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

出版日期:2015-4
ISBN:9787510070724
作者:[美]米罗·沃尔德(Milo Wold),加里·马丁(Gary Martin),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畅销30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
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做了细致分析。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来帮助读者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其中,更多地去提及现今的音乐选集和相应录音的乐谱,方便读者对音乐作品的获取。同时,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最新的学术观点。
这种体例和论述对于初入音乐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音乐已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的爱乐者,最有实际的效用。一册在手,整个西方音乐史的面貌和轮廓便了然于胸。甚至,因其对音乐史实的概括简明而条理,如要对付相关考试,正好也可资参照。
——杨燕迪,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序言   通过音乐的历史走进音乐   杨燕迪
前言
导论
插图目录
谱例目录
第一章 中世纪之前的古代音乐
第二章 中世纪早期(300—1100)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古艺术——新艺术(1100—1400)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
第五章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第六章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
第七章 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第八章 20世纪早期(1900—1945)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音乐
第十章 20世纪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
乐器
音乐曲例
延伸阅读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米罗·沃尔德(Milo Wold),1936—1974年执教于林菲尔德学院,并担任音乐学的荣誉教授。其后人为纪念他和他的夫人对学校教育的贡献,于2008年在林菲尔德学院设立了“米洛和布兰奇·沃尔德纪念奖学金”(MiloandBlancheWoldMemorialSchol arship)。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与詹姆斯·米勒、埃德蒙·塞克勒等合著)等。
加里·马丁(Gary Martin),俄勒冈大学音乐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音乐史。1966年开始执教于音乐教育学院,主要开设音乐教育、音乐课程发展史等课程。曾任德国国际音乐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作品有《音乐基本概念》、《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等。
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俄勒冈大学声乐和合唱音乐专业的名誉教授,曾任欧洲音乐教育中心德国与英国区的主任。1988年,他在英国巴思开设了名为“英国音乐社会史”的课程。在俄勒冈州,他多次担任国家声乐独奏与合奏比赛的评委。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
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俄勒冈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用于多种乐器演唱和表演的121首卡农》、《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比较音乐教育》(论文)等。
刘丹霓,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毕业生,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


 西方音乐史十讲(插图修订第9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新出版的音乐史而内心充满骚动了。后浪果然坚持了一贯的设计风格,这么调情的琉特琴手(哈斯,1626),只有勇敢的出版商敢这么造。还没有拿到书,但总按捺不住那股骚动。回想过去追过的那些音乐史,我又是醉了。高中时我不务正业,花了大把的钱去买CD,还扒出家中的《音樂辭典》(王沛倫)当闲书看。想考音乐学院,却被本就是音乐老师的麻麻摁到了东北学建筑。这也没什么,我觉得每天能听碟子翻辞典就很幸福了。而且学校的图书馆除了有辞典,还有音乐史。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各种西方音乐史,格劳特第四版、朗多尔米版、张洪岛版、于润洋版。当时也没想着将来要读研,就只是每天看,只有朗多尔米的好看,其他都太难,干巴巴的咬不碎。我还是喜欢那本《辭典》。后来南下武汉读研,读的就是音乐史,始料未及却命中注定。我带着那本《辭典》而来,却发现了更多的音乐史:1000页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朗)虽好,但我一直没耐心读完因为,太长了;《简明牛津音乐史》(亚伯拉罕)也是读得我好辛苦,整整一年我都在跟中世纪战斗,而且作者对手抄本对无名小作如数家珍,对于一个原本有点点自信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致命。还有那些流传于坊间的小册子,比如《繆斯小史》(刘经树)、《音乐的故事》(贝克),短小,却包藏着耀眼的智慧。这时,我已深陷史潭,导师求我们看开点,“既然上了贼船,就认命吧”。我和小伙伴们都认了命,经历着痛苦也享受着兴奋。我们会为又发现一本新书怪书歇斯底里,会苦苦企盼一本卖脱销的书再版。我最终等来了格劳特第六版,但傻黄的封面和内容的错误百出让我失望(特么老子还没吐槽这书的英文版当时已经出到第七版了,马上要出第八版),名不见经传的《西方音乐简史》(格里菲斯)虽然视角独特,但有点走马观花的节奏。我毕业后,上音社出版了诺顿断代系列,《古典》和《20世纪》分册已经上市,这可是音乐圈的大事件。不管多贵,我都要买,就算我已能读原版。当然了,史读多了,也不是好事。这么多音乐史,读来读去也就是莫扎特写歌剧牛逼、德国人擅长纯音乐等等,我经常会莫名地感到一种虚无,到底这帮家伙在写什么,究竟我学到了些什么?我听不到巴赫,也看不见贝多芬瓦格纳,那么音乐史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一想到这些,小时候对于音乐对于音乐史的美好幻想就一点点模糊起来。或许我以后会写一本《音乐史是个什么玩意》也说不定。说回到这本书,《十讲》,上音杨燕迪教授写的推荐语,他最得意的门生刘丹霓担纲翻译,想必在内容和译笔方面不会差。而且全书不算厚,标题和封面看起来也很轻松,应该比较对我的胃口。期待期待。
  •     我对部分翻译存有疑问。比如毕达哥拉斯分明提出的是“和谐理论”,书中翻译成了“和声理论”。这误会可太大了!再比如有关复调的几个概念,中文翻译和括号里给出的英文单词不完全符合。其他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很精确。但我不敢说他翻译的就是错的。目前还没看完,已经发现太多概念上的疑点(因为翻译表述造成的)。所以还是要求英文原版!这本书作者写的真是太赞了,没话说。对概念的解释很人性化。
  •     本文为出版后记西方人的音乐,在传入中国之初多称“西洋音乐”,后因学科建设的需要而改作“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相区别。早在16世纪,西方音乐就已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西方音乐仍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音乐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相应的研究活动也步入到新的阶段,一批优秀的专著、译著得以涌现。关于西方音乐的通史类著作在国外早已汗牛充栋。国内专家学者和出版界经过长期努力,已为我们奉献出多部经典音乐史译著,最著名的要数格劳特、帕斯卡利的《西方音乐史》(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Western Civilization)以及亚伯拉罕的《简明牛津音乐史》(The Concise Oxford History of Music)。这些作品高屋建瓴,资料翔实,论证扎实,体现出西方音乐研究的最高水平,但对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却部头过大,内容芜杂,几乎无法完整和彻底消化。本书出于满足音乐爱好者们迅速进入西方音乐世界的愿望而编著,四位作者常年担任美国高校音乐专业和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书中内容简明清晰而有条理,以大纲式的结构设计梳理出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这种做法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适合初识音乐的读者了解西方音乐的历史。而每章的固定体例则更显出作者的别出心裁,正如本书推荐者杨燕迪教授所言,这种安排“让读者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对每个时段的音乐文化有某种‘一目了然’的鸟瞰式掌握”。本书自19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已先后九次再版,作为高校音乐通识课教材和大众读物深受学生朋友和音乐爱好者的欢迎。所以特将此书引入我国,目的不止在为音乐事业添砖加瓦,更是希望为越来越庞大的乐迷群体提供具备专业水准且简洁明了的导赏背景指南。本书采用了合适的开本尺寸和图文并茂的版式设计,着眼点也是提供给读者携带上的方便和良好的阅读体验。本书的译者刘丹霓曾随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攻读博士,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译笔,她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杨燕迪教授百忙中为本书作序。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没能认真读下去嘤嘤嘤 先马
  •     这应该是本工具书吧
  •     教材书式的编写模式,其实蛮枯燥无聊的。
  •     前史浓缩翻阅
  •     作为通识课教材太棒了。
  •     比学校里中国人编写的教材好太多太多,说枯燥的就不要看教科书了。看中国版的至少5成被蒙在鼓里。
  •     音符部分就读不懂了
  •     读完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说实话,还是要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和大量的作品聆听才能很好的理解。
  •     做為一本教材寫的清晰明朗,但比例失衡。我一直認為二十世紀,尤其是勛柏格後的音樂呈現出一種分崩離析的狀態,許多作曲家的水平根本無法跟前輩相比。但本書的第九講卻單獨拿出來提的同時,第十講卻草草帶過。皮耶左拉不提也就罷了,愛林頓公爵還有WC. Handy等作曲家的介紹水到不行,這讓我能稍稍明白邁爾斯的憤怒!像寫英國安魂曲的布列頓,我不管他作品是怎樣高大上,背後有多少神奇的理論,就單純的聆聽經驗來說跟艾靈頓公爵比根本就像鬼畫符一樣,結果他所得到的關注還比艾林頓多,這TM合理嗎!!!就憑這件事我就怒減一星,讓那些還停留在十九世紀的白人優秀主義滾到歷史的垃圾堆去!!!
  •     后浪艺术课004-《西方音乐史十讲》(An Outlin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9e)畅销30余载的美国高校通识课教材,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最简明指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