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艺术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508658906
作者:[美]丹尼斯·J.斯波勒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感知艺术》是一本单纯地教读者观察和聆听艺术作品的书。
我们房间墙上挂着绘画作品或明星海报,我们每天都在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枕边的小说、周末的电影,这一切都显示了艺术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学会欣赏这些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某些观点认为,艺 术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创作。不同于此,《感知艺术》以真实而直接的方法介绍艺术,向读者展示了艺术并不神秘,而是触手可及的。这本书将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8种形式,向读者提出3个问题:它是什么?(形式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技术问题)它如何触动直觉?(体验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读者与艺术之间建立了联系,能从容地面对艺术作品并对其做出评价,与其他欣赏艺术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虽然我们各不相同,但活着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份职业。学会欣赏艺术,能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好地理解、设计、享受我们的生活。愿这一切从本书开始。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绪论 1-40
艺术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评价它?
第二章|画 41-90
图画、绘画、版画和摄影
第三章|雕塑 91-116
第四章|建筑 117-152
第五章|音乐 153-192
第六章|文学 193-234
第七章|戏剧 235-264
第八章|电影 265-290
第九章|舞蹈 291-312
词汇表 313-340
引 用 341-344

内容概要

丹尼斯·J·斯波勒,享誉国际的教授、学者、作家与艺术家。他在中央密歇根大学获演讲和戏剧专业学士学位,同时辅修音乐;在爱荷华大学获舞台设计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宾州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美国多所学校的终身教授、系主任或院长。教学经验包括人文与美术等 多种学科领域。他还曾从事专业的演唱事业,设计舞台布景与照明作品,有《感知艺术》《穿越艺术的现实》《创作的冲动:艺术品介绍》《视觉艺术指南》等多种著作出版,并有大量期刊文章与诗歌作品。
译者 史梦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与他人合译《舞蹈学导论》《代寻旧日时光》,独立翻译《我不要我们永远在一起》。


 感知艺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0p 没有艺术,就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牺牲自己的想象力,最终毫无信仰,梦想一文不值,学习真理也无从谈起。 4p 艺术作品让一些人感到不适,这可能是因为接触艺术作品代表着摄足一个陌生的领域。 5p 美的感知提供了一种方法,让我们了解艺术,也在艺术中进行沟通,这与其他的认知和沟通方式截然不同。 5p 认识到我们身边的艺术原则和影响能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意思,也更宜居。艺术概念结合了惯例,让日用品富有魅力,使用感更愉快。 12p 从已有的基础开始,意味着我们需要依靠已有的认知能力。运用现有能力来进行感知会建立起面对艺术作品的信心;也意味着了解艺术如何融入人们审视、交流并应对周围世界的总体方法中。 13p 科学主要追求的是对真实世界的描述;而人文所追求的是表达人类对真实世界的主观感受,将真实世界进行阐释,将我们的内部体验转化为可触及的形式,并对真实世界加以评论、判断和评估。 13p 人文和科学的清晰界限寥寥无几,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研究方法,使它将对于自然宇宙、技术和社会科学调查与艺术家对于宇宙真理的探求区分开来。 14p 比起其他关切,艺术特别关注创造力、美学交流、符号和纯艺术以及应用艺术。 18p 艺术的目的: ①进行记录; ②提供视觉或其他形式的感受; ③揭示形而上学或精神真理; ④帮助人们以崭新和创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19p 艺术的功能: ①享受; ②政治和社会评论; ③治疗; ④工艺样本。不 32p 批评应当引起细节的分析过程,以获得理解和欣赏。试着去描述作品的意义和经历,评判才有价值。 35p 作为理解的一种练习,批评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进行调查和描述。要想对看法进行分享,我们必须对艺术的过程、产品和经验有所探求。 39p 好的作品能引起兴趣,条理清晰,不会产生困惑。如果作品缺乏趣味性或连贯性,问题可能出在作品本身,也可能出在我们身上。 39p 就算是一件精于制作的作品,要是仅仅重述了人类状况的浅显思考,还是缺少其沟通功能。 41p 1/8:画 76p 在讨论重复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三个术语:节奏(循环)、和谐(逻辑)和变化(关系)。 77p 所谓平衡,包括对称和不对称。 86p 刺激知觉:对比、动感、错觉画、并列、内容。 91p 与绘画不同,雕塑少了些个人性,而多了公共性。 91p 2/8:雕塑 111p 刺激知觉:触摸、温度&年龄、动感、尺寸、光线&环境 117p 3/8:建筑 118p 建筑是庇护的艺术,而要想将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来进行研究,就不能将美学特性与实际功能分割开来。 141p 刺激知觉:受控制的视角和象征、风格、表面功能、动态、规模。 153p 4/8:音乐 155p 不论是何种情况,音乐都包括节奏和旋律,只是构成方式不同。但聆听通常是被动的,因此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瞬间捕捉到音乐的特点。 181p 刺激知觉:我们的第一反应、音乐表演 193p 5/8:文学 194p 与应用性文学不同,创造性文学追求一种出色的文字表达和对人们永恒、普世兴趣的展现。创作性文学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投入作品当中。 194p 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演说或书写所激发出来的想象力及情感。 231p 刺激知觉:画面、声音、情感。 235p 6/8:戏剧 236p 戏剧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个人化”的一种尝试。而对于观众来说,不但包括“看”,还包括“领悟”和“理解”。 265p 7/8:电影 266p 电影能通过复杂的特技效果带我们进入崭新的世界,这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做到的。 266p 我们对电影细节的观察面临着挑战,因为这些娱乐要素总是让人们沉浸其中,忘记继续寻找的任务。 280p 刺激知觉:镜头视角、交叉剪辑、张力的积累与释放、直接交流、大小和规则(影院/电视、彩色/黑白…)、结构节奏、配乐技巧。 291p 8/8:舞蹈 292p 舞蹈是一种短暂的艺术,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309p 刺激知觉:移动的画面、力量、符号语言、颜色。
  •     在罗银胜的《杨绛传》中,记录了一段钱穆与杨绛夫妇一同出游的经历:“火车过蚌埠后,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有的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窗外景色不改。杨绛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钱穆说:‘此古战场也。’经钱穆这么一说,杨绛觉得,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她对延绵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在丹尼斯•J.斯波勒的《感知艺术》中,异曲同工地表达了建筑艺术的力量:“艺术在将世界变得有趣而宜居这一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城市中的每一条街道都是一座理念和工程的博物馆”,而“每当我看到一栋建筑物,我就能看到历史”。因为艺术的存在,世界才有了如此精彩的模样。不仅仅是如何欣赏建筑,还是更为广谱的如何正确打开一件艺术品,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必修课。在《感知艺术》中,丹尼斯试图教会我们回答三个问题:它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来刺激我们的直觉的?他想籍由这样的逻辑结构,对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这八种艺术形式进行解析,这显然是一本极好的艺术启蒙之书,让圈外人高效入门,学会用艺术的方式看待艺术。如果说“是什么”、“如何形成”这两个问题主要解决了艺术基础知识的扫盲,能够让读者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术语体系,而书中同样干货的,是揭示艺术刺激知觉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评价艺术的思维模式。在阅读完《感知艺术》后,当我们看到一幅画,不仅会关注它的内容与主题,同时也会对其材质、构图的线条图形以及焦点区域与空间深度透视进行思考,看的多了、想的多了,便会渐渐理解一类画,而不是大而无当地止步于赞叹“好美”,然后再也说不出所以然。“与绘画不同,雕塑少了些人性,而多了些公共性”,从二维到三维,在欣赏雕塑时,比起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任何雕塑作品都渴望被触摸”,无论是真实的肌肤触及还是想象中的尺寸、材质、温度,配以特定的光线与环境,方才形成了雕塑的气质。除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魅力更需要修养来体悟。诸如音乐,经由对比,体悟节拍、音阶的不同展开,其魅力渐渐显现。而通过想象而得到完满的文学,亦充满了艺术固有调性,“音律使诗歌有了耳朵”,文字通过神奇组合,幻化成激发读者感受的生动画面。再来看升级版的综合艺术戏剧与电影,元素组合创造的感受,将观众拉入故事与场景之中,与艺术品融于一体。想要正确打开一件艺术品,并理解之,学习自然必不可少,而更为重要的,是走入艺术中,去亲自感知。
  •     本书分为八章: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基本涵盖我们生活所能接触到的艺术的方方面面。在介绍这些艺术形式的同时,还会教授评判艺术的方式,可能阅览过此书之后无论是在欣赏画作抑或观赏电影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关注它的颜色可能还会涉及他的构图、材料、光线、作者的创作意图甚至画作的展出形式。电影也不仅仅只了解到他的内容,我们可以更专业一点的去评析他的构图、色彩运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方式,以及影片的剪辑方式。阅览完全书你可能会发现,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交融,这就是我认为作为一本艺术理论入门级别的书籍,你能够贯穿交融的了解到艺术的方方面面,也能选择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其中还会介绍一些工艺技法以及概念性的东西,在阅读的过程可能还会为你解答你之前遇到的艺术形式、但不了解其制作。引用书中的一句话:“科学主要追求的是对真实描述,而人文所追求的是表达人类对于真实世界的主观感受,将真实世界进行阐述,将我们的内部体验转化为可触及的形式,并对真实世界加以评价,进行判断和评估。”本书的缺点是,排版有点混乱,大标题小标题傻傻分不清。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有点深奥
  •     大学能不能开一个这样的课
  •     形式(它是什么)->技术(怎样产生)->体验(如何触动直觉)->语境&个人(有什么意义)
  •     大众艺术认知读物
  •     了解西方艺术的基础配件还是不错的,但对文学的介绍,未免太过简略。好在里面插图很靓丽,入门书,都是这样。
  •     在西方文化中,批评传统始自柏拉图(Plato,前 428~前 348 年),他攻击诗人,因为他们的艺术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维护模仿的价值,他在悲剧中找到了道德价值,因为它具有激起人类怜悯和恐惧之心的能力,关注逻辑和形式超过道德。
  •     翻译、用纸、排版都不好。
  •     分类太多导致每个门类不够细致
  •     适合小朋友看
  •     艺术的入门吧,真心不错
  •     艺术有作者强烈地自我表达的性质,本书帮助我们建立起来了各种架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理解作者。
  •     艺术总是能轻易感染我的情绪,让我快乐,让我难过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让生活不在只是生活 如果世界上没有艺术,也许就剩下乏味和无趣
  •     将艺术解构之后从头鉴赏感知,解构出来的八个片段很喜欢,只不过内容上虎头蛇尾,绪论尤赞,画这部分也不错,越到后面越简略苍白……但毕竟是大众读物嘛,咱也不能太苛刻啊哈哈~
  •     感知,感受认知。
  •     没看完,缩略版本的艺术百科全书
  •     很适合非艺术专业的人陶冶情操,以后在欣赏和评价艺术的时候,多少能多点专业眼光。
  •     很简单,很入门。开头绪论不错。
  •     适合入门
  •     生活因艺术而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感知力
  •     很好 系统化理论化的讲解了7大艺术
  •     浅而全,对于文艺评价理论入门是可以的。
  •     浅尝辄止
  •     最近要把钱包献给艺术
  •     2017年第20本。想用薄薄300页,讲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其浅显真是可想而知了。没料到不仅浅显,而且还略有偏颇且主次不清,下次选书读万不可妄想走捷径了。
  •     还行,比较全面也足够结构化。
  •     买不到艺术的故事,只能这个凑合。没看过,送给兮兮了。
  •     浅显,入门
  •     看看
  •     绘画,建筑,雕塑,认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