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3215761X
作者:[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
页数:225页

作者简介

“地铁上的哲学”系列中一种。齐泽克在书中探讨了“事件”一词的概念,以深入浅出的平易文字阐释了与哲学层面与“事件”相关的义理。齐泽克将带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定义理解“事件”一词,并着重强调了很多基础的问题。书中援引从柏拉图到当代艺术的诸多事例,是大众普及类的哲学读物。

书籍目录

启程:转捩中的事件
第一站:架构、重构与建构
第二站 幸福之过
第三站 自然化的佛教
第四站 哲学三事件
节点4.1 ——真理令人痛苦
节点4.2——事件性的自我
节点4.3——错误出真知
第五站:精神分析三事件
节点5.1——实在:直面事物
节点5.2——象征:新的和谐
节点5.3——想象:三声响
第六站 事件的撤销
终点站 “好好注意!”


 事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译笔流畅可读 至少比我的版本更舒服 但是译者估计对精神分析知之甚少 术语方面出错不少 我在此尽绵薄之力 做一些勘误 但因闲暇时间不多 只能渐次更新首先这本书里,对“reality”和“Real”未加区分。尽管齐泽克写作时措辞很随意,可一旦牵涉到术语时,他是无比谨慎规范的,这一点没有在这本译著里表现出来,非常可惜。国内一般将reality译为现实,Real译为真实。二者的差异请参见<拉冈精神分析词汇>正文270页。第一章末尾几页里提到的“切断幻想”的原文是“traverse the fantasy”,在中文里一般将这个词处理为“穿越幻象”。译者选择将traverse译为“切断”也不能说完全是错,但还是有些奇怪。拉康本人使用这个词汇的具体语境请参见<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正文273页。奇怪的是在正文31页,译者又将traverse the fantasy译为穿越幻象,这明显是出于对于术语的不敏感而选择将其语境化处理,这就不太好了,所以说翻译齐泽克还是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啊。说个跟拉康无关的,本书正文37页倒数第6行里提到的“西方形而上学在最终环节上的技术悖论”是错的。这是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一个概念,他将现代技术视为“西方形而上学的最终时刻”,具体参见<演讲与论文集>第一篇<技术的追问>。在齐泽克的原文里他写的是“the paradox of technology as the concluding moment of western metaphysics is that…”,翻译过来应该是“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终结时刻的技术,所存在的悖论是……”。本书正文133页最后一行,“Gattungswesen”意思是“类存在”。正文19页第9行,“不可穿透的他者”,原文为“impenetrable Other”,一般齐泽克用impenetrable和unsurpassable来形容the Other,强调大他者的绝对的异己性。不管齐泽克用的是the big Other还是the Other,指的都是拉康在法语中使用(Autre)来指代的对象,即大他者。本页最后一行的the Thing和下一页倒数第5行的das Ding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对后者德语单词的英译。das Ding概念是出现在拉康50年代末的教学中的重要概念,他混用德语das Ding和法语la chose来指代这个概念(在通行英译本中,这个概念就被译为the Thing)。拉康在使用das Ding这个概念时不免让人联想到康德的物自体,物自体的德语就是Ding an sich(直译成英语就是Thing in itself),伊格尔顿也曾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讨论过,不过根据齐泽克的观点,拉康与康德的Ding是毫无关联的,因为康德的Ding是超验的,也就意味着它绝对与人无关,而齐泽克强调拉康的Ding则是完全内在于人性之中的。但无论如何,在康德之后使用das Ding这个词,都是耐人寻味的,拉康在此或许有些“故意”的意涵。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能够进一步解释拉康为什么选择用das Ding这个词:<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区分了物表象与词表象,且他说在无意识中只存在物表象,这就与拉康的观点明显不符了,因为拉康强调无意识与语言紧密联系。拉康本人对此的回应是,当弗洛伊德说物表象时用的词是Sachvorstellung,而不是Dingvorstellung,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与自己所言并不相抵触。die Sachvorstellung这个词由die Sache与die Vorstellung两个词构造而成,后者是表象的意思,而前者是“物”。在德语中常用die Sache与das Ding交替来指代我们中文里所说的这个“物”。拉康使用的是Ding,弗洛伊德使用的是Sache。在<精神分析的伦理>里,拉康说其实物表象和词表象在the Symbolic的层面上是一致的,因为在the Symbolic的层面上,die Sache指的就是事物在符号中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所以它仍然是语词。正文23页的倒数第7行与24页第5行(之后肯定还有,但我目前还没找到),“实在物”的原文是“the Real”,这个概念与the Symbolic、the Imaginary二者一道构成一个三元组,成为拉康理论中的重点之一。在通行英译本中,一般用register或order来形容这三者所指代的对象,由此可知,这三者指的并非只是单一的物,而是一个有延展的区域或空间,尽管这么说也仍不够恰当。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绝对无法抽出其中之一单独来论述,因此齐泽克在写作了<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后发觉自己并没有很好地在他的书里沟通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因此立刻又写了<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来补充前者。三者的联系极难笼统地概述之,读者可以通过这篇讲稿稍作了解(尽管远远不够):<齐泽克:虚拟的现实>。正文28页,第二段第一句是错的,我直接贴出我的翻译:“对于创伤的其中一种反应便是逃进幻象里,亦即去想象一个‘世界本身’”。正文31页第3行,“她寻回了 真正的自我”,这是错的。拉康派精神分析里没有寻回自我这种东西,毕竟自我(ego)这个概念在精神分析中是特有所指的,此处原文是she finds herself in her element,大义就是找到了“自己”,但不是自我。同页第1行,“灾难还只是或有或无的威胁的时候”也不对,齐泽克讲的是“若灾难仅仅只是灾难即将来临的威胁……”。正文32页倒数第3行,我不是很明白,刘别谦这么好听且早已通行的译名为何要处理成卢比奇……正文35页第9行,“与幻想的完全同一”是错的,齐泽克用的词是fully identify oneself with the fantasy,意思是“使自身完全认同于幻象”。于是36页第一行也是错的,不是“过分指认”,而是“过分认同”,原文为over-identifying。36页倒数第2行,“创痛”原文是trauma,是拉康派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前文中被处理成了创伤,此处又处理成创痛,其实不好,毕竟术语不是普通的措辞,术语的翻译无论出于规范的考虑还是出于便于读者理解的考虑都应该要追求一致性。不过似乎译者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术语。37页,Gestell不是本意是enframing,齐泽克的原文中说的是前者的英译是后者。另外,“相反,它意味着当我们介入到这些活动中时所预设的态度”一句有漏译,最后应该是“……所预设的对于现实的态度”,现实(reality)与真实(Real、real)的对立在上面说过了,前者属于the Symbolic,后者属于the Real。38页倒数第2行的“现实世界”其实也是“现实”(reality),译者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是术语而再次想当然地语境化处理了。正文39页及其后几页,其中的“正面界定”与“负面界定”译得不好,原文中正面与负面相对应的词汇分别是positive与negative。这种说法是齐泽克常用的措辞,他这里positive的大义是“实证的、确凿的”的意思,比如我说“我家的狗的品种是哈士奇”,这是一种positive definition;而negative的大义可以理解为“非-”,比如我说“我家的狗不是金毛”。齐泽克的这种说法明显是借鉴了康德的通行英译本中的positive与negative的用法。康德在讲这个的时候还提到了indefinite。三者的关系是,用齐泽克自己的例子来讲就是,positive judgment是“i am human”,negative judgment是“i am not human”,indefinite judgment是“i am inhuman”。所以这里不是“正面”、“负面”的问题。
  •     “如果马克思·韦伯还活着的话,会写一部《资本主义与佛教精神》”。齐泽克在《事件》里详细地批判了禅宗的意识形态,并把它看作资本主义的重要补充。当然,我们对他说的禅宗是不是“正宗”并不需要太在意,齐泽克最为关注的是宗教如何意识形态利用,他讨论的是存在于大众文化里的佛教而不是佛教的“真谛”,此文将他对佛教的观点按我的理解大致整理,不过我不会避免夹带私货。在《视差之见》里,齐泽克多次强调神经信号与主体体验的分裂:“我”明明知道我的意识就是生物化学的运作结果,然而却相信着在物质之外,有那一点虚无的东西,让我们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跳跃,让我们作为人去体验世界。在拉康看来,那一点物质之外的东西被叫作对象a,这是一个悖论性的实体,它以缺席的方式存在着,支撑主体赖以为生的幻觉框架。抑郁症患者可能是因为失去了它,所以对一切也失去了兴趣。也就是说,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体验,包括思想、感情、欲望、冲动,都带有幻想的成分。神经科学的进步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不可弥合的缺口,让我们知道主观体验背后,那与自我不相关的纯粹物质性,这正吻合了佛教的教诲:你很痛苦,但你的痛苦是虚幻的,你的痛苦只不过是你头脑里的化学反应而已,你也只是这么个大脑运作出来的幻觉,你应该做的就是破除“我执”,跳脱痛苦,像看陌生人那样无动于衷地看着自己。正念\冥想曾出现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在苹果ISO10的系统里,也加入了正念的练习。正念练习的内容包括对把聚精会神地体验自己的清晰,试着把它再脑海里形象化,然后想象它像一片树叶那样飘走。资本主义最需要的,不再是新教里勤劳、尽责的精神,而是佛教里澄明、“无我”的精神,只有在众多压力和刺激里保持与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疏离的状态,才可以冷静起来应付手头上无尽的任务。对自己的痛苦无动于衷,对他人的痛苦当然也可以是无动于衷。西方培养了一批经过严格佛教修炼的士兵,他们能完美地执行残忍的任务,不带任何犹豫。他们训练中的一环是遭受毫无来由的痛苦,类似禅宗公案那样突然被砍掉手指,以此意识到痛苦的虚幻性:在痛苦着的自我,只是大脑的幻象。然而简单地指责佛教使人共情能力丧失,一定是忘了佛教的关键:慈悲。慈悲要求人去知道支配一个人的行动背后那个支配性的原因,以一种对世间必然性的悲悯代替对个体的恨。在心理学的话语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慈悲的影子:假如我们看到一个食人犯,神经科学可能说他感受情绪的边缘系统不能正常运作,精神分析说他是由于生殖期的力比多固着导致性欲倒错......当然,心理学话语减少了我们对“他者”的歧视,同性恋、抑郁症、SM爱好者等等边缘群体被正名化。但这种话语的问题在于,如果把它的逻辑推到极致,人仿佛成为了机器里的一部分,他的行为都有一个线性的解释,没有一个需要为此负责的主体存在。“如果必然性存在,那就什么都可以了。”这带我们回到了康德对于自由的观点: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论证自由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但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自由必须存在,若非如此,人就不必为他的行为负责了。可就是说,自由不是一个有待自然科学去论证的问题,而是一个伦理上的要求。拉康把弗洛伊德的名言“本我所到之处,自我必须跟随”翻译成“它所到之处,我必须随它而去,这是我的责任”,这和康德的伦理学巧妙地构成了应合:就算人被潜意识里的“非我”支配,主体一样要为它的后果负责任。在齐泽克看来,禅宗和精神分析的最大区别就在对于幻想的态度上,拉康所说的穿越幻想,并不是把主观性的体验当作(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如此)虚幻的东西加以抛弃,相反,是看清自己的幻想之后和它保持一定距离地活下去。就像分析者的经典句式:“我知道,但......”,比如我知道性行为只是愚蠢至极的肉体快感,我的伴侣只是一堆恶心的脂肪和骨头,但我仍然从中享受到爱。
  •     雷洋案,魏则西之死,英国公投,乃至追溯至911,甚至是你在地铁看到有人围着杆子跳钢管舞,看似南辕北辙的它们,都有同一一个名字:事件。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刚刚听完季风书园举办的《事件》讲座,呆萌地看着三个政治哲学教授吹了2个多小时的水(现场嘉宾提问时的形容词,当然,我们的意思是打引号的啦)。以我的愚钝之姿,写下了以下的理解。齐泽克说,书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就是最纯粹意义上的“事件”: 让人震惊,脱离正轨,突然出现,扰乱了事物正常的流动; 这事儿好像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没有特别可察觉的原因; 是一个表象而没有实体存在作为基础。在这本小册子中,齐泽克分别论述了在哲学领域和精神分析领域的三个“事件”,哲学上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自我和黑格尔哲学;精神分析领域则是“实在”、“象征”、“想象”三个概念。 为什么会有“事件”(Event)?在对规则,语言结构以及系统极致追求的西方哲学世界,对于既有的哲学大厦不能轻易僭越,那么后来的哲学研究者,如何杀出一条血路来呢?他们发现了事件,或者说,当代的哲学环境将他们宿命得导向了对事件的研究。他们的哲学从“存在”(being)开始向事件发生转移,从日常生活开始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方向。事件这个概念,透着一股海德格尔的气质,跟齐泽克一挂的就是之前巴迪欧的讨论。“事件”被当作是他们讨论“现实”和“实在”之间张力的抓手。事件的意义,就在于冲破被人的意识固化的因果链条,而这些因果链条编织起我们的生活,既是我们的生活框架,也让我们失去生活的实感。那就先说说改变吧。在个人领域,什么样的事件对我们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产生了多大程度的或者说多久的改变? 是好的,还是坏的?华东政法大学的刘擎教授说:事件的奇妙之处在于,你总是不需要绝望的,因为总有一件另外的事情会不期而遇,情况不可能一直是最糟糕的。当然,同时,The winter is coming,永久的顺利和幸福也是伪命题,我们随时都要准备好面对“坏”的事件。但是,真的有绝对的“坏”吗?我们再回头回忆,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了今天的我们的?是因为衣食足后的自然进化吗 ?显然不是,我们因为超越了原本自己的不足而得以成长。这其实就是生命中的“事件”带给我们的礼物,考试失败,表白受挫,求职不顺,这是我们生活里的某一类“事件”,它瓦解了我们原有的看世界的体系,达到一种超越(transformation)。“去事件化”(Dis-eventalization)但是其实,我们并不是总能达成“超越”,由于心理保护机制,使我们抗拒走出舒适区,抗拒做一些实质的改变。我们对于这些事件,往往是期待通过顺应自我的一致性,拒绝或者是合理化某个“事件”,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去事件化。比如,A失恋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她瞬间找到了理由:我太胖了,这个理由也许部分正确,但是由于她简单粗暴的总结完了这个原因,所以她有极大的可能在下一次恋情里继续犯同一类的错误。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公共领域,911无疑是公共领域的大事件,我们都知道这背后的理由不可言喻, 但美国将这场事件的原因单纯归结为:文明与野蛮的根本矛盾,这件事被“合理化”之后,便衍生了伊拉克战争,而这场战争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生活里的911实际也不慎枚举。“去事件化”的成因本身并不难理解,它帮助我们保持了稳定,让我们的内在的精神世界不需要做什么调整,就能“接受”这个事件,但我们丧失了这个事件带来的进一步的机会和挑战。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没有善用这场事件的内在机制,或者说,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事实上,如果我们要成长,就不应该急于“驯服”生命里的这些事件。有些人博览群书,但是,在他身上只能看到一种固有的观点和思维模式,而且有可能几十年保持不变。可以说,他的百万阅读可能只是把一本书进行切割,将所谓与己不矛盾的内容收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拒绝做任何的融合来达到一种“可能的”革命性的突破。不能适应又无法逃离的公共领域在个人事件之后,话题就进入了公共领域的事件--创伤性事件。苏联解体是一代人的痛,很多人困在了面对“娜拉出走后的要怎么办"的问题。从这个层面,爱情和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爱情的走到了结婚,看起来就到了结局,但实际上一切都是从结婚的第二天开始的,革命也是,革命成功本身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开始,这意味着一条从未探索过的道路就在前方。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切的革命之声和思想似乎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悄悄随风逝去,最后化为一个“老人”年轻时候的“那点事”。似乎在事件这个层面,过多关注公共事件是一件很假大空的事情。但是托克维尔说:如果人人都逃离(escape)公共空间,退回到自己的世界,只关注个人事务,而漠视公共事件。那么,从长期来看,他就会最终失去处置个人事务的权利。退欧事件实在是一件“教科书般”的例子,选民以为自己的一票无足轻重,正是这样的一票又一票把英国投出了欧盟。而好玩的后续是,第二天的英国谷歌搜索排名第一名是:退出欧盟意味着什么?第二名是:什么是欧盟?很可笑,对吧,票投完了,英镑股市跌疯了,首相辞职了。才发现,Excuse Me?玩真的?注意力实际上,层出不穷的事件的出现本身也是去事件化的过程。雷洋,魏则西,吴亦凡,乃至刷遍朋友全的退欧公投,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使我们淹没在信息和八卦事件的洪流中。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我们在每个事件上的注意力被都被一件又一件的事件分散了。到底这些事件的结果是什么,没有人关心,或者说,没有人有时间了关心了。这可以进一步的聊到我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力的稀缺性在于:它很难被再生产,而我们生活领域的信息却一直在爆炸。我么的私人生活过于精彩,电影音乐艺术消费的普及也不过十余年,VR和AR的科技浪潮却已经正在超我们袭来。更别说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正在越来越多的侵入我们的生活,改造着我们的认知结构,“不关心”和“不相关”成为了我们对于大部分公共事件的反应。最后,做一个不算结尾的结尾。让每个人去关心公共事件,去为雷洋们和魏则西们发声,要求过高。那么至少让我们在对于个人事件处理的追求上再上一个台阶。尽力让我们个人的每一件事不再被“去事件化”。不能升职,可能不止是领导偏心,可能是你本身不具有领导能力,能力提升有限。那么你就知道,换工作不能解决问题,主动沟通和反复练习才可以。不能遇到好男人,可能不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男人都是“渣”,也不是因为你长得丑,而是因为你瞎。那么重新打破看人的体系和择友的标准可能就会是个大工程。但只有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才能克服自己的盲区,打破舒适区,然后重建它,让它无限延伸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称它为:成长。P.S.欢迎喜欢这本书的童鞋能一起交流,我的微信是:joysmelling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齐老师非常通俗好读的一本。有人质疑齐老师对通俗文化例子的运用。不过,抽象的辩证法不是存在的。辩证法只能活在对例子的“解剖”中,不,不是解剖,是一种穿梭来往。辩证法是活的
  •     大胡子还是这么博闻强识,令人感佩。
  •     源源不断的新段子(*'へ'*)
  •     对“事件”的概念结合诸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一开始为了去读他结合精神分析的部分,但齐泽克的书就是一开始就别想停下来。早起看到关于希拉里的新闻,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改变我们“纯粹过去”的“事件”,不过这也不是巨大的,毕竟前几天朴槿惠的已经做了铺垫,不过对于“自由民主”的冲击可以比希拉里与isis的关系还要严重。本来信任度极地的社会,还再被一拉下拉,不过这大概正是网络使历史的真实显现的过程,我们应该做的是承认“事件”,接受它的一次次冲击,最好自身成为“事件”的创造者。
  •     适合上手,火车读物。event本身作为在Badiou,Zizek等当代左派大佬的重要概念,在他们所讲述的“前事件状态–事件–事件构其自身为普遍原则”的故事中,“未来”作为救赎可能既隐含在“过去”的有限性中,更作为一个与“现在”同构的时间维度浮现。电影分析挺有意思,有机会撸片
  •     精彩……很多分析振聋发聩,不了解后现代就乱套解构,精神分析这种概念真的可以很可怕……
  •     没见过比喻更多的哲学作品了
  •     比以往齐泽克的书来说规模算小的了,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中很多观点是极具齐泽克代表性的言论的,但齐氏很多地方从西方的眼光看原创性还是不够,甚至不如他的好基友巴迪欧,这位学术明星还是有他可取之处的,但没有吴冠军说的那么大。
  •     影评人齐老师。
  •     齐泽克处理起来这种糅合理论与通俗娱乐结合起来的文本简直如呼吸一般,鸟叔热、彭宇案、好莱坞电影都逃不过他的视野,他提问题的方式真的很刁钻甚至吊诡。黑格尔与拉康如齐泽克的老朋友一样支持者他的文本行动。
  •     看完齐泽克的第一本书,打开我看世界的新角度
  •     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到神学的“堕落”,感觉齐泽克展现着哲学的泥石流,各种理论夹杂着电影小说和历史一起涌来。
  •     很通俗的一本小书,非常齐泽克了。
  •     春节解闷读物,这应该是齐泽克最浅显的一本吧,献给新欢注定了撩妹的文风哈哈,文艺电影解读部分较开脑洞,其他部分……唉,我还是回去好好读黑格尔和拉康吧……
  •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     齐泽克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
  •     翻译和编校问题不谈了,谈我觉得有意思的两个地方。一是齐泽克带着某种恶狠狠的快意祛除了佛教和以之作为一个渊源的禅宗予人的各类幻象,指出其不但不是针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强烈的张力的良药”,而且,它“恰恰构成了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最完美的补充”。进一步来说,佛教的涅槃、正觉、“去我”或“无我”,抽离或逃避了道德本身对人的拷问。比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累累见诸于史册的暴力,东亚以“超脱”心态成为杀戮机器的“佛教战士”同样值得关注。可惜,这方面的论著在国内所见甚少,多见的倒是黑塞、垮掉派、心灵鸡汤这类玩意儿关于佛教的喋喋不休和陈词滥调。当然,窃以为齐泽克黑佛教黑得也是太厉害。
  •     行动以回溯的方式重构过去,所有的行动都既过快也过慢——“错误出真理”,事件被撤销的可能性……
  •     精神分析总是很有意思…以及齐泽克真是什么都看,举例还用了彭宇案…
  •     事件发生了 我不在其中
  •     冒充哲学散文的影评集.
  •     很棒,有些地方我能回应他搭上话,但是更多处在眼花缭乱的状态,有些点我知道,这更让我好奇他是怎么串起来的了。。唉民哲就是容易被这类蛊惑,看到有人说他不够真诚。。我锻炼锻炼再回来试试。但是所获确实不多,对于真正的问题停在欲言又止,可能我还不能补完。。
  •     (事件的取消就是私人空间扩张取消公共空间的时刻,这才是真正的深刻之所在。)
  •     讲佛教的部分醍醐灌顶,讲堕入讲爱情的事件性都有投射。居然讲到了彭宇,要是齐泽克知道优衣库更衣室,绝对会露出迷之微笑。
  •     厉害,翻译差了些,阅读时没有流畅感。
  •     第一次看齐泽克,翻译感觉有不少问题(刚看了看豆瓣书评里就有),对佛教的理解感觉怪异。(可能和一个中国学者说新教伦理的感觉差不多?)中间关于哲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分析还有点意思,义理不敢说都懂,但绝大部分还是能够理解(依靠文学理论)。想看点现象学的书了……
  •     该书属企鹅“地铁上的哲学”之一种,我从高铁带到飞机上读完。齐泽克举的许多例子我没听过,不过难得他还关注到《江南style》和彭宇案。
  •     我决定以后打分手严一点。
  •     哲学是对世界无限的升华
  •     《事件》这个书名是不有点太宽泛而且有些迷惑性呢?
  •     看了校勘,错误不少。不过没有关系。直面本书出版这一事件看,本书带来的对读者思维架构的重构和堪误本身对于本书内容的思考,都是值得反思注意的事件。
  •     挺好的读物,入门,全篇精彩。
  •     重复一遍?
  •     从《曼斯菲尔德庄园》到《佛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玻璃眼》到《Strella》……关于哲学、精神分析三事件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但作者提到的这些书、电影,不可不看。
  •     觉得他在装着很正经的胡说八道,有些段落很有意思,有些就在鬼扯,感觉喝醉了酒。适合随身带,书本尺寸太舒服了。
  •     很有趣 深感受过哲学训练思考框架就不一样 很多地方可以讲到共情的差点就深入了 比如正觉 不知道是不是看漏了
  •     越看越不懂>_<
  •     入坑,开心的那种
  •     很厉害的观点,读的很快,有些囫囵,但感受到其中的哲学思辨,齐泽克肯定是个电影爱好者,作为近几年的新书,例子也都非常新鲜。
  •     读起来像嗑大麻似的爽,齐胖透镜中的拉康和黑格尔,或许就是我心中理论应有的范型,永远精细、永远陌生、永远反直觉。
  •     这书在地铁上怎么看的下去啊!应该在书房抽着烟,旁边堆着资料才能行啊。!四星的书,因为我的浅薄无知,少一星。
  •     一本精妙的小书。虽然有很多地方其实也是语焉不详、扯,但是总体来说非常犀利。齐泽克,齐泽克,入坑了。这书必须反复看反复去了解,第一遍看的时候有时候真的是困,有时候又很清醒。。。。这,算读哲学的常态么。。。。
  •     给了很多提醒
  •     可算看完了 这哪是地铁读物
  •     齐泽克制造无法复制的及不愿被复制的文本
  •     时间有限翻了翻,举了很多电影的例子,有空会在好好看一遍
  •     读来还是一本有趣的书,私以为翻译有些之处不够恰当
  •     鸡血博物学,家!
  •     啥啥啥。。。说的都是啥。。。
  •     刷新了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和笛卡尔“我思”概念长久以来的理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