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内尔·特里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44733755
作者:严志军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他出身于犹太裔移民家庭,却能摆脱犹太身份对自己的限制,站在世界主义的立场,主张文化的多元,关照更广泛的人类文明。他既是专家,又是公共知识分子,其独特的道德视角、优雅的批评风度、大量的批评著作,使他成为一代美国青年的思想导师。主要作品有《自由的想象力》、《对立的自我》、《超越文化》、《真诚与真实性》、《现代世界里的思维》等等。
本书追溯了特里林的思想根源,归纳了特里林的文化批评针对中产阶级与自由主义、新批评、文学教学以及公共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特里林在超越文化、发掘批评元素在文化框架里的对话关系、确认文学作品的整体性价值等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总结了特里林的批评话语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并揭示了特里林的文化批评思想对后解构时代的启示。
——————————————————————————————————
特里林不可思议地结合了两种身份:他既是一位美国学者,同时在非学术意义上也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他又是一位英文教授,能进行真正的思考。他的著作经常是优雅而细腻的,能够随思想的运动而运动,而人们觉得这些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斯蒂芬·马库斯
特里林既是一个纽约人,又是一个犹太人,但他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和地域。
——威廉·蔡斯
特里林不仅提供了一种榜样,而且提供了一种灵感。其他任何一位批评家都不能像特里林那样出色地把握整个西方文化的宽广领域。
——布鲁斯·库克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从犹太性到“美国的马修•阿诺德”——特里林文化批评的思想溯源
1. 犹太性——文化批评的出发点
2. 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的文化语境
2.1. 文化转向的导师
2.2. 特里林对阿诺德核心观念的把握
2.3. 特里林对阿诺德的继承与发展
3. E.M.福斯特:道德现实主义
3.1. 道德的重要性
3.2. 福斯特的辩证法
4.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
4.1. 特里林所接受的弗洛伊德
4.2. 弗洛伊德的文明观
二 纽约知识分子的良知——特里林文化批评的内容
1. 纵向的梳理
2. 中产阶级与自由主义
2.1. 特里林眼中的自由主义
2.2. 对福斯特思想的运用
2.3. 自由主义在文化观方面的认识缺陷和行为误区
2.4. 批评的道德尺度
3. 对批评的批评
3.1. 文学批评的社会语境式微现象
3.2. 对政治的关注
3.3. 特里林与新批评的契合关系
4. 教授—批评家
4.1. 哥伦比亚大学的犹太教授
4.2. 论教授现代文学
5. 公共知识分子
5.1. 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
5.2. 读者订阅读书俱乐部的工作
5.3. 一次流亡者的聚会
6. 矛盾性与局限性
三 特里林文化批评的方法论特点
1. 超越文化:文化之上
2. 超越文化:文化之中
3. 超越文化:文化之下
4. 超越之后的回归与整合
5. 发掘批评元素在文化框架里的对话关系
5.1. 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5.2. 读者与作品的对话
5.3. 作者与环境的对话
6. 确认文学作品的整体性价值

四 特里林批评话语的特征
1. 批评风度
2. 批评的情节
3. 批评话语的悖论性和零散性
3.1. 悖论性
3.2. 零散性

结语 特里林文化批评的影响与启示
1. 对美国社会、文化批评领域的影响
1.1. 在文化批评领域的整体形象
1.2. 作用和影响
2. 对后解构时代的启示
注释
参考书目
主要译名英汉对照表
莱昂内尔•特里林大事年表
后记

内容概要

严志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西方文论,翻译与符号学研究,加拿大研究。曾获得2002年度“中加学者交流项目”(CCSEP)资助赴加拿大约克大学访问。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


 莱昂内尔·特里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删减版刊于2014年3月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书评》      http://www.eeo.com.cn/2014/0228/256821.shtml   与他曾有过的显赫声名相比,今天的莱昂内尔·特里林显得格外寂寞。据《特里林为什么重要》一书的作者亚当·柯什回忆,作为1990年代中期的英文系学生,他从未在课堂的分组讨论中听到特里林的名字为人提及,其论著更是从未进入自己的阅读视野。芝加哥大学教授马克·克拉普尼克的语调有些忿忿不平,更多的则是叹惋:“需要写一本书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研究生院能培养出这样一代学生,他们十分了解乔治·卢卡奇、安东尼·葛兰西以及瓦尔特·本雅明,但是对范·怀克·布鲁克斯、埃德蒙·威尔逊以及莱昂内尔·特里林却知之甚少。”   美国如此,中国的情形则更是荒凉。且不论他在普通读者那里的接受与认可度如何,即便在学界内部,若非2006年《诚与真》的付梓印行,以及2011年《文学体验导引》与《知性乃道德责任》的相继出版,特里林著作的译介将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空白状态。严志军先生这本论著的问世,一则扭转了相关领域的失语现状,同时不无为特里林正名的意味。学术功绩之外,多少为中国的智识阶层挽回了一些颜面,毕竟,我们曾长久地忽视了一位如此重要的批评家,而今年,距离特里林辞世,已然三十八个春秋。   时至今日,中国大学的学科分工以及知识话语的专业性已与大洋彼岸渐趋合流,类似特里林这样博涉群书、眼界宽泛却难以被提炼萃取的人文主义批评家自然乏人问津。在唯理论是尚的时代,中国的研究生院也培养了这样一批学生,对于福柯、德里达和詹明信,他们泛着亮光的眼神中流露出酒逢知己的欣喜,而雅克·巴尔赞、艾尔弗雷德·卡津与特里林对于他们,却是全然陌生的书写者。   我们的文学系越来越倚重理论的穿透性与说服力,而较少关注那些对于形塑一位不凡的批评家不可或缺的因子,譬如心性的滋养、洞察力的训练与对周遭人事丰沛而纤细的感受力。理论终究只是一眼甘冽的清泉,起初,它那汩汩的新意固然润泽了陈腐萎缩的旧式批评,但在荣光征服文本之处,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理论的增殖与蔓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祛魅的过程,过度的、冷冰冰的、不由分说的植入与嵌接往往减损了理论的锐度,钝化的头脑不会因为理论的陪衬而显得睿智,牵强的嫁接不过是对理论的肢解,在不合时宜的舞台上,它灼热的光芒、澎湃的能量与撕扯文本的快意渐渐耗尽,形同一具僵硬的干尸。剥去这层伪饰的外衣,面对赤裸的文本,被禁锢的头脑好似置身不毛之地,哑然无言,束手无策。   走出这片荒漠殊非易事,久已弃置的神思周旋于语词和现实之间,自难免除眩晕与不适。我们亟需一位识见过人、耳目清明的引路者,特里林的生命行止与书写轨迹恰堪此任。特里林出身犹太中产家庭,生性早慧,二十一岁便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往后的年月里,他与哥大结下了不解之缘。1939年,他的博士论文《马修·阿诺德》甫一出版,便广受好评,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声誉。阿诺德之于特里林,不仅是巍然的研究对象、纸页上的不朽人物,更为其自身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换言之,特里林之亲近阿诺德,念兹在兹的是“文心”,是那副牵引批评介入焦灼现实的魂魄。特里林逝世后,论者褒扬他“在二十世纪的美国所做的,正与阿诺德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所做的异曲同工”,这份称许可说是知音之论,既吻合特里林的趣味脾性,也是对他批评实绩恰如其分的估量。   1948年,特里林成为哥大英文系历史上第一位犹太裔教授,直至1975年因病去世。四十三年间,他由讲师荣升哥大首席教授。虽然身处学院,他却未尝沾染象牙塔的孤高之气,不同于幽居书斋、不问俗务的古板学者,特里林终其一生都对时代精神的流变抱持巨大的热枕,他未必是风暴中心的焦点人物,却是美国社会精神证候的高妙分析师。自十八岁始,特里林先后为《犹太烛台杂志》、新批评重镇《肯庸评论》、著名左翼刊物《党派评论》、享有盛誉的读书俱乐部会刊《世纪中叶》撰写过文类纷繁的评论。利昂·维泽尔蒂尔受特里林妻子之邀,精选其中的名篇,更以慧眼拣择遗珠,辑成《知性乃道德责任》一书,仅以选目视之,便足览特里林眼力之广、笔力之健,其笔锋所及,既有对正典名篇的再释读(《不朽颂》),亦不乏由舶来理论在地铺展后生发的考辨修正(《艺术与神经症》),更多的则是他力倡且躬行的文化阐释学范本,其以作家及文本为切口,融热切的现实关怀与道德激情于优雅诗性的文风,在在烘托出一个“人”字(《华兹华斯与拉比》、《伊萨克·巴别尔》、《书信中的詹姆斯·乔伊斯》)。   如前所述,作为批评家的特里林,接续的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大传统,他的旨趣,不在构建出一套具有冲决力的话语体系,以颠覆甚或代替既有的陈说。一个人文主义者言说的可信度与感染力首先取决于他的阅读,他不必精研某道,却必须淹博,他得有不挑剔的嘴与强健的胃,泥沙俱下,广泛地读、跨越时间地读,打破学科细分的壁垒,从庞杂中读出隐微却流续至今的精神脉络,从宏富中拈出分洒各处的真意。经此严苛的阅读训练与储备,批评家才可能抵达一个高度,在那里,他也许能窥测到一些先贤的精神海平面。至此,他不必生出虚空之虞,论说的根基既受到以往之慧见的涵养,亦不再有浮泛之患。人文主义者最终的精神强度与批评准星有赖于一种“风度”的养成,在特里林的笔下,“风度”意指“一种文化的嘈杂而匆忙的各种隐含意义”。它需要批评家将全副感官和想象力浸润到生活中、现实中,从孤独者那里定义孤独,从失败者那里发现失败,且不以审美者的姿态去呈现,而是凭藉善之光照亮人性的黝黯,引着我们遵从内心的真与诚,作出道德的决断。当我们厌倦于生活的庸常或为恶意所伤时,仍能葆有清晰的判断力,在自顾不暇的哀伤过后,仍能维存一颗初心、一份韧性。   由于语境的迁异,我们对特里林思想的转译往往会受制于概念的模糊与游移。在特里林的批评语汇中,“道德想象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往往使用“道德想象力的匮乏”来指摘自由主义。此处的自由主义,即非我们想象中与官方意识形态相抵牾的观念,相反,它被特里林定义为“中产阶级观点的松散集合体,包括进步、集体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等观念”。显而易见,特里林叙述框架中的自由主义者们笃信线性时间观,是进步论的教徒,他们对秩序、工具理性与万能的科学抱持乐观的态度,他们的世界黑白分明,善恶判然有别,一切澄澈清明,上帝的即在上帝那一边,撒旦的即在撒旦这一造。没有悖论,没有暧昧,没有明灭不定的地带,世间万有,或者沐浴纯然的磊落,或者坠入彻骨的卑劣。这个被精神洁癖洗劫的世界乏味而单调,透着一股空想的单薄,也流露出几分思想暴君的酷虐。特里林援引E.M.福斯特的“道德现实主义”,敏锐地指出其病灶在于缺乏有关“善---恶共生状况“的知识。“多样性、可能性、复杂性、困难性”以及“微妙性、模糊性、偶然性、悖论、反讽、他处”---这些词遍布特里林的书写生涯,它们构成了一道光晕,揭橥了道德现实主义的真意,也让生活的皱褶曝露无遗。   特里林曾带着一丝遗憾的口吻评价舍伍德·安德森---“他不能说出那种能突然照亮生活中的黑暗角落的语句或隐喻---他的作用表明他应该充满‘警句’和具体的洞察力,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而在特里林的笔下,从来就不缺少高光的时刻,在那些翩跹的瞬间,我们看到了约翰生博士、阿诺德与弗洛伊德的魅影。诚如严志军先生所言,“虽然特里林没有提供特定而完整的批评思想体系,但是他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对文学的道德作用的推崇,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思考,都为美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也许会被某个时代遗忘,但历史将像为我们铭记的阿诺德那样赋予特里林以尊崇、以荣光。
  •     马阳杨/文与他曾有过的显赫声名相比,今天的莱昂内尔·特里林显得格外寂寞。据《特里林为什么重要》一书的作者亚当·柯什回忆,作为1990年代中期的英文系学生,他从未在课堂的分组讨论中听到特里林的名字,其论著更是从未进入自己的阅读视野。芝加哥大学教授马克·克拉普尼克的语调有些忿忿不平,更多的则是叹惋:“需要写一本书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研究生院能培养出这样一代学生,他们十分了解乔治·卢卡奇、安东尼·葛兰西以及瓦尔特·本雅明,但是对范·怀克·布鲁克斯、埃德蒙·威尔逊以及莱昂内尔·特里林却知之甚少。”美国如此,中国的情形则更是荒凉。直至2006年《诚与真》的中文版付梓印行之前,特里林著作的译介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空白状态,直至现在,严志军这本《莱昂内尔·特里林》终于问世,已是特里林辞世的第三十八个春秋。我们的文学系越来越倚重理论的穿透性与说服力,而较少关注那些对于形塑一位不凡的批评家不可或缺的因子,譬如心性的滋养、洞察力的训练与对周遭人事丰沛而纤细的感受力。理论终究只是一眼甘冽的清泉,起初,它那汩汩的新意自然润泽了陈腐萎缩的旧式批评,但在荣光征服文本之处,也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理论的增值与蔓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祛魅的过程,过度的、冷冰冰的、不由分说的植入与嵌接往往减损了理论的锐度,钝化的头脑不会因为理论的陪衬而显得睿智,牵强的嫁接不过是对理论的肢解,在不合时宜的舞台上,它的能量、灼热的光芒与撕扯文本的快意渐渐耗尽,形同一具僵硬的干尸。剥去这层伪饰的外衣,面对赤裸的文本,被禁锢的头脑好似置身不毛之地,哑然无言,束手无策。走出这片荒漠殊非易事,久已荒弃的神思周旋于语词和现实之间,自难免除眩晕与不适。我们亟需一位识见过人、耳目清明的引路者,特里林的生命行止与书写轨迹恰堪此任。特里林出身犹太中产家庭,生性早慧,二十一岁便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往后的年月里,他与哥大结下了不解之缘。1939年,他的博士论文《马修·阿诺德》甫一出版,就广受好评,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声誉,而阿诺德之于特里林,不仅是巍然的研究对象、纸页上的不朽人物,更为其自身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换言之,特里林之亲近阿诺德,念兹在兹的是“文心”,是那副牵引批评介入焦灼现实的魂魄。特里林逝世后,论者褒扬他“在二十世纪的美国所做的,正与阿诺德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所做的异曲同工”。1948年,特里林成为哥大英文系历史上第一位犹太裔教授,直至1975年因病去世,四十三年间,他由讲师荣升哥大首席教授。虽然身处学院,他却未尝沾染象牙塔的孤高之气,不同于幽居书斋、不问俗务的古板学者,特里林终其一生都对时代精神的流变抱持巨大的热枕,他未必是风暴中心的强力人物,却是美国社会精神症状的高妙分析师。自十八岁始,特里林先后为《犹太烛台杂志》、新批评重镇《肯庸评论》、著名左翼刊物《党派评论》、享有盛誉的读书俱乐部会刊《世纪中叶》撰写过文类纷繁的评论。利昂·维泽尔蒂尔受特里林妻子之邀,精选其中的名篇,更以慧眼拣择遗珠,辑成《知性乃道德责任》一书,仅以选目视之,便足览特里林眼力之广、笔力之健,其笔锋所及,既有对正典名篇的再释读(《不朽颂》),亦不乏由舶来理论在地铺展后生发的考辨修正(《艺术与神经症》),更多的则是他力倡且躬行的文化阐释学范本,其以作家及文本为切口,融热切的现实关怀与道德激情于优雅诗性的文风,在在烘托出一个“人”字(《华兹华斯与拉比》、《伊萨克·巴别尔》、《书信中的詹姆斯·乔伊斯》)。作为批评家的特里林,接续的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大传统,他的旨趣不在构建出一套具有冲决力的话语体系,以颠覆甚或代替既有的陈说。一个人文主义者言说的可信度与感染力首先取决于他的阅读,他不必精研某道,却必须淹博,他得有不挑剔的嘴与强健的胃,泥沙俱下,广泛地读、跨越时间地读,打破学科细分的壁垒,从庞杂中读出隐微却流续至今的精神脉络,从宏富中拈出分洒各处的真意。经此严苛的阅读训练与储备,批评家才可能抵达一个高度。人文主义者最终的精神强度与批评准星有赖于一种风度的养成,在特里林的笔下,风度意指一种文化的嘈杂而匆忙的各种隐含意义。它需要批评家将全副感官和想象力浸润到生活中、现实中,从孤独者那里定义孤独,从失败者那里发现失败,且不以审美者的姿态去呈现,而是凭藉善的光照亮人性的黝黯,引着我们遵从内心的真与诚,作出道德的决断。诚如严志军先生所言,“虽然特里林没有提供特定而完整的批评思想体系,但是他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对文学的道德作用的推崇,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思考,都为美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也许会被某个时代遗忘,但历史将像为我们铭记的阿诺德那样赋予特里林以尊崇、以荣光。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其博士论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