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530640470
作者:萧红
页数:271页

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和辉煌,然而她的病体却日渐不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火纷飞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
在短短的8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作出了很大的创新。海内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内容概要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 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讽刺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这一时期萧红的创作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和辉煌,然而她的病体却日渐不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战火纷飞中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31岁。
在短短的8年创作生涯中,萧红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尤其是在小说文体上作出了很大的创新。海内外许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萧红以自己的女性之躯跋涉过漫长的道路,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终于站到了与鲁迅同一的高度,达到了同一种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


 呼兰河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7条)

  •     这两天,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写得真的很好,感觉她就是一个纯真的孩子,永远在怀念幸福的童年,爷爷的疼爱成为她一辈子的温暖。所以,即使她后来感情出现挫折,她仍是一个健康的、向着光明的纯真孩子。这一点她与张爱玲完全不同,张爱玲好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对这世界冷静观察的老年人,文字里很少有纯真,有的只是对人的犀利、精准的解剖。可见,有爱的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只要有爱,知道自己是被喜欢的,被疼爱的,所以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面对这个世界。所以,对于萧红的人生遭遇,我倒并没有觉出有多悲惨,相反,我觉得她的运气还很好。童年时虽然生母去世,但疼爱她的爷爷一直到她二十岁时才去世,所以,她的被爱并没有因母亲的去世而消失。爷爷帮助说服父亲让她去上中学。至于逃婚去北京上学被逼回家在乡下软禁,这一段时间正好给了她近距离观察底层穷苦农民生活的机会,为将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也塑造了她对人生苦难悲悯的性格养成。后在与未婚夫解除低约后,却仍与未婚夫同居旅馆怀孕,我倒觉得这一说明她的女性魅力,作为一个名声已经被认为不好的女子,未婚夫仍愿意与其同居,说明他是爱她的;二是说明她的纯真,只要自己喜欢,无视社会道德,也不担心未来。甚至在其未婚夫一走杳无音信之后,她一个人大着肚子呆在旅馆里,也并不惊慌失措,她没有向其家人写信求助(她的家族亲戚朋友在当地还是很有地位的,不可能见死不救,可能她不想让她家人知道或担心会再次遭到软禁),而是向报社编辑写信,且不是单纯的求助,而是同时投稿自己的诗。这让人觉得她其实对自己的命运并不是无助的,她清楚自己的一技之长只有文字,所以依靠文字来养活自己。(这与张爱玲又是何其相似。)而在见到萧军之后,以自己的诗情及女性的气质,竟然很快让萧军爱上还大着肚子的自己,并开始了新的恋爱同居。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她的强大。至于后来与萧军因感情纠葛分手,这太正常了,任何结发夫妻都有可能走到分手。不能以后来的结局来推导她认识萧军是遇人不淑。我想即使人生从头来过,她的选择依然是如此,性格决定了命运。所以,至于她在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一面不见,直接将孩子送人,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她自己还是一个纯真的孩子,母性并不强,其次,自己正在热恋中,并不希望因为第一个男人的孩子而影响现在的情感;再次,她自己还不能生活自立,仍需依赖萧军生活,而萧军的收入根本无法负担起一个家,能够健康的养育孩子,与其让孩子跟着自己挨饿不如送给想要孩子并有能力养育的家庭,对孩子来说更好。这是理智的选择,不能认为她狠心,这就跟流产一样,在还并不想成为母亲且与这个生命还没有太多感情的时候,抛开身体内或刚出身体的一个生命,对于女人来说,并不算很难的选择。而在与萧军分手之后,怀着孕又立刻与端木结合,我倒觉得也同样能说明萧红的女性和人格魅力,在一个女人怀孕身体最丑陋的时候,她能够两次让另外一个男人爱上她并愿意与她结婚生活,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做到;此外,在与萧军因为彼此的分岐而不得不分手后,被一个仰慕自己欣赏自己才华的男人照顾着,这是对抗失恋的最好良药,即使她可能并不怎么样地爱端木。但至少,这样的生活是有安全感的,安稳的,事实上也正是与端木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她写出了《呼兰河传》这样的传世之作,尽管叙述的是底层人们的悲凉故事,但其描述童年与祖父一起的快乐时光,所用的孩子式童真的语言,让人感觉有很多的温暖和爱。我相信,她在写这部书回忆童年的时候,生活是安稳的,一个人如果真的是生活在悲苦中,她是不会写出如此温暖的文字的。另外,萧红是让人感觉女性特质特别明显的作家,尤其是她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让人觉得那是女性的细致,有生活感。让伟人的形象不再那么空洞、符号化。
  •     火烧云,穿越时空的静美-读呼兰河传文从沈梦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站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吗?你可能还记得,也许早忘了。不过都无所谓,我也记得不清晰了。这是一篇很具有现代感的、不受拘束的文字。当时的课本并没有署作者的姓名,我一直以为作者会是位美丽的中学老师,不着粉墨的样子。没想到,在我二十八岁的早晨,我忽然看到了这篇文字,这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章节。这小说创作于1940年,是年萧红二十九岁,抗日战争尚在相持阶段。萧红,原名张迺(nai)莹,直到1935年她发表《生死场》时才固定用萧红作为笔名。而现在,几乎没人记得她的原名了。因为没有冰心的长寿,萧红的声望似乎在死后的很长时间被人遗忘;因为并不特别革命,她的文学也并没得到太多宣传。又因为早逝,她的作品以及人格常常会得到同时代人的惋惜和喟叹,惋惜的人说她情路坎坷,喟叹的人又说她天才薄命……但是,萧红先生毕竟不朽,作品的流传,让后辈人常常会想起她。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喜爱,不亚于对于美酒服饰的追崇,我向往高远的文化大山。山的高大,在乎风景的特立;山的崇高,在于永不消逝。无论是鲁迅,沈从文,胡适,今天我看到的是萧红。她的文字风格,几乎在生死场已经奠定,但是我看到的时候,感慨并不深刻。而这近一个月来,对于呼兰河传的品读让我再次沉思。毋庸置疑,萧红的风格散文化颇浓,但是又不似沈从文文字的干净感觉。在散文的外套下,不乏对于细节的熟练掌控,对于贫民生命的关注,对于喜欢看热闹的人性的挞伐。然而,她又是如此的深爱着自己的院子,爱着呼兰河,但是,她的生活如此的孤独,缺乏生活的热度和人之间应有的体贴。感觉是那么亲切。一部作品的生命力,应该在于她不随着时间流逝的本色。而呼兰河传,恰恰就具备这样的品格。在小说中,几乎没有牵连时代的背景,也没有更多的对于社会层次的叙述,只是作者眼中的四五岁的人物,事件、春秋。读起来,读者恍然能体会到孩子的孤独,社会的积贫,思想的愚昧。不知道对于国民精神的描述是否得益于作者与鲁迅先生的接触学习,同样有着振聋发聩的震撼。萧红的文字,淡薄而志远,所以在稍微清明的时代依旧被人们称道。夏志清评价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没有提到萧红,实在是“最不可宽恕的错误”。其实,在文字语感上,萧红一直没有得到特别突出的评价。我深深明白,论味道,萧红实在不如同期的无名氏、丁玲浓烈;论清淡,又不如沈从文以及汪曾祺等脱俗。萧红的文字就和她的人生旅程一样,处在优雅和从容之间,却有着忧时感伤的情怀。但是,作为一名女子,一位深经家国变故、以及个人感伤的女子,能写出如此不朽的著作,也算是世间少有的。有人常常喟叹萧红坎坷的遭际,又认为:若萧红还能活好久,那么光芒就更耀眼,就会更加著名。我倒觉得,苍天有知,人各有命。仅此一《呼兰河传》,作者就可传世不朽,何必一定要勉强到新时代?就比如,我再次读到火烧云的段落,孩子的眼睛充满着幻想,一切都有可能。仅有此一段,就该没人敢写火烧云了吧?在教材中节选的段落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单纯的小孩。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孤独的童年。童年是那么美丽,穿越这时空,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你!
  •     读《呼兰河传》是因为《黄金时代》。之前对萧红只闻其名,电影虽然是满是许鞍华的解读,却让我好奇这个人,和这个人写的东西。后来喜欢看各种不同人写的不同类型的书,每次读都是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常常觉得”原来还可以这样“。初读《呼兰河传》,觉得有点淡。安静的文字,安静的叙述,少了点新鲜的冲击。就这么随意地看着,看着,却不能自已了。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和他媳妇和他孩子,还有呼兰河这个小城,“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一切不幸者,就都是叫花子,至少在呼兰河这城里边是这样”……这哪里是萧红的童年,分明是她落笔时的自己。不是思辨的论证,不是控诉和疾呼,不是真实的论证。为何文学不是历史?这里就是一个答案了。喜欢书中淡淡的描述,也许是受了电影的影响,也许是由于文字本身的滋味,这些淡淡的话在我读来满是张力,是浪漫到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在这个意义上,呼兰河是美的。不过,也许还是因为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书中有些述说让我觉得过于直白,少了些味道。“小团圆媳妇怕羞不肯脱下衣裳来,她婆婆喊着号令给她撕下来了。现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她没有感觉了,婆婆反而替她着想了。”这样的说明如果省去,之前的情节本身会更有隐喻的趣味。但是说回来,这也是因为全心全意吧,并不讨厌,还挺可爱。整本读下来,心情起起落落,几度眼湿。也曾经给自己的童年作传,但想想如果今天再写一次,又会是不同的光景。“原来还可以这样”。生命这样活着。“不料除了后园之外,还有更大的地方,我站在街上,不是看什么热闹,不是看那街上的行人车马,而是心里边想: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丑陋的横截面。团圆媳妇那段能把我气死。
  •     睡前读物,读的是断断续续。这本书需要再过20年,回过头来看
  •     读完留下淡淡惆怅,比振奋人心更来得绵长
  •     明明不动声色,却让人感到莫大的哀伤。
  •     强大的描写手法
  •     孩童般的眼睛和语言。
  •     读罢看到了满地大雪,冷得不行。小孩的视角很纯洁,事况却残酷得不忍碰触。这种强烈对比很妙。
  •     喜欢
  •     作者娓娓道来一个遥远的时期,一个遥远的村庄。不过书中的人物都有悲惨的命运,每个人都活的不畅快,读来很压抑。
  •     太美了!
  •     
  •     可爱极了,最末一章忽的长大了,哎。“这地方从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     写得极朴实,但是就是有力量。人物刻画棒极了。最主要是能了解到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
  •     “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     最好的文字 就是毫无套路,是的,萧红做到了。
  •     一个把寂寞刻在骨子里的作者
  •     东二道街的泥坑,呼兰河边的野台子戏,盂兰会的河灯,温情而寂寞的后花园,胡姓人家的团圆媳妇,磨坊的冯歪嘴子。我仿佛也看到了七月傍晚下如游龙,如虎豹,如狗的晚霞。
  •     写得挺有趣的。
  •     开始读还是十分抵触的,总是集中不了精神,而当慢慢读进去的时候发现,萧红笔下的一个又一个人物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或者说思想,不仅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更浓重的是人情
  •     语言流畅,每一章都充满乡村的风情,让你那么轻易地就进入了淳朴的呼兰河镇,与幼年的萧红一起感受爷爷的关怀……
  •     人性的漠然、从众、愚昧以一个孩童的视觉叙述出来。
  •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可日子还得安安静静地过。
  •     从孩子的视角描写一个小镇,从小镇中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来表述人性
  •     现代文学气息浓厚,笔调深沉,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丝丝凄凉。像散文又不太像小说,不得不说里面的人物都很鲜活,各具特色。窥看底层生活,同情里掺杂着寒心,又对其充满无奈。每个人善良的一面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总是按照原先的习惯去生活去思考。反讽技术高超,单纯的视角看待事与物,表达更为凸显。
  •     语言异常质朴,场景却异常鲜活
  •     其实我觉得,呼兰河传中人们体现出的愚昧,很多的是一种生活所迫的愚昧,是没有办法的愚昧,和现在的一些人好像还不太一样。
  •     傳統文化的受害者用套住自己的枷鎖又去劈殺別人,在自己流血的同時手上又沾著別人的血污,分不清是真誠還是殘忍,似乎既沒有罪犯也沒有無辜者,只有歷史在滅絕了一切希望、自由、美好、慰藉之後仍舊軋軋前行。慶幸自己活在這個時空。
  •     群像,散文化。城南旧事。孩童眼光。悲伤和孤寂。
  •     祖父真是个无比可爱的老人啊
  •     小世界里见大世界。
  •     就是慢慢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在萧红眼里它是寂寞的,在旁人眼中可能安稳的很。虽然呼兰城的人愚昧,但这样,正是东北小城镇人们的真实生活。
  •     最近老是读一些哀伤的小说,读完才更透彻的理解生活,哪那么多惊喜,哪那么多波澜,无关贫富,生活大部分总该是平淡的样子,所以人啊,一定要珍惜和你一起度过平淡的人结伴前行……
  •     愈发沉重,无力愤慨。
  •     之前上班的路上有一站叫呼兰路,有一天突然想起了初中课本上的呼兰河传节选,于是终于找来读了。一开卷,是茅盾写的代序,说萧红写这书时是寂寞的。没错,寂寞到什么程度呢?寂寞到这第一人称的叙述里,直到书的后半"我"才姗姗登场。
  •     我在呼兰区读呼兰河~
  •     看到小城三月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才想起高二的时候在同学一本萧红短篇小说集里读过。好的作品历久弥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冯歪嘴子,想起《活着》里的富贵,可爱的人。
  •     图书馆乱逛看到的,小团圆媳妇写的真好,那样淡的文字 却能出无尽的悲凉,感慨文字的力量
  •     祖父的慈祥、陪伴与教导是萧红童年记忆中尤为重要的温暖。本科课程中接触到的仅仅是针对“小团圆媳妇”这一人物的悲痛命运的文学评论。如今通览全篇,人物性格、社会状态在细水长流中被描写地淋漓尽致,读来畅快舒爽,而心又是沉重的。
  •     世界再小,也不会简化了人性。
  •     一部读了永远不会有终点的书,那里曾发生过从未想到过的生活,一个闭塞的小镇,一个落后的小地方,一个寄存着作者美好回忆的后花园!有蜻蜓,有大榆树,有大昴星,有无数充满乐趣的人和事!
  •     这才是野蛮生长
  •     写到好处却停止了。
  •     描写自然自成一格,像沈从文;苦难和死亡,像余华的活着
  •     萧红的文字简约朴实,一幅农村风土人情的画卷,一些悠远而不能忘却的记忆。
  •     麻木,天真
  •     土生土长的东北孩子,看到这里想起我的儿时,有不少相似的回忆,属于我们的天星星,团圆媳妇的死让人明白人言可畏和愚昧,磨倌媳妇的死虽然没那么多外力作用,却是为了家庭多付出,整篇文章像画卷一样慢慢铺展开来,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直击内心多年对家乡的回忆
  •     呼兰河的晚霞过了多少年都忘不掉
  •     一见钟情!
  •     小城的童年。嘴碎爱看热闹的邻人和细致入微的饮食生活。读起来还真不费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