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历史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539134994
作者:邱立坤
页数:301页

作者简介

知道点中国历史,ISBN:9787539134994,作者:邱立坤

书籍目录

数风流人物 兵家之圣孙子 杀戮无度的白起 孙膑围魏救赵 千古一帝秦始皇 大风起兮云飞扬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雄才大略破匈奴 龙城飞将李广 卫青不败非天幸 马踏匈奴霍去病 云台二十八将 以史为鉴知兴替 风尘侠士李药师 夕阳红处是长安 无以复加郭子仪 皇袍加身开太平 威震三关杨家将 岳武穆精忠报国 留取丹心照汗青 杀戮功臣最多的皇帝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览历史烟云 盘庚迁殷真实的西游记鉴真东渡安史之乱会昌灭佛蒙古西征四大汗国土木之变晚明三案七大恨清初三大颖案……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杀戮功臣最多的皇帝是谁?雍正篡位是不是事实?你了解西藏神秘的转世之说吗?中国的疆域最大曾经有多大?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楼兰古国因为什么而消失?谁的发明使得全世界文学大大进步?——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前言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的一批学者编了一套"知道点"丛书,邀我写序。我对丛书的名称有点好奇,一问,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决定写了。原来,这套丛书里每一个标题,都以"知道点"开头,如《知道点中国历史》、《知道点中国文化》、《知道点世界文化》……,落脚点都显得宏大, 而着眼点却很谦虚,显出青年学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自以为已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口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草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 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立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一次全国直播的青年艺术人才大奖比赛,比赛中有一项文史知识测试,结果出乎意料,几亿观众对这一部分的关注远远超过比赛的主体项目,各省观众对于自己省派出的选手在艺术技能上的落败并不在乎 ,却无法容忍他们居然答不出出那些文史知识的试题。由此可知,直到今天, 很多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文化上寻求自身尊严的,这很不错。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又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探人,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网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二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这就像线路的设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缆索铺设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识海。不仅更懂、更熟识,而且也更高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北大青年学者们编写这套"知道点"丛书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新世纪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弃人类以前创造的文化历史背景,却又不能让以前的创造来阻断今天的创造,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山路划定者和缆索铺设者。只有这样,壮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财产。余秋雨

内容概要

邱立坤,北大青年学者,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研究。 

章节摘录

数风流人物 兵家之圣孙子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那么孙子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军事家;如果说《孙子兵法》排第二,那么就没有哪一部兵法敢自称第一。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贵族家庭出身为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之道。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些对少年孙武军事能力的熏陶与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庆封。后来,内乱与日俱增,齐国宫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念头。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前517年),孙武逃奔到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继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并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其中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七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十三篇《孙子兵法》呈给阖闾。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对他说道:“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的宫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阖闾调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孙武向她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她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代清楚,并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诫,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对宫女们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交代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既已交代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我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将军不要杀她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过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的确善于用兵,就任命他做了将军。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理国,制定了以破楚为首要任务,继而向南征服越国,而后进军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和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继而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时机未到,需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战法来骚扰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官居令尹的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国极其怨恨的情况,遂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国之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翼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辅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里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弃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楚国。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孙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为后世奉献了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这薄薄的一部书是对上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春秋时期先进的社会思想交合的产物,是尚武崇智的齐文化孕育的奇葩,同时也是孙武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不但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指挥员们在战场上角逐胜负的指南,而且已登上了一些国家的最高“殿堂”,成为他们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在非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所包蕴的智慧,真可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杀戮无度的白起在秦兼并天下、征服各诸侯国的战争中,秦将白起指挥了数十次重要战役,战功赫赫,影响深远。可以说,白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杀人如麻。与他为敌的人要杀,已经投降的人还是要杀。周郝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白起被秦昭王任命为左庶长,率兵夺占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并继续北进。韩、魏联军三十四万人据险迎战,此时秦军兵力不到韩、魏联军的一半,双方相持。翌年,白起利用韩、魏两军之间互相猜疑、互不配合的矛盾,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先以一部牵制韩军,集中主力猛攻魏军,在消灭魏军后,再围攻韩军,取得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俘韩主将公孙熹的战绩,他因功晋升为国尉。二十三年(前292年),白起升为大良造(最高军事长官),率兵攻魏,攻克六十一城。三十六年(前279年),白起奉命率兵数万攻楚。楚是战国七雄中土地最广,人口和兵员最多的国家,但君臣不和,武备不修。白起的兵力虽仅及楚军的十分之一,仍决定奔袭楚国。秦军顺汉水南下,攻占邓(今湖北襄樊北),逼近楚的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楚急调大军数十万北上守鄢。白起见难以攻克,便在鄢西百里处筑坝蓄水以灌鄢,淹死楚军民数十万人,随后乘势攻占西陵(今湖北宜昌)。翌年,他率军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置郢为南郡,白起受封武安君。三十八年(前277年),白起又溯江而上,攻克巫(今四川巫山北),再南下平定黔中(今湖南西部)。四十二年(前273年),赵、魏联军攻韩,白起率兵去救,大败联军,斩魏兵十三万,溺死赵军两万人于黄河中。五十一年(前264年),白起率兵攻韩,至五十三年(前262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韩本土和上党郡的联系。韩王想割上党郡以求和,郡守冯亭将该郡十七城献给赵国。五十四年(前261年),秦派兵攻赵,克上党,进至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将廉颇坚守长平,秦难以攻下,乃派人携重金入赵,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赵王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次年八月,赵括至长平即改变廉颇的部署,要同秦军决战。秦任白起为上将军去长平前线指挥。为麻痹赵括,秦对此项任命秘而不宣。白起利用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交战时佯败而退,赵括率军猛追至秦军营垒。白起以一部坚守,以两万人迂回到赵军后面,切断其退路;另以五千骑兵冲乱赵军营垒,防止出援。赵军被分割、包围后,只得就地筑垒,转攻为守,白起见赵军仍有战斗力,乃围而不攻。至九月下旬,赵军已绝粮一个多月,赵括多次组织突围无效,本人被乱箭射死。白起乘势发起总攻,赵军四十余万人全部投降。传说白起允许赵军投降后,又说:“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除释放二百四十名最年轻者外,将其余全部活埋。长平之战一举歼灭赵军四十五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歼灭战先例。白起前后大小七十余战,从无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最高军事长官大良造,并受封为武安君,六国人闻白起之名而色变。长平之战共歼敌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两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居二分之一。长平战后,赵国青壮年几乎死伤殆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连一向弱小的燕国都趁火打劫,出兵攻赵,幸被老将廉颇击败。此后赵国虽有名将廉颇和李牧两人,却已元气大伤,为秦所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白起为秦国立下战功无数,最终却为秦王所忌,不得不自杀而死。他临死前终于向命运屈服,认为自己有这一天也是杀人过多应得的报应。正所谓“罪莫大于杀已降”,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连上天也容不得他了。但是正如白起所言,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放掉俘虏,那么战争将难以止息,各国纷争的局面将继续维持下去,战争所带来的灾乱也将继续,天下统一就很遥远了。孰功孰罪,实在难以判断啊! 孙膑围魏救赵在中国人的词典里,孙膑是和三十六计之一的“围魏救赵”联系在一起的。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裔,曾和魏人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深感自己的本领不如孙膑,怕他超过自己,就派人将他骗到魏国,施以刑罚,将他的膝盖骨剔掉,使孙膑终生残废,想让他从此避世隐居。孙膑惨遭迫害,并没有心灰意冷,他默默地等待机会。后来齐国使臣到达魏国时,孙膑暗地里会见使臣。齐国使臣知道他乃当世奇才,便偷偷地将他送回齐国。齐将田忌知孙膑之才,极为敬重,待如上宾。田忌常与齐王赛马,赌金甚高,但因马匹不如对方,经常在比赛中败北。孙膑知道了田忌他们赛马的规矩,就对田忌说:“将军押上重金,我一定能让您得胜。”田忌深信不疑,押上千金。开赛前孙膑对田忌说:“您用自己的下等马和大王的上等马比赛,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比赛,用自己的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比赛。”结果一负两胜,赢了齐威王一大笔钱。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讨教兵法,发现他确实是大将之才,因孙膑身体残疾,只好拜他为军师。孙膑终于以赛马这种纨绔子弟所喜好的游戏得到了国君的赏识,有了显名后世、扬威疆场的机会。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庞涓率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出兵援救赵国。田忌的意见是率军直趋邯郸,孙膑献计说:“要解开杂乱的结就不应该生拉硬拽,要劝阻别人打架就不能一块儿动手。避开强势,攻击空虚部位,利用有利于我的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停止攻击,事情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现在魏国和赵国互相攻打,精锐部队必然都在外面战斗,而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弱残兵。将军不如率领军队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那么魏国必然撤军自救,这样我们便一举解了赵国之围,而且可坐享以逸待劳之利。”田忌听从了他的建议,魏国果然撤掉围困邯郸的军队,回来救大梁。齐军在庞涓回师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伏兵截击,将魏军击败。“围魏救赵”变攻坚为击虚,变被动作战为以逸待劳,变击敌有备为出其不意,比直趋邯郸参战确实高明得多,成为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和“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代名词。公元前342年,魏国与赵国联合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仍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直趋大梁,迫使攻韩魏军回救。与桂陵之战不同的是,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兵十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不但决心击败齐军,而且确定了乘势吞并莒地的战略意图。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认为齐军胆怯懦弱。善于用兵的人就应利用其骄傲情绪而使之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兵法上说:‘急行百里同敌人争利,主将就有受到损折的危险;急行五十里同敌人争利,部队只有半数兵力赶到。’”因此,孙膑定下了减灶增兵的计策。齐军进入魏境后首先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减至5万个锅灶,第三天减至3万个锅灶。庞涓率军回国后,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懦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它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于是,他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孙膑料定庞涓天黑时候应当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多为险崖峭壁,是设置埋伏的好地段。孙膑命人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之处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同时,田忌派遣万名士兵持弓箭伏于道路两旁砍倒的树木之下,约定说夜里看见火光亮起,万箭齐射。庞涓于天黑时候追到马陵,发现马陵处一棵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他还未读完,齐军万箭骤然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彼此失去联系。此时庞涓知道自己中了孙膑诱兵之计,败局已定,无力回天,羞愤之下自杀身亡。孙膑“围魏救赵”、“减灶增兵”至今仍为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为后人所称道。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孙膑所著兵法的残简,经过整理,现已结集出版,为后世研究孙膑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空前绝后的大英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第一个在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的人,是皇帝称号的发明者。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犯中原,焚书坑儒终结百家争鸣,也为汉朝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埋下伏笔,郡县制更是奠定了东亚大陆大一统的基础。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被拥立为秦王。八年后,在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亲理国政。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等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厉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公元前230—前221年,历经十年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等诸侯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相互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秦始皇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他让大臣们讨论他的称号,有的主张用“帝”,有的主张用“皇”,这主要来自远古的三皇和五帝传说。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最后将“皇”和“帝”并称为“皇帝”。由皇帝来掌握全国的政权,不再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后诸侯各自独立,中央无法控制,容易导致天下大乱。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对名称也做了规定:皇帝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同时,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秦始皇为了将大权集于一身,日理万机。白天审理案子,晚上还要批阅公文,而且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一石在当时是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也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代替夏商周时代的分封。这两项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下令除保留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外,将原来六国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部署修建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长城西起陇西的临洮(现在的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现在大同江一带),长达万里。为消灭战争,杜绝人民群众的反抗,秦始皇下令没收天下的兵器,然后熔化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以防作乱。又修建官道,即驰道。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东面的河北和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驰道宽达五十步,两旁每三丈远就种一棵青松树。驰道的建立,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令的及时传达。为了根绝先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迁到了咸阳,这样既便于监视,也繁荣了都城的经济。同时,秦始皇还改革并统一了原来混乱的度量衡和货币,使汉字也得到了统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秦时的疆域异常辽阔,北到长城和阴山,南到南越(即现在的岭南地区)。秦还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进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陇西,东则延伸到了辽东。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折,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焚毁。凡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最后只留下关于农业、卜算和医药的书籍。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下令全国进行焚书,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严酷的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同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到此遇到严峻的挑战。秦始皇在修建长城之外,又大兴土木修建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和庞大的骊山陵墓。这些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数百万人参与服役,而当时秦国的人口总共不过两千万。几个庞大的工程就足以毁灭这个国家了。秦始皇去世一年之后,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贫苦百姓纷起响应。秦王朝仅存在十五个春秋,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一首《大风歌》吟出了刘邦的豪情壮志和雄图远略,吟出了大汉王朝四百载绵绵帝统。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江苏沛县的亭长刘邦奉令押送一批民夫往骊山修筑陵墓,途中,民夫边走边逃,愈来愈少。他干脆将他们全都放走,隐藏在芒砀山,等待时机造反。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刘邦在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占领了沛县,被推举为沛公。陈胜死后,他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成为了反秦的主力。秦王子婴元年(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十万大军抵达灞上,子婴投降。刘邦进入秦都咸阳,秦朝灭亡。他废除秦朝苛法,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者法办,偷盗者治罪。”因而深得民心。后项羽率四十万大军赶来,驻扎于鸿门。刘邦退让一步,被项羽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此后,他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下,出兵进占关中,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即皇帝位,后定都长安,国号汉,史称“前汉”、“西汉”。刘邦从一介布衣起事,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他的长处在于知人善任,不拘小节。天下安定之后,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招待群臣。正当大家酒酣饭饱之时,刘邦问众人:“各位爱卿,请大家坦率地无所隐瞒地说出心里话,来回答我的两个问题。我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原因何在?项羽得天下而又失天下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性情傲慢,喜欢侮辱别人;陛下性情仁厚,注意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攻城略地,土地都分封给众将,财物均与大家共享;项羽却嫉贤妒能,对贤能的人不能信任,对有功的人不加赏赐,得到土地不愿分封功臣,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须知治国兴邦,以人为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军需粮饷,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又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之杰,我却能够任用他们,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项羽有范增这样的贤人却不能用,所以失去了天下。”刘邦把胜败得失归于用人,的确抓到了根本,不愧是一代开国之主。古往今来,称雄天下的英雄们不一定文可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但却没有哪一个不善于识别人才和任用人才。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不得人才者失天下。诸葛亮智绝千古,却在用人上面栽了跟斗。魏延有大将的才华,不得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反而被逼谋反。马谡只会纸上谈兵,却为诸葛亮重用,以致街亭失守,全盘皆输。这恐怕也正是诸葛亮七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原因吧。刘邦即位后,面对天下残破的局面,他实施了一系列安定社会、休养生息的政策:重本抑末,打击商人;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命令萧何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废除了残酷的夷三族和连坐法,又令韩信审定军法,张苍制定章程,叔孙通制定礼仪。在对外关系上,与匈奴约为兄弟,实行和亲政策,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保证了边境的安宁。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给以后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刘邦先后消灭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立了许多同姓王与异姓王对抗,这一来却为子孙后代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汉王朝险些因此倾覆,显然是大大出乎刘邦立同姓王的本意了。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死于长乐宫,葬于长陵,庙号为太祖,谥高皇帝,历史上习惯称他为汉高祖。


 知道点中国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仰慕书名而来,认认真真通读全书,给两颗星。第一个星是给那个“点”的。果然是阉割的只剩那么一点点了。第二颗星是给那些可怜的古代名圣的。古来风流人物各领风骚数十年,你们的千秋功业流传至今,被这些狗日的剪刀手们阉割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那些为王侯将相死心塌地卖命的奴性了,你们的聪明才智,你们的雄才大略,你们的悲苦心酸全被剪了。苦闷。诅咒那些断章取义,为统治阶级鼓出粉饰太平盛世的犬儒“砖家”们,生孩子没屁眼。对了,不能诅咒孩子孩子,孩子是无辜的。那就诅咒这样的“砖家”们屁眼萎缩,烂JJ,某地方堵塞。让你去阉割历史。哼╭(╯^╰)╮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长知识。
  •     完全赞同。!
  •     胡乱得把一些凌散的历史拼在一起 看看得人眼花瞭乱 眼冒金星 七孔流血
  •     在床边有空时可以浏览下,但内容现得简单了些,估计初中生可以看看吧
  •     初级历史教科书。
  •     原本买这本书是贪它便宜,想不到到货好发现书很厚,而且那些历史知识十分有用,中国史上发生的大事,对皇帝的评论,一些流传的传说故事~内容很丰富!如果熟读这本书,对高考可能也是很有帮助的了!!^_^
  •     才这么点!
  •       仰慕书名而来,认认真真通读全书,给两颗星。
      第一个星是给那个“点”的。果然是阉割的只剩那么一点点了。
      第二颗星是给那些可怜的古代名圣的。古来风流人物各领风骚数十年,你们的千秋功业流传至今,被这些狗日的剪刀手们阉割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那些为王侯将相死心塌地卖命的奴性了,你们的聪明才智,你们的雄才大略,你们的悲苦心酸全被剪了。苦闷。
      诅咒那些断章取义,为统治阶级鼓出粉饰太平盛世的犬儒“砖家”们,生孩子没屁眼。
      对了,不能诅咒孩子孩子,孩子是无辜的。那就诅咒这样的“砖家”们屁眼萎缩,烂JJ,某地方堵塞。让你去阉割历史。哼╭(╯^╰)╮
  •     不要吹毛求疵了,不知道中国历史的人大有人在,老老实实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受益非浅,况且,价格又这么低,快出手吧,悔之晚矣!
  •     看的好呕哦。。。。
  •     内容太简单了~而且年代也没有诉说清楚~过于空泛 比较无趣~
  •     本想给孩子买,但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窗头备书,先睹为快吧!
  •     典型的“攒书”,没有任何趣味。
  •     送人还不错,自己看不太合适
  •     这本算里面较有条理的一本。中国文化那本就有点杂乱了,杂烩呵呵
  •     学点知识
  •     很多年前看过的了,一点印象都没了
  •     而且介绍的内容零零碎碎的,边边角角的,没什么意思
  •     12岁左右看还不错啦~如果再大点这些都不知道就太失败啦~
  •     编辑太差,太对不起号称北大人的著者群体了。这一套知道点丛书,有很多复制黏贴却又粘错的地方。。。晕倒。
  •     挺好的,可惜记性不好,读完了也什么都没记住
  •     通俗易懂,看看打发时间不错
  •     一点点,小时候看的
  •     爸爸妈妈看的
  •     作为中学生丰富阅读的浏览类书籍还不错,孩子能去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