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213053726
作者:[美]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美]卡尔•韦伯 (Karl Weber)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财富汇•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内容简介:需求,是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财富汇•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呈现了人们无法拒绝、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需求创造的六大关键,在人们无奈接受的现状和心中真正期待的理想的这道鸿沟之上,架设起了一道桥梁。
创造需求,需要解开一个谜团,这个谜团是人类学、心理学、科技、设计、经济学、基础设施以及其他众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奇特组合。《财富汇•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通过深度剖析富有智慧的需求创造者,解读他们是如何将那些令人们生活痛苦、不便、浪费,甚至危险的日常烦恼进行梳理,如何开发出令人们无法拒绝、也让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优异产品,如何最终解决掉这些烦恼,成为顾客心中一个无法取代的图腾。
奈飞、亚马逊Kindle、彭博社、CareMore、魏格曼商店、Nespresso……破解全球最受顾客与雇员欢迎的企业运营奥秘,你就是下一个需求创造大师。

海报: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打开需求的黑盒子
01让顾客无可救药地爱上你的产品

真正的需求千奇百怪,潜藏在人性因素与其他一系列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每个独一无二的需求故事都有着同样的起点:一个人、一个问题、一个点子。

真正的需求创造大师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他们创造出的产品,令我们无法抗拒,更令竞争对手无法复制。
第二部分 成功创造需求的6大关键
02创造无法割舍的情感共鸣(关健1:魔力)

赢家并不是先行者,而是第一个创造出情感共鸣并能把握住市场方向的产品的人。

在需求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必然可言,你完全可以为顾客提供他们当时不具备的选择。
【需求创造大师】
Zipcar:赋予租车新自由
魏格曼超市:品类杀手中的“品类杀手”
03解决顾客没开口告诉你的困扰(关健2:麻烦)

每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步骤,每个引起用户失望的结果,都是麻烦地图上的一个摩擦点,而每个摩擦点正是代表着一个创造新需求的机会。

无论在哪个领域,对于尚待实现的潜在需求而言,麻烦都是最先出现的提示线索和最早的闪光信号。需求,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满足需求为中心。
【需求创造大师】
苹果:一键世界的先锋
彭博社:精加工数据的信息帝国
CareMore:协作式医疗的典范
04看似无关的因素左右产品成败(关健3:背景因素)

成就或摧毁一款产品的力量,通常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每一个附加的步骤,每一个多余的限制,每一个额外的部件,都会决定一款产品的成败。

由背景因素构成的基础设施与消费需求之间,是共同成长、相互依存的关系。
【需求创造大师】
Kindle 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看不到的东西
利乐包 做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事
05让“潜在”需求变为“真正”需求(关健4:激发力)

人们的购买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惯性、疑虑、懒惰、习惯和冷漠。需求就像用钥匙打火发动汽车一样,在激发力的驱使下,一拧就着。

激发力,商业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让冷淡的骑墙派变得热情,并最终自觉自愿地成为魔力产品的客户。
【需求创造大师】
奈飞 开创在线电影租赁业的新纪元
Nespresso 舌尖上的探戈与咖啡中的阿玛尼
06缓慢的改进就等于平庸(关健5:45°精进曲线)

以强大的45°角向上攀升,甩开无耻的模仿竞争者,这是将创造需求的赢家与落败者区分开来的关键。

只有每个人都成为需求的协同创造者,才能实现真正陡峭的提升力。
【需求创造大师】
“为美国而教” 重塑教育,变革社会的力量
Pret A Manger 三明治 这辈子最棒的午餐
07一次增加一类顾客(关键6:去平均化)

要设计出一款能满足所有客户的产品,永远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用准确的眼光,抛弃“平均客户的迷思”,破解令他们心动的关键,了解他们的购买欲望、方式和心理价格,那么明天的客户必然存在于某个地方,随时等待被发现。
【需求创造大师】
美国交响乐团 强杀伤力听众待遇
西雅图歌剧院 一次改变一类客户
波特广场书店 永无结束的对话
英法海底隧道& 欧洲之星 “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三部分 完胜市场,就在最后这两步
08产品发布:不要成为阿喀琉斯之踵

产品发布每错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等于给了市场一个转移的机会,给了竞争对手一个先发制人的机会,给了技术一个改变的机会,给了客户偏好一个转向的机会。

产品发布是一场头脑游戏。决定成败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战胜商业习惯和与生俱来人类本能的水平。
【需求创造大师】
丰田普锐斯 找到本田错过的需求
09产品组合:持续创造强劲的新需求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想到的永远不是赌局,而是质量。创造需求就是创造“系统“。发布的不断成功,与经济形势、技术水平,甚至产品的类型全部无关。成功,只会回到那些懂得构建起需求创造“系统”的人身边。
【需求创造大师】
皮克斯 非典型电影公司的系列成功
默克公司 试错系统锁定重点药品
凯鹏华盈 创业投资中的非凡成功
第四部分 未来的需求在哪里
10 最亮的火花:科学发现与需求的未来

科技创新正是创造需求的根基。

实验室,放大并延伸人类智慧的地方,把思想转化成产品的地方。未来的需求创造者,从这里启航……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财富汇•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编辑推荐:•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伟大的需求创造大师,能够在顾客之前洞察到他们想要什么,并创造出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产品。•金牌商业畅销书作家、资深管理及咨询大师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最新作品,瞄准企业最难以突破的需求困境,首度破解需求之谜。顾客的欣喜若狂与无动于衷,只在《需求》这一线之间。•亚德里安•斯莱沃斯被《泰晤士报》评为50位顶尖商业思想家,被《哈佛商业评论》全球50位最有影响力管理大师(Thinkers50)。《产业周刊》(Industry Week)称赞他 “很有可能会拥有如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时的影响力,成为其他所有管理思想家的标杆。”•奈飞、亚马逊Kindle、彭博社、CareMore、魏格曼商店、Nespresso……破解全球最受顾客与雇员欢迎的企业运营奥秘,你就是下一个需求创造大师。•锤子科技CEO罗永浩、拉卡拉CEO孙陶然、华艺传媒创始人杜子建、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白驹逸。•《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任建标等数位国内最佳实践代言人重磅推荐。•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丝•莫斯•坎特盛赞《需求》“极具启发意义”。

前言

一切源于需求孙陶然《创业36条军规》作者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创始人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创始理事应湛庐之邀为《需求》写序,得以提前阅读了本书。有一个突出的感受:这是一本好书,每个创业者和每个公司管理者都值得一看,甚至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体会其中的概念。之所以说本书好,是因为本书点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求。这是我认为对每个企业而言最核心的问题。企业的核心使命就是去满足自己用户的需求,所以需求是每个企业家必须重视的问题,放到多高的高度都不为过。可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成功,有了需求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我看来,一切成功均源于需求。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一个企业不可能成功。一个企业如果不关注用户需求,只热衷于自己的想法,不管搞出了多高深的技术多神秘的概念都必然会一败涂地。如果抓住了需求,那真是台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诺基亚的产品人员设计了一款诺基亚1100,这款手机允许一部手机存储多套通讯录、允许用户为某次通话设置话费限额,内置手电、收音机、闹钟,屏幕,可以显示80多种语言,还有帮助不识字用户进行辨识的图形标志,这一切功能对于欧美国家用户来讲显然不可思议。但是,这却切实抓住了亚洲、美洲、非洲等落后地区农村,手机用户多人共用一部手机,以及用户识字程度不高等因素所造成的独特需求。所以,这部手机销售了2.5亿部!而同一时期,摩托罗拉的RAZA系列手机只卖了5000万台,苹果的iPod 也只卖了1.74亿台。需要提醒的是,在把握需求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区分“我的需求”和“他的需求”,二是要抓硬需求而非软需求。越是大企业,越是强的领导人,越容易在这一点上犯错误,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用户的需求,这是非常危险的。市场上很多虎头蛇尾的产品都是这个原因,企业推出一个产品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用户需求”而是因为“我认为这是用户需求”或者“我要成为行业第一”“我一定会卖这个产品”等。需求是有强弱和软硬的。硬需求是用户必须的需求,软需求是用户可有可无的需求。如果一个产品是大多数用户大多数时候都必须要用的,这个产品就会有巨大的销量和利润,例如手机。如果一个产品是少数用户偶尔才需要的,这个产品不管技术多先进市场投入多大,都会一败涂地例如铱星电话。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需求可以创造么?也许可以,但我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难度几乎是不可逾越的。企业应该尽可能引导用户而非改变用户习惯,用户不需要的需求是不可能被创造的。我们能够做的最多是洞察出哪些用户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的需求,然后做出产品呈现给他们,激发他们的需求,这是创新最广阔的空间。尤为可贵的是,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创造需求的模式,这对读者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需要好的理念,但我们更需要可以践行理念的方法。本书这两点都做到了,非常值得一读,特荐之。

内容概要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J. Slywotzky)
毕业于哈佛大学,同时拥有哈佛商学院和哈佛法学院颁发的两个硕士学位。
《泰晤士报》将斯莱沃斯基评为50位顶尖商业思想家之一。《工业周刊》(Industry Week)将他评为6位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称赞他“很有可能会拥有如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时的影响力,成为其他所有管理思想家的标杆。”
著有畅销书《发现利润区》(The Profit Zone)[入选《商业周刊》年度十佳著作]、《价值变迁》(Value Migration)、《微利时代的成长》(How to Grow When Markets Don’t),以及《战略风险管理》(The Upside)[入选《金融时报》2007年最佳商业书籍]。斯莱沃斯基也在《华尔街日报》和《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过文章,并且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微软CEO峰会、TED、财富CEO年会以及其他许多活动中被聘为特邀演讲嘉宾。
自1979年起,斯莱沃斯基便开始担任财富500强公司的咨询顾问,咨询领域覆盖各行各业,从零售到制造,从医疗到教育,从风险投资到金融资讯。
现为奥纬国际咨询公司(Oliver Wyman)的合伙人,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金融行业策略和风险管理的著名咨询公司,它的客户涵盖了全球100家顶尖金融机构的大多数。
卡尔韦伯(Karl Weber)
商业和时事作家。
曾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多本著作上合作。
合作伙伴还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mmad Yunus)和洛斯酒店(Loews Hotels)CEO乔纳森•蒂施(Jonathan Tisch)。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好书,每个创业者和每个公司管理者都值得一看,甚至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体会其中的概念。书中给出了一些创造需求的模式,这对读者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需要好的理念,但我们更需要可以践行理念的方法。这两点本书都做到了,非常值得一读,特荐之。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创业36条军规》作者    孙陶然    创业者天天琢磨的是如何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如何去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够长久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形成规模。《需求》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思路——创造需求。这种思路将是未来世界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牛文文 《 创业家》杂志社社长    从事商业活动的这些年,给我最大帮助的常常不是那些充满了所谓“洞察力”的理论书籍,而是那些提供了大量商业商业模式的实用性图书,但这一类的“经典”书里的案例常常是陈旧过时的,我很惊喜地从《需求》里看到了很多美国的新明星企业(有些企业的成功模式还没来得及影响到美国之外)的商业模式,相信会对中国的企业家们有很大的借鉴(好吧,更可能是抄袭^_^)作用。    罗永浩 锤子科技 (Smartisan Technology) 创始人兼CEO    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每一个需求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其实任何产品,在一开始满足了用户的功能性需求以后,就应该着手升级到精神层面,用户拒绝麻烦,用户需要安慰,这看起来跟利润无关,但是对不起,它跟你的市场有关。你不去满足,创业者就会自己去进行开拓性满足。那么等待你的,或将是个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因此,请一定重视麻烦所带来的希望,而不是去抵触他们的抱怨。这正是《需求》给我们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杜子建    华艺传媒创始人,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畅销书《微力无边》作者    作为亚马逊Kindle 的一个亲历者,看着斯莱沃斯基新书《需求》中关于Kindle熟悉的细节,颇多感慨。是不是新科技就能带来新需求?那些需求背后看不见的因素在哪里?在这个快速更新的时代,谁还能一直保持不变的魔力,成为最后真正的赢家?创造需求,就是对人性和不可知世界的尊重、发现与继承、重塑,就是去创造崭新的生活方式与全新的商业生态。    白驹逸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    好公司满足需求,伟大公司创造需求。中国有许多好的公司,但中国缺乏创造需求的公司。回顾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在追随国际产品、服务、品牌所创造的消费需求。而衡量伟大公司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创造需求,其产品能否在国际上风行。   周健工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   这本书对当下的中国很有用。中国如何创造内需?中国如何借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将农民转变成庞大的新消费群或" 顾客"?这部著作以实例说明,社会变革与人类的远景期待会刺激需求,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求将我们变成顾客。新的观念,服务和技术,不断创造。   张力奋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 中文网总编辑    需求是一个老话题,却又是一个新话题。之所以说是个老话题是因为需求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致。而说是个新话题,是因为我国政府现在还天天在喊着要拉动内需呢。其实需求的主体是人,需求的对象是商品与服务。企业家只有认识清楚人的需要(支付得起的需求)才能弄得清楚商品与服务的开发。本书的作者对人的需要与需求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是企业家们开发一切商品与服务的思维指南。    任建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    这本书告诉我们,需求是等不来的,我们要去创造需求,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根据需求创造产品,完善产品和服务,做一个需求创造者。真正的需求与传统的营销手段并无关联。创造需求是创造对人的了解,对消费者情感诉求的了解。创造需求的过程就是需求管理的过程,也是信息搜集,综合,存储,加工,挖掘和价值创造的过程。真正的需求,潜藏在人性因素和其他一系列因素的互相关联之中。    郭昕    北京云基地首席顾问、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的《需求》,令人着迷,极具启发意义。直到你读过它、爱上它,发现没有它就无法取得成功时,才会真正意识到,你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本书。    罗莎贝丝·莫斯·坎特    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大师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好书,每个创业者和每个公司管理者都值得一看,甚至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体会其中的概念。书中给出了一些创造需求的模式,这对读者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需要好的理念,但我们更需要可以践行理念的方法。这两点本书都做到了,非常值得一读,特荐之。——孙陶然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创业36条军规》作者创业者天天琢磨的是如何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如何去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够长久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形成规模。《需求》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思路——创造需求。这种思路将是未来世界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牛文文,《 创业家》杂志社社长从事商业活动的这些年,给我最大帮助的常常不是那些充满了所谓“洞察力”的理论书籍,而是那些提供了大量商业商业模式的实用性图书,但这一类的“经典”书里的案例常常是陈旧过时的,我很惊喜地从《需求》里看到了很多美国的新明星企业(有些企业的成功模式还没来得及影响到美国之外)的商业模式,相信会对中国的企业家们有很大的借鉴(好吧,更可能是抄袭^_^)作用。——罗永浩,锤子科技 (Smartisan Technology) 创始人兼CEO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每一个需求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其实任何产品,在一开始满足了用户的功能性需求以后,就应该着手升级到精神层面,用户拒绝麻烦,用户需要安慰,这看起来跟利润无关,但是对不起,它跟你的市场有关。你不去满足,创业者就会自己去进行开拓性满足。那么等待你的,或将是个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因此,请一定重视麻烦所带来的希望,而不是去抵触他们的抱怨。这正是《需求》给我们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杜子建,华艺传媒创始人,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畅销书《微力无边》作者作为亚马逊Kindle 的一个亲历者,看着斯莱沃斯基新书《需求》中关于Kindle 熟悉的细节,颇多感慨。是不是新科技就能带来新需求?那些需求背后看不见的因素在哪里?在这个快速更新的时代,谁还能一直保持不变的魔力,成为最后真正的赢家?创造需求,就是对人性和不可知世界的尊重、发现与继承、重塑,就是去创造崭新的生活方式与全新的商业生态。——白驹逸,亚马逊中国副总裁需求是一个老话题,却又是一个新话题。之所以说是个老话题是因为需求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致。而说是个新话题,是因为我国政府现在还天天在喊着要拉动内需呢。其实需求的主体是人,需求的对象是商品与服务。企业家只有认识清楚人的需要(支付得起的需求)才能弄得清楚商品与服务的开发。本书的作者对人的需要与需求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是企业家们开发一切商品与服务的思维指南。——任建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这本书告诉我们,需求是等不来的,我们要去创造需求,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根据需求创造产品,完善产品和服务,做一个需求创造者。真正的需求与传统的营销手段并无关联。创造需求是创造对人的了解,对消费者情感诉求的了解。创造需求的过程就是需求管理的过程,也是信息搜集,综合,存储,加工,挖掘和价值创造的过程。真正的需求,潜藏在人性因素和其他一系列因素的互相关联之中。——郭昕,北京云基地首席顾问、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的《需求》,令人着迷,极具启发意义。直到你读过它、爱上它,发现没有它就无法取得成功时,才会真正意识到,你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本书。罗莎贝丝•莫斯•坎特,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管理大师好公司满足需求,伟大公司创造需求。中国有许多好的公司,但中国缺乏创造需求的公司。回顾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在追随国际产品、服务、品牌所创造的消费需求。而衡量伟大公司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创造需求,其产品能否在国际上风行。——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这本书对当下的中国很有用。中国如何创造内需?中国如何借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将农民转变成庞大的新消费群或“顾客”?这部著作以实例说明,社会变革与人类的远景期待会刺激需求,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求将我们变成顾客。新的观念,服务和技术,不断创造。——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章节摘录

版权页:   01让顾客无可救药地爱上你的产品 有这样一种产品,它能让你一见钟情。它的某种特质引发你内心的共鸣,但你也说不清这种感觉究竟从何而来。你毫不吝惜对它的赞美,这种情感之强烈,如同你厌恶某些产品时不知疲倦的抱怨。你会看到商店门口的长队,听到人们兴奋的谈论。你意识到,关于这个产品,千千万万的人都跟你有着相同的感受。然而,也有一些看起来同样优秀的产品,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默默无闻,无人问津。 需求,是一种不寻常的能量形式。需求的力量推动着这个世界的发展,大到国家经济、宏观市场,小到组织机构和我们手中的工资条,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依存于它。没有需求,发展就会减速慢行,经济就会飘摇不定,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然而,需求究竟来自何方,我们真的了解吗?可以创造需求,并重复这一创造过程吗? 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手段,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于是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营销活动,越来越炫的广告宣传,越来越激进的促销策略,还有铺天盖地的优惠券和打折信息。诸如此类的技巧有时的确能发挥作用,并带来短期回报。然而,真正的需求与这些手段并无关联。需求创造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我们最最真实的希望、疲倦、幽默、冲动、急躁、野心、多疑、莫测,看出我们是多么的不可理喻、满腔热情、焦虑苦恼又捉摸不定。他们一直在努力了解我们心中的渴望:我们需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引起我们的情感波动?什么样的东西又能激发出我们源自内心深处的好感? 通过观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并持续与人交流,需求创造者磨快手中的利刃,试图去斩断我们所有人都会面对的一团团大大小小的乱麻,同时找出解决办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方便,收获更多,乐趣更多。在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时,需求创造者就似乎已经看透了我们的内心。于是,他们创造出的这种产品,令我们无法抗拒,更令竞争对手无法复制。


 需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第一类经济形态常常占据着报纸头条和电视新闻。这类经济在2008年时陷入了衰退,上百万人失去了工作,更有上千万人无法充分就业。公司停止了投资,工厂陷入了沉寂,汽车、电子产品、航空、零售、能源、住房等诸多行业,相继陷入了萧条的泥潭。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驱动几十年发展和繁荣的引擎——曾经一度稳定可靠的消费需求,如今却土崩瓦解,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61在另一类经济形态中,需求引擎却强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它以超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很多公司不仅因此超越了竞争对手,而且完全称得上是出类拔萃。这些公司创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不仅吸引到了需求,而且具备令人兴奋激动的魅力。因此,它们发展迅速,产品价格高昂,客户无比忠诚。在这类经济中,公司不断成长,盈利丰厚稳定,客户忠诚度高,创造出了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同时,无数人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65·1. 为产品赋予魔力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98·2. 化解生活中的麻烦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02·3. 构建完善的背景因素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07回顾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石油泄漏、油价飞涨、海外石油危机、石油供应短缺,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等威胁,充分暴露了我们对石油过分依赖而带来的危害。有远见的政府领导和城市规划师一直在尝试消除或减轻公众对汽车的依赖。他们设计了各种办法,包括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设立无车带和步行购物区,出台限制性的汽车法规、高昂的税费和牌照政策,实行高峰期行车收费,以及复杂的停车限制规定等。 可是,这些举措却鲜有成效。2000年,以讽刺风格闻名的《洋葱》刊载的一篇文章,题目直中要害:“98%的美国人希望别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人车关系中缺失的部分,正代表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而这种新型交通方式,既能消除买车养车带来的诸多麻烦,同时也能让人享受到汽车带来的自由、方便与快乐。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85-921.伟大的需求创造者,能够减少或消除产品与服务中的不便、昂贵、令人不快和厌烦的种种问题。食品采购的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麻烦,不新鲜的蔬果和肉类、被人抢购一空的特价商品、迷宫般的货架走廊、故障频发的购物车,还有态度冷漠的店员等。大多数超市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麻烦,令众多消费者头疼不已。魏格曼并没有消除购物过程中存在的每一个麻烦,但与其他超市比起来,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了更显著的成效。他们却认为,一切才刚刚起步。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737-382.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懂得如何调动起客户情感上的兴奋度,来强化卓越的产品性能。魔力产品在以极佳的表现完成其重要使命的同时,还能在其他很多方面发挥妙用。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764-663.伟大的需求创造者,为每一位员工赋予创造需求的力量。我们对诸如哈斯廷斯、乔布斯和贝索斯等公司CEO和创业家的成功事迹痴迷不已。有时,一个聪明绝顶、创造力丰富的人,的确能在魔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事实上,需求创造的工作,几乎不可能由一人包揽。而是一整个团队,以需求创造为主要任务,利用集体资源和组织流程,夜以继日辛勤努力的产物。在精通需求创造的组织中,整个创造流程可以被划分为很多独立的小单元,自上而下贯穿整个组织,从CEO到主管再到一线员工,这些需求创造的小单元都依循着相似的模式。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783-844.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拥有足够的胆识,能够认真听取顾客的建议。基本上我们提到的所有魏格曼的创新之处,都可以追溯到一两位认真听取顾客意见的员工。而下面即将讲述的这个实例,则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848-495.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总是孜孜不倦的实验者。若想创造出一款魔力产品,仅凭一次性的努力远远不够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868-696.伟大的需求创造者对其自身的独特性备加保护。魏格曼经历了几十年的试错,终于成就了食品零售业中独特的商业模式,并且成功应对了所有商业挑战中最难的一项:公司成功维持了这一商业模式的正常运转,没有使其陷入困境。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894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总是十分重视情感诉求,并将这一关键元素融合到功能十分完备的产品之中,以产生魔力。客户一旦对某产品投入了感情,就会成为其忠实拥护者,并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点子与新建议。如此一来,公司本应投在广告和营销上的资金就可以相应减少,收入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魏格曼基于顾客建议而实施的那些创新性改进工作,帮助公司越做越好。而顾客之间的口口相传,也为公司吸引来了更大的顾客流。这样的良性循环,具有无限的增长潜力。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931-34我们知道,要想做出值得购买的产品,可能需要花上两年左右的时间。于是,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出了一件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才慢慢领悟了一件事,而这件事在开始时并不明白,那就是我们还需要另外两年的时间,将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提升为可以经受多年考验,适应所有操作环境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要获得稳定性和鲁棒性(Robustness)。之后,还要再花两年时间,实现批量制造和成本控制。整个系统设计极为复杂,涉及化学、材料学、电子学、光学和机械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602-7">贝索斯小心地为这个项目布局。当一家公司取得成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时,很难在公司内部的主流环境中为一项具有革命性潜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资金和管理保障。因为其中存在着太多的内部竞争、预算压力、凭空想象出来的威胁、固执的假设以及习惯性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进展。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665-67封装好的牛奶盒成四面体形状(tetrahedral),于是劳辛将其命名为利乐包(Tetra Pak)。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827-28利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已深入到了组织的各个角落。甚至连公司的研发部门也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进行了重组,取消了传统的以技术和专长划分的职能性部门,并以具体客户的特定项目为核心,组建起了跨职能的团队。由此一来,从1994年到1999年,对利乐研发服务的需求在短短几年间翻了7番,工程师拿到的专利数量也是屡创新高。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938-40">公司与公司之间基于人际沟通而形成的长久情感连接,需要大量拥有卓越特质的员工。技术上的天赋当然必不可少,但同时也需要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深远的商业洞察力,以及对公司自身和客户公司双方目标怀有强烈的个人责任感。由于利乐是一家私人持股公司,很少公布其组织内幕,因此,我们通过外部观察公司的组织系统,对其创造出来的这样一支团队进行了分析研究。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966-68举例来说,利乐最近刚刚聘用了首位专职于内部沟通的副总裁。她的职责,就是确保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对利乐的商业战略有深入的认识,了解具体任务与总体战略之间的关系,熟悉客户公司的发展目标,并能专注地投入到帮助客户实现目标的工作之中。很多公司都将这些理念成天挂在嘴边,但没有哪家公司能像利乐这样,为这些理念投入如此高度的重视和实质性的投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1970-73最重要的是,哈斯廷斯开创了奈飞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统:除非通过了充分的测试、数字核对、测试、再测试,否则绝不做任何不可逆转的事情。哈斯廷斯特别喜欢通过临床实验的方式来检验新点子新想法,看看哪个思路可行,好处在哪里。正因如此,那些熟悉奈飞的人士会说,这是“一家由计算机科学家经营的娱乐公司”。 几十次重新设计之后,哈斯廷斯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商业模式,与今天的奈飞已经十分接近,它以富有魔力、好玩好用的产品激起了源源不断的巨大需求。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166-69热爱浓缩咖啡的人,还会将其与一系列非实体的事物相关联:以精致餐厅中的愉悦餐食为代表的美好生活,以及高端品位、时尚、鉴赏力和“意大利风格”。从本质上来看,浓缩咖啡是一款颇为性感的饮品,跟以每天早上一成不变的普通咖啡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相比,仿佛有着一世之隔。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580-83当我们问道吉拉多,Nespresso如何跟踪客户的变化时,他沉思了一刻。“我们的头等要事就是倾听。”他解释道,“我们有1000万的客户。他们一直在与我们沟通,告诉我们,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且不断向我们提供新思路。你要记住,我们的客户是我们最重要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是真心在乎这款产品。”他指向手中的iPhone,说道: 今天,我刚刚收到客户的3封来信。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我们只要认真倾听。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700-2704">获奖的BellKor团队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奈飞用户对电影的评分,从某种程度来看,与他们评分时的心情有关。也许听起来理所当然,但是这一发现产生了微妙而有用的具体影响。当奈飞用户在网站上写下他看过的某部影片的负面评论,如果之后继续在网站上为其他电影打分,那么后续的分数很可能会较往常偏低。这种暂时的偏见被奈飞团队发现,而且学会了如何进行预测,并在系统中进行纠正。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2783-87熵,就是任何无法持续从外部获取能量的系统,表现出来的是能量逐渐耗散和秩序丧失的自然趋势。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019-202010年,在看到顾客对某些三明治中饱和脂肪的投诉之后,Pret就开始在每一家店内公开菜品的基础营养信息,包括卡路里含量和脂肪成分,还在网上提供额外的具体细节。大多数餐饮连锁店只会在法律强制的情况下这样做。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120-22很多交响乐团营销人员一直以来都坚信,说服潜在的新客户尝试一下交响乐,就是打开需求增长的关键。“让人们走进门来!”是每一位交响乐团营销人员天天挂在嘴边的名言。他们假设,一旦人们抱着尝试的心态走进交响音乐厅,真正地欣赏一次音乐会,那么音乐本身的美感就会将他们再次吸引回来。 这个理论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与事实不符。每年,成千上万的古典音乐新手被他人劝说着第一次走进古典音乐会的大门。音乐厅美轮美奂,演奏技艺精湛,音乐令人陶醉。然而,这些初次走进古典音乐大门的人,却很少会再来。如果有人劝说他们再次去欣赏古典音乐,他们就会用漠然地耸肩,甚至直接用不友好作为回应。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230-36平均来看,交响乐客户群体每年会有55%发生变化。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大问题。在第一次听音乐会的客户人群中,流失率则更为严重,达到了不可想象的91%。“让客户走进大门”理论的实用性有待商榷。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257-59结论非常精彩,同时也带着反直觉的特征。原来,诸如本地交响乐团的声望和演奏水平这样的因素,对于吸引“尝试听众”再次光临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同样,音乐厅的建筑风格、欣赏当代音乐的机会以及点心的种类等,也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重要。 那么,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所有重要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停车位。在家和音乐厅之间往返自如而不用受寻找停车位的困扰,如此简单的因素,就是研究人员所谓的“再访驱动力”,即最为强大的影响力,也是针对尝试听众的最关键的需求激发力。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289-94正如歌剧院的个人捐款副总监瑞贝卡·乔戈(Rebecca Chawgo)所言:“像西雅图这样规模的城市,本不可能拥有像西雅图歌剧院这样的歌剧公司。”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357-58为修正这种盲目乐观的认知偏见,洛瓦洛和卡尼曼给出一个解决办法:用数据说话。找出你所在的公司、行业、其他行业或与你的项目类似的其他项目的发布失败率。数字会给你力量,让你清醒。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872-73仅凭数据,并不能改变现状。很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你说的话,也不会相信你拿出的数据。这种现象被称作“塞默尔维斯反射”(Semmelweis Reflex)。 塞默尔维斯是一位匈牙利医生。19世纪40年代,维也纳的婴儿因产褥热而死亡的事件频发。塞默尔维斯医生为此困惑不已。然而,一项创新的控制实验给出了解决办法:如果医生在与患者接触之前,用氯消毒剂洗手,那么死亡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对于塞默尔维斯医生以及整整几代人的家庭来说,这项研究成果先于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细菌理论。可惜,由于塞默尔维斯医生的想法与其他医生的假设相冲突,没有几个人相信他的说法。塞默尔维斯年仅47岁时死于一家收容所,此后他的洞见再也无人问津。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882-88那些不相信塞默尔维斯理论的医生,和所有在面对与自身假设相悖说法时的人的反应没什么不同。拒绝与长期固定模式相悖的新知识,也许正是人类的本能。在强烈信念与客观数据之间的竞赛,数据永远是输家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889-91伟大的需求创造者,都认识到了机构创新作为产品成功发布前提的必要性。贝索斯并没有将Kindle项目交给亚马逊内部的工作团队,而是设立了126实验室,以便让这一独特的新项目能清楚地抓住重点,并获得新鲜独立的思维方式。雀巢的毛赫在20世纪80年代家庭浓缩咖啡机市场还没有被证实存在之时,也创造了一家独立的公司以保护Nespresso项目。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936-39尽早找到致命缺陷,是每一次成功发布活动的关键步骤。如果你找到了缺陷,有能力进行补救,那么就尽量补救。如果你找到了缺陷,然后发现无力为之,就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产品的发布活动还应该继续下去吗?”请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请停下手中的工作。 可惜的是,这一切常常与我们普遍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寻常的商业行动,决定了我们竭力寻找积极确定证据的习惯。这些证据数据常常告诉我们,前方一片光明。无可否认,这就是人的本性,塞默尔维斯反射。而若想取得发布活动的成功,就需要我们直面这一反射理论,并积极采取对策,改变这样的现实。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978-84发布大师在工作之中会对创新进行“选择性利用”。伟大的需求创造者不会在每件事上都进行创新,而是将创造性全部施展在最关键的变量上。其他任何东西,他们能借就借,能偷就偷,毫不客气。他们的做法正应了毕加索那句名言:“优秀的艺术家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原因很简单:当你准备进行产品发布时,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时间、金钱、人才或情感力量,对那数不胜数的细节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对于这些细节,你只有全部把握准确,才有可能创造出可观的需求。甚至连像丰田或苹果这样的大型公司,都逃不开这个原则。无论怎样,再大的公司也是由成千上万的小预算组合而成的——这里放100万美元,那里投50万美元,每笔预算都在严格的审查之下,负责人永远都在成本节约的压力之中。而对于规模小一些的组织,无论是家庭文具店,还是本地画廊,或是50人组成的模具制造厂,常常徘徊在是否具备清偿能力的边缘,根本没有浪费的余地。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3996-4004产品设计是强有力的情感激发力。这就是为什么当三星意图超越索尼和松下电器,成为全世界电子设备领导者时,会将设计人员数量增加到原先的3倍。而且,三星正式将设计师的地位置于工程师之上。对于一家工程公司来说,不得不说,这是颇为大胆的举动。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4025-281967年1月,也就是发射台火灾导致3名宇航员牺牲这个悲剧发生之后的那一天,克兰兹在航天中心面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演讲,从此之后,他成为了一个传奇。这段讲话被誉为“克兰兹箴言”,为NASA定下了原则、专业精神和彻底性,并成为了NASA未来空间探索过程中的指南针: 空间飞行永远不能容忍粗心、无能和漠视。在某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我们搞砸了,可能是在设计、建设或测试部分。无论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们都应该及时发现。我们太过专注于项目进度,却对每天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项目中的每个元素都存在问题,我们也是。模拟器不工作,空间飞行地面指挥中心基本上在各个方面都很落后,而飞行与测试流程也是每天一变。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合理期限。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该死,快停下来!”我不知道弗洛伊德·L·汤姆森的委员将会找到什么样的事故原因,但我知道我找到的是什么。我找到的就是事故原因!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 我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掷着骰子,盼着在发射之日,一切都能准备就绪,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可能只是个希望渺茫的奇迹。我们赶着项目进度,幻想着在麻烦冒出头之前赶快做完。 从今天起,地面中心将以这两个词为代表:“坚强”和“胜任”。 “坚强”的意思是说,我们将永远为自己做的事情以及未能做到的事情负责。我们永远不会再在责任面前让步。当每次走进地面中心之时,我们都要知道自己代表着什么。 “胜任”的意思是说,我们永远不能觉得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永远不会在知识和技能上有短板——地面中心要做到完美。 今天开完会之后,你回到办公室,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黑板上写下“坚强”和“胜任”。永远不要擦掉。每天当你走进办公室,这两个词总会提醒你,维吉尔·格里森(Virgil Grissom)、爱德华·怀特(Edward White)和罗杰·谢费依(Roger Chaffee)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两个词,就是进入地面中心团队的代价。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4113-30本书的书名“需求”一词,其原文为Demand。而对于国内的产品从业者而言,他们耳熟能详的“需求”却是Requirement。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翻翻词典,Demand的释义为“人们对特定物品或服务的需要或渴望”,Requirement则是“某人需要或提出要求的东西”。相比之下,Demand一词更偏向于人们内心的渴求,而不是明确的索求。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4898-4901而这正是本书的题中应有之义——需求大师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且,要在人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时,就帮助他们揪出现实中的烦恼根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loc. 4901-3
  •     认认真真看了该书,该书至少有两大好处。一、介绍了大量国外的、暂时国内还没有的商业模式,知道这个商业模式有什么用?你懂的! 二、介绍了创造需求的六大关键。这六大关键分别是“1、激发感情共鸣,创造魔力产品2、解决客户的问题3、构建与产品相配合的背景因素4、寻找激发购买的关键行为5、打造陡峭产品精进曲线6、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产品特别是第二点,解决客户的问题,讲解得很有意思,书中提到一个麻烦地图的概念,即每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步骤,每个引起用户失望的结果,都是麻烦地图上的一个麻烦点,而每个麻烦点正是代表着一个创造新需求的机会。这个”麻烦地图“很有用,特别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你有一个产品,先从麻烦的角度出发,问问自己,我的产品给客户解决了什么麻烦?这些麻烦真的很困扰客户吗?牢牢记住: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满足需求为中心。我为本书专门做了一个视频读书笔记,你值得拥有 http://woduniting.com/?p=100
  •     这本书值得阅读,不关是与产品设计相关,或者是服务行业,只要是你的工作产品或内容,需要最终与人打交道,都值得阅读;一、本书内容需求,初看名字,还以为是软件需求分析;看过概述和目录后,发现作者谈论的不是具体的如何针对某个产品进行分析,而是从人的生活、心里、工作、感受等方面入手,采用耳熟能详产品的案例,结合产品的首要设计人物,分析产品为何具有魔力,为何能抓住用户的心思,适应用户的习惯,成为用户的首选;书中的亚马逊kindle是我实际接触最多的产品之一,该产品的确对我产生魔力,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的该款kindle是touch,而且是美版的,是朋友从美国买回来的,当时国内并没有上市,这就是kindle所具有的魔力之一;结合书中的案例,以及自己的使用情况,分析为何kindle对我具有魔力;我一直喜欢看书,包括历史、社科、文学名著、英文原版图书、也包括专业书籍;我一直希望有一个设备,具有5点要求:(1)容量大(必须):能方便的阅读喜欢的书籍,20本以上;(2)使用时间长(必须):而且能长时间应用,一周以上;(3)能购买书或传书(必须):购买或网上下载的书能阅读;(4)最好能不伤眼睛(一般):不刺眼,不提高近视;(5)最好能看专业书(一般):可在电脑上完成;前面三点是我认为必要性很高的,后面两点可有可无。正式基于前面3点需求,进入选择的包括平板电脑(ipad),kindle,手机三类;当在满足必须需求后,我就考虑第4点了,是kindle能做到的,因此我选择了kindle;至今为止,没有发现某一款设备(处笔记本电脑外)能解决第5个问题,阅读专业书籍(比如医学、交互设计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书),kindle资源不足,不便于阅读pdf;ipad能看pdf,但对扫描版pdf支持很差,看起来字体很小,且长时间伤眼睛;总结来说,如果能有一款设备能满足上面5点,尽管在我有kindle、平板、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我依然会选择该设备;也可能是我奢求太多吧。书中作者所言,每一款产品能解决了某一类人在某一个地方的不方便之处,正是解决了这个不方便,成就了不少公司;因此,可以简单的总结为,需求就是发现一部分人的某一处不方便之处,因此心细着手,身边的需求还是很多的。二、感受不过虽然身边需求众多,也有众多的人在参与发现需求,设计产品或服务满足需求,但产品的发布还是失败居多,也就是需求把握不好,或者过早、过晚;如何把握这个度,也是困难之处。每一款产品都要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特定问题,大而全、宽而多不一定是好的解决方案,更容易让人产生迷惑、恐惧感,选择太多反而容易让人不知道怎么选择。能对需求进行分门别类,能进行细化深耕,能满足不同种类的壬戌和需求,是产品发布后站稳脚跟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前几天看到报到说twitter上市后还没盈利,而sina微博都在盈利了,这也值得思考。三、结论抓住需求容易,能初步做到不难,难得是能一直做好,能时时满足需求,这就非常的难。能一致把握住需求的脉搏,用户的需要,不同类人的需求,那还需要发现,守时的发现;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里面的前几个案例,相当干货啊,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
  •     这老外逻辑有问题,事后诸葛亮
  •     对于如何去发现需求可能解析的不是很透彻,但是所列举的事实,却很让人回味。
  •     每一个客户每个牢骚背后都产生产品的推动力。
  •     内容还没细看,书排版期待改善啊,能不能用轻点材质的PAPER,有点沉
  •     案例充实,言简意赅,可以反复阅读
  •     很多行业都适用的观点,简单点说,就是找对需求点很重要,不要白忙了
  •     本书透过需求谈论了打造伟大产品的种种方式,最终彻底满足用户需求。书中提出的观点虽说细碎而难成体系,但其带来的启发和崭新思路的意义对小白我来说却是毫无疑问的。市场千变万化,行业与行业之间则各有不同,但某些关键因素却共通,识别关键的关键却在观察和沟通。案例较新而且视角独特,值得一看。
  •     一开始举得几个例子(zipper,kindle etc.)还行
  •     通过很多的案例来说明需求的创造过程,值得一看
  •     看看
  •     顾客的抱怨对公司是大财富。可惜绝大多数公司不这样看
  •     用户不需要的需求是不可能被创造的,我们能够做的最多是洞察出那些用户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的需求。需求的本质还是对人性的了解,本书的案例很受启发,能让人看到当下很多同类产品成功的影子,优秀产品的产生各有相似。产品经理应该读。
  •     需求也就是苹果手机和小米手机之间的区别所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手段,需求自然就会产生。于是便有了越来越多的营销活动,越来越炫的广告宣传,越来越激进的促销策略,还有四处散播的优惠券和打折信息。但其实,真正的需求创造者,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他们一直在努力了解我们心中的渴望,我们需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引起我们的情感波动,什么样的东西又能激发出我们源自内心深处的好感。
  •     内容不错,我喜欢看实例而不是长篇理论,这本书写的不错!就是出版社啊,能不能好好拍版?翻开跟地摊货似的...!白瞎这本书了
  •     案例精彩,提炼欠缺,组织平平。
  •     其他案例不清楚,但是Kindle的案例和我所知道的偏差太大。
  •     好书,举例生动具体,有启发,非常喜欢.
  •     后面写的不如前面好,几个新的商业模式很受启发!
  •     内容比较水,收获是了解了几个案例,及其发现需求的节点。案例价值大于分析价值。如果是做过产品的人,其中的理论和分析方式大都已经熟知,只有复习的意义,没什么启发的意义。如果需要了解具体的几个案例,参考本书是不错的。行文风格是一贯的外文书的翻来覆去啰嗦风格。如果用五分之一的长度讲清楚事情,可以考虑在评价上再加两颗星。
  •     书中的例子很有价值。
  •     有些啰嗦
  •     这本书的问题在于,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主义的上帝视角去评价这些他认为成功的公司,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上去毫无破绽无比正确,实际上却绝无任何用途。这种方法论注定了它只能用于解释而不能用于预测。有趣的是,作者在2011年文中还大赞诺基亚的ovi,仿佛它能够打败苹果。
  •     读了两年才读完,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是阅读越读不下去了,不过最终还是在毕业以前读完了
  •     书中的提供的案例很翔实,值得深入思考在自己的产品中如何运用。
  •     不要再任由自己在工作过程中过度乐观,然后直到有一天才猛然警醒,“原来我们搓着骰子,盼望着在发布之日,一切都能准备就绪,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可能只是个希望渺茫的奇迹”。
  •     被强哥下任务... 三星是因为只看到案例没看到方法...不知道怎么执行...恩...
  •     太初级了
  •     慢慢看看,觉得有点意思
  •     需求的重要性,不盲从,要培养发现需求的敏感度
  •     从实战案例出发的一本书,适合industry的朋友
  •     太牛了
  •     介绍了Netflix, zip car等的传奇
  •     精进曲线的说法让我觉得好牛逼 做产品要满足需求,混职场也要满足需求。 在谈自己“想好好画画”之前,必须先要满足职业需求。
  •     讚美成功者是不是會比較容易 時間的齒輪下 有人還說蘋果出7就是floop的征兆嘞 攤手 用戶心理真的是超難琢磨
  •     不管我们进行了多少消费,我们真心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与我们实际购买的东西之间,总是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     抓住了核心,层层深入,将需求的本质淋漓精致的写出来。 每个人都会碰都不顺的事情,总会有需求不能充分满足的时候,有人会抱怨,有人却能够将此转化为商机。但这仅仅只是商机,如何将这商机转化为真正的商业,就需要更多的努力。本书就是谈如何将商机转为商业,其中所需要的思维和行为。
  •     创造需求,书里面讲到一些方法论的东西,提供了一些思考需求问题的角度,还是对每天面对的工作有点帮助的。创业这一类的书大概要综合着看,很多案例的不同视角解读,强调不同的重点,多看几本,才不至于盲人摸象。
  •     值得阅读,相当不错的一本书
  •     又是一本产品必看,帮助你了解需求
  •     感觉很不错,需求创造价值
  •     案例故事写得十分顺滑,启发的点有很多,前两章的主要论点Magnetic和Hassle Map值得细读。后面的那些还是围绕这两点的延伸进行讨论。要全面的了解消费者在信息大时代也许会更容易吧。感觉大部分公司在研发的时候都进行了更全面的数据模型调查。
  •     还可以吧,可以帮助自己梳理一下思路,没有太多新的意外收获,知易行难。
  •     书的包装不好,书还没有看,看完后,来写书评
  •     2016(27)虽然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是有很多启发。
  •     第7章去平均化,很精彩,与大家分享。一家交响乐团迫于营销量的压力,分析用户,“头脑风暴”后提供了78条原因,利用多种方法调查,发现相对重要的因素并非直觉所关注的那几项。列举如下:停车位不方便或无折扣音乐指挥对即将演奏的曲目无简介预定后,更换门票的便捷程度恶恼“不退票、不换票”曲目组合无针对性等等专家们针对头几项开展“强杀伤力听众待遇”营销活动,成功使古典系列音乐会门票销售增长27%。还不够,针对余下的营销障碍开展攻势。如:希望看到喜欢的音乐在更年轻、更庞大的受众群体中流行开来开展“歌剧到学校”活动,将“整个社区转化成为了音乐爱好者”。于是,一场商业活动转化为:“不仅是销售门票,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改变人生”
  •     发现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底层路径
  •     关键是怎么发现真正的有效需求,就是用户愿意付费的需求:不要听用户说的去做,找出他们的问题是什么。
  •     尽管作者自己的观点论述在这些牛闪闪的公司案例下被衬托得丧失光芒,我还是时不时重拾并准备细读,做出笔记和评判,因为,那些思考方式才是精华,尤其是关于失败的思考。
  •     还算是一个系统的思考所成,虽没新意,但可作资料查询
  •     争取坚持看完,书是很好的东西。手感不错。
  •     “从日常生活的麻烦事里面提炼需求;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产品魔力;构建与产品相配合的背景因素和条件;寻找那些触动人心、激发购买行为的力量;打造陡峭的产品精进曲线,以甩开模仿竞争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严把产品发布关等。”
  •     顺的老板的
  •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     一大波商业传奇缔造者,从不被看好到塑造传奇的故事整合。
  •     一本非常好的书,印象深刻,案例讲解清楚,透彻。
  •     真的不错,开阔思路,对自己以后设计产品很有帮助,值得再耐心多读几次!
  •     又一本正确的废话书籍
  •     商业案列挺多的
  •     非常棒,开拓了思路,找到了感觉
  •     “找到精准用户群体->找到他们的麻烦->找到自身的价值->超越他们的惯性->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不断迭代进步”更符合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深度一般,写的有点琐碎,让人迷失在细节里~
  •     商业案例丰富 理论也较为认同 形而上的东西比较多 具体的分析方法比较少 作为入门级读物没问题 能带来一定的启发 比如风险管理,比如竞争压力 书中一些观点比较主观 比如创造产品的情感依赖 同给用户提供沟通的桥梁+优质的服务+解决用户的痛点有重复 逻辑有点不清晰
  •     对创业者应该有所启发,不过还是可遇而不可求啊,给自己留个想头就好了,真要挖掘需求还是技术资源人脉这些硬件跟不上
  •     创业者应该要看,书写的通俗易懂!
  •     我觉得非常好,观点很新颖,质感挺好。案例也非常优秀,书很沉,
  •     值得一读。
  •     连看下去的耐心都没有 是在堆砌事例吗
  •     需要找到真正的问题,和真正的解决方法
  •     案例大多是二十一世纪的牛逼公司,虽分析得不深,但观点新鲜有力,做作为开拓眼界的商业读物很合格,感谢老唐推荐。
  •     最大的收获是“事前分析检查”。但是成功从来没有模式可循,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减小失败的概率,所以“事前分析检查”更重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