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全集(精装·全5册·插图本)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540233617
作者:萧红著,章海宁主编
页数:1760页

作者简介

萧红全集:全5卷》,布面精装,插图版。
一、本全集收入目前所发现的作者生前全部创作和书信。其中,作者生前口述、后由骆宾基整理的《红玻璃的故事》,亦作为短篇小说收入。是迄今已出版《萧红全集》中,收入作品最全的一套。
二、本全集所收作品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等文体编排。 小说部分:将短篇小说以发表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分别与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搭配编排;散文部分:以公开发表的先后编排,其中《商市街》系列散文以此书出版时所排定的顺序编排;诗歌部分:公开发表的,以发表的先后顺序编排,未公开发表的,以作者生前编定的《自集诗稿》先后顺序编排;书信部分:按收信人姓名分别编排,同一收信人书信,按书写日期依次编排。
三、本全集的校勘:作者生前公开发表和出版的部分,以初刊本和初版本为底本校勘;作者生前发表且有修订的,以修订本校勘;作者生前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和书信,以作者手稿和书信影印件校勘;无手稿和影印件的作品和书信,以公开刊发的初刊、初版资料进行校勘。校勘作品和书信时,亦参考权威版本,务求准确。 四、为便于阅读和了解全集内容,各分卷后收录了部分文字作为附录。附录文字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作者生前出版文集时,文集中原有的“序”或“跋”;二为与分卷内容相对应的作品解读或评论;三为部分作家、学者撰写的关于萧红的文字。本全集末卷还收录了《萧红谈话录》以及新修订的《萧红年谱》、《萧红创作年表》、《萧红作品版本简目》、《萧红作品篇目索引》等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生死场》
第二卷
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呼兰河传》
第三卷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马伯乐》
第四卷
散文
第五卷
诗歌戏剧书信

内容概要

萧红 (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魂归香港浅水湾边。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萧红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包括受到鲁迅激赏的成名作《生死场》与晚期的杰作《呼兰河传》,被夏志清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萧红的生活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除了身逢国难, 颠沛流离,萧红一生的感情经历,看似浪漫其实艰难。临终前,她在纸上写下这样的句子:“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全集(精装·全5册·插图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萧红与萧军的恩怨在文坛流传已久,而许广平在回忆录里对于她的描述,使我对她最初的印象不佳,这个女人,就像一块牛皮糖,粘上一个略对她示好的男性就拿不掉了。了解了她的生平与作品以后,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环绕在她周围的那些民国文人,我对她的感觉有所转变,这使我不禁拿她的某些方面与同时期的女作家张爱玲做了对比,她与张爱玲有点相似的地方,这两个与众不同的才女,一生的闪光点和悲哀之处,竟都来自于有一个暴虐的父亲。五四之后,许多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勇敢的打破了封建传统束缚,在恋爱婚姻上追求着空前的自由,而婚姻法又尚未出现,颇有些混乱气象,记得丁玲曾经回忆说,她们那时比现在的青年要大胆的多,想跟谁过,搬了铺盖就住到了一起,不想过了就搬了铺盖分开。在这种大环境下,萧红与多个男性的纠缠,萧军的放荡不羁,似乎都有个正当的理由,不能片面的用现如今的价值观去褒贬他们的私生活。如此说来,我对她曾经的不佳印像并不那么公平,一个自幼没有得到温暖的女孩,终生都在追求这种温暖,以至于异性稍有友好就感激涕零、以身相许了。在童年的情感世界里,她比张爱玲是要幸运的,至少得到过老祖父的数年宠溺,这是使她尝到了爱的感觉的第一个男性,所以她后来一直希望身边的男人都给她以祖父般的宠溺,可惜,这要求对于年轻男子来说太沉重,除了睿智的鲁迅先生看出了这一点,给了她短暂而温馨的长者的关爱,让萧红刻骨难忘。而张爱玲受母亲、姑姑的影响,对男性是充满了不信任的。她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男性——父亲,也只把她当做一个玩具,对她喜怒无常,所以张爱玲始终是独立的,对男性没有投入太多的幻想。看她的文字,很难想象那些理性冰冷的爱情故事出自于一个本应视爱如童话的年轻女子。但也因为这样,萧红比张爱玲不幸的多,因为抱着希望,所以伤得致命,死不瞑目,满纸都是不甘、不甘。张爱玲从未抱过太多希望,所以能淡泊的聚散两由之,虽然最终也是孤独的死去,却活的比她有条有理。翻一翻萧红的文字,质朴纯真,用词用句有点孩子气,描写了那么多饥寒与苦难,对生命却是热爱的,故事里的每一个苦命人,包括她自己,都让人感觉得到:想活,想活。再对比一下张爱玲的文字,华美典雅,许多地方都读之不俗,可是在那些美丽的词句堆砌之下,却让人读出一颗冰冷硬实的心,每一个人物的人生都是那么的不美好不圆满,满篇的灵魂深处都写着:没意思,没意思。或者:看透了,看透了。这两个女子的一生都仿佛置身冰天雪地般孤寒,她们生的太早了,那个年代,时势造英雄,人才辈出,固然是天才发挥资质的最佳时机,可是那战乱中的颠沛流离谁又能承受得住呢,挣扎时固然可哀可怜,却能打磨出钻石。应该庆幸她们生的太早,把她们放到如今,未必是好时候,她们不过都早早地丢失了爱,又寻找爱,直到满怀失望,在绯闻里写一篇篇自怜的风花雪月,然后摆放在畅销书架的末端,为少女所涕泣,为学者所不齿,为网络所嘲弄。
  •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其父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曾出任过小学校长等多种职务,是呼兰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母姜玉兰1918年病故,其父续弦梁亚兰,对于萧红兄妹三人感情冷淡。萧红于是寄养在祖父张维祯家中。但是,由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萧红对于传统家庭充满了排斥。由于不满父亲包办婚姻,迫使她嫁给呼兰县驻军邦统之子王恩甲,决定离家出走到北京求学,但受制于经济原因,不得不与家庭妥协,又被王恩甲胁迫,走上了一条坎坷的不归路。其所撰写的《生死场》,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揄扬,并为其亲自作序,胡风为其撰写后记,并高度评价了她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在感情纠葛期间,萧红写就了《呼兰河传》、《纪念鲁迅先生》等多篇佳作。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萧红的两篇重要的代表作《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从文风上看,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于农民愚昧的生活描写,可以看出她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在《呼兰河传》中,也能看出受到鲁迅《朝花夕拾》等一系列回忆文章的描写。当然,我们不能说萧红就是女版的鲁迅,而是应该从萧红的视角中,看待整个东北的乡村生活。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对于乡村中妇女生活的描写,让人怵目惊心。金枝和男人接触过三次:第一次还是在两个月以前,可是那时母亲什么也不知道,直到昨天筐子落到打柴人手里,母亲算是渺渺茫茫的猜度着一些。金枝过于痛苦了,觉得肚子变成个可怕的怪物,觉得里面有一块硬的地方,手按得紧些,硬的地方更明显。等她确信肚子有了孩子的时候,她的心立刻发呕一般颤栗起来,她被恐怖把握着了。王婆用麦草揩着她的身子,最后用一块湿布为她擦着。五姑姑在背后把她抱起来,当擦臀部下时,王婆觉得有小小白色的东西落到手上,会蠕行似地,,借着火盆边的火光去细看,知道那是一些小蛆虫,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月英的身体将变成小虫们的洞穴!在萧红笔下,女性的爱欲伴随着苦痛,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萧红不幸的婚姻与命运。也许,只有在萧红的笔下,才能透彻出妇女因为爱欲而感受到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苦痛。而造成他们苦痛的人,恰恰就是身边的世界。除了对于女性生死爱欲的描写外,我们也应该了解,这部小说对于日本侵略的揭露。生活在东北的人民,不仅要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而且还要忍受来自于侵略者残酷的抢劫与强奸。这对于日本与伪满洲所宣扬的“王道乐土”,无疑是无情的鞭挞。村中添设出异样的风光,日本旗子,日本兵。人们开始讲究这一些:“王道”啦!日“满”亲善啦!快有“真龙天子”啦!在“王道”之下,村中的废田多起来,人们在广场上忧郁着徘徊。在日本的侵略下,原本已经饱受欺凌的金枝,被迫离开故乡到城市乞讨为生。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一元钱被迫出卖肉体,从身心上受到了双重的侮辱。周大娘也一定知道金枝赚到钱了,因为每个新来的第一次“赚钱”都是过分的羞恨。羞恨摧毁她,忽然患着传染病一般。尽管如此,金枝还是冒着风险,将这一元钱带回家。在路上,萧红借助金枝之口,表达了对于旧社会与日本侵略者的忿恨:“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最后她转到伤心的路上去:“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在萧红四海漂泊阶段,她接连收到祖父和鲁迅先生的死讯,这让她痛不欲生。也许只有在与祖父和鲁迅生活时,萧红才感受到短暂的温暖和幸福。而这幸福和温暖实在是太短暂了,祖父和鲁迅的逝世,让萧红写下了《祖父死了的时候》和《纪念鲁迅先生》。这回祖父不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地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样看呢!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和嘴,都不会动了,他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的手,手也没有感觉了。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对于祖父逝世,这种略带冷静的描写,让人感觉到一种无言的悲痛,一种强忍的悲痛,一种难言的悲痛。怀着这种悲痛,萧红写下了《呼兰河传》,来纪念与祖父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不过,在那部回忆体小说中,萧红依然对于家乡愚昧生活的刻画。相比而言,对于鲁迅的纪念,却充满了亮色。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儿个吗?”这种亮色背后,却依然是压抑着的悲痛。在写给萧军的信中,萧红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鲁迅逝世的悲痛之情。“昨夜,我是不能不哭了,我看到一张中国报上清清楚楚登着他的照片,而且是那么痛苦的一刻。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道。”在萧红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名篇,这固然深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但是我个人感觉到萧红小说中特有的意象。在《生死场》之前,她就撰写过《王阿嫂的死》,在其中就充满了爱欲与生死的描述,特别是王阿嫂因难产死在自家床上,鲜血与尸体形成触目的意象。这个意象,在《生死场》中也反复以各种形式出现。这既代表了女性被男权欺压,又同样受到来自于地主阶级和日本侵略者的压迫。爱欲本身就是一种致死的压迫,萧红笔下的妇女,往往身处病榻之上,鲜血和疾病塑造出另外一个中国形象。当然,必须说萧红的小说,既包含了五四反传统的写作风格,又充满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如果仅仅从妇女解放的角度,固然能够得出一些判断。但是,我想萧红是否将自身的经历,通过小说进行了无声的控诉——在被王恩甲囚禁在旅社期间,她既要受到蹂躏,又要面对老板的催逼。在香港期间,萧红辗转在医院病榻上,是否也暗示了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呢?
  •     才女萧红,民国时期的女作家,短短30多年的一生,为读者留下众多优秀的作品。其文笔优美,语言流畅,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散文篇中,能感受到她对朋友的关爱,尤其是那篇《回忆鲁迅先生》,让读者从才女的笔下了解到晚期鲁迅先生的家庭生活。当看到“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行,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这句时,心情非常激动,试想:现在有那位作家能做到如此呢?说起鲁迅,就想起《少年闰土》在小区里捉麻雀,这段有趣的事情在萧红的作品同样描述着,到底是谁学谁呀?总感觉《呼兰河传》中有着鲁迅的文风和笔风。萧红的作品,反映着当时的乡村民风,能体会到一种苦涩,有种压抑之感。《王阿姨的私》的结尾竟然是一声“妈妈!跟......跟我回......回家吧!......” 长长的、凄惨的哭声久久围绕在空气之中。百姓的痛苦在这篇短短的小说中表露无疑,让读者无法忘怀,这到底是个怎样的社会呀!在《生死场》中,后半部的描写已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而对书中的金枝印象最深。出身贫农家的少女为了生活被迫来到城市,经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成为一位缝穷婆,最终在受到忍辱后返回家中,还要受到自己母亲的驱赶,人情、友情、亲情都已到哪儿去了呢?很高兴,在这部图书中能看到《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优秀的小说和散文,让读者看得过瘾。图书的精版包装设计的精彩,好书哦。”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萧红的高度,体现在她的文字里。在那个时代,她的文字是独特的,关于生死,不含悲悯,却直触你的柔软。
  •     收的评论文章很新。装帧很好,生死场
  •     一直对左翼女作家抱有偏见,这样久才遇到你。挣脱自由的时候无处着落,从一种痛苦到另一种痛苦,你的书都染着。。
  •     我爱这个女人
  •     小城三月里有一句,每年这时候,小城又装满了春天~ 文学和政治有什么关系?
  •     生死场写的是乡村生活,写饥饿写贫穷,写人性的冷漠。她写得很好。而看过了黄金时代,对她的人生有了了解,所以在看她写的短篇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她生活的影子,年少的乡村生活,饥饿的生活,哈尔滨读书的生活,青岛的生活,武汉的,都是她的影子。很庆幸,先看了这部片子再来看她的作品。
  •     看过萧红的书之后才发现慢慢喜欢上这个人
  •     好喜欢萧红的文字哪 好些读了好几遍 喜欢读她文字时的平和的心情 不争不抢 娓娓道来~
  •     126
  •     黄金时代,文字真美,在她的笔下万物复活了,的确很有灵性,觉得汤唯就是如此
  •     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     很早就喜欢上萧红了,她的命运,她的故事,她的性格,都是我所喜爱的。一个女人,敢爱敢恨,写的文字也是如此。虽不如其他女作者文字的柔情,但是情感上却不属于他人。
  •     萧红的书太苦了,而我却愿意忧虑地读下去。有一天我说人生太苦了,姐姐说现在都不敢轻易说苦,因为总觉得有人比自己更苦。和这样的人交往下去,心里才会有力量吧。萧红亦如是。 看萧红看的直哭,哭着睡去,心里全是眼泪。2015.1
  •     蕭紅的短篇小說和散文都很好看,短句子,很活潑,有些左翼文學的味道(關注底層,同情目光等等)但不露骨,分寸掌握得好。這在那個年代的作家中,真的難得。
  •     基本按照作品发表年代顺序,个别略有出入。就是书最后引用的几篇文章有没有支付稿酬?至少我校文贵良老师那篇好像就没给稿费
  •     看完电影《黄金时代》再看书,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汤唯在你耳边一字一句的读给你听~
  •     好喜欢她的文字 她的倔强
  •     精装五册。出版社选得诡异。附有多副历史照片和相关画作,但并无太多新意,另分出一册更好。每册附有一些评论文章,附有年谱和出版情况统计,意义不大。非收不可的话可等待极低折扣,但出版社令人不爽是没法改变的事实。
  •     我一直想,要怎么看待萧红?她其实一生都在刻画屌丝,可她自己却出身白富美,祖上是张岱的后裔,父亲解放后还被评为开明绅士。话说,把她拍成电影,不说她跟男人那点关系,说什么?啥叫黄金时代?啥叫一个人的黄金时代?这个词是她1936年在日本给萧军写信时提的,说现在是“我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就是对她一个人的解读,要再向后扩说大背景的话,那就太累了,也没必要。
  •     读的是“诗歌戏剧书信卷”,不小心先翻看了“萧红年谱”,一个晚上下来,精神极度疲倦,特别是普通的书信部分,平淡的语气流过,心里却生出一股莫名的疼,抑制不住去想那颗心是怎样的千疮百孔...
  •     生命力!
  •     诗歌书信和戏剧的第五卷绝了!
  •     保佑我快点写出来
  •     桌子可以吃吗?
  •     很喜欢,细腻的心理描写堪称一绝
  •     我竟然能从萧红的文字中找到与自己的共同点,我想我们都是苦命的人吧
  •     萧红是真的有天份的作家。有时候一些事不是你努力就可以的还要有天份,比如写作。怪不得鲁迅先生会提携她。
  •     呼兰河传不错,她写给她弟弟的信不错,剩下关于萧军的不怎么样,好矫情,这应该是很多人喜欢萧红的原因,可是不和我的胃口。
  •     看的是一本全集,文字隽永
  •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对我来说她的短篇不太好理解,最后感觉都是戛然而止。
  •     也是战士。在下,很佩服萧红这个人,也喜欢,她的文字。血泪
  •     2014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2015继续多读书
  •     除商市街没看过。喜欢她的文字。
  •     文字像长出藤蔓 把你捆绑 拉扯 慢慢的平缓的感受血肉
  •     四才女之一。萧红。读商市街想哭。看了以她一生而拍摄的电影黄金时代也哭过。。
  •     让我记起了冬天的每一个细节,《弃儿》,她一人在江上怀着身孕地飘荡,我才知道我错了。错在拥抱不可抱。也曾遇见萧军,也曾困在一只面包里。半个世纪来我们实在太相似,没有丝毫的差别。
  •     艰难地啃了一个多月。可惜萧红看不到自己的书被装帧得这么美。又可惜第二本让我掉水盆子里了= =!
  •     《呼兰河传》看过不下五遍 朴实无华的文笔印象深刻。
  •     萧红,这样的女子是少有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依然是她和祖父在菜园里的场景,永生难忘。
  •     收有不错的评论文章。装帧精美,纸质上乘,阅读舒适。对于萧红这样距今有些年代的作家,能够与评论文章结合起来看能有更多体会。
  •      不知道要说什么,越是沉重的事物越要充满活力的表达ry大概是内脏痛的感觉,定位不明确,呈弥散性
  •     冷啊冷啊
  •     看书信的时候耳边时常萦绕汤唯的声音,还挺搭的。
  •     民国大才女,能真正写出人民的苦恼和悲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