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堂记忆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33460686
作者:景军
页数:214页

作者简介

本书在两个主题下对甘肃大川进行了精细的考察。第一个涉及人的受难,包括个人的遭遇和社区的挫败,第二个涉及对灾难的处理,以及在ZZ迫害、经济萧条、文化中断之后的复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记忆
第二章 历史记忆
第三章 恐怖记忆
第四章 苦难记忆
第五章 仇恨记忆
第六章 仪式记忆
第七章 族谱记忆
第八章 文化象征记忆
第九章 寻访记忆在陇中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景军,男,汉族,1957年出生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1990-1994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系社会人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0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并获得终身教职,2000年秋来清华大学任教,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弱势群体以及防治艾滋病问题;目前研究聚焦在与公共健康发生密切联系的社会问题和政策议题。
其个人主要英文著作 The Temple of Memories: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他主编的英文论文集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喂养中国小皇帝)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00年。他的其他英文和中文学术文章散见于 American Ethnologist, The China Journal, Chinese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开放时代》、《中国艾滋病性病》以及在美国、英国与中国出版的六本论文集。


 神堂记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通过大川孔家人重修孔庙,把人们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共同记忆,复述了大川人的苦难的过去,历史兴衰。家族变迁。书中一段话是说新中国成立打破了旧有的各种组织,体系,秩序。然后新的还没有完全重建,所以产生了混乱,从这里可以看出毛的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真是厉害。政权↣组织↣劫富济贫(提高大多数人对政权的支持)↣信仰(破坏次序)所以在这一系列的运动中大川孔家人的秩序遭到了彻底的打击,也许这只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大川孔家也许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那个时代的缩影。当改革来到,人们又开始从精神的废墟里进行艰难的重建。摘取书里感觉不错的一段话任何一种被发明或者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还需整合成为民众信仰或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如此才拥有广泛的吸引力或权威性。一旦被嵌入社会集体记忆,它就会被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视为绝对真理。最重要的是它的有效性和持久性与社会组织纠结在一起
  •     原来网上的中文版里有桑格瑞写的书评,正式出版的中文版里没有这篇书评了,上传给感兴趣的分享美国康耐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桑格瑞对《神堂记忆》一书的评价,吴飞(译)景军对西北甘肃省大川村孔庙重建的研究,形成了有关改革后中国人类学田野志中的最佳著作之一。大川是孔姓人家聚居的村庄,他们将自己的来源派生直接追溯到孔子。中国大陆解放之前,这个孔庙是大川及附近22个村庄共达两万人祖先崇拜中心。景军从他所提出“社会记忆的理论角度”记述大川的历史并展现人们如何运用记忆重构社会关系。该书的主线是中国农村庙宇及祖先崇拜在毛泽东时代所受到的挫折,包括1961年修建大型电站期间该村庄被淹的移民经历、合作化运动、以及族老所遭受的迫害。简而言之,该书聚焦于重构中国社会的激进主义对地方社会与文化形态的打击。该书的另一主线是中国改革开发之后各类文化制度之非同凡响的复苏,尤其是当地孔庙的修复。景军著作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对细节的把握。他不仅写出了地方社会各类互联的文化形态之复兴,而且还点明了大川人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所做出的创造性转化。作者对理论概念的运用相当老练,同时没有故弄玄虚去掉书袋。该书对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和连续的叙述属于可读性最强又是章节安排最聪明的同类书籍之一,而且可能在学生读书大纲上占一席之地。由于大川人身份认同的核心是孔庙,这使村庄显得十分特殊。但正如景军所述,相似的民间宗教与仪式重构业已遍布中国大陆。作者认为这一事实要追根于“越来越明显的身份意识、民间自发的社会团体、以及社区自治”。就大川村而言,这种地方性的重现同村民要求政府追加对1961年水库移民赔偿和村民对孔圣人的崇拜之复兴有直接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村干部被由更年轻的地方精英和曾受过打击的族老所形成的新联盟而代之。山东曲阜当然是中国人祭孔的重镇。作为圣人故里,曲阜历代均为国家祭奠孔子的场所。民国时期,曲阜传统的岁时祭享变为孔子诞辰的典礼。景军对这一变化的叙述极为生动。例如,民国时期的曲阜孔氏在其官封祭田制可能丧失的时候,毅然决定承认散居外地的孔氏都具有孔子后裔的正式身份并联合全国孔姓人家撰写孔氏族谱。这一扩大宗族政治影响的举动使得散居全国各地的孔氏得到一种特殊荣耀。大川孔氏因得到曲阜的认同而声望倍增。该书最吸引人的部分包括族谱和仪式在群体构成和意识合法化过程中的功能。这些章节的分析极为精辟。例如,大川孔氏重建孔庙之时决定编一本仪式手册,这本于1991年完成的手册的特点是“其中丰富的历史材料、很正式的文风、深奥难懂的语言,以及仪式器具的复杂名称。”它不仅成为指导仪式的蓝本,更重要的是通过神秘过去的超越性领域建立庙宇和典礼的权威性。正如景军所说,“一种古奥和神圣的语言,与世俗世界区分开暗示了仪式和仪式词汇是忠诚地从远古继承下来的,因而象征了正统和权威。”景军又马上指出,复古性的种种说法实际上由有意回避了仪式手册(在回忆和仿效古风的基础上编成)与庙宇仪式中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内容。孔子崇拜恢复中最有创新性的内容莫过于将有排他性的祖先崇拜演化为对所有村民开放的仪式。事实上,该社区中孔姓和杂姓在仪式的双层结构中明显展示。夜祭仍是孔氏;午祭对外开放。特别令人产生兴趣的是景军如下一个看法“孔家人在为孔子塑像的时候,无意中把他们的祖先变成了一个非祖先性的神灵”。景军另外指出,仪式的对外开放也引发了对崇拜的不通解释,因而产生“突然表现出很投入的行为,以至偏离了固定的仪式结构”。神灵附体和个人与超自然力量相动的人体特异反应——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式祈祷的各种形式——全部在此出现。正象中国政府放松政策后出现的地方宗教和地方意识的回潮一样,大川的庙管会也可能越来越难控制甚至在本地人们中不同祈祷者对仪式的不同理解。景军还注意到,1905年族谱的作者如何将孔氏来到西北与元人合作的细节略过,他指出:1905年族谱和1991年仪式书的编纂者都是想形成历史感,而对重构历史事实没多大兴趣。这些编者通过把不利于祖先名声的一些史实进行删除、回避以及改动,制造出一个神话,说他们孔家的共同始祖不仅是个爱国者,而且是捍卫国家尊严的民族英雄。在这里和在全书中,景军既没有认为人们一般概念中的历史(即把历史看作对真实事件的叙述)无关紧要,同时也没有认为仪式等传统可以仅仅由于其明显的、有当代社会效益和作用等特点而被视为带有功利性的捏造。正相反,他认为——请注意这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又精彩地被展开的观点——了解史实一方面要注意人们利用历史和传统时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认清创新性的利用并不意味着历史和传统就是虚设的或无效的。事实上,大川孔氏对历史与传统所做的有选择和创新性的利用也许恰恰就是他们本地文化和广义上的地方文化中原有的特点,如果这样看,文化就不是一个在时空上被钉住不变的、超验的象征体系,而是一系列为适应环境变迁而产生出处于进程之中又在不断转化的实践。原文见Steven Sangre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 No. 1 (1998), pp. 188-190。
  •     这本书好像不好卖了,有一个电子版可以用,是更新的版本链接如下http://pan.baidu.com/s/1qWm8go8进入后点击下载就可以了。。。是PDF格式另外,他最近研究好像转向了健康问题,有如下一些中文出版物,外文可以查JSTORE:中国7市公务员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 2013年,第6期,第788-791页(第一作者,与孙薇薇合著)。生命赠与的未预结局,2012年清华医疗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年,第271-282页。 生物权力法则:长卡司机被纳入艾滋病监测的过程与原因,《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第60-69页 (第一作者,张晓虎以及张磊合著)。亲密的陌生人:中国三个城市的男同性恋交友格局,《开放时代》,2012年,第8期,第107-117页(第一作者,与孙晓舒以及周沛峰合著)。 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34-41。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第84-96页(第一作者,与张杰及吴学雅合著)。京沪青年女性在民国时期的自杀问题,《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第38-45页(第一作者,与罗锦文合著)。从市场化程度和人口流动性看艾滋病问题,《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6期,第93-98页(第二作者,与孙晓舒及张小虎合著)。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97-113页(第二作者,与张杰等人合著)。血荒背后:公共物品的滥用及其社会后果,《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第1-5页(第二作者,与余成普合著)。中国艾滋病研究中的民族与性别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8-34页 (第一作者,与寰建立合著)。 农村妇女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20-31页(第一作者,与吴学雅、张杰合著)。中国青少年吸毒经历分析,《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第74-84页。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5-14页。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比较薄的书,但对很多理论的应用很生动,会比较容易理解。同书中讲的仪式印象比较深刻。
  •     中译有删减
  •     大川故事,追忆的社会史;记忆的社会基础(心理学规范性研究,滤除杂质;迪尔凯姆:集体意识与集体欢愉,超越个体和文化活动;哈布瓦赫:集体记忆乃日常形态);社会记忆研究三途:集体之分享,官方之操控,民间之抵抗;中国记诵知识回忆复杂,两个主题:苦难及其处理。历史:世系存疑;恐怖:发明文化传统,初存商榷余地,需嵌集体记忆,同置圣贤与祖先,需要安全可解释的公共形象,想象比事实更重要;苦难:错意误听,祖坟伤痕;仇恨:权力竞逐、抗议索赔、新老交替;仪式,P125古迪;族谱,P129局限,孔迈隆之模式共祖;象征:大众活动,多重参与差异看法,符号交叉冲突逻辑;记忆研究:集体创伤与乡土重建,创伤能否康复取决于有无集体不忘之决心,记忆内化于历史&历史规范了记忆,体制压抑记忆并非总是有效,文化创造昭实并重建的可能。
  •     仿佛打开了社会记忆理论的大门···可以考虑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之一呢
  •     为什么这么做,那些人也说不清楚
  •     很客观。 管中窥豹
  •     由于个人经历,对社区苦难记忆一章印象很深。“水坝或水库从它们占用的土地上夺走的是那里的道德图谱,人们生存的根基,以及深切的情感认同的历史标准。”
  •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
  •     2016-11-24 於仙一323
  •     2016.4.8
  •     好诡异的封皮。突然觉得哈弗大学博士论文不是登天的困难。说的条理到很清楚,莫非是被砍了很多内容才这么薄
  •     田野调查,深入乡村,文革,苦难,各个都是“好读”的筹码。对于社会学人类学方面概念的阐释也让人收获颇丰。值得一读的书。
  •     只破不立改变不了社会
  •     翻译出来感觉很苦涩
  •     感觉被删了些。 对某些专业性的专业名词表述很感兴趣,想要理性地表述清楚,不简单。 但是还想看到关于田野调察及口述材料的部分,期待出增补本。
  •     2016-12 #想考察一下我们家族的流转和生息#
  •     1980年代甘肃永靖刘家峡大川村,孔子后代的祭祀、族谱。
  •     一部对我启发很大的书。但不知在国内出版是否有所删节?桑格瑞作的序被删除了,诸多问题点到为止,并不作详细铺陈。用书中转引的一句话做结:“记忆是内化的历史。而历史则是对记忆施以社会规范的工具。那些能够操纵社会记忆的人们必将引领未来的走向。”
  •     历史前行一切事物都只能随着进程而改变,当中各自人或事件的冲突既微不足道,也沉重不堪
  •     优秀的博士研究成果,写成小说或拍成影像应当会更棒。有《活着》《白鹿原》的风骨。只是途径不同。
  •     我一直对政治运动和历史变迁对于集体、族群、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在组织方式、权力结构、恢复与重塑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抱有很强的兴趣。本书从社会记忆的角度,透过一个乡村的田野调查,给了我很多启发,特别是微观细节层面的洞察和纯粹学术文章所难以带来的质感。但有些地方仍感到不够连贯,或者不够具体,据说是中文译本遭到删节所致。另外,此类田野调查胜在白描,洞见散见其间。如果想要得到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我还需要再多读几本类似著作。
  •     初读平淡 收获颇丰
  •     P189-190:弗朗西斯-叶茨在《记忆的艺术》一书中告诉我们,西方的历史和宗教观念如何与纪念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贯穿着记忆的物质文化包括高耸入云的教堂建筑以及宗教偶像。但在记忆中加入宗教成分的具体做法首先由希腊罗马诗人发明,然后被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士再次发现。宗教记忆法的关键在于对空间以及概念的有意识把握。【又是欧洲、又是基督教……】
  •     本书聚焦于大川孔家确认孔子后裔这件事上,考察孔家如何处理过去的苦难回忆、形成集体记忆,以及这些集体记忆如何影响他们在当下进行文化发明。 本书由于是用英语写成的博士论文,对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传统、毛时代背景介绍得较为详细,同时详述了大川孔家的苦难经历,有很强的可读性。 但是,本书缺少访谈资料标注,这使得读者无从判断作者描述的大川孔家经历,到底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被认同的集体记忆、还是作者基于个别成员访谈资料的个人整理。描述中也没有涉及到成员间回忆的冲突与偏差,就像在叙述客观事件,所以在阅读时,恍惚间有看小说的错觉。
  •     3.5,
  •     读完书的第二天去了本地水库移民纪念馆,启发很多。#偶尔会认真考虑回学校读书#
  •     对“苦难记忆”的部分感触很深,不论是单独的那一章,还是最后的一节,大概是因为对诸多并不遥远的历史被迫失忆的惆怅吧。
  •     第一本完整读过的人类学著作
  •     社会记忆研究,架构出了清晰的框架。作者能在扎实详细的数据中整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克制地进行叙述,着实难得。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给了我很大启发。
  •     被导师强烈安利了两年终于拔草。因为对记忆理论不熟所以挺长见识,至于想重点学习的民族志写法,大概就只是夹叙夹议?感觉田野有点琐碎,缺乏在一个完整体系下的统合,同意豆友说的每章标题过大不连贯的问题。按老岳说法,这种书就是用来按图索骥查其他文献的。
  •     单薄。喜欢用抽象名词概括现象。
  •     人类学。景军教授的博士论文。说着要看说了半年了才抛下一系列计划和俗事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历史是官方对于集体记忆的规范性表述这句话。水库移民和孔庙,人群总是用改写和创造文化的形式记忆和持续着他们的社会化,包括他们经受的苦难。
  •     看参考文献看得心中很是佩服。读文献读到信手拈来真是本事啊。
  •     作者有自己的叙述逻辑,但是作为读者的我,始终找不到其中的理路。个人感觉其中内容略显驳杂混乱,译文某些地方存在问题。书中的价值之处,在于基于社会记忆理论而贯穿引申出来的一些学术概念、学术观念,包括集体记忆、集体意识等,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     選題很棒,做出來不容易,結合80-90年代社會思潮,更能體會這本書的意義。
  •     设定主导苦难和记忆,掩抑其他叙事和机制。故事有趣,田野单薄。与网传原中译大相径庭,据说未获译者授权。原译所附专名原文尽删。随注改页注,也导致段落古龙化。编校错误比牛毛少,致谢中仅20处。当然,一切都不应掩盖对于苦难的肃穆阅读本身。记忆或可重塑,灾难怎可再来?
  •     中译本在一些章节上感觉有些断裂。理论方法基于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主题线索:仪式知识、族谱写作、村民脑海中的村史、村民的苦难叙事、复仇性政治、追忆的国家政治与苦难记忆、民众对激进社会主义的态度。。。另: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现在主要研究医学社会学,例如艾滋病与社会变迁。。。
  •     水库移民的身份认同,社会团体,宗族信仰,权力结构
  •     语言翻译的太不简练了,书是好书
  •     一幅注定永远画不完的小画儿。比起人类学研究,更像一纸哀鸣。杂记:1.精英统治在东西方表现为截然不同的政治组织与活动形式。2.乡村基层的政治组织是第一线的、边缘的、政教合一的、需要领导的,这些属性决定把持较少社会资源的农民被人为地与地方组织剥离开。
  •     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什么,相当跳跃找不到逻辑。偶尔抓住作者的思路,又觉得其实非常浅,只是说得挺玄。就算我没读懂吧。
  •     这本瑰宝级的主做,将中国乡村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腰封所言不虚,扎实耐看。
  •     薄薄的一本民族志并不好读,孔子孔庙族谱变成了一种符号,与大历史和个人史和集体的历史牵扯在了一起。
  •     私人记忆的顽强程度实在令人惊讶,尽管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与迁徙,改开后却依然能迅速重新塑造集体认同,用官方的话来说,这叫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权力受到地方势力抵制的结果。
  •     论文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这本书的刺激,但是要达到这个程度大概还需修炼500年
  •     记忆的载体
  •     2015年九月考研迷茫期.
  •     微信阅读第3本: 算是第一本比较正经的人类学作品…对于田野考察的内容写得非常清楚,穿插着很多对于记忆研究 人类学学术方面的知识部分,虽然感觉略有些生硬之嫌,但是文字背后还是能感到作者的那份温度。想读更多人类学的作品,可能并不是想要了解这些象征意味的解读,或许只是处于对其背后个体的关切。
  •     好,有想象力。对记忆的研究本身就是在解构社会权力的形成。对理论着墨过多,田野笔记略少
  •     坐五趟地铁读完全书,全程无尿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