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独处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44278352
作者:[美] 乔纳森·弗兰岑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社会与自我凝视
★ 从被黑暗压得不能动弹,到被黑暗所支撑。
独处,在内心为孤独寻找一个出口。
★ 我们是否要为适应真实世界而接受治疗?
我不需要,这个世界也不需要。
《如何独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部最重要的随笔集,收录14篇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诚意之作,凸显了弗兰岑的 优雅、敏锐,以及作为随笔作家的胆识。其中,《何必苦恼》一篇原载于美国《哈泼氏》杂志,令美国文坛为之震动,收入文集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修订。而《父亲的脑》一篇流露出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从流亡的读者到孤独的作者,从帝国卧室到天下第一市,从捡破烂到筛烟灰,从监狱系统到性爱书籍……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慧和文字的光辉,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主流世界里,如何平静温暖地独处。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父亲的脑
帝国卧室
何必苦恼?
迷失在邮件中
艾莉卡舶来品
筛烟灰
流亡的读者
天下第一市
捡破烂
控制单元
艰深先生
床上的书
圣路易斯见
二○○一年元月就职日

内容概要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以作家身份登上《时代》封面,并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195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1981年毕业于斯沃思莫学院德文专业。1996年在《哈泼氏》杂志上发表了长篇随笔《偶尔 做 梦》,从此受到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出版有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强震》(1992)、《纠正》(2001)、《自由》(2010),随笔集《如何独处》(2002),以及回忆录《不舒适地带:个人史》(2006)。


 如何独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如果你是乔纳森•弗兰岑的粉丝,势必会和托马斯•品钦、科马克•麦卡锡,甚或昆汀•塔伦蒂诺的粉丝们遇到相同的烦恼,就是你为了等待他的新作,必须得将你平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的耐心派上用场,等上许多年。但通常你在这种极度煎熬的等待中,又感到始终伴随着你的其实是一种沁入心神的充足感。他之前那些被你津津乐道的作品,就像在这些难熬的日子里在你头上始终陪伴着你的一朵云,每天都会按时降下一阵足以让你抵挡住这段焦急贫乏时日里那些干涸与饥渴的雨露,你会发觉自己这段等待的时光并不是搓手苦等,而是被他持续滋养着,渐渐变成了乔纳森•弗兰岑想要你变成的你自己。说来很怪,弗兰岑是当今美国文坛中少有的仅以两部小说代表作(而且还是他本人的第三部和第四部“生涯早期作品”),便获得如此爆炸性广泛声誉的作家。想想看,威廉•福克纳在短短三年内就完成了他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四本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几乎是在同一年完成的。海明威顶着战争,仍然以接近每年一部的速度发行着长篇小说或短篇集。更不用提后来那些出版小说如雪片般纷纷落下的斯蒂芬•金、劳伦斯•布洛克和乔伊斯•卡罗尔•奥茨们。似乎在美国有一个惯例,如果你不是一个具有“出版密集度和爆炸力”的作家,就难以持续地进入公众视线,如果你不在这个时代中的每一年里都坚持发表至少一本小说, 你就很难获得“为这个时代立言”的经典代表性作家称号。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2010年8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红框子里出现了乔纳森•弗兰岑那张平静忧郁的脸,黑框眼镜,中年人皮肤,蓬乱的灰发,痕迹明显的胡茬,在他的左肩前有一排醒目的大字:伟大的美国小说家。这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也说得好:“弗兰岑虽不是当今美国仍健在的最著名小说家,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全美最有志气和最好的小说家之一。”请注意,“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在一个没有战争或种族斗争能够将你的小说立刻托举到某种高度的年代里,或者被我们称之为舒适便捷而又极度贫乏的无事发生的年代里,弗兰岑以50岁的年纪,以两本无甚影响力的出道作和两本带来强震的大部头代表作,成为“最好的小说家之一”。而“当今美国”,尚还有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托马斯•品钦,和保罗•奥斯特不是吗。当国内在2007和2012年刚出来《纠正》和《自由》的中译本时,大批准备一睹为快的读者都为自己手中这重得坠手的大砖头感到吃惊:为何这个把小说写成这么厚的人在西方会拥有如此广泛和坚实的声誉?何况他还是一个看上去语言如此复杂啰嗦、题材又如此不新奇的新面孔?但是过了没多久,喝彩声又渐渐开始在国内的第一批弗兰岑读者中响起,直到现在2015年,在中国也有数量很大的一群弗兰岑的拥趸了,慢慢地,大家也有了我刚提到的“等待弗兰岑的焦急”。当我把这本国内第一次翻译过来的弗兰岑2002年的随笔集《如何独处》(<How to be alone>)结结实实地拿到手中时,我的这份焦急也被封面上的“乔纳森•弗兰岑 著”给结结实实地化解。众所周知,弗兰岑虽然在他29岁的年纪上就出版了处女作小说《第二十七座城市》,但弗兰岑在整个九十年代初,一直不是一个会被经常拿出来谈的作者,在四年后的1992年他写了第二本小说《强震》后也是如此。直到1996年,美国著名的《哈泼氏》杂志(”Harper’s”)刊登了弗兰岑的长随笔《偶尔做梦》,他的知名作家路程才算正式开启。作为同样被弗兰岑那两本恨天高的长篇巨著震撼到的读者,我也一直好奇他的这篇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究竟是何种面貌,或者说当弗兰岑“写得短”时,他是什么样的。这本《如何独处》作为弗兰岑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随笔集,最初从目录上看来并没有收录这篇《偶尔做梦》,但当我看到弗兰岑的作者前言时就得到了惊喜。弗兰岑在前言中说他准备整理这本随笔集时,时隔多年后再次翻开了当初的《哈泼氏》杂志,看到自己当年的文章,竟然“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从而认为他自己当年是一个“满脑子怒气,满肚子理论的人”,于是他对这篇成名作进行了修改(砍掉了四分之一,并重写了大部分),以一种回炉重铸的“精修版”模式,放进这本《如何独处》里面。因此这本并不算厚的随笔集《如何独处》就成了弗兰岑在他在小说之外的一份重要作品,让我们终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打量弗兰岑的艺术以及他本人身上的更多维度。当我翻阅这本随笔集时,我想我对弗兰岑的风格和水准拥有了更清醒的理解。首先是弗兰岑贯穿于他所有作品中的那种绵密繁复的语言风格。在每位作家的早期作品中都能看到其本人最原始、最原型的那部分,弗兰岑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弗兰岑的作品属于那类“不仅包罗万象,甚至比包罗万象还要包罗万象”的超高容量小说,他的小说虽然不是那种“光是有名有姓的出场角色就有数千名,主人公更是多达两百名,而由角色们直接或间接的谈论而引发出的不出场的人物的名字更是达到了数万个”的雄浑浩荡的、一转身就能横扫千军万马的猛犸象,但他小说中惊人的语言繁复程度还是接近了“一部小说究竟能有多高密度”的最大可能。而且在了解了弗兰岑的语言风格后,又会发现他的绵密,并不是博尔赫斯或者卡夫卡的那种回旋往复,也不是乔伊斯或伍尔芙那样将聚焦的事物缩到最近最小,可能也不是托马斯•品钦甚或德里罗《地下世界》那种汪洋铺张的伸缩递进。弗兰岑的绵密是那种,他在自己的文中从不吝惜自己的形容和描写,你经常能在他那些具有评论性质的一大段恳实文字中,找到极具才华且异常准确的亮眼精妙比喻,并且通常带着显而易见的幽默感和反讽意味。比如在他谈论“何谓真正难读的超长篇小说”的那篇《艰深先生》中,他后来以威廉•加迪斯的《小大亨》为例子,说他虽然是加迪斯上一本九百页小说《承认》的忠实读者,但他读起更加艰深难解的《小大亨》时,还是在看到四百多页时选择了“跳伞”,即放弃这本书,把它扔回书架。然而他似乎对自己这种只有拥有非凡天赋的真正的大作家才能写得出来的比喻或形容,感到毫不在意,在下面又继续用他心细如发、看起来处处替人着想的体贴入微的方式接着论述他正在讲的事情。弗兰岑的语言是丰富而恳切的、安稳平实的、极富耐心的,并且带着最大的诚挚。他语言的气力可能属于“中等偏软”,我后来找到了一个更加合适的形容词,“绵软有力”。就算他那些着力最深、最富激情的句子,也完全没有咆哮的感觉。弗兰岑的语言就像从一架音质醇和、底气充足却又从来不刺耳的高档音响中汩汩流淌出来。在弗兰岑的小说作品里,我“获知”了他具备这样的语言风格,但他的这种特质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在《如何独处》中找到了答案。这本集子中收录的十五篇随笔,虽然写于1995年到2002年之间,跨度算是颇大,而且篇幅不同,题材各异。但纵观这本弗兰岑唯一的随笔集,可以发现他阐述一件事的方式就是尽量让其充满无数细节,并且旨在挖掘事物内部的更多可探讨性,而不是给事物一个确切的定论。《如何独处》这本书里有弗兰岑追忆他父亲患阿兹海默症的《父亲的脑》,有他谈论公共与隐私之关系的《帝国卧室》,有他借自己的《纠正》收到的评论而发散开来讲述超长篇幅小说和大众读者关系的《艰深先生》,有他谈烟草文化和性文学的《筛烟灰》和《床上的书》,还有他探讨小说与当代文化、传媒和当代读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何必苦恼》《流亡的读者》等。可以看出,在这本题材庞杂的散文集里,弗兰岑为美国民众的吸烟问题担忧,为机场中的公共电视里播放的侵人隐私的电视节目烦恼,为长篇严肃小说在这个“第三次浪潮”时代里的必要性辩护,被美国邮政系统的效率及其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影响烦恼。但无论他在这本书里谈到了多少话题,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弗兰岑无论在刚发表成名作的“青涩期”,还是在他以《纠正》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后所写“成熟期”里,我们均看到了他几乎没有发生什么重大变化的“核心写法”。就是他经常以一个特定的话题开头,或是读者给他的一篇措辞严厉的来信,或是芝加哥邮政近期服务质量的明显下降,但你读进去不到两三页,就会发现弗兰岑要在文章里论述的事情远远不止如此,他谈论的话题具有极为广阔的发散性,几乎所有能被他想到的与之相关的话题,全都尽可能地呈现于此,被弗兰岑以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品评一番。我们经常发现,他牵扯的话题之庞杂,几乎让他在每一个新段落里都开启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内容新角度,不断地在一段又一段文字里提到新的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且像丛林枝杈般无限蔓延下去。有时甚至觉得他在一个自然段里都能提到至少三四件不同的事。但他的文章却极少出现散乱感,他文章的核心主题仍然像一条绳索垂悬在那里,当他感觉自己确实有点发散过远,就收拢一下。他的文章虽然经常有越积越多、无边无涯的感觉,但很少会从他的文学容器中满溢出来,弗兰岑的这种控制力无可比拟。他在这本书里提到自己的写作方法时自陈道:“……我该怎么一面讽刺网络宣传和道琼斯指数,同时留空间给复杂的人物和场景呢?随着构思时间愈拉愈长,文化变迁得愈来愈快,我愈来愈恐慌:要怎么设计一艘可以一边浮于历史,一边创造历史的船呢?”我想,弗兰岑作为一名横跨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界、以反映美国国内社会和民众的种种问题为己任的作家,他的这种种风格都是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这可能来自于美国那种深入民众骨髓的巨细无遗的民主生活方式。弗兰岑把他文章里的每一个话题都展开得扎实且充分。他的评论就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对国家议题的评论,没有躲闪、含沙射影或绕弯子,没有任何流于表面的装模作样的假深刻讨论,完全以个人和家庭的最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去直面那些他所评论到的美国国家事件。弗兰岑的议题一直是美国议题,他始终站在一名美国公民的立场上,用他作为这个国家最有名的年轻作家的身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去考量和审视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一切,并时刻对其进行着警觉的判断,判断在美国发生的国家层面的事件,对作为这个国家中最基本个体的个人和家庭而言是否有利,以及程度深浅。有很多作家同样在讨论诸如此类的国家事务和公共社会话题时,你会发现他们正在进入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探讨起来笨手笨脚,远没有他们在自己的虚构文学世界里那样挥洒自如。但我们的弗兰岑先生是个例外。在一个大多数作家不断将文学形而上的那部分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的时代里,弗兰岑审视现实社会和自我审视的能力,要明显好过其他作家,或者说他的这方面倾向要多于其他作家。在我看完他这本书里的一段文章或者某段他长篇小说里的情节后,我通过典型的弗兰岑的方法、角度和气韵来审视我自己的人生以及我自己身处的周遭环境,我通常都能收获奇效。或者说,弗兰岑作为一名有独特形式风格和独特吸引力的知识分子,他在评论种种话题后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我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他不仅把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事情解释得非常好,关键是他还能把一种极为锐利清晰的观察事物的正确角度提供给读者,让所有读过他书的人,都能获得一种全新的、如他那般高级知识分子化的视野。你读了他的书,你就获得了他的双眼和他的头脑。你读了这位被称为“最好的小说家之一”的男人的书,你便成为一个更加出色的人。当你读了乔纳森•弗兰岑,你也就变成了乔纳森•弗兰岑。然后,带着弗兰岑带给你的一切,继续等他的新书。就像和弗兰岑独处,一起等待整个世界。
  •     套用“大众文化流行病理学”(我胡诌的)的新名词,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当属于『尴尬症』的易感人群。在收录了他十五篇随笔的《如何独处》一书中,他尴尬于同高中三年打工雇主兼母亲老友的德裔夫妇“逃不开的人际关系”;为『奥普拉书友会』拍摄传记短片时他浑身不自在,“像带状疱疹一样”,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导演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折磨”;甚至之于参与华盛顿特区反布什游行的自己,弗兰岑仍会“既兴奋又厌恶”,油然而生一种“看到自己在看自己”的“十分怪异的体验”。连他自己也承认:“我太难搞了。”而这位难搞先生的正职,其实是小说家。或许是职业相同使然,这本《如何独处》中,常会闪过王小波的身影。他们都曾收到过哭笑不得的读者反馈——王氏的读者建议他别搞小说专心写杂文,弗氏的读者则直斥其用词花俏,“只是为了炫耀”。而两人共有的期望,即伍尔夫笔下的“普通读者”,似乎从未出现过——王小波在一群“想受道德教育的读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读者,感到性压抑、寻找发泄渠道的读者,无所事事想要消磨时光的读者”之外,仍然坚信严肃文学必有其鹄的所系;弗兰岑则将发表在『哈泼氏』(HARPER’S)杂志上,让他声名鹊起的文章砍去四分之一,“挥别充满愤怒和恐惧的孤寂”,改写为直抒胸臆的《何必苦恼》。和王小波那本《我的精神家园》一样,弗兰岑在《如何独处》里,就文学之外诸如利欲熏心的烟草业、臃肿拖沓的芝加哥邮政、“原始科技法西斯主义者的建筑梦遗”联邦监狱等话题,展现了他小说家钜细靡遗的描述与一针见血的洞察力。这很接近于近些年风行的『非虚构写作』,但弗氏的随笔从不回避个人的视角、情绪及观点,比起同为小说家且揭橥『新新闻主义』的梅勒(Norman Mailer),更为冷静平实。弗兰岑在本书序言里所声称“放弃身为小说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藉由写作这些随笔,以一个大众文化批评者的身份阐发了出来。阅读这本随笔集的字里行间,乔纳森•弗兰岑的影像不时会跟电影《旅程终点》里自缢的小说家,大卫•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重叠起来。华莱士家中没有电视机,看似比拥有一台二手索尼特立珑的弗兰岑拒绝流行文化拒绝地更为彻底。然而影片里的大卫在全国签售的旅程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沙发土豆”,沉溺于电视剧的肥皂泡沫而难以自拔。《如何独处》里也贯穿着这种矛盾性——即个体的独立多样,如何面对看似五光十色的大众文化实质上的千人一面?这种“表面的深渊”激发出尼采所言的”凝视与被凝视“,一不小心就会“深受它企图抵抗的那种疯狂的折磨”。弗氏对自己曾经非常喜爱的小说家、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后期作品的批评也在于斯——“他便将天分转向企业公关那种典型的骗人勾当……集结起一部在文学界无人能出其右的关于欺骗的百科全书”。乔纳森•弗兰岑心目中的小说,要讲述的是“‘艰深’代表人生之艰难的故事”。“艰深”一词,颇似王小波所说的“障碍”,即“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的黑色幽默。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在斯沃思莫学院(Swarthmore College)读德文的弗兰岑,就想写出那种“决不妥协的小说”,其榜样正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而当他耳闻目睹“支配世界的科技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神秘”(人类如何逃避或正视存在的意义)和“举止”(人类行为的具体细节)这两项小说作者的首要关注快被赶尽杀绝的“美丽新世界”,开始陷入绝望——当“每一句辩解,每一次防卫”,“似乎都会溶解在当代文化的糖水里”,阅读和写作严肃文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正如《沉默的大多数》一文的前四分之三,王小波皆在阐述极端年代下沉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得已和伦理上的正当性,而后四分之一仍然选择“打破沉默”一样,弗兰岑也意识到,“唯有某人在某地期望你大声说话时,沉默才是有用的声明”。“当沉默的代价似乎不再是默默无闻,而是彻底被遗忘”,“当电子文化上涨的水位使每个读者、每位作家都变成孤岛”,确信严肃文学“这项伟大的人类事业”拥有同伴的“社群感”愈发不可少。王小波在《怀疑三部曲》的后记中,提及严肃文学的价值,亦作如是感——“严肃文学的作者最终会被一些读者原谅,因为他的书最终会给读者带来好的感觉;但也有些读者始终不会原谅他们,因为费力地读完全书后,没有一丁点好的感觉。然而,只要有前一种读者存在,严肃文学就是必要的。”这与美国小说家唐•德里罗(DonDelillo)给弗兰岑回信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不会因为市场枯竭就停笔。作家领路,而非跟从。动力活在作家的内心,而非读者的数量之中。而如果社会小说还活着,但仅勉强残存于文化的裂缝和凹痕中,或许它会被更严肃地看待,就像濒临绝迹的景观。背景缩小了,但强度反而提升。”这也印证了王小波的判断——“在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地位和舞台剧一样,正在成为一种高雅艺术。小说会失去一些读者,……剩下一些真正读小说的人。小说也会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会去下海经商,或者搞影视剧本,最后只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人。我以为这是一件好事。”换言之,『尴尬症』或许正是鉴于个体的复杂性,面对包裹着世界的单向度之时,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反应罢了。它既可以是对过去“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半分”这般贫乏无趣话语的截然拒绝,也会是身处喧闹嘈杂的单调杂音下,流露出的一丝怀疑。阅读严肃文学本身,即是缘于孤独的一项行动,且不可避免会加深对主流的疏离感,进而换得一份洞悉我们游弋在深渊边缘的清醒,于“严重冲突的永久持续之中”寻找意义。“世界正走向终结,现在仍在终结中,而我很高兴回到它的怀抱”。
  •     乔纳森·弗兰岑的《如何独处》完成于其小说《纠正》出版不久的2002年,是一部文集,和他的小说一脉相承。弗兰岑是体量巨大、书写城市的严肃小说拥护者,《纠正》《自由》几部代表作皆是对美国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范围遍及全世界,今年的新作《纯洁》还将笔触伸到了东德。  这本文集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原生态的弗兰岑,带有一种絮絮叨叨的苦闷和聒噪,他的冲劲和极端,对现代科技的斗牛犬姿态,让人愤怒也让人大呼过瘾。他这本书主题遍及个人隐私的泄露、严肃阅读的探讨、邮政效率的低下、拍摄奥普拉秀的尴尬、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症、使用的老式拨号电话、烟草的争议、监狱的管理模式、美国的城市功能等等,归结起来的主题是:在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自己应如何学会独处?  世界走得太快,已忘记了严肃小说的复杂和安静  作为小说家,弗兰岑最直观感受到严肃小说在今天的式微。严肃小说的社会性曾经盛极一时,维多利亚时期的读者像期待今日的电视剧一样期待新的连载。随着影像的发展,电影从娱乐变成艺术,发展成产业,电视剧也紧随其后,影像对时事的呈现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严肃小说,在《冷血》(一桩震惊全美的血案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是杜鲁门·卡波特)之后,报纸杂志的非虚构性也大为增强(多少非虚构报道的写法和小说仅有一墙之隔?)。十多年后,社交媒体的发展让电视都显得过时,短小的文字是信息更迅捷传递的渠道,大众更满足于“信息”的接受,连阅读长篇文字的耐心都已失去。  不久前,弗兰岑将社交媒体形容为“不像是任何领域的艺术融合,而是像一种消遣、一种嗜好或是一种工具……作家是孤独的,读者独自工作,通过书页来交流。促使读者在社交媒体中开始自我推销是非常可怕的,这违背了我知道和了解的真正优秀的小说作家们会做的事”,有意思的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乔伊斯·卡罗尔·奥茨等作家早已是推特达人,大卫·米切尔、克莱尔·伊根用推特连载自己的新小说,严肃小说家们纷纷拥抱自媒体,弗兰岑还有必要这么怒气冲冲吗?  有必要。当今世界走得太快,已经忘记了严肃小说的复杂和安静。  严肃小说不能作为工具和特效药,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给予读者抚慰,只能和读者一起疑惑,提出的问题比答案还多。严肃小说不能抹去现实的障碍,只能将读者带到更多更远的世界,并告诉读者这些问题是普遍的。影像可以完美地满足观者的想象,营造乌托邦幻境,将障碍抹去,让大众舒服。影像的呈现方式让读者对小说的要求更加严苛:如果无法满足自己的娱乐心理,就不是好的小说。  严肃小说是汪洋巨浪中的小船,虽然柔弱却有力量  在《艰深先生》里,弗兰岑借助一封攻击自己的读者来信探讨了这个问题。他将小说家分为“地位”和“契约”两类,地位型小说家写出的是最出色的艺术品,如果读者排斥这部作品,那是因为读者缺乏素养,小说独立存在,和人们是否有能力欣赏它无关。契约型小说家和读者签订一份契约,由小说家提供问题,读者利用它们创造愉快的体验,写作需要平衡自我表达和团体交流。令人意外的是,他恰恰和这位读者的观点相同,骨子里认为小说家和读者的关系应当是“契约”型而非“地位”型。区别就在于,弗兰岑能够从更艰深的小说中得到快乐,如威廉·加迪斯的《承认》,这部九百多页的小说让他着迷。加迪斯的小说虽然痛苦却充满敬意,他能囊括战后的美国社会,富有严肃的智慧和纯洁的宗教情感。阅读的乐趣和作品的价值不冲突,关键在于理解的能力,而影像正渐渐削弱这种能力。  当大家都活得很开心时,阅读痛苦的严肃小说是不是显得过时?  严肃小说是汪洋巨浪中的小船,虽然柔弱却有力量,它能够保留对人性复杂与困惑的思考,长篇的文字和紧皱眉头的态度是必要的。弗兰岑维护严肃小说,深知严肃小说不会消亡,即使它的声音越来越小。“我深信英雄就该沉默,叛徒才会聚众喧哗……哀悼小说家退回自我、哀悼大题材小说衰微,与哀悼郊区崛起的原因相同:我喜欢将最大限度的多元性和对比挤入单个激动人心的经历……我仍喜欢像城市一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小说”。《纽约百科大全》不如写纽约的作家,好的小说才能将城市肌理和本质展现出来。但《纽约百科大全》对这些大师只有简单一行字“许多六十年代成名的作家都在七十以及八十年代离开本市”。  在喧闹嘈杂中,如何维持个体性和复杂性  谈论严肃小说之外,随笔集里还写到弗兰岑亲身经历的故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在病中和家人渐渐和解,父亲临终前,他等在外面,心里却是希望父亲快走,父亲早就是这样的状态,现在只不过是最后一部分的消失。克林顿的性丑闻看似凸显社会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但其实是私生活粗暴地侵犯更多的公共空间。  处女作出版时,弗兰岑非常想上当地的电台申明自己的严肃小说理想,但出版后收获的却是一大堆和作品无关的书评。在电台推广小说,主持人还没看完第二章,只会问些泛泛的问题,不断摩挲书页好像文字能通过皮肤吸收。《纠正》被奥普拉选入读书俱乐部后,弗兰岑和摄制组回到圣路易拍宣传片,他一遍遍在家乡的地标上徘徊,按照导演要求做出思考的样子,必须矫饰出对家乡的怀念,即使对现在住在这里的人满怀厌恶,脱口而出“这真假!”。  弗兰岑还研究过性爱书籍,《床上的书》这篇“色而不淫”得有趣,其实是严肃的弗兰岑认为当今对待“性”随意且太过轻浮:当读到引人入胜的小说时,很怕性场面出现会破坏它的氛围,因为性只是性,每次都雷同。当今的性爱指导鼓励各种技法,展现各种统计数据,可性焦虑永远存在——赤裸身体被拒绝和蔑视的危险。如何提升性爱质量?各种卧室中的隐秘技巧:使用情趣内衣(弗兰岑发现自己是少数对此不感兴趣的直男),说猥亵的话(要像编剧一样自然),凯格尔运动对锻炼耻骨尾骨肌肉很重要,用多种方式自慰(手势要有创造性),男人是视觉动物,大小不如运用来得重要……  “我想让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作为我挥别充满愤怒和恐惧的孤寂,转而接受——甚至颂扬——读者和作家身份的一种记录……这些文章共同的深层探究更为重要: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大众文化中,如何维持个体性和复杂性,即,如何独处的问题”。  读完《如何独处》,感觉像经历了一次劳累的长跑,弗兰岑的絮叨带着一种清醒的愤怒,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很激烈,对于自己的完美也要求得苛刻,他有在严肃小说里囊括世界的野心,希望准确且深刻地写出自己对时代的看法。他着迷体量庞大的严肃小说,并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因为严肃小说这艘小船,即使一次次淹没在巨浪波涛中,它创造的空间和思考的方式也能让读者保持安静,学会独处,维护复杂,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流爆炸、变得越来越相似和浅薄的世界。  “在《如何独处》中,我们得见一位社会严肃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不轻易随俗、不断诘问,历经挣扎与成长,认清忧郁与恐惧,学会立定自我的记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次看弗蘭岑,感覺是個特別擅長開頭與結尾的作者(不知道在他的長篇中的各個章節是不是也會這樣美妙)。一位作者眼中的作者和讀者的關係,以及他所感受到的憂慮和無畏,在我看來是十分有趣且值得了解的。
  •     杂文合集,并且和书名没啥多大关系。
  •     理性而敏感
  •     读前未看简介,以为是一本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书,结果洋洋洒洒的便以杂文的形式劈头盖脸的来了。正如作者字形容的那样,读书如爬山,这座山我确是爬上了,也只看到了一小部分的风景。有关作者个人的部分写得知性又感人,从中透露的立场与作家的敏感,让人期待他的其他小说。而关于社会的部分,不得不说,没有看懂,也只好留给以后。关于地位型与契约型作者的部分着实有趣,这本书里面的长句都懒得细细品味的我,只想起那本没有读完的2666。最后,“想要独处不要太孤单;想和别人一样又与众不同。”大概是世上最普遍的心病了。
  •     有时候我们所面临的情形其实也和弗兰岑一样:有的是想方设法“如何避免独处”而从不考虑“如何独处”的人们。对此,我们应该悲观吗?还是像弗兰岑一样,从悲观中孕育出一丝乐观呢?这倒又让我想起了一个典故,庄子云:“知其未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德之至也。”这境界是不是颇有些类似呢?
  •     看不进去,感觉与自己的生活脱节。当初是因为书名吸引,但是发现内容只是一些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一些感想担忧等事,与我关系不大,没看完。
  •     有点严肃。喜欢前面写到阿兹海默症的一章,很感动。后面大多是美国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故事。无法跟作者感同身受,所以领会甚少
  •     “我深信英雄就该沉默,叛徒才会聚众喧哗。”好喜欢严肃的吐槽和观察
  •     轻描淡写地叙述出本应如洪水猛兽般的冲击,却只让你觉得现实就是现实。人都会老,遗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事情可被遗忘。
  •     阿兹海默,制药公司最后一个金矿。琐碎而个人。更主要是无法在译文中找到投入感。
  •     最喜欢父亲的脑和何必苦恼
  •     这本书让我明白什么叫做“陌生化的美感”。弗兰岑真是个思想深刻的知识分子,大段大段的长句就像波动的鞭子鞭打着读者的无知,然而作为一个智性抖M,这当然很爽。
  •     看了标题便自作多情,看了内里便意识到自己误会了。
  •     美国大叔陪你唠嗑说闲话系列。开头看起来比较乏味,慢慢接受大叔的说话方式之后会非常喜欢。推荐去看
  •     读完后确有必要去写的文字了!
  •     文章很奇妙地将作者个人叨逼叨逼的私人体验以及对美国社会深刻的剖析融合在一起,非常喜欢《父亲的脑》《帝国卧室》《何必苦恼》三篇。《艰深先生》真的太艰深了,完全看不懂。。。
  •     15.12.18-17.1.28:<父亲的脑>还是那个味道。
  •     看得我头疼~
  •     因为写作背景的关系,好多都翻翻就过,但是有几篇讲阅读与人的很有共鸣,《父亲的脑》特别好看。
  •     很枯燥,后面2/3大致浏览了一下;作者批判一些现实问题,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思考变化,豆瓣上写道“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主流世界里,如何平静温暖地独处。”,也许静下心来看可以领悟到其中的意味,可惜我是浏览了大多数!
  •     悲剧写实主义保留以下认知:进步一定有其代价;没有事物能用续不朽;如果说在这世上好胜过坏,那么差距也是微乎其微的。
  •     絮絮叨叨神经质,好丧,我喜
  •     真的是太沉闷了,感觉作者在喃喃自语,而我走不到他心里。
  •     最爱“父亲的脑”那一节
  •     公共知识分子如何观察世界
  •     这个翻译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翻译的过于凌乱,标点的使用更是让人抓狂。内容姑且不说,这份翻译极大的降低了阅读体验
  •     在中文的语境里「如何独处」听起来太像鸡汤文,实则是批判社会的种种,探讨人的自身。貌似还有一个版本译为「如何孤独」。《父亲的脑》十分喜欢,关于隐私、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观点也很有特点。读起来不是很轻松,甚至有些不耐烦,容易感到咄咄逼人,又会觉得很有道理。要看弗兰岑的小说的!
  •     某些章节需要再读一遍。
  •     写隐私和父亲的两篇写的很棒
  •     别被书名骗了。如果了解美国文学的话读起来会轻松一些,对我来说真的很难读。
  •     2016.9.28-.9.30,kindle。对读书,写作,心理方面的文章比较感兴趣,比如书中的父亲的脑,捡破烂,床上的书,其他的看的比较粗略。电子书有它的好处,可以大致的翻阅,也可以随时记笔记,但是跟纸质书相比,让人更没有耐心看仔细。在电子书上能认真看的篇章,那是真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如果不了解作者,不了解美國歷史,似乎非常會讀的非常吃力。也難怪豆瓣上有很深入的評論,評分也不低,iReader上也有瘋狂的吐槽和極地的評分。這書的受眾群限制有點高。全書沒法評價,有好幾個章節理解不了,但又有好幾個章節實在太有意思了,從最簡單的有幾點突然就對之前所謂的西式那一套這句話開了竅。
  •     书名和内容没有关系
  •     How to be alone.
  •     C。一个矛盾的事实,独处很难又很简单。
  •     《父亲的脑》刺痛了我的心,而之后的批判让我看到了精辟的句子。然而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东西,实在看不下去了。
  •     因书的出版年代对现在来说某些话题比较老旧甚至过时了,但某些话题对于国内甚是超前的。看得出作者的写每篇文章的情绪都不是很稳定,且喜欢引述大量其他作者的名字或者作者的作品或者仅仅是文章标题,往往看到这些段落时会比较乏味(可能于我而言几乎比较陌生所以无法产生共情)。对作者的一些自行分类定义的阐述比较感兴趣,喜欢有逻辑性的陈述。
  •     这本书让我奇怪、莫名其妙、茫然、烦躁、有趣、共鸣再到长吁一气的看了几天。书中大量的“名词”没有相关文化背景或知识的读者是没法贯通理解作者真正用意读下去。时间紧迫翻完了300页的书,发现这是我第一本仅仅因为想要读懂而想翻第二遍第三遍的书。回头一看《自由》还在书架里已经让我迫不及待。
  •     坐下来听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抱怨生活还真是一种挑战啊
  •     无聊死了,作者就像个精神病,一直瞎逼逼,看吐了
  •     废话连篇,文不点题。讽刺的是高中时我还买来他的《自由》读过一部分…
  •     蛮有共鸣,也有启发性,还不错。
  •     想要独处,又不想孤单;想要和别人一样,有与众不同。在忠实的作者和信任的读者之间,这种链接是时常发生的。有两篇笑出来了。
  •     推《父亲的脑》
  •     非鸡汤 批判的足够犀利
  •     散文,但是我不是很喜欢
  •     不难看出乔纳森·弗兰岑是个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书中许多针砭时弊的描写十分精彩,只可惜我对作者提到的美国的社会问题不甚了解,很多内容只能囫囵吞枣。但很喜欢与小说和写作相关的几篇文章,作者对于这两者的见解很有借鉴意义。金句很多。作家终究要与时代接轨,作品也要有时代意义才对。
  •     看书名是心理学,读下来是社会学,除了第一篇其它都很没意思。给这本书打心理学标签的,是看了个书名就当成读过来评价的吧?
  •     这不是本心灵鸡汤
  •     it is not the same as it looks like.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