------------------------------
我们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是这样过日子的——显然,我就不是。
按照咱们自己的方式做事,结果往往也挺好,
实在犯不着陷入惭愧和绝望并因此抬不起头来。
我在完美理性跟前最显著的失败,就是做事爱拖拉。
在1995年,由于没能做成某个我本该去做的项目,我开始觉得自己真是个窝囊废。
可随后我领悟到了某些东西。
---------------------------------------------------------------
总体而言,我这个人的声誉还不错:干成了不少事,对自己供职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也算颇有贡献,在哲学领域也稍有建树。
这真是个悖论。于是我没有着手去做那几件本该完成的要事,而是琢磨起这个谜题来。
我发现,我这个毛病属于“结构化拖延”(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
这说法是我自创的,意思是:由于没有做某些事,从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
我写出那篇短短的文章之后(就是本书的第一章),自我感觉立刻好多了。
---------------------------------------------------------------
亲爱的约翰:
您这篇关于结构化拖延的文章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我的自我感觉好多了。
过去几个月里,我完成的事有千百件,可我的感觉却糟透了,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不是排在清单开头、最该去做的那几件。
可现在我感觉到,悬在我头上的那块内疚和羞耻的乌云已经散去了⋯⋯谢谢您。
这些年来,我一直有心为这篇小文章添些内容,可积习难改,一直拖着没写。
渐渐地,通过阅读我所收到的读者电邮并反躬自问,通过天马行空的思考及一点儿阅读,我意识到,理解“结构化拖延”这个概念只是第一步,我可以总结出一整套“战拖”方案。
我想,既然它已令本人受益,就也能帮助绝大多数的拖延症病友吧。
说来也怪,我们一旦认识到自己是一名结构化拖延人士,不但自我感觉会变好很多,行动力也会增强。
因为当内疚和绝望的阴云消散之后,我们就更容易看清究竟是何因素阻碍了行动。
---------------------------------------------------------------
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
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
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
这就是我称之为“结构化拖延法”的精髓之所在。
---------------------------------------------------------------
这项了不起的策略能令拖延者们化身高效能人士,
使他们因高产和善用时间而备受众人的尊敬与崇拜。
930年,罗伯特·本奇利(Robert Benchley)为《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撰写了一篇题为《成事要诀》的专栏文章,
在文中他写道:
“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如其所示,本奇利已然认识到了这项基本原理。
---------------------------------------------------------------
每位拖延人士,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
结构化拖延法则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
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
他们的确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
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
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
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了“削铅笔”这一件,
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
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
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
结构化拖延法
利用拖延者的这种心态,
为必须完成的那些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
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
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
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
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
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
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
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
事实上,他们甚至还能像我一样赢得“做事高效”的好名声哩。
---------------------------------------------------------------
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
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根据我之前下的定义,清单上那寥寥几桩任务将被归为最重要的级别;
那么避免去做这些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什么也不做了。
这可是一条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而非高效能人士)的不归路啊。
---------------------------------------------------------------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
诀窍就在于,
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
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
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
就比如在我目前的任务清单里暂列第一的这件事吧,
是要为一本讲语言哲学的著作写一篇点评文章。
这东西本该在11个月前就写好的。
为了不去写它,我已经完成了不计其数的重要事务。
几个月前,出于愧疚,我给编辑写了封信,对人家说我实在太抱歉啦,这么晚还没交稿,同时也表达了我准备动笔的良好愿望。
当然了,写这封信本身也成了我先不去琢磨那篇文章的一个理由。
可结果呢,我也并没有比其他作者晚交多少。
再说这篇文章到底能有多重要?也并没到登峰造极、无可匹敌的地步嘛,
所以比它更加重要的事总归还会冒出来。
于是到了那时候,我就会开始动笔的。
---------------------------------------------------------------
读到这里,善于观察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
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
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
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
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
这都不是问题,
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
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
现在你已经读完了第一章。
不出我所料的话,你已经认识到,
尽管自己做事爱拖延,但你是一名已经完成很多有价值的工作的结构化拖延者。
于是你不再瞧不起自己了。
但你也很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减轻这拖延的毛病。
在接下来的几章里,我会告诉你几条有用的建议。
---------------------------------------------------------------
伊小姐经营着一家皮具服饰公司,同时在写小说。
她在电邮里写道:
我想感谢您写的那篇文章。我的未婚夫和我都是拖延者。
他把您的文章发给了我,我简直不敢相信,您写到的那些东西,我是多么熟悉啊!
由于我无法坚持完成好多任务,或者说,是我故意选择不去做吧,
我一直忍受着强烈的负罪感和情感折磨。
因为我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做成那些事,但出于种种原因,我就是不去做。
我将此归结于自己对失败的恐惧——如果我不去完成任务,就不必遭受拒绝和面对挫败;
而一旦我完成它,其成果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我自己个人价值判断的严格把关。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通过自己这一关。
我有一本小说三部曲没写完,
皮具服饰公司的订单还没填,
一张有待开始录制(并完成)的唱片小样、
一部绘本小说、
还有无数的插画和素描没有动笔。
我总是去干别的小事,
比如把画笔洗干净分类放好,
整理电脑空间以便腾出地方来储存那个尚未开始的音乐项目,
设计好小说的章节并为其中的人物及情节写下好长好长的概要⋯⋯
因为这些事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就要开动起来了。
我甚至还给一些冉冉升起的乐队写了信,跟他们说我正在录制小样,
这也是设法给自己定个目标,还有一个完成任务的确切日期吧。
可人家回了信,说这消息令他们很兴奋,期待听到我的样片。
而这只是加剧了我的恐惧感,令我更加不敢开始,也害怕随之而来的拒绝。
我的拖延症是如此病入膏肓,以至于我不愿对任何人作出什么计划承诺,
因为我知道自己肯定会让他们失望。
所以我只敢让自己失望——总是避开重要目标,只做不太重要的事。
您在文章里写到的现象跟我太像了。
得知其他人也可能会这样,令我非常震惊,甚至哑然失语。
在自我激励的领域里,从不曾有人以这种方式,让我获得了自我理解。
非常感谢您。
---------------------------------------------------------------
伊小姐是一位极富洞察力的拖延达人,
因为她发现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
但二者孰先孰后?是先有拖延呢,还是先有完美主义情结?
我认为,是完美主义导致了拖延。
---------------------------------------------------------------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就是要经常或有时,或者最起码也得有那么一次吧,表现得很完美。
但这是对“完美主义”基本概念的误解。
我所说的完美主义,完全是停留在脑海里的幻想层面的东西,而非真实状况。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有人找我办件事——比方说,一家出版社请我评审一部书稿,看看它值不值得出版,
如果值得出,在哪些方面还能作些改进。
我接下了这个活儿,或许是因为出版社答应免费送我几本(我以为自己会看的那种)新书吧。
于是,我马上切换到了幻想模式。
我想象自己正在写着一份精彩绝伦的审读报告;
我想象自己全面而深入地阅读了手稿,给出的意见鞭辟入里,大大提高了作者的写作水准;
我想象出版社编辑接到我的报告后感叹道:“哇哦,这是我有史以来拜读过的最好的评审意见!”
我想象自己的报告百分百准确、百分百公正,无论对作者还是出版社,都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为何我会生出这些幻想?
天知道!又或许,我的心理医生知道吧!
没准是我小时候得到来自父亲的称赞不够多;
没准是那时候我(毫无疑问,偶然间)干了件特别漂亮的事儿,被他狠狠表扬了一番;
也可能,这种幻想根本就是遗传的。
不过我们这本小书,充其量只是个由若干步骤构成的实用指南,可没打算搞什么精神分析
(第一步是阅读之前这一章《结构化拖延法》;
现在是第二步;如果我还能琢磨出其他的步骤,会将它们写进后面的章节里)。
所以呢,我们就别去操心“为什么”的问题了;
关键在于,如果你是一名拖延者,
那种普普通通、平凡无奇的拖延者,
类似的幻想很可能也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
这就是我所说的“完美主义”,
它不在于你真的做了什么完美(或是接近完美)的事,
而是要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
让你幻想自己把事做得十足完美——或至少是极为出色。
---------------------------------------------------------------
对于完美结果的幻想是如何导致拖延的呢?
做到完美可不容易
你得需要时间吧,而且还得做足准备。
显然,为了审读这份书稿,我得把它细细读一遍。这得花上几个小时。
我还希望跳出稿子的限制,读读作者援引的参考资料,确保作者的观点正确中肯。
有几位我很崇敬的哲学家就是这样写书评的,给人的印象深刻极了。
要想这么干的话,我就得去泡图书馆。
实际上,如今你用不着真的跑到图书馆去。这种东西在网上多着呢——只要你知道怎么查。不幸的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个叫做JSTOR的东西,能在线查到大量的学术期刊。如果你在斯坦福校内工作,在图书馆里就可以登录,可要是在家里也能用上这东西就好了,因为我为了写这份审读意见,可能要熬到很晚。而要想在家使用JSTOR,你得先安装一个叫做“代理服务器”的东西。
几小时过后,我结束了对代理服务器安装方法的研究。基本上,“结束”的意思就是,我投降了!每次我以为自己把这玩意装好了,但它却还是没法用,甚至搞得电脑黑屏。
可就算我确实把服务器搞定了,有一件事我也不会搞定——动笔写审读报告。
我会拿出足够多的时间来,把全书浏览一遍,形成一个自己的观点,可我不会完成这份报告,甚至不会开始着手做这件事。
最后我会觉得自己就像个笨蛋,毫无疑问。
然后呢?然后我就干别的去了。
极有可能是,书稿渐渐湮没在各种便条、信件、空薯片袋子和一沓沓文件的底下。
东西在书桌上堆积起来(请参看有关“平摊型”的第六章)。
然后,大约过了六星期,我收到一封出版社发来的邮件,编辑问我几时能够拿出审读报告。
要是她之前跟我打过交道,这封邮件就会在我所承诺的日期到来前的一两天发给我;
而如果她此前没跟我合作过,就会在期限过后的若干天才发到我手上。
现在,我终于着急慌忙地动手了。
我的幻想也随之换了情节:
我不再想象自己正在奋笔疾书全天下最棒的审读报告。
我想到的是,有个女郎正坐在牛津大学出版社位于纽约的办公室里。
她曾保证能够拿到那份书稿的评审报告,如今却两手空空地去参加编辑会议。
---------------------------------------------------------------
到了这份上,我在桌上堆着的文件、杂志、未拆的信件里翻找,
一阵恐慌袭上心头:难不成我把书稿弄丢了?
我不得不再跟出版社要一份吗?是否应该扯个谎,说我以为自己已把原稿随书评一起寄回去了,但它肯定恰好装在了那只被抢匪掳走的公文包里?
——喔,找到了。
我花了几个小时读完它,
写了一篇很是过得去的报告,然后把它寄了出去。
---------------------------------------------------------------
现在,咱们来分析一下事情的过程。
首先要注意的是,鉴于我是个结构化拖延者,我借着这份报告做成了好多其他事。
比如说,我可能把代理服务器给设好了。“你竟然还能挤出时间干这个?”他满怀崇敬地问。我没有回答,得意之情却溢于言表。
其次,拖延是个允许我对自己网开一面的理由:
按理说只要截止日期还远,我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或是在家熬上一整夜,
为这部书稿写出一份深刻、博学又完美的评论,
但当截止日期近在眼前的时候,我就没工夫追求什么完美了,
我只得坐下来,写一篇不够完美但足以交差的文章。
在我的幻想中,完败的惨状替代了完美。
于是我终于动笔了。
---------------------------------------------------------------
想要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
你需要做的就是我所说的“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
“验伤选择”(triage)这个概念,
最基本的意思是根据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排列,最常见的使用情景是在战场上、自然灾害现场或拥挤的急诊室里,当初期医护人员作治疗决策时。
医务人员要决定哪些伤员已无存活可能,哪些人如果得到立即救治还能活下来,
哪些可以加以安抚、稍后诊治。
其实,我所说的决策方法跟这个概念并不是那么相似,但我就是很喜欢“任务验伤选择”这几个字的读音。
或许,咱们可以把拒绝某项任务看作对它见死不救。
有些事情先放一放,问题倒也不大,
但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你着手做的时候,心里要有数: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儿,但是犯不着追求完美。
---------------------------------------------------------------
“次序清单”。
单子上都是比较长期的任务,会占用你一天、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
没准它还要花掉你一辈子——如果你的清单开头写的是“学中文”的话。
这一章里我要说的是另一种清单:当日待办事项清单。
很多拖延者们都用这个办法。
你或许认为,这张清单的目的就是提醒你要做哪些事情。它的确有这个功用,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用途。
当日待办事项清单的主要功能是,让爱拖沓的家伙们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划掉。
在某一条事项旁打个钩,或是潇洒地大笔一挥把它删掉,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轻松一点。
这个动作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行动派,很能干,不是懒骨头。这让我们有了心理上的动力。
---------------------------------------------------------------
我在上床睡觉前会列个清单,放在闹钟旁边。清单是这样的:
1. 关掉闹钟;
2. 别按“小睡”按钮;
3. 起床;
4. 去浴室;
5. 别回来躺下;
6. 下楼;
7. 煮咖啡。
等到我手捧一杯咖啡坐下,我已经做完了七件事。
感觉真好,真了不起,我的一天在飞一般的神速中开始了。
做这些事我无需提醒,可我的确需要有人拍拍我的肩膀,称赞我一下。
要得到这种成就感,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列个清单,这样我就可以把完成的任务划掉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1

整本書最有感的一句話:Why does the procrastinator do these things? Because they are a way of not doing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這才明白爲什麽臨考試的我經常還會優哉遊哉地看漫畫,而這一切都是在欺騙自己,欺騙自己時間還多,考試也沒什麼大不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正是对理性境界的完美渴求,造成了许多毫无意义的不快乐。我的拖延症是如此病入膏肓,以至于我不愿对任何人作出什么计划承诺,因为我知道自己肯定会让他们失望。所以我只敢让自己失望——总是避开重要目标,只做不太重要的事。许多拖延症人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完美主义情结,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也没干过什么完美的事啊,就连接近完美的事也没干过。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71页 - 第六章 “平摊型”人物的呼吁

别把任务藏起来,如果你是个“平摊型”人物,那么这些任务将不可能被打开,完成。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1

2013.10.8这本书感受最大的是人要学会自我欺骗,具体内容后上。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6页 - 幸亏那天我滚了

这位成员想通了。她意识到: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动手呢?原来不是我“懒”,不是我不想写好,是我太担心写不好。我不就是担心把这篇论文写烂吗?但是又能烂到哪里去呢?干脆,我就先写一篇全世界最烂的论文
看看!
心里的屏障一旦除掉,她迅速完成了初稿——好像也没有那么烂。更重要的是,迅速完成初稿,为她赢得了时间。于是,在最后交稿之前,她把论文又改了两遍。最后这篇论文的成绩是“优秀”。
经此一役,她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发:“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追求完成与追求完美有时是相互矛盾的。
有些完美主义者,也刚好是拖延主义者。
拖延症治疗,不提病字。
以完成的心态开始,以完美的态度结束。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无

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马克·吐温
1. 不要试图用意志力去抵抗诱惑,直接“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就好了。
2. 烂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追求“完成”,不要追求“完美”。
3. 一件无聊的事,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跟他一起做,那就不那么无聊了。
4. 为了内心的平静,拖延者尽量不向别人作出承诺,尽量少给自己揽事儿。——但这是错误的。以为手上的事情越少就越不容易拖延,这违背了拖延者的天性。
5. 我早就预料到在写完这个序之前一定会有新任务冒出来,为了暂时不做那些事,我选择了先挣扎这篇序。这样我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临终之际,我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没闲着——尽管拖了一点儿,但还是干了很多事儿的。”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1页

一、罗伯特本奇利为《芝加哥论坛报》撰写了一篇题为《成事要诀》的专栏文章,在文中他写道: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二、结构化拖延法概念里最关键一点: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也不做。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的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4页 - 幸亏那天我滚了

“你现在就滚!你马上滚下你的QQ,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滚到一个自习室里,滚一下午一晚上,明天你就能考过了!”
那位同学也真是挺乖的。他就滚下了QQ,滚下了网络,滚出了他的家,滚到了一个自习室里,滚了一下午和半个晚上的自习,第二天下午滚到了考场里,于是就把这次考试给滚过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书摘
在马拉诺急切地想透露给你的这些事实中,我敢肯定有些你已经知道了,比如拖延者会分心,不去做该做的事。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只会让你的自我感觉变得更糟。比如,由于缺乏自律,拖延者容易酗酒,而且拖延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知道这些难道会开心吗?我的建议是:不要看这篇文章,类似的也别看。它们只会教你一些一知半解的学术词汇,描述那些你已经知道的毛病,还会唤起你的恐惧,担心自己是否还有更大的问题。这类文章只会让人变得焦虑,厌恶自己,对战胜拖延却一点帮助也没有。
我也相当肯定,典型的结构化拖延者不是因为傲慢才拖延的。错过了截止日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内疚的。发现自己的拖延行为妨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都很过意不去。真正傲慢自大的学术界人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拖延。
某人忍不住想做出自我伤害的事儿,仅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机器。
当我还是个年轻哲学家的时候,我曾向一位资深同事请教过快乐的秘诀是什么。此人名叫帕特·萨普斯(Pat Suppes),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对人性有敏锐而睿智的认识。他并没给我什么忠告,而是给我讲了一个颇为搞笑的观察结果,说许多对自己很满意的人是这么做的: 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仔细盘点一番; 把它们视作美德; 很钦佩自己拥有这些“美德”。
有些任务会自行消失,是因为状况出了变化,事情变得没必要去做了。
更好的建议是,“切勿把那些在明天到来之前就可能会消失不见的事情在今天就做掉”。但是,如果你是个结构化拖延者,你就不需要这条建议了。你会自动自发地不去做那些事。这就像是额外福利啊。
老话说,“今日事,今日毕”。这话颇为荒谬。咱们姑且假设,每一天的结束是午夜时分。根据这句谚语,只要时间还没到午夜,你就应该干点什么,哪怕这事儿明天照样也能做。这意味着,你不能看“囧司徒每日秀”或“戴维·莱特曼深夜秀”这样的节目,除非你把它们当成正经任务。这样一来,你就跟热点事件和重要的文化潮流绝缘了。这话还意味着,午夜之前你绝对不能上床睡觉,除非你今天完全没事可做了。真是个愚蠢的建议。
瞧瞧我的桌面,这模样大概要遭到萨利·艾伦这种叠放型人士的批评了。这类人认为,堆满了纸张的桌面是混乱无序的象征。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就好比一个左撇子学生,正扭着身子在小桌板上将就着记笔记。你不能说人家身体不协调吧。
我也用文件筐这种东西,我拿它来:(1)把做完的、从此再也不打算看第二眼的东西存放起来;(2)把不愿看、但扔掉又不太好的资料存放起来。
平摊型人士会把所有的文档都摊在电脑桌面上,最后,电脑桌面就跟真的桌面一样乱。就像我之前说的,我这种人看邮件的时候,只会处理收件箱里的。要是我建个文件夹,命名为“紧急事项”,那肯定一点用也没有,我永远也抽不出时间来打开它。
事实就是,我是个平摊型的人。我喜欢把手上在做的事情全部都平摊在眼前,召唤我继续回来做。要是我把东西都摞好收进层叠式的文件筐,那我就从此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问题不在于我找不到(虽然这种事也的确发生过),而是我根本就不去看。我天生就不会打开那种多层文件筐,抽出一沓做了一半的文档,然后接着做。
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能在我忍不住想上网闲逛的时候管住自己。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比如我饿了,或是过不了多久太太肯定会拉我过去干个急活儿,要么就是我已经感到了内急的前兆。如果你用的是笔记本电脑,那还有个法子:上网收邮件之前把电源线拔掉,电池没电了,魔咒自然就打破了。可是,随着电池的性能越来越好,这一招也不大管用了。
为“鼓劲歌单”选歌,并不是要你评价哪首歌或者哪个演唱组合最棒。或许你认为披头士的《嘿,朱迪》(Hey Jude)显然比《噢-啦-滴,噢-啦-达》(Ob-La-Di, Ob-La-Di)好得多,但后者就更适合在早晨听。我碰巧就认为尼尔·戴蒙德(Neil Diamond)比贝多芬强,就算你不认为如此,你还是得承认,他的歌里有很多都相当带劲。卡崔娜与波浪乐团(Katrina and the Waves)没有进入摇滚名人堂,但你很难否认,《阳光漫步》(Waliking on Sunshine)是一首能让你蹦蹦跳跳的快活歌曲。依敝人之见,最适合早晨叫醒我的歌就是蕾西·J.多尔顿(Lacy J. Dalton)的《黑咖啡》(Black Coffee)。
咱们这些拖延者的确会受到郁闷情绪的困扰。究竟是拖延导致了郁闷,还是郁闷导致了拖延,我也不知道。但不管是哪一个在先,这两个因素总是相辅相成。有些抑郁个案需要心理疗法或药物的帮助,或是两者都需要。但是,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恰当的音乐往往很有用处,花费也少得多。
无论面前的任务是大还是小,是罕见的难题还是日日重复的劳役,把它拆分成没那么困难的小块。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必要的话,就一个翅膀接着一个翅膀。这样一来,你的每日清单会变得相当详细。一旦完成清单开头的几项简单任务,你就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这张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包括“不要做”。比如说:
当日待办事项清单的主要功能是,让爱拖沓的家伙们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划掉。在某一条事项旁打个钩,或是潇洒地大笔一挥把它删掉,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轻松一点。这个动作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行动派,很能干,不是懒骨头。这让我们有了心理上的动力。
答案往往是“没那么完美”也就够了,而且,反正我心里本也打算就做到这个程度来着。所以,如今我允许自己哪怕把事情做得比“完美”差一点点,也不要坐等任务过期。也就是说,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这就是我所说的“完美主义”,它不在于你真的做了什么完美(或是接近完美)的事,而是要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让你幻想自己把事做得十足完美——或至少是极为出色。
我所说的完美主义,完全是停留在脑海里的幻想层面的东西,而非真实状况。
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他们尽量少向别人作出许诺,还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地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①“Ig Nobel”是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这两词的谑称,the Ig Nobel Prize又译为“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简称AIR。
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问题。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想要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你需要做的就是我所说的“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验伤选择”(triage)这个概念,最基本的意思是根据紧急程度进行分类排列,最常见的使用情景是在战场上、自然灾害现场或拥挤的急诊室里,当初期医护人员作治疗决策时。
有些事情先放一放,问题倒也不大,但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你着手做的时候,心里要有数: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儿,但是犯不着追求完美。
你必须养成习惯,接下一件任务时就逼着自己分析一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你必须问问自己: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无缺,有多大意义?比起“蛮好”的结果,“完美”会更有用处吗?比起“一般般”又如何呢?你还得问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真愿意做到完美无瑕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完美与否对我来说有多大区别?对别人呢?
我在上床睡觉前会列个清单,放在闹钟旁边。清单是这样的:
1. 关掉闹钟;
2. 别按“小睡”按钮;
3. 起床;
4. 去浴室;
5. 别回来躺下;
6. 下楼;
7. 煮咖啡。
此时你要做个极为关键的动作:把宏大的、令人望而却步的大任务拆分成小的、没那么吓人的任务。
一旦完成清单开头的几项简单任务,你就会有一种流畅的成就感。这张清单里应该包括“要做”,也包括“不要做”。比如说:
你还可以做个预防性的任务清单:
你自己就可以挑一些能让你快活起来的歌曲,让你精神百倍地开始新的一天。当然了,你得挑个心情愉快的时候(少有是吧)先把这些歌选好。
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能在我忍不住想上网闲逛的时候管住自己。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
如果没有别的招,你就定个闹钟,一小时之后响铃。
叠放型的人认为,把一小时后(或是一天后、一周后)要用的资料存放到层叠式文件筐里是件很自然的事儿。
如果你精心选对了搭档,等到你准备动手做事时,他们八成已经做了不少了(他们没法拒绝立即动手的诱惑)。这未必意味着你做的就会比分内的事情要少。去称赞你的搭档吧,夸他们做得真棒,把这当成你的正经事。你要确保他们知道,你很清楚他们在你拖拖拉拉的时候干了多少活儿。发挥你结构化拖延的本事,去做一大堆相对没那么重要的事情,那也是非拖延人士绝对不会抽时间做的事。去买午饭,放点音乐,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干活儿
更好的建议是,“切勿把那些在明天到来之前就可能会消失不见的事情在今天就做掉”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43页 - 第六章 “平摊型”人士的呼吁

事实就是,我是个平摊型的人。我喜欢把手上在做的事情全部都平摊在眼前,召唤我继续回来做。要是我把东西都摞好收进层叠式的文件筐,那我就从此再也看不见它们了。问题不在于我找不到(虽然这种事也的确发生过),而是我根本就不去看。我天生就不会打开那种多层文件筐,抽出一沓做了一半的文档,然后接着做。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21页 - 第二章 拖延与完美主义

John Perry的完美主义:完全是停留在脑海里的幻想层面的东西,而非真实状况它不在于你真的做了什么完美(或者接近完美)的事,而是要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他的观点:想完美的完成某件事A,你幻想着把A的不必要前提B、C、D...都做了,在这些前提下,你又奋发向上,将A做到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做的事情多了,你又是个爱拖延的人,最终的结果是:B、C、D可能做了些,但是A一直没做,等拖到没时间了,你才开始动手做A,当然那时A离完美就很远了。在我的幻想中,完败的惨状替代了完美。于是我终于动笔了。如何解决:
1. 需要一点自律精神,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
2. 做任务时,分析下,看看“不那么完美”的代价有多大,好处又有多少,答案往往是“不那么完美就够了”;
3. 不要让任务过期,不妨现在就开始做(或者,顶多拖到明天吧)。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70页

电脑与拖延:管住上网两件事,电邮和随意查看网页…随便点开网页就像进了爱丽丝的兔子洞,找个特定时间上网(比如快开饭了,内急了等等),或者规定上网时间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笑喷了!!然后感动哭了!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全部笔记

P3 如果要做的“正事”又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不是那么有价值,或者不是那么及时地得到回报,我们就很容易分心,转向能更快完成、更有趣味的事情上。
P5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
P7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
P11 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
P12 为了拖着不做最不想做的那件事,为了减少一点内疚,还是把这件比较不太想做的事做了吧,相比较起来它似乎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P16 可我认为,正是对理性境界的完美苛求,造成了许多毫无必要的不快乐。我们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是这样过日子的——显然,我就不是。按照咱们自己的方式做事,结果往往也挺好,实在犯不着陷入惭愧和绝望并因此抬不起头来。
P16 我在完美理性跟前最显著的失败,就是做事爱拖拉。
P21 早在好几个月前,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为何我终于动了笔?是因为我终于有空了吗?非也。我有学生作业要批改,有教科书订购单要填,有一份国家科学基金的申请要审阅,还有一堆论文初稿要读。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不去干那些事!
P23 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
P24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清单最开头的那几件重要任务怎么办?永远也不做了?” 诀窍就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P35 想要控制住自己那些关于完美的幻想,你需要做的就是我所说的“任务验伤选择”(task triage)。……做到“蛮好”就可以了,或许比“蛮好”再好一点儿,但是犯不着追求完美。
P37 清单的第一项是一件看似极为重要的事情,激励你去做底下那些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事。但是说实话,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那件事并没那么关键。
P38 当日待办事项清单。很多拖延者们都用这个办法。你或许认为,这张清单的目的就是提醒你要做哪些事情。它的确有这个功用,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用途。当日待办事项清单的主要功能是,让爱拖沓的家伙们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划掉。在某一条事项旁打个钩,或是潇洒地大笔一挥把它删掉,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轻松一点。这个动作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行动派,很能干,不是懒骨头。这让我们有了心理上的动力。
P39 把大任务拆成小块,每完成一个就鼓励自己一下,这个做法是很有理论依据的。……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
P42 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
P45 显然,音乐和情绪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究竟是拖延导致了郁闷,还是郁闷导致了拖延,我也不知道。但不管是哪一个在先,这两个因素总是相辅相成。……但是,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恰当的音乐往往很有用处,花费也少得多。
P51 可对于拖延者来说,电脑也是个祸害,因为人们太容易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又与手边任务毫不相干的事情上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处理电邮和上网。
P56 那就是,等到某件肯定会发生的、能打断我的事情快来了的时候再上网。比如我饿了,或是过不了多久太太肯定会拉我过去干个急活儿,要么就是我已经感到了内急的前兆。
P60 叠放型的人认为,把一小时后(或是一天后、一周后)要用的资料存放到层叠式文件筐里是件很自然的事儿。要用哪份材料的时候,伸手把那一层抽出来就行了。可他们不明白,在平摊型人士看来,这种做法是多么怪异呀。
P60 事实就是,我是个平摊型的人。我喜欢把手上在做的事情全部都平摊在眼前,召唤我继续回来做。
P66 跟一个不拖延的搭档结伴做事,就跟定了个闹钟差不多,何时该干活用不着你操心。当然喽,弊端就是你要工作得更辛苦。
P69 结构化拖延者有个绝好的额外福利:有时候,排在清单顶头的重要事项会自行消失。
P70 良好的自欺本领对结构化拖延者很有好处,激励他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借此逃避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说到底也没那么重要)。
P72 写在待办事项清单上的任务有时会没影儿了。一个方法是你把它做完了,但还有些办法也能让它们消失不见。比如,别人有可能把它做掉。
P78 我想,最让人讨厌的拖延行为,往往是那些为了证明你不受他人控制的举动。比如我正待在书房里工作,可太太突然冲进来让我看看信用卡账单,凭着她有条不紊的审查方法,她发现了有些地方有问题。显然,她希望我立即放下手边的事情,把笔记本电脑从腿上挪开,接过账单(已经很贴心地被送到了我面前),立马响应她的号召。尽管她并没有什么靠得住的理由证明这事儿非得今天办不可,不能拖到明天。
P86 一件事情首先存在于未来,然后是现在,最后才变成过去。我跟牙医约了个日子,要去看牙。这件事情存在于未来,我挺怕的。然后日子到了,我去赴约,害怕变成了恐怖和痛苦。然后它过去了,变成了往事,我松了一口气。在时间这个命题上,所有这一切变化也是极为本质的。
P89 正如那个老笑话里讲到的,停了的钟表比慢五分钟的钟表更准确,因为停了的钟表每天肯定有两次是准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个钟表什么都没告诉你,所以你没法说它是准还是不准。
P92 理性是绝好的天赋,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充其量只是内心各种欲望的外包装,也有可能它不过是另一种欲望而已,相对弱小,要与其他欲望竞争。
P94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89页

与敌人合作:找个不拖延的partner当活体闹钟吧,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夸奖你的同伴+做些不那么重要的工作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0页 - 高效能人士也可以有拖延的习惯

当我们的 to do list 不够长时,我们就很难找到匹配现在状态的任务,而当事件足够多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很有启发性,以后事情太多的时候,就有理由感觉庆幸了——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来做。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 马克吐温
人类天生就是理性的动物。据说正是理智行事的能力,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所以似乎我们就应当是极其理智的,每个行为都基于慎重考量,并且通过这样的深思熟虑,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如此醉心于这种完美的理性境界,以至于他们在人们践行理性的失败当中,发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意志薄弱。这正是人们明知某种做法对自己是最好的,却偏偏不那样做的神秘缘由所在。
人是理智的动物,懂得三思而后行,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自打古人描绘出这幅图景以来,它就一直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头脑中。那些更偏向于数理分析的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其理论基础就相当倚重人类是"理性动物"这一概念:哪种行为最有可能放大人们最重要的欲望,他们就会选择去做哪个。这相当怪异,因为许多社会科学(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都拿出了充分的证据,证明咱们人类压根儿就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一点儿都不反对理性,也不反对你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这些做法我也多有尝试,偶尔还能得到不错的结果。可我认为,正是对理性境界的完美苛求,造成了许多毫无必要的不快乐。我们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是这么过日子的-显然,我就不是。按照咱们自己的方式做事,结果往往也挺好的,实在犯不着陷入惭愧和绝望并因此抬不起头来。
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了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
如果待办事项里只剩了"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者们往往采取完全错误的做法。以为如果自己手头上只有几件事要做,他们就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顺顺当当把事做完。可这完全违背了拖延者的基本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如果清单上那寥寥几桩任务将被归为最重要的级别,那么避免去做这些事的唯一选择,就只剩什么也不做了。这可是沦为无所事事的沙发土豆的不归路啊。
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的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实践结构化拖延法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的。因为你得对自己用上一种"金字塔式传销"的招数,才能保持高效状态。一点没错,你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既重要又紧迫。这都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所有拖延人士都拥有一流的自欺本领。何况,还有什么能比利用一种性格缺陷去抵消另一种性格缺陷的负面影响更高贵的呢?
平摊型处理法 task triage 右括号缺失症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1页 - 01

心里的屏障一旦除掉,她迅速完成了初稿——好像也没有那么烂。更重要的是,迅速完成初稿,为她赢得了时间。于是,在最后交稿之前,她把论文又改了两遍。最后这篇论文的成绩是“优秀”。 经此一役,她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发:“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有声书。 就是那种在手机里、在mp3里都可以听的有声书。她一直有这个爱好。但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可以把听书和跑步两件事放到一起做。原先她觉得,跑步又辛苦又枯燥,难以坚持;后来她发现,一边听书一边跑,就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再后来,跑步成了新的习惯,甚至是新的爱好。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耽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这下,你也能“跑步”了。相对于那种逼自己“坚持”的思路,这个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结构化拖延法的核心在于抓住了人类渴望及时行乐,对未来充满理想却又害怕无聊的特点。 1999年,三位心理学家里德(Read)、洛温斯坦(Loewenstein)、卡亚纳罗曼(Kalyanaraman)发现,在选择喜欢看的电影时,人们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严肃题材评价更高,但一旦问他们现在想看什么电影时,他们却选择轻松的娱乐片。我们的这个习惯每天都被我们的电脑看在眼里,被硬盘写在心里。占据好几个G空间的公开课视频就是为了满足将来的我,而QQ、微博和硬盘里的另一些视频才是为了服务现在的我。
当我们的to do list 不够长时,我们就很难找到匹配现在状态的任务,而当事件足够多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为了拖着不做最不想做的那件事,为了减少一点内疚,还是把这件比较不太想做的事做了吧,相比较起来它似乎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所以你根本无需改掉拖延症就可以变成一个高效的人。看我,还不是在拖延了一天以后码完了这些字吗? 如果人人都善用结构化拖延法,人类生产效率又将会提升一个台阶。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8页 - 前言 拖延的悖论

“尽管很拖拉,我还是做成了不少事”,“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地做人了”。。233!预感可以治愈一些因为拖延产生的羞耻感耶~。~

《拖拉一点也无妨》的笔记-第3页

这是一本很搞笑的书,教我们如何自己跟自己较劲。偶尔生活脱轨用用可以,当成灵丹妙药可不信。


 拖拉一点也无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