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的教育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208122040
作者:[美] 彼得·盖伊
页数:696页

作者简介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伦敦书评》《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惊叹赞赏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耶鲁大学荣休教授 彼得•盖伊
五卷本心理分析史学巨著《布尔乔亚经验》之开篇鸿制
一部布尔乔亚少妇的感官日记,引领我们返回现代社会精神困境的起点
解读亲密信件,阐释画作,分析梦境,追寻心理线索,历史学巨擘彼得•盖伊用前未有的视角探究现代社会秩序与商业文化源头的19世纪,展现出一幅构建于人类基本经验下的全景式时代画卷。
彼得•盖伊尽情引用梅贝尔•托德——这位布尔乔亚少妇大胆、详尽、毫不隐晦的情爱日记,捕捉她对于感官享乐的渴望和对情爱的需求:性知识的获得、性启蒙的困惑、与丈夫和情人的关系、生育的焦灼……在彼得•盖伊看来,性与爱是所有经验的起点,是对时代变迁的最原始反映。托德无微不至记录下的19世纪布尔乔亚的性本能表达,实则是拉开了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序幕。

书籍目录

总导言
概论
1. 提纲挈领;2. 经验的维度
第一章 定义的张力
1. 从名到物;2. 简单化的诱惑;3. 认知的战争
第二章 变迁的缔造者与殉道者
1. 新的流行;2. 快车时代
感官教育
布尔乔亚经验,I:情色日记
1. 梅贝尔• 卢美斯;2. 梅贝尔• 卢美斯• 托德;3. 梅贝尔• 卢美斯• 狄金森
第一章 甜蜜的布尔乔亚性爱
1. 两人的天堂;2. 不确定的数字;3. 性的问题
第二章 攻势的女人与守势的男人
1. 前进中的妇女;2. 危险中的男人;3. 望而生畏的女人;4. 心理和身体的性
第三章 现实的压力
1. 生命和死亡的事实;2. 从意识到控制;3. 关于马尔萨斯的争论
第四章 饱学的无知
1. 虚假的纯真年代;2. 焦虑的职业;3. 向知识的逃亡
第五章 身体知识
1. 柏拉图式的放纵;2. 身体的经验;3. 冲突中的读者;4. 距离的信条
第六章 自我的强化
1. 寻求安全;2. 作为文化症候的社会科学;3. 舒适的民主化;4. 私人的经验
附 录
关于梅贝尔• 托德日记中的性象征符号的说明
参考文献综述
插图出处
致谢
索引

内容概要

彼得•盖伊(Peter Gay)
德裔美国史学家,耶鲁大学荣休教授。1923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于此任教。他著作等身,研究广泛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其早期的重要作品《启蒙时代》、《魏玛文化》等在文化史研究领域具有典范意义;而研究后期又以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是心理分析史学的实践者,代表作《弗洛伊德传》更是试图将精神分析、传记与历史相互结合。盖伊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历史学会杰出学术贡献奖、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金奖等重要奖项。
五卷本《布尔乔亚经验》系列是盖伊晚期最重要作品,彼得•盖伊探究了现代社会秩序与商业文化源头的19世纪布尔乔亚阶层的观念转变,主题广泛涉及性爱、暴力、自我认知、教育理念、文学艺术等诸多精神与文化领域,展现出一幅构建于人类基本经验下的全景式时代画卷。其研究方式与成就,至今无出其右。


 感官的教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期,即使是文化历史学家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有趣的概括。但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性文化是一个特例。这些事情是确定的,但又不平凡,至少对它的理解与一种普遍的认知大相庭径。彼得•盖伊在其书中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人对性不是无知的、隐晦的、拘束的、虚伪的。作者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时期展开叙述,计划用第一卷来描写这一时期的性。经过审慎的思考,Gay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性文化值得关注。《感官教育》事实上也是作者与自己的对抗。由于历史的框限,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时期被粗略的提到。与此同时,在该框架下的大量有关性文化的文献展现出了行为和态度的多样性,促使从内部瓦解。《感官的教育》的努力在某一层面上打断了我们对于维多利亚主义的一种传统态度。它以一种不情愿的感觉来得更强烈,带来更颠覆性的趋势:促使读者好奇是否文化历史必须抛弃有前途的领域——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大量事实的积累和相互矛盾的假说使这个研究特别显著。Gay从英语、美语、法语以及德语中寻找来的如此多的不为人知的材料使得这本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资深历史家的主要资料。——美国作家 米歇尔•马森
  •     普通读者对十九世纪人们性爱态度的理解大多来自于花样百出又易于接受的小说。维多利亚时期,上得大雅之堂的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纯良无辜的面貌。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里,仅仅是私下传递情书就能把平静的霍林福德镇搅得风起云涌,而在特罗洛普的《巴彻斯特大教堂》中,求婚者斯洛普不过是提及了对方“秀美的头发”,就引得被求婚的寡妇“一阵恶心”,并结结实实赏了斯洛普一个耳光。十九世纪西方中产阶级性爱观念的保守特质似乎已成定论,以至于我们可以说,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性爱文化进入了一个“格伦迪夫人的时代。”(The Age of Mrs. Grundy)。也许是出于对某种特殊历史观的偏好,人们一向对“时代”(age)的概念情有独钟。在丹尼尔•笛福将热衷于冒险与发现的十七世纪称之为“设计者的年代”(The Age of Projectors)后,塞缪尔•约翰逊则将小说兴起的十八世纪称为“作者的年代”(The Age of Authos)。至于十九世纪活起来的格伦迪夫人,则来自于剧作家托马斯•默顿(Thomas Morton)所成功塑造的舞台形象——一个干涉别人私生活的假正经的代言人。这一令人捧腹的舞台形象经久不衰,显然暗中契合了这一时代对于性事讳莫如深又乐趣私下咀嚼的道德风潮。自然,谈性色变、“男女之大防”的性爱观早已激起了各路攻击,同时也引发了各种颠覆性的怀疑。夏洛蒂•勃朗特曾评论萨克雷的小说是“将美人鱼的尾巴藏在了水面下”,一些学者则试图将十九世纪性爱观“纯良无辜”的尾巴拎出水面看看。在弗洛伊德提出“性压抑”假说后,福柯部分地否认了这种假说,他试图表明“更复杂得多的有关性的政治策略的一部分。事物并不仅仅被压抑。”彼得•盖伊在煌煌巨著《感官的教育》则带给我一种体认:他是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名目下从事着与福柯相近的工作。自然,盖伊不厌其烦地谈到,他的书写理路与学术渊源来自于弗洛伊德的诸种概念,《感官的教育》中不时蹦出“时代的超我”、“阳具崇拜”、“俄狄浦斯情结”、“阉割”之类的词,但他全然抛弃了“性压抑是一切心理扭曲的根源”之说,以如椽巨笔全景式地展开了十九世纪感官经验的风俗画卷,繁花过眼,庞杂漫漶,最终端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切都再清楚不过了:布尔乔亚经验远比它被假定的表达更加丰富;它包括男女两性之间大量的感官体验,以及隐蔽环境下一定程度的直率。”(p539)虽然都颠覆了“性压抑”之假说,福柯与盖伊的研究路径到底是泾渭分明的。更多的,福柯是在语言层面上展开了对感官经验内在的机理、结构以及运作模式的探索。在梳理性经验史的过程中,他发现性压抑“假象”与性话语的膨胀、爆发的呈现一种矛盾运动,人们一方面将性压抑在法律与道德之中,另一方面却不断用正统的话语谈论、探讨与刺探性,这是一个拧紧的权力-快感螺旋。而盖伊则是从现象层面不断深挖边缘性材料(私人日记、家庭通信、医疗诊断书、家庭手册、宗教小册子、文学与艺术作品),对感官经验进行了一种外在的、全景的、素描式的呈现。在格伦迪夫人的面孔下,他发现了夫妻私信之中充满性挑逗欲望的言说、发现了文学家中为了谁先写到“月经”一事而发生的争讼、发现了热衷于调查和对比的医学界对于性高潮或者儿童手淫而展开的研究……无疑,盖伊不预备从结构的角度去描绘这些现象的动因——这似乎也是他对弗洛伊德的一个背反,他放弃了单一的驱力学说。以一位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他强调“考据”更甚“义理”,史料的占有量本身就铸成了难以撼动的证据。无路如何,有一点是二者殊途同归的:福柯与盖伊都呈现出19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内在复杂性。福柯曾在《性史》中谈到,18世纪末,性成为一种要求整个社会肌体及几乎所有社会的个人把他们自己置于监视下的事情。这里三条坐标延展:教育(以儿童特殊的性为目标)、医疗(妇女的性生理)、人口统计。从史料挖掘与划分的角度来看,盖伊显然走得更远(甚至,他不无炫耀或者惋惜地说:“我所查阅的书目远比这里例举的要多”)。《感官的教育》是一场历史文化资料的疯狂大汇编,是一只咬住自己尾巴的环形贪吃蛇:它始于少妇托德情色日记的曝光、终于纳撒尼尔•霍桑妻子对于亡夫日记的删削。这其中,洋洋洒洒地谈到了针对女性性爱感觉与性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新女性的觉醒以及恐女症的国际性危机、早夭的婴儿与怀孕的意义、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生育控制观念史、性启蒙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于手淫充满谬误的诊断、人们对于喂奶月经等身体事件的探讨、对待艺术作品中裸体的态度、色情作品的诞生与覆灭、家庭观念的变迁……溯源穷流,管弦繁奏,看上去几乎有些贪婪了,盖伊想要一口气把他能想到的(在书中,他也常用这样的表述:“我想到一个故事”、“我想起一个事例”)所有现象融入他的丹炉中。在他的笔下,十九世纪的人们撕破了缄默与羞耻的文化面纱,贬黜了种种臆想出来的冷淡的神话,以绝对的热情言说、讨论与剖析着自我的身体、激情乃至欲望。我曾猜想,他所提到的每一个现象,几乎都可以敷衍出一个精巧的结论来,而他所做的近乎目录学式的工作,又为研究十九世纪文史的人留下了何等宝贵的财富。如果说霍姆斯鲍姆把历史的现象往后拉了一些——他声称,很多看起来古老的传统,其起源往往是相当晚近的,且是在最近被发明出来的,那么盖伊则试图把历史的现象再往前回溯一些,他的观念与霍氏相反:保守的性爱观与道德严肃性,早在维多利亚女皇登基前就已经确立了,其中一些观念甚至可以前溯到一两百年前。在过去与当下的错层中,始终飘荡着一个幽灵,这就是“性别麻烦”的事实。男性对女性的假想、歧视、物化与压制,从时间漫长的纵深处而来,始终缠绕在盖伊观察到的各种性爱现象中。它与那些热情洋溢又大胆的经验表达相遭遇时,不可避免地催生出一系列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诚与真的对抗、虚伪与坦荡的峙立。饶有趣味的是,盖伊不偏不倚地呈现着时代中的虚伪以及对于虚伪的抨击,甚至追索着弗洛伊德的足迹问到文化虚伪与文明长久的关系。听起来多少有些功能主义,他坦言:“文化虚伪有着它自己的历史宿命”(p497),毋宁说它是一种于文明长久持存的重要衡量。史学家们的任务倒不能如文学家——这个名单可以从福楼拜、龚古尔兄弟一直列到易卜生(顺便一提,盖伊在书中爆了太多文化界名人的私料)——对这种虚伪大加讽刺与鞭挞,他们选择了一种颇为隐微的方式:了解它的发展程度、精确形式、载体以及防御作用。因而,以盖伊为代表的学者们关心的问题,倒不是“谁是格伦迪夫人?”因为他们大概更好奇,“格伦迪夫人”长啥样?
  •     1898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指出:“如今,在性的问题上,我们,所有人,无论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都是伪君子。”此话说得尖锐。在弗洛伊德看来,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文化虚伪”,也就是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迫使人们压抑本能,于是就产生了神经官能症和人格畸形。一般公认,这种“文化虚伪”以维多利亚时代最为典型。法国哲学家福柯在《性史》一书中开篇就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忍受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规范,至今仍然如此。这位一本正经的女王还出现在我们性经验的徽章上,矜持、缄默和虚伪。”维多利亚女王与“王夫”阿尔伯特亲王伉俪情深,育有九个儿女,向来是贤妻良母的形象。中年守寡后她郁郁寡欢,长期穿着守丧的黑色服装,以致于黑色成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时尚色”。但是,孀居女王与男仆约翰·布朗的绯闻一直流行了一百五十年,似乎不完全是向壁虚构。所谓“维多利亚时代”,始于维多利亚女王登基的1837年,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八十年中,工业革命奠定的现代社会头角峥嵘,崛起的资产阶级享受着越来越丰裕的商品,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动荡难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保守主义者用更加严苛的道德戒律和礼仪规范对抗着这种全面解体,体面、教养、文雅,是理解“维多利亚人”的关键词。与身体和性有关的内容,绝大部分不可以公开谈论,甚至连母女之间也不谈论。对一切没有被纳入生育繁衍的性活动,大家拒绝、否认、默不作声,或者装作拒绝、否认、默不作声。时代风尚如此,1886年,在把《安娜·卡列尼娜》译成英文时,译者出于谨慎,保留了其中一个关键句子的俄文原文,维多利亚人对此事的通行表述是“有趣的状况”;1901年的译本选择了委婉的“我有了”;直到1918年才能直接翻译成“我怀孕了。”编辑们兢兢业业地删除着不合适的字眼、句子与段落,哈代等作家的作品都被如此“净化”过。继承人们毫不客气地焚毁含有“粗俗”内容的日记与书信,狄更斯的书信、霍桑的日记,都被如此“处理”过。在1857年,英国制订了《淫秽出版物法案》,同年,福楼拜、波德莱尔等人因“违反公共道德”在法国被起诉。但是,令后世震惊的是,恰恰是保守的维多利亚人私下阅读着最色情的地下出版物,偷偷售卖色情文学与图片的小型文具店和雪茄店获得暴利,“19世纪的色情作家迎合了所有能想象到的欲望:恋童、恋物、乱伦、兽欲、同性恋、甚至是性欲高潮时的谋杀。”而拜伦、缪塞、霍夫曼、莫泊桑等今日文学史上的名作家,也都有色情小说归到他们的名下。长期以来,史学家们固然在发现维多利亚人的“虚伪”方面颇有进展,但是对维多利亚文化的解读还是存在着若干刻板成见,譬如说,为了满足性欲,丈夫都包养情妇,经常光顾妓院或者猥亵孩童;而妻子都腼腆温顺,尽职尽责,但都是性麻木。故作正经的布尔乔亚以一种羞耻综合征的态度对待床笫之事,不能享受其中的身心愉悦。正是因此,当美国犹太裔史学家彼得·盖伊(Peter Gay)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以“维多利亚人的性”为主题的巨著《感官的教育》,引起的轰动与争议都是巨大的。盖伊1923年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幸运地躲过纳粹迫害于1941年移民来到美国。十年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生中,盖伊在哥大任教21年,在耶鲁任教24年,于思想史、文化史、心态史领域大有建树,曾获得美国历史学会杰出学术贡献奖、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金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他先是关注18世纪启蒙运动,写有《伏尔泰的政治观》、《启蒙时代》等重要著作;随后转向研究19世纪的思想与文化,写有五卷本著作《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晚年则对现代主义发生兴趣,并于85岁时出版了《现代主义:异端的诱惑》。作为著名的“工作狂”,91岁他出了最后一本书:《浪漫派为何重要》。在上述气势恢宏的史学著作之外,盖伊写有同样极具雄心的传记作品《弗洛伊德传》,此书不仅极为畅销,也被认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欧内斯特·琼斯三卷本传记之后的最佳弗氏传记。在书中,盖伊将精神分析、个人传记和历史时代相结合,深刻揭示了弗洛伊德对于“我们时代”的重要意义。在历史学界,盖伊以“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他试图在笔底实践“心理分析史学”。早在五十年代,他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学说,七十年代又在西新英格兰精神分析协会接受了完整且正式的精神分析课程的训练。虽然颇有同行——比如盖伊曾经的朋友、普林斯顿大学欧洲学专家罗伯特·帕尔默——对“弗洛伊德主义”不屑一顾,但是盖伊坚决主张把心理分析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或者说在心理分析观照下进行历史研究。实际上,第一部心理分析史学作品是弗洛伊德本人写于1910年的《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二战之后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心理分析史学确定了用精神分析学说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活动。虽然八十年代西方有“弗洛伊德过时论”,认为弗洛伊德的学说不能获得充分临床证据、他武断地过分强调性的动机、精神分析疗法对于严重精神病患者无能为力等等,但是盖伊十分“老派”,他认为“这种历史研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承认社会世界对心理结构的显著影响,甚至是对无意识心理机制的影响。”与其说他关注的是历史上个体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毋宁说他关注的是社会集团和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及心态变化,尤其重视这种群体心理机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盖伊精神分析风格的文化史,以1984-1998年间出版的五卷本《布尔乔亚经验: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最为著名。在这套煌煌巨著中,他为19世纪的中产阶级作了全面辩护,主题广泛涉及性爱、暴力、自我认知、教育理念、文学艺术等诸多精神与文化领域。所谓布尔乔亚,其定义本身就充满紧张关系,严格说来,阶级是多种欲望和焦虑构成的一个大家族,“不存在一个惟一的典型资产阶级:不道德的企业家或精明的工程师和胆小的杂货店主或迂腐的官员一样,都为资产阶级树立榜样。敢于冒险与谨小慎微一样,都是资产阶级的特点。19世纪资产阶级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否定性品质,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劳工,以及披上中产阶级外衣后的忧虑和不安。”书中的男男女女是医生、商人、教师、家庭主妇、小说家、画家、政治家,还有因为经营有方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独立和社会声誉的工匠,更有为数不多的贵族——尽管他们的真正身份令人生疑,但他们的姿态却是资产阶级的。这种姿态或者心态,盖伊指出,就是“虚伪弱懦地盲从于专制性的公共舆论的摆布,家庭是他们永生难忘的教育者,日记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内心世界无声而谨慎的慰藉。在过去的任何时代,没有任何一个阶级会比资产阶级更加处心积虑、迫不及待地关注外表、关注家庭和关注隐私;没有任何一个阶级曾经为自己构筑如此之高的防御壁垒。”在五卷本之首的《感官的教育》(Education of the Senses)一书中,盖伊以私人日记、家庭通信、医疗诊断书、家庭手册、宗教小册子、还有艺术作品等等能够传达无意识倾向的文本,“突破”了布尔乔亚的“防御壁垒”,集中展示他们最隐秘的感官生活,展现在道德戒律和物质可能性的压力之下,性本能冲动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盖伊坦陈,书名来自于福楼拜的小说《情感教育》(Sentimental Education)。一方面,福楼拜与这部小说的关系,本身就可以进行精神分析,他将自己对音乐出版商马于斯·施莱辛格夫人的情愫,投射为小说中主人公莫罗对阿尔努夫人的一往情深,这一点早已被精神分析派的文学批评大加解剖。另一方面,福楼拜曾说“我要写这一代人的道德史,或者更确切地说,感觉的历史。”想必盖伊对此心有戚戚。他指出:“《情感教育》写了一个年轻人成长的编年史……在自我和超我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提供了大量不断更新、而又矛盾重重的经验教训,社会既滋生着情感,又抑制着情感,简言之,社会教化着情感。”在这种教育之下,主人公莫罗身心分裂、性与爱分离,恰符合弗洛伊德的判断:“有爱情之处无欲望,有欲望之处无爱情。”《感官的教育》以一位美国女士的情色日记作引子,以证实“维多利亚人”的性爱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般索然寡味。梅贝尔·卢美斯·托德(1857-1932),一名布尔乔亚妇女,从容不迫地、大胆地、详尽了记录了自己的情色生活,并将该记录原封不动地传承给了她的子女。梅贝尔出身于拥有良好声誉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天文学家。或许是恋父情结作怪,她22岁嫁给了同为天文学教师的丈夫大卫·托德。梅贝尔自己在地方的公共领域小有名气,除了是家庭主妇,她还是作家、演说家、编辑——是最早评价和编辑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人。梅贝尔与艾米莉的哥哥、奥斯汀·狄金森——阿默斯特大学的财务主管,保持着十余年的情侣关系。奥斯汀只比梅贝尔的父亲小一岁,是典型的“父亲般的情人”,他们的恋情一直持续到1895年奥斯汀去世为止。耐人寻味的是,托德是妻子通奸的同谋者,他不仅为妻子的幽会提供便利,甚至还会陪他们一起旅行。原因在于,托德自己也不忠于婚姻,他乱伦、一夫多妻、甚至有可能是同性恋。那么梅贝尔与她的丈夫和情人是否在维多利亚式氛围里身败名裂了呢?并没有,窃窃私语是有的,但他们依然是布尔乔亚社会的中流砥柱。《感官的教育》洋洋洒洒,中文版达六百余页,涉及情爱性爱、婚姻关系、医学发展、性启蒙与性教育、两性斗争等等主题,跨越家庭史、身体史、心态史、文化史。盖伊指出,在布尔乔亚的社会秩序中,自我控制的能力高度发展,但是布尔乔亚又为自己的神经紧张而发愁,焦虑,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疾病,也是将他们中的较脆弱者送进弗洛伊德医生的诊室的终极原因。不过,盖伊又通达地指出:“所有的文明开化,即使是最不严苛的,也强要本能驱动力作出牺牲,‘虚伪’是所有文明都必要的特性——哪怕它是无意识的。”无疑,由于本书主题过于宏大,细节又过于丰满,难免使人有身在此山、难窥全貌之感,有些批评说:盖伊先生关于19世纪的弗洛伊德式旅行,长于丰富多彩的实例,短于缜密严谨的分析,启发性大于说服性,是实在之语。2015年5月12日,彼得·盖伊在纽约家中辞世,“工作狂”终于安息了。同行们或许对他“德裔犹太人弗洛伊德主义”的风格略有微词,但对他每部巨著后面的“参考文献综述”则心悦诚服,是的,他从18世纪开始“旅行”,一路走到20世纪,长于发现也长于总结,他是最令人敬佩的“地图绘制者”,每一种重要文献和著作皆有评述,特别是那些从英语、法语、德语中找到的不为人知的文献,足以成为后辈的知识武库。发表于5月26日的三联微信公众号,请勿转载。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因为喜欢封面引用的画(取自约翰.艾弗雷特.米莱的名作<奥菲利亚>,)所以买入,因为是赵勇老师的翻译所以翻阅,因为要写论文所以精读……叹气……
  •     看不懂吧,不过封面内容都还是很美的。
  •     精神分析总是不太好懂,关于中产阶级性事的学术分析,学术.
  •     i.
  •     读不进去
  •     大约是今年看的最好看的书,求世纪文景赶紧把下几卷出了...当然翻译可能会有点难,毕竟夹杂了不少语种,甚至连小葡萄牙都没落,还附了一张Eça爷爷的塑像~
  •     煌煌巨著,管弦繁奏,研究十九世纪文史者必读。参考文献综述细致到感人。期待其他几卷的出版。
  •     对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婚姻前后性经验/女性解放/婴儿产妇死亡/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的性教育和探索/自慰/情色书籍绘画等情况有较大帮助。提供大量史料,具体个例暗示集体无意识。(参考资料就有近百页)后面的三章读得粗糙(因为把精力都放在开篇几章,导致后面看得没耐心,抽时间再好好看吧~)
  •     更喜欢三到六章内容,人口理论,柏拉图式放纵,19世纪医生面对自慰的职业焦虑,色情文学与文学作品中的“色情”(福楼拜、哈代、波德莱尔、惠特曼、左拉,以及其他),艺术中的裸体,家庭模式,等等。流产与婴儿生存状况部分可与西方儿童史上卷前半部分对照。 没耐心看全书的话不可错过第六章。 有个别错字和明显的病句。 另外,亚里士多德多次躺枪还被当马骑也是很惨。
  •     读得停不住,对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感兴趣
  •     简单的读后感:1.避孕是平权的,因为增加性欲且将怀孕从性行为之中免除 2.女性真的这一百年才获得地位,在中国更晚 3.绅士风度是一种阉割焦虑 4.月经确实是平权的障碍 我的结论:男女平等这种鬼话 are going nowhere,尽早消除吧,女主家庭男主工作,说不定能解决焦虑
  •     性,总是不好言说,又一言难尽,所以他写了两大本,配图,有详细的文献综述。
  •     因余英時先生推薦而mark,看過彼得伯克之後定位到情感文化史之開山,涉及到近來所思終於有緣讀到。歷史本位!可讀性強,讀著玩亦好。說的是十九世紀中產階級的感官觀念及文化、藝術的延伸,難點是如何超出性愛感官的普遍性而看到時代和階層的特殊呢,如何歷史地處理隱私地、看似非理性的話題,以及如何在紛繁的材料和案例中論證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     书不错就是没读懂
  •     读
  •     反正人类作为碳基生物,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死,情爱,以及围绕这两个主题的资源分配问题
  •     盖伊是个值得尊敬的史学家,可以说他所撰写的著作没有一部令我感到失望。难得有这样一位研究者能够从每一个生活细节与社会愿望、现实之间的内在纠缠关系入手整理一个社会群体所属于的世界的。有趣的是,盖伊常常涉及到一些不合常理的人,尤其是男同性恋,而这些人的同性恋情结他几乎很少做出分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想要掩盖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