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日本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507544273
作者:徐静波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静观日本》是日本两位前首相一起作序的书,因为渗透了两位首相对中国的情感和友谊,更因为作者旅日20年对“日本真相”的认知和发现。作者以一种新闻人特有的视角与感觉,用极其细腻而平实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讲述了从首相到普通日本民众的生活、梦想以及他们的烦恼。书中所涉猎的不仅有关日本的政治与经济,更多的笔墨是介绍了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真情实感。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日本,也会找到中华文化曾经失落、需要找回的影子……要了解真实的日本,从《静观日本》开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让我们好好做邻居——静观中日关系
1.我不是徐福的后代
2.到奈良去寻找古长安的影子
3.遣唐使渡海来中国到底有多艰难
4.冲绳岛上的中国人
5.甲午战争,清廷为何会失败
6.日本老兵证言:确实拿中国活人练刺刀
7.寻找日本“731部队”战犯的下落
8.日本老兵忏悔:当年我们在南京杀人放火
9.我问老兵金子的7个问题
10.日本人为什么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
11.我与高仓健做邻居
12.日本女人嫁给中国男人时的感觉
13.自掏腰包为中国人打官司的日本律师
14.日本驻华大使的任前课
15.大分县知事的“中国梦”
16.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GDP赶超日本”
17.对日投资,日本为何会担忧
18.捕捞红珊瑚,事情其实是这样
19.中日关系该如何避免“两败俱伤”
20.“中国第一股”为何在日本遭遇退市
21.为什么中国人一听“日本制造”就上当
22.一台日本电脑的维修故事
23.在冲绳美国村里闯荡的苏州美女
24.中国人到日本炒房的麻烦和陷阱
25.中国人能否换个角度看日本
第二章 坚硬的樱花——静观日本文化
1.“守家业”在日本人心中分量有多重
2.对话日本首富——优衣库老板柳井正:钱多了该怎么花
3.日本公主上学享受什么待遇
4.日本人为何拾金不昧
5.日本白领为何在墓地里吃饭看书
6.环保大国日本为什么不取消塑料袋
7.日本女孩为何要跪着服务
8.拯救万人生命的播音天使为何得不到表彰
9.日本为何允许女孩16岁结婚
10.日本女星为何不拜金
11.日本女人选择老公的三大条件
12.日本女人为何很少举报情人
13.在日本撒谎将会付出什么代价
14.日本著名科学家为何上吊自杀
15.日本奥运会奖牌得主都奖些什么
16.日本女足为何能够成为世界冠军
17.日本人看待美国人的心态
18.日本为什么没有乞丐
19.日本人生病为何不往大医院跑
20.日本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当“啃老族”
第三章 神坛下的“不死鸟”——静观日本经济
1.日本人为何只相信“国货”
2.日本家族企业久盛不衰的五条法则
3.“丰田王子”如何拯救丰田汽车王国
4.“松下电器”的名称为何从地球上消失
5.日本制造业为何会走下坡
6.郭台铭为何难成夏普的大股东
7.日本经营之神如何拯救日本航空
8.日本八佰伴集团为何破产
9.东京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10.一个中国人在日本的买房记
11.在日本当老板为什么比在中国当老板轻松
12.日本化工项目落户之前要做哪些工作
13.日本最牛的一家豆腐店
14.一位日本小老板的悲喜曲
15.日本企业家为何不愿抛头露面
16.从家庭收支簿看日本人如何生活
17.互联网经济,日本年轻人没兴趣
18.麦当劳总裁为何被骗7000万日元
第四章 拿来与继承——静观日本政治
1.村山口述:“村山谈话”发表的前因后果
2.对话鸠山由纪夫:当首相的酸甜苦辣
3.安倍的讲演费是天价
4.安倍让自卫队出兵海外到底为了什么
5.日本为何怕加人亚投行
6.没有人比日本更关注中国
7.行政改革,日本为何也这么难
8.日本反贪,谁开第一枪
9.日本政坛有一位华裔议员——莲舫
10.日本的市长每天都忙些什么
11.日本29岁最年轻市长为何被捕
12.日本“官二代”为何没有财产
13.东京的“城管”都管什么
14.大地震中日本学校为何不倒
15.福岛核泄漏应该由谁来买单
16.核泄漏后东京人怎样生活
17.东京遇台风为何不会水漫金山
18.日本风景旅游区为何不卖门票
19.日本民众有苦向谁说
20.日本企业请客送礼为何这般小气
21.野田身后的“和风美人”
22.日本消防队是如何救火的
23.首相儿子与陪酒小姐谈恋爱

内容概要

徐静波,祖籍浙江。曾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中国大陆著作代理人。1992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海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课程。2000年,出任亚洲通讯社社长。此后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从1997年开始,连续19年采访了“中国两会”和中共党代会,曾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日本电视台、东京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深圳卫视等的时政评论员,一位中日问题专家。从2012年起,连续3年获新浪网、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荣誉。著有日文著作《株式会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的中国》等,译有《一胜九败》《不死鸟》等。自2012年在凤凰网开博至今,点击率已突破一亿!


 静观日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初拿此书,觉得很高大,因为有2个日本前首相的序文,其实感觉像是博客的摘录。逐个文章读来,多的是作者在日本的所听所想和所感,有他的经历和一些观点的碰撞。觉得有些意思,就当茶余饭后的趣闻了。没多少的故事,也不能面面俱到的看日本!
  •     初拿此书,觉得很高大,因为有2个日本前首相的序文,其实感觉像是博客的摘录。逐个文章读来,多的是作者在日本的所听所想和所感,有他的经历和一些观点的碰撞。觉得有些意思,就当茶余饭后的趣闻了。没多少的故事,也不能面面俱到的看日本!
  •     印象中没有看过徐静波的其他作品,看当当网上的评价还不错,且有“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鸠山由纪夫作序推荐”,便买了下来,但初读不甚满意。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为“静观中日关系”、“静观日本文化”、“静观日本经济”、“静观日本政治”,每章下面有二十篇左右的文章,本以为是叙议结合的长篇文字,没想到竟都是寥寥两页,且“故事”占的篇幅比例大,分析和议论少或干脆没有,就像是看了八十篇博客体的“我看日本”,或是微博新闻体的日本游记。就从书中得到的信息,徐静波是亚洲通讯社的社长,对中日政经关系有多年的研究,总到日本各地去做关于分析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讲演;经常跑采访,也认识许多日本政经界的有名人。居日二十年,深入日本社会,加上记者自身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件的敏感度,徐静波应该可以写出更深入的“观察性”文字,而非“故事性”文字,但或许正是因为记者的客观性,他更多地是在陈述一些事实和现象而很少主观地去分析和评论,倒也契合书名中“静观”二字。只是书里一些生硬的显得特意的幽默、总结性的单薄得显得敷衍的呼吁,以及某篇结尾处一句“文章写到这里,觉得还没有完全写透,就干脆不写了”,实在是让我汗颜。抛却文章介于新闻、记叙文、杂文之间的风格,总体上能让我对日本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发现了看待日本的新视角,有了新观点,还是有一读的价值。我对中日关系没有过独立的研究,都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大众传媒和老师主导的课堂讨论得到了一些了解和思考。上个学期,日语老师让我们先后翻译了“村山谈话”和安倍的战后七十周年谈话。记得我们在课堂上为村山的诚恳而感动,也记得大家因安倍的不真诚与敷衍了事的态度愤慨激昂,下课了也无法停止讨论。徐静波在第一章里有几篇采访当年侵华老兵的文章,无一例外地,老兵们回忆起那些残酷的暴行,无不愧疚悔恨,也有人排除万难出版过揭露侵华真相的书籍——但可想而知,并没有多少人会买来看。有趣的是,徐静波没有再采访和平时代出生或非参战兵后代的人对于侵华战争的看法,如此一来,我们其实并没有办法从书中了解到日本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倾向,而就我们所知道的现实情况,即使老一辈的人,特别是参加过战争的人对侵略行为有一个比较深刻明了的认识,但是占了日本人口百分之八十的战后一代,受到历史教育(据了解,日本高中主流的历史教科书有五种,对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暴行的描写不尽相同,但都没有完全客观地给出真相)甚至是右翼思想的影响,对日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普遍没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可能除了“日本为东南亚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这种安倍反复强调但说了等于没说的事实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了。在这个问题上,多数日本人是被蒙蔽的。在富足的时代,日本年轻一代对政治表现出的“无关心”似乎让我感觉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加上安倍的谈话中有一句话的大意是:“我们不应该再让我们的后代背负战争带来的内疚和耻辱”,但是“我们的后代”知道这场侵略战争的深重吗?如果不知道、不了解,何谈背负?如果知道,就仅仅止步于冷漠的“知道”,不需要感到内疚和耻辱了吗?日本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似乎脱节了。在日本时正好遇上团体自卫权解禁,我问几位同班同学怎么看待这件事,回答都是“不清楚”、“不了解”、“感觉也没什么改变吧”。不禁语塞,不再说什么。我向来觉得日本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做得无与伦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总能与时俱进,变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很让我敬佩的一点,也是中国需要学习的一点。但如此爱护历史的日本人,为什么社会的主流偏偏没有直视历史的坦诚和勇气呢?从现在起的一代人后的一代人,再一代人,或许就这样慢慢地淡忘了吧,只记得两枚原子弹让自己的国家败落倾覆,死伤无数,却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其实也是万恶不赦的侵略国、加害国吧。中日关系一触即破,最深沉的原因无疑是战争带来的伤痛,而日本政府始终不肯真诚地承认历史错误、向被害国道歉,成了一直以来无从愈合的伤痕。中国始终有一谈日本不分是非全然批判的人,也有为了中日友好终身奋斗的人。中日的民间交流日益兴盛,前些日子我校与饭山市的中学友好交流十五周年纪念庆典在饭山举行,课堂上看着老师带回的回顾十五年历程的视频,想着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包括自己这一届人为促进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便几欲落泪。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位置上无法分割,全球化以席卷之势发展着,中日作为邻居不可能相互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联系,只希望从今往后中日能抛却敌对,更加友好互惠,坦诚相通。在日本文化方面,徐静波在开篇就写到日本人守家业的问题。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带几位中国大老板去一家老饭馆吃饭,主人一直服务得很周到,最后自豪地告诉他们,自己是这家饭店第八代传人了,不料一阵静默,一位老总问:“我们可以走了吧?”事后老总跟徐静波说:“这家人八辈子都在这小饭店里,真没出息。”的确,中国和日本对于“优秀”的定义和要求太不一样了。在中国要让人夸你优秀,大都需要做到比身边的人都要好、要突出,成为驱动任务带动发展的那少数精英人才,有所成就,方才是让人称赞的“优秀”之人;而就我的了解,日本固然也对优秀和精英有着热烈的追求,但总体上对于个人的优秀或出类拔萃的看法没有中国那么极端或狂热,只要正直有信、努力上进、遵规守纪、品行良好,这样的人——一位好公民——就已经是“立派”的、优秀的人了,即使其在一生中的鲜花与掌声寥寥无几。何况日本如今是“宽松世代”,要为成为精英而挤得头破血流的人似乎更少了。我认为这说到底是资源分配的问题。在中国,读书高考,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不断鞭策自己、超越别人,踏上人生巅峰这一条路似乎是被限定死的,其他的路子几乎就是歪门邪道,难以发家致富、成为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是与名誉和财富捆绑在一起的。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巨大的差距,通过相对公平的高考才有可能翻身,若脱离教育自己出去闯荡,除了天资与运气好的,大多都是碌碌一生,茫然挣扎。而即使同样是大学毕业,当保安的与坐写字楼的人得到的工资可以是天壤之别。贫富差距太大。在中国如今一切向“钱”看的大发展大变革中,多数中低端的服务业、个体手艺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做着这个社会中最底层的却又是支撑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的人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这个时代像一部轰轰作响的机器,跑得太快,他们明明是很重要的螺丝钉,却好像被遗忘了,被落在了后面,苦苦追赶而不得。那些好的资源,那些所谓社会的发展成果,目前还难以轮到他们来共享。中国是未富先老,日本却是未老先富,在资源全民共享上确实应该做得更好。高层的收入虽然被加以巩固但也被压制着,高不上去,中低层的收入被顶托着,低不下来,即使是只靠做便利店或餐厅服务员的兼职也能过得下去,贫富差距比中国小太多,“努力读书赚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想法很少见,日本人不用挤破脑袋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有一个富足的国家做支撑,有讲究公平公正少有戾气的同胞,在学生时代便习惯了班里每一个人都需要当一个班级委员——即使只是每个月给班里的同学换一次座位表——日本人当然也需要精英,需要选拔优秀的人才,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那金字塔顶的一分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一个团体里不拖后腿的人,成为社会运作中一个小小的但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也是一份重大的责任,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或许也是日本的匠人精神比中国浓厚的原因吧。许多中国的车间工人或许并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专心致志的,反正到月底也就拿那么几个钱糊口——噢,也还是说回了资源公平与分配的问题。----------其实我只是把要发给大学的读书报告贴上来了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一家之言。但能有人能如此近距离而且持久地关注、介绍日本,本身就是不易的。总体而言,比较客观。
  •     觉得作者写的还是太随意了一些,但是看完对日本还是油然起敬。
  •     比较浅显易读~当然深度不如专业研究。
  •     读完了,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日本对历史的态度,基本外交以及中日交流与冲突。
  •     从中日关系,文化,经济,政治四个方面都做了一些介绍,但是不够系统,更像随笔,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对于读者来说对日本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日本真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恐惧来源于未知,多一些了解,就越理性,看待问题越深入。我最大的感触是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盲目抵制日本不可取。
  •     很早开始听徐静波老师的电台节目,所以这次书一出版就买了一本,加之自己本身对日本就非常的感兴趣,相当长一段时间对日本非常向往,所以想通过这本书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日本的方方面面,看完整本书也确实是从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了解了这个我们最熟悉却又陌生的邻居。说实话想在不夹杂任何感性因素的情况下去观察日本确实是有点难,但徐老师作为一个相对中立的媒体人用他的视角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日本,让读者非常受益。很值得一读的作品。
  •     内容不成系统太杂,内容倒真实,一个来回的飞机加火车随便翻完了,有点像写成书的博客
  •     喜欢介绍日本文化和经济的部分!
  •     欺负我没去过日本。。。
  •     徐静波先生对日本方方面面的观察。守家业,死后成佛,流浪汉等篇印象颇深。
  •     日本日常方方面面,是中国人关心的内容,感觉去日本炒房一定会完蛋啊,大家谨慎,不要看东京市中心房价便宜就去买买买。
  •     博客文章集锦
  •     作者在日本二十余年的静静观察,是值得品味的不可多得的好文。
  •     三联书店现场签售购置。微博文章集子,散碎不成系统,但冷静的态度还是值得称道。
  •     中肯又脚踏实地的讲述,行文风格严谨中立。
  •     静观标题党写日本,怎么看怎么觉得写得不认真,差评。#20160402,奥森大草场,鸟会第十二期#
  •     随笔集合,介绍日本的风土人情,日本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单一民族、严格自律、黑社会、遵守传统……
  •     少一些情绪激动的反日冲动,多一些静静地思考,跟日本的差距,远不是GDP赶超那么简单!
  •     任你波涛汹涌,我自静静道来。在现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徐静波这样冷静看待中日关系的人不多了。
  •     金子送的生日礼物,经常在喜马拉雅听徐静波老师的节目,觉得应该买一本看看,但是里面的内容跟广播里听的差不多,不过喜欢的人应该抽空看下吧,我自己没有看完
  •     徐老师不错
  •     大家为什么要上升到文学的高度评价这本书?这难道不就是一个“日本通”的中国人把他认为值得我们学习和深省的地方记录下来给国人看吗?我不是要读他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构思精巧,我只想看到我们这个社会当下、这个政治体制、这个国家运转、这个民族文化下的诸多不足之处,以及我们该努力的方向。
  •     本书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介绍日本国情,兼具宏观和微观视角,并注重与中国作横向对比。作者指出,日本是中国无法搬家的邻居,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也是中国向外发展的“第一岛链”;日本人研究中国问题的热情、广度与深度远超中国人研究日本。国人应至少抱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想法,以平和、客观的心态了解日本。
  •     观点中立客观,但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还略显单薄,但日本如此关注中国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知己知彼才能不盲从,也才能找到方向。
  •     态度理性中立,但文章过于短小,缺乏有深度的分析。
  •     书中的故事写的都挺真实!但作者叙述的比较懒散,没有连续看下去的欲望!
  •     还不如直接去你的新浪博客看得了。
  •     一个作者日记。。看完觉得啥也没记住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双方面都做到是最好的。有说到好的方面,也有说到坏的方面。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没有错!同时,那些没有真实经理过的人,其实并没有资格说好坏!
  •     选了一部分读的,大部分不行,有一部分还不错。
  •     有关日本的各种随笔集,读完深感法制胜于环境,民情胜于法制。
  •     中日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细微对比,长见识了
  •     还算不错,两国人民真的还要加强理解与交流
  •     感觉体系不够完整,缺乏深入的研究。
  •     看的是kindle版,同时关注他博客和喜马拉雅音频,基本是博客的摘录,但是写的还是不错的
  •     记者的视角 介绍日本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 一本不错了解日本的书
  •     无聊真不能忍
  •     日本是一个干净、精致、有秩序的国家。
  •     最真实的书,反映真实的日本!从中学习到很多地方,中国人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啊!!!
  •     很浅显的描述一些见闻而已,感觉不应该是一个资深媒体人的水平。相比读过的其他学者写的旅日见闻,逊色许多!
  •     提供了关于日本的很多有意思和发人省醒的内容,有助于普通人更多的了解日本。日本不仅有二次元文化和色情文化,日本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中华文化五千年,但好的都被别人学了去,自己都没有留下什么优良传统,确实不应该。
  •     2016-7-24读毕。
  •     汉奸言论
  •     日本人的严谨勤勉和“”“羞耻心”印象很是深刻。可能因为作者是记者出身的缘故吧,对于深层次的挖掘较少,很是希望能多接触到关于日本的一些特色。非常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在于“静观”,我们理应从仇恨中走出,积极的学习他人的长处。
  •     日本知识小常识
  •     日本跟中国的差距50年开外,义和团似的的闭门造车只能让这个差距越拉越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