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06566629
作者:曾华锋,石海明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入选2014年1月中国好书榜
这是一部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专著。
这是一部正在被国家高层领导研究的专著。
这是一部倍受广大网友青睐的专著。
在经历了陆权逐鹿、海权争霸、空天权对垒以及制网权较量之后,在全球媒体时代,人类战争正在从自然空间、技术空间向社会空间、认知空间拓展。《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 则与国家安全战略》从科技哲学、国际关系学、战略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切入,聚焦认知空间的战争与战略问题,剖析了战 争制权理论演进背景下,制脑权战争兴起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攻防律,最后从捍卫国家认知空间安全的高度,对全球媒体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对策思考。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旧战争死了?
全球政治觉醒时代
谁读懂了约瑟夫·奈的无奈?
罗伯特·盖茨呼应
新理论背后是失败的辛酸
从软实力到巧实力:美国在找寻什么?
E缘政治下的新战争
第二章 战争制权理论:从制陆权到制脑权
古代陆权:战车、城堡及骑兵
近现代陆权:铁路的力量
海权:“英国治下的和平”兴衰
飞机、人造卫星与制空天权
ARPA开启制网权争夺
新媒体与制脑权
第三章 谁看清了战神的新面孔?
纷繁的概念
被遮蔽的信息战
大洋彼岸的新战争定律
新战场:摧毁、控制及塑造
新战法:从病毒原则谈起
第四章 制脑权战争2.0:新技术
历史的回声
美国之音缘何停播?
读脑术研发:从冷战中走来
阈下信息影响技术
聚合科技的未来
第五章 制脑权战争2.0:新理论
意识操纵
战略传播
影响战
战略信息战
第六章 国家认知空间安全战略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滥觞
在民族文化中探寻文化认同
倡导建立国际信息与文化新秩序
后记
附录一:作者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目录
附录二:作者已发表的部分文章
中国军力报告:话语权不对称孕育的怪胎
军事游戏:从大众娱乐平台到战略传播工具
战争、通道及大国兴衰
适应者死亡:警惕军事领域的“被动锁定”
“大棒”背后:美国军事优势的支点
制脑权战争:会从科幻走人现实吗?
武备伦理背后的军事话语权争夺
生物技术导演未来“贵族”战争

内容概要

曾华锋,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先后在《科技日报》、《科学时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学习时报》、《中国军事科学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伦理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哲学动态》及《党政干部参考》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铸剑为犁》、《科学技术与教育》、《等待毁灭》、《自然科学与军事技术史》、《从物理战到心理战》、《武器的悖论》等著作多部。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多项。
石海明,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学学士、哲学硕士、理学博士。先后在《科学时报》、《学习时报》及《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与人合著《从物理战到心理战》、《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著作20种》、《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论》、《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4部,与人合译《导弹的社会史》。


 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由于尚未被理解的原因,强者对弱者的安全比过去有更大的利害关系。如被证实,将最终改变国际安全的实际做法。1991 年秋季,美国参议员和卡内基公司总裁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国际安全的未来。对冷战的突然结束高兴,关切大批量武器及其技术扩散可能产生危险的冲突模式。美国对控制武器的扩散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应当对此承担重要责任。人口爆炸的新战略环境。要提高生活标准,同时所需资源生产不应破坏当地和全球环境。人口集中的国家无法用自己的资源、速度管理如此大规模投资,适应这个问题的全球性投资尚未组织起来。一些目标—— 追求全球的繁荣、提供更多社会福利、普遍控制暴力、解决一些基本的自然过程。自从由国家以来,备战和偶尔一战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中心任务、国与国的交战是传统安全政策和积极军事准备的主要重点。二战前军事机构在和平时期仅仅保持较少的精悍力量,旨在马上使用时,才动员其战斗力。20 世纪大战理念如今(冷战后)不可行—— 毁灭性失败—— 采取大规模行动夺取领土、以武力实行统治。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的今天,不可能巩固,武力进行统治代价高昂。特例如朝鲜和台湾因为是分裂的社会,居民批准以武力建立的政治管辖权。当今政治上的管辖权依靠合法性建立。核武器和最先进的战术空军力量所体现的战备程度是没有先例的。这种能力产生威慑力量,但也构成发动进攻的威胁。(美国拥有强大军事能力,具有普遍的威慑能力,但其与盟国拥有根本的共同利益,所以很难想象美国会对英国构成威慑和威胁。)军事力量的这种格局决定性阻止了蓄意的进攻,但也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意外事件。威慑是潜在的威胁,威胁是现实的威慑;威慑是被动的,有止战、避战、不求战的意味,表现为后发制人,而威胁则是主动的,求战、求胜,表现为先发制人;威慑是更多地强调拥有慑止某种行为的能力,威胁则更多地强调具备某种主动毁伤能力。比如我们的核战略,就是向外界表明我们拥有强大的核反击能力,但我们承诺不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就对潜在敌人形成强大威慑,而同时又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造成威胁。无论是威慑还是威胁都是针对对立方的,而对于己方或友方是不存在的。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差异就有矛盾,但只要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就不会形成对立关系。大军事系统的努力—— 设计和采购装备,组织部队,进行部署,培训人员,制定作战理论,把所有要素结合为可以随时使用的战斗能力。冷战的军事使命—— 遏制核战争,阻 止敌人对领土领空的侵犯,保护对海洋的合法使用权。冷战遗留下来的军事格局主要强调进攻性。美国军事体系树立一个国际标准。美国本身没有面临重大的常规威胁,因此部队向全球辐射它的力量,被部署保护盟国的领土。不会对其他国家发动无端的大规模进攻,但卷入重大冲突时,会对敌方军事能力的整个基础设施进行广泛的战术空军袭击。1991 年海湾战争和1999 年对南斯拉夫的空中打击就是如此。全球化的根本含义之一是:安全政策在从威慑到安抚、从积极对抗到共同合作转变。缓和不平衡的威慑关系所造成危险态势的方法—— 有关国家承认对方的防御目的是合理的,并且彼此不断保证对这些目的不持异议。冷战中美国变得善于安抚,将二战中的敌国变成大盟国。理论上,这种做法既用于冷战时期主要敌人,也用于持不同政见的小国—— 目前实践上遭到拒绝。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不可能在不依靠合作的情况下提供可靠的安全。甚至最强大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获得充分的能力。各种形式的有组织的合作始终是国家安全的必要成分;最安全的国家是那些不断这样做的国家。实际问题是自力更生和保持相对的平衡。美国有独断的军事行动记录,促使美国联盟以外的国家也建立某种反击能力。八十年代后期对利比亚进行了有限的战术空中袭击—— 表明愿意对其认为进行恐怖活动的国家进行单方面的报复行动。九十年代对伊拉克空中袭击—— 将报复理论扩大到政治挑衅(没有涉及直接暴力行动的挑衅)。八十年代末对巴拿马的综合武器袭击—— 旨在实施美国贩毒品法的军事行动。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朝鲜:已经或者可能陷入严重政治纠纷的国家,无法抵挡美国的进攻行动,有理由谋求可以进行抗衡的威慑力量。技术的大规模扩散为它们提供机会—— 核武器和精准打击,破坏处于优势地位的军事系统的进攻行动。核武器、弹道导弹、信息技术大大推动进攻性军事技术,并使之扩展到全球。
  •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交互作用下,以信息和大众精神文化产品为武器,以影响人的心理、意志、态度、行为以至改变目标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认知空间争夺愈来愈激烈,国家安全空间正从自然空间向无形的认知空间扩展,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认知空间安全在巩固国家安全的战略博弈中地位日益凸显。  信息化战争既是物质形态发展的表现,也是精神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战争与历史上战争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使人类战争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两个作战空间:一个是基于物理原理的作战空间——物理空间,另一个是基于心理学、传播学等知识的作战空间——认知空间。认知空间存在于斗争参与者的思想中。它是知觉、感知、理解、信仰和价值观存在的领域,是通过推理作出决策的领域。它是许多战斗和战争胜负实际发生的领域。这个领域是无形因素存在的领域,这些无形的因素包括:领导才能、士气、凝聚力;训练水平和经验;态势感知和公众舆论。从这里可以看出,认知域实际上就是精神领域,它是反映人的知识、信念和能力的空间。将认知域作为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基本领域,是对战争时空范畴的新界定,它反映了21世纪初信息化战争的特征。认知空间的较量是以精神信息为武器,以人的思维为前提,而感知是思维的基础。因此,心理战的目标是操纵特定人群的感知,为实现更大作战目标服务。感知操纵旨在对他人的感知进行影响,从而影响其情感、推理、决心,最终影响其行为,它既可以针对个人、团体,也可以针对一个国家,甚至可以针对全世界人民。  认知空间的较量在前苏联时期十分激烈。如在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实施了潜移默化的认知空间思想攻击,在被攻击的后期,国家、民族、政治等概念的含义都遭到肢解或颠覆,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陷入混乱境地,原本属于这个民族的高尚、伟大、光荣的历史记忆及民族英雄,在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进行长期操控下,最终被消极地解构后滑向荒诞的“虚无主义深沟”。这种静悄悄的战争,直到显现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灾难性后果,如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瓦解,公众生活方式变革,以及最彻底的“民族精神信仰弥散”,这时,政权显然已被引向被颠覆的边缘,许多人才懵懂地意识到,整个国家遭受到了他人对认知空间的思想攻击。当前,认知空间的较量十分激烈。在中东、西亚、北非等地区的政治动荡,都标示着在认知空间的对抗已越来越激烈。  人类战争总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由于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于军事,传统的战争都是在物理空间中进行的。认知空间的作战对象是人,战场是整个人类社会。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认知空间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认知空间战略较量的武器是精神信息,凡是精神信息可以传播到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战场。因此,认知空间的较量超越了军事领域的范围,突破了前后方的界限,跨越了国界和战场,在无限的空间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几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把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较量,作为同社会主义国家较量的重要战线。这种战略心理战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在可见的未来,我国不仅可能面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威胁,更将面对战略心理战的进攻。维护国家认知空间的安全,需要从提高理论认识、发挥学科优势、筑牢安全防线等多方面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夺取未来战争“制脑权”。  一是高度重视把握特点、规律并组建机构。维护国家认知空间安全需把握精神信息传播规律,并组建相关机构。如美军将心理战纳入信息战的大框架下。在这个组织架构中,一共囊括有91个组织。其中,既有陆海空各军种以及隶属于军方的第4心理战大队、第67信息作战中队等,也有白宫、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甚至能源部、商务部及国家安全电信咨询委员会等非军方组织机构。  二是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说到底,是利益的争夺,依赖于人的智慧的较量。人的智慧,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表现为零散的、个别的点子,如合纵连横;在大学兴起后,特别是科学技术形成体系后,则集中反映在学科领域上,表现为集体智慧。因此,今日世界军事斗争,外交斗争,安全利益的维护,看似热点频发、错综复杂,实则都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集体博弈和斗智。维护国家认知空间安全,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物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  三是筑牢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技术防线,并将认知域纳入信息战视野。维护认知空间安全需从思想、制度、心理及技术等多方面,同抓共管,形成合力,并将认知域纳入信息战视野。筑牢思想防线,就是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教育,提高针对各种错误反动思想的思想抵抗力。筑牢制度防线,就是要规范、监管、控制信息传播机制,以达到个人加工信息有求真意识、传播信息有责任意识、接受信息有甄别意识、评价信息有批判意识。筑牢技术防线,就是要加大对科技前沿的关注力度,并持续探索其应用于国家认知空间较量的广阔前景,特别是阈下信息影响技术、认知神经科技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动向。来自2013年12月31日《解放军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