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49543519
作者:蒋方舟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蒋方舟二十岁后,首度杂文结集。
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
2008年秋天,作者进入清华大学就读,2012年毕业,受聘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回首过往五年,课业之外,作者亦经常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及多种社会活动,生活不可谓不丰富不精彩。然而在忙碌与喧腾背后,作者却渐感迷失与困惑:参与的讨论越多,离真相仿佛越远;战斗檄文式的文章越写越多,却越来越不喜欢自己剑拔弩张的嘴脸。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本书特别收录获得“人民文学奖”的长文《审判童年》。在四万余字的篇幅中,作者博采众议,纵横捭阖,重新审视与阐发涉及童年的若干命题,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读之或忍俊不禁,或瞠目结舌,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当下,而更多的是拼凑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传递对风雨欲来的预测与恐惧;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开始用宏大的词汇说话,而不只关心文学及与之相关的;俗世的乐趣,不再是常态,而是暂时逃避的去处。
而我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真相是复杂而多面的。因此,当我写下“中国”、“社会”、“时代”、“人民”之类的词时,变得越来越心虚。
我暂时放弃了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我们每往前活一天,就进一步被遗留在“历史”的坟茔里,总有一日,都成标本。做标本的制作者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这没有浮夸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来得吸引人,可不讨巧的笨功夫,也得有人来下。
——蒋方舟

书籍目录

代序 故人无少年
【被绑架的一代】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
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那些参选人大代表的大学生
中产阶级的孩子
天才的出走
被绑架的盗火者
长安青年
想象的祖国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作家真正的恐惧,是被“国家”所魇住
文学中的乡土中国
中国作家梦魇
我们的谎言是纯净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孤单做伴
达尔文改变中国
纸上的街道
前卫的民国
@张爱玲
将军白先勇
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审判童年】
第一章 家里的鬼影幢幢
一 手足
二 祖父祖母
三 母亲
四 父亲
第二章  我活在一个我不可能成为好孩子的世界里,而我也比我想象的更坏
一 保姆
二 幼儿园
代后记 写什么

内容概要

蒋方舟
1989年出生,湖北襄阳人。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完成首部散文集,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
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3条)

  •     读来读去,从感觉到反复遇到的梗,原来她所有的文字都有在做同一件事——吊书袋,文章角度必须承认是有些同龄人所不及的,思想也是成熟和有深度的,但那些回头看去突兀出来的字词,成语、熟语、名句、援引XXXX的某段话……让人觉得是写完文章大概,再然后硬填上去的,去掉后文章还在,更觉得通俗易懂和通顺自然了,我真觉得那些书袋子反倒是在给整篇文章减分。
  •     人无再少年——兼写给24岁蒋方舟一今天是蒋方舟24岁生日,祝她生日快乐。她比我小几天,一同走进了25岁的时光段。似乎某种意识中,18岁是一个坎,象征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也是离开故乡读大学寻求文明的开始;24也是一个坎,不仅是本命年两个轮回,亦不是周遭多已经成家立业,而是从心智上宣告完全独立。《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出来两周了,10天前,曼布克奖颁布,刚好我24岁那天,她在微博感叹,今年曼布克奖得主只有28岁啊,得奖作品800多页。我觉得她做杂志去了没有了好的创作心境,甚为可惜,但是@康慨 兄说,新科诺贝尔奖门罗的文章也主要是在杂志发的,意在杂志也是培养一流作品的。然而不论怎么说,相比较于时下作家的高产,他这本书经历五年,是有些缓慢,除了精心打磨的善意猜测,同为新闻人,更有一种精力时间耗在时局上的感同身受。对这本书,我是感兴趣的。因为同龄如我,能体味到这不仅是写给自己的24岁礼物,更是向青春挥手告别的最佳总结。同行业如我,除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描画身旁被绑架的一代群像,重寻写作的意义”,更有一种向未来出发的。人是时间的刻度,同代人更应该理解彼此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固定及病理的生就。当然,共同的记忆有时候是微不足道的,一样经过过文革的人能说出截然不同的过往。但是有些人,注定是过早地成熟,长久地走在同龄人前列;有些灵魂,也因站在不同的高度,所望见的世界如此不同。蒋方舟,自从2007年听说这个名字,如同我们初中时代的韩寒一样,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从读到其文字,到高考前夕在楚天都得知她被清华录取,她就属于“水木唐边赏月,未名湖畔折柳”行列。我以为,我可以在书中读到自己的过往,读到消逝的青春,读到渐渐被灰尘蒙住的理想的镜子,事实上,真的如此,或者更多。文章说道,这是“被绑架的一代”、“冷漠的一代”、“调侃的一代”、“我觉得你不像80后”,这代表着社会的评价还有自我的认知,80后曾经长久地被符号化甚至妖魔化,无论如何,在24岁告别的适合,反思自己成长道路的得与失,继续同那个“板结的社会”搏杀去。刘瑜说,蒋方舟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她对自己的脆弱、迷惘、甚至是羞愧都更为坦然。读完这本书,深有同感。二第一辑不无巧妙地以一个集体群像开头,道出这一代儿童的起点:花了浓妆的小朋友整齐划一地在天安门广场上放飞鸽子,欢呼,沉浸在一个神圣的仪式感当中,自身被工具化地很多年。然后,一群儿童中总有人有不同的想法,蒋方舟就是其中一位,她最初意识到不应该这样,不应该是女老师希望的那样。90后出生的校园表现也在这一刻与前面众多的牺牲品们有所剥离。他用了两篇文章记述了自己的中小学和高中时代,也是不同的两个阶层。与计划体制下的铁路儿女相比,高中时代的贵族班更显得传奇。无论前者后者都是过早地熟悉金钱、地位和身份,幸好那时并没有富二代和仇富的词汇,那些“不怕穷,对财产没有恭敬心”年轻人已经找不到了。与她也曾逃避班干部告密的命运的小动作相比,我更感兴趣是他说道与网络的痛苦融合,因为我直到7年后才第一次第一次走进网吧,这就是山沟孩子和铁路儿女的区别吧,那雪地里的跪下,难道不是向一个未知世界无限向往、抗拒又不得不无奈接受的表达。《三重门》是如照明弹一样让病入骨髓的中国教育显了原型,而她一个失去亲人的同学却不得不没有来得及分清青红皂白就被“充满爱”的集体拉着走,蒋方舟读出了他的无奈,读出了青春的残酷,我觉得这是她后来生活给她的想法,当场的她应该是没有的。收多年前的我也同样经历了类似的场面,不同的是类似没有引导同学们喊出“我们要带他一起走”,而是放弃这个孩子,他离开了校园。这样的故事不能不说是作者近年“见微知著、观察个体”的转变。她离开铁路大院,走进了大武汉的贵族高中,这里一切那么不同,十五岁的孩子就懂得太多成人世界,也难以避免地太功利,在高考之前竟然被迫逃避恐惧与悲悯,这远远超出我对贵族学校的想象。我们都曾残忍地奋斗过,不得不在别人给我们预设的轨道上筋疲力尽,如同那个没用拿到冠军的圆谷幸吉,也如同“不敢告诉自己休息一下”的蒋方舟。看着风光无限的搏出位,其实是内心的并不自由。也许成长的悲哀就在于,我们都不得不体制化。同样都是奔跑,有人跑的是金光大道,有人跑的是乡间小道,这不能全归罪于命运不同,还有个体持久的努力,因为“身为屌丝,向往的都是逆袭的故事”。赛跑没有终点,只有差距的变化,只有意识什么才是自己真实的选择。三看透了世界的奇妙,也会渐渐不满现世的平庸,更无奈于更生命的无常与非逻辑,悲凉于身边人难以替换的际遇。接下来她身边的故事似乎也曾在我们的身边。然而,她的编排却更为巧妙说出这一代人在几个认同上所历经的辛苦与收获。那些独立参选人是民主政治认同,出家的柳智宇是为信仰认同,在南科大找到最好的自己的程家齐是为理想认同,移民北美最后又后悔的小文是文化认同,自己前后对台北的不同观感则是文化认同,而以长安青年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城市化时代的身份认同,他们放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群生像。读完全书,我甚至以为,假如没有中间的若干书评,再多一些这样生动的个案,再加上获奖的《审判少年》也许更适合全书的主题,更好的一份青春的告别辞。那些试图继承80年代校园民主运动的清华学子们,用火一般地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宣讲进去,也不论是否有人阻扰或者暗箱操作,他们在乎的是参与去利用媒介影响公众认知。且不论“大学生是最合适的人大代表参选群体”的不科学,其实在当下,选票政治离国人还是很遥远,农村两委选择尝试了30年,当年满怀希望人们能慢慢管好自己村子的政治家们发现,越来越不能选出代表自己的村干部。所以,他“不再言说公民社会,而是回归自己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同在校园中的,永远有富人也有穷人,如同有美美貌的也有潦草的,教育的目的是在于让那些从小在世人鄙夷的眼光中过活的孩子们忘记仇恨,懂得宽容和悲悯。对于那些曾经真诚反对父辈规则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回避集体美学还是弑父式的辩论,都是内心不稳定因素的表征。当司法和深度报道意在揭示身边一起起离奇的案件时,勾勒出其悲剧般的童年,我们可曾想过如何避免?同沉迷于仇恨酿成慢性悲剧相比,有人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寻求解脱,从一个理科班在国家奥赛拿第一的竞赛生,到向往佛学,到从事耕读,再用佛启蒙旁人,到自己被自己逼得无路可退地剃度出家,消失在作者视野里,他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脱方式。“我执”与孽障,每个人都有,看就看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开拓后院,安放内心。那个为了追求“数理逻辑观察世界、艺术思维生活”的少年,最终挺过重重压力达到了理想的雅典学园。想来现在的他已经大三了,或正为某所国外名校而努力着。伴随着南科大的争议,他得到的是飞快的成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特可以找到自己“永远守护自己心中价值的”理想。对于现在2亿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是“进不了城市,也回不去故乡”,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城市的一切,故乡是午夜梦里用来怀念的,当然也是用来美化和建构的。从熊培云开始,故乡就成为一个话题,轰然倒塌的老树也带走了童年的记忆。而在城市角落的边缘人,在一起起冲突当中,被动地被制造成“野蛮、非法”的群体,在价值的天平上,永远低人一等。小文终于可以逃离普遍劣根性的大陆,但是到加拿大的他终于发现,可以花任何代价回家。60年前,200万人迁徙台湾,带走的不仅是一船船黄金,还有国人对文化和政治的想象,贯穿其间的是对故土的文化认同。台湾究竟是继承了更多的文化传统还是得益于民主政治的利好,台湾确实走在前列,且不论今天有台湾人说陆大游客是外国人,就是娱乐文化上,他们也是有傲慢有同情的,而我们又如何回避自己的文化自卑心理。这源于政治制度的差异,自然人性的境遇不同,也当然是言论自由的不同。一个该有的中国近年一直在报端,“祖国是观念产物,而非经验实感”。其实政权建构和国族建构本来就不同,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不过是求一个可爱的祖国。蒋方舟的两次赴台,观感不同,第二次意外憋见了卸妆的演员,看到真实的人间。四作为一个年轻作家,在莫言获得第一个文学奖时候,舆论对莫言有期待和谴责的时候,蒋方舟不忘讨论作家身份的边界,是充当历史的见证人、道义的维护者?还是仅仅写下他想写的,比起“我不相信”的北岛,相信的一代的王蒙也是有着充足的理由。一个国家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第二个政府,于是对于作家到底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大家争论了几百年,依然没有定论,然而通观各国作家命运,比起“那些革命可以改变的,更应该写那些永恒的人类苦难”,基本的共识是,有些是作家无法改变。除了政治命运,作家无法改变的还有文学本身,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文学似乎一直被政治过度地粘赋了。百年来乡土文学的梳理,从20年代鲁迅的《故乡》到30年代回到凤凰的沈从文,再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到1942年的工农兵文艺,人们对于故乡的想象一点点地被侵蚀,变成了周立波笔下的暴风骤雨,变成赵树理的热火朝天,直到80年代的汪曾祺才恢复了乡土文学本来面目,但依然含着无尽的杂质。所以,作家们的期待,一直在变化,无论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还是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大潮里面。作家是怎么样变化的,可以从他们想要的生活中看个究竟,80年代的作家还想赶超世界现代派文学的大师们,想写出“扑捉中国当今的现世”的作品,而后不得不慢慢变成挣钱,因为1992年开启的市场化浪潮完全终结了80年代那些属于诗人作家的时代。于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面,蒋方舟厌倦了自己曾经剑拔弩张的嘴脸,开始一种新的写作,就是“放弃对中国的总结”了开始观察个体。五追溯过往,是严复和梁启超篡改的达尔文主义主导了百年的社会心理,以至于生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和“多少事,从来急”的观念,以至于将37年民国所走的路程全部清零,重新开始,这还不够,还要“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今天的教育,也就有了今天的我们。这是花了4小时读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若干记录,把记得的都写了下来。从2003年开始,我开始了自我阅读,至今已有十年,摸爬滚打,在初中同学里面已经算是走的最远的,由一个农民的身份,开始思考着本不该由农民思考的话题。然而同蒋方舟相比,人家已经写作17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而今的她成为一家优秀媒体的副主编,每天一样忙于在新闻报道上,偶尔,我们不得不放慢时光看看日历,才得知自己已经24了,已经过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人无再少年,我们已经都不再年轻。而这个老去,就要看体味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显然我很羡慕蒋方舟“平静地看待生活,平常心看待这个激扬的时代”。蒋说,这本书是对青春的告别。她试图以“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个姿态来审判童年,告别过去,去除标签。 2013-10-27
  •     大学开始蒋方舟的写作从文学扩大到社会层面,探索着开始了公共写作。从后记的《写什么》来看,蒋方舟对自己这一时期的写作自有看法,实际上我根本没有必要来误读。全书给我的感受是:蒋方舟还是一个文青,没有一下子上到公知的层面上去。第一个部分比较"公共",练习和摸索的痕迹非常明显,《被绑架的盗火者》相对来说挺好的,台湾和东莞的浅了一点。有时候还会有蒋方舟早年的机灵逗趣风格,尤其第一篇,不过大抵是沉稳老练的。也有遗憾的地方,记者腔太重,空有情怀而不够犀利。作者自己也说,尝试着夹枪带棒的写了几篇,然而最终放弃了。第二个部分的话,感觉离得越远的那些写的越好,本来已经读的意兴阑珊了,连着了针尖上的天使和我那些苦难婊子的回忆录的两篇书评和《纸上的街道》,忍不住来这里冒个泡。白先勇和木心太浅,《@张爱玲 》,非常好。写张竞生写乔伊斯博尔赫斯,总是能当做八卦来看,新奇有趣,等到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鲁迅沈从文乃至马原莫言余华甚至柳智宇程齐家小文小金,就越发觉得目的性和记者腔明显。同样,一旦开始揭露、总结、归纳、声明和表达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沉重,还是没能像刘瑜那样深入浅出不着痕迹。在我看来《审判童年》是最好的一个部分,大概是时间稍早的关系,蒋方舟式的叙述风格还很浓郁。文章将自己的童年抽丝剥茧,各种好或者不好的感受如同阳光下的灰尘一样纤毫毕现。读起来让人惊讶其早惠,我一直惊讶于她的早惠,作为一个同龄人,我和小伙伴们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她已经写了《正在发育》和《打开天窗》。总体来说记忆模糊,而那股子逗趣的聪明劲总是挥之不去。而《邪童正史》,拿到现在看也是津津有味,觉得很机智 ,常常笑出声来,感叹着怎么能写的这么好。及至现在看《审判童年》,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人所谓开窍是有早晚的,方舟开的实在是早,而且记性也是如此的好,如此的纤细感性洞悉透彻,相较起来,其公共写作总有种跟自己较劲的感觉,心怀忧思而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在电脑前咬碎了无数杆笔。但是无论如何,这只是一种尝试,期待下一部作品,就我个人来讲,希望是小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作者阅读量巨大,越往后越是通篇引用,越是艰涩难懂,倒显得有些做作而无自己的思想了。
  •     写,总好过不写
  •     为了勇气
  •     没有人觉得封面很非主流吗!差点因为封面没读这本书
  •     她的观点有些还是过 但是她一路成长是有目共睹 中国也需要这种观察和说出问题的作家
  •     初中读到,踏进严肃文学的门
  •     随随便便之前发表的一些文章拿出来拼凑成书,真是妄为文人的身份,也让我对走国女性的智识水平和姿态更加的失望。
  •     比较有诚意的作品,喜欢描写童年的那一部分。了解了一些之前没有关注过的作家和时事。惭愧
  •     比自己优秀太多的同龄人
  •     摸索着前行(高中看的
  •     大学生竞选人大代表,同学移民,同学高考前眼疾,龙泉寺,自荐上高校,南科大,台北衰,很多东西只存在于想象中,文学更更关注苦难,太太太掉书袋(这使文章的可读性大降低),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不幸与不安,
  •     总觉得她的文字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
  •     比起这本还是更偏爱她的访谈 但是转念一想 节目里的她肯定不如书里的诚实 罢 爱就要爱最真的那个面目 木心 母女父女关系的几篇 父亲对女儿那种别样的审视 流动的目光 跟之前小冯提醒的方向一样 庆幸自己是单亲(但其实类似的也有过 用笔只能说比较平和吧 也有磕绊 完成即抛弃 睡前读物
  •     我认为蒋方舟不够好,不是她不好,而是相比她的经历和资源,她本可以更好。如今的她,似乎缺少少女般的清纯,也缺少少妇般的深沉,这让她在我心中呈现出“漂浮”的形象,随波逐流,不真实,不可靠。
  •     作者的下一本书或许会买。
  •     蒋方舟的文陪我度过了高中的最后一年。
  •     好久没读舒服的文字了
  •     觉得蒋方舟读书多是多,就是用得太过了,有点像摘抄本。
  •     越长大,越体会到,有些书是浅,也不是不好,但它更适合在你初中年少阅读简单名著的间隙搭配着娱乐。这种书籍,高中的我可能都不会耐心了,大学时光宝贵,也是匆匆跳过。听说你是个有灵气的作家,日后仍会多关注。但倘若经历不积累丰富,永远也只是杂志水平。
  •     靠近90后的年代,确是80初的思想。过于早熟,但是看的明白。虽然有些自以为是,但是很干练
  •     看完又去看微博……半夜笑出了声吓到了自己
  •     第一次翻来这书时,看了几篇看不下去。时隔一年再次翻开,发现还是看不下去,文字没有一种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感觉。赞同热评里说的,在某些阐述上有些让人不舒服的自以为是。通篇的引用……也并没有带来多大感想。
  •     2017.3.23 读“将军白先勇”,有一段关于白先勇对同性恋的描述让我想起之前看的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感觉那一段卢是借鉴白先勇的。 白先勇是同性恋,这我并不知道,但蒋方舟的描述下,那爱情,胜过大多数。 2017.3.25夜 读“木心: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想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2017.3.26 读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在最后,蒋方舟谈爷爷奶奶祖父母、父爱母爱的阴暗面、自己的童年。我很惊讶她的成长过程中有过奶妈,也惊讶于她记得自己2岁的事。 这是一本值得在成长过程中阅读的书。
  •     有所得
  •     腻味
  •     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道出的对生命、对青春的体验。
  •     。。。
  •     写论文的间歇把这本书翻完,原谅我阅读面太狭窄,三分之一述评好像在看简介。被第一章的犀利文笔吸引。还说敬佩作者的阅读量。 阅读过后打个卡。。
  •     蒋方舟啊,她想当个普通人。
  •     第一次看蒋同学,出于好奇。
  •     78。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看的。《审判童年》写的非常好~我也想去清华啦哈哈哈哈哈...
  •     第一部分当评论性的新闻; 第二部分当人物小传看看; 第三部分…… 好篇章比较少。三星半。
  •     看问题的角度过于片面 可是阅读量真是让人惊叹 我忽略她文章中“不曾经历沧桑”的观点,感谢她带我游览了那么多的名作
  •     书名和内容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关联,可能思想境界不够吧,有些看不太懂,不过我喜欢里面的小故事
  •     没有我以为的惊艳,没有足够引力,只好断章取义的汲取内容,一些自以为是一些就事论事
  •     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 ……
  •     2017-7 下班后,言又几。 某种意义上,她也是抓住时代机会并且在努力着的普通一人。
  •     2017年第5本:幼儿园经历很相似,但是我更悲剧一点,不过实话实话我最喜欢蒋方舟的一点就是坦诚,这是个好习惯谢谢你,我当年在混乱的生活里买了一本意林,那时候你真是我向往的人生。
  •     对活着的时代 身在其中 总是感到烦
  •     看完这本 我发现我的水平只能够看懂正在发育 真是个悲伤的事 太多引述别人的故事 其实我只想看到蒋方舟在想什么 也许我还是拥有俗人的思想会比较轻松
  •     嗯比故事的结局好多了
  •     喜欢这本书里勤奋,哲思,博闻强识的身为学者的蒋方舟。尽管难免掉书袋之嫌,反正人生那么长嘛,有自己的思想始终是最为难得可贵的。值得一看。
  •     她的阅读量是大,引用也颇多。后面的比较好看一点,前面那几篇写人的,充斥着一股人物访谈杂志的平庸味道,就是那种任由飘在水面上过去,不会捡起来的文章。比我想象的还是要好点儿。
  •     来mark一下
  •     二十出头却有着一股令人不舒服的自负
  •     2014年4月读。我很喜欢这本书。很奇怪的,我知道木心不是因为陈丹青,而是因为蒋方舟。
  •     喜欢她骄傲的那股劲儿
  •     赶在六天假的最后一个夜晚看完了蒋方舟的《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看后最大的感想是:这是一本书评和摘抄本。全书大量引用名人事例名言警句,除了感叹作者有深度的思想和丰富的阅读量之外,实在喜欢不起来这本书,但幼儿园那篇算得上是全书的点睛之笔。
  •     “记录本身,即是反抗。” 窥见了三分,记录了五分,反抗0。
  •     失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