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561759226
作者:尼采
页数:540页

作者简介

作为尼采注疏集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采用最新的中译本版本,在KSA版、PÜTZ版和GALLIMARD法文版注释的同时,为适合汉语学术语境以及读者更好理解行文,主编刘小枫教授对译文作了体察入微的精心修订,每一处细微的改动都从内容(哲学方面)和形式(诗的韵律方面)更贴切地传达了尼采的大义,而且还特意对涉及经文处加了【中译编者注】,这都将使本书成为目前国内学术界最完备的研究本《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此书完全值得每一位关注并热爱尼采的学内外人士重新阅读。

书籍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中译本前言(娄林)
KSA版编者说明
Pntz版编者说明
第一卷
扎拉图斯特拉前言
扎拉图斯特拉的演说岛
论三种变形
论道德讲席
论信仰彼岸世界的人
论蔑视肉体者
论快乐和激情
论苍白的罪犯
论阅读和写作
扎拉图斯特拉如
论山旁之树
论死之说教者
论战争和战士
论新偶像
论市场的苍蝇
论贞洁
论朋友
论一千零一个目标
论爱邻人
论创造者的道路
论老妪和少妇
论毒蛇的咬啮
论孩子和婚姻
论自由地死
论馈赠的道德
第二卷
持镜的小孩
在幸福岛上
论同情者
论牧师
论道德家
论乌合之众
论毒蜘蛛
论著名的智慧者
夜歌
舞蹈之歌
……
第三卷
第四卷
尼采年表(佩特尔·普茨)

编辑推荐

  一本为所有人又不为任何人所写之书  最完整、最权威的注译笺注本尼采著作全集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个全新的译本,多种版本的注释。  尼采注疏集:以德文尼采全集KSA校勘版为底本,采用德文Putz版尼采十卷本的释义,汇集法文Flammariion版、Gallimard等版的疏解。

内容概要

中译本前言
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在山顶孤独地生活了10年,随后下山,这时扎拉图斯特拉40岁;尼采写作《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时也将近40;古希腊人把40岁称为壮年,而柏拉图海外游历,返回雅典的时候,恰好也是40岁。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海德格尔讲,对思想家,没有偶然的巧合。对尼采而言,经由《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至少奠定起自己哲学的前厅(致Overbeck,1884年3月8日及同年4月7日;致von Meysenbug,1884年3月末及4月初——这一年,尼采恰好四十),按照书中“论三种变形”里的说法,“一种神圣的肯定(Ja-sagen)”开始了。
柏拉图40岁之前的漫游生涯里, 去过许多地方,但是,根据拉尔修的记载,在埃及求学之后,唯独有一个地方,柏拉图没有涉足:“……此还去过埃及求见那些先知(προφήτας)……柏拉图还打算交往(συμμῐξαι)祆教僧侣(Μάγοις),可亚洲的战争令其却步。返回雅典后,他就住在阿卡德米(即学园所在地)……”(《名哲言行录》,III.7 )。所谓祆教僧侣(Μάγοις),即琐罗亚斯德(Zoroaster)创立的波斯拜火教僧侣, 据说他们都拥有某些魔法(西文magic词源),德国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在希腊人那里名为琐罗亚斯德,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开篇的序言就介绍了琐罗亚斯德的历史:“自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开始的祆教僧侣活动时间,是特洛伊沦陷前5000年”(Ⅰ.2)。偶然的战争中断了柏拉图的旅程,于是,尼采回溯这段往事的时候,就说:
这个雅典人曾在埃及人那里上过学(或者是埃及的犹太人那里?……),为此人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偶像的黄昏》,“我感谢古人什么”2,参卫茂平译本,上海:华东师大,2007年)
由于这种“高昂的代价”,所以,尼采在“我感谢古人什么”这一节不停抨击柏拉图,一会用罗马风格抑制柏拉图,一会用修昔底德疗救柏拉图的软弱,可是,这些疗救岂不都还是在希腊的传统里吗?尼采真认为这些就可以真正解决柏拉图(和柏拉图主义)带来的问题?而不是一种更深刻的反讽?
“我感谢古人什么”共5小节。第一小节讲罗马对抗希腊:这就是扎拉图斯特拉风格的来源(注意:仅仅是风格);上文援引的第二小节用修昔底德的“绝对意志”克服柏拉图;到了第四小节,尼采自称是第一个还能够理解古老的狄奥尼索斯的人——在被柏拉图败坏的人当中,于是他又试图用狄奥尼索斯最根本的“生命意志”克服柏拉图的疾病,所以,到了第五小节,尼采说,“我,这位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最后信徒”,狄奥尼索斯之所以是哲学家,就因为只有这位酒神的状态,才能表达永恒的生命意志和永恒的轮回。但是,紧接着这个称呼后,尼采写下了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话:“——我,这位永恒轮回的教师……”这一自称表明,尼采之为哲人狄奥尼索斯的信徒,不是因为狄奥尼索斯的希腊特征,而是因为其对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领悟。
“我感谢古人什么”之前一节是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尼采在其中这样收尾:“我已经给了人类所拥有的最深沉的(tiefste)书,这就是我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久,我就要给他们那本最具独立性的书。——”这本最独立的书就是《重估一切价值》(《偶像的黄昏》,“前言”)。不过,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两次对《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或隐或显的提及,因为从结构上看,正是这两处包裹了整个“我感谢古人什么”一节。而且,在这层包裹之中,还有一根沉默的金线。
如果对比一下拉尔修和尼采对柏拉图漫游经历的描述,我们就会发现一桩奇怪的事情——尼采完全省略了拉尔修的后半句:“柏拉图还打算交往祆教僧侣”。按照尼采原文的脉络,似乎由于柏拉图在埃及受了那些先知的影响,所以贻害后代。可是,尼采加了一个括号,括号里说,“或者在埃及的犹太人那里”?与其说这里是一次顺带的讽刺,不如说,尼采暗示了,柏拉图在埃及所受何种影响,这并不确定。因为,随后对“柏拉图还打算交往祆教僧侣”这句的完全沉默,大概就在那个省略号里,而这或许就是尼采未加言明的东西:人们所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不是因为柏拉图在埃及学到了什么,正相反,是因为柏拉图没有去过波斯。尼采通过一句疑问句,一个省略号,还有他的沉默,传达出的信息在于:如果以希腊方式解决希腊人柏拉图带来的问题,无论如何都不是真正的解决,所以,尼采如果要远离柏拉图之后的古人们,他就要踏上一条和柏拉图相反的道路——于是,尼采来到波斯,并且请出波斯宗教的奠基人琐罗亚斯德/扎拉图斯特拉。如是,尼采感谢古人之所在,就在于,他认清了他们和柏拉图的关系——那么,他必须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事实上,在希腊人自己的目光里,波斯人一直是一个伟大的竞争对手,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与后世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剧的区别就在于,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波斯人是真正的对手,而不仅仅是敌人。在希罗多德《原史》开篇,他一再列举波斯和希腊的对立,大概不仅仅是为希波战争铺垫,也是要说明,波斯人是与希腊人不同的一类人(卷一,1-5;131-140)——对于这些,古典语文学家尼采自然十分熟悉。而且,尼采尤其熟悉《名哲言行录》,还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Beiträge zur Quellenkunde und Kritik des Laertius Diogenes,1870年;参《瞧这个人》,“为什么我如此聪明”,3),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序言里说到哲学起源时,明确高举希腊。但是,全书开头的第一句话却是:有人说,哲学研究始于野蛮人,他们极力列举,波斯人有他们的祆教僧侣(Μάγοις)……读到这里的时候,尼采一定窃笑不已。
希腊人认为,Zoroaster是ζωρός和ἄστηρ的结合体,意为“纯洁的星球”(《名哲言行录》Ⅰ.8),而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甫一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伟大的星球啊”,这不仅仅是巧合,毋宁是一种暗示,暗示了扎拉图斯特拉与柏拉图(或苏格拉底)的关系,因为,熟悉柏拉图的人,都会立刻想起曾对太阳祈祷的苏格拉底(《会饮》220d);而且,苏格拉底这一行为由突然闯入的阿尔喀比亚德说出,巧合的是,正是在以阿尔喀比亚德命名的一篇对话里,柏拉图让苏格拉底提到了琐罗亚斯德(《阿尔喀比亚德前篇》122a处)。
在古典时代,《阿尔喀比亚德前篇》向来被当作柏拉图对话的入门(前厅),比如奥林匹俄多罗斯(Olympiodorus)、扬布里科(Ιamblichus)、普罗克洛斯(Proclus)和普卢塔克这些解经大家, 他们都认为,这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第一站,换言之,它预示了其他对话录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内容,阿尔-法拉比就说:“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他名为《阿尔喀比亚德前篇》(‘阿尔喀比亚德’就是榜样的意思)的书中找到。” 阿尔-法拉比所说的“这一切”,指的是柏拉图的思考过程:人自身禀有的美是否能带来最终的完美——幸福?但无论是外表的美貌、高贵的出身、富裕的家产还是统治城邦,都不是幸福本身,而只有某种知识和某种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幸福。 这就是《阿尔喀比亚德前篇》谈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柏拉图对话探讨的主要问题: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105a);何为正义(109b-117a);知识是否可教(109d-112e);善恶和幸福(115a);认识自己(124a-b)等。 在柏拉图的所有对话里,这是唯一出现琐罗亚斯德的地方,而且,恰恰是在《阿尔喀比亚德前篇》这个“前厅”里。
我们仔细看看苏格拉底这段话:
当他14岁的时候,就会到人们称为“王室教师”的人那里受教,这是所有波斯成年人中遴选出的最佳者:最明智的人、最正义的人、最自制的人和最勇敢的人。第一位老师要教导他们敬拜诸神,学习霍罗马泽之子琐罗亚斯德的教义,学习一个王者应该知道的东西。最正义的人教他要终身恪守真道。最自制的人教他不要受制于任何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和一个真正的王者,王者首先就当统治自己,而不是成为自己的奴隶。最勇敢的人教他无惧无畏,因为恐惧即是受到奴役。(《阿尔喀比亚德前篇》122a)
苏格拉底这段话出现的部分,是苏格拉底对阿尔喀比亚德最长的一段说辞(121a-124b),或者是一个故事:一个王室故事(royal tale)。 这个故事隶属的对话进程,可以大抵划归至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里(103a-119c),苏格拉底使阿尔喀比亚德明白,欲求富裕和有权势的生活所必需的要素,必须要在一个人自身中探求,而且,他还让阿尔喀比亚德知道了自己的无知(118b)。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则是在这个王室故事的启发下,引导阿尔喀比亚德如何自我完善,或者追求卓越美德,这就是最终认识自己的灵魂(124b以下)。
在这段王室故事的说辞之前,阿尔喀比亚德说,他的家族可以溯至宙斯。苏格拉底说,他的家族也同样可以溯至宙斯,而且,宙斯是世间每一个王的先祖:包括斯巴达和波斯。随后,苏格拉底详述了斯巴达王和波斯王的财富和权势,也就是说,在雅典视野里,只有这两者才是可以对堪的目标——是他们的敌人和对手,“必须要击败的人”。阿尔喀比亚德想拥有统治雅典的权势,但苏格拉底说,你认为波斯的王后们会认为你可与真正的波斯王相比吗?斯巴达的王后也会同样震惊:“这个年轻人究竟能凭借什么达到目的呢”(123e)?——换言之,他必须具备和波斯王者和斯巴达王者同样的能力,才有击败他们的可能。所以,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了阿尔喀比亚德的一种特征:没有经过教育;先前,苏格拉底就已经指责阿尔喀比亚德没有接受教育便匆匆从政(118c)。
于是,苏格拉底提到这段波斯王的教育,以便教育阿尔喀比亚德,也就是说,如果要把阿尔喀比亚德教育为堪与波斯王比肩的人物,那么,苏格拉底一个人就得身兼最明智的人、最正义的人、最自制的人和最勇敢的人四种身份。在第一项美德里,苏格拉底提到了琐罗亚斯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一明智美德的描述有三层意蕴:敬神、习得琐罗亚斯德的教义,然后是王政的知识。这里的等序倒颇为清楚。琐罗亚斯德作为先知,被包裹在敬神和王的知识之间,而且“霍罗马泽之子”的称呼,隐含这样的暗示:琐罗亚斯德并不能作为一种更高的开始。只有具备这四种美德才是合格的王者,可是,作为波斯宗教(礼教)的奠基者,琐罗亚斯德与后三种美德并无关联,所以在第一种美德中提及琐罗亚斯德,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为了忽略。更大的反讽在于:一个明智、正义、自制并且勇敢的人,会汲汲于世间奢华的财富、衣饰和役使他人?这不由使人生疑。
此外,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到斯巴达王的教育,而只是提到波斯王的教育,这是否在暗示,斯巴达的教育其实和雅典一样:都是希腊式的教育?关键之处在于:波斯王这四重美德的教育岂不太希腊式了,这不正是传统希腊的四德么? 如果按照苏格拉底这种说法,那么,教育出来的就是希腊人,而不是波斯人了。因为,波斯人对美德的看法,与苏格拉底的描述似乎并不相同。
希罗多德《原史》卷一145提到:“子嗣繁多,在他们(指波斯人)眼中看来乃是男性仅次于勇武的一项美德”(王以铸译文)。希罗多德也提到了波斯人的其他礼俗,如果那些不是直接与“美德”相关的话,那么,这一句就是探究波斯美德最关键的一句话。第一美德无疑是勇武,也就是希腊人的勇敢,但那是他们的第四种美德;第二种美德是子嗣繁多,希腊人却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美德。从他对其他风俗的描绘,还可以看出,波斯人不知自制,或不以自制为美德(I.134),这至少可以表明,通过希罗多德这样的希腊人看来,波斯美德与希腊美德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异。
所以,真正的波斯王教育,一定不是这种苏格拉底描绘的希腊式教育。柏拉图实际上是把希腊的特征笼罩在一切探究的根基上,一切教育的根基上。而同时具有四种美德的苏格拉底,更是超越于波斯人之上,是一个美德教育的典范。且以敬神这种明智的美德为例。在对话的结尾,阿尔喀比亚德想当然地认为,苏格拉底能够教他如何认识自己的灵魂,但苏格拉底断然否认,而是只有神才可以(135d);在对话开端,苏格拉底表示,自己一直不敢对阿尔喀比亚德表露心迹,是由于某种神意的阻止,如今开口,则是神意解除了阻止(103a);而在苏格拉底最长的这段讲辞里,他首先提到了阿尔喀比亚德和自己的神圣先祖。以这种实际的言辞教育,苏格拉底希望阿尔喀比亚德懂得敬神,而这是所有美德教化中的第一条。
苏格拉底就此敉平了波斯人和希腊人美德的差异,偷偷地把波斯人置换为希腊人。不过,这未必就表示苏格拉底就持有这样的看法,毋宁说,他在教育阿尔喀比亚德时,偷偷地进行了这样的置换。在这段讲辞结尾,苏格拉底暗示,阿尔喀比亚德是一个极有爱欲的人,所以,必须激发起他的爱欲才可以教育。这种激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苏格拉底借助波斯王后和斯巴达王后之口,对阿尔喀比亚德表示轻蔑,以图更加激发其爱欲:“这个年轻人究竟能凭借什么达到目的呢”?波斯和斯巴达的权势财富、王后们(女人们)正是足以激发阿尔喀比亚德爱欲的初端。但是,苏格拉底暗中强调,波斯王所以是希腊人伟大的对手,是因为他具有希腊式的美德。苏格拉底的置换是为了提升阿尔喀比亚德的爱欲,在这种敌对的层面之上,还有一个更为伟大的爱欲“形式”:某种希腊式的美德。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就是希腊人之为希腊人的本质:对存在的本真领悟。苏格拉底的教育有无成效?在这段讲辞结束之后,阿尔喀比亚德立刻主动发问:“我应该践行怎样的自我教化呢?”于是,苏格拉底微微颔首:“嗯”。
我们无法断言,在这个关键的戏剧场景里,柏拉图貌似轻描淡写地提到琐罗亚斯德,更深的用意究竟何在。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柏拉图当然知道希腊传统里波斯和希腊的竞争,但他的笔下,苏格拉底以一种更高的东西超越了这种竞争——“随着苏格拉底,希腊人的鉴赏力骤然转向辩证法”(偶像的黄昏》,“苏格拉底问题”,5)。所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提到的琐罗亚斯德,其实笼罩于希腊的外衣之下。他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一切都服务于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服务于苏格拉底的教育。
尼采不知道其中的情形?《善恶的彼岸》前言直接攻击柏拉图的根本错误,并且以“假如真理是一位女人”开篇,这不正是苏格拉底引诱阿尔喀比亚德的方式么?这本书的核心一章是第五章,其中格言200把阿尔喀比亚德和凯撒并举,称为那种天生(自然本性)渴望统治、“为了胜利”的人。这更接近修昔底德的阿尔喀比亚德(《战争志》,卷五,卷六),而不是受到苏格拉底教育的那位——修昔底德却也是尼采用来疗救柏拉图流弊的药方之一。
看来,尼采选择扎拉图斯特拉,若加以源流考究,其中深意在焉,尤其是在他面对柏拉图的竞争时。如果要揭开苏格拉底裹上的外衣,那么,还有什么比让包裹里的人物说话更好的方式呢?海德格尔试图回归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人,以克服柏拉图带来的形而上学弊病,不过,早在他之前,尼采就已经发现,希腊如何能够解决“希腊”本身的问题呢?柏拉图在自己哲学的“前厅”里遮掩了琐罗亚斯德和波斯,相反,尼采在自己的哲学“前厅”直接让琐罗亚斯德说话,而且,不用希腊人的称呼,而是德国人的称呼: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汉译最多的著作——足见汉语知识界对这本书青睐有加。最早的中译出自鲁迅之手,名为《察罗堵斯德罗绪言》,顾名思义,只译出前言10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个全译本出自萧赣之手,以文言翻译,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3月出版,不过,被施蛰存讥为“笑掉牙床”,随后各种译本不断。本译本倒无心添凑这个热闹,只是,尼采说过,“要领悟别人的鲜血殊非易易:我憎恨懒散的读者”(“论阅读和写作”),所以,借助西人学术注疏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够勤快一些,荷西俄德很久以前就教导过,要“勤于耕耘”,兼之黄明嘉先生译辞流畅,译本亦因之增色。
娄林
2008年11月于广州
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中译本说明
KSA版编者说明
Pütz版编者说明
第一卷
扎拉图斯特拉前言
扎拉图斯特拉的演说
论三种变形
论道德讲席
论信仰彼岸世界的人
论蔑视肉体者
论快乐和激情
论苍白的罪犯
论阅读和写作
论山旁之树
论死之说教者
论战争和战士
论新偶像
论市场的苍蝇
论贞洁
论朋友
论一千零一个目标
论爱邻人
论创造者的道路
论老妪和少妇
论毒蛇的咬啮
论孩子和婚姻
论自由地死
论馈赠的道德
第二卷
持镜的小孩
在幸福岛上
论同情者
论牧师
论道德家
论乌合之众
论毒蜘蛛
论著名的智慧者
夜歌
舞蹈之歌
坟墓之歌
论自我超越
论高尚者
论教化的国度
论没有瑕疵的知识
论学者
论诗人
论伟大的事件
卜卦者
论拯救
论人类的聪明
最寂静的时刻
第三卷
漫游者
论面貌和谜
论违背意志的幸福
日出之前
论变小的道德
橄榄山上
离开
论背叛者
返乡
论三种恶行
论沉重的思想
论新旧标牌
初愈者
论伟大的渴望
另一首舞蹈之歌
七个印章
第四卷
蜂蜜祭品
困境中的呼喊
与国王们的谈话
水蛭
魔法师
逊位
最丑陋的人
自愿的乞丐
影子
正午
欢迎
晚餐
论更高的人们
忧郁之歌
论科学
在荒漠的女儿们中间
觉醒
驴节
夜游者之歌
征兆
尼采年表(佩特尔•普茨)

章节摘录

  第一卷  扎拉图斯特拉前言  扎拉图斯特拉30岁时,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那面湖泊,来到山间。他在山里安享自己的精神与孤寂,十年乐此不疲,但最终他的心情起了变化——一日早晨,他伴随朝霞起身,向太阳走去并对它如是说:  “你这伟大的星球啊!倘若你并不拥有你照耀的一切,你的幸福何在!  十年之间?你总是上山来到我的洞府:假如没有我、我的鹰和我的蛇,也许,你会对你的光和这条路感到厌倦吧。  但我们在每个清晨等你,接受你那充沛之光,并为此向你祝福。  看呀,我对自己的智慧已感厌倦,犹如采蜜过多的蜜蜂,我需要人们伸开的手。  我要馈赠和分送,直到人群中的智慧者对其愚昧、贫者对其富有再次感到快乐。  为此,我必须降至深渊:正如你在傍晚所为,降人海的背后,还将光明带给下面的世界,你这拥有充沛之光的星球啊!  我必须像你一样沉落,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我要向他们走去。

图书封面


 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看完这部书你会知道怎么在现在的社会中活出自我,完成生命:超越。超越那一天。那一天你没有向她表白。善恶等所有价值观值得重新用你自己的身体去感受。先去否定一切,这是前提,对于已经给你建立好的社会。
  •     你从山上下来,眼里只有地平线。即使圣者尖锐的忠告也阻挡不了你前进的脚步。赞美和崇拜太阳的人很多,但你是让人铭记的那位。人群的喧闹扰乱不了你的心志。反而, 人群发出的嘲笑让你毅然决然的坚持所为。因为你相信,超人的出现为时不远。我相信,它是唯一一个在乎你的人。它的眼神弥留着惶恐和不安,只因你在大声的对待人群的时候却招来嘲笑。于是,为了平息世俗的汹涌,它决定起舞。在小丑的追逐下,它摔在了你的面前。从人群的兽散和你平静的巨大反差下,它的灵魂从此由你主宰。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在你钻石般的心上留下痕迹,但它冰冷的尸体和惶恐的灵魂却成了你的牵挂。于是,你决定和它同行。这段时期里,它成了你今生第一个伴侣。就这样静静的行走,你的世界只有星空和远处野兽的哀号。你也忘记了你曾经做了什么和打算做什么。直到你感觉到饥饿时你才发现,它已经和你处在了两条平行线的世界里。你哭了。但是你并不悲伤。于是,你决定去找自己真正的伴侣——雄鹰和蛇。你回回头,看着包裹着它的尸体的树干,迎着你曾经赞美过的太阳继续走自己的路。此时你的思想已经经历了骆驼、狮子和孩子的循环。我想,你不必伤心了,因为你找到了你那类受苦的驴子兄弟。其实,这个世界总有很多的索上舞者。可能真正的舞者是没有什么目的和奢求的。但升华到另一个层面,类它的人不是很多吗?他们为自己在乎的人和事付出了最珍贵的东西,包括生命。但在别人心里,真正让他在乎的其实是那些懂得骆驼狮子和孩子的人。而它顶多是那人记忆中的一小部分或者一小段经历而已。因为别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它已经永远的定格了。相反,“舞者”们的老板或者亲人才是真正恸哭的人。有人说你是疯子,或许吧,但从另一方面你又是清醒的。在路上的你不会被教授所误导,在奢华中你不会被牛奶面包和美女所迷恋。因为你最爱的是你受苦的驴子。还好,你没有生活在这个时期,就像先生没有一样。那样的话,估计你不是拿着鞭子去驯服女人了,而是像先生一样过早的吐血而亡。是啊,现实的世界让人分不清方向。最珍贵的东西在别人那里只是剩下了口号和瞻仰的遗像。你所能得到的,只是所谓的“英雄棋子”或者“优秀舞者”。而真正在乎你的人却夙夜恸哭。那些所谓的“仲裁者”依然张着手往自己屎包样的肚子里塞着东西。你以为少了你的世界会改变!错了,一个你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戏子”跳出来接班。有时候对自己说,就忘却罢,做个“清醒的人”。在这个时期,我们是惨剧。同样,在你那个时期,可怜的舞者则是你假象下的悲剧。那些夜里的灵魂啊!你们都是“索上悲剧”!“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况且此时的肉食者都是吃血喝肉的魔鬼。你又因何而舞呢?“舞者”对我说:我为的是我的理想和人格,看见别人有难我愿意付出生命去换回他的生命。“疯子”回头笑着看着你,对你说:我们那里的那个教人做“超人”的人早已经死去了。那个索上舞者的观众是唯一类这个世界上绝迹的人类。现在物竟天择,活下来的都是清醒的人。你有你的人格和理想,看来你很崇高,我很高兴,因为你的身上有逝者的基因。那你做这样的事情不是颠倒了嘛!我倒希望时光往后倒流,去看看那个来自山上的人去为了个索上舞者而死的笑话。“疯子”哀号着跑回了水里。临走时他说,现在连山洞都被那些吃血喝肉的魔鬼占领了,它们手下的小鬼上亿万。苦于无奈这些“疯子”只能退化回水里过着潜水的生活。只是有事没事的时候偷偷探出头来看看山洞里的魔王一代的换一代,不变的却是我们的传统剧——索上悲剧,在全国各地的各大影院上演。“疯子”本来应该是大声疾呼的,但是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国度,“疯子”们却一个个不想说话了,只是喜欢一个人去安静的呆着。可能只能等到那些吃血喝肉的魔王去水底度假。要开发他们的唯一栖息地的时候,这些“疯子”才会去说些什么写些什么。这是个多么好的现实国度啊,到处是安静,到处是笙歌燕舞。那轮太阳依然照耀这这个荒凉的星球。我昨晚做了个梦,“疯子”的首领对我说,它上次梦见了先生。先生指着鼻子骂它,说它们妄做为会说文解字的文人,连啊Q都不如。我说,你是怎么应付先生的呢?“疯子”首领洋洋得意的说,我把先生带去看了咱们的传统大剧——索上悲剧,还和魔鬼首领们吃个饭,先生没说什么就走了,说再也不回来了。我很诧异,为什么你们会去魔鬼那?他们不是能吃了你们吗?“疯子”首领说,那还要感谢先生的威名,因为这些魔鬼在成为魔鬼之前还是要有森严的等级考试的,在寒窗苦读时先生是他们书里书外崇拜的对象。即使成了魔鬼,他们也会在教育其他小鬼的时候,时不时的把先生的文章拿出来,说是学习批判精神。因为鬼们也要走实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嘛。其实他们拿这些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而已。我从梦里醒,觉得很有意思。原来都是一场梦,或者是行走的歌者的梦。亲爱的们,别想着当演员了。因为快乐的国度不欢迎悲剧,别失业了。我很庆幸自己,因为我一直想做个好会计。俗话说“不想当演员的厨师不是好会计”,他厨师想当演员就当吧,只要我能做个好会计就行了。我喜欢海子,但是海子喜欢荷尔德林。在那个年代,可以有砍柴喂马的闲情逸致,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可能。但是现在呢?从今天起, 做一个低俗的人 。劈腿翻墙 ,周游世界。 从今天起 ,污染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个房子 面向大海 却被强拆 ...
  •     说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首先是他的名气摆在那里,然后就开始了向着尼采迈进。很多时候,都是先听说他的影响,然后被影响的。尼采被定义如此,那么就已经在读书的时候戴上了一种情绪了。他是德国人,一个可以为了一匹马而进精神病院的人,一个始终病怏怏的人。在阅读过程中,我也试图弄明白为何一本如此抽象化的书的到了如此广泛的赞赏,给尼采本人页蒙上了一层色彩。无疑,很多公认的人物也在试图解读这本书,这也无形之中提升了它的价值。我无法反驳任何一方,也觉得任何一方的解读都是有理的。也震撼于先前的文字中竟然隐藏了如此多深的内涵,和圣经的语言,一些意向,恐怕说起来,这本书首先是写给西方人的,他们信仰基督教,更明白这样的宗教体制之中的语言的构成是如何的,他们的思维习惯如何,而这本身也是向着这个方向进发。作为一个东方的国家,如果想要从书里面清楚的明白这本身讲的是什么,对这本身进行的各种解读,都必须是一个深刻的明白西方文化的种族,明白书里的意向如何。是的,首先这本书就是由各种意向说明的,如同在中国古代的月亮,梅花,竹子这些意象在诗歌里面的运用,必须是深植于一种文化背景之中的东西,而这无论怎么翻译都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深刻了解一种文化背景才可以。我看过很多遍了,但是,仍然不懂,有时候却自以为懂了,自以为有所发现,但都是无根之水罢了,真懂还是假懂自己是分不清了。我是震惊于这本书的名气而读的,不能说一无所获,但是说到深刻,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这样说吧。我用这些意象的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也必然是浅显的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加了詳細注解的版本很好,可以對其他讀物進行比較閱讀。
  •     不能不说我不喜欢尼采到极致
  •     大学时读过未读完,所以想重读。
  •     似懂非懂,不知所谓,思想终有欠缺
  •     人生多忧患,而且无意义,一个小丑也可以致它于死地。我要教给人类其生存的意义,那便是超人,那从人类的黑云中射出的闪电。
  •     写论文大致翻过,译文很棒,扎拉图斯特拉和狄俄尼索斯的联系还可以思考。
  •     有点后悔没去听娄林的课了……不过,依然不改我对他讲课有点“阴”的评价。赶读……赶论文。读完,翻译得还行,有些地方还是有些绕口。
  •     我们不应当跳过宗教来读这本书。
  •     挺好的,不过读起来晦涩些
  •     在不喜欢也承认他!
  •     马勒戈壁滴
  •     尼采和柏拉圖最根本、最明顯的分歧似乎是,尼采認為有權力者不願意統治是不可原諒的。最早篡改了人的自然的不是馬基雅維利、霍布斯、盧梭,而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認為哲人最幸福、最重要的工作是沉思關於最美好事物的真理,哲人無統治欲,出於怕被暴君統治才被迫參政。尼采則認為蘇格拉底躲進諸神的避難所和耶穌躲進上帝的避難所本質上同是懦弱的逃避,愛智、沉思遠不是人的全部,人是在行動中而非沉思中變得偉大,人類把世界改造得更好的慾望才是最偉大的愛慾,蘇格拉底否定權力意志、創造意志,是禁慾的,把最強的愛慾閹割了。可能的是一點點真理,而非純粹真理,追求後者既不可能也沒用,人的潛能很大也很有限,可成為超人,而不可能成為全知的神。在這一點上,尼采和我們的聖人看法一致,最高的學問是經學而非哲學。
  •     打破一切理性道德的思考
  •     不涉及认识论的哲学书,诗一样的语言有无可抗拒的魔力
  •     : B516.47/7229-74
  •     12超人不是服务于某种理想,不崇尚上帝,不反对内心任何欲望和喜好,也不听凭贪权者和独裁者那肆无忌惮的权欲和纵欲无度者的性欲摆布。他既不禁欲,也不淫荡,而是认为性欲无辜的那一类。他不崇尚基督教对邻人之爱,而是对那些由他本人挑选出来的人们怀着友情,他只为别人祝福,不谴责别人...是个不排斥任何事物的人,不会囿于任何现行的哲学、道德和政治教条而迷失自我,能把握住自身的所有机遇,既不禁欲,亦不纵欲,总是致力于超越占统治地位和受人追逐的各种理想和价值,不应最终达到什么目的或固步自封13超人VS永恒轮回42超人VS末人(永不变之人)57狮子:为自己创造自由,对义务说出神圣的不字60道德:有教养的小女人392所有人内心隐秘的厌倦464女子气-奴性-群氓
  •     在本科图书馆里读得感觉翻译最好的书咯····可惜是毕业了还有一部分没读完T T 力荐这个翻译!
  •     世间一切价值在你身上闪耀
  •     读过N个译本了,有时好似懂了,有时又全糊涂了。这次觉得,魔法师的说法有道理:“只不过是个诗人”!
  •     一个猥琐又神经的男子的行吟路
  •     这个版本的优点自然是有中外版本的对比注释。“1.反基督;2.超人阶段论(虫、植物、猴子、人、超人);3.对立面模糊,强调循环的东方思维(并不就是指佛教);4.精神的演化(骆驼、狮子、孩子);5.自己、自我和肉体的关系;6.自由意志的本质、作用;7.国家和社会(伟人和小人物)对个人的影响”……阅读的过程如果不让思路太过偏离以上几点,就更容易理解尼采想表达的东西,也更容易看出尼采哲学隐藏在浪漫狂放背后的严谨性。尼采活着时不解释这本书,如今有点能察觉这一行为的含义——如果每个人的思想独立,这本书就不会囿于惟一的范式,所以尼采并不是狂傲地轻视不重视或无法理解这本书的人,而是从他本人发现的超人路线出发,不能对这本书给予任何具体的注释……?
  •     他奉劝他的敌人和所有向他吐唾沫的人:“当心,别逆风而唾!”
  •     隱喻極晦澀,文學性極強,個人的一切痛苦和甜美都不可言說,沒有名稱,能夠做自己,路就走得比較輕鬆。可是尼采生於那個時代,卻不屬於那個時代,他走出去時,周圍的冰冷使他灼傷
  •     看不懂
  •     如果不是《文学与思想史》这门课,估计生命中不会有机会细读这部作品。整体非常美妙,文体上的趣味和思想上的火光四射相互交织,是之前未曾想到的。黄明嘉的翻译令人赞叹。好的翻译不会一味熨帖习语,而是利用异域思想思源,打开本国语言的新天地。
  •     立春
  •     名为注疏,但与中国古典文籍的注疏相比相差甚远,一般只是给出了国外版本注解的翻译,对于像什么马太福音多少条之类的,也只是列出条目数字不见文字,不可能读者阅读时手头要备着一大摞书随时查阅吧,毕竟我们和西方读者在一些文化背景和知识构成上是有差别的。另外翻译也没什么特点,属于一种惯性的翻译思维译出的文字,三星半。
  •     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读不懂!
  •     God is dead.超人意志的宣言书。13年秋的晚上窝在图书馆的小角落翻完了。金句很多,适合背诵。
  •     最佳译本,我现在觉得我差不多可以读懂了。
  •     中文最好版本
  •     借扎拉图斯特拉口说出上帝已死,我们现在希望—超人活着(一切神明已死)。人是桥梁是过渡是应被超越的东西,去爱蔑视我们的人,去蔑视最后的人,人生无意义,我偏要赋予它意义。鲜血即精神,杀掉过重的精神,知识使人窒息。国家教会都是为多余者而发明的进行死之说教的道德。谎言成堆的诗人,羞耻的人的历史,上帝死于对人的同情!最伟大的人和最渺小的人总是彼此相似,我厌恶这轮回!我所拥有的全部不过是我的真理那纯金般的狂热,精神忏悔者、纯洁的求知者、懦夫、影子、更高的人、水蛭,我不与你们为伍!我爱那些伟大的蔑视者、创造者,我以超人为生存所在。“人是一条污水河”,精神到狮子到孩子,摒弃睡眠,到达大海,到达正午。“超人即是海洋,你们伟大的轻蔑会在海中沉没”。(2016.2,第一遍。结合黑塞的小说,内省乃是源动力…)
  •     阅读体验甚至超过了《理想国》
  •     过瘾
  •     还回图书馆了。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再借了。再也不会借了吧
  •     尼采说是他最精彩的书 也是献给世界的礼物 抽个别读了几章 挺难读的 看来验证对哲学感兴趣 不代表你能读懂哲学
  •     不愧是中学必读,通俗易懂可作为启蒙
  •     读不懂什么意思,诗歌文体看的很吃力
  •     最伟大的事情-并不是最喧嚣的时刻,而是宁静的时刻。
  •     一本充满激情的著作,如江河奔腾,让读者的心与之共澎湃!
  •     你说上帝死了 没错 因为你取代了他
  •     这个译本最好
  •     内容很有启示意义
  •     看这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回响着苏格拉底的“人啊!要认识你自己”。扎拉图斯特拉的“沉落”不能不让人想到《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下去”,二者有诸多相像:同样表达了尼采与柏拉图对群氓的不满,对世俗价值观的不满,以及意欲改造人性的野心(或许,以及这个任务是否可能完成的怀疑)。连表达方式也很像,都以具有破坏力的创造性,写作新的神和新的神话,同时不忘反思自己。但他们所面对的时代危机不同,以至于柏拉图致力于真善美的最高统一,追求神性,而尼采则要把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扔到人类面前,以身作则,督促人类创造自己的标准,成为健全的人。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也确实厌恶苏格拉底,但在我心中他们是同路人,想把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走成同一条路的人。不过尼采真的好啰嗦……同一个意思说了又说……
  •     晚上吃完鱼丸米粉去图书馆看书 今天读了136页 比较费脑啊 看完得缓缓
  •     似乎比孙周兴翻译得流畅多了,排版也很舒服。
  •     陈年的烈酒,疗伤的猛药。这一版读起来颇为优美流畅,黄明嘉得甘刘学派大弟子相助,修订译文增色不少,而且还有德法版海量注释,非常翔实。
  •     罗素写尼采那章很精彩差不多说出了我心里还未成型的所有感受。在诱惑人把自己视为“更高级”的那一类人然后再自我洗脑相信其文字中的道理这一方面,尼采和叔本华果然一脉相承,但和他极尽能事讽刺的基督何尝又没有相似之处。总的来说它出自一个显而易见的不怎么健康的灵魂,运用着试图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模式,吸引力终究还是有限。可能我还是读得太少厚厚。
  •     这个版本也读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