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破解梵高之美》书评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50247684
作者:蒋勋
页数:248页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

故事关于那个被世人誉为“疯子”的人,只是,在19世纪的欧洲,他是那个情绪激动到割耳的不折不扣的真疯子,而在21世纪的今天,他却被誉为艺术界的“疯子”。《梵高传》是我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但真正记于脑海里的信息却只是寥寥,以致拿到蒋勋的这本书时,读到扉页梵高写给提奥的信时都忘记了提奥是梵高深爱着的弟弟……书中用梵高的画作与他一生的脉络相结合慢慢推进,正如作者所言,也许梵高的画作并不是他最好的艺术品,他一生的经历才是。梵高的画风多变,不过可以隐含地看出几个阶段,第一时期,梵高狂热地追求着他的传教梦,他满怀信仰穿梭在最苦最累的矿区,他观察那里的人们,他看着的生老病死,看着他们明明那样努力却还是一无所有的无望……他用最纯粹的炭笔,最简单的笔触认真地近乎一丝不苟地勾画着那些在生活中努力挣扎着的人们的身影。于是《哭泣的老人》、《吃马铃薯的人》、《拾穗的农妇》等画作得以产生。他身体力行地在最困难的地方宣传着信仰的希望,但教会却不允许一个“矿工”传教士的存在(当时欧洲教会认为传教士就该是圣洁、高贵滴,比如电视里出现滴“高大伟岸”滴传教士形象),于是梵高失去了继续传教的机会。前往了巴黎,投奔他的弟弟,一个艺术经纪人。也进入了他第二阶段的作画时期,提奥为梵高带来了艺术上的“朋友”,在巴黎蒙马特街区的那些印象派画家,那位顶着老婆责骂肯赊账给穷画家“唐基老爹”……梵高的画风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开始使用色彩,他开始有了印象派画家的影子,他爱上了用新印象派画家的“点触法”进行绘画……于是有了《蒙马特的风车》、《从蒙马特克里希看阿尔涅工厂》(感觉这幅画有莫奈画的痕迹,但个人针对这幅画的主题更偏爱莫奈的)等作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模仿”,让梵高觉得渐失自己的特质,于是离开了巴黎前往阿尔。在阿尔梵高画出了许多我个人蛮喜欢的画作,如《星光夜间咖啡屋》、《隆河星光》、《靠岸的沙船》,同时这一时期,梵高在等待着来与他相会的高更,他绘制了多幅向日葵,蒋勋笔下,这时的梵高在等待着,满怀希望的,但之后两人因为相处不愉快,而最终导致高更仓皇离开,梵高割耳的悲剧……梵高出现了精神的异常,他被送入了疗养院,也正是这时成为了他的创作高峰……梵高不停地绘制着世界,也绘制着自己(自画像)……1890年梵高回到奥维,他死前待在的最后的小镇,他开始专心于“自然”,画作中,表现出了他对东方(日本)画作的喜爱,他绘制的《杏花》等作品,会让你误认为他是一位东方的艺术家在用西方颜料绘画。在观看梵高的画作的时候,蒋勋先生认为梵高善用较高的地平线来分割画面,他在梵高的画作中读出来满满的寂寞感,但在我看来梵高中期着重描绘的地平线下的世界,总是“光亮”的,或总是存在着光亮,即使天空如《黄色房屋》那样湛蓝滴让人透不过气,地面上的事却依旧“光亮照人”……但梵高死前最后的画作《麦田群鸦》,虽然地面一贯是鲜亮的颜色,但是密密麻麻的点触却让人有种压抑滴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时的天空依旧无望,画面中仿若有一条绿荫围成的大道,却在画面中越走越狭小,直至无路可循。这好似梵高曾经那样努力为信仰而奔波着,画画在他看来也许也不是是对世间的一种记录,记录那些在苦痛中挣扎不愿放弃的人们,记录着在工业迅速推进下的欧洲还保有的田园风光,记录着邮差胡林与夫人,记录着酒馆老板娘,记录着唐基老爹……记录着他遇到的所有“美好”……记录着高更与他曾做过的椅子,而他自己的那把与高更的座椅相比“朴素、方正”太多的座椅,好像在述说着他的世界注定清冷,他的世界没有光明与书籍的等待,有的不过是几缕青烟相伴。这位在世时只卖出了一张画作的想当一位好传教士的画家,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得到了近乎全世界人的熟知。可是这些地平线上的热闹与他又有何干,他早已化作那整夜的星空,过着他脑海中的流转时光。

在最黑暗的时刻,还有梵高和他的星空

既然写了莫奈,就一定要写写梵高。同为印象派大师,却风格迥异。一个是盛世繁华的风景小清新,一个是被热情与绝望吞噬的精神病患者。如果说莫奈有多么明丽的光,那么梵高就有多么悲伤的影。莫奈对世界的关怀是外在的,他歌颂工业时代的便利和怡情的小资生活,而梵高的热情是内在的,他描绘的是受苦受难的灵魂,是别人的也是自己的,并在绘画中寻找救赎。初中的时候看张悦然的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开头是这样描写的:那个荷兰男人的眼睛里有火。橙色的瞳孔,一些汹涌的火光。这极具画面感的开头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那篇小说。故事其实是从一朵葵花的视角来写的,它爱上了梵高,眼里的火光其实就是它的倒影。它的一生短暂而凄美,却也回报了与那凝视一样炽烈的情感。当时不禁疑惑,梵高在画向日葵时到底看见了什么?在画中我看到的是荒凉和绝境,干枯甚至扭曲的向日葵,戏剧性的火焰一般的颜色,层叠厚重的颜料,让葵花狰狞得仿佛要挣脱画布。虽然很有冲击力,但很难和当时所理解的美联系起来。但《小王子》里说,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要用心看。准确的说,画家并不能很好的定义梵高,他27岁起步画画时,作品常被其他画家嘲笑,甚至劝他不要走绘画这条路。但梵高所关注的层面比艺术要更高,他心中有着炽热的信仰,只不过最后,是通过绘画的形表现了出来。梵高流淌着信仰的血统,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在拿起画笔前,年轻的梵高也想成为一名牧师,他甚至想考进阿姆斯特丹的神学院,最终却未能如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一个贫穷的矿区,得到了一份传教士的工作。在那里,他看到了旷工惨绝人寰的工作状态(应该和现在中国的情况差不多),高温,伴随着窒息的空气和死亡的危险,还有赤贫的生活。他与矿工们同吃同住,给他们布道,成为他们的朋友,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为矿工们驱走黑暗,而这一举动却让教会极为不满,因为他破坏了传教士体面的高高在上的形象。梵高渐渐发现,教会并不等于神学,神学院谈论“神”,却远离了神;就像美术学院谈论“美”,却远离了美。他所关心的是每一个人,煤矿工人,纺织工人,农夫,他们在生活的艰难穷困中磨练出一种如同雕像的深沉力量,梵高被那活生生的存活意志力震撼,他要留下那生命的庄严。看看他早期的作品吧,这是梵高开始绘画生涯的动机,只是用铅笔和颜料,就能讲述出每个人的辛酸故事。梵高有着纯粹的、炽热的性格,感知身边的自然,感知人的苦难,人性的坚毅,和人性的美,他的风景画也是如此,不了解他的故事的人很难看明白,他到底在做什么,在众多的画家中,他的画为什么可以流芳百世。后期印象派大多在观看繁画中的荒凉,他们注视的不再是莫奈、雷诺阿笔下都市的华美明亮喜悦,他们深沉透视城市繁华背后不可言传的荒凉本质。再看一看梵高最后的三年,也就是精神最抑郁的时期,那些灵感喷涌作品。黄色真的是梵高很爱的颜色,是因为这是属于他灵魂热情温暖的颜色吗。【三朵向日葵】1888为了迎接好友高更的到来,梵高画了一系列向日葵的作品,挂在墙上,还重新布置了他的房间。向日葵象征了梵高炽热的爱,就像太阳一样,让人睁不开眼。【星光夜间咖啡屋】1888四周都是冷色调的深蓝,浓郁的黑或沉暗的绿,只有咖啡厅布棚下吊着一盏昏黄的等,释放出温度,好像那里是唯一温暖的地方。很喜欢夜间咖啡屋里对星星的处理,好像砂砾,好像一簇簇的水晶,它们被画家的眼睛放大了,拉近了,遥远而冷酷的星光,在此刻是那么的近,而来来往往的小镇路人们,他们将梵高孤立,因而显得那么遥远。【隆河星光】1888隆河星光中光的画法几乎像儿童画一般稚拙,他不在意技巧形式,用最直率的表现方法书写着内心致死的寂寞,他要更直接表现出心事。心事,是个多可爱多重大的词。对于画家来说,或许炫技和青史留名都是次要,要把自己的心事诉诸画笔和油彩才是创造的核心。正是这种心情表现在了画中,渗透在了了构图颜色笔触当中,才给作品注入了灵魂,使其伟大,经久不衰。狡猾的画家,像出谜题一样小心翼翼又不经意地在画中留下丝丝线索,将人引入他的精神世界。当所有的线索被拾起和拼凑,顿悟和感动的大门便重重地开启。【杏花】1890这是我曾经最喜欢的一幅,是梵高生命的最后时光,在在精神疗养院度过时创作的。梵高的画,一直如同火焰一般躁动,直到杏花,拼色的线和点的笔触消失了,大块的粗犷的色块也消失了,背景是澄蓝的蓝天,没有意思瑕疵,而杏花的枝与叶,也仿佛白描一样呈现在人们面前,清晰,娟秀,又有些苍白无力。在与内心和生命激烈的抗争过后,这不是种妥协般的平静?【星空】1889流转的星光,仿佛宇宙最壮丽的合唱。这温柔漩涡像是要融化一切,仿佛能给予一切苦难宽容与和解,就像vincent那首歌里唱的一样。Now I understandWhat you’re trying to say to me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They did not listen, they don’t know how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关于梵高的故事,可以去读一读《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文中的图片和部分文字出自于此。梵高的生平和蒋勋的文字给我带来的感动不止一点,当你感到压力或是孤单无助的时候,这本书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慰藉和正能量。

梵高之美于我,已不需要“破解”

毫无疑问,书的主角是梵高。蒋勋化身为美术馆讲解员,按规整的时间顺序,试图理清画家一生的经历与画作间的联络,并加入地点,信仰,政治背景,社交环境,尽可能详尽的为我们还原这个传奇天才的成长之路。梵高之美于我,已不需要“破解”,他的风景画,书信,自画像,都是我同这位老朋友一再交流的途径。蒋勋的解说中帮助我完善了我对画作和故事间的衔接,梵高在记忆中更加完整清晰。我对他的所有出格行为没有任何质疑,这一切发生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传道然后改行,与西恩的爱情,对高更毫无保留的爱然后决裂,割掉耳朵后的淡定...这些都是十分梵高的行为。精神疾病这样的标签总是令人反感,生在这样一个疯狂荒诞的世界,我们有什么立场去诋毁一个始终真诚无私为美好布道的人?如蒋勋所说:“我们无法解答一个矛盾:梵高是精神病患,但是他发病时期的作品可以感动每一个人。”他从来不懂爱为什么需要回报,只管热烈的去拥抱每一个人,就像被抛在空中还是会咯咯笑的婴儿,让我觉得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可以这样值得人奋不顾身投入去爱去信任。他爱一切并从不吝啬分享,把自己贫乏的物资送给矿工,把向日葵给高更,把眼中最美的星空传达给世界。落泪的是我,但我知道他做这一切时有多快乐。梵高的画作中,我最爱的是丝柏,我想他也是私心偏爱这种植物的,如果留意会看到他在许多画作中置入柏树,星空中那棵简直就是安插的自己的替身。他曾说柏树是他见过最优美的线条,于是我也开始留心路边再低调不过的柏树,并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这种一年四季都始终如一的绿色火焰,不论严寒烈日,不论被不被路人察觉,他就是这样热烈纯真的向上划出优雅的曲线,没有一刻迟疑。2016.06.30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

还不错的一本梵高科普书,读完基本上对梵高的作品养成史有初步的了解,或许读完,当你有机会在妹子活着汉子面前装逼的时候,看到他的画就能说出来是梵高什么时期的作品。初期《哭泣的老人》(1882),《吃马铃薯的人》(1885)时期的灰暗写实色调。中期,到巴黎时期对点描技法的运用,虽然些许的风格缺失却奠定了其后期作品颜色大胆应用的基础,比较喜欢的有《林下》(1887),《蒙马特菜田》(1887),《耕地》(1888),《麦田落日》(1888),鸢尾花风景(1888)。中后期,梵高最为世人所知的画作都创作于其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表现主义画法更直接贴近的体现其内心和情绪,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后,他在阿尔的自然里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麦田,山峦,星空,向日葵,此时的他内心寂寞,渴望分享,这个男人把自己亢奋的情绪统统挤压在画布上,变成近于孩子般的笔触。《星光夜间咖啡屋》(1888);《隆河星光》(1888);《黄色房屋》(1888);《夜间咖啡》(1888),《三朵向日葵》(1888);疯狂后期,与高更分开,割耳后被公投灌入圣瑞米病房里的他开启了最后后疯狂,色彩炽热的让人疯狂,《麦田里的丝柏树》(1889);《太阳下收割的麦田》(1889);《墙外晨光照田野》(1889);星空(1889);最后一年,1990年,梵高的画里带着神秘和绝望,笔触的浓烈厚重愈发明显,疯狂的把颜料挥霍到画布上,来不及调和,也来不及涂抹,厚实的颜料排列在画布上,绿色的草,树,白色的云,蓝色的天空,黄色的麦田,一切都还原到最简单的形式,他要唱生命的挽歌了,没有了繁复的旋律,最后留下的是首儿歌。《有丝柏合星星的小路》(1890);奥威尔的麦田(1890);《麦田群鸦》(1890)。 书的扉页上有首诗读完了觉得兴奋又难过,亦如梵高的狂热又寂寞的一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在人群中,看到了他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生怕慢一点他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下气。我结结巴巴的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有机会要去看看真迹,看看他当初的笔触,当初的心情~

如果割耳梵老师就住在你隔壁,你会举报他让他去住精神病院吗?

关于梵高梵老师,小海、阿莲、John、我曾有过一次争论,主题是梵老师他是不是精神病人?小海和阿莲、John都很肯定地表示,他是有精神疾患的。我对此也表示同意,但对当时社会大众对待梵高的方式表示旗帜鲜明地反对——如果一个人,他与常人有异,比如他太高尚,没有经济来源靠亲属接济,他画画方式和主流不同,他伤害自己的身体,他割了自己的右耳,他没有伤害任何其他人——这样的人,他是要被送去精神病院去被强制治疗吗?这个被法国“朝阳区人民群众”举报、于精神病院度过人生最后两年时间、在一个叫奥维的小镇麦田里举枪自杀的人,是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叫梵高(Van Gogh),是个荷兰人,活到37岁,一生画了1000多幅作品。梵高早年当牧师的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他的眼里有底层人民。他画吃土豆的一家人,画捡麦穗的妇人笨拙沉重的身躯;他和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妓女同居,希望能帮助妓女脱离苦海,他和矿工同劳作,同情劳动人民……在今日看来,梵老师是个非常高尚的人,有一颗救赎和帮助他人的心。梵老师出身于牧师家庭,在神学院受教育,他最初的选择是当牧师,画画只是业余爱好。他也如愿成为牧师,在荷兰最穷困的矿山当了几年牧师,和劳苦大众同吃同住,接济穷人,准备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神。但当时他所在的教会认为他不体面——我培养你是为了让你当牧师去传道的,你怎么可以和矿工为伍?把自己搞得脏兮兮衣衫褴褛?梵高因此失掉了牧师职业,成为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流浪艺术家,靠做艺术品生意的弟弟接济。梵老师在弟弟的建议下,来到法国巴黎,受到当时印象画派的影响,其画风从早年的“苦大仇深”转向绚烂,用色丰美饱满,像是把世界一眼洞穿!不过梵高很快超越了印象派,同样画城市,莫奈画的是工业革命初期西方中产阶级的欣欣向荣,人被解放后的欢愉,梵老师却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他的画里有对土地的深深依恋。随后,梵高离开呆了不到两年的巴黎,离开画家圈,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一个人继续画画。话说,梵老师就算和同时代已经相当惊悚和特立独行的印象派相比,还比他们更不像个一般人!印象派把绘画从技术层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梵老师的牛逼之处在于精神层面——很多画家画的是自己眼睛看到的,但梵高能画心里的。比如他的《星空》:从来没有人像梵高这样画星星!天哪!那些旋转的、硕大无朋的星星啊!他把浩渺的星空画成平面的,又画出来星空的动态。 大部分时间,梵老师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梵老师的悲剧在于他的精神层面已在星空的高度,却被肉体紧紧束缚:他有着人类与生俱来的痛苦,渴望认同、渴望友情。在阿尔,梵高从未如此渴盼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人就是也同样背叛出身后来离开欧洲走向大溪地南太平洋的高更。梵高给高更准备了有窗户的最好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精心布置:椅子、床、枕头、被子、盥洗用具……甚至还有自己画的画。梵老师在这个时候画了流传于世人人皆知的,向日葵。他把那幅“向日葵”挂在高更即将到来即将住下的房间里。梵老师太孤单了,他期待艺术上的那个伴侣,期待那个可以一起画画一起谈谈的伙伴。这种期待,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比这种期待更容易破灭的吗?我们可以盼望多有点钱,多有点时间,多有点虚假的热闹,唯独不能对亲密有所期待。因为人注定是孤独的,关系再好再蜜的两个人也必定是各自世界里的独立的生命。果然,高更的到来给了梵高致命一击。俩人都是大画家,但俩人没办法相处,高更嫌弃梵高画完画不洗笔洗颜料,梵高嫌弃高更性欲太旺盛动不动就要去妓院一点不高尚,诸如此类的小破事层出不穷,只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一个多月,就被彼此人性的弱点、生活习惯的不同拌出一溜大跟头——高更让原本精神状态就不是常态的梵老师愈加无法平静。梵老师会在高老师睡着的时候站在其床前久久地看着高老师,还有一次梵老师拿着剃刀跟在高老师身后……高更很快离开了。高更的离去让梵高很绝望,大概对友情的期待就此破灭。内心太痛苦的梵高割下了自己的右耳,倒在血泊中,被送去医院救治。割掉了耳朵的梵高反而平静了,就算我是个毫无才情的凡人也能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相比内心的焦灼,肉体上的疼痛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梵老师从来没认为自己精神失常,他认为只是画家一时情绪上的激愤,他还给自己画了自画像:白纱布缠住右脸,叼着烟斗,画面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但法国小镇阿尔的“朝阳区人民群众”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有人居然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这事太可怕了,今儿割自己明天就有可能割我,这怎么能行,绝不能让个疯子生活在自己隔壁……于是群众们联合举报了梵高,梵老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梵老师在精神病院里呆了两年,画出他生命最后时候里最璀璨的作品,然后举枪自戮。用陈丹青的话说,梵高他是个憨人。一个内心太单纯的实心眼儿,活在这个世界上,太难了。梵高的画在今天看来毫无问题,是伟大的艺术品!北京土豪王中军,花3.77亿人民币买了一幅梵老师的静物:插满罂粟和小雏菊的花瓶。这幅画就是梵高在奥维画的,在给他治病的精神科医生家里画的。但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画一幅都卖不出去,也没人欣赏,甚至有画家质疑其人体比例不准。这就是一位伟大画家留给我们的问题:你画的和主流画派不同,你使用颜料的方式不是挤在调色盘上而是直接挤在画布上,你对人体结构的把握不是那么准确,你能被称作是画家吗?你割掉自己的右耳,你伤害自己的身体,你就要被送去精神病院吗?那为什么纹身的、打鼻环的、甚至抽烟的、酗酒的不去精神病院呢——这些行为不也是伤害自己的身体吗?尽管现代医学对精神疾患有严格的界定,我们仍然应该对人类浩瀚的精神世界心存尊敬。时至今日,梵高的故事依旧在提醒世人,不要用自己微末的、对世界对宇宙的狭隘理解去衡量他人,只要一个人他未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他没有违反法律,他爱干嘛干嘛,这是人类天生的自由。他(她)可以拿内心的焦灼去作画,也可以去撞墙,这是他个人的选择。精神病,这个病,仍然是人类迫害异己,为罪者脱罪的最有力武器。如果,梵老师是你的邻居,你会举报他吗?

梵高之美

“梵高是精神病患者,但是他看到了纯粹的美的事物。我们很正常,但是我们看不见。正常意味着我们有太多的妥协吗?我不知道,一再妥协,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但是梵高的美太危险,我们只能面对他的画,不敢面对他真实的生命”以上的这段文字是蒋勋为这本书做的序言《受苦与救赎》。看到这里我有种心痛的感觉,这种心痛感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几次掩卷不忍卒读。之前我对梵高的认识仅限于《向日葵》和《星空》这两幅名作。《向日葵》那热情的黄色,《星空》那幽邃的蓝色,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然而就是因为太出名,所以仿品随处可见,而且现在也可以通过数字油画的形式自己创作一幅。这么看着看着人也就麻木了,从未想过去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者的一生。梵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牧师,梵高从童年开始,最熟悉的语言就是父亲祈祷与布道的话语。“梵高是在这样有简朴信仰的感恩家庭中长大的,他生命里燃烧着狂热的爱,一般人都认为是对艺术的爱,或许我们错了,单纯艺术的爱不会使一个生命受苦、绝望,单纯艺术的爱不会使梵高日复一日地煎熬,只有艺术的爱,不会成就梵高巨大心灵的火焰,他生命里燃烧着狂热之爱,是信仰的激情,是喀尔文新教受苦与救赎的执着,从梵高父亲、祖父一路传承,新教牧师的血液在他的身上奔腾。”梵高曾做过艺术经济人、社区教师、书店店员、实习牧师,这些身份没有一个可以持续,27岁的他拿起画笔,开始进行创作,而非科班出身的他,作品经常被其他画家嘲笑,甚至劝他不要走绘画这条路。“被世俗嘲笑,梵高因此没有任何估计,他可以在讲坛上以自己最深的信仰说基督要他说的话,他也可以在空白的画布上以自己最深的狂热完成生命淋漓尽致的挥洒。”梵高的画作色彩浓郁,用色大胆,他很多时候并不是用画笔来描绘,而是直接将颜料挤在画布上,大胆的涂抹。所以他的画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立体感。《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在阿尔等待高更到来时的作品。“向日葵像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的花朵,冶艳、顽强、热烈、剽悍,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高更曾为梵高画一张像,画像中的梵高正在画《向日葵》。“向日葵是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高亢的歌声,像王尔德小说里的夜莺,彻夜用心脏抵着玫瑰的刺,刺得越痛,歌声越美,越嘹亮,但没有人知道,它是在用血灌溉一朵黎明时灿烂绽放的花。”整本书看完后竟然有些回不过神来,不敢看梵高《自画像》中的眼睛,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够直击灵魂的深处。他的眼神永远是坚定的,他有自己坚定的信仰,自己灵魂的救赎,而我们的心却在何处?

将如梵高一生顺遂

这部书严格说是听完的。蒋勋老师的声线实在迷人,每天洗漱做家务之间几天就在喜马拉雅上听完,感觉真是莫大的享受,也夹着相当的遗憾。09年的时候在德国实习,抽空去过普罗旺斯。这两天翻看当时的照片,看到我在阿尔灿烂阳光下的笑,在黄色咖啡馆里聚焦一杯梵高的咖啡。离开前在那间梵高最后居住的精神病院改成的小小展览馆+gift shop里头翻看梵高的画册,也只是盯着最有名的向日奎和星夜。我曾经与梵高距离那么近,但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出生在牧师的家庭,不知道他放弃正在上升的古比思拍卖行的经理人之路转而投向神学。不知道他虽然一生同情贫苦大众,却因为自己把衬衫撕成一条一条帮助受伤的比利时矿区百姓,而被认为损毁了上帝的尊严而被隔去代理牧师的职务。也是同一年,我又去到了荷兰的梵高美术馆。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梵高割掉自己的一只耳朵的画像和高更的椅子,心里面的震撼更多的是:这真是个让人同情的怪人。我尚且不知道他在割掉耳朵之前,躁郁症已经极度爆发。在阿尔这样的小城里,他像是个上帝的弃儿。不被世人认可,不被父母理解,靠兄弟迪奥的接济度日,唯一的他认为可以与他心灵相通的朋友高更也受不了他的敏感的神经而整夜整夜不敢回家。但是他有向日葵一样的热情啊!在比利时矿区的时候,他可以为了矿区的教民付出自己所有的食物和衣物,跟随他们一起下井,把教堂的长凳撤下变成矿难的久难所;到了阿尔,他也可以为了好朋友高更的到来花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像接受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自己生活里,他画向日葵,田地里的面向太阳沐浴阳光的向日葵,花瓶里的四朵或是十五朵的向日葵。好朋友来了不到几个月,狂喜转为狂郁,直到有个声音在耳边把他逼的发疯,他在平安夜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如果能选择,大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梵高;如果让梵高的母亲选择,她大概也会选择让梵高过平凡更顺遂的人生。我宁愿相信梵高时上帝偏爱的孩子,所以让他在短短几年光耀夺目,然后早早的收回身边。如果梵高真的度过了顺遂的一生,他的作品还会有这样感动人的力量么?即便有,也很可能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也许世上会多了一个画优美山水或是工笔人物的匠人,而少了一个天才梵高。

“破解”别人还是“破解”自己

对于梵高,我有很多的爱和很多想说的话,但又怕了解的片面不够深刻,故也不敢在此造次。就把对梵高所有的爱留在自己心里,留着自己在心底细嚼慢咽。但除了梵高,我很想说一说自己对于蒋勋的感受。没看过任何作品时对蒋勋是很厌烦的,单从“破解”两个字上看就让人排斥,心想着艺术大家的“美”是任何人都破解不了与还原不了的,还各大名家每人挨着出一本。但读了两本以后并不觉得厌烦,没有故弄玄虚的做作感。管他是不是来捞钱的,管他平和的叙述是不是装出来的…把原本“深刻”的东西讲的易懂就是很好的美学入门级作品了。看过蒋勋的访问有一句话“大家都在谈论艺术谈论美,其实应该是谈美学上感官的训练要更细致。”这句话也很好的体现在了蒋勋这一系列书里,“我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在向你们描述我的理解,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他自己对于美,对于美学的态度。太多人会被梵高的某一副画感动,但无奈专业知识上的匮乏让我们无法将这种感动描述的具体。即使专业知识有,也会让这些描述出来的感觉显得冷冰、空洞、没有温度。就当蒋勋是在替我们说话了。结尾收的干净利落,好像又把我们从他个人理解的世界抛回梵高的世界,让人会有很多想法。读完之后,我仿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读梵高还是读蒋勋。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