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章节试读

出版社:法鼓
出版日期:2002-5-1
ISBN:9789575982065
作者:聖嚴法師
页数:135页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1页

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佛教相信,宇宙情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是众生所造业力的结果。地球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所感,太空中无数世界都因各类众生所造共业而成。【思:共业是为协同作用?太空是非线性系统,地球等振动能量较低的物质即是微小“业”(粒子的卷曲的高维)作用的涌现现象?】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从世界第六天的光音天飞空而来。他们贪爱了地球上的某种食物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
菩萨
菩萨=觉,萨埵=有情。从发大愿心到成佛都可称为菩萨。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发愿,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菩萨分52阶位(由低到高依次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五十加等觉、妙觉两个阶位。其中十二阶位为圣人: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妙觉菩萨是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均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五乘:凡夫-世间法:人乘、天乘 五乘共法-修五戒十善
圣人-出世间法:声闻、缘觉 三乘共法-修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
圣人-世出世间法:菩萨乘 一乘不共法-修六度三聚戒
五戒十善:不杀生-离杀生-救生-身三业
不偷盗-离偷盗-布施-身三业
不邪淫-离邪淫-梵行-身三业
不妄语-离妄语-诚实-口四业
-离两舌-和诤-口四业
-离恶口-爱语-口四业
-离绮语-质直-口四业
不饮酒-离贪欲-清净-意三业
-离瞋恚-慈悲-意三业
-离邪见-正见-意三业
四谛:苦集灭道
十二因缘: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想、有、生、老死。
六度: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持戒——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忍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精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禅定——心摄一境、不动不摇,
智慧——清明朗澈、自照照人。
三聚戒:无一净戒不持
无一善法不修
无一众生不度
破执有二:我执(破烦恼障)、法执(破所知障)。
小乘的罗汉断我执(成为我空)即解脱生死而涅槃为慧业,但未断法执(成为法空)即不离生死而度众生为福业。福慧双修是菩萨业,福慧圆满是成佛。从慧业看,小乘罗汉相当于大乘的第七地或第八地菩萨,从福业看,小乘罗汉相当于第七信位。
大乘和小乘
佛法分五乘:人乘(中品五戒十善)、天乘(上品五戒十善)、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人乘、天乘都是人天道(凡夫),声闻乘、独觉乘都是解脱道(圣人、小乘),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大乘)。
除理论上的发挥北传超过南传,中国大乘佛学成就,因老庄思想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特别流行,上流社会的士君子就把佛学作为消遣和清谈的玄理。天台宗、华严宗业受过影响,近代日本学者木村泰贤,称中国佛教为学问的而非实践的,而中国真正的大乘未普及到民间。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有八个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五代后,政治摧残入山林,宋明后不行,清末杨仁山振作,太虚大师倡导,及印光、弘一、虚云、欧阳竟无的宏化。
佛灭度后的印度佛教,至三四百年为上座部佛教,是第一期。至五六百年为大乘显教。至九百/一千,出大乘密教。第一期声闻化,第二期菩萨化,第三期天神化的,今日需人间化。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万物不是永恒的,“缘生性空”。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小乘以修解脱道为依归,在家人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如果说修炼是使灵魂的频率纯化,我们都是一体而且被数量迷惑。是否我们像一锅汤里的液滴?一滴液滴从汤里分离出来,沾上尘土,与其他液滴互相碰撞或依靠其他能量除去灰尘而重返纯洁?】
佛教的天堂与地狱
天: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间的欲界天有六层,往上的色界天有十八层,再往上的无色界天有四层,无色界天中色界天上的五净居天为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二十七天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地狱主要分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佛经中所称的是根本地狱,跟本地主要分为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
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
精神界同物质界一样生灭无常,佛教精神界用“识”命名。小乘讲六识,第六识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将第六识细分出第七、八识。八识为同一主体的不同功用。第八识为业种业因的仓库,仓库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藏进是行为影响心理印入心田,搬出是心理促成行为称业果或现行。若截断这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第八识作用消失,“转识成智”,成为空性或非空非有的智体的显照。
佛教徒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
生天除了五净居天、弥勒的兜率内院、均为有轮回生死的凡界。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佛国净土。十方法界内有十方诸佛净土。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长时间
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

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是计时单位。人类的寿命每过一百年会减一岁,从84000岁减到10岁再增到84000岁的时间称为一小劫,20小劫=1中劫,4中劫(成住坏空)=1大劫。我们现在在住劫的20小劫的第9劫。修四空定的无色界众生,最长的有想无想天的寿命有84000大劫。
大千世界
一个日月系为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日月环绕中心。一千个小世界(含有须弥山-色界的梵天)称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中世界,含须弥山-色界的光净天)称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大世界,含须弥山-色界的光音天)称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的统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我们的大千世界总称为娑婆世界,释迦世尊称娑婆教主。释迦世尊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中。【思:肉眼可见的夜晚的恒星约有百亿个恒星,占了银河系的千分之一,若一个太阳系包括的是小世界,则银河系为大千世界。超星系团含有百亿个类似本星系群的星系群,宇宙有超过千个超星系团则又是三进关系】
修持法
可见《怎样修持解脱道》(于《学佛知津》中)
六根清净
六尘(物理物质)-六根(生理、神经官能)-六识(心理)。做善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执行者为六根。修解脱道需戒定慧。《法华经》《涅槃经》: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我们不能六根互用,只因我们利用六根执取六尘,六尘障碍六根。自由的六尘可做到生理官能不随外境的幻想而转——一尘不染。六识/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四大皆空
四大(地水火风)是五蕴中的色蕴。其余四蕴:受想行识。佛教的中心以识蕴为主,受想行是用来显示精神界功用广且大的,是识蕴的陪衬。
宗派
佛陀涅槃后四五百年间,小乘有二十部派之多,后马鸣、龙树的“般若空”大乘应运而生。一千年间,无著、世亲及清辨、护法“唯识有”思想出现,大乘分成空有二宗。后因密宗兴起,将大乘分为显密二教,把空有二宗归入显教。
唯识vs唯心
三界唯识:三界内一切现象,由三界众生各自八识共同所变。
最好修学哪一宗
中国大乘八宗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土近于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律宗是佛教的基础。
佛教的典籍真是难读难懂的吗
真想看佛经,先由《阿含经》看起,接着看《法华经》《华严经》《大涅槃经》《般若经》。大小有宗的论著,结构精密,除非有了相当高的佛学素养,否则看了便仿佛“天书”。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24页

"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去过,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极有道理。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110页 - 佛教,佛陀与佛教的世界观

佛陀即觉悟的人,超脱生死的人,佛教即佛的言教。佛教认为宇宙没有造物主,万物及众生的业力造就了了宇宙(世界)的形态。并且宇宙无开始无结束,在各种业力(影响)之下而处于不停变化之中。即无永恒不变之物,“万物皆空”。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99页

我们修学佛法,最好是选择近于自己根性或兴趣的,作为入门的方便。在中国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土近于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定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它对佛教的重要性来说,正像法律对于全国,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该自成一宗,律宗应该遍属于各宗,至于宗教的素质,乃是各宗皆备的。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佛经摘录汇集 - 佛经摘录汇集

01、佛告王舍城内之妙德长者,勇猛长者,善法长者等言,长者!我今说妙义,欲利益未知未来世之恩德者,世间出世间之恩有四种:一者父母恩,二者众生恩,三者国王恩,四者三宝恩,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负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02、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03、母之悲恩,我一劫之间住世而说,亦说难尽。……悲母之念子,无物可比也。自入胎十个月间,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口不能宣之。所欲饮食衣服,虽得亦不喜之,忧心无时休息,但思惟将生产好儿。若产难时,如百千刀,竞来割之;若安产时,与诸眷属共喜乐,如贫人得如意珠,十月苦痛,以生儿一声忘之矣。如听音乐之乐,子寝于母之胸臆,以左右膝,为游履处,由母之胸臆,出甘露泉而长养,其恩德,耸天山岳亦不及,大海亦犹浅。若随顺慈母之教而无违者,诸天护念之,福德无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欲报母恩,一劫之间,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亦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04、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毋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05、有福人,请百人净婆罗门,百人仙人,百人朋友,于七宝堂内,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满百千劫,亦莫若一念孝顺心,以微少物,供养悲母,随从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06、父母视子有五事:一令去恶就善,二教以书疏,三令持经戒,四使娶妇,五家中所有给与。《六方礼经》
  07、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当念治生,二早起令奴婢于时作饭时,三不增父母忧,四当念父母恩,五父母有疾病,当恐惧求医治之。《六方礼经》
  08、父母生养,劬劳辛苦,十月妊娠,三年乳哺,长养教诲,艰忧备尽,冀其成立,才艺过人;又望出家,度脱生死,以是恩念,昊天难报。《最胜佛顶尊胜陀罗尼净除业障经》
  09、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末罗王经》
  10、佛问弥勒:阎浮提儿生堕地,乃至三岁,母之怀抱,为饮几乳?弥勒答曰:饮乳一百八十斛,除母腹中所食血分。《中阴经》
  11、佛言:唯有道德,可以久保。吾前世时,亦更为人偿债,奴婢男子父母,不可称数,皆有一时之缘,难可脱免,至今得道。现我父母,皆先世道德之缘,不由偿债,父母世世放舍,使我学道,累功精进,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亦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一堕失人种,累劫不复。《分别经》
  12、知恩者,虽在生死,善根不坏;不知恩者,善根断灭,是故,诸佛称赞知恩报德者。《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13、普贤菩萨告德藏菩萨言:佛子若欲证得此三昧者,先应修福,集诸善根,谓常供养佛法僧众,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贫穷苦恼,无救无归,可悲愍者,摄取不舍。乃至身肉,无可吝惜。何以故?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正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智资粮,致成佛道。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报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14、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梵网经》
  15、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不孝也。《佛说未生冤经》
  16、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经》
  17、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大集经》
  18、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最上之神也。《四十二章经》
  19、假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事寿量而不暂舍,供给衣食医药,种种所需,犹未能报父母之深恩。《本事经》
  20、奇哉!我母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身;既生之后,推干去湿,除去不净,大小便利,乳哺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我当报恩,色养侍卫,随顺供养。《南大般涅槃经》
  21、子视父母有五事:一念家事,二修负债,三解诫,四为供养,五令父母欢。《善生子经》
  22、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23、若父母无信,令起信心;若无戒,令住禁戒;若性悭,使行惠施;若无智慧,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得曰报恩。《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24、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中阿含经》
  25、夫为人子者,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父母所为,正业不断。《长阿含经》
  26、乌答摩纳至佛问讯,而作是言:昙云,若众生如法乞财,供养父母,又以正理使得乐处,正理供给,当得福不?佛言:如是供养,实得大福。佛言:摩纳,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财,又以正理供养父母,正理使乐,正理供给,获无量福。《杂阿含经》
  27、佛告比丘:坚持七行,必得帝释。何以故?昔者帝释为人之时,发初履行,孝顺父母;供养尊长;所言柔软;断于两舌;好施无悭;恒修实语,终不欺诳;不起嗔恚;设生嫌恨,寻思灭之。《杂阿含经》
  28、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是故诸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增壹阿含经》
  29、若有众生知返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离此间百千由旬,犹近我不异,我恒叹誉。若有众生不知返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著僧伽黎,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是故比丘当念返复,莫学无返复。《增壹阿含经》
  30、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度父母;三者无信之人,立于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五者当授将来佛决。若如来出现世时,当为此五事。《增壹阿含经》
  31、佛告阿难、难陀、罗云:汝等举大爱道身,我当躬自供养。是时释提桓因及诸天天王前白佛言:唯愿世尊勿自劳神,我等自当供养。舍利弗告诸天:止止,此是如来所应修行,非是天龙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恩。《增壹阿含经》
  32、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书。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优婆塞戒经》
  33、若优婆塞受持戒讫,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优婆塞戒经》
  34、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优婆塞戒经》
  35、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离生命。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著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优婆塞戒经》
  36、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亦常赞叹。《杂宝藏经》
  37、佛言:若人于父母所,作少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罪亦无量。《杂宝藏经》
  38、佛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复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杂宝藏经》
  39、菩萨为供养佛法僧及父母兄弟,得畜财物。为起寺舍造像,为布施,若有此因缘,得受金银财物,无有罪过。《文殊师利问经》
  40、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父,二者母,三者如来,四者说法法师。若有供养此四种人,得无量福。现在为人之所赞叹,于未来世能得菩提。《正法念处经》
41、众生知恩欲报德者,尔时菩萨令修善,不须世间财利酬报。报之大者,当供养父母,乃至持戒。求报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萨报恩巧方便。菩萨为主于父母尊重,种种方便勤修善法,随时供养,知恩报恩。《菩萨地持经》
  42、饭诸贤圣,不如孝事其亲。孝者,尽直心,无外私。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六度集经》
  43、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邀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于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舍利弗问经》
  44、天闻地神云乎:我负大地,一切所有,及须弥山之重亦不厌。然我于三种人恒有厌心:一者怀叛逆心,欲谋害人王者,二者弃亲恩,不孝父母者,三者拨无因果,破法轮僧,障修善者也。如是人,一念间亦不欲任持之。《华严经》
  45、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挥霍之间,譬如壮士屈伸臂顷,直落阿鼻大地狱中。化阎罗王大声告敕:痴人狱种,汝在世时,不孝父母,邪慢无道。汝今生处,名阿鼻地狱。作是语已,即灭不现。尔时,狱卒复驱罪人,从于下鬲,乃至上鬲,经历八万四千鬲中,捸身而过,至铁网际,一日一夜,尔乃周遍。阿鼻地狱一日一夜,此阎浮提日月岁数,六十小劫。如是寿命,尽一大劫。具五逆者,其人受罪,足满五劫。《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46、佛告阿难: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于道场者,此人应向父母等前,烧种种香,长跪合掌。应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场,哀愍听许。亦应种种谏晓,随宜说法。亦应三请,若不听者,此人应于舍宅,默自思惟,诵持经典。《大方等陀罗尼经》
  47、世间父母极亲爱,众生慢心不尊重;欲今摧伏我慢幢,是故出家为救护。《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48、菩萨世世喜然灯于佛寺,及师父母前。菩萨世世随时熟果及好香华,持上佛比丘僧师父母。菩萨世世事师父母,若见卧睡,不数惊觉,若欲使觉,当持音乐。若持好语,诵经往觉之。菩萨世世有奇异美饭食,终不独食。若师父母有饭食,不灭损而食之。菩萨世世持善意视佛,见怨家,见父母,心正等无异。《佛说菩萨行五十缘经》
  49、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50、尔时,信相菩萨为诸众生而作发起,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判磪斩身,从头至足,乃至其顶。斩之已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截众生,而获斯罪。《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51、复有众生身体顽痹,眉须堕落,举身洪烂,鸟栖鹿宿,人迹永绝,点污亲族,人不喜见,名之癞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坏塔寺,剥脱道人,斫射贤圣,伤害师长,常无返复,背恩忘义,常巧苟且,淫匿尊卑,无所忌讳,故获斯罪。《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52、复有众生身体长大,聋騃无足,宛转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为诸小虫之所唼食。常受此苦,不可堪处。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语,不孝父母,反戾时君。若为帝王大臣,四镇方伯,州郡令长,官禁督护,恃其威势,侵夺民物,无有道理,使民苦悴,呼嗟而行,故获斯罪。《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53、复有众生,其形甚丑,身黑如漆,面目复青,头颊俱堆,疱面平鼻,两眼黄赤,牙齿疏缺,口气腥臭,矬短臃肿凸髋,脚复缭戾,偻脊眶肪,费衣健食,恶疮脓血,水肿干痟,疥癞痈疽,种种诸恶,集在其身。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他作罪,横罹其殃。永不见佛永不闻法,永不识僧。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子不孝父母,为臣不忠其君,为君不敬其下,朋友不赏其信,乡党不以其齿,朝廷不以其爵。妄为趋作,心意颠倒,无有其度。不信三尊,杀君害师,伐国掠民,攻城破坞,偷寨过盗,恶业非一,美己恶人,侵凌孤老,诬谤贤圣,轻慢尊长,欺诳下贱。一切罪恶,悉具犯之,众恶集报,故获斯罪。《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
  54、佛告辩意:复有五事行,死入地岳亿劫乃出。何谓为五?一者:不信有佛法众而行诽谤,轻毁圣道。二者:破坏佛寺尊庙。三者:四辈转相毁谤,不信殃罪,无敬顺意。四者:反逆,无有上下,君臣父子不相顺从。五者:当来有欲为道者,已得为道,便不受师教而自贡高,轻慢诽师。《佛说辩意长者子所问经》
  55、死生之宜,各有其人。有人贪生,有人乐死。何人贪生?其人生世,愚痴幽冥,不知死已,后世更生。违佛远法,不遭明师,杀盗淫欺,唯恶是从。如是之人,贪生畏死。何人乐死?遭遇明师,奉事三宝,改恶修善,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和顺妻子,奴婢眷属,谦敬于人,如斯之人,恶生乐死。所以者何?善人死者,福应生天,受五欲乐。恶人死者,应入地狱,受无量苦。善人乐死,如囚出狱。恶人畏死,如囚入狱。《未曾有因缘经》
  56、世尊又告王曰:众恶之罪,最重有五。不孝不忠,杀亲杀君,家灭国乱,重罪一也。罗汉之行,得空不愿,无相之定,与佛齐意,拯济众生;而愚向之,重罪二也。佛者,众罪已毕,景福会成,相好十力,法导众生,慈悲喜护,心过慈母;而愚恶谤,重罪三也。清净沙门,志清行高,怀抱经法,助佛化愚,诸佛相绍继,众生得度,皆由众僧。佞谗交构,以致不调,僧不调,正法毁民狂走;正法毁,民狂走者,三道兴,恼比丘僧,重罪四也。佛之尊庙,宝物水土,众生赤心以贡三尊,愚人或毁盗之,重罪五者也。犯斯五者,其罪最重。《佛说自爱经》
  57、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若有不孝众生,不念父母生养之恩,舍背父母,与妻子居,所有衣食、病瘦、医药念给妻子,不与父母。父母衰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近扶侍,于其妻子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何等众生数中?’(大萨遮尼干子)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父母恩重,至心孝养犹不能报,何况弃舍、违逆教命!是名世间最大劫贼。’《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58、是诸众生所作十恶之无间业,诽谤三宝,不孝父母,及沙门婆罗门,轻慢尊长,应堕地狱饿鬼畜生。《会部金光明经》
  59、佛语宝积:未来众生具五因缘,得闻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何谓为五?一者:慈心不杀,具佛禁戒,威仪不缺。二者:孝养父母,行世十善。三者:身心安寂,系念不乱。四者:闻方等经,心不惊疑,不没不退。五者:信佛不灭,于第一义心如流水,念念不绝。《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60、佛告不离先尼王:人命欲终,身体不宁,血脉为消,面色为变,命日欲促。温去身冷,魂神去矣。所有珍宝父母、兄弟、妻子、内外知识、奴婢皆当弃捐。随行独去,不知所到。世间虽乐,不得久留。王当是时,当何恃怙?唯有孝顺慈养二亲,供事高行清洁沙门。见凡老人,当尊敬之;所有财宝,与民同欢;当以慈心施惠于民;无以谗言残害民命。为王之法,当宣圣道,教民为善;唯守一心,心存三尊。王者如斯,诸圣咨嗟;天龙鬼神拥护其国;生有荣誉,死得上天。身死神去,当何所恃,唯恃善耳。火盛炜烨,恃水灭之;饥渴之人,唯恃水谷;老恃机杖;盲恃有目;冥恃灯火;疾病困笃,恃良医药;船行巨海,风浪盛猛,恃被榜橹;道有盗贼,恃藏匿处。身死神去,唯恃修喜;犹波难逢,各恃其事以自拔济。《佛说谏王经》
  61、夫欲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62、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尚先一受用,然后自服。
  63、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尚耆旧。
  64、如来以正遍知,宣说真实之言,为一切父母故,常修难行苦行,难舍能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辈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劝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报恩经》
  65、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其事如是,以此因缘,自致成佛。
  父母众僧,宜应赞叹软语,常念其恩。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何以故?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士,供之得福,进可成道。父母者,十月怀抱,推干去湿,乳哺长大,教诲技艺,随时将养;及其出家,修得解脱,度生死海,自利兼利,一切众生。佛告阿难:父母众僧,是一切众生二种福田,所谓人天泥洹解脱妙果,因之得成。
  66、佛告阿难:均提沙弥,非适今也。过去世时,供养父母众僧,修好功德,遇善知识,今得道果。《大方便佛报恩经》
  67、菩萨摩诃萨,于昔无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诸师上座长老。于无量劫常为众生而行布施,坚持禁戒,修习忍辱,勤行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大般涅槃经》
  68、施三种人,果报无尽:一病人、二父母、三如来。《大般涅槃经》
  69、佛告首迦:众生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得多病报。供养自己父母及诸病人,得少病报。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得少威势报;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得大威势报。不知敬父,不知敬母,得下族姓报;善知敬父,善知敬母,得上族姓报。于父母所,灭撤生业,得少资生报;于父母所,供养生业,得多资生报。《业报差别经》
  70、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云何为二法?供养父母,是谓二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若复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获大功德,得大果报。是谓比丘施此二人获大功德,受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是故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71、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贤愚因缘经》
  72、普贤菩萨告言:佛子于十方处,一切清净圆满佛刹,诸众生类,其中示现无量佛事。诸菩萨等积种种福德善根,应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孝养父母,常不断绝。一切贫穷困苦孤独亡□,菩萨皆应悲哀摄受,乃至自身血肉,随应施与,勿生悭恪。《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
  73、尔时,世尊在灵鹫山,以天眼遥见父王,病卧著床,羸困憔悴,命欲向终。告难陀曰:父王净饭是我曹父,今得重病,宜当往见。难陀受教唯然。今宜往诣,报育养恩。阿难白言:净饭王是我伯父,听我出家为佛弟子,得佛为师,会欲共往。罗云白言:世尊虽是我父,弃国求道,我蒙祖王育养成就而得出家。欲往奉觐祖王。佛言:善哉!王见佛到,痛既即除。佛言:唯愿大王莫复悲忧,即以手著父王额上。无常对至,命尽气绝,忽就后世。而以棺敛著于师子座上。佛共难陀在丧头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住在丧足。难陀长跪白佛言:父王养我,愿听难陀担父王棺。阿难合掌白佛言:惟愿听我担伯父棺。罗云复前而白佛言:惟愿听我担祖王棺。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养育之恩,为不孝之者,为是当来众生之等,设礼法故,如来躬自担于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诸山岖峨涌没,如水上船。《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
  74、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白佛,佛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弥沙塞部五分律》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醒来 - 醒来

醒来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2-13 14:59:55)转载▼

醒来——谢安朔
当禅定中觉察成为清醒,思维清淡意识内守,心会脱离现实世界名色之迷惑;当清醒之心圆满为明澈,放舍心,会穿越心识交织、业习相续构成的、无始劫生死大海;当自我的根本,川流不息的妄念体验消散,你会到达宇宙时空的本源;当心脱离对心光的辨认,你洞彻了虚空的诞生;当离舍辨认的心,安住当下无取舍,心体明空犹如蛋壳分解,你会惊讶的发现,现实世界的虚空犹如透明玻璃一样,分解剥落。

剥落的虚空处却展现出,纯明圆满的觉性不动,现实世界的你,与圆觉十方,空明无生的觉性,是同一个你的不同展现,现在的你,只不过是觉性圆明的梦境,犹如罩在我们眼睛上的透明玻璃被打碎,在玻璃中见虚空世界的见性,与玻璃打碎后遍满十方的觉性,是同一个空性的随顺显现;三界生死大海,仅仅是大觉空性中,浮现的一粒气泡,梦影尘劳。

空性解脱一切思虑体验,无染无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垢无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故空中无色,色空本寂;犹如梦醒,生死轮回,过去未来,了无牵挂;虚空世界,天宫地狱,诸神天帝,如梦幻泡影;明空觉性,圆满十方,世出世间,圆满不动,法界海汇,同体遍觉,众生同体,觉慧通融,寂灭无住,当下圆觉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1页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梦 - 梦

梦——谢安朔(2014-02-04 16:40:19)
月光皎洁普照山河大地 , 寂寥苍穹悠远深沉,虚空中明澈清晰的声音,犹如深谷钟声,于心底荡漾升起:

“放弃繁杂的概念,柔软心灵觉知,你要知道观念与思维,是觉知分别所现意识,阻碍了心性的真实,思维的你,仅仅是蒙蔽在心灵上的灰尘,抹去灰尘,生命的实相即会展现,那就是我。”

我是如此的简单,简单到无法以你的思维去分析;我的展现如此单纯,单纯到你的情绪无法染着;真理就在幻垢身心,于繁杂习气中,清净无为;佛性就在自我之痛苦,于我执欲望中,清醒明澈;没有思维理性可以通向我,只因意识就是本觉迷茫的颠倒;没有行为可以还原我,只因心识分别就是造作我的妄想;没有经验可以描述我,只因体验就是束缚我的镣铐;一切都是本觉的所为,本觉却在所有迷失繁乱中,圆满明澈。

“去爱你心中的敌人,你要知道,任何敌人,皆是心性中仇恨的情绪所幻现,觉知的错愕,显现出爱与恨, 仇恨的心投射仇恨的相,犹如海水泛起的波浪,敌人与你的仇恨,原本是一体;爱你的仇敌,就是宽恕你自己,消散了仇恨的浪花安抚觉知的错愕, 宁静平和的情绪,那就是我。”

“一切爱侣亲友,皆是心灵的宿债,犹如海面上,浪花泛起的泡沫,是心中的爱染折射我,成为你眼中的亲友眷属,清净身心,不再被泡沫的喧哗扰乱心智,泡沫散去,大海深沉不动,如虚空般映照身心,空融于无,那就是我。”

“放开你的心灵,不再用理性观念的闸门,阻碍心灵觉照,生命之路,原本坦荡,犹如晴空无有杂染,犹如月光未曾染色,因你的思维造作,,给生命加以命运的起伏,在空旷的平原树立起高山屏障,一丝疑虑,即是一道深谷;一丝贪着,就是一座高山;一念仇恨,就是狼虫虎豹;一丝爱欲,就是沼泽湖泊。”

彻底接纳生命中所有一切, 因为一切皆是你的心性展现,安住于当下心灵,无修,无整, 无有造作,当自我紧缩感,犹如云雾消散,本觉明空赤裸湛然,如阳光灿烂,普照心灵微尘,原来世界就蕴含在心灵深处,原来一切皆是心的幻化,因执取幻化, 而有了自己, 你却忘记了心灵原始的面目。

彻底放弃生命中所有的希望与恐惧吧,任何拥有皆是塑造业境的因果。

“你忘记了原始的面目,磕磕绊绊,满心艰苦行走在妄想的旅途,因为无明贪爱,所现孤独无助的身心,心灵爱欲取舍,造就了生死梦境,塑造着灾难烦恼,离开束缚心灵的贪婪习气,就会见到我,我就是你原始的模样。”

我是纯然无有造作,是裸露的喜悦,是自由的解脱,是明澈的当下,是轻柔的安详;美好不足以形容我的灿烂,伟大不足以形容我的质朴,本觉是如此直观,可是众生就是见不到我,只因为被众生所见,污染了我的单纯;本觉周遍世界随顺自然,随处皆是祂的身影,可众生就是无法认识,只因头脑的思虑,蒙住了心灵的眼睛。

“我是众生原始的本觉,随着生死梦境,清醒地伴随着你们;我是众生的喜怒哀乐,随着妄想起伏,无染地觉照着你们,我就是众生见闻觉知,随着你们的经验概念,意识分别, 所现因缘幻境,却在一切境界中圆觉不动,一切境界皆因我而升起,宇宙即是我的倒影, 众生因妄想中认识了我,才显现出众生原始的光明; 我就是你们心灵深处,仇恨幸福,爱欲分别体验的基本,当众生沉浸在生命的体验时,却遗失了我的存在,体验与分别就成为了你,可是心性原本无有分别与体验,因为执着我的化现而成为了你,我因为你的迷幻,而沉睡在你的心底。”

我于心尘相续中,寂灭轻柔,世界即是本觉,本觉随顺世界而圆觉,烦恼即是菩提,菩提相伴烦恼,而当下清净,众生即是我,我即是众生,众生体证身心如幻,就在接近我;众生思维诸法性空,就在寻找我,众生体证自心现量,体证之清晰,就是我的身影,众生熄灭思虑情绪,思虑融入心性寂灭,性空无生,离幻即觉,即是我醒来的时刻,当下即永恒,众生消亡,诸佛隐退,我在一切生命中,熠熠生辉,众生依自己梦境,折射我的性质,呈现宇宙苍穹。

“意识因心性的紧张所呈现,情绪因焦虑的攀缘所呈现,觉知因心灵不确定的疑虑所呈现,自我因心地紧缩感而呈现,所有的体验本质皆是苦难,众生即是诸种苦患所呈现业果,迷失了本性沉沦习气煎熬, 因为你迷失原始的自性,因为恐惧从而攀缘,为了证明幻心从而取舍幻境,犹如不会游泳的人掉入大海,拼命挣扎想要抓住救命的稻草,迷失在无明梦境之中的你,却因为想要证实存在的真实,而迷失了原来的面目,你即是迷失的我, 我即是觉醒的你, 你就是我的梦境。”

我从未离舍众生,众生离舍自我,即是我的觉醒。我以心呈现世界,世界熄灭于心,寂照圆觉,那就是我,随净则净,随染则染,伴随众生轮回,包藏宇宙苍穹,随顺生灭聚合,于十法界处处呈现出我,却在一切名相中,落落清净。以众生生灭因果,呈现我的迷惑;以世界众生诸相,呈现我的生命;以诸法真理,呈现寻找我的道路;以万物自然,呈现我的梦魇;以微尘佛土,呈现我的烦恼;以众生自我,呈现我的痛苦。

“当佛教徒念经,口诵诸佛的名号,你要知道,他们所念的佛,那就是我;当上帝教祈祷天主,虔诚忏悔,你要知道,心灵所祈祷的圣灵,那就是我;当外道行者,拜火拜月,祈求神明加持,赞叹造物主的伟大,你要知道,神迹之光,那就是我,我以一切展现,随顺因缘生灭,却从未生过,周遍微尘宇宙, 随顺万物更迭,众生所见诸行无常,就见到了我;我伴随众生生死轮回,随日月星辰更替,随天地自然变化,众生见到诸法无我,就见到了我;我在众生心里,身里,意里,渗透众生细微觉知,在妄念瞬息生灭中, 刹那间如如不动,众生思维万法性空;熄灭妄念,寂静涅槃,那就是我。”

若想如实的认识我,就去烦恼中寻找我,烦恼与真理皆是我的身影,寻找真理的心,在烦恼中,看到了烦恼的源头,就是心寻找到心灵自己,心,与寻找相合,烦恼与清净寂灭,真理与虚妄寂灭,自我与世界寂灭,见与所见寂灭,觉与所觉寂灭,离于言说的当下,那就是我,在身心清净的当下,刹那即是永恒,轮回即是涅槃,烦恼即是菩提。

我没有形体,以众生万物体现无所不在;我超越生命,以自然宇宙呈现生生不息;我没有居所,以微尘佛刹所现遍际无穷;我远离心识分别,以善恶、垢净、高下、尊卑、美丑、生死,呈现自性平等无二;众生于本觉中流转轮回,因迷失自性之义,而沉沦在心性迷茫,所营造的烦恼苦海; 本觉无相,依众生相,呈现佛相;本觉无心,依众生心,呈现清净;本觉无住,依众生因缘生灭,呈现圆满不动;本觉无我,依众生无明烦恼,呈现寂照圆觉。迷失了本觉,烦恼即名众生,众生觉醒了烦恼,烦恼即名菩提。众生明心见性,则身心皆幻,幻本无生,无生即空,空无可得,当下,就是不动周遍,圆满随顺。你与我就是本觉,犹如沧海泛起泡沫,泡沫熄灭,大海岿然不动。

“当众生从梦境醒来,却不会再有你所执着的自我,也不会再杂染生灭相续的世界,圆满清净,无染无挂,随顺周遍,寂静涅槃;那就是我原本的样子,原本无你,原本无我,你是我的幻觉,我是你的本觉,我因你所现,你消散了,我就融化在你的心底,心消散了,你我本为一体,却实无生灭的挂碍;无智亦无得,你与我,皆因梦境所现;迷即你,觉是我,你因妄想彰显出世界,心尘业果所现苍穹,你的自我即是灵魂的镣铐,阻隔了我的纯然 ,束缚着你,流浪生死, 当你彻底抛弃所有的自我获得,从觉知体验中苏醒 ,从意识思维中解脱,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你就是我, 而我却从未来去, 无自性即本无生,那就是你心性原始的样子,即是我最初的倒影。”

“刹那即永恒,要了解,生命的历程就是修炼,忘记自我拥有的一切,即是生命最大的获得,彻底放弃身心我执的贪爱,本觉原无染空明,无我即是宽恕,无分别即是大爱,无取舍即是清净,无自觉即是接纳,无自性即是圆觉。

修行道路在心地,当你仔细甄别心性真伪,破除我执傲慢,清净身心贪欲, 你的成就,即展现我的清醒,那无染无挂,纯然无有造作的本初,那就是我拥抱你, 你融于我, 始觉拥抱原始本觉,我与你一体,从未分离。

犹如雨滴回归大海, 大海融化于虚空, 空融于无, 无融于寂灭, 当一念寂灭, 我与你皆会消散, 世界原本仅是一场梦境, 梦境苏醒, 却实无做梦之人,那就是世界的本源, 你与我本为一体, 宇宙倒影着我们, 却因倒影而体现出你与我, 当身心世界尽皆融化于心性, 心性却是一念, 那就是幻境升起之处, 停息之时, 宇宙众生皆是你, 却没有你的痕迹, 你就是我, 周遍虚空, 随顺万有, 清净不动, 我与你, 仅仅因一念展现。

众生身心本为虚幻,我以迷幻呈现清净;世界自然皆是因缘,我以因缘呈现圆满,众生非众生,皆是我的梦境,世界非世界,皆因你而迷失,本觉随梦境轮转,而无生无灭。过去与未来,微尘与世界,众生与诸佛,皆融于自心中,于一念中呈现,随一念清净,世界清净;随一念寂灭,那无始劫梦境苏醒,轮回与涅槃,皆是圆满,烦恼与觉醒,平等无二,众生界即是佛界,众生心即是佛心,过去与未来,即是当下,而离于言说的当下,如如圆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ceio.html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1页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著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佛教吸引我的地方。当然佛教毕竟有很大的宗教成分,批判接受吧。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
佛教还是不要去回答从哪里来的问题了吧。。。说变化而来就挺好,而不要说啥从天上下来的神形成的
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为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法修行而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得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在佛教生活的实践上,北传地区未必全是大乘的,南传地区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传的中国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没有什么可比南传佛教更出色,尤其中国大乘佛学的成就,因为中国老庄思想所形成的玄学清谈,在魏晋时代特别风行,所以上流社会的士君子们,也把佛学当作消遣及清谈的玄理,中国的天台宗及华严宗的理路,确也受有这一风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批评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学问的佛教,而非实践的佛教,实亦不无理由。事实上,天台、华严的思想架构,也多出于中国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并没有足够的依据。因此,中国真正的大乘精神,从未普及到民间,更说不上成为中国民间生活信仰的依归了。所以也有人说:中国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为。
中国佛教属于学问的佛教,说的确实有道理。这里所说的我理解是大乘显宗,并非藏地的密宗。大乘显宗总说菩萨道度人,说得当然比做的容易。而南传佛教则更重实践,相对大乘显宗更接近佛教的本质。
佛教,在佛陀入灭之后约三、四百年之间,由于佛教内部的意见不同,所以分成两大派系,年长而保守的一派称为上座部,年轻而新进的一派称大众部。后来上座部的,向南传,传至锡兰,他们多以印度南方的方言巴利语记录经典,所以后来称为巴利语系的佛教,另一派大众部向北传,虽没有直接产生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产生,却在大众部盛行的区域。
照历史推测,上座部保守,应该更接近原始佛教思想,更原汁原味。而且据说佛陀当年便是用巴利语传法。巴利语经典理应更少偏差。
日本的学者,既能利用中国佛学的全部宝藏,又能直接从梵文及巴利文中寻找根本佛教的原义,加上新的治学方法,便产生了辉煌的研究成果。虽然,日本佛教在解脱道的修持方面,已远不及南传各国的清净和理想。在佛陀入灭之后公元第九、第十世纪之间,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抬头,佛教受到无情的摧残,佛教徒为了迎合当时的时风,便也采取了婆罗门教(现称印度教)的梵天观念,融摄混合在大乘佛法之中;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间的习俗,甚至有关男女的房中术等,也都混进了清净的佛教,这就是神秘化的大乘密教的应运而生,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但是,佛教的许多优点被印度教吸收而成了他们更加兴旺的营养,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低级信仰却变成更加腐朽的因素了!因此,约在公元第十世纪的末叶之后,在印度教及入侵的回教先后双重的摧毁之下,佛教便于印度境内消失了!
佛教吸收婆罗门教的与自己背道而驰的观念(如双修),不伦不类,被灭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些观念也肯定不能被汉地的儒家文化所接受,所以密宗只能在落后的藏地发展了(东密不了解,不谈)
西藏的佛教,虽与中国略有关系,但其主要的输入,乃是直接引自印度。西藏的佛教,虽然同样是大乘,但是仅属于密宗一支,是北印度的莲华生上师传去,当时的西藏,文化落后,信仰多神,神秘而确有灵验的密宗,深受藏人的欢迎,尤其莲华生本人,是一位神迹卓著的高僧。莲华生与于唐代来中国传授密宗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大师,同出于龙智菩萨的门下。莲华生在西藏的教团徒众都穿红色衣,所以称为红教,但其到了中国的元末明初时代,红教的喇嘛生活腐败,教纲不振,因此而有宗喀巴大师起来提倡律制的清净生活,注重显教的义理研究,大振宗风,德化全藏,因其穿黄色衣,所以称为黄教。
宗喀巴主要是提倡了修行先显后密,不能跳过显而直接密。
佛灭度之后的印度佛教,从大势上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从佛灭后到三、四百年阶段,是上座部佛教,以今日的锡兰等地为代表;第二期是从佛灭后三、四百年到五、六百年阶段,发展了大乘的显教,以今日的中、日等地为代表;第三期是至佛灭后九百或一千年阶段,开出了大乘密教,以今日的西藏为代表。所谓显教,是偏重于义理的研究阐述;所谓密教,是偏重于仪轨的遵行、咒文的持诵,特别信仰神力的加持。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说明,那么,第一期是声闻化的佛教,第二期是菩萨化的佛教,第三期是天神化的佛教。今日所需要的,应该是开出第四期人间化的佛教。
菩萨化和天神化的佛教都是远离原始佛教的。
正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证明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从一个水面的泡沫到整个的世界,乃至太空的星球,都是一样,都不是永恒的。既然不是永恒实在的,就证明是一切皆空的,所以佛教称此道理为「缘生性空」。佛教,一向被人称为空门,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大家对于佛教的空义,又是误解的多。因为佛教的空,是说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这个空,相当于不实在的意思,而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多数人以为空了就一切都没有了,其实,佛教是从缘生(关系)的分析上说明空无实体的道理;正像一辆汽车,如以化学家的眼光去分析,汽车就不实在了,汽车仅是各种元素及关系的结合而已,但从现象来说,当汽车尚未损坏到必须送进大熔炉里重新熔铸的时候,汽车还是汽车。所以,佛教讲缘生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不要为了幻妄的名利物欲而变成名利物欲的牺牲,这就叫作看破、叫作放下。看破的是现象的幻境,放下的是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佛教徒讲本体是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现象而存在,因为若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与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堕而感受苦乐。在这里,不要忘了:一切现象的幻现幻有,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之所感化。因此,若能悟透了缘生性空的道理,便能不受一切幻境的诱逼;不做一切幻境的奴才,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的工夫。人,一旦不受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理。
除了缘起性空,我理解还有另一个基本教理辅助缘起性空去解释佛教,那就是中道论。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是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
五戒十善,很多佛教徒有着不同的理解。上等根器者,不必执着。下等根器者,不乏有走持戒极端者。
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却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缘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因为,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信佛之后,如能实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可再去亲自屠杀,也不可指挥他人屠杀了。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汉地佛教的素食,是历史上信佛的梁武帝所推行的。梁武帝之前,未有素食的戒条。一般来说,三净肉是可吃的。再者,佛陀乞食,不挑家庭不挑食,乞讨到什么就吃什么。执着于素食,就是着相。
受了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事;受持八戒或住于寺院的在家男女,称为近住;受了十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沙弥及沙弥尼;受了具足(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佛制由沙弥尼至比丘尼之间的必经过程,但又是被中国佛教久已遗忘的一种名称。此阶段为时两年,目的是在察验女子曾否怀孕,以及能否习惯于出家的生活而设。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必须经过「三皈」的仪式,这一仪式的重要性,也像国王的加冕、总统的就职,以及党员的入党等,是打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投,所以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否则的话,纵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注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三皈的仪式,是请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证,并且教授三皈的内容,那就是:「我某某,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念三遍)我某某,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某,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我某某,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三皈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宝、依仰三宝,获取圣洁而坚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扬佛法的出家人,从这三大对象的皈依,可以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无上至宝,所以称为三宝,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称为皈依三宝。
我相信这只是后者所加的仪式。佛陀反对形式主义。
佛教,因为是无神论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当作神道来崇拜,也不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更不以为佛陀能够创造万物或赦免人类的罪恶。佛教看佛陀,如同学生看老师,老师能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知能、修养身心,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替升学。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绝不会是为了避祸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愿力虽能藉著祈祷的心力感应而产生神迹,但那主要的还是祈祷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业现前,纵然祈祷,佛陀也是无能相助。
佛教的发明者虽是佛陀,佛教所重视的,与其说是佛,倒不如说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脱,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崇拜佛陀,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佛陀经过三大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亲证了解脱之法,亲证之后,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了出来,所以,这一恩德的崇高伟大,要比世间一切恩德的总和更加崇高伟大到千百万倍──何止千百万倍?简直是无法比喻也不可思议。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须仰赖佛的干部,那就是僧。僧有菩萨僧(如文殊、弥勒、观音、地藏等),有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的罗汉),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净,自修正法并能说法度众的比丘及比丘尼)。由于僧能把佛陀的正觉解脱之法,传流、传布、传授给了我们,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无量。
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皈依的中心,佛陀灭后,佛教则以僧团为皈依的中心;皈依三宝,是为要学法宝,要学法宝,须由僧宝作良导──包括思想的传授及行为的影响。所以佛陀灭后的佛教,供养三宝的对象,乃是偏重于僧宝。又因为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缘故,特别重视正法的流布与皈依,僧人的生活行为是他们个人的事,只要他们的见解正确,能够开演佛法,纵然破了禁戒,仍该接受俗人的恭敬供养。
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来说,崇拜佛宝是由于法宝的理由,又为了法宝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宝不用说,佛教是相信超度作用的。不过,超度的功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超度只是一种次要的力量,而不是主要的力量。所以修善的主要时间是在各人的生前,若在死后,由活人超度死人,虽以修善的功德回向给死人,《地藏经》中说,死人也仅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其余的六分,乃属活人所得。同时,正信的佛教,对于超度的方式,跟民间习俗的信仰,也颇有出入。所谓超度,乃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趣的意思,是仗著家属亲友们为其所修善业力量的感应,并不是僧尼诵经的本身有著超度的功能,乃是藉著超度者的善业及诵经者的修持而起的感应。
超度的期限,最好是在死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前;因为佛教相信,就凡夫而言,除了福业特别大的人,死后立即上生六欲天,定业深的人,死后立即上生禅定天,罪业特别重的人,死后立即堕地狱,至于一般的人,死了之后尚有四十九日的缓冲期间,等待业缘的成熟,再决定轮回的去向。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
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著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著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瞋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中阴阶段在密宗里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那么试问:灵魂的不变性,灵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著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照这样说,佛教既不相信灵魂,那么,佛教所说六道轮回与超凡入圣的本体,究竟又是什么呢?这就是佛教特殊优胜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价值,却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升拔价值。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质界是因缘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缘生法。因缘聚合即生,因缘分散即灭,大至一个星球、一个天体,乃至整个的宇宙,小至一茎小草、一粒微尘、一个原子,无一不是假藉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与缘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从根本上看,是空无一物的。这在研究物理化学的科学家们,可以给我们正确而正面的答案。至于精神界呢?佛教虽不承认灵魂的观念,但绝不是唯物论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个「识」字作为命名,小乘佛教只讲六个识,是以第六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大乘佛教增加两识,共有八识,是以第八识作为连贯生命之流的主体,
大乘佛教的八个识,前六识同小乘的名称一样,只是将小乘第六识的功用更加详实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实际上,八个识的主体只有一个,由于功用的划分而给了它们八个名字,因为前七识的为善为恶,都会把帐目记在第八识的名下;第八识是一切业种业因的仓库,这个仓库的总管是第七识,搬进搬出是第六识,制造作业是前五识。这样说来,第八识的功能,是在储藏,但不等于只进不出的守财奴。不断地由外面藏进去,也不断地从里面搬出来,藏进去的是行为影响心理而印入心田,称为业因或种子,搬出来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称为业果或现行。就这样进而出,出而进,种子而现行,现行而种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转生到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现世今生的因果对流,到无数过去和未来世的因果回还,都不出于这一种子而现行与现行而种子的律则,因此而构成了生命的连贯与生死的相续。
佛教主张一切皆空(非永恒),而对轮回的本体,解释说其实那也是变化的,就是第八识因为不断的行为而为会有不断变化的业果。但这个解释实在是牵强。纵然业因和业果是不断变化,但装着业因和业果的容器却是不变,要不然就没有轮回这一说了。即使解脱于轮回,容器是空性,容器还在。这算是佛教理论的一大漏洞。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唯有崇拜佛、法、僧──三宝,绝不崇拜神鬼,但是,正信的佛教并不否认神鬼的存在,因为神鬼也是六道轮回的两大流类。
佛教的魔,也有四种:天魔、五蕴魔、烦恼魔、死魔,除了天魔,其余三魔也都出于各人自我的生理及心理。
事实上,佛教不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做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佛教只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它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统一的定力,去感应被祈祷者(如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自己的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相接,便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那就是祈祷所得的经验或灵验。在大乘佛教的中国地区,祈祷观音菩萨的灵验,最为卓著
我相信这些并非原始佛教所提倡的。大乘以后提倡了很多“宗教”的东西。
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不,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这种低级的迷信,几乎是各原始民族宗教的共同信仰,以物器、钱财、珠宝、布帛,乃至还有用人及畜牲来殉葬的。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东西传达给鬼神。印度教《梨俱吠陀》中的阿耆尼(火神),就有如此的功能。佛教所讲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而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穷人的业因,今世果然也感生为穷人的业果,但是,生为穷人不要紧,只要自己肯努力,穷困的生活环境是可以改造的。
因为业因业果是不断变化的。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
在尚未证悟的佛教徒来说,岂能不敬佛菩萨的圣像?正像一个国家的国民,岂能不敬国家元首的肖像?
后一句话实在是笑话………
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一生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佛,那就不简单了。通常都说从信佛到成佛,共需三大无数(无数并非没有数,而是不容易数)劫,一个劫,就已很长了,何况是三大无数劫?
成佛解脱生死又有何用?还不是着相于生死了?
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慧。没有信仰心,根本尚未进入佛门,所以,信心是学佛的基本要求。皈依三宝,就是信心的最初建立。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着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近人有些认为佛教不主张苦行,认为佛教是主张苦乐中和的中道行者。当然,佛陀成佛,也是在他放弃了六年的苦行,把羸弱的身体调养复原之后(《增一阿含经.增上品之八》)。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佛陀放弃的是盲目的苦行或是迷信的苦行,却又强调理性的苦行。寻求自我解脱是小乘的苦行,协助他人(众生)解脱是大乘的苦行。
食色性也。五戒之中,对于出家众来说,戒色无疑是最难的。佛教主张戒色,当然是主张苦行。
什么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呢?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那是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则远着呢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男女是平等的,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成佛之外,至于成罗汉、成菩萨,根本是没有男女差别的。比如观音常现女身,也唯有女人的气质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萨精神,佛也常说「以慈悲为女」。女人所缺少的是强劲勇猛的魄力,故在佛经中以为女人不能做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
根本上还是对女子有歧视。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四摄法的「同事」的原则之下,不但不要求配偶的对方首先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当然,婚姻是终身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个初机信佛的佛教徒,不必利用婚姻作为传教的手段而致造成不幸的后果。所以,婚姻的主要条件,不应该是宗教的信仰,而是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佛教始终是宗教,积极传教是必然的。在学佛的时候,要特别留意鉴别佛教传承和传教过程中一些偏离释迦牟尼佛陀本意的“方便法门”。
婚姻破裂,多数是由夫妇之间的不能互守贞节,夫妻之间既然都能坚持不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
大和尚拿衣服。。。
中阴身(从死后到生前阶段中的灵体)的进入母胎,是在父母和合的当时,见了父母和合的情态,便起颠倒想──爱父的入胎则为女婴,爱母的入胎则为男婴,并且执取父亲射出的精子及母亲的卵子为「我」。
有趣的说法
佛陀涅槃后的四、五百年间,单是印度境内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个部派之多,他们往往仅是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的争执,动辄就结成一团,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统一教化的依准力量之际,马鸣、龙树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内应运而兴。
历史大讨论之后才分大小乘,之前并不分,基本上是小乘思想为主。
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在中国只是昙花一现,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法难之后,密宗在中国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存若殁地苟延残喘而已;最盛的是禅宗,以致禅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临济及曹洞二派发展得最盛最久,今日的中国僧尼,几乎全部是出于这两家的法脉而来。至于讲说教理方面,仅有天台与华严勉强维持而已。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寿(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国佛教,除了念佛与参禅,几乎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日本的佛教,大致上与中国相似,而以净土真宗及日莲宗为日本佛教的特色。近人印顺法师对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评语:「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变了质的出家佛教。」在梵语中,除了三昧,尚有七名: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驮那演那、奢摩他、现法安乐、质多医迦阿羯罗多等等,正因为定境通于凡圣,致有印度人,认为男女性交,也叫三摩钵底──雌雄等至,因那时也有心意集中,淫乐遍身,类似定心的现象。至于那些说什么性命双修啦,身心双修啦,就是想从男女的淫乐中修定(见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一四四页)。修定的意义,被附会混杂到如此的猥亵下流,也真可悲可怜!但是,这也告诉了我们,印度对于定的意义是看得非常广泛的,这与中国禅宗的本旨,何止相去天渊!顿渐两种法门,乃是一体的两面:顿是由渐而顿,渐是因顿而渐;没有渐,绝没有顿,有了顿,必先有渐;渐是顿的成因,顿是渐的结果。这个问题,我在民国四十七年,就已有了这样的见解:「所谓顿悟,乃是最后一念的点破,或最后一缘的成熟
正所谓量变与质变
我们修学佛法,最好是选择近于自己根性或兴趣的,作为入门的方便。在中国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土近于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归禅的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它对佛教的重要性来说,正像《六法全书》对于全国,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该自成一宗,律宗应该遍属于各宗,至于宗教的素质,乃是各宗皆备的。
从大致上说,在民间仍以禅净二脉的影响力较大,在学术界则以唯识的影响力较大。密宗虽也盛行,但是非常混乱。
最值一提的,是太虚大师及其门下,他们不再拘泥于某宗某派,而是直从佛法的根本精神上,统看各宗各派,打破门户界限,还归各宗的本来地位,太虚大师以三大系,统摄大乘各宗派,那就是:法相唯识宗、法性空慧宗、法界圆觉宗,因此,除了唯识及三论两宗各成一系之外,其余各宗,均归法界圆觉宗所摄。到了太虚大师的学生,近人印顺法师,又将大乘三大系更动了一下,称为: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太虚大师以法界圆觉为最圆满,印顺法师则以性空唯名为最究竟。前者一生推崇《大乘起信论》及《楞严经》,后者宗本《阿含》教义,贯透《般若》空的思想,人家说他是三论宗,他却否认此说,因为中国的三论宗已经渗入了中国的思想,而非印度空宗的原来色彩。
印顺大师的性空唯名看起来挺对我口味。
当然,对于一个初进佛门或将进佛门的人来说,起步点的选择是必须的。以我的看法,初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应该先学僧尼律仪,但却不必就入律宗;晚年学佛的在家居士,应该专心念佛,但却不必就入净土宗,也不必就是念的西方阿弥陀佛──尚有兜率内院的弥勒佛、东方的药师佛与阿閦佛等;如果是以学术思想的态度来亲近佛教,那么般若空及唯识有的两大系,都是最富发掘价值的宝藏。
净土宗最偏离佛陀本意。
以修学的行程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难行道,一是易行道。难行道是指自初发菩提心起,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生生世世牺牲自己而成全众生,那是靠著所发的愿力,维持住一生又一生的救世工作。
易行道是指藉著诸佛愿力所成的净土,长养各自的慧业,也就是以凡夫的身分往生佛国,在佛国的环境之中培养慧业,到了「不退」的程度,乃至到了圣位的境界,再入凡界行菩萨道而广度众生
其实小乘也并非不度人。小乘只不过不强调而已,度人要看机缘。
与其说智慧是入佛的方法,倒不如说智慧是修学佛法的目的,固然有人是从知解而信仰而实践,但也有著更多人的信佛学佛并没有经过知解(教义)的考验,但由信愿行的实践,也可以达到应达的目的,信愿行的本身,却不一定要有慧解的支持,因此,不懂教义或者也无能接受教义的人们,同样可以信佛学佛
这种人是纯宗教信仰,与基督回教无异。
禅宗也就最适合中国人「不求甚解」而崇实惠的口味,但这否定了知解葛藤以后的信仰,绝不等于可笑的迷信,故在禅宗高僧的语录,无一字不是智慧的结晶。
禅净二门,最受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欢迎,因为这是不必要高深的理解知能作为入门的先决条件,但也因此而引生了若干的流弊,使部分根浅障重的学者,流于愚昧痴迷、盲修瞎炼、执己非他而不自知!从律部中可以看到,佛陀时代已有了成文的经卷,例如《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卷四四、卷四八、《杂事》卷四、《药事》卷三,已有读经写经的记载,唯其为数很少。初期的佛经,多半是靠口头传诵的,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靠师弟口传(最早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根本忌用文字记录),所以养成了印度民族强记的习惯与能力,一个学者熟背数十万颂,乃是平常事,即至今日的缅甸比丘之中,仍有通背三藏教典的三藏法师。正如胡适所说:「那些印度和尚真有点奇怪,摇头一背书,就是两三万偈。」
多靠师弟诵传的方法将佛经流传下来,就不能保证没有讹误的情形了
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对于佛经,应该具有极崇高的虔敬,但却不必要求毫不拣别地字字接受。佛教的正法,应向佛经之中探求,对于佛经的记载,却可保留各自的审察态度(是指如有审察能力的话)。
印度文字历史记载极少。这就是为什么分裂出这么多宗派了。正法佛经求,但是此处之“正法”却未必是释迦牟尼佛陀之正法,可能是后世众多高僧加工过的正法。
如果要看佛经,对一个初阅读佛经的人来说,佛法概论及佛教史等的入门书籍是必须看的。
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接著看《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般若经》。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师。但在中国的佛教中,经师与论师,未能成为显著的类别,律师、法师及禅师,倒是风行了下来。禅师,本来是指修禅的比丘,所以,《三德指归》卷一说:「修心静虑曰禅师。」但在中国,有两种用法,一是君王对于比丘的褒赏,比如陈宣帝大建元年,尊崇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又如唐中宗神龙二年,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谥号。另一是后来的禅僧对于前辈称为禅师。到了后来,凡是禅门的比丘,只要略具名气,均被称为禅师了。律师,是指善解戒律的比丘,学戒、持戒,并且善于解释处理以及解答有关戒律中的各种问题者,才可称为律师。律师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于法律学者、法官、大法官。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要求持戒不犯,未必通晓全部的律藏。所以,比丘如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律师,实在不简单。法师,是指善于学法并也善于说法的人,这在一般的观念中,以为法师是指比丘,其实不然,佛典中对于法师的运用,非常宽泛,并不限于僧人,比如《法华经.序品》中说:「常修梵行,皆为法师。」《三德指归》卷一说:「精通经论曰法师。」《因明大疏》上说:「言法师者,行法之师也。」又有说以佛法自师并以佛法师人者称为法师。因此,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称为法师的资格,甚至善于说法的畜类如野干(似狐而小),也对天帝自称为法师。
根据佛制的要求,我以为:佛教的出家人对俗人自称,应一律用比丘(沙弥)或比丘尼(沙弥尼),或用沙门;在家信徒称出家人,一律用阿阇梨(或称师父),居士自称则一律用弟子,不愿者,即仅用姓名,也有用学人自称者,但照经义,那是初、二、三果的圣者;出家人称出家人,长老则用长老,上座则用上座,平辈则互以尊者或亲切一些用某兄某师来称呼对方,佛世的比丘之间,均可称姓道名;比丘对于尼众可以称为姊妺,尼众自称长老上座,可比照比丘的用法,平辈则互以姊妺相称;教外人称比丘及比丘尼,自可由其随俗。如果比丘而确有禅师、律师、法师的资格,当然可以接受教内外的名副其实的称呼,否则,像今天的佛教界,凡是僧尼,不论程度资质的高下,一律被称为法师,实在不合要求。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第106页

如果真想看佛经,应该先由《阿含经》看起,接着看《法华经》、《华严经》、《大涅槃经》、《般若经》……

《正信的佛教》的笔记-真 言 - 真 言

真 言
作者:谢安朔 (2014-01-23 03:39:45)

000.jpg
宽恕,彻底忘记过去经验,原谅自他。
大爱,敞开心灵拥抱未来,以心去爱。
忏悔,清净当下思绪心念,净化我执;
这三句话,是中观解脱,无上甚深教义的简化,即是寂灭法行者心地真言。遵循这三句话,深入践行,持之以恒,定可明心见性,超脱生死轮回。
宽恕,是从情绪觉知的根本上,融化仇恨计较的细微体验,切断过去之念,不留纤毫痕迹。修行者的心,只应仰望真理,而非自我的获得;修行者尽形寿,清苦一生,真正慈悲普度的,乃是心灵中妄想习气,谬误观念。当构成身心我执的细微妄念,错愕经验皆融化于心性明觉,见闻觉知所现的世界,事事处处,当下即是心体,皆是心性纯然明光的流淌。
大爱,爱的本质是包容,奉献,平等,视一切众生为自己。敞开心灵,拥抱未来之念。世界众生,本为念头分别所现,以无我大爱拥抱妄念,不予排斥,不予取舍,以出离心为本,菩提心为体,慈悲心为用,正观虚幻,妄念于升起之时,自解脱于心性,犹如云彩升起于虚空,又融化于虚空,虚空不动。譬如眼睛看到世界,并无有分别取舍,而是心灵在取受分别。若明白,眼所见物,即是心性,反观心性贪嗔痴,在欲望、烦恼中,寻找心最初的动机,找到动机,就见到心的色尘,将色尘清净,心性明空,朗然现前,大爱所现一切众生,皆是如来妙觉所现倒影,殊胜庄严。
忏悔,当下清净身心,如实坦陈内心贪嗔痴慢疑,将妄念细微的习气,袒露在真诚,纯然无造作的心性中,无修,无证,亦无造作;虚空自性,晴明无挂,朗然不动,空明朗寂,觉遍十方,觉性本幻,无取幻尘,离觉即为明:明本无体,无生无灭;离明即为空:空本无生,空融于无,十方圆明,包藏过去未来,刹那即是永恒,芥子与须弥,宇宙与微尘,依觉所现,妄为明觉;明觉性空,不可分割,是为心体,假名世界。
彻底放弃此生吧,终生平凡修行!
人间事事处处,时时刻刻,皆是修行者的圆觉道场。一切善缘恶缘,皆是成就解脱的助缘。众生的见闻觉知,即是如来妙觉所现的身影,却被我们所看到、听到、思维理解到的一切,蒙蔽了真性觉明。我们所看到、听到,思维到、感受到的一切,皆是妄想造成的紧张感。灭除我执幻想,即出离了生死轮回。从根本上放弃索取及世间渴望吧,自性明觉的纯光,就在清静柔软的心地,纯然流淌。人生幻灭,生死轮转。自我与世界,实相缘起性空,皆为自心现量。一心信受佛法,为一切众生解脱成就故,而发大菩提心,显现大勇猛修行者的庄严!


 正信的佛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