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30020015X
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齐柏林飞艇”乐队是硬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的鼻祖,同时也是20世纪最为流行和拥有最大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之一。他们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给音乐工业和后辈乐队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几乎没有乐队能与之比肩。虽然很多畅销书中都记载了该乐队的辉煌历史,但还没有任何一位成员曾经提笔写下回忆录,或者与媒体或传记作者有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如今,在《光与影》这本书中,吉米•佩奇,该乐队中最沉默寡言也最高深莫测的一位成员,终于对布莱德•托林斯基开口诉说,他用大量的细节,从最深刻的切入点,第一次对公众展现了他一生非凡的音乐生涯。

书籍目录

1 我们的每场演出上几乎都有人打架
2 我想弹得石破天惊
3 我充分利用了它们
4 我希望能在艺术上拥有更强的控制力
5 让60年代见鬼去吧,我们将统治70年代
6 他们说我们是在自取灭亡
7 那些巡演完全就是纯粹的享乐主义
8 这就是我的生活——神秘学与音乐的融合
9 我被彻底打垮
10 关于音乐,我还有很多要说
11 我们老了,也更有智慧了
终场演奏
致谢
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

布莱德•托林斯基在全世界最好的乐手专供杂志《吉他世界》(Guitar World)担任首席编辑长达二十年。他采访、描述过大部分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包括埃里克•克拉普顿、B.B.金、爱德华•范海伦、杰克•怀特与杰夫•贝克。除了《光与影:吉米•佩奇谈话录》外,他还为英国创世纪出版社另写过两本精装艺术书籍:《经典亨德里克斯:终极亨德里克斯体验》与《脸孔乐队:1969——1975》。


 光与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日本某个乐器行里有一副提示:不得在本店试弹Stairway To Heaven。只是因为几乎所有顾客试琴,都要来一段同曲目那个著名的分解和弦,店长被惹毛了。这只是无数证明Led Zeppelin乐队,或其吉他手Jimmy Page有多么伟大的段子之一。作为任何史上最XX乐队,抑或史上XX佳,XX大吉他手等榜单中绝不会被遗漏的名字,齐柏林飞艇以及其吉他手,都早已被证明为不朽,所以,这本《吉米·佩奇谈话录》的出版,对众多飞艇迷来说,实在是来的太晚了。回首60年代初的英国,二战的阴影已渐行远去,纵然国内经济一片繁荣,但战后婴儿潮却让街道上和唱片店里多了无数富裕却无聊的青少年。唐宁街十号纷繁的政治丑闻,也使得青年们对社会有所不满,他们不断尝试着寻找足以支撑起自我信仰的事物。众所周知,1964年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各种巨变的一年,英美两国的青年文化正在蓬勃酝酿,和众多同代的摇滚乐手一样,小page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迅速成长。但和披头士、滚石乐队等成员不同,小page的摇滚之路并不是和团队一起成长的,从上电视做简单的和弦伴奏,到混迹于录音室参与编曲,再到幕后制作人,他几乎完全是靠个人努力,做到了所有摇滚乐硬技术的原始积累(书中甚至断言,60年代中期几乎一半左右的英国流行单曲,都有page的幕后参与)。所以,在齐柏林飞艇乐队正式组建之前,page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摇滚乐制作人兼吉他手了,多年的录音室经验,加上在新兵乐队短暂的乐手经历,20岁左右的page,完全称得上老道,page长期占据齐柏林飞艇乃至所有个人专辑制作人的头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一个音乐人来说,page可谓十八般武艺精通了,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上帝没有给他一副好嗓子。233333在那个经典歌曲以及厉害的乐手每天都在涌现的年代,一个乐队想要出头,成员本身的才华,以及经验老道的经纪人,加上可供支持一切财政、宣传、法律开支的唱片公司,三者缺一不可。和披头士、滚石乐队一样,齐柏林飞艇这三样硬技术环节,一件不缺,所以,他们没有不红的理由。问题只是,他们能红到什么程度。其实,关于齐柏林飞艇的伟大,再来述说恐怕已是啰嗦之举,本书书名虽是《吉米·佩奇谈话录》,不过访谈内容只是之中一块,总体是访谈部分和迷你传记穿插的,中间还有不少“彩蛋”,邀请了包括John Pual Jones、Jack White等人现身说法,以及“Jimmy Page各款吉他和音箱展示“等内容,能令读者在不同角度感受本书主人公超凡魅力。而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的文字功力也是甚好,全书篇幅不大,不过基本能当page的迷你传记看了,从60年代中期和新兵乐队的纠葛,到齐柏林飞艇时代的大红大紫,再到队友去世,展开个人发展之路,众多时间线上的梳理,井然有序,与中国乐迷切身相关的,08年北京奥运会之行,也占到了一定比例(只不过页总把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一顿黑,也不知道官方当年对接待人员以及志愿者的高度自信是怎么来的)。而众多音乐上的干货,更是逼迫读者把那些收藏的唱片一字排开,边读边听,以至找出那些过往聆听时并不会在意的音乐细节。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梗,是page第一把les paul吉他,原主人竟然是老鹰乐队吉他手Joe Walsh,而正因为Joe Walsh用不惯这把琴,才转交给page的(想来也不奇怪了,这两位吉他手的风格本就是霄壤之别)。除了大量音乐上的畅谈外,page对自己常年迷恋的神秘学,也大方承认并对采访对象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逐一解答,他甚至在70年代中期还开了一家专卖神秘学书籍的书店,虽然营业额数字很惨(真是有钱任性)。当然,占全书最大篇幅的,还是齐柏林飞艇,对page来说,齐柏林的三名团友,以及乐队幕后工作人员们,都是完美的工作搭档和伙伴。就四名团员来说,大家的性格和兴趣爱好虽毫无相似(连喜欢的音乐风格都完全不同),但这些都不影响大家一起做音乐,而且,对众多音乐类型的差异化理解,还能使齐柏林飞艇的创作视角更加开阔。page·还认为,成员间的工作和私生活没必要混合在一起,做音乐和巡演的时候就拧成一条绳,结束的时候就各归各自的生活(相对来说,page和 robert plant还能走的更近一点,俩人动不动结伴去旅个游,找些灵感啥的)。对音乐一致的认真态度,使齐柏林飞艇更像是一个整体,在那个年代,虽然成员间难免也有吸毒、酗酒、把妹子的恶习,但齐柏林的音乐和巡演的高质量是完全不打折扣的,这也有赖于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高要求。总览全书,内容丰富,干货不少,不大过瘾的一点就是内容过于端庄,作者的笔触还是略官方了一点,不像Keith Richard,Neil Young那两本引进版传记来的那么”亲切“,而想要看到更多关于页总那些陈年韵事、荤事、八卦的读者,这些一概欠奉了。【是为草稿,想到再改】
  •     佩吉爷实在是太全面了,他在录音上的功力太过强大。书里面记载到,飞艇的前两张专辑带来的冲击力太大,鼓的重要性不断增大。不同凡响的鼓声,把这股强大的流行力量持续带入80年代,几乎所有同时代的录音艺术家都欠佩奇首创的鼓录音技术一个人情。在录制《你让我摇摆》的时候,吉米告诉工程师格林约翰斯结尾处用反向回声,他死活都不愿意,在威逼下最后用了,出来的效果很好,格林很不甘。有趣的是,后来他参加滚石专辑的录制,结果呢?反向回声!每个想要成为大师的吉他手都应该看看佩吉爷的这段话:我觉得把音乐推进新境界比弹奏传统布鲁斯来讨好布鲁斯纯化论者更有意义。我对于单单证明自己能弹某种风格、音符接音符的弹奏毫无兴趣。我一直用摇滚的分解法来弹奏布鲁斯,所以无论我弹奏什么都不与众不同。对于齐柏林飞船2007年在伦敦O2体育场的复出演出,作者布莱德托林斯基对佩吉爷盛赞有佳,我不赞同他这个观点。我看了那场高清的录像,我觉得佩吉爷打扮得很帅,我至今仍对他那件白衬衣和满头的白发记忆犹新,但是他那晚其实真的弹得不好。。。书最终章写到占星术我也是提不起兴趣。。。当然,其余的部分都是很精彩的。
  •        没有绝对神秘的音乐人,既便是Sopor Aeternus这样的团体,我们也总能略知一二。如果吃过鸡蛋的人想更多了解母鸡的细节,这些揭示母鸡信息的工作,就靠布林斯基们登场了。  “而之后就该我登场了”,托利斯基自信满满,佩奇的个人世界远离公众视线,像美苏冷战一样需要民间团体打破外交的困境。托利斯基致力于挖掘私人化的部分,与佩奇谈他的音乐,不仅是公众的,也包括私人的部分,“不止是齐伯林飞艇,还有他和科沃戴尔超过一年的合作。”并在序言中交出了他捏紧的访谈心得:如何尽力诱使这位以擅长保护隐私而闻名于世者?其一是只讨论客观事实,集中在音乐上,不讨论八卦、绯闻、流言;第二是不让他推测他人对他音乐的态度,或试图让他对其他音乐人做出消极的评价的问题。这两个前提注定了访谈并不建立在猜想的、不会八卦,也不会恶语相向。   这不是个传统意义上全盘揭秘的传记,因为它混合了第三人称的稳定、第一人称的启示及旁观者增添的掌声。书名取为《光与影》,涵盖了佩奇音乐风格化的追求,全书从录音室到新兵到齐柏林飞艇的辉煌,再到解散后的个人发展直到2008年,以时间为跨度,通过11个章节及终场对占星术的解读,营造了“吉他英雄”一直都在的氛围。每章无一例外的方式是第三人称的陈述与当事人的对话,取得传记与访谈的一种平衡。   这次有机会读到《光与影》,突然回想起了陆凌涛的《老式汽车》节目。我从高中时开始喜欢摇滚乐,直至后来才眼界开阔些许,明白音乐可以用更多概念去认知,而不是摇滚的与非摇滚的。好在时代在变,摇滚风格也在变。在后摇音乐中,人声也会成为点缀,而器乐中吉他已经不再成为绝对主导,不再呈现侵略性。现在看来,也许齐伯林飞艇最为黑暗也最为个人化的《出场》专辑,这种荒凉突兀的整体风格,阴沉灰暗的世界观更符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如果也想与佩奇谈谈音乐的话,那什么是摇滚乐?也许什么都不是,于我而言,“摇滚”也只是缘于对抗,而对抗什么都不是。我已过了饶有兴致回答的年纪,也似乎终究失去了如此去问的权利,如果我不是一个热血摇滚青年,在我看来他很可能便什么都不是。现在我马上30岁了,读完《光与影》,我想起佩奇已经越过70岁的山丘,那最终闯入他视野的是什么呢?在女儿的睡床边写下这些时,我并没有感觉到吉他英雄的侵略性。当齐柏林飞艇的音乐通过网络、手机,并沿着耳机一路传来时,一切也都是过去的。声音调小的时候,他们听起来就像是远远地演奏,吉他连复段响起,我并不强大凌厉反而弱小,他也并不时尚反而衰老。年老的智慧进入了中年人的内心,于是,有一个中年人在工作日之外想起头顶上驶过的飞艇。   那齐柏林飞艇是一种“轻与重”、光与影,一种启蒙,一种视野,一种令人陶醉其中的激情,一种风格的力量,佩奇在泰晤士河船、海德利庄园,在印度、开罗曾经成功地捕捉。如果女儿还没有醒来,我便可以再听一遍《阿基里斯最后的站立》,我仍旧无法把握到变奏的优美、和弦进行的智慧、光洁的即兴、连复段的迷人或痛彻骨髓,但我知道在这10分25秒,佩奇和我一样想过“我的上帝啊,这段独奏对我说了好多东西,到底发生了什么?”(玟涛,2015年1月11日)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大师秘籍
  •     采访者对乐队作品,乐器演奏,录音技巧,摇滚乐史等功力纯青,几乎可以让读者忽视掉诸如把Bad Company译成猪队友这种抖机灵赶时髦的肤浅之瑕了…
  •     样书已到手,用纸好。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齐柏林飞艇/吉米佩奇相关书籍,相较另外几本未经他授权(aka黑他的)传记,特色是讲了比较多的创作、器材、理念、服装、乐队运营、现场表演、唱片和演唱会宣发,适合音乐、文化、设计、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     For Zeppelin
  •     为柴师加一星
  •     相比以往的音乐人传记来说,这本书没有把重点放到了八卦绯闻上,而是着重对Led Zeppelin的创作过程,专辑录制等部分进行了讲解,绝对是音乐人必看的
  •     干货不是太多
  •     偶像
  •     墙裂推荐!
  •     不是很喜欢这种访谈性质的,内容太少了,薄薄的一本,最后一章写来北京那段挺逗
  •     从音乐,技术,时尚,甚至是星象来说吉米佩奇的好话。有钱真好,还能雇人给自己吹牛逼
  •     译者对专业词汇的翻译让人有点捉急
  •     从作者的主题人物 都是电吉他界一等一的人物 本书含金量很高!读者可自选兴趣点阅读(哪儿来的一股知乎腔调哈哈)
  •     想了解齐柏林飞艇如何伟大,这本书可以告诉你答案。内容有很多是关于录音技术的。
  •     那是现在最需要反对的——过多的修饰,过多的科技元素和过度思考。这是一种被宠坏了的心态,因为现在做什么都太容易了。如果你想录一首歌,你可以买个Pro Tools软件然后录出400多段吉它音轨。这就导致了过度思考,这就毁了表演的自然和人性。 关键在于你不应该单纯地复制布鲁斯;你得抓住那种感觉。必须自然而直接。你不能过度思考音乐。感觉和张力是不能制造的。 真正优秀的音乐从来都不是安全、可预测的。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出能让你后背发凉的音乐。我想弹得石破天惊。 当电影上映的时候,我把我当时六岁的女儿带去了电影院。这大概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电影太长了,而她太小了。当演到我的变脸情节时,整个电影院都很安静,只有一个小声音哭喊道:“那不是我爸爸!”
  •     原来还有这么多故事,不把这么多唱片听滚瓜烂熟,都对不起齐柏林飞艇这么认真地做音乐。
  •     和尼尔羊那本一样,300页不到,一天就能看完,性价比貌似不高… 不过有很多音乐上的干货…访谈部分和迷你传记穿插,还有不少“彩蛋”,作者文字功力甚好,全书篇幅不大不过基本能当叶总的迷你传记看了,不大过瘾的一点就是内容过于端庄,八卦欠奉(我要看叶总和果皮的故事啊
  •     只有bright side of the moon没有dark side
  •     只谈音乐,真棒
  •     jimmy page 是范儿最正的吉他英雄,冷漠坚毅的嘴角和雄赳赳的riff让人着迷。译者文笔不错,也很认真,读起来很流畅。遗憾的是关于在吉他专业描述的部分显得下功夫不够,实际上无论对于中国和外国乐迷/读者来说,这些有关吉他的部分都是重头戏。 瑕不掩瑜,此书值得一读,如果有机会修订再版,建议译者找位懂行的人把把关,会更好的。
  •     真正弹琴的人才看的更激爽。
  •     书太短了,加上齐柏林向来故作低调,而且访谈录对于成员尤其是Jimmy说得似是而非。
  •     涉及了比較多的技術方面的問題。再次深深感到自己只是屬於聽個響的那類粉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