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33943910
作者:易中天

内容概要

易中天(1947年2月8日-),湖南长沙人,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1]  。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2]
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08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3] 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4] 。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时间起点:公元610年:隋炀帝打通京杭大运河默罕默德得到天启希拉克略成为拜占庭皇帝第一章 拜占庭圣经新约中耶稣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是大家的底线。但最终还是被打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日渐衰退而教徒们依然只顾宗教问题,皇帝于是和教皇产生裂隙。直接分歧之一:教堂内的圣像算不算偶像崇拜?(教皇-不算;皇帝-算)于是,教皇给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加冕,于是这个国家成为了“查理曼帝国”(他们自认为是罗马帝国,因为皇帝继承的是奥古斯都的名号)。这个帝国孕育了日后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第二章 阿拉伯阿拉伯半岛的极端地理条件决定了:除了少数在绿洲定居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只能迁徙从事贸易,这就让阿拉伯人有了贸易的天赋。由此阿拉伯孕育了“游牧商贸文明”。(后来伊斯兰教就沿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线反向传进了中国,这也完全得益于贸易而非武力)默罕默德在麦加得到天启,然后去了耶路撒冷登霄(很奇怪)。630年,默罕默德回到麦加,定圣物;唐太宗成为天可汗。默罕默德是神最后的使者(之前有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五人),古兰经是承认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伊斯兰教不承认原罪。(基督教由圣保罗提出了原罪与救赎两大教义)前三任哈里发时代迅速扩张,但本质是用尧舜的继承方式统治秦汉帝国,肯定行不通。于是第四任出现了两个争夺者:阿里(默罕默德堂弟、女婿,认为血缘关系决定哈里发继承),穆阿维叶(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堂弟,战将)。追随阿里的称为什叶派,后者称为逊尼派。最终,穆阿维叶获胜,时至今日,逊尼派依然是穆斯林中的绝对多数派和强势派。穆阿维叶做了三件事:定都大马士革(现叙利亚首都)、世袭制、彻底政教合一并融合了波斯与拜占庭的政治模式。之后开疆拓土,但在伊比利亚半岛遇到了铁锤查理(是查理·奥古斯都的前人,当时是732年,查理800年被封皇帝)。之后,阿巴斯王朝开放宽容,容纳各种族、各宗教的人。于是迎来了和平黄金年代,并翻译了无数外文著作(包括后来文艺复兴基石的古希腊典籍)。之后两三百年内,王朝衰退、政教分离、被蒙古人灭国。阿拉伯帝国大致发展与分裂轨迹:哈里发时代->伍麦叶王朝&阿巴斯王朝&法蒂玛王朝(什叶派)第三四章 禅及中国化631年,玄奘抵达印度。在禅宗之前,净土宗是最接近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求来世、求往生。观音菩萨解决现世问题,阿弥陀佛解决归宿问题。净土宗的问题:1)皇帝没有地位(禅宗貌似也没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回避了问题);2)需要保持单身,不孝。禅宗核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这是纯纯的中国佛教流派,印度佛教没有这样的)沿革:从菩提达摩到六组慧能,相当于阿拉伯人的四大哈里发。南宗北宗相当于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核心优势: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标准心灵鸡汤)皇权需要靠宗教维持统治(为何?),又要控制势力,道教佛教分别巴结皇权,争夺地位。(道教优势:食人间烟火,修现世功德,讲修身养性,求长生不老。很符合中华文明的现实精神!)禅宗:儒学化的佛教。1、这是一种人间佛法,讲究生活,付诸实践。2、百丈清规,需要学佛同时参加生产劳动。(佛教最招人讨厌的是化缘,而非不吃肉,这一下就解决了。)饮茶、科举与禅宗,都是从唐高宗开始飞速发展,直到唐玄宗达到顶峰。第五章 大洗牌欧洲文明是罗马化了的日耳曼文明孕育的。地中海、黑海、里海在各个时代肩负起了从地理上划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势力范围的任务。“犹太教的一神教(基督、伊斯兰的来源),就像希腊的民主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特例和个案。”因为万物有灵比一神崇拜容易简单多了。*“宗教要有哲学支撑才能发扬光大。”犹太教严苛,犹太人高傲,因而推广不利;基督教就好一些,但也有不少失误;到了伊斯兰教,有了前人经验就容易多了。(但也有例外,犹太教行割礼、基督教洗礼、伊斯兰教又是割礼,明显洗礼比割礼更易推广)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重要区别是,基督教有强大的教会组织、教义机构、教士阶层。为什么基督教进不了中国?因为中国不能有教会与皇权抗衡。为什么伊斯兰教进不了中国?因为和儒学太像(现世宗教),没有互补性;而且一神教的包容性和可改造性不强。所以只有佛教才好中国化。由于其他各种各样宗教的存在(比如印度教),佛教在印度的地位明显不如中国,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过最终,儒家还是没能带来“因明”,即逻辑。导致中国后来也一直没有逻辑传统。其他三教对比:耶稣基督:“三位一体”默罕默德:安拉的使者,不是神释迦摩尼:是人不是神,不是神创造世界,没有神的概念四种文明:一神、多神、泛神、无神。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因为病,便与人生的哲学问题有更多的接近,朋友来探望时也更容易探讨起人生哲学、宗教等等之类。易中天的《中华史·禅宗的兴起》详细地,别开生面地比较了世界三大宗教。在这里,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它们的基因绝大部分是相同或者相通的,历史上相互斥责对方为异教徒真的过于苛刻。
  •     宏观视角下看宗教,有意思,看完很畅快。
  •     大致对武则天终于有了些了解,这个精力旺盛的女人不是在杀杀杀就是在啪啪啪,根本停不下来。利用小人掌控自己的势力,用贤臣治国;如果没有狄仁杰,她真的什么也不是吧。晚年她和狄仁杰那段关于娄师德的对话,莫名震撼
  •     云里雾里,浮光掠影。
  •     说是禅宗兴起,其实是中世纪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部分历史的大杂烩,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
  •     其实儒家思想与伊斯兰也差不多了。
  •     一如既往吧,除了佛教还将到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以及它们对世界走向的影响。
  •     从历史的角度看禅宗,又有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比较视角。但是把禅宗最为发扬光大的日本加进去的话,恐怕很多推论就需要修正了
  •     当初能在这样的老师门下学习该是多幸福的事情啊。书名其实不能概括内容的丰富,很值得看。
  •     易中天一人写中华史,值得敬佩,只看了这一册,觉得写得不坏,打算买其它各卷电子书没事读读
  •     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禅宗并列来说,虽然有牵强的地方,但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     横向比较,看得出作者思路极其清晰。禅宗对我个人思想体系的建立起了重要作业,还要继续学习。
  •     禅宗那一块感觉似懂非懂
  •     可惜对世界宗教不是很感兴趣…
  •     伊斯兰作为最后一个诞生的世界性宗教,曾经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但现在俨然是保守、落后的象征,世事真是无常!
  •     把世界三大宗教联系起来,本身就很难,而又有理有据,就更难了,非得有世界大格局观不可为!禅宗对中国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前总感觉我们的思想发展史有所模糊,这次解决了!推荐!
  •     其实讲的是三大宗教的那一段历史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     视野开阔,思路流畅一直是易的特点,三大宗教的对比很有趣。
  •     关于禅宗的介绍看过很多,熊逸的思辨禅趣,林欣浩的佛祖都说了些什么,但是易中天老师的这本书不像之前这两本,在书中将那个时间段的三大宗教都介绍了一番,有一种“大历史观”的味道,视觉不一样,看起来感觉就会不同,特别是最后一章的那句禅宗令那时候中国人和逻辑推理失之交臂,如果逻辑能在之前像西方一样在中国盛行,那么现在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
  •     书到最后豁然开朗 禅宗过多地强调了“声明”而忽视的“因明”,而严格逻辑推理才能造就科学,脱离逻辑推理的顿悟终究过于玄妙,玄之又玄之后太像是在抖机灵没了那种简简单单而纯粹至极的爱智慧,禅宗之过禅宗之功,在这样的视角下由此明了!
  •     大爷您扯得太远了
  •     中世纪三大帝国兴起都与三大宗教有密切联系,而天朝尤显特殊,禅宗是被本地化的佛教演化融入儒家的混血。统治者巩固统治增强凝聚力,都是政治宗教联姻的双管齐下,但天朝政治的道统历来都是儒法结合,佛教在治国理念中不堪大用,只有去驯化民智。道德与宗教有强烈的互补,道德规范伦理行为,宗教束伏本我灵魂。言行都出自心,宗教以神灵的谕告去除邪念,惩恶扬善,它宣扬的因果报应既能震慑也能规劝子民。知识界对它的吸纳超出民间的实用性,禅宗脱离了迷信崇拜而走上对形而上的探究,它由信仰变成人生观,丰富了中华价值观体系。从而摆脱民间信仰宗教只是精神寄托的窠臼,变成思辨内省的智慧。但禅学未能在方法论上深挖,带动自然哲学的启蒙和发展,它的吸收利用未克全功。无疑禅宗的兴起与科举对政治体制的影响一样,预示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大变革。
  •     玄奘取会了真经,翻译为《成唯识论》。真经中包含着中华文明稀缺的资源--因明即逻辑推理,但是禅宗主张顿悟,连同背后的科学精神也被拒之门外。而因明在西方一直主导着科技的进步。
  •     人的生活不能没有精神世界,佛教的传入,补充了中国人对于终极问题的欠缺理解。问题是,就连佛教也被中国化了。
  •     西方历史太乱,一时理不出头绪。
  •     公案与机锋,禅机四溢; 我执、法执与空执,执迷不悟。
  •     这个有点意思啊,根据时间来描述各地宗教发展进程。
  •     从三个宗教比较开始,但禅宗对后世的影响写的有些浅。还有,易中天写书真的好喜欢中西方对比啊…
  •     更多的象是文学描述,从历史观点,在这么少的字里面含盖这么多内容,也基本是很难的事情
  •     这章给满分。
  •     不太喜欢禅宗,也不认为禅宗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多大影响
  •     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禅宗串起来讲,易大师的世界视野很不错,而且很多独到的观点也发人深省。
  •     觉得这本有些蜻蜓点水。
  •     想着【禅宗书一本都还没看懂过】下的,意外补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历史,横向比较视点蛮特别的。不过还是最喜欢禅宗和科举制度相辅相成的论述,由布衣而卿相,岂非另一种意义上的立地成佛和普度众生。看完稍微放松了一些,禅宗是有点抖机灵的,认真就输了,也有点惋惜认真的三藏和因明。【难怪胡兰成喜欢禅宗啊!!
  •     伊斯兰教小史,禅宗入儒,中华思想错失逻辑思维,堕入语言游戏。
  •     读完这本书,我对禅宗的了解,仅仅多了以下论述,“事实上遍检禅宗的公案和机锋,你会发现那更多的是抖机灵,而非爱智慧”。如果想了解佛学,牛津通识读本的《佛学概论》恐怕更快合适。
  •     超棒,一气呵成
  •     前面部分讲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部分还比较有趣,后面讲禅宗的部分有点看不懂,而且也有点乏味,看的我不耐烦了,勉强看完了,7.2吧。
  •     还好吧,从欧洲到亚洲的相关宗教和历史都介绍了下。
  •     可能是还比较喜欢作者吧,怎么说呢,干货不算多,不过当作科普还不错,看着很轻松。
  •     轻松好读,又不至于沦为说书……好评。
  •     本卷第223页,附录:本卷大事年表——929年(后唐天成四年),后伍麦叶王朝(西大食)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宣布自己为哈里发。一条中“)”与“阿”字叠在了一起的排版失误是不应该的!玄奘的插图看着像新版《西游记》的唐僧(聂远)。禅宗的公案和机锋,很多是抖机灵,而不是爱智慧。阿Q精神多多少少受到了禅宗的影响。
  •     读不了专业的,读读通俗的,还好,还好
  •     有一件事深有同感,禅宗很多时候就是在抖机灵,虽然这机灵的确抖的很屌……
  •     重在讲文化讲社会,对于历史事件着墨不多,而且事件也不是按照时间进程介绍的,而是根据不同章节所要阐述的重点去选择性介绍的,所以通过此书可以了解文化社会和政治,但要了解历史事件和故事,则不建议读此书。
  •     打个卡。
  •     原来如此。
  •     感觉在读的是一本比较历史学读物嘛,易先生这种把中华史放在整个地球文明大视野中考量的套路,还是比较耳目一新的。
  •     如果看过易中天的书,就应该会很清楚他的写法。他的书读起来不会很吃力,同时考据工作做的也很好,不会满嘴跑火车,感觉是什么就说什么。这个是我读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全书的脉络分析很清晰,不过买书的时候一时兴起,没有仔细看,以为这个书说的全是佛教,后来才知道是3大主流宗教都有提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