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薇依评传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40771631
作者:[美]帕拉·尤格拉
页数:220页

作者简介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最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阿尔贝·加缪在去领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拜谒了西蒙娜·薇依在巴黎居住过的公寓旧址,驻足沉思良久。
切斯瓦夫·米沃什,立陶宛-波兰诗人,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中提到西蒙娜·薇依:“她的作品给了我深刻影响。”他有部文集,其中有一篇专谈“西蒙娜·薇依的重要性”。
M.德鲁里是维特根斯坦的朋友和信徒,他写道:“维特根斯坦去世后,我开始了解西蒙娜·薇依的作品。它们对我后期思想的影响,与维特根斯坦对我早期思想的影响一样,都非常深刻。”西蒙娜·薇依以其《古代希腊的基督教暗示》一书,被教皇保罗四世视为影响了他一生的三大智者之一———另外二人是布莱士·帕斯卡和乔治·贝尔纳诺斯。
西蒙娜·薇依虽然从未正式皈依天主教,却非正式地被当作圣徒膜拜,足以媲美古代希伯来的先知。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柏拉图式地重构了基督教教义,在人类苦难与神的完美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然而她遭受的误解和忽视和她受到的崇拜几乎同样多。本书作者帕拉·尤格拉教授的目标,就是要令人信服地表现思想家薇依的本来面目。在这部精彩的评传中,他以睿智的洞察力、思辨力和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文风,为我们展现了这位20世纪杰出的女性思想家深邃的心灵。书中附有西蒙娜·薇依生前多幅珍贵照片。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三个西蒙娜
第二章 六只天鹅
第三章 再见,革命
第四章 战争的启示
第五章 印度支那的喜庆之日
第六章 法国与上帝的差异
第七章 饥饿的庆典
第八章 论犹太问题
第九章 有十字架就够了
参考书目
致谢

内容概要

帕拉·尤格拉,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哲学教授,主要涉猎的领域有语言哲学、数学哲学,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蒙娜·薇依等哲学家的专题研究。除本书外,他还是哥德尔和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著有《没有时间的世界:哥德尔和爱因斯坦被遗忘的遗产》等。


 西蒙娜·薇依评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发表于20141201《光明日报》)善的事物拒绝所有分离。(西蒙娜•薇依)在文学体例中,“评传”是很独特且不易驾驭的一种。它既需要如评论一般,对传主的思想脉络有所把握并进行评析;同时还需要像传记一样,对其生平进行叙述和阐释。如果两件事分开来做尚且不难办到,但要将其组合却需要一定的功力了。好在美国人帕拉•尤格拉是个足够优秀的作者。他的努力,使有关西蒙娜•薇依的一切,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关于西蒙娜•薇依,通常来说人们会以这样的头衔来描述她: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但在她短暂的三十四年生命中,这个女人用“艰苦卓绝的劳作”,践行了她所认定的生命价值。或许正因如此,比起以上的词语,我更愿意用“英雄”来称呼她。一个人,想要成为“英雄”,究竟有多难?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判定“英雄”,来固定所谓的“主体思想”。但无论如何,“英雄”总要脱颖而出,因而他必定是个独一无二的人,并且执意地,要将这“独一无二”,演绎到极致。薇依显然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她自幼便展现了罕见的学习能力,而由于某种家庭禁忌,在她的童年时光里,她始终被以“抚养男孩”的方式对待,这似乎是她在日后展现出的性格复杂性的伏笔。生于1909年,卒于1943年,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这个女人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光。两次大战几乎都对她的生命产生了足以改变方向的影响。在一战期间,她的学业受挫,但凭借过人的天赋,她还是在16岁时进入中学就读。从维克多•杜吕依中学到亨利第四中学,薇依经历了人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她的天赋在最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了近乎井喷般的迸发。而在中学时,薇依结识了另一个在法国历史上足够有名的女人。这两个人几乎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般,代表了“知性”与“女人”结合的不同方式——这另一个女人,名叫波伏娃。英雄的世界,总与冒险有关。薇依的第一次冒险,发生在她刚刚走出校园的时候。由于对无产阶级者的同情,她选择加入他们的队伍,成为一名女工。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受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劳作,使她的健康状况遭到了重创。但对于始终坚信“受难是与神沟通的唯一方式”的她而言,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尝试改变人类“共同厄运”的决心。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得知此事的她选择参加这场战争——书斋里的正义终究无法令人信服,她要亲自对“赤色分子”与“佛朗哥分子”之间的斗争作出判断。在西班牙,她见识了战争灾难所能给予人类的绝望。这无疑对她后来的思考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薇依的一生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但是……不会有下一次了。”从西班牙前线回到法国,到二战爆发,战火燃至法兰西之前,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她尝试回顾历史,寻找人类不断制造黑暗的根源,而希特勒,却在继续书写黑暗的历史”。1942年,薇依来到了美国,这似乎是唯一令她蒙羞的事——她是个英雄,却要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她的健康状况也是在这一期间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一年后,她在英国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薇依选择了节食——每天只进食少量“圣洁的”食物。这似乎成为她实践自己思想的方式——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食用“圣餐”在她看来并非是“进食”,而是人们将自己与神融为一体的方式,而普通的吃,则意味着不洁与粗暴。于是她的“节食”,变成了一场由自己主导的“祭献”。只可惜薇依死得过早,以至于她的思想无法得到进一步阐释,反而被人们认定成是来自“神秘主义者”的呓语。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妥协”显然是其表现自己独特性的方式。薇依也着实是从不妥协——她的思想与主流格格不入,她的做法总令人诧异,甚至她作为一个女性这件事本身,在尚由男权主导的世界里,她所表现的杰出,也是“不妥协”的一种表现。但由此,我们便可以定义她是一个英雄了吗?显然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将“成为英雄”当做唯一目的去生活的人,恐怕很难实现他的目的。英雄的认定是个评价,而非客观存在的标准。换言之,你的生命里,除了独特,还要有他人。事实上,在薇依的生命中,总是隐藏着显而易见的同情。她参加工作、战争,显然是出于对正义的渴望。她不懈的思考,是在谋求一条出路,给所有不安的人。“维护真与善以及非世俗之物的力量并非来自内心。如果相信它是来自内心,那只会是出于傲慢,其本身就背叛了心中所爱。”她的思考与追寻,不止于心灵。尽管灵魂不断寻求与“神”的共鸣,但她的善意,却从未离开这人世。我敬佩这样的灵魂——即便流星划过天际的时间再短,它也足以照亮一片暗夜。
  •     对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的关注是因为十多年前买了一套《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中的六本:尼古拉·库萨的《隐秘的上帝》和奥特的《不可言说的言说》及其他四本。由于这套书语言比较深奥,虽然我读了前面提到的两本书,而且也感觉很不错,但是读完后还是觉得大脑挺累的,于是其他四本中我选择了西蒙娜·薇依的《在期待中》。不过虽然是一个女性写的书,但是在语言表达方式和传递的思想信息方面,一点不输那些男性思想家,甚或有些方面还略胜一筹。一个拒绝受洗的基督徒在内心剧烈搏斗,她站在教会的门口和一位神父朋友进行心灵对话。其时我读得也很艰难,但是对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被她那些勇敢的、特立独行的宗教思想探索所折服。这是一个哲学史上特别是宗教存在主义哲学史上个性鲜明、见识卓著的女性。薇依曾在巴黎高师读哲学(那个年代的巴黎高师学生后来大多成为法国思想界的中流砥柱),和著名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作家、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女友、另一个西蒙娜·波伏娃是同学。高考时薇依考第一,波伏娃名列第二。她们二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迥然相异,虽然都是法国思想界璀璨的明星,也有作为杰出女性的共同之处,但是波伏娃显得更入世,而薇依则显得像个圣女。在思想界,人们就是称她为“圣女”。她出身很好,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她从小就对智性的思想和问题兴趣盎然。她和那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弟弟安德烈·韦依一样,从小就喜欢在形而上的高深领域游弋思考,他们会经常就某些数学问题和哲学问题进行智慧训练般的讨论。不过后来一个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一个走上了自我灵魂救赎的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安德烈后来因为杰出的成就被称为“当代的帕斯卡”,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而薇依则因为她对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贡献被法国思想界尊奉为偶像。《在期待之中》因为一些原因我未能卒读,我不仅对里面的很多语言障碍未能厘清,还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后来在当当上看到有《西蒙娜·薇依评传》这本书,于是毫不犹豫立即拍下,并即刻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语言不像《在期待之中》那样艰涩,因为是别人写的评传,所以既有传主生平的介绍,又有她的思想剖析。我花了大概一个多星期(因为要上电脑和微信,每天的阅读时间大打折扣)才读完这本书,一般是每天凌晨时分醒来时阅读一个小时左右。偶尔还会有些即兴感受写下来。下面就是我的“晨读薇依”:1.晨读薇依:我注定不可能成为西蒙娜.薇依,甚至连仿效她都不可能。但是我仰慕她,她就是我仰视时那一抺灼灼闪烁的存在之光,在漫漫的长夜里,是什么机缘使我幸运的遭遇这位伟大的女性?刚在网上买的复印本《源于期待》2.晨读薇依:薇依清醒的意识到整个世界之间的各种“分离”;所谓“爱国主义”所导致的族群之间的分离,我认为还有同一国的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造成的地域性族群的分离和不同信仰的信众之间、社会不同组织团体阶层的分离。为了弥合后一种分离,她主动去尝试各种自己不擅长的需要动手能力的工作。在这种经历中,她吃尽了近乎自虐的苦头。这使我想到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她就是那个艺术家,不!她是一个饥饿思想家……那个必须采取自虐的生活方式才能生存的艺术家。而这种生存方式驱使她更早迎接死神的降临……二十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尊奉她为伟大的偶像,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最反对偶像崇拜。她质疑和解构分析圣经中的权威《旧约》,揭露其中和市俗世界相联系的权力崇拜和滥施暴力的思想。她的思想中开创性的发现是对历史思想经典的解构……对善与恶的关系的思考,对权威思想的质疑拓展出一个新的思想维度……(她主动到底层的人们中去,比如到纺织女工中去,自己也穿着粗衣陋服作为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上下班。还有其他很多制造业方面的工作,每次都因身体累垮而不得不中断工作。她吃得很少,她认为她没必要比那些底层人吃更多的东西。所以她总是营养不良,贫病交加。)这些都发生在她早期对共产主义抱有信仰的时期。但是她后来发现这种乌托邦式的思想最终导致了专 制和暴力,于是她的思想价值观念就立刻发生改变。她认为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而共 产 主 义则利用了穷人的信仰方式,而且主张阶 级 斗 争。于是她改弦易张,转而由政 治化的神学信仰为私人化的个体信仰实践,即某种神秘主义色彩的个体自我与上帝的直接相遇和对话,一种看重个体修为的宗教信仰。她对基督教会和个人宗教信仰做了甄别,信仰基督不等于必须成为某个教会的基督教徒;一个基督徒的身上不一定有基督精神。她一直拒绝受洗加入教会,她认为她在等待上帝的召唤。她要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各种不幸并拥有大爱之情怀后才能和基督媲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基督徒。)3.晨读薇依:薇依以一种宗教的方式追求“危险之美”,依照旁人的说法,她在“浪费死亡”。其实她是在决定一种纯粹的死亡方式,就像她自虐式的或自残式的生存方式一样,这种死亡是前者迁延发展的必然结局。她已经成为了约伯,不过不是圣经上那个被动的受难者,而是主动积极的去体验各种危险性的磨难……上帝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让她追求尘世肤浅的快乐,而是为了让她主动追求苦难,一种充盈着人性意义的苦难。所以“她对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充满嫉妒。”突然想到加缪和米沃什……在他俩的生存经历中确实有薇依的影子……所以理解了加缪为何在接受诺奖之前拜谒薇依的墓地,为何写出《西绪弗斯的神话》;米沃什本来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即得利益者会主动选择流亡……4. 晨读薇依:道成肉身可以在任何具有正直、正义的人格的人身上实现,Ta具有“完美纯净的善的人生”,不仅是耶稣,也可能是苏格拉底或克利希那穆提,甚至是善的莫扎特,莫扎特的音乐之美是超验之精神的伟大反射……在此,我们体验了上帝之存在。所以在这里,我们才可以说美即善。在其他的人类事件中,有可能美孕育了恶,比如权力之美、暴力之美、奴役之美……所以美即善是有特定的条件和范畴的。如何让“上帝进入我们”,美是一种重要的途径,“那些从来没有感受过美的人,也许选择其他任何途径都无法抵达上帝”。美是上帝为了赢得人的灵魂最常用的“陷阱”。被上帝所遴选的只是具有修为能力的个体,绝不是一个群体,和集体无关。任何社会世俗的组织或族群党派作为遮蔽淹没个体的集体都与上帝的“选民”无关,所谓“爱国主义”的激情便是善的绝对缺席而呈现出虚无甚至恶的形式。而要获得善的终极形式,唯一的途径就是灵魂转向爱,“爱是光明……渴求与现实某一部分的接触就是爱。”5.晨读薇依:从昨天到今天,理解这一段话的思想内涵颇为纠结。“在尘世间,恶的存在不仅不能对上帝的实在表示否定,而且恰恰证明了上帝确实存在。……以上帝而言,创造并不是一种自我扩展的行为,而是后退,弃绝……”今晨顿悟其表达的思想是:上帝在造物之后不再轻易彰显而是退隐,这样是为了人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完善或完成自我的塑造,上帝将创造的可能性让渡给人,人在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便会具有各种创造的能力,还要经受来自恶的阻挠和侵犯。在困境中或灾难中,人们常常质疑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是缺席的。其实不然,上帝只是退隐静观:人是如何自我拯救的。在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之后,梵蒂冈的教皇怀疑上帝的存在,如同奥斯威辛之后一样……其实应当怀疑的是人为什么陷入恶的深渊无法自拔,为什么人失去了爰的能力,失去了自我救赎的能力……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不能代世人受苦,那只是一个隐喻……人类必须经历很多苦难才能趋近上帝,趋近上帝彰显自己的时候……当薇依在践行自己的宗教思想的过程中,波伏娃则投身于世俗世界为女性的人格独立而战斗。她自封为“海狸”,永远在社会生活中为女性的人格独立而战斗。波伏娃欣赏薇依的才华和思想,但是她像普通人一样并不赞同薇依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因为我同时在读《战斗的海狸》这本书,所以将两个杰出的西蒙娜进行不由自主的比较。薇依选择一种斯多葛主义的生活方式,一种苦行僧或圣徒的生存方式。作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而且她也知道自己众所周知的出色容貌,她并没有像一般女性那样感到欣悦并自恋,反而为此感到烦恼。她认为自己的美貌妨碍了自己对智慧的追求,对信仰的追求。更遑论利用天赐之姿来用作功利的目的。而波伏娃则不然,她更加入世一些,她应该属于那种伊壁鸠鲁主义者。她享受欣赏各种人世间和大自然的美食美景,享受和追求作为普通女人的爱和被爱的欲望和权利。她和萨特一见钟情。两人订下情侣契约,不会在一起长期厮守,居住地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是在旅行的时候互相做伴;互不干预两人结构之外所发生的情感事件,而且毫不隐瞒并分享彼此的各种猎艳经历(虽然在后来的生活中其实二人都饱受嫉妒后的克制的折磨)。他俩的那种情侣生活方式在当时也是对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颠覆和挑战,堪称离经叛道和惊世骇俗。后来在他俩的生活中发生了如此多关涉彼此和各自的三角恋,四角恋,双性恋、公开情和地下情……过程真是狗血和奇葩……而薇依却好像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都没有一次男欢女爱的体验……但是却不妨碍两个人享有法国思想界的最高礼遇。因为优雅自在自由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波伏娃一直到78岁才谢世;而薇依则由于自己选择的那种少食过劳的生存方式,仅仅在34岁就因营养缺乏罹患肺病而辞世……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虽然薇依享年仅34岁,但是她给世界思想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她也成为法国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     她在交给阿兰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行动从来都不困难,我们总是做的太多……缝制六件银莲花衬衣,同时保持沉默:这是我们获取力量的唯一途径…”在此我们发现她生命中也许是最重要的概念:分离。有人可能认为,伟人事实上就是“高高在上”,因此与我们本来就是分离的,对薇依来说,事情恰恰相反:善的事物拒绝所有的分离。亚历山大不是因为有一支征服世界的军队而伟大,而是尽管他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仍然伟大。他真正征服的是内在的宇宙,而不是他周遭的世界。“每一件事都发生于亚历山大的灵魂深处……“波伏娃和萨特虽然都敬佩她,却没有讲她视为志同道合者,这一不和谐很正常。赫尔曼明智说:“这对伴侣属于一种单纯的知识分子,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探讨人类的痛苦和不幸。”他还进一步说道:“波伏娃的基本追求从来就是独立、自由和意义……”简而言之,她追求自我实现,相比之下,薇依的理想是自我消弭或无私。问及学生上薇依的课有什么收获时,其回忆说,西蒙娜说过:“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选择代价最大的”。(看得出维特根斯坦的影子,他有次写道:“你取得的任何成就,对你自己的意义总要大于他人的意义。无论你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薇依写道:“善作为恶的对立面,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与恶一样,与恶对立的一面从来不属于更高层次的善。”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三两个亮明底牌后不过尔尔的巧立名目,一大堆意义有限的单方揣测、过于随性的语焉不详。文法有点蠢笨,抖机灵又太费神,材料调度方面就力不从心,失之细碎或重复。点缀其间的八卦色彩也拯救不了整体印象灰头土脸,立传者显然缺乏薇依的品质——智慧且冷峻。
  •     若干年前看刘小枫的《走向十字架的真》,对于薇依印象深刻,尤其是她早期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并身体力行,但后来却转向基督信仰;但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事情并不是刘小枫说的那么简单,有空去找本薇依的书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除去注释,全书只有一百页多,但足够精湛#用了五个多小时读完,在书页边记下了大量的短批还有待仔细整理#很多小的地方提醒我重读柏拉图、索福克勒斯,并思考薇依和尼采、兰波对于生活的选择关系#下一部西蒙娜•薇依传
  •     薇依和维特根斯坦一样的困惑和游离:自我否定和绝对的孤独是不义世界里保存个人善的正义之举。至于外向的世界里的共同生活,则是对苦难者的同情,对弱者的同情,而不是对强者的臣服和鼓吹(薇依反尼采)。
  •     不借助过程而趋向完整的纯为理念之追溯的生命。后两章较好。事例调度和归纳让人不满意。
  •     高考前看的
  •     深渊的圣人。
  •     阅读体验实在是过于顺畅了,不得不怀疑作者并没有触及到薇依思想的深层。作为人物传记确是别致通畅。薇依作为犹太人的圣徒性恰恰与其“反犹性”构成了悖谬,而20世纪另外一个圣徒维特根斯坦也同样是个犹太人。
  •     咖啡馆哲学家
  •     敢于质疑敢于践行的女先知
  •     晨读薇依:薇依清醒的意识到整个世界之间的各种“分离”;所谓“爱国主义”所导致的族群之间的分离,我认为还有同一国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地域群体的分离,社会不同团体阶层的分离。为了弥合后一种分离,她主动去尝试各种自己不擅长的需要动手能力的工作。在这种经历中,她吃尽了近乎自虐的苦头。这使我想到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她就是那个艺术家,不!她是一个饥饿思想家……那个必须采取自虐的生活方式才能生存的艺术家。而这种生存方式驱使她更早迎接死神的降临……二十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尊奉她为伟大的偶像,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最反对偶像崇拜。她质疑和解构分析圣经中的权威《旧约》,揭露其中和市俗世界相联系的权力崇拜和对暴力的滥用。她的思想中开创性的发现是对历史思想经典的解构,……对善与恶的关系的思考
  •     一次不缺乏深度和新意的研究。
  •     现代朝圣行动哲学家[小推车]。法西斯主义的根源在于通过集体形式进行偶像崇拜。我们希望维持的不是集体性,而是作为至高价值的个人。虚假的出路是集体的力。我们必须依靠自己而不是社会偶像的控制来重申个人的思想。巴塔耶说她是迷人的但拒人千里的堂吉诃德。被人触碰会颤抖。
  •     这位苦行的哲学家、神秘主义者,不受洗,站在教会门口,期待上帝。
  •     苦修主义、自我消弭的践行者。对饥饿的庆典印象深刻,而基督教犹太教的部分并不很懂。“无论作什么决定,都要选择代价最大的。”
  •     Currently reading the English copy. I think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Weil into 薇依 causes problems for her father and brother, a man's last name shouldn't be 薇依. I would call her 西蒙•韦伊, but that's just me.
  •     “难道这不是也代表了薇依自己的人生吗?永远置身于外部,终生在等候被邀请进入。如果呼唤永远不至,谁又能说没有另一扇门在向她召唤呢?”
  •     最后一章有点难啃。还是很喜欢这位哲学家纯洁而虔诚的一生。
  •     要謝謝Palle Yourfrau給我們打開一扇看薇依的窗口,以致能在薄薄冊子中窺見薇依的生平和她些許思想。正如薇依指出「我不是閱讀,我吃」一樣,我們不能簡單地閱讀她的語句,我們必須吃下去。而Palle 對薇依言論中許多悖論現象耐心地注評和解釋,也讓我能夠稍稍理解一些。
  •     译得一般
  •     还好。也有添油加醋的感觉。“灵魂的永恒部分以饥饿为食”。
  •     因为太强调意义,也因为太执着于神秘主义,现实中的薇依并不可爱,但是纯洁度这么高的灵魂,和思想与行为几乎统一的耐力,却实在是少见。
  •     有的已经成为传统。问题产生新的问题。。
  •     “每个圣徒都泼掉了圣水;每个圣徒都拒绝了可能使他与人类苦难分离的一切福利。”看哭了,我怎么这么晚才读你><
  •     2017.1.23 或许我能从这本书出发,去往一个值得去、但未曾踏足的地方。
  •     穿裙子的绝对命令
  •     写得还比较让人愿意读下去,相比之前翻过的薇依传记。犹太问题那一章很有力。也看到一些新的东西,譬如说要“克制行动”,不知是之前没读到过还是没注意到。不过最后一张插图是怎么回事,写着电影里扮演薇依的女演员,可是一个人也没看到。。。
  •     内容不多,事实信息很少。薇依真好看。
  •     简短 清晰 最有用的是注里提到的一些书 因为Weil自己是很少引用的。前一半是时间顺序 后一半是对其思想的梳理 对入门很好 能窥见还没读的作品一点。提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如果没有希特勒 那阿伦特之类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犹太身份如何看待呢?比较感兴趣她对吃 特别是原罪与圣餐的看法 和她对福音书的理解。翻译不错
  •     重思想。上帝之路上无行李。
  •     完全奉献自己,向往纯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