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101075298
作者:陆羽,沈冬梅
页数:194页

作者简介

《茶经》内容简介: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号竟陵子,居上饶(即今江西上饶)号东岗子,于南越(今广东)称桑苎翁。陆羽在所写《陆文学自传》中称自己不知所生,三岁时被遗弃野外,竟陵龙盖寺(后改名为西塔寺)僧智积在水滨拾得而收养于寺。陆羽长大后以《周易》为自己占卦,得“蹇”之“渐”卦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因而用它们作为自己的名姓,姓陆名羽字鸿渐。一说因智积俗姓陆,故以陆为姓(见《因话录》卷三)。

书籍目录

卷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中四之器卷下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编辑推荐

《茶经》是中华生活经典

前言

《茶经》,唐陆羽(733-804)著。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号竟陵子,居上饶(即今江西上饶)号东岗子,于南越(今广东)称桑苎翁。陆羽在所写((陆文学自传》中称自己不知所生,三岁时被遗弃野外,竟陵龙盖寺(后改名为西塔寺)僧智积在水滨拾得而收养于寺。陆羽长大后以《周易》为自己占卦,得“蹇”之“渐”卦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因而用它们作为自己的名姓,姓陆名羽字鸿渐。一说因智积俗姓陆,故以陆为姓(见《因话录》卷三)。九岁时,陆羽开始学习撰写文章。师父智积想让他学佛,“示以佛书出世之业”,而陆羽一心向往儒学,智积屡劝不从,因而罚他做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等重务。在这些沉重劳动之余,陆羽仍然坚持学习。没有纸练习写字,就用竹枝在牛背上写。智积知道陆羽坚持学习的情况后,怕他看多了佛家之外的典籍,心去佛道日远,就将陆羽拘束在寺中.“芟剪榛莽”,并派门人之伯看管他。陆羽一边干活一边默诵所学,被看管的入鞭打其背,直打到棍子断才住手。陆羽不堪困辱,逃寺而去,投靠当地戏班,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演戏为生,很快显现才华,著《谑谈》三篇,并任伶正。

内容概要

作者:(唐代)陆羽 沈冬梅

章节摘录

插图:植而罕茂:用移栽的方法栽种,很少能生长得茂盛。旧时因而称茶为“不迁”。明陈耀文《天中记》:“凡种茶必下子,移植则不生。”植,栽种,移栽。法如种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种瓜》第十四:“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招去豆,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唐末至五代时人韩鄂《四时纂要》卷二载种茶法:“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剧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熟时收取子,和湿土沙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其要点是精细整地,挖坑深、广各尺许,施粪作基肥,播子若干粒。这与当前茶子直播法并无多大区别。阳崖:向阳的山崖。阴林:茂林,因为树木众多浓荫蔽日,故称阴林。紫者上,绿者次:原料茶叶以紫色者为上品,绿色者次之。这样的评判标准与现今的不同。陈椽《茶经论稿序》是这样解释的:“茶树种在树林阴影的向阳悬崖上,日照多,茶中的化学成分儿茶多酚类物质也多,相对地叶绿素就少;阴崖上生长的茶叶却相反。阳崖上多生紫牙叶,又因光线强,牙收缩紧张如笋;阴崖上生长的牙叶则相反。所以古时茶叶质量多以紫笋为上。”

图书封面


 茶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近年有点喜欢喝茶。原来闲时更喜欢泡一杯咖啡,甚至一杯牛奶,消磨半个下午,那些味道是入口即化的浓烈,而茶更让我体会到了隽永,那香气会一直萦绕着我。每周六的下午会泡一杯茶,边做家务边喝,喝茶的空档就是一个栖息处。茶对于我却是神秘且意味深长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次看陆羽的《茶经》,揭开了一层面纱,尽管还是看不清晰,却让我对茶有了了然于胸的笃定。原来我与茶竟有如此高的契合度。在《茶经》里,陆羽不光写了茶,还寄托了自己的行事理想,他用一句话把这理想概括得入木三分,“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是茶文化的精髓,茶文化自陆羽的唐代算起,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到今天,应该已有了更深厚的底蕴。现代人更纠结于用什么的茶具,用什么制地的器具,喝什么样的茶,喝哪个产地的茶,为那些器皿和外在所累,而忽略了茶的本源。对外在的过分关注,其实是有惟“精行俭德”之人的作为。看了《茶经》,我也有疑问。茶的第一部著作是由我们的先人所写,但为什么茶道文化却是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在“九之略”里,作者指出,如果在野外饮茶可舍去部分器具,但如果在公府或城市里,二十四种煮茶器具如果少一样,就算不上真正的饮茶——茶道就不存在了。原来如此。在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里,作者曾写了老师教她折帛纱,老师让她练了许久,她也有不解,但也只得照着做。在我看来,这几乎与茶毫不相关的动作为什么不可以省去呢?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有这个疑问。直到看了《茶经》,我才有所悟——如果省去——茶道就不存在了。我们习惯于省去,只用那个最精干的部分,在走捷径的途中,慢慢地就失去了茶道的精髓。从森下典子学茶可看到,哪一步都不能省略,哪个环节都要做到不去主动思考就可以做得圆润自如。比起饮茶,这些似乎显得过于繁文缛节,不如直接畅饮来得痛快,这却是茶道。作者在“八之出”里介绍了茶的产地,他说,“浙西,以湖州上”,杭州为下,看到这儿,就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而好笑。那年去了杭州,看到满城的茶叶,以为到了茶的盛地,不惜本金地买了许多。而到了湖州,却是只看未买,以为杭州的茶才是正宗。知识的浅薄,才错识了珠玉。我最愿看的章节是“七之事”,在当时查询资料不方便的情况下,陆羽记录了当时历史典籍中关于茶的故事,我最喜欢那个茶姥姥的故事。她拿着一把茶壶给人倒茶,却总也倒不完,后来官兵把她抓进监狱,夜晚她却拿着茶壶飞走了。这是故事把理想与现实融合得如此完美。理想是有一把总也用不完的茶壶,现实是被关进了监狱,理想是可以随心所欲,现实是现实的牢笼总也挣不脱。陆羽用字精美,关于水的三沸尤为让人深刻。在锅里煮水时,我是看过水沸腾的过程的,每一次沸腾确由陆羽所记,但当时却没有想到如此好的形容和比喻。我想,陆羽肯定是观察过许多次,每次都用了心,才能把水沸腾的过程记录得如此美妙。读这本书我也用了心,读完后,每个小章节都画了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又一次重温了原文,竟比第一次读得还仔细,通过画图的过程,对内容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这也算读茶书之外的收获吧。
  •     每天晚上从家出发沿着河边散步的话,必定在转角小山坡下看到一栋簇新的仿古房子,有次好奇走近一看,才发现写着“陆羽故居”四个大字。读到《茶经》的产地一篇才知,陆羽说“浙西,以湖州上。”对湖州的产地考察和描述最细致,涉及到下属小地名也最多,难怪最终他是在这一地区写成的《茶经》。此故居是否只是随便找块地方卖个文化概念呢?不得而知。但《茶经》却是当之无愧的茶之初考究书,从此起才有了真正的“茶的律则”。冈仓天心当年为美国人写普及东方艺术的《茶之书》,身边仅有一本陆羽的《茶经》作考据。书篇幅不大,共分十章。从采茶、造茶、别茶、茶器、生火、用水、炙茶、碾茶、煮茶、饮茶等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何况陆羽还是个既会格物又有文采也涉猎广泛的人,光写茶饼的外观,就用出十几种比喻来分门别类鉴别。在说制茶时捣烂茶叶子这一环节,也用很妙的比喻说了个窍门。他说捣茶叶子不能用蛮力,否则千斤重杵都无法将芽头捣烂,就“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也就是说,如同涂漆的圆珠子,轻而圆滑,力大无穷的人反而拿不住它。在他笔下,饮茶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茶之略一章中说道,“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不仅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器缺一不可,烤茶煮茶的燃料最好用木炭,如果曾经烤过肉染上腥膻油腻气的木炭,或是如柏、桂等带油脂的木柴也不可用。所谓有“劳薪之味”,这跟日本某些高级料理尤其讲究煮米饭用的稻草,是一个道理。柴火是辅助,煮茶的水确是根本。山泉水为最上,江水次之,井水最下。而山泉水也最好拣石钟乳滴下的、石池中缓慢流动的甘美泉水。接着才是仔细讲述水煮几沸、茶分几碗、如何处理茶沫等。形容茶的沫饽也尤美妙,“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代的淹茶是写实的自然主义,如今也只能在日本茶道里一窥唐宋古礼了。在现代,一来这项爱好太奢侈,不是人人玩得起,大众也只能冲杯茶饮了事;二来古风遗落太久,中间早有文化断层了,接上不是那么容易。陆羽在第七章里汇集了他那个时期可见的绝大部分茶史料,说几个好玩的故事,一则《广陵耆老传》中记录,有一老妇每天早上提一器皿的茶到市上卖,人们争相买她的茶,可从早到晚器皿中的茶却不见减少。她把赚来的钱分给路边孤儿乞丐。不料被人报官抓到监狱,到了夜晚,老妇手提卖茶器皿,从监狱窗口飞了出去。又一则《异苑》中记载,某嗜茶妇人带着两儿子守寡,住处有一古墓,每次饮茶前先奉祭它。两儿子不理解想把古墓挖掉,母亲苦苦相劝得以制止。晚上妇人梦到一人说“幸亏得你保护,又让我享用到好茶,我不会忘记你的恩情的。”天亮后在院子挖里得到十万铜钱,但穿钱的绳子却是新的。这种带一点神怪色彩的典故,其实还挺符合我们现在对于古人饮茶一事的想象的,有点无产阶级风气的贵族做派,又有点隐士高人骨气的侠客作风。论格物,从“力求不完美中寻求完满”的茶之道开始,算是基本功吧。《人生多缺憾,得闲来饮茶》http://www.douban.com/note/21444014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39a41c01018al1.html
  •     我不抽烟 不喝酒 我喜欢喝茶 喝茶的历史 不夸张地说 有二十多年了 小时候 我妈非迫着我喝 印象中 特别是夏天 我跟院子里的小孩在外在疯 满头大汗地进屋 妈就递给我一杯黑乎乎的水 强要我喝 我呷一口 叫 好苦 妈一瞪眼 命苦! 喝! 我只能皱着眉 大口地喝 没过多久就上瘾了 好东西总是很容易让人上瘾的 现在想来八九岁的孩子捧着茶杯咕东咕东大口喝茶的样子挺滑稽  我上小学时常住在外婆家 在外面玩一阵后 回屋抱起外公的茶杯就喝  外公的茶杯是紫砂的 很粗很高 杯壁上积了层厚厚的茶垢 杯口看起来像井口 里面放了半杯子茶叶 茶水很浓 喝起来像中药  我常常一口气把茶水篦个精光 杯里只剩茶叶 外公午睡起来 是要大喝一气的 照他的说法 喝茶必须得喝得要上厕所 才叫喝通了 他一看杯子 气得七窍生烟 哪个狗儿子把我的茶喝绝了?把茶喝绝 再冲开水 也泡不出来了 我被爷爷骂过好多次 死性不改 后来负笈异地 临出门前必采购两三斤茶叶带上 同学们看到后都惊奇不已 有时赶上超市茶叶促销 我都十包十包地买回来 售货员问 你家是不是开茶馆的? 陆羽茶经开篇云 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寥寥几字 竟写得一往情深 我做茶人的历史也算长 特别能体会这深情 我喝茶不讲究 器皿 茶叶 都无所谓 水就更不讲究了 而且特别不爱喝好茶叶 以我有限的经验 总感觉茶叶越好 喝起来越淡 越没劲 倒是茶叶末 泡出来比茶叶更浓 喝得过瘾 汪曾祺老以为 浓、热、满三字尽得茶理  我真同意 我这喝茶的作派 要是妙玉来评 也只能算个牛饮 无妨 不装高雅 但求过瘾 不过现在也知道了 茶也不可多喝 以一天一杯为宜 否则容易导致体内的铁流失  难怪前段时间刷牙 一刷一嘴血 我与茶盘桓二十年 买茶 烧水 泡茶 喝茶 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远不如同龄人喝白开水和可乐来得方便 人 往往为自己的嗜好所累 但人要是没有嗜好 活着 又有啥意思呢?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只是读过,尚需花时间好好琢磨。
  •     茶者,南方嘉木也
  •     煮水温杯,回甘安神。
  •     书已经看完了,个人感觉没有同系列的酒谱好。我是因为在学校图书馆看过酒谱才来买这本书的啊,发现坑爹了啊。说几点哦,首先这本书讲茶讲的很详细,从差的品种,种植,喝茶的器具,制茶的方法讲的很仔细啊。我指的是古文的原文。可是尼玛哥不懂制茶啊。。哥不懂种茶叶采茶啊。。。看的蛋都碎了。。。还有就是那个点评。。。和尼玛的酒谱那哥们儿没法比啊。。。不是一段一评啊,是一篇一评啊。。。而且那评的好没感觉啊。。。有木有文化啊。。。是不是文人啊。。。。
  •     看起来很旧,封面有磨损印迹,不象新品。
  •     讲究的很,中国式的细致生活。
  •     一本记录了唐代及之前中国茶文化的古籍,编者的注释也很好的在细节上给了补充和解释。很惊讶唐代时中国的喝茶方式更类似于现在的日本,好奇现在的饮茶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来的。
  •     入茶门基础
  •     好多字都不认识,原来此书炒鸡短小。算是“泡学”入门吧,最起码顺带知道了高丽参原来是三等货色。
  •     可读性比较高,纸质非常好
  •     喝茶其实主要是喝个意境,所以茶叶本身只是喝茶的一部分而已。太看重茶叶的稀有和珍贵实在是附庸风雅的表现。
  •     这本书是很早就想买的,终于买了!没有让我失望,书的质量很好,纸张也非常棒,会用很好的心情去学习,里面的插图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很有味道~今天刚收到书,封面有折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要是封面能用比较硬的纸质就好了,非常满意!后面还会陆续买入《酒谱》之类的书来看的!
  •     中国茶文化之源
  •     很不错 很喜欢 很好的书
  •     有注释有译文,一天看一点,有看一半了。古文不怎么样,所以说不出释义的好坏,不过自己还看的满意。
  •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     好书!点评准确到位。
  •     其实没看这本,因某事受刺激,直接在网易云阅读看的,本文并没多长,一个中午就看完了
  •     这本书,打开读读就发现,只是求个情怀和逸致,要说真看进去了看懂了,不是吹牛就是卖茶叶的。
  •     书有点旧了,不过是还给图书馆的,也就无所谓了
  •     陆陆续续地读完了,kindle和手机同步,没事就瞄两眼。家里的傻白甜说我一天就会读书。他笨,只知道赚钱养家,我也不强求两人品味一致。就像茶经里说“凡炙茶 ,慎勿于风烬间炙 ,熛焰如钻 ,使凉炎不均 。” 有些事情强求不来,有他宠我宠到无法无天,无条件无底线溺爱纵容,已经是老天爷法外施恩。
  •     原来只是为了凑单,但是内容还行
  •     插图版的,要是彩图的话就更好了
  •     接近某摩羯的实用书,读完便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南方有嘉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陆羽的茶经成书于唐代,其烹茶的方式与现在日本的茶道更相似,使用的是茶粉,国内现在大多采用茶叶冲泡的方式,而且茶叶种类和种植范围也比唐朝增加了许多。对于历史学家和茶叶方面的专家可能是一本不可替代的著作,对于只是想了解一些茶叶相关知识的人来说价值不大。
  •     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     他牵着一匹瘦马就走天涯
  •     注释详细,图文并茂。
  •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
  •     看看古人的饮茶
  •     看了此书,感觉很不错的。很喜欢。
  •     天命风流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美极了。还有个形容茶叶姿态的。茶之事部分也有趣。可以再读。
  •     睡在kindle里半年有余,今日半天就读完了。这世上果然兴趣才是原动力
  •     里面配有插图,注释内容详细,可见沈冬梅研究极深。才看了第一卷就已经受益匪浅了。此本书对于非茶学专业的人来说,是本必备书籍。推荐。
  •     看作者就给五颗星系列
  •     煮茶之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陆羽
  •     唐人陆羽,鸿渐于陆,其羽可以用为仪。闲云野鹤,著世界第一部茶书。若能像他一样在山林外略茶器,饮鲜茶,真是美哉!
  •     原来买过类似的
  •     书很雅致,内容也好。但不知何故做成方的,甚是遗憾!我在想,为什么不规定出版社书都得做成一样大小的?如今这书,大大小小,长的方的,再过几日,圆的也不定会出现了。放在书架上显得凌乱不说,还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空间,真是讨厌
  •     我爱喝铁观音,我妈就给我买了两盒。zhuangbility的我又想鼓捣点什么出来,就下了这本书然后发现然并卵。
  •     经典作品,合理定价.
  •     kindle上啃完了无注释版,感觉一定要有附图才能懂额
  •     信息量很足,译文言简意赅。
  •     作为爱茶之人之必读
  •     古人智慧。
  •     不错,但配图不怎么样,所以只给四星
  •     中华文化,茶是经典中的经典
  •     国人写文章,寥寥几语,绝不多讲,却精华具现。
  •     对于一个喜欢或者比较喜饮茶的人来说,此书应该是必须拥有的.该版<<茶经>>注释周祥,图文并茂,装帧大方,印刷精美.中华书局还是值得依赖的!
  •     中华生活经典:茶经
  •     感觉真没什么好看的,可能是我境界太低。
  •     感觉自己是文盲
  •     中华书局刚刚的
  •     陆羽的《茶经》在下卷“之煮”论道十分精辟。煮茶选燃料以火力强劲和不损害茶味为重最好用木炭,选水要用清洁流动的水以泉水为最佳。煮水分为三沸,二沸时舀出的第一瓢水称为隽永,意为味美味长,放在熟盂中以备减轻沸腾、养育汤华。之后的前三碗水味道比隽永略差,三碗后的水不是口渴就不要喝了。喝茶要趁热,否则精华就会随热气散失。可看出古人做事都相当讲究的!
  •     这个版本,只能看看而已,作为消遣罢了,感觉不是很严谨.....
  •     2017.3.28完结 文字真是太美了,朗读了几段,日后肯定是会经常翻阅的书籍。 2017.3.27(37~74):采、蒸、捣、拍、焙、穿、封。 2017.3.23(1~36):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     受古代步行所限,那些茶还是很有趣的。
  •     不怎么喝茶,就是看看,文字简洁优美。
  •     很薄的一本,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看完只记住了一句:“茶者,南方之佳木也”
  •     性情淡泊之人才能体味
  •     文言文好难啊,完全跪了。
  •     你必须是个有品的人,在唐朝的姑娘里,咱们同时看上了叫李季兰的那位。比如她写的《八至》就说明,她一定谈过很多次恋爱。『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就是为了吃杯好茶,我容易吗我?!
  •     还没看不过觉得书应该不错。
  •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是对陆羽的折服。书本很多茶叶的知识,对于现在来说还是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不愧为茶经。不过翻译有些部分还不够详细,相比之下,吴觉农翻译的茶经加上自己的理解总结,有助于读者对茶经的系统性思考。
  •     会认真读这本书也是很妙的机缘,能够喝到那些老茶也是自己的福报。喝茶的方法已经大不相同了,但“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茶之道可不要忘了呀。
  •     南方有嘉木
  •     了解茶经,了解传统文化。
  •     印刷和排版很喜欢,里面内容也很喜欢
  •     需要研读的书。
  •     跃跃欲试。第三节应该选入中学生课本
  •     一直觉得品茶是件很奢侈的事,以为陆羽出身豪门。但陆羽是一个在少林寺长大的孤儿。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经一出,影响至深至远
  •     一期一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