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30214357
作者:盛可以
页数:288页

非正常死亡群像

新书入手,上床揭膜,脱落封套,二十二时启页,翻页,掩卷二十三时五十分,两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一部长篇是我近年少有。能一口气读完的长篇自是有难得之处,与阅读者情景契合、思维互动之处。短时间的通篇翻阅,没有细微到逐字逐句,但快感就在一气呵成中,为其中的人生痛处、痛楚,激愤甚至颤抖,内心的弦就此拨动。盛可以书写的是她的时代经历、阅历后的精炼,而作为阅读者的我也是运用了自己的经历与阅历作自以为是的解读。这种互动自然使小说更具可读。掩卷后自然冒出的是:非正常死亡!从开首的女祖先的难产、我爹的第一个老婆因被爬灰沉尸河流、首犯李大个在严打中被执行死刑、李夏至在那个夏天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首都、立功高升的蔡部长被车撞死、李春天的胎儿被弄死、大舅死于脑溢血、六子在收容所的暴死、主犯乔飞燕枪毙、刘一草跳楼、那个城管被一把竹签插进了喉管、李竿子电瓶打鱼死于鱼塘、刘一花被掐死、肖水芹自沉江、刘芝麻杀城管被死刑,最尾的我爷爷寿终正寝。小说中的人物大都走完了自己的旅程,多少死亡是正常与非正常的,多少死亡是应该与不应该,自然有判断。死亡是人类最后的归宿,无论权力与金钱都无法左右和改变。灾害、事故、疾病是非正常死亡的由头,而其中的人祸必为唾骂,这个时代的无奈彻底暴露无遗,恰在2015年春我们又见闻了上海滩的踩踏与姚贝娜的离开,当然还有更多。新闻成为旧闻,植入小说,余华在《第七天》有过运用,盛可以在这部小说里也有发挥,当年的、曾经的、时下的大事件都能看出端倪,严打、那个夏天、SARS、收容制度诸如此类,有怀念,有质疑,有感慨。小说书写的年代契合我经历过的年代,一些事甚至巧合到雷同,我还记得我母亲的外祖父当年从酱豆腐瓶里取出的冰糖颗粒分发给我们,毕竟洞庭湖与东海之滨处于同一时代,有经历就有体会。2015年1月24日晨乱涂

生长无未来

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是一篇书评,是所感,关于作者,关于书,有部分书中的情节泄露。初识盛可以,并不是由社交网络而起。那天在回程的机场,买了本三联杂志。难得一见的厚厚一本,关于各地迎新春之道,讲年货讲得津津有味,边上都是即将踏上旅程的热闹一家,小小的候机厅竟然也像故乡里小小院子。孩童们你追我赶,新年要来。在一本满是吃吃喝喝的杂志当中,看见了盛可以。其虽也是描述春节家乡节气,却是透着冷冷清清的滋味。正好飞机延误了几小时,放下杂志搜了微博,看了几篇其文章,好一个凌厉的女子。一个月后看了野蛮生长,用蛮横的方式述说成长,人性野苍苍,留下一片故土白茫茫。成长之后打回原形,苦留下一片冷清清。生命野茫茫的一片,野火吹又生,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燃成灰。野蛮生长乍一看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这个家族里,有人蛮横,有人疯癫,有人通透,而“我”,冷眼旁观这个世界的一举一动,看别人哭听别人笑,活得类似自由,却也还是没在俗世里成功赢得一片自由天。当中人物,最喜欢对刘一花的描写。类似于《北妹》,盛可以对于描写南下打工的年轻女孩这个群体似乎总是会刻画得特别入人心。一字一句,冷冷淡淡,人物描写却是酣畅淋漓。刘一花似乎是放荡不羁,似乎是坚强闯荡,每一次意料之中的转折,也是得让人缓一会才能透得过气。而其他的人物,除了爷爷,共性大多都对生命怀着淡淡的期望,总而言之,抱着“没有什么可以比过去更坏"的想法迎接着“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未来”。而迎接这一切的姿态,就是顺其自然,我不反抗,反正明天要来,反正我,还没死。谈及死,有各式的死的方式出现在文中,或是倔强的,或是骄傲的,或是对生命怀着热情渴望的,或是年少热忱也或是自然死亡。盛可以在文中似乎描绘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当然,其中最让人发麻的那一段应是二舅的死亡。已放入棺材中,却因棺材质量太差而手脚露出,为了重新将棺材钉上,长钉钉入棺中,钉入二舅的脚踝头部,棺材缝隙中渗出丝丝的血迹。当时看到这个情节,浑身打了个冷颤,觉得这个人,真的是有些冷酷。后来在文学节的座谈会会向盛可以询问这个细节。台上的她,在一片暖黄色的光晕里,看着我,坚定地说:“谢谢你问的这个问题。这个情节其实是我的亲人发生的事情。是我的表舅,我与他只见过两次。他去世下葬的那天,因为棺材的劣质,后来用长钉钉起。钉子扎进他的肉体里,留下血的痕迹。当时葬礼我未在场,后来我的姐姐告诉我这件事,我很难过。可是,这在农村,是会发生的事情。很多冷酷,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未察觉。”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答案,听完默默在心里说了声对不起。其中,最为完美的死亡方式应该就是爷爷吧,死前终了了心愿,生前以疯癫姿态笑世界,不忘诗意。关于文中几个历史事件,1989年的事件是其中一笔长主线。而这个事件同样也是盛可以《死亡赋格》当中的主线,很遗憾,这本书只有在台湾香港以及国外的英文翻译中才能买到。可以看出盛可以希望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唤起更多的社会意识,也或许是最基本的态度:历史不能忘。很多人认为盛可以是女性主义者,这我不赞同。就此文,盛可以以女性的角度去刻画,读起来将各种细节都放大,的确具有女性细节和特征,但整体却更像一个为国鸣不平的文艺工作者,她用了最凌厉的语言透过一个个小角色去鸣不平,鸣不公,也哀文化丧之痛。野蛮生长这本书,是文化丧失大背景下小人物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努力,最后却是打回原形。死亡是原形的一种,回故土是原形的一种,到远方坚守也还是原形的一种。比起死亡,打回原形漫漫冷清生活才是更潦倒的姿态吧。给大家分享文中段话,“我们家都缺少宽慰别人的能力,每个人的情绪自生自灭,反倒没有失控。我妈号哭一阵,很快平静下来,她想起是时候做饭了,得去小卖部砍肉,后园摘菜。我爹拎起渔网,撒向鱼塘,捞上两条草鱼。不久厨房传出声响,我姐本能参与,一起为团聚的活人做美味佳肴。”最后的最后,再谈几句盛可以,非常温柔与谦逊的一个人,认真地听他人说话,与他人交谈,和缓中不失态度,言语中有逻辑性,有关于对现世的情怀。真人当然没有语言风格的犀利与冷清。盛可以像极了夏末初秋相交的性子。骨子里是有情怀温暖的女作家,用微凉的言语唤人心。长长的书评给她,希望有情怀的写书人都能被欣赏。

暴力的真实

很久一段时间以来,当代作家对于社会现实几近失语,这一方面源自于部分作者写作中的自主回避;另一方面,即便写出,也由于灰皮书一般只能在暗道里流通,即便侥幸有机会获得出版,也被庵割得不成原样。因此,如果从对社会现实,尤其是尚有余温的新闻热点的近距离观察以及拥抱角度来看,写作《野蛮生长》的盛可以无疑是勇敢的,在全书中,借李姓一家人物的颠沛流离写出了八九事件、计划生育、收容制度的取消、非典以及当时在羊城惊动一时的女性惨遭追求者奸杀的案件,盛可以与社会现实贴得如此近,犹如我们的阅读简直等于行走在荆棘丛生的现实之中,她人物命运的每一次与制度、政策乃至暴力机关的冲突都提醒着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布满云雷和炸弹,但也正因为盛可以跟现实贴得太近,愤怒甚至敌对的情绪让她的写作过于粗暴和生硬,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李顺秋、李春天、肖水芹、刘芝麻、李一花、胡礼来等人,感觉虽然受制于命运如同控线木偶般的粗暴摆布,犹如约伯般受难,但实际上,作者背后过于鲜明和浓烈的意图,几乎要遮掩住这些人物的自己的声音,以至于即便抽离出这些人物,更改成为张春天、钱三强、朱花生,也无碍于叙事的行进以及意图的表达,仿佛我们能记住,能被刺激的,只有盛可以所要呈现给我们一种跟真实的社会现实毫无二致的先在的惨烈。伟大的作家致力于在文字世界中创作出他内心的人物,并赋予一种与暴力机器的斗争、抗拒的勇气,无论这种暴力机器是一种制度、一个政府、还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一种命运轨迹。比如塞万提斯笔下悲剧而勇敢的骑士,比如卡尔维诺终生在树上行走的子爵。但是这种对暴力机器的哲学报复,容易在愤怒和敌意之中,演变成为米兰昆德拉所言的“权力的侮辱”——正因为写作者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力和羸弱,他的笔下诞生了存在的弱者,这些弱者注定要在整个叙述的冒险历程中被权力的怪兽撕裂和戕害。但是这样粗暴直白的叙述,对于我们似乎用处却有限而悲情,如果我们要获知生活的残忍、社会的悲剧,我们为何还要去阅读文学、阅读小说,新闻报道乃至微博微信,乃至无孔不入的网络言语交锋,我们丝毫不能回避现实世界的狂风暴雨,而且很大程度而言,基于这种现实——大多数人已选择麻木。尽管犹如杜拉斯一般,抗拒平庸与温情,但是从骨子里而言,盛可以无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在里面塑造的报刊编辑喻书中(应该是其时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总编辑程益中等人名字的拼凑)等人,虽然也在社会现实和暴力机器下遍体鳞伤,但在盛可以看来,这些媒体人依旧代表了一种社会的良心,而且最后作为唯一能挑出灭亡的李氏家族的硕果,我,也在抽离、出走之后得以顽强生存,这无疑象征着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希望。书的最后,当所有人都死亡之后,唯有近乎癫狂的爷爷李辛亥得以苟延残喘地存在,对于盛可以而言,辛亥二字也是意味深长的。如同莫言、苏童等人而言,一个甲子之中,我们的民族在历史的滔天巨浪中真正存留下的,唯有身上无法弃置的疾病、愚昧乃至癫狂——仿佛也正是这种根植于民族灵魂和肉身的疾病、愚昧乃至癫狂才能使得我们有惊无险地抵达现在和未来,这是当代作家整体对我们时代的悲剧定性,又是一种真实的历史人类学的考辩,但又有谁能否认这种悲观的守望呢?


 野蛮生长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