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书评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10070724
作者:[美]米罗·沃尔德(Milo Wold),加里·马丁(Gary Martin),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
页数:368页

每次都想拥抱你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新出版的音乐史而内心充满骚动了。后浪果然坚持了一贯的设计风格,这么调情的琉特琴手(哈斯,1626),只有勇敢的出版商敢这么造。还没有拿到书,但总按捺不住那股骚动。回想过去追过的那些音乐史,我又是醉了。高中时我不务正业,花了大把的钱去买CD,还扒出家中的《音樂辭典》(王沛倫)当闲书看。想考音乐学院,却被本就是音乐老师的麻麻摁到了东北学建筑。这也没什么,我觉得每天能听碟子翻辞典就很幸福了。而且学校的图书馆除了有辞典,还有音乐史。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各种西方音乐史,格劳特第四版、朗多尔米版、张洪岛版、于润洋版。当时也没想着将来要读研,就只是每天看,只有朗多尔米的好看,其他都太难,干巴巴的咬不碎。我还是喜欢那本《辭典》。后来南下武汉读研,读的就是音乐史,始料未及却命中注定。我带着那本《辭典》而来,却发现了更多的音乐史:1000页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朗)虽好,但我一直没耐心读完因为,太长了;《简明牛津音乐史》(亚伯拉罕)也是读得我好辛苦,整整一年我都在跟中世纪战斗,而且作者对手抄本对无名小作如数家珍,对于一个原本有点点自信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致命。还有那些流传于坊间的小册子,比如《繆斯小史》(刘经树)、《音乐的故事》(贝克),短小,却包藏着耀眼的智慧。这时,我已深陷史潭,导师求我们看开点,“既然上了贼船,就认命吧”。我和小伙伴们都认了命,经历着痛苦也享受着兴奋。我们会为又发现一本新书怪书歇斯底里,会苦苦企盼一本卖脱销的书再版。我最终等来了格劳特第六版,但傻黄的封面和内容的错误百出让我失望(特么老子还没吐槽这书的英文版当时已经出到第七版了,马上要出第八版),名不见经传的《西方音乐简史》(格里菲斯)虽然视角独特,但有点走马观花的节奏。我毕业后,上音社出版了诺顿断代系列,《古典》和《20世纪》分册已经上市,这可是音乐圈的大事件。不管多贵,我都要买,就算我已能读原版。当然了,史读多了,也不是好事。这么多音乐史,读来读去也就是莫扎特写歌剧牛逼、德国人擅长纯音乐等等,我经常会莫名地感到一种虚无,到底这帮家伙在写什么,究竟我学到了些什么?我听不到巴赫,也看不见贝多芬瓦格纳,那么音乐史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一想到这些,小时候对于音乐对于音乐史的美好幻想就一点点模糊起来。或许我以后会写一本《音乐史是个什么玩意》也说不定。说回到这本书,《十讲》,上音杨燕迪教授写的推荐语,他最得意的门生刘丹霓担纲翻译,想必在内容和译笔方面不会差。而且全书不算厚,标题和封面看起来也很轻松,应该比较对我的胃口。期待期待。

哪里能买英文原版?

我对部分翻译存有疑问。比如毕达哥拉斯分明提出的是“和谐理论”,书中翻译成了“和声理论”。这误会可太大了!再比如有关复调的几个概念,中文翻译和括号里给出的英文单词不完全符合。其他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很精确。但我不敢说他翻译的就是错的。目前还没看完,已经发现太多概念上的疑点(因为翻译表述造成的)。所以还是要求英文原版!这本书作者写的真是太赞了,没话说。对概念的解释很人性化。

让我们迅速进入西方音乐世界吧

本文为出版后记西方人的音乐,在传入中国之初多称“西洋音乐”,后因学科建设的需要而改作“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相区别。早在16世纪,西方音乐就已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西方音乐仍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音乐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相应的研究活动也步入到新的阶段,一批优秀的专著、译著得以涌现。关于西方音乐的通史类著作在国外早已汗牛充栋。国内专家学者和出版界经过长期努力,已为我们奉献出多部经典音乐史译著,最著名的要数格劳特、帕斯卡利的《西方音乐史》(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以及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The Concise Oxford History of Music)。这些作品高屋建瓴,资料翔实,论证扎实,体现出西方音乐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对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却部头过大,内容芜杂,几乎无法完整和彻底消化。本书出于满足音乐爱好者们迅速进入西方音乐世界的愿望而编著,四位作者常年担任美国高校音乐专业和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书中内容简明清晰而有条理,以大纲式的结构设计梳理出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这种做法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适合初识音乐的读者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而每章的固定体例则更显出作者的别出心裁,正如本书推荐者杨燕迪教授所言,这种安排“让读者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对每个时段的音乐文化有某种‘一目了然’的鸟瞰式掌握”。本书自19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已先后九次再版,作为高校音乐通识课教材和大众读物深受学生朋友和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所以特将此书引入我国,目的不止在为音乐事业添砖加瓦,更是希望为越来越庞大的乐迷群体提供具备专业水准且简洁明了的导赏背景指南。本书采用了合适的开本尺寸和图文并茂的版式设计,着眼点也是提供给读者携带上的方便和良好的阅读体验。本书的译者刘丹霓曾随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攻读博士,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译笔,她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杨燕迪教授百忙中为本书作序。

那些美好的,将永远传承

音乐一直是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背景,最开始是为了假装更高的品味,后来便成了习惯,这些年,相较流行音乐,最喜欢听的还是西方古典乐。特别是卡农D调的悠扬循环,让人怎么都听不厌。而说来惭愧,直到几年前,才如梦初醒地知晓,卡农并不是一首歌的名字,而是一种音乐体裁。随着经济基础的小有提高,终于得以有机会常常有机会坐到音乐厅,迷醉于交响乐音乐会或是陶醉于歌剧、音乐剧和芭蕾舞剧。尽管如此,由于对于音乐的诸多无知,只觉快乐,却在回味时词穷,我终究是不懂音乐,而这种知识匮乏渐渐成为了音乐欣赏道路上的绊脚石。虽然学习一种乐器并非一日之寒,但对于音乐的概念和历史或许可以速成,于是,我遇到了这本《西方音乐史十讲》,她的封面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奠基人哈尔斯的《弹曼陀林的小丑》,画面生动而诙谐,注定了这本书的风格亦并不枯燥。在三位教授的笔下,音乐的历史被娓娓道来,就像是一个出身正统的孩子,最开始是中规中矩的宗教素歌,单调、庄严,在仪式上被深情吟唱。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与时代的变革,这位孩子渐渐从圣坛走向了世俗人间,游吟诗人在路上歌唱着,田园牧歌深入了人们心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文化的席卷而来,再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大行其道,音乐的形式一天天丰富了起来,从单调到复调,从单曲到组曲,从统一到多元,愈来愈多的个性化风格融入其中,歌剧、音乐剧、芭蕾剧就像音乐之花,绽放地格外娇艳。然而,音乐的很多经典的范式与曲调却未随着时光而消声蹑迹,反而被沉淀了下来,在而后的音乐创作中继续发光。因而,作者在编写这本音乐史教材时,章节愈来愈厚,同样的名词,下面的内容与时俱进,而那些美好的东西,将永远传承在音乐史中。学习西方音乐的历史,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大抵是因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互相影响,不脱干系。作者将音乐历史划分的这些时期,恰好与文学史交相呼应,各时期的艺术有着鲜明的同质性。以浪漫主义时期为例,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都走向了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诗与交响乐的巅峰应运而生。当我听瓦格纳与舒曼时,会不觉想起雪莱与拜伦,他们优雅而精巧,却又有一种激情与力量孕育其中,形成了特殊的张力,让人格外着迷。当然,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还是源于她的实用性。不得不提一下她的结构,不仅按照各个时期划分清晰地按照影响、功能、风格等条分缕析地书写音乐历史,更是体贴地将第一次出现的音乐专业名词标粗,并在书的最后做了索引,这样的设计对于我这样的音乐小白能够轻松索引,又不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此外,这本书也带领我重新梳理了那些耳熟能详的西方音乐界“大腕们”,终于明晰了巴赫与贝多芬谁先谁后,再也不用担心在音乐传承发展问题评论上闹出笑话。同时,作者也为我科普了芭蕾舞剧的由来,最近看了两场柴可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与《天鹅湖》,傻乎乎地以为那是她们在编舞时将大师的组曲挪来一用,通过学习,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专曲专用,在浪漫主义时期,芭蕾得以从歌剧中独立而出,成了作曲家创作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看来要做一个合格的观众,学习一点历史必不可少。下次有了疑惑,应该还会翻翻这本《西方音乐史十讲》,学以致用,即学即用。


 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