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一九八四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121286599
作者:郝景芳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三十年过程中两代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选择。父亲经历文革、上山下乡,回城之后反思自己年轻时的所为,在内心负疚的驱使下,前往世界各地,寻求精神出路。女儿自小按部就班上学读书,生活平稳,却在面临人生方向选择的时刻感觉迷茫,试图从纷杂的现实中寻找自己,以及内心疑问的答案,经历了公务员生活、北漂生活、精神崩溃的痛苦,最终获得领悟,找到内心的清明安宁和立志从事的事情。小说集中于人的内心求索,在时代变换中寻找人的自我生成过程。全书部分内容暗合《一九八四》,从《一九八四》出发,写真实世界一九八四年之后发生的种种意味深长的变化。

书籍目录

第零章
有时候我宁愿相信,人生的诸多不顺,只是因为最适合你的那条路尚未出现。
第一章
我生于一九八四。后来我才知道,很多事情是从这一年开始变化的。
第二章
从他有自我意识开始,他一直跟着周围人走,开始是被动,后来是主动,现在说不上是主动还是被动,只是没有别的选择。
第三章
聚会是相互观摩生活的地方,有人炫耀,有人隐藏,眼睛却都是大睁着。
第四章 我问爸爸:“爸,你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事是你不得不做的吗?”
第零零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时的情景。
第五章
我发现微月说得对,在所有这些纷繁的世界画面中,我不知道该去哪儿找自由。
第六章
她一直那么努力,想在别人眼中活出一个好看的样子。那是我和她最大的差别。
第七章
妈妈和爸爸在九五年离婚,那时我十一岁。
第八章
我也说不清我和平生是怎么走近的。
第零零零章
我开始有一点爱上政治学,或许因为它让人找到自身的位置。
第九章
远近不定的关系中,我的内心也不安。
第十章
医院的日子颇不好过。
第十一章
住院一个月之后,我出院回家。
第零零零零章
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被看成什么,而是自己看到了什么。
第十二章
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自由,那并不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而是在此时此刻。
第十三章
城市两千万人的城市三千万人的城市噪音的城市
第十四章
我从睡梦中醒来,全身无力。
第十五章
一零年春天到夏天,我去了几个地方,算是一次小范围的周游世界。
第十六章
生活总归是一场无始无终的战斗,那就继续战下去好了。
第十七章
让一个人忘记他心底的爱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这个人亲眼见到他爱的人实际上只是一个庸俗的凡人。
第零零零零零章
书页降临。书将结束,我将结束。
后记
从这个角度上看,一九八四年是平行宇宙的一个岔口。

内容概要

郝景芳,生于1984年,凭借《北京折叠》高票力压斯蒂芬·金,斩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曾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7年开始正式在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小说散见于《萌芽》、《科幻世界》、《文艺风赏》、《青年文学》等刊物。曾出版长篇小说《流浪玛厄斯》、《回到卡戎》,短篇小说集《星旅人》,文化散文集《时光里的欧洲》。


 生于一九八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想到一九八四这个数字,首先在脑海中闪回的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老大哥的眼睛,然而景芳老师的故事里,they are watching you。注视者是自我以外的世界,是壳子之外的宇宙。她的故事,几乎字字如刀背划在心上,无伤无痛,痕迹很快消失,也许不久以后我就会忘记这些话,这些读过的故事,但是这一刻被划过的姿势,以一束束焦灼的阳光切割下来的方式,我恐怕不会忘。## 1> 此刻的我在更改过去的我,未来的我又会更改此刻的我。一个一个的我在时间的轴线上将不断自我否定,再自我生成。曾经非常熟络的女孩告诉旁人,她喜欢我身上的戏剧性。我不明白「戏剧性」的概念,她说,因为你不会总是你,你切换掉上一个你的模式,还觉得非常自然。我以为其他人,也是如此。她继续和旁人说,「我有段时间非常愤怒,因为我们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去找她绝交,非常严肃地绝交,可你们知道她怎么说吗?不好意思,我已经切换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自我,你描述的困境时我现在理解不来的,或者我们重新开始,或者你可以忘记我,毕竟我也可以忘记你。」她补充道,「真是个王八蛋啊,那时候的你。」「不好意思,当时,不过那时的事,我也记得不太清了。」我们杯盏来回,话题也自然地流转到下一个,但是她说的话,也再次促使我回忆过去,我会经常陷入某一种情境,在某一段时间里自我否定,不喜欢过去的自己,非常不喜欢,几乎完全无法入眼。自怨自艾也有,自暴自弃也有,但都只是须臾而已,不够长久,多数时间还是睡觉,用睡觉来清洗记忆,不能解决的情绪问题就用睡觉来解决。果然很好用,一觉醒来,你忘了此前的痛不欲生,忘了你对世界的失望乃至绝望,忘了大汗淋漓的噩梦一场。你只想喝一点热水,吃着温暖的面食,开始新的一天。所以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睡十四个小时,在睡眠中清理记忆内存,或者只留下部分值得纪念的影像。因此啊因此,我只记得自己曾经在车马如鱼的街道上唤起自杀的念头,但是原因和痛苦的感受,已经记不得了。或者有人提醒我,是这样的原因啊 balabala,我只会不理解,到底是怎样的过去的过去才堆砌出那样过去的自己呢?更改的痕迹太多,再加上清除更改记录,我终于拥有了一串极简的记忆,有些哪怕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也无论如何想不起来了。(注:删除记忆内容仅限于个人经历和个人情绪,喜好憎恶等等没有删除,具体可回溯至 5 岁左右)## 2> 那个瞬间我有一种感觉,觉得我和周围人就像是一群被圈养的小动物,在栅栏里挤着、争抢着、跌跌撞撞向前跑,跑了好久,终于跑到尽头,栅栏撤掉了,所有人都自由了,可以撒欢了,却迅速四散到其他小栏里,一人抢一个位置,蹲下不动了。似乎所有奔跑都是为这一刻的就为,其迅速程度令人措手不及。最开始选择来北京的原因,是想和青亚在一起生活。青亚是我喜欢的女孩,也许是众多和我有交集的女孩中,唯一我喜欢的成分多于她喜欢我的。高中时代的相识,是因为梵高。具体是怎样的过程已经不记得了,总之是梵高。大学因为天各一方,没有交集,联系断断续续,有时候想起来她的样子,更多是想起她的手,和我的手绞在一起。来到北京之后,在她租的房间里寄宿几天,看到她的生活:不停地换工作,虽然想做编辑,但好像还是做新媒体运营更赚钱更有趣;虽然只是新媒体运营,但是讨厌的同事也会影响心情;和同城的男孩恋爱,不停吵架不停和好;仍然是当初我喜欢的样子,只是没有了当年真正自由的戾气。我以为她想要的自由,是不羁不恋,四海为家;也是自制自明,朗润简洁。但她想要的,也许就是不受他人吆喝 —— 你可以影响我,通过理解我而改造我,但是不能指使我。我看到「追寻自由」的朋友们,一般无二的心态皆是如此,于是,有段时间开始回避「自由」这个词,或者不停发问,自由是什么?你说的自由究竟什么意思?也许,我曾经的棱角现在还在,但是它们并不重要,因为没有人在意,我没有跑进任何小栏里,而只是在附近闲逛,反正早晚都会离开。「特别特别边缘的一个人」,十六七岁的时候,身边的人这么评价。现在没有人这么评价了,因为边缘的界限其实很模糊,尤其是,当我确切地身处某个栏杆之内,也就是确切地表明,我就要离开了。我就要离开了。但我也会欣赏那些站在小栏里的人,他们的归属感是我没有的,而那种自发的归属感,轻而易举的愉悦,应该也是很棒的,起码是愉悦的。当然,可以假装在某个小栏里愉悦,可以假装幸运,也可以承认自己就是在假装。我常常不理解大家说的自由是什么意思,是被人 judge 的时候可以反驳而后超越吗?还是我不在意任何人的 judge?They are watching you,那些相似的目光和意见,汇成主流,成为权威,几近暴戾。许多人的自由框架,还是在权威底下的不服气。青亚可能也是如此,当然我希望我们能好好聊聊,她一直在谈的自由。我也想谈谈我理解的,自我接纳,自我承担,自我探索……等等等等。## 3> 我渐渐地领悟了那种连续自我的感觉,当一个人进入了连续的超于日常生活片段的时间中的自我,获得了时间尺度上的旁观,那么日常生活的任何状态都失去了其表面的意义。重要的只有连续的、云端的、看这一切的这个我。 我时常想起 David Wallace 的演讲 This is Water,他把 the life BEFORE death 看得那么透彻,为什么还是选择了自我了结?还是因为,他是想去看看 the life AFTER death 了?我喜欢他在最后阐释的水的意象:It is about the real value of a real education, which has almost nothing to do with knowledge, and everything to do with simple awareness; awareness of what is so real and essential, so hidden in plain sight all around us, all the time, that we have to keep reminding ourselves over and over: "This is water." "This is water."It is unimaginably hard to do this, to stay conscious and alive in the adult world day in and day out. Which means yet another grand cliché turns out to be true: your education really IS the job of a lifetime. And it commences: now.我也喜欢他阐释的自由:The really important kind of freedom involves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and discipline, and being able truly to care about other people and to sacrifice for them over and over in myriad petty, unsexy ways every day.这也是我的原则中,重要的部分:有自觉,有自制,有对世界的观照。尽管不喜欢世界的大多数样子,大多数人类,仍然会用善意相看,因为,因为恶意很麻烦。我所信奉的,是简单:自觉便不会扯乱节奏,自制便不会伤害己身,关照世界,免得世界用糟糕的方式来打扰自己,不如主动出击。接纳日常的琐碎,日常的琐碎便不再重要,我只是一个我,身在其中却仿佛不在其中的我。***很喜欢景芳老师的半自传故事,有共鸣的地方很多,在此分享三点。以上。
  •     笔法单纯,文字坦诚。较首部长篇,进步有限,前面百分之九十的挣扎求索映照,不如最后一刻的释放辉煌,然而,这最后的转变,可以早早揭示,前面的酝酿,如暗夜迷梦,知道总会醒,却还要继续做下去,终于多到知道这都是梦,且渐渐失真的梦,即使最后醒来,有惊艳,也可惜这梦太长,本可早醒来,却拉长稀释。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流浪苍穹里,长篇不如短篇。景芳很敢写,文字真,能给人印象的,给人启发的,可能不是故事的内容,而是她的作品强烈的个人色彩,近乎日记,记录成长。小说多处致敬福克纳。文笔小白也好,直接也罢,一眼过去很平白,最有灵气的是庐山过石门涧几段,和整体的文风差别很大,跳动自然。依然很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
  •     这是我近期最爱的小说了。初看书名,很自然产生一种疏离感和严肃性,因为1984本身所被赋予的政治隐喻,会让人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而书中确实也会时不时或明或暗地提及这块内容,两条故事脉络,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被时代裹挟的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际,但他们不断苦苦追寻与抗争的,却似乎是同样的内心困惑,那种对生命本身存在价值的质问,对何为自由的探寻。自由,是书中两代人都在不断寻找的。究竟何为自由,人生在世是否真有自由可言?不管是“爸爸”,还是“我”,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缺失,无法被满足,所以要颠沛流离,要不顾一切地去追问与寻找,这大概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生命本质的困惑。只是在时代大背景与现实琐碎之中,有的人选择忽视,有的人被蒙蔽,而也有那么一群人就这么清醒又痛苦地执著着。同样是在巨大的时代社会背景下,个体生命的自我追寻与反抗的主题,但与《1984》这类小说所传达的压抑绝望不同的是,这本书中,却也让人看到了希望与温暖。作者很聪明,应该说是有大智慧的人,看得很透,不管是对人亦或对事。她笔下刻画出的都是你我身边的芸芸众生象,真实可触摸。行文中不时会流露出一种生活外宇宙间的理智淡然,就像是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冷静旁观者身份在叙述,有对个体生命对抗整个虚无的悲悯,但也仅止于此。所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恰好弥补了这种淡漠与疏离,真实可感的生活与人物,拉近了距离,不仅仅只感受到历史的无奈,对于人间多苦难的反问,会更有切肤之痛。虽然初读“爸爸妈妈”的叙述会有些怪异,但习惯了就会有亲切感,而这种手法也很有意思,就像是换个角度看世界。游走在两个时代之间,远远地看着父辈的苦难,重回自己的成长之路,作者写得真诚,而我除了太多共鸣外,也一直跟随着主角一起迷茫与思考。文中主角的困惑,相信生于这个时代的我们,都曾经历至今也在经历着。那无知无识的稚嫩童年,大学无处安放的青春,毕业后工作于体制边缘,看着文中的“我”,就好像能看见曾经的自己,也是如此一路走来,面临迷茫困惑,在压抑的环境中,怀疑生活与未来,不知该何去何从。现在想来,虽至今没有主角的彻悟,但也还是庆幸,还好当初在尚未完全麻木前,脱身而出。至于是否又掉进了另一个陷阱之中,无从得知。但比之前可以确信的是,至少自己如今有了一些思考与辨析的能力。会迷茫,但也能接受,试着去寻找答案,顺其自然,不求豁然开朗但求无愧于心。人生大概就是如此不断地成长。我想,阅读带来的最大馈赠,也不过是让我们有一些启发,有一些能继续顺着心走下去的勇气。这本书带给我的,就是这些。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有意识地好好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和书中的我一样迷茫,工作,恋爱,家庭关系每一样都很累。
  •     引人入胜的开头,食之无味的结尾。能引起共识,但没有什么收获。
  •     看不懂,拉低豆瓣的平均分了。癔症是我能想到的关键词,前面还有些情节,后面越来越不知所云。最后,他爸爸是回来了吗?
  •     叙事手法和时间线特别混乱,人物的走向变迁更是没发挥好,段落分得特别零散。中途主角又开始精神分裂了。可能,北京折叠太惊艳,我对作者抱期望太高。
  •     可能是我这段时间以来读过最畅快的书了,每一句都似乎是说出我想表达的内容,并且厘清得相当透彻,很奇怪,差距十来岁,却也经历相同痛苦。我不愿沉溺其中自怨自艾,我想和你一起看清楚。they are watching you,I'll watch the world.有村上春树的味道。
  •     人生去成长这种经历几乎体会了一遍,每个时代的人都不容易
  •     也許是期待太高 也許是時代不同 總之…… 這是一本我並沒有看的很懂而且會覺得有些過分碎念的書
  •     作为小说,情节处理得太零碎了,而且感觉作者恨不得大叫“我在思考啊我在思考啊”。不过看书评里八零后说很符合那一代的童年记忆,那么就当,窥得了那个年代的一些影子吧。
  •     作为83年生的,对这书描绘的很多东西都有共鸣。虽然过多的内心戏有些长,但是同意作家隐晦的政治感受。另外快结尾章节关于少年时代逝去的那种伤怀,写出80零后们共同的心声。那种逝去不再重来的世界,是温暖无限的回忆。
  •     有一大部分是无病呻吟,可引起心理共鸣的仅一小点点
  •     关键不是选择了什么,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我应高于外界集合,所以我不害怕,也不盲目抗拒。我不是别人设定的,也不是自己设定的,我就在当前这一秒。
  •     很克制,又很细腻。似乎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击中自己的书了,很多的思绪、想法与之前和现在也许还有未来的自己不谋而合吧。两代人的溯源,一个人的探寻。
  •     这是一本在我看来略显矛盾的书,笔者的试图在其中想展现的东西似乎太多。想法其实是好的,但是又要涉及些许对政治的理解,大量对人生的感悟,还要讲述时代的变迁。贪多嚼不烂。读完此书才明白,好的构思也需要好的文笔来驾驭。 文章主要就是在讲追寻真正的自由,最后倒是按合了我自己的那枚小印“心远地自偏”。
  •     可以带给人一些方向,文笔也好
  •     写成这样不该拿出来
  •     呓语
  •     不知是因为书名还是什么,继《北京折叠》后,又读景芳老师的《生于一九八四》,唤起我的成长经历,虽为科幻小说,但有些生活场景和心理描述确是非常走心。
  •     被小说开头吸引,然而如同《孤独深处》也只有《北京折叠》一篇有趣般,虎头蛇尾。部分语句细腻描写,但片段化太多,拼凑的没有想象中流畅;更多的是想象描述出的情节,刻意营造的深刻。 然而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也是有一些共鸣。不是时代的共鸣,而是个人的。我看很多书,不是作为对现实的补充,也是作为对现实的逃避。我也认同,行动自由不能保证真的自由。自由归根结底是心里的事。接收容纳并超越。这种处理能力就是自由。 我认可最终是人对痛苦的跨越,而不是痛苦本身,标示了人的价值。只有走出痛苦才能肯定它的意义。人的很多问题来源于看到的东西太少。我理解人的理性选择就是在所有你看到的东西里选择看上去最合理的去相信,然后在所有你看到的做法里选择看上去最理智地去做。 下定决心,观察生活,观察自己,有意义的生活在每一秒。
  •     最喜欢去尼泊尔那段,和我的旅程一模一样
  •     有共鸣
  •     犹如一面镜子。
  •     和成长到底经历同步
  •     好看
  •     人生的困惑,时代的困惑在作者的笔下缓缓展开,极具时代感,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大爱。
  •     开篇和尾篇(自我意识)部分让我觉得钱花得值;中间有地方生硬,幻化出的wisdom有点尴尬 170401
  •     前面按两条线走看着还行,后面感觉有点乱了。
  •     不断的展开是不错的走向,只是结尾略微有点小了点。总体还会很不错,其中有很多激发我的想法,啊,我也好像是这样的一个人啊,我也有点事这样想的啊。啊
  •     感同身受之处有很多,便给了5星。
  •     我在一个阴天的午后揉着眼睛读完整本 前三分之一爸爸的起伏总让我想起最近大火的写给父亲的散文诗 我开始想要了解1984这个神奇的年份 越往后读 越多的感同身受我生于1994 差了十个年头 去有着相同的不安 在时代洪流中背着手不知该往哪儿走的茫然 我的悲伤与喜乐在书中得到了极大的共鸣 也许我的经历没有如此极端 但却有着相同的爆裂形状 我在一本非自传的自传小说里 思考了一会阶层问题 我并不全然认同把人按这个标准隔开 大概是我还心存侥幸 认为努力是可以改变未来的 关于家庭关于父母的关系 我都看到了一个放大的自己 感动纯粹来自于我的内心 不关乎其它啊
  •     有些天才少女,学读得轻松,人生得漂亮,写起书来,也是轻松驾驭各种文学,郝景芳就是这种吧。几代人于一九八四年有了最初的交叉,仿佛一个充满字母的选择题,最终有了A到Z的的命运与结局。
  •     有些对想象力的文笔或许繁杂而无美感,但叙述的时间线跳跃但连贯。
  •     最后结尾很仓促,还没有看够就结束了。
  •     两条时间线的构思不错,故事太单薄
  •     80后的故事,1984对于中国的影响至今,银行业和企业改革,主人公经历了许多事情。是未来的,不曾经历的。
  •     看得郁闷。
  •     有共鸣,并且对我自己具有指导意义的一本书。
  •     一如既往地观测着,时时变换着视角,却不过是递归,过于简洁。
  •     很久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了,这书读来像是看自己的回忆录一样,同龄人同城事,许多人 许多事就好像是一点点勾起了自己脑内沉睡的部分。书的主题说是关于寻找也好,关于成长也好,关于自由也好,关于理性批判也好,关于政治社会也好,我更在乎的是找到了放在心里难以言说的情感 有一个人能如此完整如此准确将他表达出来的人。我们仍然蜷缩在自己的保护壳里,不愿意走出去,也不太愿意有陌生人走进来。但是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不是一个人。痛苦或者因为孤独,但是当长大一点会忽然明白烦恼其实只是因为自己看不清楚自己而已。她说视野决定了人的理性,其实也还是阶级决定论的立场,有些无可奈何,有些怅然若失,有些诚惶诚恐,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在路上奋力拼搏,或者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可爱之处吧。字数不够了,要不要去正式长评呢。
  •     讲真,我觉得我读懂了却又没读懂
  •     在俗世中寻找真正的自由,作者的哲学和政治学背景很明显。小说技巧很生涩,不太好读。
  •     22 多好,写出了对自我的探索,感同身受,读来有益。现实中作者明明是那么的优秀。
  •     深得我心!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一度读到中间觉得特别符合我现在的状态,91年的我可能还没有到后半部分的心态,期待自己的改变
  •     共鸣很多。
  •     “凭借《北京折叠》高票力压斯蒂芬·金,斩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毕竟鹰有时比鸡飞得还低。写SF的没几个不捞~
  •     开始有点看不出头绪,后面就发现还挺细腻深刻的,和一些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但说不清的人生困惑有关。
  •     有一段话给我印象最深。 什么才是理性的选择? 那就是人们在自己所知道的选择中相信它,并选择它。所以是否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关键在于我们看到的多少,看得多,选择也就多了,也更符合理性的选择。
  •     同生于一九八四,我在虚度光阴,活得忙碌又沉重,却更没有丝毫意义…
  •     最终是痛苦,而不是欢乐,塑造了人。
  •     好像自己的心理活动被她写了出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