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人生的智慧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208055162
作者:(德)叔本华
页数:275页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5页

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 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1页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8页

虚荣与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伴随着虚荣的还有这样一个隐藏着的希望:通过唤起别人的确信,能够使自己真的拥有这一份确信,因此,骄傲是发自内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虚荣则是从外在,因而是间接地努力试图获得这一自我敬重。因此,虚荣使人健谈,但骄傲却让人沉默。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8页

人生的幸福快乐,主体远比客体重要。饥饿时最好的调味品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2页 - 人的自身

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
把许多人引人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因为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同时存在不足。相信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就是确立心理比较优势的过程。与此同时,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扬长避短,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否则会活的很累。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乐极往往生悲,有备才能无患。作最坏的打算,才能避免最终失望。
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错过太阳而哭泣,一定会要错过星星。
4、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偶尔仰望星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存在即合理,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6、顺其自然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势而为;学会借力,才能给力。
7、凡事有果必有因,有得必有失;收获之前必有付出,但付出不一定能有回报。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4页 - 二

我们可以发现: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4页 - 人的自身

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情,不论是好是坏,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对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质特征和强弱程度才更为重要。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页

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他们是: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贸、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以理解为: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9页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5页

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7页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这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他只能享受感观的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
"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只有一件事同它相似,那就是当你一个人坐着飞机飞到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只有无限的空间包围着你,你沉醉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你是那样的欢乐,使你对世界上任何权力和荣誉都视若敝屣。"——《刀锋》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人的自身、身外之物、显示的样子
亚里斯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4页 -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掌握一门手艺,就是拿到了一个金饭碗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5页 - 二

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
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最终都得返求于己。
进一步而言,正如一个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进口物品的国
家是最幸运的国家。同样,如果一个人内在充足、丰富,不需
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娱乐,那么,他就是一个最幸运的人。因为
进口物品使国家花费不菲,仰仗他人,同时又带来危险、制造
麻烦。到头来,这些物品只能是我们本土产品的糟糕的代替品,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期望
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归根到底,
每个人都孑然独立,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单独的人是
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歌德的评论(《诗与真》)适用于这里:
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最终都得返求于己。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1页 - 二

良好的长相是一纸摊开的推荐书,它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心。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页 - 基本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现在我只保留他的三分法。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他们是: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以理解为: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人与人之间在第一项的差别是大自然确定下来的,由此正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只是出自人为的划分。人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头脑思想或者伟大的心,与人的地位、出身(甚至王公、贵族的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就犹如真正的国王比之于戏剧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
确实,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明显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是间接地发挥影响。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31页

但精神禀赋卓越的人却过着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和意味深长的生活;有价值和兴趣的事物吸引着他们的兴趣,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这样,最高贵的快乐的源泉就存在于他们的自身。能够刺激他们的外在事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和他们所观察的人类事物,还有那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天才人物所创造的为数众多、千姿百态的杰作。只有这种人才可以真正完全的享受到这些杰作,因为只有他们才充分理解和感受到他们。因此,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才算是真正为他们活着。
哈哈哈 正解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all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只要人们仍然受到性欲的影响,或者受到这一魔鬼的摆布操纵,那么,性欲所造成的没完没了、花样繁多的烦恼。要时刻记住人的生存大致说来是一种悲惨、可怜的宿命,它遭受难以胜数的灾祸和不幸的袭击。我们只需环顾四周就可以重温这种认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可看见人们为了这一悲惨、贫瘠和徒劳的生存而拼力挣扎和搏斗,饱受折磨。在一般情况下,常人却把目前的事物状态或 者它们发展的方向视为恒久不变。这是因为一般人只看到效 果,但又不明白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而正是原因包含着将来 变化的种子。但常人唯一看到的效果并不具备这些种子。在运气的仁慈、恩惠面前,我们的一切功劳、业绩都是无足轻重、无能为力的。格拉西安的话说得相当正确:“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傻呆的动物的外皮。”性格是绝对无法改正的,因为人的所有行事都出自一条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条内在的原则,在相类似的处境之下,一个人只能永远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别的。别人反倒会更加珍惜与我们的友谊。“不尊崇别人的人会 受到别人的尊崇”——这是一句绝妙的意大利谚语。但是,如果某一个人确实对我们很有价值,那么,我们就应该把这一事实掩藏起来,犹如掩藏一桩罪行。常人在这一方面跟小孩相似:如果我们娇惯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淘气、顽皮。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与这个人的自身相等,因为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不可以允许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事情本来可以有另外的一个结局;更加不可以设想我们本来可以阻止这一不幸的发生。因为这种想法只能加剧痛苦至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因此 也就是在折磨自己了。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除此之外,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 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气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只要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 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这样,生活流淌就像一条波澜不惊、漩涡不起的小溪。未雨绸缪——无论这种绸缪准备是以何样的方式进行。为将来做详尽的计划首先必须要以得享天年作保证,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可以活至高龄。友梅克就认识到这一点,因为他写道:“我们对于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做梦的程度相一致。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波拉图的教导:“没有什么人、事值得我们过分的操心。”其实,没有痛苦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羡慕别人,但他们并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羡慕之情。所以,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做到真正赞叹自己的人,不管他以何种方式做到这一点。只要别人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就行了。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37页

对这种人来说,真正的快乐只能是感官的快乐。牡蛎和香槟就是他们生存的最高境界。
这不就是奥不郎斯基吗?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5页 - 基本的划分

1.除此之外,大众的头脑是可怜、凄凉的舞台,真正的幸福不可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只有虚幻不实的幸福才会在这里栖身。
2.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有: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3.每一快感的产生其实就是抑郁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抑郁获得了解放。所以,每一种快感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
4.所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快乐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实在的。”——伏尔泰)
5.我们对于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做梦的程度相一致。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6.没有什么人、事值得我们过分的操劳。——柏拉图
7.对过去:
无论事情多么悲痛,我们必须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或许我们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必须降伏我们的乖僻心情。——荷马
对将来:
把每一天都视为一段特别的生活。——塞尼加
8.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力,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
9.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人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在孤独中人们无法忍受自己。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使他们热衷于与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观光。他们的精神思想欠缺一种弹力,无法自己活动起来;因此,他们就试图通过喝酒提升精神,不少人就是由此途径变成了酒鬼。
10.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安吉奴斯:
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11.占星术提供了一个记号的证明,说明人的这种可鄙的一切围绕主体自我。因为这种主体自我,人们把每样事物都跟自己扯上关系,从每种思想见解都径直联想到自我。占星术就是把天体的运行与人的悲惨自我拉上关系,并且把天空中星体与尘世间的俗事、丑行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其实古而有之。(例如,参看斯托拜阿斯的著作)

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写,慢慢码电脑上
清醒的认识或许就是常人所说的“悲观”
很多没有全部摘上来,论述的话题篇幅过大,只好把书一本本珍藏啦。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8页 -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骄傲和虚荣的差别,一个出自内在,一个源于外在。
适当的骄傲,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未尝不可。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1页

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正因为在大多数情形下,人的自身内在相当贫乏,所以,那些再也用不着与生活的匮乏作斗争的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从根本上还是感觉到闷闷不乐。情形就跟那些还在生活的困苦中搏斗的人一般无异。他们内在空虚、感觉意识呆滞、思想贫乏,这些就驱使他们投入到社交人群中。组成那些社交圈子的人也正是他们这一类的人,“因为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块”(荷马语)。他们聚在一块追逐消遣、娱乐。他们以放纵感官的欢娱、极尽声色的享受开始,以荒唐、无度而告终。众多刚刚踏入生活的纨绔子弟穷奢极欲,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短时间内就把大部分家财挥霍殆尽。这种作派,其根源确实不是别的,正是无聊——它源自上述的精神贫乏和空虚。
足以见得那些天天刷微博刷朋友圈的互捧臭脚的人们其精神境界是多么匮乏!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9页 - 二

不同的人有着极为不同的
感受愉快和不愉快印象的能力。因此,一件使一个人近乎绝望
的事情,会让另一个人高兴发笑。一般而言,一个人接受愉快
印象的能力越弱,那他接受不愉快印象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
亦然。同一件事情有出现好或不好两种结果的可能。“郁闷”
型的人会因为“不好”的结果而感到悲哀和烦躁,对好的结果
也提不起高兴劲儿。“愉快”型的人却不会为不幸的结果悲哀
和烦恼,但对事物的好结果却会深感高兴。对“郁闷”型的人
来说,尽管他们实现了十个目标中的九个,他们仍然不会为已
实现了的目标高兴,而仅仅因为一个目标的落空而烦恼、生气。
愉快型的人则相反,他们会从成功实现了的目标那里取得安慰
和愉快。不过,正如没有一丁点好处的十足坏事并不容易找到,
同样,“郁闷”型的人,亦即阴沉和神经兮兮的人,虽然总的
来说比无忧无虑、快乐的人承受更多只是想象出来的不幸和苦
难,但却因此而遭遇更少真实的不幸和苦难因为他们把一切都
20 人生的智慧
看成漆黑一团,总是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并因此准备着防
范措施。这样,与那些总是赋予事情以愉快色彩和大好前景的
人相比,他们更少失算与栽跟斗。但如果一个天生具有不满、
易怒心态的人,再加上神经系统或者消化器官[19]疾病的折磨,
情况最终可以发展成这个样子:持续的不幸引致了对生活的厌
烦,并由此萌生了自杀的倾向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页 - 基本的划分

每个人到底生活于怎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的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浅薄或者肤浅,亦或是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充满意义——完全由这个人的头脑而定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1

第一章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人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一说法错误地理解为:我们应该忽略获得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不过真正称为财富的,亦即过分的丰裕盈余,对我们的幸福却帮助不大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
第二章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能够刺激他们的外在事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和他们所观察的人类事务,还有那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天才人物所创造的为数众多、千姿百态的杰作。只有这种人才可以真正完全地享受到这些杰作,因为只有他们才充分理解和感受到它们。因此,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才算是真正为他们活着,前者其实在向这些人求助了。而其他的人则只是偶然的看客,他们只是部分地明白个中的东鳞西爪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孤独的特质;尤其在别人从来没有真正完全地满足过他们的时候,这种特质就更加明显。他们因而无法视别人为自己的同类他的存在并没有受到任何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这一强烈欲望的驱动,也没有要享受真正的美的热切愿望美的享受与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密切相关拥有如此高度智力的人,头脑具备了至为清晰的意识。世界在他的意识里面得到了清晰、完美的反映。因此,这种得天独厚的人也就拥有了这世界上最高贵、最具价值之物,他们也就拥有了快乐的源泉。与他们的快乐相比较,其他别的快乐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这种人除了向外在世界要求得到闲暇以外,别无其他。有了闲暇时间,他们就能在不受外界打扰的情况下,精心呵护、擦拭自己的宝物,享受自己的这一份拥有
第三章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成功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因为与其说一个人拥有妻子、儿女,还不如说妻子、儿女拥有他应该细致考虑和恰如其分地评估它的真正价值,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我们在受到别人意见的爱抚抑或伤害时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人们就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的奴隶要给我们合乎理智的愿望界定一个限度,如果不是不可能,那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个财产的绝对数量所决定。这其实取决于一个相对的数量,也就是说,由一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已经实际拥有的之间的关系决定
第四章在每一个国家,人们的狭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性荣誉就是外在的良心,而良心就是内在的荣誉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我在这里谈论的这一源自人类本性的愚蠢,生发了三根主要芽条:好胜、虚荣和骄傲。后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是对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突出价值的确信,但虚荣则试图在别人那里唤起别人对此的确信
第五章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如果一个人试图摆脱某种祸害,那他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一个人总想着得到比自己已经拥有的更好的东西,那他就是相当盲目的。”这让人想起一句美妙的法国谚语:更好是好的敌人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特、越具价值和意义,那么,他就越有必要不时地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自己的计划,这对他大有好处。为此目的,他当然要踏上“认识自己” 的第一步,亦即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这些对于他的幸福而言是至为重要的东西;然后,对于何者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置必须心中有数。同时,他也应该大致上明白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需要扮演何种角色以及自己与这一世界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具备非凡的个性,那么,对自己的生命计划有一个大概的了了解,能够比任何一切都更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勇气,振作、鼓足信心,激励自己行动起来,避免走进弯路。正如一个旅行者只有在抵达了一处高地以后,才能够回头总体、联贯地看到自己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道路,同样,只有当我们度过了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者在我们的整体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做事、业绩和创作的作品真正联系起来,包括其中确切的因果关联,甚至才能了解到它们的价值。只要我们仍然置身其中,那么我们的行事就只能总是遵循我们那固定不变的性格构成,受着动机的左右和我们能力的制约。由此可见,我们的行事自始至终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在每一刻都做着我们在那一刻认为合理和适当的事情。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因此,当我们忙于从事伟大的事业或者创作不朽的着作时,自己并不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只是觉得完成这些工作合乎自己当时的目标和打算,它们也就是当时合理的和该做的事情。只有把生命总体连贯起来以后,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会显现其本色。我们可以看到:在碰到具体某一事情的时候,我们凭藉自己天才的指引,在杂乱纷纭的歧路当中,偏偏挑选了那唯一正确的路径,犹如灵感在那一刻闪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形都概莫能外。反过来,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无价值的和失败了的事情,也是同一样的原理。现时此刻的重要性甚少在当下就被我们认识清楚,而只能是在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后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只会感觉到自己的自身。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独处的热爱并不是一种原初的倾向,而是在经历经验和考虑以后的产物;并且,对独处的喜爱随着我们精神能力的进展和与此同时岁数的增加而形成尽管每一个细节都已详细考虑完毕,我们仍然需要为人类知识的有限和不足留下余地。因为总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不可能考虑到的或者无法预知的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会打乱我们的全盘计划
我们不应该让思考掺杂着想象,因为想象没有能力对事情作出判断。相反,想象只会带来扰乱我们情绪的清晰图像,陡增我们的痛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在夜间,我们尤其需要严格遵守这一条规则,因为正如黑暗会使我们胆怯,让我们到处都看到令人害怕的形状,同样,头脑思想的暗晦模糊也对我们发挥类似的影响,因为任何不确定都会产生不安全感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的智力:一重用于应付日常的关系(即关乎意欲的事情),在这方面他们和常人无异;另一重则发挥在对事物的客观把握上面。因此原因,他们过着双重的生活,既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又是置身舞台的演员。而一般的大众则只是后者而已拉罗什富科非常中肯地说过:很难在高度尊敬一个人的同时,又非常喜爱他或者足够的骄傲和虚荣心去避免做出他们经常如此严厉、苛刻地批评的事情
第六章他为自己注定要给予这个世界的奉献做搜集工夫。但必须假以时日,他才可以成为能够处理这些素材的主人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0页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页

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1

叔本华如何看待命运的呢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7页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8页 -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从根本上说,一文不名地来到这个世界反而更好。......如果这个人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那反倒是他的一个真正优势,他也可因此获得别人的提携。......只有一个穷鬼才会对自己绝对的、彻底的、全方位的劣势达到所需要的深信不疑的程度,才会认识清楚自己的无足轻重和毫无价值。......
作者不屑的恰恰是很多人在做的,形势使然,保持桀骜不驯的姿态谈何容易。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6页 - 基本的划分

原文内容:“在舞台上,各人扮演者自己的角色:仆人、士兵、或者王侯、将相。但是这些角色的区别只是外在的、皮毛的。这些表面现象之下的内核是一样的:他们不外乎是可怜、痛苦和烦恼的戏子。在现实生活中情形也是一样的。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各人不同的角色,但是个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为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相反,这些人同样是充满痛苦和烦恼的可怜虫。”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人最重要的是健康、知识、品格、精气神!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5页 - 人的自身

犹太人教育自己的子女,说的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的房子、车子、财富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这些东西随时可能消失,唯有智慧还有健康的体魄会永远伴随着自己。这条理论其实和叔本华的主体论是想通的,我们外在的物质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想拿起这本书翻翻,它如一股淡淡的幽香,总是轻轻的盘旋在脑海,若有似无,不是时时都有,却让你无法忘怀。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4页

人们所遇到的事情无论好坏,在重要性上都比不上 人们对这件事情的感受方式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8页 - 基本的划分

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醍醐灌顶!!!整章都是真理完全想背下来!!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页

叔本华跟尼采不一样,后者是一个永远的精神思想的漫游者、漂泊者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
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
——尚福尔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34页 - 二

真正的财富只能是灵魂内在的财富,
其他别的东西带来烦恼多余好处。
----------卢奇安语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23页

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所以,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
因为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返求于自身。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46页 - 人所拥有的财产

乞丐一旦跨上了坐骑,就非得把马跑死为止。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早就听过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就想去认识他,了解他。读了本书,感觉其思想之深邃,可以贯穿古今,经由时间的涤洗,尤显光芒。现撷取些许如下。“闲暇是人生的精华。”“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一个拥有丰富内在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当中拥有一件明亮、温暖、愉快的圣诞小屋。因此,能够拥有越丰富的个性,尤其是深邃的精神思想,无疑就是在这地球上得到的最大幸运,尽管命运的发展结果不一定至为辉煌灿烂。”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页 - 第一章。基本的划分

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例如,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遇到饶有趣味的事情,其实前者应该羡慕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在后一种人的描述中,他们所经历过的事情都意味深长,而这一点正可归功于他们的思想禀赋。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59页 -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
空洞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用处,宣扬这种价值观以图其他目的的人或者组织也是别有用心的。作者后面说到,德国人是没有民族自豪感的。
60页的文字需要好好体会。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9页 - 译者序

他也真实地生活过,有过快乐,追过女人,特别喜欢攀登高山,也会外出旅行,生活极有规律。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很会享受生活,甚至很懂养生。不过他的某些自律要求近乎严苛,也几乎没什么朋友。另外,他也和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烦恼,甚至可以说是小灾小难。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摘抄


  一个人的独特个性远远优于民族性,在一个人身上所显现的独特个性比起国民性应受到多一千倍的重视。
  
  地位的价值是世俗常规的,也就是说,虚假不实的;它的作用是要得到别人虚假的尊敬,这完全就是为芸芸众生而上演的一出闹喜剧。
  
  名誉就是外在的良心,而良心就是内在的名誉。
  客观上,名誉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的看法;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于他人看法的顾忌。
  
  只有当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决定性的影响了他们对我们的行为的时候,——或者只是有时候这样——他人的看法才具备价值。
  
  “我们喜爱看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既然手段并非比目的更重要,那么“名誉比生命还要宝贵”这一被人们大肆渲染的格言就是,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一种言过其实的说法。
  
  歌德说:你为什么要抱怨你的敌人?这些人能够成为你的朋友吗?你的本性,就是对他们的一个永恒的指责。
  
  他们都认定这一事实:一个人说的话或者做出的行为,只能贬损自己本人的荣誉,而不会对别人的荣誉构成损害。
  
  弥尔顿《卢西达斯》:
  名声(这是高贵的心灵的最后的弱点)
  促使清晰的头脑鄙视欢愉,
  过着辛劳艰苦的日子。
  
  更准确地说,让人得到幸福的是产生出这些成绩和贡献的思想和能力。
  
  我们羡慕一个伟人,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被那些缺乏判断力、经常受到迷惑的大众视为伟人,而是因为这个人确实就是一个伟人。它的最大幸福并不在于后世的人会知道他,而在于在他那里我们看到了那些耐人琢磨、值得人们永久保存的思想。他的幸福是被自己所掌握的。但名声却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们也可以把名声比作冬梨——他们在夏天生长,但在冬天供人享用。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愉。
  
  欢乐拒绝在喜庆的场合露面。
  
  所有热闹、渲染的幌子,目的就在于人们的头脑制造欢乐的假象,促使人们相信这里有欢乐的存在。
  
  为何耗损你的灵魂!
  它远远应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恒的计划。
  
  只要我们仍然置身其中,那么我们的行事就只能总是遵循我们那固定不变的性格构成,受着动机的左右和我们能力的制约。
  
  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致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
  
  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论事情有多么悲痛,我们必须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或许我们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必须降服我们的怪癖心情。——荷马
  而将来的事则:在上帝的安排中。——《伊利亚特》
  应该:把每一天都是视为一段特别的生活。——塞尼加
  
  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体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只有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但是在我们的想象里,今天又将在明天重现。其实,明天已是另外的一天,它也只来一次。我们忘记了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也是无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的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的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
  
  我们感受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订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相互比较。这是为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温习。
  
  一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详细的逐一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如果一个人耽于世俗事务或者纵情于感官享受,对过去了的事情不加回想,而只是随波逐流的生活,那么,他对生活就欠缺清晰、周密的思考,情感就会杂乱无章,思想也夹杂着某种程度的混乱不清。这些都可以从这个人说出的短小、破碎、突厄的词句看得出来。外在的骚动越厉害、外在给予的印象越多,人的精神内在活动越小,那出现的这种情形就尤其明显。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青年人首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了的源泉。据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够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
  
  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嫉妒。
  
  如果不跟别人作比较,那我们就会为我们所得到的感到快乐。
  
  我们应该多想一想那些处境比我们更为恶劣的人,因为那些生活的比我们好的人只是看上去比我们更好而已。
  
  没有哪一种恨意能像嫉妒那样难以消除。
  
  容易引起别人嫉妒的人理应采用的办法就是跟嫉妒者保持相当的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以便双方之间始终保留一道巨大的鸿沟。
  
  在我们处理某一事情时,必须把一切其他别的事情置之度外,在恰当的时间里为某件事情操心,担忧或快乐,其他事情则不予考虑。打个比方说吧,我们必须拥有一个存放思想的抽屉柜,在拉出一个抽屉时,其他的抽屉却保持原位。
  
  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冤枉规定一个限度,节制我们的欲望,控制我们的愤怒,时刻牢记着这一事实:在这世上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我们只能得到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许许多多的祸患却必然的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贺拉斯:详查你的所作所为,向智者请教如何才能心安理得、轻松的度过一生,免受对无用之物的欲望、希冀所带来的煎熬和折磨。
  
  我们的生存根本上就是动荡不安的。
  
  一个人的能力需要发挥,而且,他渴望看到发挥能力以后的结果。
  
  看到我们手头上的工作不断有所进展,并最终得以完成,我们得到的是一种直接的快乐。
  
  当然,我们的作品越高贵,我们感受的喜悦就越大。
  
  无所事事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良效果可以从我们进行的长途游览旅行中看得出来,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有时会赶到闷闷不乐。一旦百无聊赖,人就像脱离了自己的原始本性。为克服困难、阻碍而努力和奋斗是人的一种需要,这道理跟钻洞之于土拨鼠为必不可少是一样的。
  
  我们行动和努力的指南不可以是想象中的图像,而应该是考虑清楚的概念。
  
  就算我们的爱人留在我们想象的图像里,也通常可以归于这相同的类型。“每个傻子都带着一顶傻子帽”。
  
  因此,概念只能间接的作用于我们的意欲;但概念却能恪守诺言。
  
  挑剔别人缺点差错的人其实在改进着自己。
  
  对于那些容忍别人的人来说,相反的说法 照样成立,即“我们乞求自由,同样也会施予别人这种自由。——贺拉斯
  
  注意和批评别人的缺点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不足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我们需要一面镜子去改善自己。
  
  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的、并因此只是例外的提及。
  
  一个人自身的拥有越多,对世俗常规的安排就越感到不满。
  
  在这个世界上,流行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真正的友谊,而只是做的尽量逼真和自然的现实尊重和友谊的表面功夫。
  
  真实不需的友谊有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
  
  人与人之间的许多联系当然主要是建筑在各式各样的被隐藏起来的自私动机之上,但某些这样的联系也包含了点滴的真正友谊成分。
  
  现在此刻是一个威力无比的女神。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
  
  格拉西安: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傻呆的动物的外皮。
  
  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并且,一个本性庸俗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对立面时,内心会产生抵触情绪,而秘密煽起这股情绪的就是他的嫉妒。我们每天可以看到,虚荣心的满足带给人的快感更甚于其他的欢乐,但获得这种快感的途径只能是把自己与别人作一番比较。对于人来说,最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莫过于精神思想素质,因为人正是基于这方面的优势才优于动物。因此,假如把自己这一方面确凿无疑的优势显示出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面前这样做,那就是一种极端鲁莽、冒失的行为。
  
  在社会上,地位和财富可以期望获得人们的尊崇和爱戴,但精神的优势却永远不可以期望得到这种待遇。
  
  萨迪在《玫瑰园》里说过:“我们应该认识到:愚人对智者的反感百倍于智者对愚人的反感。”
  
  每个人都会出于天性靠近会给他带来这种优越感觉的物体,犹如他本能的走向阳光或挨近一个火炉一样。那么,这样的物体,对男人而言,就是精神思想素质明显低劣的人;对于女人,就是相貌不如自己的人。
  
  相比之下,拥有优越的地位则是另一番情形,因为优越的地位并不像个人素质那样通过互相的对比和显示出的差异而发挥作用,二是透过反射而造成效果,就像周围环境的色彩是反射在我们的脸上一样。
  
  
  我们信任和透露秘密给别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懒惰、自私和虚荣。懒惰、是由于我们宁愿相信别人,而不是自己去作考察、发现的工夫和保持警觉;自私,是因为谈论自己的需要引导我们把一些秘密泄露给别人;虚荣,是因为我们谈论的事情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虽然如此,我们却仍然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给予他们的信任。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一般常规的礼貌只是一副张开了笑脸的面具。
  
  判断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些什么,我们都不应以别人为榜样,因为个人所处的位置、境况、关系都不相同,各人性格的差异也会使人们对事情的处理沾上某些不同的色彩。“两个人做同一样的事情,但那已经不是同一样的事情了。”
  
  在处理实际事务时,自己的独到见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们做的事情就会与我们的自身不相吻合。
  
  如果我们碰巧听到别人说出的荒谬言论开始让我们生气,我们就要想想这只是一部喜剧中的两个愚人之间的对话。这一事实久经证明:谁来到这个世上,一本正经的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教育人们,那么,如果他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万幸的了。
  
  谁要想让别人相信他的看法,那他就要冷静、不带激情地把他的看法表达出来。
  
  就算我们有充分的权力称赞自己,我们也不能受到诱惑真的这样做。
  
  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在说谎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假装相信他所说的话;因为这样他就会变得放肆大胆们就会更加有恃无恐地说出谎言而最后拆穿自己。但如果我们发现他的话部分的泄漏了他其实掩藏起来的真相,那我们就应该装出一幅不相信的样子。由于收到这样的抵抗刺激,他就会调动其余的真相以应战了。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个人私事视为秘密。
  
  大致说来,我们更应该通过不曾说出口的话语,而不是经由说过的话来现实我们的见解。
  
  而如果我们是明智的话,我们就会在思想和说话之间保留相当的距离。
  
  有时候,我们以为别人根本就不会相信我们的某些事情,但其实,别人还不曾想到过要怀疑这些事情。但如果由于我们作出的行为使他们真的对这些事情起了疑心,那他们就肯定不会相信它们的了。
  
  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
  
  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它的囚徒。
  
  沉默之树结出安宁之果。
  
  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对他们怀有敌意,但我们却必须注意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并把它牢记在心,因为以此可以确定这个人的价值——至少是他对于我的价值,并据此制定出对这个人所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必须永远记住:人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何时,把一个人的性格中的劣性忘掉就跟扔掉了我们千辛万苦挣得的金钱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与人过分亲密和愚人结下愚蠢的友谊。
  
  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
  
  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用言辞或者表情流露出愤怒和憎恨是徒劳无益的,既不智和危险,又可笑和流于俗套。所以,除了在行动上,我们不可以表现出憎恨或者愤怒。我们越能成功的避免由话语和表情上表示愤怒,就越能成功地通过行动把它表现出来。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说话不要加重语气。这一条世故的古老遗训旨在让别人的理解力去发掘我们说话的含义,因为常人的理解力是迟缓的,在他们明白我们说话的含意之前,我们已经把话说完了。但如果说话时加重语气,那就等于我们在诉诸别人的感情,这样,事情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对不少人我们可以态度礼貌、声调友好地说出真正无理的话语而又避免遭受直接的危险。
  
  在这世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
  
  相比之下,每个人都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深藏于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们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愿的结果。人们并不是在抽象思想中认识到自己的这些原则。只是当我们回首自己的一生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行事,这些原则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线操纵着我们。这些原则因人而异。人们各自随着这些原则的引领走向幸福或者不幸。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时间的作用,以及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
  
  一个明智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会被事情恒久不变的表面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即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我们应该只是从理论上、谈判能够过预料事物的结果预期将来时间的事情,而不是在实际生活中提前向时间要求得到只有时间才会带来的东西。谁要真的这样去做,那他就会发现再没有比事件更加苛刻、刻薄的高利贷者了。如果我们强迫事件提前作出预支,那时间索取的利息比任何一个犹太高利贷者还要厉害。
  
  我们要不惜花费时间、人力、金钱和忍受繁琐、不便以及减少自己的需求,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发生不幸的可能性。我们作出的牺牲越大,那发生不幸的可能就越小、越遥远。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
  
  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
  
  我们应视这些东西为前进路上的小石子,做到麻木不仁,把它们随脚踢开。我们确实不能认真去回想和琢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就算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只要它的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只要还存在得到一个更好结局的可能,那我们就不要胆怯、犹豫,而应该努力抗争,正如我们只要还看到一小片蓝色的天空,我们就不应对天气感到绝望一样。的确,我们应该这样说:“就算世界倒塌了下来,一片的废墟也不会改变他的脸色。”
  
  睡眠是向死亡的借贷。
  睡眠是死亡暂时收取的借贷利息,而死亡本身就是对全部债务的支付。偿还的利息越高,偿还的越频繁,那么,死亡所要求的最后支付日期就越迟。
  
  其实,我们应该掩藏和否认自己的才能。但意识到自己的平庸才具却会产生恰恰相反的效果。与这种平庸才能相互配套的是这种人的谦卑和友好;他们有着善意的脾性,对于恶劣、糟糕的人事仍然表现出毕恭毕敬的态度。所以,这类人能够拥有朋友和支持者。
  
  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对于少儿和青年人来说,他们头脑中的奇特的想象、古怪的念头和流传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共同拼凑而成一幅歪曲和伪装了真实世界的幻像。这样,人生经验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那些在我们青春期扎根头脑的幻想和虚假概念。
  但要防治人们在青年时代沾染这些东西确实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能达致这一目标的教育将是最理想的教育,虽然这种教育只能是否定的。
  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把童年期的孩子的目光和视野控制在尽可能狭窄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之内,我们给孩子提供清晰、正确的观念;只有在他们正确认识了在这一视野范围之内的事物以后,才可以逐渐的扩宽视野。与此同时,还要时刻留意不要让任何模糊不清、一知半解或者偏差走样的认识存留在他们的头脑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人们对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观念始终是狭窄的,但却非常朴素。也正因此原因,他们的观念将是清晰的和正确的。这些观念只需要逐渐拓宽,而不需要修正和勘误。这种教育需要一直维持至青年时代。这种教育方式尤其要求人们不要阅读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合适的人物传记类读物,诸如富兰克林的传记、莫利茨写的《安东.赖斯》等。
  
  这时候,抑郁、严肃的表情挤走了青春年少的目空一切的神态,并烙在了我们的脸上。只要我们还年轻,那么。不管人们对我们说些什么,我们还是把生活视为长无尽头而因此挥霍时间。
  
  从年轻的角度看视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
  
  在我们生命中的这最初四分之一时间里我们不仅感到极其快乐,而且这段事件也还是最悠长的。
  
  我们更能回忆起我们的早年,而不是在这以后的时光。我们的生活事件越长,那值得我们以后回想的有意义和重要的事情就越少。
  
  一盏油灯虽然灯油不多,但它的灯芯很细,它能够点燃较长的时间;另一盏油灯虽然灯芯粗大,但它的灯油很足,它同样能燃上很长事件。在这里,灯油就好比一个人的生命力,灯芯则是对身体活力的任何形式的消耗和挥霍。
  
  如果这里作比较的两者——生命和钱财——真的处于日渐消耗的状态,那情形确实是相当凄凉悲苦的。
  
  一个人活的越老,他生活中的见闻经历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少。
  人只是在年轻时期才充满意识的生活;到了老年,人只带着一半的意识在活着。
  
  日子由此变得越来越缺乏意义,并由此变得越来越短。
  
  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就犹如一场假面舞会结束了,我们都摘下了面具。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看清楚我们在一生中所接触过的、与之发生关联的都是写什么人。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页 - 1

第二章,人的自身自己内在的精神生活才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具有天赋的人比正常人多一个需求,那就是,学习、观察、研究、默想、和时间的需求。因此,这也就是对闲暇的需求。真正的财富是自己灵魂的乐趣。第二部分 引言和格言所谓追求幸福就是少点痛苦和烦恼。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因为过去和将来都是头脑的想象。“我从不寄希望在任何事情”——歌德,其实就是说:只有当人挣脱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上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如果人要享受现时,乃至整个一生,精神个安宁是比不可少的。为着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只有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订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互相比较。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15页 - 二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正因为这样,我们能够咬紧牙关承受纯粹从外而至的灾祸,但由我们的自身所招致的不幸却更难忍受;因为运气会有变好的时候,但我们的自身构成却永远不会改变。因此,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尤维纳利斯语)。所以我们应该多加注意保持和改善这一类的好处,而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占有那些身外的财产、荣誉。

《人生的智慧》的笔记-第7页

甚至教育—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在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


 人生的智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