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1
ISBN:9787532719778
作者:[英] 毛姆
页数:893页

人生

虽然我没看过这本书,有机会要看看,不过就我的理解,人生不过就两个词来概括,{活着}{奋斗}......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

这本书可以当成毛姆的部分自传来看了.书中可以看见人的挣扎,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书中的主角虽然得到一个还算完美的结局,在我看来完全是运气使然,其实应该是上演一出悲剧才更加符合生活本身.<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更加打动人心.

人生的枷锁

我很喜欢这本书,远胜过对刀锋的喜爱,这与很多人的看法不同。原因我谈过,因为菲利浦是一个在枷锁的束缚中不断挣扎的人物,而拉里则是一个已经跨越刀锋的人物。菲利浦常常让我生气,为他的软弱,但其实我也曾因陷身于那样的枷锁中而苦闷,因此我在这本书中常看到一个我总是意图忘却掉的过去的自我,面对这样的自我总是最容易让人生气。菲利浦的成长历程,也就是不断摆脱“人生的枷锁”的历程,从最初的放弃宗教信仰,到后来在巴黎开始寻求自己的道德规范,以及他一次次的变换自己的职业。“他觉得凭一时之勇作出某种壮烈的姿态,那是很容易的,难倒难在要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后果。”他缺乏天资,身患残疾,这是他第一个枷锁,而意志薄弱,无法克服情欲的吸引,这是他第二个枷锁。及至菲利浦幡然领悟,“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人们不过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而已,是它在驱使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有时,人们还凭借理智来为其行动辩护,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干脆悍然不顾理智,一味地蛮干”,原来“生活毫无意义”,这是他摆脱枷锁的开始。不过,我怀疑菲利浦最后放弃行医的理想,留在了莎莉身边,说不定是掉进了人生最大的一个枷锁当中。:)

学习型阅读

前:今天终于啃完大部头小说《人生的枷锁》。上学期借过一次,因期末论文考试催逼,只得放弃。这学期重新拾起,以侵占课堂时间阅读为主。阅读此书得到一些认识,因为总结别人的生活经验也算是一种间接体验,虽然感同身受与亲身经历仍有鸿沟。总的来说效益算是大于放弃听课的机会成本。认识总结:一 书籍能使人获得一个理想世界的庇护所,但沉溺于书中的理想世界也会使现实世界更成为失望与痛苦之源。应当清楚认识到书与现实的距离。小时候看《天方夜谭》入迷,就期望在家中院子里的腌菜缸盖板上发现通往地下宫殿的铜环门锁,然而知道那是没戏的,不禁失望。二 坚持到底未必是胜利,可能是万劫不复;过高的沉没成本使得放弃也需要勇气。普赖斯小姐坚信自己有绘画天赋,也有坚定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结果却被饥饿逼得自杀。菲利普花三年时间学习绘画,发现自己缺乏天赋便放弃,也算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三 努力做一件事,就算没有成功,用心经历的过程也对人不无裨益,没必要后悔不迭。像菲利普所说,虽然没有成为画家,但看世界的眼光已经不同往日,更能发现和欣赏世界的美妙之处。四 人生本来毫无意义,但人可以选择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格局,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经历过的事情都是对人生格局的丰富。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帆风顺笔直走向衰亡倒是最无趣的一种生活格局。五 人的理性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样有用,遇到事情的时候人往往受到情绪的控制,根据自己的感情做出反应,此时理性就像高高在上的神,远远地看着人做着可能愚蠢的决定,却对改变现状无能为力。六 爱情与理性可能不相符合,而亲切的感情则符合理性。后者能让人幸福,前者可能带来痛苦。(这么傻和geek的话讲出来都不好意思)七 不要让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成为人怯懦逃避的借口。海沃德是此中典型。后:白眼狼地说,译者对毛姆这本书的简介真不靠谱和无趣味,要不是先看了两部毛姆的小说产生的品牌效应,看那简介和书名,再看那么大部头,实在没法让人提起兴趣。

同样枷锁的我们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童年生活的一个缩影,有强烈的自传色彩,菲利普年幼时因父母双亡而遭到冷漠对待,性情乖僻敏感执拗,但面对自然的伟大,也只能感叹:“我真幸福!”但愿人人都能体会到这份发自内心的赞叹,太纯了。他一生命运时沉时浮。他也是个极其善良软弱的人,每当他自以为掌控了生活,生活又将他逼得无路可走,他经历了贫穷、绝望、混乱,得出的结论只是:生活毫无意义,对生活毫无控制能力。有着明显的虚无主义与逃避意识。他从笃信上帝到质问上帝,其间人生一幕幕展开,直至最后的否定宗教、否定过去,最终似乎否极泰来,每一步都是血泪的代价。毛姆的笔触无疑是极富现实性的,毫不留情地描述了下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即使残忍,也不留情面地揭开了中产阶级的虚伪与自私,贪婪与恬不知耻,并将触角伸到罪恶的海外殖民地。本书以菲利普的思想历程为线索,探求他如何摆脱人生的枷锁,那么最后他成功了吗?也许。他自己的结论是,只有抛弃幻想,摆脱精神桎梏,才能做精神上的自由人,有点想我们中国人说的“无欲则刚”,甚而有禅宗味道了,也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一旦没有办法,就找个海外小岛隐居起来,但真地从此就清净了吗?我看事实远非如此,书中如此多伦敦的贫民,都只能在贫穷滋生的罪恶中煎熬。毛姆的现实主义没有出路,也许我们人类本来就没有出路。

人生枷锁

可是我不知道这本书..对于我我可是看了很累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 我觉得翻译过来的看的真不爽!坦白的说 我并不很喜欢

爱情的症状就是发热

毛姆的世界是既成的、庞大的,按步就班的。《月亮与六便士》是最初的小说启蒙吧。俗世中的心,老是不明白那个银行家跑到塔希提岛干什么去。在我那时看来,他是发热病了。——现在我知道,爱情的症状也是发热。上海译文的书,三折不到。

等到风景都看透,我会陪你看细水长流。

花了三天看完《人生的枷锁》,不想过多去谈关于小说的技巧与布局。不同于《月亮与六便士》,也不同于《寻欢作乐》,这是菲利普·凯里冗长而平淡的前半生,在毛姆笔下娓娓道来,毛姆自嘲是第二流作家,因为平白直叙,因为不擅长深刻的隐喻,可是我想,讲个故事没必要过多故弄玄虚,即使它的确少了几分隽永深长,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且把它就当成一个故事听,而这个故事值得倾听的理由在于,不仅有毛姆自身投射,也有几分我们自己的身影。冗长冗长地直到第二十四章,我才对这个故事有了点情绪。迪克罗先生,这位日内瓦公民曾在反对罗马教皇的斗争中与加里波迪并肩战斗过。等他清楚地看到为自由——所谓“自由”就是指建立共和国——所做的一切努力无非是换一副枷锁而已,便怀着厌恶的心情离开了意大利,后来因为政治上犯罪,被驱逐出日内瓦。毛姆笔下对迪克罗作了一番想象:在那股席卷了整个欧洲的的渴求自由的热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横在他面前的污秽杂物——那些在一七八九年革命之后的反动逆流中死而复燃的专制主义和暴政残灰——在每一个胸膛内点燃了一把更炽热的烈火,迪克罗热烈的信奉各种有关有关人类平等和人权的理论,同别人探讨、争论。在巴黎街垒后面挥戈战斗,在米兰的奥地利骑士面前疾驰飞奔;一会儿在这儿锒铛下狱,一会儿又在那儿遭到放逐,他总是希望满怀。“自由”这个字眼,这个似乎具有无限魔力的字眼,始终赋予他支撑的力量。直到最后,他被疾病、饥饿、衰老而压垮了。除了给穷学生上几节课以外,再无其他谋生糊口的手段了。而且他还发现自己置身于这座外表整洁的小城镇,倍受专制独裁暴政的蹂躏,其肆虐程度,更甚于欧洲其他城市。也许在他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隐伏着对人类的蔑视,因为他的同类,已背弃了他年轻时代所憧憬的那些伟大的理想,沉湎于碌碌无为的怡适之中。说不定三十年来的革命已经使他懂得,人类是不配享有自由的,他醒悟过来,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原来并不值得探求。再不然就是他已精疲力尽,正冷漠地等待从死亡中得到解脱。有言论认为迪克罗的悲惨命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变革,才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然而我实在越来越模糊我自己所处这个环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的界限了,甚至于在众多时候,我隐隐觉得,我们就是在走他们走过的路,各种转型期的矛盾,与他们当时的社会问题纷纷重合。迪克罗,这位曾经的斗士,在因病而受到菲利普的体贴后(不过是让他少上了一节课),犹豫吞吐地向菲利普道谢,“要不是您给我的那点钱,我早就饿死了。我全靠拿点钱过日子。”而后庄重而巴结地鞠了一躬走出房去。这时我同菲利普一样感到一阵心酸,菲利普心酸是他似乎有些明白过来,这位老人是在绝望的痛苦中挣扎着,在他觉得生活如此美好的时候,生活对这位老人来说却是多么艰难。我心酸,是从这里开始,感到了一阵人生的徒劳和悲哀。政治的漩涡席卷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可是究竟有何用处呢,还是说,它不过是饕餮头颅和热血罢了。对菲利普青年时代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海沃德,另一个是克朗肖。海沃德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文青,至于真伪,我倒辨不清。毛姆这么描述他:海沃德这个人是带着十足的书生气来观察周围的,没有一丁点儿自己的看法,他很危险,是因为他欺骗自己,达到了真心诚意的地步。他真诚地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却孜孜追求高尚娴雅,因而从他眼睛里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金色雾纱,轮廓模糊不清,结果就显得比实际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时,他却说谎言是美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菲利普对海沃德的态度一开始是热切的钦佩之情,我想这一点年青人都很难避免,这就像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海沃德无疑是炖心灵鸡汤的大师。看见海沃德,我多少有些赧然,我周围太多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了,包括我自己,也曾处于这个阶段。可是我才知道一生处于这个阶段会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情。这种人有几分才华,自我感觉始终良好,又自觉怀才不遇,埋怨他人和社会;夸夸其谈,却眼高手低,擅于用言语粉饰自己的失败;最重要的是,将自己视为高人一等。这就好像一个蠢货每天都在告诉别人自己是大智若愚,然而人家愚公感动上苍移了山,而你只能自己感动自己至死。于我而言,海沃德是一个警醒。克朗肖,曾将菲利普从“绝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他是个作家,对人生自有他的一套看法,他说“人们总抱着一种幻觉,以为自己的一直是自由的, 而且这种幻觉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我也乐意接受它了。当我采取这种或那种行动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是个有一只大作俑者。其实事成之后就很清楚:我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是各种各样的永恒不灭的宇宙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个人想防止也防止不了。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即使干了好事,我也不想去邀功请赏,而倘若干了坏事,我也绝不引咎自责。我所说的好事和坏事,完全是套用传统的说法,并没有赋予什么特定的含义。对我来说,‘善’与‘恶’这两个字毫无意义。对任何行为,我既不称许道好,也不非难指责,而是一股脑儿兜受下来…等你年事稍长,就会发现要使世界成为一个尚可容忍的场所,首先得承认人类的自私是不可避免的。”我假期的时候在读有关哲学方面的一些书籍,了解到这样的观点,“除了自由以外,我们别无本质,除了自由之外,我们什么都不是。即,我们是一种有责任进行选择的生物,但是我们不可能是我们选择的东西,而只能是选择这种东西的行动。”这是萨特的哲学,我认为是克朗肖人生观的一部分。菲利普向克朗肖询问人生的真谛,最后在克朗肖送给他的波斯地毯中悟出:生活毫无意义。地毯织工吧地毯的歌剧变得错综复杂,并非出自某种目的,不过是满足其美感的乐趣罢了。正如地毯织工那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度过一生的。倘若一个人不得不相信其行动是不由自主的,那么他也可以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其人生,人生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从生活、行为、感情和思想的五花八门的事件中剪辑些材料,他完全可能设计出一种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图案,一种错综复杂的图案,或者一种色彩冰粉的漂亮的图案。虽说这兴许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他认为自己可自由选择的幻想,虽说这兴许总是一种荒诞不经的幻想与缕缕月光混杂在一起的戏法而已,但这一切均无关紧要:生活看上去就是如此,生活没有意义,一切都微不足道。一个人可以从宽阔无垠的生活长河中掬起几滴不同的水,拼凑成自己一种格局,从而使自己心满意足。生活不过就是这个格局的完成。这很有些无为而治的感觉,可是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吧,发生再多的事情,不过是使生活的格局更趋复杂罢了,然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格局,而随着你的死亡,它也立刻消失,还有其他更多的东西吗?“智力不适应精神的功能。”在文学课上解读文本《你别无选择》的时候也有涉及这一问题。菲利普在学画的时候,遇见了富瓦内先生,是他让菲利普意识到理想与能力的不对称,并且指引他该如何做出决断,他说,“等你追悔不及的时候在发现自己的平庸无能,那才叫人痛心呢,但再痛心,也无助于改善一个人的气质。”这在范·赖普斯、米格尔甚至于海沃德的身上都得到了验证。《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那些听从了内心召唤前仆后继的人们致敬,另一方面,我又对那些最终未能抵达心中圣地的人们报以同情。许多人说,为了梦想放弃一切。梦想实现了,这种放弃当然可喜;而倘若倾尽所有还是徒劳,那么当初也许你拐了个弯会不会好些。当然,不乏有人不论结果,只享受过程,有这种心态固然是好的。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就如克朗肖临终前说的,“一个人要是准备承担一切后果,那他干什么都没有顾忌。”这种悲剧的崇高感一度感动我又一度让我不忍,这大抵就已经暗示我是个不够决然的人了。说回书名,《人生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纵观全书,大家总结出来,菲利普受到的枷锁是:生理的残疾、宗教的束缚、艺术上天赋的缺位、经济上的不够独立、情欲的纠结,包括到最后,他的爱情——有人说,成为了他最大的枷锁。我却突然有些领悟,可不可以说,这些枷锁,正是人生意义所在。有人说这是理想主义的幻灭,但我想毛姆已经在文中很清晰地表明了现实主义的立场。菲利普在他的这些经历中,既有孤独之感,也受到过慈爱的佑护,既曾落入困境,也最后得到幸福;各种滋味,他都一一品过。因此,我想,既然说人的本质是自由(除了自由我们什么也不是),也就是说这是一张白纸,而所谓枷锁便是在这纸上的各种描画。所谓束缚,是你存于生活的基础。倘若你要逃离,抛弃这些束缚——反正终究是无法逃离无法摆脱——那生活还剩下什么,一个纯粹的意志又有什么用处。我仍旧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但如今我身上的某种曾经灼人的光好像渐渐淡了。我自笑不知道是韬光养晦还是能量衰退,但我想也许是能量转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甘愿归于平常生活的人们,身上何尝不是带着一种英雄气息。我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纠结于表达与表演的关系,唯恐太多的表达成了表演。我不甘愿让写作成为一种表演,同时又对自媒体泛滥时代下的诸多煽动感到不满。在我看来,表达可以不太深刻,但是诚恳是必须的。我太看重诚恳二字,突然间就不想写了,担心自己沦为同类。后来被一些小小的关怀点通,被故人的不厌其烦所触动。如果你的表达被需要,如果你自知那是表达而非表演,那还有其他什么要顾虑的呢。况且,人生许多关节的打通都还得益于他人的表达,除了对此默默感激,我还能做的就是也写下一些故事,希望有益于他人。除了阅读,二十年来,我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坚持到底的了,所以啊,我应当好好爱惜这个习惯才是。然而迫切想要成为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政治家或者一个媒体人的心却冷静许多了,我需要在更多考验里了解自己是否具备这种才能,不是吗?菲利普在三十岁的时候找到了答案,现在我二十岁,我带着答案走,会走成什么样子呢,最后我总会知道我自己的答案。送上这段话作为结尾,这是菲利普最后的领悟:“他仿佛觉得,他一辈子都是遵循着别人通过嘴说手写向他灌输的理想形式,而从来不是依从自己的心愿行事的。他的一生总是受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受他真心想做的事情所左右…他总是生活在对未来的憧憬里,却接二连三坐失眼前的良机。他的理想是什么呢?他想起了他那个要从纷繁复杂、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中编制一种精巧、美丽图案的愿望。一个男人来到世上,干活,结婚,生儿育女,然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然而最完美的人生格局…屈从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却要比千百次胜利有意义得多。”

《人生的枷锁》:要美 更要真

毛姆称这本小说不得不写,调动了他30年的积累。写完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将心中的积郁一扫而空。这也应了那句话,写作是一种疗伤。主人公菲利浦不断寻找人生意义的30年,是以毛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索打底。现实中的严重口吃,小说中的跛足,自小父母双亡,由牧师伯父收养,去德国游学一年,回国后在会计事务所实习一年,后又去医学院5年,这些现实中的经历在小说中也有了一一对应。小说情节总免不了虚构,更为真实的是人物心理的成长脉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极为复杂的内心的流变。不断探索,渴望懂得人生的真谛。曾经皈依上帝,却又信奉了只要注意街角的警察,而可以为所欲为。曾经被母亲期望着过一种虔敬的生活,却又在生活中一度失去信仰,无所依傍,甚至以为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唯一能使他感动的,是自然的美。在德国,他第一次被自然的美所折服,又在此后,在无所信的情况下,被美拉回到生活中来,感到自己还活着。或许作者认为皈依理论不如信奉直觉。要被人教条地教导如何去做,不如依靠直觉,来得真实自在。书名的两次变换,从美出自灰烬,到人性的枷锁,前者有种涅磐的希望,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美。后者显得沉重很多,是无法摆脱的,只要作为人就附属的一部分的枷锁。但是接受它,是作者给出的答案。所以他决定接受沙莉,因为他意识到理想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而近在眼前的幸福,不及时抓住却会失去,人生总是会跟枷锁相伴,完全的自由并不存在。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应该是每个人都曾做过的事吧。在毛姆的小说,如《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里,我们看到他还是在孜孜不倦的作着这种考察。《月亮》里那位以绘画为人生意义的画家,《刀锋》里那位四海云游一解心中困惑的美国青年,他们的人生选择都超越凡俗,他们放弃家庭、责任,只为自己心中不息的烈火苦苦寻觅,并且在最终也都能各得其所,画家在塔西提岛绘画终了,美国青年放弃所有钱财,投身生活的洪流,大隐隐于市。与那些超凡脱俗的主角相比,《人生的枷锁》里的菲利普是最易引起我们共鸣的一个了。因为菲利浦所有成长中的困惑,他的不息的探索,他的犹豫与挣扎,都是每个人不陌生的。只要你也成长过,你就会时时感到与菲利浦神思和一。这里面对菲利普阴暗心里的揭示,怕是这部小说被人称作真诚的重要原因。比如他的初恋,出于好奇和一个老女人相好,后来却唯恐避之不及。通俗小说作家诺拉令他感觉到温暖,但他后来还是抛弃她。对于他的几次爱情,毛姆毫不隐讳地剖析了他的自私自利。这里面最奇特的恋爱就是他唯一承认爱过的女人,米尔德丽德。他认为米缺乏女性魅力,却无法自拔,米一次次背叛他,声明不爱他,可菲利浦还是在她每一次危难时倾囊相助,他一方面鄙视她,可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她,只要她回来,他都会接纳她。他对米的爱情似乎更像是受虐狂。而唯一一个施与了太多笔墨加以赞美的沙莉,菲利浦却认为自己并不爱她。可以说,这是一种奇特的爱情心理。还有菲利浦对伯父的廉情寡义,为了尽快得到他的遗产,他不仅诅咒、甚至盼望着伯父的去世,伯父作为一名牧师对生命的留恋,在他眼里也是一种伪善,是对上帝的怀疑,否则他就应该高高兴兴到上帝那里,又何必苟延残喘,迟迟不肯离去。这种异常冷漠、尖刻的心理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作者毫无保留的写出了菲利浦极为真实的内心脉动,可说并不光彩。他的自由拒绝责任。他的眼中只有自己。这样的写法也可见作者一种深深的自省。对于苦难生活的经历,对于穷苦人的同情,使本书洋溢着一种仁爱的温情。人性的复杂,美与丑,对陌生人的同情,对身边人的冷漠,菲利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却也特别的真实。对于人性的丰富复杂的描摹,本书还是下了一番真功夫的。

何谓人生?

最早看过的毛姆的小说是《月亮与六便士》,对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毛姆将他比喻为森林牧神潘的那一段。之后便四处搜罗他的书,拉拉杂杂找下来到也看了不少。《人生的枷锁》是最近读的一本,而因为最近生活环境的关系,对此便多了些感触。菲利普算是个极为普通的青年,右腿的残疾或许是让他多少有了些不同于一般孩子所会经历的磨难。可相较于一般的励志小说,毛姆在此似乎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这份残疾便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枷锁’。毛姆一开始为这篇小说所定的标题并不是这个,而是‘美自灰烬中来’。确实可以想象为何最初的标题会是这样,青年菲利普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是在把他导向一个目的地‘美’。生命之美,自然之美,人类之美,这世上万物所包含的一切都含有某种‘美’的成分在当中。可这份美益发的凸显出这人世的残酷与无常,人性的卑劣与生活之艰辛。每个人似乎都在背负着自己枷锁艰难前行,菲利普在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他思考的材料。

一棵松树的一生

树林中的空地上生长着一棵老松树。几百年了,自从老松树抬起头那天,其他树都离他远远的,它只能自己一天天的孤零零站在原地。不知什么时候,老树感觉脚下有微微的阵动,竟是一株小松树苗。   老松树欣喜万分,为小松树遮风避雨,生怕风吹折了它,雨淋坏了它。地下的根茎都绕着小树的嫩根,帮他松软泥土。小松树在老树的照料下很快的长高长大。   一天,一只从远方飞来的鸟儿落在老树枝桠上,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小松树抬头跟鸟儿说话。    你从哪里来?    森林外面,很远的地方。    森林外面有什么?    有海,还有森林。    森林里有几棵树啊?    就像海里的水一样多呢。    海是什么?    还是望不到边的大湖。    大湖里有什么?    有大船。    大船什么样?    大船上有像老树这么高的大桅杆,可威风呢。   小松树开始梦想大海上的大船,大船上的桅杆。它想长得像老树那么高,但是老树为什么没有成为桅杆呢?   好多年又过去了,小松树长到了大树及膝高,发现由于他们挨得太近,小松树无法继续生长了。而老树早已不再长高。小松树渐渐开始讨厌老树,为什么它总是挡着自己继续生长。于是它憋足了劲,努力抢夺阳光雨露。   不知又是多少年,小树长到老树一半高了,它满意地看着老树日渐歪曲的躯干。终于在一个雨夜,老树在大风中倒下了,枝杈尽头刚好触到了空地边缘的树木。。。。   小松树开始自己承受风雨烈日,在骄阳炙烤下它记起了老松树撑起的阴凉,庇护的枝桠。但是想到自己会成为大海中大船上的桅杆,它便兴奋地抬头仰望。   终于有一天,三只两条腿走路的动物来到空地,他们围着小松树看了又看,用手拍拍,然后坐在歪倒的老树上休息。小松树想跟他们说话,但他们发出刺耳的听不懂的声音。   不消一会,小松树感到脚下剧烈的疼痛,浑身的枝叶都颤抖着,而后便昏迷了过去。   醒来之后,小松树发现身边没了老树的躯干,没了空地,没了星空,没了鸟语虫鸣,没了其他的树。周围暖烘烘的,飘着咖啡、火鸡,以及腻腻的甜味。虽然仍然浑身都疼痛难忍,小松鼠发发现身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东西。开门声之后,一阵音乐伴着儿童的喧闹,小松树又昏迷了过去。   再次醒来,周围一片昏暗,扑鼻的霉味,胡乱堆放的旧家具。一道亮光射入,小松树被拖拽到拥挤的小院。刺骨的寒冷,一柄冰凉的利器直入身体。。。。   噼啪的火光中,浓烟中,一缕黑烟悠然地飘升到很高很高。。。从后来小松树长到老松树及腰后被砍作圣诞树可以知道,其实空地没有很大,老松树也没有很高。他们都生活在及其有限的空间中,接受有限的信息。   老松树生老病死都没有走出这片森林,甚至这片空地。而小松树的理想让它对老松树由爱生恨,并以不切实际的理想最终破灭为终。菲利普最终与莎莉的结合不可以说是一个不好的结局,虽然与他美好的理想相去甚远,但这也算是他大彻大悟之后的一个结果吧。在小说的描述中理想永远只是理想,离现实太遥远,而人生只是一块破旧的波斯地毯,毫无意义。其实在我们二十多岁的年纪,还是要有各种理想与梦,这正是做梦的时候呢。现实永远比理想差一步,如果连梦都没有了,现实真是要糟糕到无可救药了。人生还是充满了各种美妙的事情,各种未知的遭遇,抛开这些,再带上些菲利普最后的坦然,人生其实并非枷锁。

人生

很喜欢这本书,读的时候跟随作者的经历我的精神世界也在一次一次的迷惘,挣扎,解脱…… 读过很多外国小说,自认为这是读过最有价值的一本书,

读后感

在学校里的最后几个日子了 ,整天无所事事,才终于把人生的枷锁看完,这个时候才发现有好多美好的东西没有去看。书里写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年轻的姑娘赖普斯,理想成为画家却缺乏天赋,有着惊人的毅力,然而也是她的固执,最后在生活的压力下自杀。诗人与作家克朗肖,消极避世,满足与酒精所带来的麻痹,因此而落下不治之症,静悄悄的死去。有着理想却不肯行动的海沃德,莫名其妙的死去。牧师一生对基督的信仰,在即将进入天国的时刻,却暴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这些人,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年轻时都有着自己的理想,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了努力,然而最终他们的无声无息的死去,留下一堆白骨,于世界没有一点的影响。非利浦的一生总在寻找人生的价值,而最后却得出结论:生活没有一点意义。多少有些消极的味道米儿德丽德,一个庸俗不堪,不懂得爱情,不知道吸取生活的教训的女人却让菲尔爱的死去活来,这一点我怎么也想不通,只能说明他太软弱无能。莎莉,美丽性感而仁慈,有着天生的母性的爱。最终让菲尔放弃世界的计划而与她结婚。这就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也意味着菲尔的人生之路到此结束。好象是个完美的结果,但是不喜欢,他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然而这或许就是毛姆真正的体会呢,在经过了许多的理想追求与失败之后所希望过的安定的生活

一些书抄

……一般来说,婴儿意识不到自己的躯体有异于周围物体,乃是自身的一部分;他要弄自己的脚趾,就像耍弄身边的拨浪鼓一样,并不觉得这些脚趾是属于他自身的。只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疼痛感觉,他才逐渐理解到自己肉体的存在。而对个人来说,他也非得经历这类切肤之痛,才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不过这里也有不同的地方: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同样感觉到自己的身躯是个独立而完整的机体,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样感觉到自己是以完整而独立的个性存在于世的。大多数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会产生一种落落寡合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并不总是发展到明显地同他人格格不入的程度。只有像蜂群里的蜜蜂那样很少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人,才是生活的幸运儿,因力他们最有可能获得幸福:他们群集群起,融成一片,而他们的生活乐趣之所以成为生活乐趣,就在于他们是同游同行,欢乐与共的。我们可以在圣灵节那天,看到人们在汉普斯特德•希斯公园翩翩起舞,在足球比赛中呐喊助威,或是从蓓尔美尔大街的俱乐部窗口挥手向庄严的宗教队列连声欢呼。正因为有他们这些人,人类才被称作社会动物。——第十三章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至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去发现:过去念到过的书,过去听到过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异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根钉子。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对于菲利普来说,世上再不会有比与海沃德为伍更糟糕的事了。海沃德这个人是带着十足的书生气来观察周围一切的,没有一工点儿自己的看法;他很危险,是因为他欺骗自己,达到了真心诚意的地步。他真诚地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却孜孜追求高尚娴雅,因而从他眼睛里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金色雾纱,轮廓模糊不清,结果就显得比实际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时,他却说谎言是美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第二十九章

选择幸福就等于承认失败

十岁出头,你看了《约翰克里斯多夫》,辗转反侧,浮想联翩。为英雄的浪漫主义精神而深受感动,你幼小的心灵预设了未来的人生必然荆棘丛生,而人的伟大精神必然冲破困难,破云而上,即便失败也充满悲剧意味。你觉得理想的人生应该这样度过。你收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悲怆,这些宏大的叙事为《约翰克里斯多夫》伴奏 ,令你的幻想超越了平凡的日常生活以及繁冗的课业,你磨砺你的梦想,怀揣钻石之心,耐心打磨。十四五岁,你认为自己绝不平庸,因此毅然唾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因为这些作品无法满足你对于自己“独特个性”的寄望。你阅读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诗歌……你在深夜收听电台节目,仰慕摇滚乐队和爵士乐。你把这些梦想收在心底,这些爱好让你与其他人——庸俗、平凡的“他人”划清界限,你渴望出发。十八岁你开始独自求学生活,爱情和丰富的新生活让你着迷,五光十色,缤纷斑斓,你在观察和体验中认识人生,体验忧愁和甜蜜;二十二岁,你为了生计投身工作,学院中的习惯和信心正在瓦解,而大城市的灯光催促着你的心,为了一点点华丽的物质需求,你需要更多心思向上爬行。二十五岁,你开始厌倦了,你四处旅行,变换工作,学习新知,以保持人生的开放性,你不承诺也不拒绝,不接受现成的描述,你想充当变色龙,令人捉摸不透,如此你在壳子里呆的更加自在。家人和社会的期望束缚了你的飞行,你为此抱怨,但事实上,你会承认:只有自己束缚了自己,其他一切都是借口……你在失与得之间首鼠两端,狡猾、有趣,外加一点儿懦弱。你目睹了人生的变更,知晓死亡和意外,三十岁时,你必须面对自己老去和死去的必然性,所有一切都会失去和瓦解。你追寻人生的意义,但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怀才不遇,有人锒铛入狱……你相信命运,但又不想放弃自由意志的虚拟假设。你盘算环球旅行,幻想旅行的意义,却更不愿失去安全感,未来的稳定感。就像筹码,在轮盘赌时,各压了三分之一。你研究星座,周易,老子,基督教,神秘学,奇门遁甲,了凡四训……三十岁,你阅读《人生的枷锁》,你无不惆怅地想象着菲利普,那块儿波斯地毯,他大伯死时撞击玻璃的绿头苍蝇。……你十分害羞地将所有感慨迁移于自身。你也默默重复:选择幸福就等于承认失败,但那也是值得的,比很多成功都有意义。——人生并不是冲破什么,你也无需挑战,除非你设立了若干假想敌……你不是独特的一个,也不大可能冲破局限,你创造不了什么,甚至痕迹都没有……那些幻梦啊!NO,但是很快,骄傲的你又开始怀疑:这种软弱的判断来的是否太早了?可是幸福和宿命啊……来点预示吧!无论如何,眼下阳光正好。

<人生的枷锁> 一点读后感

毛姆的书从来不会平淡无奇,从来不会让你读后索然无味,他总会指出一些事实,让你思考。对于爱情,对于女人,他似乎可以说是看的透彻,简直就是比女人还懂女人,虽然他很少去直接评价,而是通过描写向你暴露真相。毛姆是一个聪明人,一个敏感的,内向的,和我有着惊人相似的人。书里有很多段与不同的人的爱情,友情故事非常精彩。米尔德丽德,虽然专家说这个人物的原型也许是个男人,因为毛姆被怀疑是同性恋,不过我却觉得米尔德丽德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女性形象,一个世俗,无情,冷血,唯利是图,没有爱情的女人。他和莎莉的爱情虽然篇幅不多,却也极美,那段描写似乎能让人嗅到海的咸味,泥土的芬芳,莎莉又是一个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姑娘,也许毛姆是对女人没情感的,他眼里女人也许是丑陋或者微不足道的,可是他笔下的女人又是如此的逼真。这是一部成长小说,虽然是第三人称叙述,但很明显事物的描写都透着他当时的主观看法和情绪。所以一个人物会随着他本人的成长而变化。对于海沃德,他由崇拜,到鄙夷,到同情,成长小说就是这样的富有层次感,让一个人物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在主人公的人生中,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人并不相互关联,但是本身的遭遇各自成一个动人的故事, 如那个学画的女学生的悲惨境遇,克朗肖,那个海边的老医生,通过对与这些人接触得描写,一方面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一方面从其它人来展现人生的真相,向读者,同时也是向男主人公,这些无不给男主人公以启发并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男主人公到最后也是保有着本来的纯真和激情的,这正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我认为毛姆和我之所以相似的地方,一方面天真,一方面又深刻,也许只有真正童真的人才能更深刻,更具有大智慧。 这是一部很散的小说,主旨是为了写人生,他归结出的是人生并无意义,所以由此才会潇洒的面对人生,把他当做艺术品来设计,才会更具有幽默感而不是痛苦和严肃。也许毛姆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文学巨匠,还是因为他的这个看似消极的人生观,他并不具备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辉思想和胸怀。但是他的书给人的启发却也许是更深刻,也是更实用的。全书因那些生动的人物而精彩,因主人公的思考,反省和奋斗而深刻起来。虽说情节不够扣人心弦,但读后却颇感回味,给人启迪。

自由与枷锁

看毛姆的小说《人生的枷锁》,一直想到那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的枷锁》是自传体性质的小说,主人公菲利普身上,有着毛姆的影子。自小成为孤儿,身体残疾,在冷酷无情的牧师大伯家中长大。在学校里受到同学、老师的嘲笑和欺侮,养成了孤僻、内向、敏感、善于思考的性格。长大后,菲利普没有按照伯父的希望,从事神职,而是先后到德国和巴黎学习。在德国,他抛弃了宗教信仰,在巴黎,抛弃了做画家的艺术梦想,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医生。在巴黎,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穷困潦倒的法语老师克罗迪,终日无所事事,爱慕虚荣,喜欢高谈阔论的诗人海沃德,无绘画才能却立志献身艺术的穷学生范妮,落魄文人克郎肖,善良的公司小职员阿尔特涅……年轻时,他们无一不有远大的理想,但奋斗一生,到头来却发现,理想就象美丽的肥皂泡,一一破灭了,他们要么在困厄中过着毫无希望的日子,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要么,就只有含恨离开这个世界……菲利普就是以范妮为镜子,认识到了自己在艺术上的毫无希望,才毅然决定抛弃从小的艺术梦想,象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的。如果说,身体的残疾,宗教的束缚,成为画家的梦想,都是菲利普的人生枷锁的话,我觉得,爱情是他最沉重的枷锁。那些女子,无论他爱过的,还是不爱的,都在他的人生中留下的浓浓淡淡的痕迹。他先后与五名女子有过复杂的感情纠葛。在他渴望有一场艳遇的二十岁,遇到了来伯父家里度假的三十七岁的老处女威尔金森小姐,和她有了一段风流韵事,成为他自己后来躲之唯恐不及的初恋;在巴黎,贫穷的范妮爱上了他,却在还没有来得及表白时就被贫困逼到绝境,上吊自杀;和乐观温柔的庸俗小说作家诺拉有过一段温馨的同居生活;对虚荣无情、庸俗的酒店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产生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在阿尔特涅的女儿,安静温柔的姑娘莎莉的怀抱中找到了爱情的归宿。在那么多的女子中,他真正爱的,只有米尔德丽德。这是一场很难理解的爱。菲利普自己也认识到,米尔德丽德庸俗透顶,只喜欢金钱,虚荣而无情,他恨她,鄙视她,并因自己爱上她而鄙视自己,可是他就是爱她,每次她受到别的男人的欺骗和伤害来到菲利普这儿,菲利普都给她温柔的抚慰与安定的生活,为了她,花尽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流落街头。但最后,菲利普终于从对她的感情中解脱了出来,而米尔德丽德,这个以嫁人作为终身衣食的庸俗女子,最后也终于被人玩弄、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消失到伦敦的灯红酒绿之中。莎莉是菲利普的好朋友,善良的公司小职员阿尔特涅的大女儿,一个美丽温柔安静的姑娘。菲利普并不爱她,但在他三十时,他已经明白,生活本身是虚无的,并没有什么意义,爱情对自己,也已经并不重要,他现在想要的,只是“要从纷繁复杂、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中编织一种精巧、美丽的图案……干活、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最简单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这些,莎莉能够给予他。这让他感觉幸福。他们,将要到南方某个面临大海的小渔村,开一个诊所,“在望得见大海的地方租幢小房子,眺望着打眼前驶过的一艘艘大轮船,目送它们驶向那些他永远到不了的地方。”但奇怪的是,这样大团圆般的结尾,并没有让读者感到轻松,反而是异常的沉重。“那些他永远到不了的地方”,都是他的理想啊。牺牲了理想换来的幸福生活,能有多少深度?爱情与幸福,其实也是枷锁,枷住了理想的翅膀。很显然,小说并不是自传,主人公菲利普选择的平凡而完美的结局和毛姆的一生,是并不一致的。毛姆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离家乡,曾经到过比利时、瑞士、俄国和远东如中国等地,在地中海边的法国城市里维埃拉住过,最后,还到美国住过多年。小说的结局和毛姆自己一生的生活轨迹之间的两种选择,在我看来,也许反映了作者自己内心的矛盾。理想,幸福,爱情,生活……人生的真谛,也许是永远都找不到的。每一种生活,都有自己的幸福,也都有自己的无奈之处。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但一个作家,却可以自己选择一种,让自己作品的主人公选择另一种。这也许是一个作家的幸福之处吧。


 人生的枷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