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书评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08646126
作者:[英]汤姆·斯丹迪奇
页数:376页

万万没想到:2000年前就有了“点赞”

文章好看点个赞,段子有趣点个赞、歌曲好听点个赞,美图漂亮点个赞……点赞是网民习以为常的行为,必不可少的网络社交手段。微信、微博、论坛、豆瓣、百度贴吧、QQ空间,凡网络社区几乎都有点赞或类似功能。万万没想到:点赞,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啊!我不是空口说白话,不相信你就去看一本书——《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还是《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的特约撰稿人。我去年阅读他写的《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已经喜欢上这个作者,他擅长从纷杂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揪出一个线头,而且他抓的点都很有意思、和我们当前的生活挂着勾,然后他捋顺了这条线,明明白白地把那些事儿说给你听。这本《从莎草纸到互联网》延续了斯丹迪奇的一贯风格。好故事往往需要好开头。前言名曰“西塞罗的网络”,一下子就把久远的历史拉到了我们的眼前。这个开局扣人心弦,从西塞罗和凯撒的斗争开始讲起。西塞罗被迫离开罗马,远赴西西里岛,他交代朋友兼门生鲁弗斯一定要把每天的《每日纪事》抄本递送给他。《每日纪事》是当时罗马公共广场上的公告,很多人用莎草纸誊写副本并广泛流传。很明显,西塞罗想以此了解罗马的形势。有个细节很重要:西塞罗要求鲁弗斯必须事先整理,只传送那些流传最广的、大家纷纷议论的内容。显然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做法。鲁弗斯为此必须熟知罗马社交圈的动向,嗯,他要有自己的朋友圈,还要在朋友圈一堆乱糟糟的推送中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就要看“点赞”率啦。斯丹迪奇认为,世界是个大社会,和别人建立关系,与他们交流信息,这是人的本能。解剖学、考古学的研究证明了灵长类动物拥有“社会性大脑”,人类的大脑就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斯丹迪奇将当今流行的“脸书”与灵长类的“梳毛”群体进行了对比,两者在互动形式上存在着很多相同点。比如,圈子意识都很强,同质化倾向明显,都鼓励流言蜚语。斯丹迪奇还引用了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的观点,不管是在新石器时代部落、罗马帝国还是现代企业里,150人始终是最常见的群体规模。这个数字也是网络社交群的最佳人数,不管一个群成员数量有多么庞大,活跃的总是那么一些人,相互点赞是成员之间维系情感的重要方式。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人类一直处于信息流的各个节点,从莎草纸到印刷书、电报电话、互联网,信息流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技术。但技术革新也会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印刷书极大地拓展了新思想传播的速度。如果没有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德国宗教改革的星星之火就难以燎原,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以小册子印刷品的形式席卷而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同理,还有潘恩的《常识》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印刷术促使大众出版业兴起,推动了报刊这一类公众媒体喉舌出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电报和电话的作用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匿名的、不需要上下文的信息世界,这是跨越空间传播信息的巨大突破,同时扩大了现在的即时性和同时性,信息量因此而迅速猛增。而今天,我们身陷于互联网,更多担忧的并非信息的不足,而是在信息海洋中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信息传播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生成和传播都极为便捷。点赞,这是一种信息认同状态,用简单快速的方式助推一个观点,众多的点赞可以转化成信息流瀑,实现由点及面、由少到多的滚雪球效应。但是,人们对于是否选择相信或者认可某种理念有着不同的心理基准线,在点赞形成的群体氛围中,个人要怎样保持自己的清醒判断?当点赞越来越变得机械、刻板之后,我们可以信赖的社交手段,将来还会有哪些呢?原创书评,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人类交流5000载

“不管将来社交媒体采取何种形式,有一点是清楚的:它不会消失。如本书所述,社交媒体并非新事物,它已经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今天,博客是新型的小册子,微博和社交网站是新型的咖啡馆,媒体分享网站则是新型的摘记簿。它们都是共享的社交平台,使思想从一人到另一个人,沿着社会关系网一波波传送,而不是非得挤过广播媒体那严格把关的瓶颈。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重生代表着一个深远的转变——在许多方面也是对历史的回归。”——书内摘约在5000年前人类发明书写,来满足人类自史前就有的渴望,“简言之,和别人建立关系,和他们分享信息,这是人的本能。”(P.012)人类最早的交流源自语言的沟通,继而有了文字的记录,再有了印刷术的分享,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无线电和电视技术的应用得以让音像信息高速传播,依托于电子工业极大发展的互联网也接踵而至。从有限传播(手抄稿)到无限传播(古登堡的印刷术),再到有限传播(更大的选择余地分薄了看到的人数),社交媒体的发展恰似一个循环。现如今媒体图像的出现好似变成了文字的克星,文字须凭借朗读强化印象,加深记忆,图像则更为直观的将信息呈现。媒体图像被介入的配置声音充满,成为单向灌输,割断了自我主动朗读与文字的亲密关系。说到图像带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对技术发展持欢欣喜悦态度的作者不同,《娱乐至死》的作者则为我们勾画出了另一幅图景,尤其是对电视的普及。他讲到,电视上每个镜头出现的平均时间是三点五秒,眼睛根本无法得到休息,大脑来不及思考就移向下一个画面。画面不是展示思考,而是展现瞬间印象。所以,他最讨厌的就是新闻播音员的口头禅“好……现在”。这句话提示你对上一个新闻的关注时间已经够长了,观看者应该转移注意力到下一个画面,再残忍的谋杀,再不可饶恕的政治错误,再可怕的地震灾难,都应该在头脑中被迅速切换掉。因为每段画面拼接出的一段故事,按指定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四十五秒钟,否则电视公司就会遭受亏损。无法想象,原来图像的丰富带来的却是思考的短路。显然,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不管多大似乎就没人是真想到课堂来“听”什么的。说得严重点,老师站在PPT播放的画面前就仿佛变成了一位新闻播音员,他扮演的角色犹如影像衔接的剪辑师,他不管说或无法说他就是影像内涵的权威解释人,因为当他一站上讲台,往往就已经认定自己不过是即将上演的异彩纷图像的配角。反之,他如果故作高深的侃侃而谈,在渴望被图像震撼的“儿童”面前就会像一个傻子。因为画面不需要解释,学生更不需要枯燥的说理,只要被动的接受灌输记忆就够了。“儿童”终于成熟到了跑步进入另一种不假思索的“纯真年代”,事到如今,面对经典,学生们不但喊不出来,而且也读不进去。这意味着学生们是在积极主动的放弃思考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教学机器提出异议者认为,让成千上万的孩童每天待在房间里守在冷冰冰的机器面前消磨大把时光,实在是一个很可怕的前景。谁知道呢?也许,会有不少的家长或老师认为这样倒还更好些,孩子变得更好对付了不是么。大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欧美推崇复古生活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了。有些激进的支持者甚至以不随身携带手机,家里不放电视、电脑来展现自己的热情。至少在一些人来看,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享受家庭生活及自我提升上去,或者更加频繁和亲友同事聚会出游,能够令他们变得更有人情味儿╮( ̄▽ ̄”)╭这种想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不能说是全无道理的。好吧,书归正传。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不错,看起来实在很有格调,而且内容也算可以。应当说,这是一本出乎意料的有意思的书,作者将其深刻的思考,包裹在了轻松诙谐的笔调之下,对科学技术所推动的人类社交工具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开篇即从生理分析入手得出结论,“人的大脑是社会性大脑,特别善于分析群体中朋友和对手不断变化的意图和倾向。我们的大脑就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P.018)然而,除了最开始篇幅不大的部分,打后面的罗马时期开始,作者就开始过分的关注那些名人轶事,甚至会让人混淆了该书的主题。难怪有人抱怨这本书的浅薄,内容的流俗令想要阅读到更具深度东西的读者不免大失所望,中间对英国皇室那些琐碎八卦的津津乐道太占篇幅,后面对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介绍又稍显简单。不是特别差到不值一看的地步,也没有多好到值得人典藏,总的来说内容还算可以的书。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常在基于数码技术的“新”媒体和之前的“老”媒体之间做出区分,但现在我们清楚地看到,老媒体其实才是历史上的非正常现象。“有150年的时间,人对人的媒体被广播模式的集中化大众媒体所湮灭,现在钟摆又荡了回来。流行几个世纪之久,基于分享、抄送和个人推荐的社交形式的媒体如今借互联网的东风强势回归。”(P.347)只是媒介被技术改变了。就像书上提过的那样,报务员才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线上社区的成员,借助于电报终端设备的联系,与远方的同事保持着即刻间的联系。不过对那些报务员以外的人来说,电报却并不能算是一种合格的社交媒体,甚至连后来的电话和传真机都不能算是。这其中自有缘故。并非技术限制使其无法及时反馈的问题,试想一下,当初全球所有报务员加一起划了划了才有多点人,现在全国的网民基数又有多大,就算折合进去两者间的人口增长比例,想也知道这两者差在哪儿了。新社交媒体和旧社交媒体间的差距是如此巨大,别看今天的人刷微信和古时罗马人看涂鸦墙似的,“墙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不出意外,现代公共厕所墙上常见的和性有关的吹嘘和淫秽的笑话庞贝一样也不少,但还有一些涂鸦更能说明当时的情形,它们显示了人们当时的想法以及日常生活的片段,正如现代社交媒体上的情况更新。”(P.058)要这么说的话,也能说通,但还是感觉有什么不对( ̄ー ̄〃)“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能使人与社交关系网内的朋友或追随者分享信息(而他们又会把信息与别人分享),还能让人们就分享的信息开展讨论。使用这类网站的人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也发出信息,对信息进行评论、分享、讨论,甚至改动。结果创造出一个共有的社交环境,在分散各地的网友之间形成一种归属感。”(P.012)信息的分享从来都是如此的,随着社交面的扩大,各种各样互相冲突、未经过滤的意见掺杂在了一起,无论你需不需要,想不想要。在古登堡的印刷术出现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品,因为价钱比书便宜得多,得以成为了第一种老百姓买得起的读物。一般篇幅在8到32页之间的小册子,路德时期的售价仅约合一只鸡的价格,对一个工匠或商人来说偶尔买一份小册子是可以轻松负担的开销。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这种几页十几页的单薄印刷物的“小册子”,除了广告宣传册指南手册说明书的形制上还可略见旧观,今时今日早已基本退出了大众的视野。不过,相对老百姓青睐的平价印刷品,上流社会的人们倒有其他的更优选项。说真的,科技越发达人就越懒,现在离了键盘,还有几个能够勤勤恳恳的做手抄的?无论什么时代,写得一笔好字,都会给人留下教养良好的印象;文章的书写也并非是简单识字所能应对得来的。这意味着以无形中更高的门槛将人的阶层区隔开来。所以,在印刷技术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才会对手写文章愈加推崇。毕竟,相较千篇一律的印刷体,手写字体不仅更富个性,还会予人以更具诚意的感觉。属于非正式系统传播的手稿流通网的个人小圈子,网络中的关系人通过收集再分配信息构成交流,“这样建立起来的手稿流通网可以用于自我提高(收集教育性或励志性的文件)、自我表达(一个人传给别人的文件反映了他自己的性格和品位)和自我推销(因为诗作和其他的作品起了赞助人和受赞助人之间社交沟通的作用)。”(P.109)所以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现在玩的这套,都是老祖宗玩过的,只是媒介——由纸质的变成无纸的——不同罢了。手写的内容物仅仅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尽管有再多的人参与抄写也是一样,若想要让更多人看到发布的信息,就必须要依靠技术的力量。“和古罗马时代一样,消息能否广为流传取决于社交网络中各个成员所作决定的集聚效应。但与古罗马时代不同的是,社交网络中的某些成员——印刷商——具有超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复制大量副本。(用今天的互联网词汇,可以说他们是网络中的“超级节点。”)”(P.081)“在现代人眼中,17世纪40年代混乱又充满对抗性的媒体环境和互联网的博客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博客环境如同英国内战时期的小册子,是用文章织成的一张网。在这张相互联结的网中,各种文章互相参照,互相争论;作者偶尔匿名,发表的东西有时不可靠,但大都立场鲜明;写作的题目随心所欲,张贴的格式多种多样。”(P.153)“在受众参与传播的社交媒体系统中,传播的材料必然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如果没有需求,也无法强性传播任何东西。”(P.089)哎嘛,吓死本宝宝了!谁能想到呢,被网上无数人喷了又喷的被转发超500次,或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的可判刑算个毛线,上溯几个世纪可是连发个信息就可能会因此被绑上火刑架、剁手、剪掉耳垂的黑暗时代啊喂~~o(>_<)o ~~当局对于信息传播从无约束到有约束再到无约束的过程,就像是个循环,历史的车轮滚动又慢慢地转了回去。可以说,时下的“微博和其他的网上论坛给人们提供了发泄的渠道,也是政府监督舆情的方便的工具。正如17世纪英国的手抄新闻网络和大革命前法国流传的诗歌。”(P.346)只是制约惩处手段上要更“文明”,或者说更“审慎”了许多。随着时代的进步,咖啡馆的出现提供了人们一个绝妙的聚会场所,和通常乌烟瘴气的小酒馆不同,在这里,你可以搜罗到最新的小册子、单张的新闻纸、公报和新闻信札。“看来17世纪40年代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充满活力。那时,政治首次成为公众交谈的话题,而驱动讨论的就是媒体的信息分享。自由出版除了使得政治思想传播得更快、更容易,还因讨论的参与者努力争取并影响公共舆论而改变了政治讨论的性质。”(P.152)就中衍生出现代新闻自由的观念。得益于此,报纸出现后并没遭受太多阻力,事实上报业在美国很快蓬勃兴旺了起来。和小册子相比,报纸把时效性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为此牺牲了报道的深度。“报纸在另一个方面也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在1便士报纸的新模式中,广告商成了比读者更重要的收入来源。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现在报纸的目标是尽可能扩大读者群,以增加广告的受众。不再把读者视为报纸上通过文章进行的讨论的参与者,他们变成了纯粹的信息消费者,也是广告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消费者。报纸不再是传播和讨论其他人提出的观点的平台,而是成为发表自己报道的渠道。”(P.264)此后相继出现的电台和电视亦是同样的做派。然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一切,“21世纪的互联网在很多方面与17世纪的小册子或18世纪的咖啡馆相通,和19世纪的报纸或20世纪的电台和电视却大相径庭。简言之,新媒体和老媒体很不一样,但和‘真正老的’媒体相差无几。中间插进来的老媒体时代只是暂时现象,并非正常情形。媒体经过了这段短暂的间隔——可称为大众媒体插曲——后,正在回归类似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形式。”(P.353)“老媒体其实是历史上的非正常现象。它起源于1833年纽约《太阳报》的创立,该报采用了创新性的大众媒体模式,招揽大批读者,再把他们转卖给了广告商。”(P.353)不幸的是,新媒体同样沿袭了大众媒体时期的老问题,“社交媒体营造的新的网上公共领域基本上掌握在私营公司手中,而那些公司只听命于广告商和股东,并不为用户的利益服务。”(P.365)简言之,为了招徕人气公司往往抛出免费服务为诱饵,但这种经营模式却无法让公司的经济收益,和广大用户群体的利益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交媒体使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迅速与他人分享信息,因此使普通人获得了集体设置议题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过去只掌握在大出版公司和广播公司手中。确定这一新的媒体环境的影响及其长期的后果是人类目前集体进行的一场巨大实验。试验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P.347)所以,“尽管对微博和其他互联网论坛有所控制,但在一定限度内对政治讨论的容忍无疑使民众有机会利用这个新手段发表他们的关注,……微博的出现使中国的网民得到了发表意见的新自由,但仍然有由政府仔细界定的限制。”(P.347)或许这还远不是最完满的解决方案,但这已然是当下我们能够找到的最能让更多人接受的办法了。“据说拿破仑说过,1000把刺刀都不如4家怀有敌意的报纸可怕。一个自由的社会需要自由的媒体系统,但法国大革命的教训是,无人管理的自由媒体系统不一定能带来自由社会。”(P.248)民主和自由之间是有一个悖论的,当两者相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怎么办?

《莎草纸到互联网》阅读札记——圣经新约来自社交网络精华帖

我的博客原文地址:http://delai.me/blog/social-media-in-2000-years/一、为什么会读这本书我承认我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吸引了——标题党和抢眼的包装总是那么有效,傲娇如我也不例外。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历史,又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这个书算是Get到我的点了。二、简单点说这是一本关于社交媒体历史的书,从作者的过往作品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这方面的行家:作者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全书的主旨归结成一句话就是:社交媒体是从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有了,主流的社交媒体一直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直到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兴起的100多年间全球的社交媒体才进入了中心化的状态,近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流行又恢复了它原本的去中心化的特征。三、都说了些啥这里我主要罗列一下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对我们现在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内容:1、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 脑容量与社交 “相对于哺乳动物,灵长类尤其人类的大脑相对于身体要大很多,而大出来的部分就是新大脑皮层。研究发现:在各种灵长类动物中,新大脑皮层的大小(占总脑容量的百分比)和群体的规模有着惊人的相互关系”。名词解释:新大脑皮层是负责形式高等职能,如空间判断、感官感受和有意识的思想。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祖先智人这一支在群体规模和新大脑皮层大小上得到了最好的发展,于是在竞争中胜出了。- 大猩猩的社交:梳毛 没有语言之前如何社交?答案就是梳毛。“灵长类动物通过称为互助梳毛的行为来维持同盟关系,或是一对一的互相梳理,或是分为叫作“同盟”的小组彼此梳理。灵长类动物花在梳毛上的时间远超过了纯粹的卫生所需。通过选择给谁梳毛,梳多久,以及允许谁在一旁观看,他们还可以发出社会性信号”我似乎明白,以前爷们儿们在澡堂互相搓澡意味着啥了- 古希腊人:记忆、言语优于文字 “苏格拉底抱怨说,书写使人不再需要记忆,因此而削弱了大脑的功能,造成学习者灵魂的健忘,因为他们不再运用记忆力;他们将依靠外部的书面字词,自己不再记忆”。柏拉图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更推崇对话而不是书写。不过,“柏拉图的这一论点得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他把他们写下来,这真是讽刺”是不是似曾相识?后面的历史也总是重复着这样似曾相识的偏见。人们常埋怨电脑和手机让我们记忆力越来越差,让我们不会写字。自打08年我开始用iPhone,真心觉得记忆力差了很多,但,so what?2、古罗马的Facebook- 有钱人的游戏 古罗马地域广大,各地贵族、官员之间通过信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先后在罗马和小亚细亚任要职的西塞罗的通信是先进保存下来的那个时代的最完整的通信记录——900封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演讲稿群发给自己的好友。除非特别说明,通信是可以被公开的。流行转发别人的信件并附上自己评论。一般都有自己的抄写人队伍(人员有多有少,大V可能需要几十人):为了保留原信,转发前需要抄写一遍;群发则需要大量的抄写工作。由于远离罗马的人对资讯有强烈的需求,出现了专门在罗马收集信息信息并定期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其客户的最早的“新闻工作者”。这不就是现在的Twitter、微博、Facebook、大众点评嘛 :)- 平民的涂鸦 而这些在当时是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平民百姓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涂鸦。因为被火山掩埋,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保存了当时大量的建筑涂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罗马的人民就像现今的网民在论坛里发帖一样通过涂鸦来表达观点、寻找人、做广告。比如:有人在一家客店住过后,觉得很不满意,于是在不远处涂鸦给这家店留了个差评。- 《新约》的来源 “从公元1世纪中期开始,地中海沿岸的基督教会之间就开始不断地交流信件和其他文件。《新约》的27篇中有21篇是信件(使徒书信),剩下的6篇中2篇含有书信。”所以,你知道圣经《新约》是怎么来的了吧?不好意思,那真不是上帝的话语,只是社交网络里的精华帖罢了。3、路德:史上第一号大V马丁路德的故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就不重复了。本书中提到的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古罗马帝国覆灭后,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识字率越来越低。文字的书写和传播只停留在少部分贵族和僧侣之间。由于1440年前后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极大地提高了文字复印的速度。社会精英经由出版“小册子”从教会那里渐渐夺回一部分话语权。罗马教廷通过卖“赎罪券”来维持其奢华腐朽的生活,马丁路德认为这是不对的,于是出版了个“小册子”讨论这个问题。当时没有版权的概念,每个印书商都可以去印自己认为有销路的“小册子”。于是,马丁路德的多本抨击天主教的“开源”免版权费的小册子经由欧洲尤其德意志城邦的印书商的复印病毒式地在欧洲传播开来。罗马教廷作为当时的当权派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回击则舆论被路德这个小刺儿头带走了,如果回击则意味着“承认神学的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承认公众有权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价后做出自己的决定,而这两者都有损于教会的权威”。是不是似曾相识?4、咖啡馆使我们变蠢了咖啡馆这种场所在17世纪从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后就很受欢迎,很快成了重要的聚会场所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咖啡馆的气氛鼓励陌生人之间的交谈,阶级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完全被抛在一边。一套印刷而成的咖啡馆规则规定:‘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都不必为地位高的人让座’”。查理二世曾经因为担心它成为阴谋造反的中心企图在英国取缔咖啡馆。几个有趣的事情:当时伦敦还没有实行门牌号。咖啡馆成了人们收发邮件的地方(有点像现在的便利店代收包裹)。传统精英对咖啡馆的风行以及人们热衷于每天泡好几个小时咖啡馆表示出了担忧。牛津大学甚至“提出了反对,担心会造成学生的懒惰,影响他们的学习”。——又一个似曾相识的偏见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咖啡馆。号称是当今世界保险业中信誉最高、名气最大、资金最雄厚、利润最多的一家大保险公司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的前身也是一个咖啡馆。现代科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原理》——起源于咖啡馆。《国富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亚当斯密在大英咖啡馆里写成的,这家咖啡馆是他在伦敦的基地和通信地址。5、电报社交网络“没有电文传送、闲着无事的时候,报务员除了聊天、交流传言和开玩笑之外,还在线上下象棋,玩跳棋。他们经常通过线上交流成为朋友;报务员在线上认识,后来发展成为情侣的事也时有发生。”6、电视,国民的麻醉药“曾在联邦通讯委员会任职的约翰逊宣称电视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它不仅没有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实际上反而使我们不如从前。电视产生了‘普遍而有害的......麻醉效果’”。“1950年平均没人每天看4.5个小时电视,1960年5个小时,1970年6个小时,1990年7个小时,21世纪初每天8个小时”“看电视这种完全单向被动的活动成为无所事事的代名词。比看电视更省力的恐怕只有睡觉。广播模式把广播电台的听众和电视观众视为纯粹的被动消费者。比起使人们能够创造、传播、分享以及重改和交流信息的媒体系统来,电视属于另一个世界。它是社交媒体的反面”——又一个似曾相识的偏见7、互联网:人人可以参与的社交媒体好在,互联网把我们从电视里拯救了出来:)。所以如果又有人跟你说:互联网、手机占用了你太多时间和精力了,你可以回一句:呵呵呵。四、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阅读的书,但因为里面透露出来的观点并不那么地颠覆,所以并不属于强烈推荐的那种,所以 豆瓣评分 也是四星居多。

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

在青年人中间,“低头一族”随处可见,地铁上、公交车上、商场里,等车的、排队的,总有几个人在玩手机。在玩手机的人中间,刷微信的占了绝大部分。为什么微信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吸引人?因为微信是一款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微信这个平台,人们可以即时交流和共享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非常方便。换句话说,微信就是一个社交媒体,一个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在中国,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等是主要的工具和平台。Twitter、维基、播客等也是大行其道。社交是人与人交往的需要,社交媒体是重要的交流平台,不能缺少。社交媒体是现在的说法,作为人们交流经验、意见、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其实是古已有之。不夸张地说,2000多年前就已有“点赞”,2000多年前就已有“朋友圈”。这本《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的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是媒体人出身,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现在我们所谓的“社交媒体”多是借助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平台。但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社交媒体的历史可以从遥远的古代算起。在这本中,他把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贵族之间借助莎草纸通信认为是带有社交媒体特性的传播方式的开端。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只有很少人的能够读写,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人能使用这种社交媒体。我们来看看当时的信息是如何传播。比如西塞罗或别的政治家在作了一篇演讲以后,会把演讲词的抄本分别赠给身边的密友,这些人读了演讲词后再传给别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读到演讲的内容。书籍流传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也是一卷卷莎草纸从一个人手中传给下一个人。这种众口相传的非正式传播系统使得信息能在至多几个星期的时间内就能到达最遥远的省份。因为当时没有正式的邮政服务,所以只能由信使来递送,或交给去往合适地方的朋友、行脚商或旅行者。当时罗马精英阶层的其他成员就这样靠由他们社交圈子的成员组成的关系网保持消息灵通,大家都收集信息,过滤后互相交换。这种消息传递方式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的信息散播,罗马人就是靠莎草纸卷和信使来传递信息。不过后来的情况有所改变。特别是到近代,蒸汽印刷机的出现,加上20 世纪收音机和电视的发明,产生了所谓的“大众媒体”。这些新的大众传播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几乎采取了一种单向、集中、广播的方式,压倒了过去双向、交流、社会化传递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催生了庞大的传媒帝国,也培育了一种国家认同感,并使专制政府的宣传如虎添翼。不过近几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情况又有所变化。互联网使得社交媒体的触及范围和规模有了空前的扩大。Twitter、维基、脸书等社交媒体成了新兴的力量。这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