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书评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
ISBN:9787540426170
作者:龙应台
页数:179页

龙应台温情一面的最好展现

龙应台的作品风格很像鲁迅,犀利透彻毫不留情。但是这本书是个例外,在这本书里,她不是投笔从戎的战士,而是温情脉脉的母亲。

爱与朝朝暮暮

刚刚看完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说实在就是在几次陪儿子睡午觉的时候看的,看得轻松、畅快,看完后也把一颗提得高高的心放了下来。爱在朝朝暮暮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就像个研究员一样,不停地看育儿书籍,婴儿的时候常翻西尔斯夫妇的《育儿全书》,到了2岁叛逆期来的时候,就看小巫、李跃儿的书籍,还看许多西方的育儿书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倾听孩子》、《领吼叫养出百分百好孩子》等等等。但是读书归读书,和孩子在一起依然不能风平浪静,激动、生气、吼吼、气急败坏;读书归读书,儿子看上去也不像是那种温文尔雅的儿童,耍赖、撒泼、打架还不是样样来?看了龙应台的书以后,开始明白,生活的常态就是这样。我们是凡人啊,不是佛陀啊,嗔贪痴样样兼备,我们在和做完美的父母的神话搏斗的同时,就是在要求自己做个圣人。看了龙应台的书,我想恐怕圣人也会羡慕做凡人的乐趣吧。龙应台是个作家,也是个母亲,而且她不是个育儿专家,只是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读她是文字就像和朋友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孩子的事,孩子的淘气,孩子乖巧,孩子的惊喜之事;谈自己的爱,自己的喜,自己的悲苦之事……真的,和你一样,和我一样。她坦言自己会烦躁,会尖声喊叫,会威胁,甚至会打孩子。因为那是个七情六欲都具备的母亲啊,那些怒统统是来自对孩子的爱啊。在爱的汪洋里面,那偶尔的暴风雨丝毫不会影响母爱的本质。和孩子一起叫做生活,生活不是实验室里的教育范例,不可能像解剖手术那么精确和高标准的。生活本身就的酸甜苦辣混合在一起的,在每一个朝朝暮暮。我一直很向往新教育在线的标语:过一种完美的教育生活。这是理想,是终极的追求,但是总是会和生活有差距,所以有的时候或许我该放下急切之心,要求完美之心,对自己的要求低一些?我们说要接纳孩子,为什么不接纳自己呢?接纳自己的喜,接纳自己的悲,接纳自己的不可爱,接纳自己的笨拙,接纳自己的怒气……只有接纳当下的自己,才会去超越自己。爱不在朝朝暮暮我最受触动的还是书最后俩兄弟写的跋。我们现在都是父母,难免会沉浸在父母的泥潭里,常常盯着眼前的一点点小事纠结不已。十几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两位十几岁少年描写的母亲,也让我想到了十几年后的自己,恍然间让我有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感觉。在飞飞眼里的妈妈是心软的,慈爱的、严格的、知性的。印象最深的事居然是和妈妈玩躲猫猫的游戏。妈妈一走,俩兄弟就从被子里爬出来,玩游戏,大声说话。过会儿妈妈假装生气骂人,等妈妈一走,又老鼠出动,周而复之,把妈妈气得气急败坏自己筋疲力尽为止。看来儿时的淘气事已成了孩子心中美好的回忆,连妈妈生气的样子在孩子眼里也是那么地慈爱。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妈妈从来不会生孩子的气,那么孩子的回忆会不会缺少点什么呢?在华安眼里妈妈和弟弟略微不同,独裁者、会动武,因为比弟弟顽皮,所以妈妈的鸡毛掸子会真的落下来。当然最多的记忆就是睡前美好温馨的讲故事时间。站在青春的船头,19岁的哥哥华安文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是有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他就会容易一点点。”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鼻子情不自禁的酸了。这是一个孩子迎帆起航的宣言,也是对母亲的承诺。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因为偶尔的暴风雨而惴惴不安。孩子长大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离去而忐忑不安,相信孩子对你的不变的爱,你才能更容易的放开手,爱不在朝朝暮暮。看不见的,看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最美不过初相遇

一直很喜欢龙应台的文风,比起《亲爱的安德烈》那样近乎痛楚的母亲的呼喊,那种真实感与心痛,这本书显得浪漫温情多了,从孩子出世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母亲陪伴着他走过了成长的每一步,途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像害怕孩子学坏,就将有的书封禁,与老公讨论问题的神经质。一点一滴是那么真实,那么感人。我的母亲也常和我说小时候的事,那时的她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或与妈妈没有应台那么好的文学功底,但我想小时与妈妈一起的岁月一定是妈妈记忆中最珍贵的篇章。

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很喜欢龙应台的这本,充满童趣,笑着看完整本书,真想拥抱亲吻书中的华安,龙应台用女性天生的母爱诠释对孩子成长的关注。等我有孩子后,我也要写下他成长中的足迹,写下他的呀呀学语,写下他对万物的好奇疑惑,写下他的童言无忌,写下他小时候奇怪的梦想,写下他的童年趣事,写下一个母亲对孩子无尽的爱。特很喜欢扉页上的八个字“长长的路,慢慢的走”。是的,人生路很长,孩子不要心急快走,请你放慢脚步,慢些走。

值得再读一遍的书

利用一天时间读完这本书,真的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爱让我警醒。书中的母亲用生活中的一件一件事情,来讲述她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我看到台湾与西方教育的区别,为故事中孩子的生活环境而祝贺。孩子是与自然最接近的人,他们心底无私,单纯善良,比较起来,我们大人写的文字与面目竟然那样的可怕,所以作者用清新的笔触写出故事,读来真的很受用。有空再读一遍。

买的书只是比借的书读得晚一些

"收录了作者的大量作品"这句介绍似乎改成“少量作品”更准确,并且是少量跟龙先生主要作品风格不同的散文。仍然有大胸怀,但视角却更精深地指向平常生活----主要是女性在养育孩子期间的凡俗生活。想起之前读过的小说《在海德堡坠入情网》,和它一样,这本书也是摘除斗士盔甲的作品,尽管不再言辞犀利,你仍能感受到她的指斥和抗争、理性和深刻。我也同样喜欢这些清新温和的故事和琐事。买来看了,很快便轻松翻完,拿去给我姐看看,她刚有个满月的小孩,我的亲外甥----诚诚会有个怎样的童年呢?

书摘

那是第一次,我发现,德国是一个母亲不熟悉的“异国文化”,在这个“异国文化”——我的“本土文化”里,我比她还行。我呢,站在一旁……“我根本不想去”……拜托,让我去吧。“我妈也 法 我扫花园。叶子满地都是。”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在转弯……安安住脚。他看见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老二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像个叫花子似的站在那里。他在那儿微笑着,脸上还刚巧黏着一粒饭。“哥哥笨蛋”“哥哥该打”小的觑着妈妈掩藏的笑意,讨好地再加上一句。为他们开门的,只比他们膝盖高一点点的老大,站在门边的阴影里。“妈妈,”他的眼睛有点困惑地盯着自己,“我的头发不软吗?我的手,妈妈,我的手不可爱吗?……”“没有啦!只是看到你刚刚去抱弟弟那个样子,你一直在亲他,看着他笑……我觉得你比较爱弟弟……”“妈妈妈妈——你看你看,我们打家劫舍了好多巧克力;弗瑞第也有功劳……”人对这个世界已经掠取无度,您不觉得保留一点天机、一点对自然的惊讶,比较美好吗?但是这些所谓团体活动,只不过是大家同时做同一件事情,并不要求规范和齐一。而且,不愿意加入的孩子尽可以独自在一旁做他愿意做的事情。在德国的幼稚园里,孩子们只有一件事,就是玩,玩,玩……“妈妈,她们为什么跟我讲英语?”“阿姨,我不会讲英文,我只会讲德语。你会不会?”怎么,怎么这飞机上突然进来这么多这么多人,这些人全讲安安“妈妈的话”?妈妈,你的眼睛里有我。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是从苏联的战场上寄来给我的,我放了四十年了。4种语言。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

当我对孩子急了,燥了,吼了,叫了,我知道我该读一本书了。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翻开书,静下心,读进去,而后有所获。虽然看过非常多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触,给自己,也给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啊,为什么一定要快快快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还没做好准备时,强行将许多学习任务压在她身上呢?是因为成人世界的功利,也是周围人互相攀比比较带来的压力?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为何要执迷不悟?而不去考虑孩子是否承受得住这份沉重的压力!我知道了,我要给孩子多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孩子,你慢慢来,妈妈等你……

怎么平衡?

曾经一直以为龙应台是那种中性,知性,理性的人。十几年前就看过她的《野火集》和《在海德堡坠入情网》,觉得她是地地道道的女性主义者。但最近看了她的《目送》和这本,才感觉她做为母亲,女儿,笔下也会散发浓浓的感性和浪漫情怀。也看到她的困惑-------“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冷清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这可能也是当今千千万万做母亲的知识女性在苦苦寻找的......

孩子,妈妈陪你一起长大

第一次读龙应台的文字,是如此的细腻,从一个妈妈的角度记录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如此的感性,字里行间充溢着幸福。

寂寞母爱

喜欢龙应台也曾为她细腻的母爱感动再次阅读却另有感触父亲身影的缺失让母爱显得多么寂寞


 孩子,你慢慢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