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中国木建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 不只中国木建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04
ISBN:9787108023896
作者:赵广超
页数:200页

建筑学术专业书用小资的笔法写出来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小资看感觉,掩卷沉浸在古代文化的氤氲中。很好,完全摆脱教科书的形式,用娓娓道来的口吻、和有图有真相的方式,告诉你的,居然是建筑界的专业事。

娓娓道来地“儿科读物”

买这本书是因为灰灰的大力推荐,她说她家秋秋从公司窃得此书,内容丰富,特别是里面“小画”很可爱。几日之后,书到手。大16开的书,哑粉纸,200个p。全书只用了两个颜色,黑色和一个类似深金色的专色。编排很贵气,留白很多,注释在图上,很方便阅读。内容上,从木建筑的类型、结构、装饰都有所讲,但是都讲得蛮浅,作为入门的读物完全是可以的,书中也引用了很多古人的话,以佐相应的观点。价格上有点小贵120块。

《不只中国木建筑》

自己建筑方面的知识相当匮乏,所以一直想买点关于建筑的通俗易懂的书来看。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自己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建筑都是木头材质的,从住的房子到死后的棺木。也许这个跟中国五行观念有关?跟中国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筑主要是石头做的。这两者之间就有根本的区别。还大略知道中国的家国观念,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小家住的四合院是皇帝住的宫殿建筑的缩影。所以,想了解中国文化,建筑是无论如何不能绕过的。今天在大唐书社看到这本《不只中国木建筑》,“中国”和“木”这两个关键字就惹起了我特别的注意,赶紧取下来看看。 正象害饿的人吃东西,不会去注意食物的包装,甚至不懂的品食物的味道一样,例如《红楼梦》里提到喝茶所谓的“牛饮”,就是笑话停留在实用而不知审美阶段的人的,我就是这种层次的;自己又是困而学之的,是看书学习中天资比较低的那种,无数的疑问萦绕在心,一看到书,就象溺水的人看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先握住它,至于这稻草本身的模样,往往顾不上注意。所以看书的时候,先看内容。一打开翻到132页,讲的是宫室的结构,从门前的复思到大门,再往里是萧墙,从庭进去是堂,交代的清清楚楚,最令人高兴的是大副的配图,颜色淡雅,标志的清晰,正对我这种需要建筑文化启蒙的水平的人胃口,赶紧又翻开另外一页,是142页,讲的是四合院的知识,从一进四合院直到四进,都有插图,看到145页的时候,讲的是“堂”,书中是这么说的“殖殖其庭 堂堂正正 是个重要不轻易应用的地方 《释名》释宫室: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谓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堂者,当也,谓正当向阳之屋 传统中国建筑的最中央,照例都没有房屋,传统房屋最重要的房子,照例都不住人。没有房屋的中央部分是‘庭’,没有人住的房子是‘堂’,‘堂’里面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神位,罗列代代显赫功名,是个纪念堂……”令我汗颜的是我是读何新的历史著作的时候,才意识到中国四合院建筑中堂的作用的。例如读《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到贾府去看他舅舅的时候在正屋拜了拜,然后去厢房见到她舅母,我初读到此的时候就傻乎乎的想她舅舅为什么不住正屋呢?同样的问题,她进贾府的时候为什么不进大门而走偏门呢?现在想想都为自己当时的无知感到好笑。我们这个地方的房子,不是四合院结构,不过仔细端详是却一进四合院的简化版。每家有一个方正的院子,这跟四合院是一样的,然后不管是三间还是四间的房子,都是正门进去的地方不住人,人住在左右两边,这跟四合院的结构和功能是一样的。不扯这么远,回到当时看这本书的情形上来,心中窃喜,这正是我需要看的书,翻到书背,上边有“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当西方人用石头写下他们的建筑故事时,中国民族在几千年里,却一直利用远比石材脆弱得多的木头来支撑他们的家园。木头的背后当然是有着另外的故事”的介绍。正合我意。买了。看看书的价格是68元,感觉值! 书的作者叫赵广超(不熟悉,写这小文的时候也没查他的资料),书是三联书店出版的,在书的最后一页看到这本书是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想来没有资助的话书的价格会更高?不清楚。书的规格是200*250mm,纸张是铜版纸,手感很好,里边的字与字之间间隔很大,看起来清清爽爽,配着大量的插图,有的是白描的,有的是照片,真正的是图文并茂,即使不喜欢这方面的内容,只是对书的装帧和设计感兴趣,这本书也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是我向爱书尤其是在乎书的样式的朋友极力推荐的主要原因。全书1000千字,插图200帧,200页。下边是书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起家 第二章 伐木 第三章 文字 第四章 高台 第五章 标准 第六章 结构 第七章 斗拱 第八章 基阶栏 第九章 屋顶 第十章 屋身 第十一章 空间 第十二章 宫室之旅 第十三章 四合院 第十四章 风水略述 第十五章 园林 第十六章 装饰 后记 哥哥的话 参考书目 前边谈到这本书说的是买书的时候的感想。从周一开始看,两天大体翻完了全书。因为是第一次看建筑方面的著作,等于刚刚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所以感觉新颖,收获也大。很乐意把阅读的喜悦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那些跟我一样本来对建筑不了解的朋友有点帮助。 全书的特点前边讲了,还有一点说一下,每一页书,在图文之外,都有大量的留白,跟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一样,给我的感觉是,在看书了解建筑史、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同时,心理上有着对历史的、文化的巨大的想象空间。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吧。给想象留足了空间,心灵才是自由的,所以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 书的整体思路是从远古到现代,从建筑的简单样式和小的单位到复杂的建筑群,介绍的是建筑,更是体现了建筑中深蕴的文化。作者在法国学的是造型艺术,所以书写的主要的中国的建筑,同时跟西方建筑也作了比较。总感觉对全书整体做评价把握不住,所以选取其中几个印象深的地方做一下介绍。 在第五章《标准》中,作者介绍了《营造法式》。在本章开始,他引用了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的一句话“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这句话在我这个喜欢科技史的人看来实在是满心鼓舞。作者说“‘标准’显然不妨碍天才的发挥,反而可以使不是天才的水平不致太低。真正需要忧虑的是僵化。僵化,谁都害怕。”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反而可以使不是天才的水平不致太低”这个意思,我们学校教育中强调的“规范”实际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但不幸的是“僵化”同样存在,使天才的发挥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营造法式》出现的背景是当时的(宋代)皇家铺张建设,举国挥霍,官员舞弊营私,国家财政常常陷于困境,为了防止经济进一步崩溃,于是将工程营造拨入理财的范围,严加监管。《营造法式》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出现的建筑工程指导大全。由宋代国家工程总监(将作监狱)李诫负责编制,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建筑百科全书。全书内容详细,针对“用料太宽(浪费),关防无术(舞弊)的情况,整理出3555条标准则例,又确立了标准的给俸制度。《营造法式》中继承中国建筑的建筑单位成就,以“整栋建筑重复得最多的构件——斗栱为基数,并用栱高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材’,按比例来计算出整座建筑无每一个部分的用料和尺寸。”这么做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用料上可以有精确的计算,施工上可以分头进行,标准构件可以随时替换翻新,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实际上,近代以来西方的工厂制度的确立,商品的生产标准和流程,跟非常相似,完全符合亚当•斯密的关于分工提高工效的论述。真是一部奇书,不只是建筑,对其它行业,对当下的我们研究古代科学成就,都有很大的启示。 在第六章《结构》中,作者把结构中各种部件都做了介绍,我最感兴趣的是“榫卯”那一块。凸出来的叫榫头,凹进去的叫卯孔。“榫卯就活像是隐藏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之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简直就是艺术创作。榫卯技术在宋带达到颠峰,一整座大型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靠一枚钉就能紧紧扣在一起,实在非常了不起。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结构抗松动、地震的功效,是其它国家的建筑所不能比拟的。例如作者举了艾菲尔铁塔的例子,过一段时间必须把大如车轮的钢铁螺丝重新拧紧,要不,早塌了。“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好一个地老天荒,矢志不移。”感谢作者,使我体会到我们原本是一个富诗意的国家,并且没有被间断! 第七章将的是斗栱。斗栱置身柱网之上,屋檐之下,用来解决垂直和水平两种构件之间的重力过渡。这是它的作用。在起源上还存在争议,斗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倒十分妥切。一代代天才建筑师将支撑的木柱发展为这种令人难忘的悬臂支撑结构,既可保持外檐空间的完整性,又可以将屋檐尽量外挑。斗栱的发展最终失去了实用简朴的本初面目,成了纯装饰的部件。这符合造型艺术一般的发展逻辑“简朴概括的开始,结局变为繁杂琐碎;原本属于结构的部分,最后变为徒具外形的虚饰”。但是,“斗栱仍旧是中国建筑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虽然后来它“本身无可奈何的走到尽头”。有生命的生命体也罢,无生命的物件也罢,也许他们都有周期?所谓永远不过是这些周期的环环相连? 就说这些吧,有兴趣的,还是有机会看原书,相信那是一个既愉悦又会有收获的过程。

吸引更多的人 热爱古建筑

书买了很久读的却很晚,当时自己已经研三了,在一个三本学校代课赚取生活小费,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他写的浅显易懂,不管是不是本专业人士都会读的津津有味,我当时基本上教案中穿插的实例都是来自此书,效果甚佳。

版式太水

内容不错,学到不少入门的知识,虽然文字有的地方浮华太过。看着书页上50%的留白总有些心疼,那华丽丽的价钱啊,后来想想半价买的才平衡许多。

小书求知,大书悟道。

从一个设计研究者的视角看待中国的建筑,语言生动而不晦涩,贯东西博古今,可与国内设计研究者孟晖的诣趣做个对照,也有早先读过的一套《黑暗历史现场》里的说明方法的同工之处,尽量平实亲切易懂,极具亲和力。作者的古文功底很深,而对文字的训诂与理解又深入浅出,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恍惚间读出某些房产楼书的味道,只是此书以泱泱大国的博大深厚为底韵,连绵开来不禁悠长而余音不绝。只要魂在,不怕本分丢失,国人之信心,待慢慢重新树立。这样的设计论著是国内现在欠缺的,不在于填鸭灌输,从细节中悟道,自然逐渐敞亮。

中国建筑史如果这么学不就有意思多了吗~~

应该说,我们对于本土的东西都是有感情的,抛却一些愤青的因素,都是如此的,那么对于中国建筑史,抛却学习的抵触情绪,我们应该对此报以足够的热爱。只是,由于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让我们看待这种文化往往是生硬没有感情的,那么这本书,却恰恰融入了感情在写,不矫情,很理智,同样很生动。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我们书本上学的那些,从根本上去了解,其实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在里面的。虽然读这本书是由于学校要求写读书笔记被迫的,不过我着实却是认真阅读了一番,也饶有兴趣。如果中国建筑史这么讲,那不就有意思多了吗,那些枯燥的名词也就不那么难记了。当然,写出这种东西是需要一番功夫的,所以在这里大力推荐一下~~

无定形的存在

传统好像一条路,每一次回头,都会看到我们是从什么地方出发,打算往什么方向走下去。无论如何弯弯曲曲,都是路。建筑艺术“正面”地表现着每一个时代的生活习惯、技术水平以至精神信仰的面貌。西方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他们的宗教建筑上,而中国人的建筑艺术则在做高等级的府第(宫殿)上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中国的建筑上可以在雕刻之外找到其他一切的工艺。一部中国建筑史,几乎就是整个工艺发展史,原因在于——木头。在中国但凡可以应用在木头上的技术,几乎都可以发生在建筑上。同样,建筑的种种技术都可以应用在其他木材工艺上。传统中国建筑空间的尺度,是以人的现实需要来厘定的。中国的建筑装饰都是依据结构来进行,所以亦隶属在整座建筑物的比例和空间效应里,每一个实用功能的部分(构件)都可以列入装饰的范围。 ---------------------“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建筑要标准化,基本上是要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营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史上做重要的著作,它除了将上承隋唐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做了一次全面性的整理之外,最可贵的就是将古代建筑技术中的标准模数制(材)做详尽说明。中国在公元6世纪开始,重大的建筑工程已经普遍采用模型设计方案,审定后由专人负责依照模型放大施工。轻便的木材加上标准模数的效率,令每一代都可以迅速建成华丽的建筑群,加上传统上政治与形式一致的观念,又使每一代的执政者都毫不考虑就拆卸或改建上一代的工程(甚至包括衣冠服饰),建得快,拆得更快。---------------------人类从颠沛流离到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安顿下来至少要懂得在覆盖与支撑之外加上安全措施——“围拢的结构”,换而言之就是顶盖、柱子加上墙壁。将建筑空间围拢或分散,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人类建筑历史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以石头墙壁负重为主的房子,最沉重的是墙壁本身而不是屋顶;而致力于框架支撑技术的建筑物,最瞩目的地方却非屋身而是金碧辉煌的屋顶。传统中国的木框架建筑利用柱网梁枋所组成的框架,像骨骼般支撑着庞大的“屋顶”,其支撑起屋顶的根本就不是墙壁。道地的木建筑,屋身的墙壁都轻巧得可以又装又拆,墙倒了屋不塌。它的缺点是承重力比石头差,不宜向上发展太高。不同的地域气候,木材品种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一种不同的生活习惯都足以发展成为独立的结构形式,主要的形制P50:穿斗式、抬梁式,以及非主流的井干式,栏杆式、平顶式。木框架建筑墙壁的围护功能,往往出现与覆盖(屋顶)分离,后退到建筑组群(院落)的最外围的迹象。建筑物原本墙壁的地方,变成了有墙之形,无壁之实的通透屏障。建筑的内部与外部空间,非但不构成绝对的隔断,而且更可以互相渗透。---------------------榫卯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经出现,它就活像隐藏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后,两块木头变会紧紧地相互握着,不再分开。当榫卯结构由不同的方向嵌接的时候,紧张与松脱的作用会相互抵消,当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微妙的平衡。但凡涉及到木材的场合,榫卯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无论是一栋房子、一扇门窗或是一件家具。在概念上,一座大建筑其实便是一件巨大的家具,而一件家具则可以视之为一座精巧的小型建筑。斗栱置于屋身柱网柱上,屋檐之下,用来解决垂直和水平两种构件之间的重力过渡。斗栱的起源很隐晦,目前最早的斗栱形象见于西周时代的青铜器,用于建筑上的年代则尚未有定论。斗栱是传统中国木建筑艺术最富创造形和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在春秋时代已经发展得很完备,其种类很多,因为斗栱本身是一种“办法”,在被定型为“格式”之前,一直都在因应不同需要而自由组合,它是不属于屋顶又不隶属于柱式部分的独立构件,只有充分了解木材的柔韧性才可以发展出斗栱的原理,只有彻底掌握榫和卯的应用才能创造出如此复杂的结构。世上没有完全无缺点和局限性的材料和结构,木斗栱的缺点是容易松动,而这种缺点却变成了抗震的优点。木材靠自身特有的柔韧性和延展力,榫卯将地面的震波变成延绵“木浪”般起伏消解,涟漪过后,又恢复原状。斗栱和整体结构的关系是鉴别建筑年代的依据。由唐代至元代,斗栱和梁枋的关系相互穿插连结,成为屋顶框架各水平交叉点的加固结构,是属于整个屋顶“铺作层”的一部分。当时斗栱的体积宏大,近乎柱高一半,充分表现出斗栱在结构上的重要性和气派。到宋代以后斗栱直趋纤巧,当建筑物的内外柱网发展到因应不同的位置来决定高度时,整个屋顶“铺作层"的有机联系就迅速减弱,到了明清时期,梁架更由穿插在斗栱中改为压在斗栱的最后一跳上,”互相支持“到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互不相干“,由本来的杠杆组织最后沦为檐下雕刻。造型艺术往往有一种不愉快的发展逻辑:简朴概括的开始,结局变得繁杂琐碎;原来属于结构的部分,最后变为徒具外形的虚饰。---------------------自然的有机物都会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形态,成功的艺术品或多或少都在反映或配合这种生命的意象。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在中国,房屋只有在结构及功能上扮演房屋时才叫做房屋,在其他场合,房屋可以是任何东西——座椅、衣橱、轿子等。中国建筑往往只是在实际营造工程上才成为独立的部门,在整个文化意义上却充满“无定型”的活泼性质,活泼到竟然令人觉得它一点也不活泼。【台基、坛(独立的台基)、台阶(上下台基的踏道)、栏杆】台基尚稳重,台阶尚冷静,凭栏待月,倚槛看云,惟有栏杆最留情。道德(台基)从地平线拱凸起,经过通透的屋身,然后以反翘的屋顶收结整个节奏,形成一套富有中国情调的成德和合之象。越高级的建筑,对比就越大;对比越大就越讲究这种”和合“的形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台基的文化及美学上的价值超过了实际功能,所以一直没有因为需要而罔加调整。【屋顶、屋脊、亭(独立的屋顶)、廊】屋顶在传统中国建筑中占有压倒性的位置,屋顶越大,就越隆重。屋顶形制P98:最尊贵的庑殿式(五脊式),高级的歇山式(九脊式),民间的悬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各种屋顶的格式取决于屋脊的处理方法,在设计上是不折不扣的形式服从功能。屋顶桁架结构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9911197/反宇屋顶的功效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9861089/弯弯翘起的形态,在视觉上将巨大沉重的屋顶变得轻巧,令本来呆滞笨重的轮廓,变成一条充满活力的天际线。亭为赏景而设,本身亦成为被观赏的建筑点缀。如果把亭拉长,就叫做廊。如果有屋身,仍叫做亭;如果这个亭是用来思考温习的,就叫做轩或斋;如果临水,就叫榭;架设在井口上的叫井亭子;有窗的亭形建筑叫做亭轩;若临高而建,充满气派,称之为阁。同样的结构,会因为不同的时代而出现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解释,甚至同样的结构在同样的年代亦有可能出现不同的解释,对中国人来说,经过长期经验,彻底的了解后,对同一人东西有不同的体会是理所当然的。现实中亭、家、堂的屋顶有时看起来会差不多,其分别就在它们背后的意义。【屋身、墙、槅扇、门、牌坊、门楼、窗】严格说来,屋身结构就只有木柱。看起来很平淡的列柱,每一条都有不同程度的细致加工。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9864889/古书中并没有将”负重“列入墙壁的功能,是因为这部分由柱承担,故此柱与柱之间的墙壁,无论是土木砖石,都可以像衣服般灵活地穿在通明剔透的框格子上。在寒冷的地方厚实,在温暖的地方轻松,形成各地不同的墙壁,而且可大可小。视觉微调由列柱更进一步与门窗槅扇配合,槅扇的数目根据间宽而调整。”门堂之制“始于汉代的《三礼图》,从此定义每一个阶层的住屋形式。各种不同的门: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9912351/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缩小的门叫做窗,窗和门的结构差不多。中国画的长方形画轴,分明也是一扇开向精神世界的窗。【宫室、罘罳(照壁)、臬门、萧墙、前庭、廊、登堂、寝】建筑的真正本质是在平面、立面和立体以外未能触及的地方,那个未能触及的空间。最早的宫室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那时已经出现有廊庑围合而成的庭院,同时出现了堂和室的布局。到了周代,合院式的布局已经完全成熟。独立的照壁只起令视线和走道更显曲折探幽,以及警惕的作用。真正负起隔断功能的,是从尊重与自重所建立的“礼”开始的。臬门是高大的正门,这处叫做宁,访客得礼貌地在此等候通传。前面还有一堵墙,古名“屏”,同时也叫“萧墙”。庭可大可小,用来朝见叫朝廷,用来祭祀叫做陈,小到只堪透气的叫天井。廊是庭院和园林的导游线,将观赏点之间的距离弄得蜿蜒曲折,本身也成为了被观赏的对象。一旦遇水飞渡,便是一条有顶盖的桥。前庭对正中央的是一座建立在高台上的主题建筑,是帝王的“宫殿”、宗庙的“太庙”,平民百姓的“祠堂”、“家庙”,明清后称之为“厅堂”。跨过应门(堂门),大堂内东西两堵墙叫做序(内来分开的意思),主人在登堂见客,序后面的堂室是主人的东西厢房,没有厢房的话,寝室就在后庭,那是私家内院,访客最好止步。合院式布局,严格来讲并非一种建筑设计,它是一种生活的结果。将一般的庭院扩大便是宫殿,将宫殿扩大便是一座城邑。合院一住就几千年,实用性固然不在话下,更重要的原因是将整套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现实化。主屋排列在中轴主线上,左右次第将整个家住的血缘亲和,尊卑秩序平均展开。如果合院的私密性稍微下降,添加几座屋宇殿堂和一些自然或人为的景观,便可以成为供人游览的公园。来一点宗教崇拜的内容,便是一座寺庙。【园林】建筑中最悠闲处,自然是园林。无论你建造房屋的目的如何,园林的要求都大致相同,就是在实现的目的之外,创造一个令身心舒放的境界。构造园林是大学问,将一幅“立体画轴”的阴阳、虚实、聚散、疏密、大小、高低等窍门分析透彻,强调造园的季节性,强调借景的重要性——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在园林中,建筑、文学、书法皆色香味俱全。

刚刚看

终于看到一本没有纯粹谈论国内民居的画册了。没有纯粹地解说那些让人发腻的龙龙凤凤之类的花纹了。的确,俺对龙凤麒麟已经出现审美疲劳了。。。。

雅致

略读全书,感觉:雅致。最近装饰房子,在宜家烧了不少家具。标准化的平板包装,标准化的螺丝螺帽,让每一个愿意动手的人过了一把创造瘾。过瘾之余,不禁感叹中国家具的复杂——导致其市场无法全球化。可是本书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建筑要标准化并不困难,只是惟有中国实现过。”成书于1100年的《营造法式》即为明证。而现代宜家的拼接技术,在古代的中国,是用榫卯来实现的。钉子,在中国人眼里是多余的。能够浑然一体,就不许节外生枝。作者的笔调淡而雅,如茉莉般清香。点点风月,从密集的信息里透过来,恰到好处。记得读《激荡三十年》时,仿佛就像在重温自己的前20年。而读本书时,犹如乘坐时光机,追溯生命中那些见过的和没见过的传统建筑。也许,许多年后再去看园林时,注意的就是布局,抑或斗拱。通过读书,传统在我身上延续,而自己俨然被拉长了数千年。好的史书应然如是,是的,我认为我在读历史,而且读得津津有味。内在的丰盈才能发现潜在的美。什么时候,叙述一个事物能有作者的笔触,就真的上境界了。

一本很有诚意的入门书

关注赵广超的书是从读了他的《一章木椅》开始,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作者对中国文明,对中国建筑,有一种由衷的热爱和自豪感。本书也不例外,是一本很有诚意的入门书。作者从构建一个建筑的概念入手,融入了古汉字的由来,同时融入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再到一榫一卯,以及各部件(太专业的名词我说不上来),最后介绍了修饰部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部分(园林)。喜欢赵广超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引入了一点对于建筑史上反中国建筑的论点,并以一个自豪的中国人身份作了辩白;于我这种门外汉,了解一下入门知识,不枯燥,意兴盎然;整本书的设计延续赵广超的特色:大量留白,既有中国山水画的哲学,也缓解了读专业术语的压力。可惜最后园林部分,感觉不是作者的专业范围,内容有点粗糙与仓促。这部分比较精彩的介绍,我读过的有陈从周的《说园》。另外一点可惜的是本身以简体字在大陆出版;若能读到原版的繁体字,更能从古中国字的结构与象形中,看到字与建筑的结合与流变。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本书没有诘屈聱牙的说教与显摆抛书包,真正的“大家小书”。

另言看木建筑

作者用另外的一种语言阐述了中国木建筑,而不单单是从名称,结构上,更深一层的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木建筑,更像是从老外的角度写的,并且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从结构,到她(建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式,它所存在的原因,甚至是会有些小故事的插入,虽然总体看有点杂,但是你读起来会觉得很有意思,不会像看其他木建筑的书,看几页就睡了。。。。

内容浅显 装帧漂亮

普及性读物。虽然讲得不太深入,不过有些知识作为入门颇有益,值得保存作者喜欢用拟人、谐趣的笔法,勾连比对各朝代或中外各国的建筑史发展,建筑(院落)的功能及整体之间的呼应。节奏舒缓 页面疏落 绘图精致简洁 图例多为结构示意图、多能清晰揭示结构本质;相形之下,实景图偏少。感谢此书,我终于弄明白了“斗”“拱”是啥,呵呵,没图没真相啊,看到图才恍然大悟之

菜鸟之所见

大二的时候,因为那本厚重艰涩的中国建筑史使我对中国古建筑的书籍论作产生了一些抗拒.直到上星期六入手这本书,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读.跟着作者一路走来,仿佛回到他每讲述的那个时代,站在建筑前,亲眼见证了由一颗种子到巍峨宫殿的岁月.于是,我真的读懂了这句话,"每一幢古老的木构房子,在经历无限风霜之后,屋内每一块木头,以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仍在窃窃私语".

非同小可的木建筑

这本书的装帖非常具有中国古建筑灰瓦白墙的韵味。如果要作为高深的专业典藏来查,或者希望在书中找到细致的建筑说明,还是免了。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这本书,相反,我个人很喜欢,我认为这原来就不是作为查据的专业书,而是作为一本以建筑艺术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书籍。值得收一本。(贵啊~~~~~~~)书里除了建筑名词介绍,通篇都有古字与古诗词,让始终在CET,TOFEL,IEILS等等考试上劳累的现代人在书里再次或者初次感受到中国汉字的优美。在书中,插图和文字都是简单通俗平易的,以一种感性活泼的氛围,向我们呈现建筑的精神意义和其中的人类文化。木是最坚实的基础,将建筑特质和精神传承,好象几千年来的文化,表面是波澜大起,内在依然宠辱不惊,始终源远流长。如作者赵广超先生写“中国人本就迳将一生托乔木”。

不止中国木建筑

看过不少有关建筑的书,这本书绝对是让我受益匪浅很大的一本书,该书制作精美,语言风趣,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确实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籍,不管是建筑专业的或者非建筑专业的,都可以读一下,毕竟该书从头到尾也没有多少晦涩难懂的地方。其实当初选择了看这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书名非常吸引我,不止中国木建筑,很特别很有趣的书名。所以。。。。力荐此书。哈哈

自言自语谈建筑

极美的一本书。装帧雅致,手绘可爱,排版美丽。看得出每一个角落都很用心。至于文字,作者像是自言自语般闲闲道来,将中国木建筑的结构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连接起来,像是程度浅浅的建筑科普,又像作者只是在分享自己的一点感悟。

喜欢建筑的书,每次看到封面漂亮的建筑书就欲罢不能

这本书的装帧很棒,版式轻松,读起来也不像一般的专业书那样难懂、无趣,整本书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稍微有点贵,不过看在优秀的质感和质量上也就可以接受啦!

【读书笔记】文哲简摘

1:中国风下的家庭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天降大雨,两口子哆嗦着依偎在一起,患难中组成人类第一个建筑的结构——覆盖与支撑——宀。可是房屋,并不是家的唯一内容。养家糊口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邓公之前,“田力”(男)始终是中国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屋里里养着豕,使得温饱不愁;屋里还要有个女主人,家才能安。屋顶很重要,掉下来,就成了冢。家庭家庭,有家还得有庭。庭,广子部,意思是一个家多少要有点空地才像样,这个封闭建筑内的开放空间,对于羞涩又热情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从户内到户外一个再完美不过的过渡!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人口的日益增长,人类生活空间锐减,前庭后院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伐木丁丁,构木为巢”。与西方建筑“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雨果语)” 不同,事事忌讳的中国,对木材情有独钟,从生前宫宅到死后棺木,从文字书写到活字印刷术。红佛女初遇李靖,当下自剖心迹:“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 自古以来,土和木始终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炎黄子孙源于女娲用黄土造人,有道是“入土为安”,人与土是很亲近的,自不必说。然而中国建筑沿用“土木之功”,并非仅仅是约定俗成。蜀山兀,阿房出——可见木材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就地取材是很方便的。另外,木材的不耐久性,也正好适合中国人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的心理,再者生产力发展缓慢,战争频繁,中国人又都是急性子,以木为材建造房屋最为方便。就像梁思成所说的,“建筑就像衣服。。。”,经常换换无妨,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皇权更迭中宫殿的毁灭与崛起。楚王一炬,阿房三月。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民,蓝图上的第一个点,是山林中的木苗。由一颗种子到安居乐业是漫长的期盼,在树苗长大的日子里,农民会利用农闲的时间,到河滩用扁担将适合砌地基的石子挑到预定的范围内整平。用来做椽子的树苗一般五年,梁柱一般十年,理想的品种甚至要20年。因而很多时候,父亲一代往往已预先替自己的儿孙种下良木,和着宝贵的经验,一代代传下去。“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根本不移,薪火相传。” 一些重要的环节,还须请乡里的大师傅来做。 东家起屋事事图吉利,出手宽,三行管一日吃五顿,茶水充足,烟也是少不了的,就是怕作损(传统民间相信工匠起造房屋可以施法令主人日后家宅不宁)。整个工程有个大木师傅,地基还没动手呢,师傅已经手执一把丈量了。所以古人常说:储上木以待良工。人单力薄的家庭分期施工,春天竖架,秋收后才平顶,又或者邀请左邻右里通力合作。中国乔迁喝喜酒的传统大概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吧。假如建筑材料是石头,涉及的开采技术与劳力绝非两三家人所能应付,中国传统的紧密的伦理关系,恐怕也就因此而改写了。众所周知,上海房价很高,可是在上海混迹多年的外乡人,在这个寸土寸金的东方纽约有了立足之地后,最要紧的还是回老家盖一栋楼,才是最光耀门楣的事情。多么神奇的情结!社会学里管这个叫文化滞后现象——非物质文化比物质文化更不容易改变。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房屋是在法国尼斯河上特拉·阿马塔地方阿舍利文化发现的21间棚屋,距今12万年。这些窝棚紧靠洞穴搭起,中间有支柱的架子,盖上兽皮。地基用石块和大兽骨加固。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手段去划分空间的尝试。以后的日子里,就跟三只小猪的故事里写的那样,西方人兴致勃勃的将窝壁加固,金字塔达到了此类建筑的极致,不过比狼还狡猾的盗墓者依旧有进有出。中国人则倾向于把窝盖顶起来,发展出一套轻巧的支撑技术。有墙之形无壁之实的通透屏障。建筑内部外部可偶见非但不是绝对的阻隔,而是互相渗透。中国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时,一面热情引客,一面谦称“窝居”,很有不卑不亢的意思。将空间拉拢或者分散,这两种倾向就构成了人类建筑历史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有趣的是以石头墙壁为负重的房子,最沉重的是墙壁本身而不是屋顶;而致力于框架支撑技术的建筑,最瞩目的地方不是屋身的框架而是金碧辉煌的屋顶。因此,中国的建筑是“墙倒屋不塌”,因为支撑屋顶的根本不是墙,而是柱网梁枋所组成的框架。这些元素都是我们以后在欣赏中国木建筑时需要把握的几个点。最后再略一点。时下,人们开始用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来装饰自己的居住环境,殊不知,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木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是广义上的家具。我们把它解构了,可能是建筑无论从历史积淀层面还是从文化演进层面,都太复杂,我们暂时消化不了吧。所以,欣赏中国建筑需要从整体去把握她的神,气,韵,礼,制。**********************************************二、建筑与文字“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俄罗斯,果戈理。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山峦阻隔,木建筑的主流有它的材质原因,但是民族建筑的风貌的继承与发展,还在等待一种更强大的黏力——文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来都是上至党中央,下至田中央的普世价值观。一批批的名人雅士,一辈辈的价值观传承。所以不论是关外入侵,还是关内割据,尽管山河支离破碎,中国一次次站在无可挽救的分裂边缘,可是文字总能将裂缝无息黏合。电影《英雄》里,那位赵国的老先生,他在秦兵破城之时,对学生们说:“秦国可以亡了我们的国,但亡不了赵国的字!”。再来看几个反例。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文明,现在早已灰飞烟灭了,当年那么强盛的国家、民族,其文明程度堪与大宋朝比肩,怎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的这么彻底?据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重伤而死,而留下的遗嘱是:把党项族给我灭掉!蒙古人很绝,不只是屠杀,而是进一步,先把西夏的庙和城市夷为平地,之后彻底废止西夏的文字——西夏人失去了文化认同感,没有了共同的记忆,连吉光片羽的史料也没能留下。如何能彻底毁灭一个民族,让他在地球上消失?很简单,只要毁掉他的建筑和文字,这个民族就灰飞烟灭了。二战时,亚洲战场日本采用奴化教育,其对台湾“下一代”的影响至今可见可怕。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沉归海底,那个黄金铺地白玉为石的灿烂的文明就只能成为一个传说。中国的木建筑,正如“木”这个字一样,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有退有进,有争有让,勾画出一个和谐的构架,让我们看到“建筑其实是在天空中勾画着立体的线条”,奇怪的是,建筑却等到现代金属框架结构上场,用冰冷的声音来宣布这个带着诗意的结论。值得乐观的是,中国经典木建筑作为传统文化官方形式的沉淀,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字一起同属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必将生生不息。**********************************************三、建筑与人格传统中国建筑的最中央,照例都没有房屋;传统房屋最重要的堂,照例都不住人,里面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神位,罗列代代显赫功名;庙堂里,不是构件却最受重视的木材,是居中的木雕佛像。人们一厢情愿的相信社会里什么事情也不做而受到赞扬的人,通常都是清高的隐逸之士。现实中,总有些贵重到“什么都不适宜”的事物和清高到“什么也不做”的任务,说它“无用”,一点也不错。“贵重”和“清高”还不是别人意识里的,没什么用,但就是令人向往。中国水墨画里巍峨挺拔的高山,很多时候都会隐没在氤氲云雾里,这种手法叫做收摄——放出的感情最后还是含蓄一点好。用同样的观点去看最高水平的木建筑,就不难感受到那种“返回自然”的情调了。而巧合地归隐田园亦成为身居要职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在累人的官场俗务之外,向挂在墙上的水墨山水投以向往的一瞥,感受出世的情怀,陶冶含蓄的素养,对中国文人来说,在“有用”的世界对“无用”世界的向往,正是完整人格的一种寄托。**********************************************四、建筑与空间钟表不停的运转,时针所占据的是空间,所记录的才是时间;清香淼淼是空间,跪上一炷,便是时间。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节奏流动。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直到今天(20世纪40年代),古典建筑都是致力于外部雕琢,然后将里面挖空出来居住的体积。现代建筑的实体应该是在屋顶和墙壁的空间里,问题是直到今天建筑史都没有意识到。我理解到这是对整个古典建筑传统的挑战。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文字:‘真正的建筑并得在它的四堵墙而是寻在于里面的空间,那个真正住用的空间。’正是我的‘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的观念”,作者是比耶稣早五百年的中国哲学家老子。海德格尔的壶说:用来盛装东西的不是壶底,不是壶壁,不是壶柄。壶,是壶底,壶壁,壶柄之外的空间。老子说:通通都无用!“有”是物质,“无”是空间。空间之所以是器皿,是因为陶土的暗示;陶土之所以成为器皿,是因为空间的发挥。水墨画的最高境界是用笔触在宣纸上表现没有笔触的空白部分。齐白石画虾,淡淡水墨,以留白衬出游虾之神,以为上品。

书中很有意思的一段话

中国建筑的意念,是由建筑物内部往外观看的,而不像我们西方社会的街道上,每一幢房屋都竞相向路人炫耀着它的身份和地位————————帕瑞克·纽坚斯《世界建筑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同世界接轨了~

自家门前居然也有“多情朝天吼”

随时拿起本书翻阅,随时一份好心情来临。最近因为装修自己瑜珈河边的一处小房子,门口来自峨眉山上的一颗半截古树,锯口面向上有一盏灯,黑色藤编的灯罩上,一只白鸽欲飞。偶然看见书中“多情朝天吼”,欣喜。蹲在华表上那只非常讨人喜爱的辟邪小兽,体态娇小玲珑,做引颈昂首状,一般叫它做“朝天吼”。朝天吼并没有什么神力,可这小兽却充满浓郁的感情。当它向着宫殿张望时,名字就叫“望君出”,寓意提醒长居深宫帝苑的帝王,外出探察一下民间疾苦,好改进德政,利泽天下。而向着外面的则叫做“望君归”,引颈盼望外出多时的帝王,归来主理朝纲。一叫便千年,“朝天吼”因此亦叫“望兽”,它蹲着的柱也叫做“望柱”。所以,我家门前依着“旺柱”古树的不是朝天吼,倒是“旺兽”朝天飞的白鸽,她想要给来我家的朋友引路啊!欢迎各位朋友,来峨眉山我家做客吧!

加油

图书馆的椅子和沙发怎么坐不舒服,这应该不是我身体结构有问题,而应该怪一怪这椅子沙发的设计了。很多时候我们不该没信心,或许就是周围世界的设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去改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正确的服务理念,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我们中国其实有很多好东西,可是落后了的我们挨着打去模仿,然后再去粉饰,于是并没有发现利用这些好宝贝。一个劲的想着国际化,其实本土化才是国际化。也许设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扶植起我们不那么强的自信心。

不只是建筑——《不只中国木建筑》

冬季书市战利品之二明明是一本讲建筑的书,却可以讲的莺莺燕燕,如诗如画。如此的美妙,不仅仅得益于生动活泼的版式:各有几种不同大小字号的双色字体既强调了该强调的部分,又不会过于杂乱;偏还生出动画的效果。而各种照片、线条画细心、用心地说明、证明着文字的形象的方式和不时出现的可爱的古装小人儿,总让你忘却了“学习”的劳累。更上一层楼的是贯穿全书的主旨——不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而是其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法度自然。从树木到房屋,从房屋到院落,我们始终和自然紧紧相依,一直怀着一颗敬仰的心,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字里行间,贯穿的是中国文化的优雅、浪漫。且看如下的描写:“每一幢古老的木构房子,在经历无限风霜之后,屋内每一块木头,以至每一件家具的榫和卯都仿佛仍在窃窃私语。。。。。。榫对卯说:’执子之手,’卯对榫说:’与子偕老。’”浪漫吗?还有更浪漫的呢:我们或许都见过,却没注意到屋顶张大嘴衔着屋脊的龙头和屋檐下梁头的望兽,那可是鸱先生和鸱太太,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守望、保护着木头大屋,只在风雨迷蒙的夜晚,太太才会游上屋脊,绕着夫婿徘徊,说些温情的悄悄话。另外很让人喜欢的一点,是从建筑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虽然着墨不多,却可以引人思考。文化是很难讲优劣的,所以也不存在孰高孰低。因此即不用仰望,也不可俯视。平等地相互学习和融合,才会开花结果。说到这个,想起此番在火车上看到的浙江农村景象——处处是教堂?真吓我一跳!细看原来是富裕人家新盖的房子教堂式的尖顶,配合一串大珠小珠的避雷针。也许文化的发展来不得跳跃,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又回到了鲁迅老舍小说中的“洋火”、“赛璐璐”时代。找回我们古老文化中的精华和自信,适当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还需要些时日吧。话扯远了。回到主题:这是一本让人很享受的美好的书。

非同小可的木建筑

寒假总是浮躁。原来以为没时间看完,不想靠着睡觉前的两个小时,居然慢慢把它翻完了。书不仅装订的精美,内容也相当不错。从没想过,原来古建筑也可以这样浪漫。作者不显山不露水,几千年积淀的中国传统木建筑娓娓道来,颇有情趣。不只是木建筑,不只是各个细作名目及结构功用,还有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建筑思想都是十分受用的。读这本书,才了解黄金台之意,才明白斗拱这精巧的结构,才懂得“家”之后为什么有“庭”(是知识分子赏风吟月的所在,也或是一家老小安享静好岁月的祥和之地,也可能确实是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建筑并非只是四面墙,更重要的是里面的空间。 对斗拱很有兴趣,特别想亲眼看一下。从巧妙的结构件发展成繁复的装饰物,这个绝对有故事可寻。印象中,中国馆那个斗有类似的结构,但好像没那么经典,回头去查下。还有痴心的鸱太太,契阔之约的榫卯,还有美人靠,朝天吼,抱鼓石,嘲风,好俏皮的名字。最喜欢的是宫室那一章,看着那平面图,有种想把它用笔画出来的感觉。罘罳(竟然可以打出来),萧蔷,堂,前后庭,东西厢,正室偏房,一切次序井然,神游其间,恐入林不深…不只中国木建筑,此言得之。草堂武侯祠什么的,还想再去一次。难怪会觉得那些景点没意思。门道和热闹的差别,我算是懂了。没文化还是不要去装知识分子。没事还是要多读点有内涵的书。

好书

一直想买的书,无意在图书馆看到了......台湾和香港的学者似乎总是很博学,特别是对中国的传统,总会感觉他们对中国的传统很有研究,确实如此.文字清丽,对中国木建筑也说得很特别,角度很"优雅"也许不够深入,也许对我这样的"黄法"小子是绰绰有余了:)

文化普及读物

没有想到我的第一篇书评会在吐槽这本书。为什么这么说?这书可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专业课老师之一在建筑史课上推荐的书!虽然懒惰如我拖拖拉拉了这么久才一鼓作气读完了……没看以前被书名迷惑,一直以为是一本有着独到见解的建筑学术书籍,看完觉得文化科普小册子才是准确的定位。不能否认有些内容还是很有想法的,不过想要面面俱到的企图心太强,深度让位于广度。另外,不知道是口吻还是别的什么的原因,整体让我觉得像是“中国通”而不是“中国人”写出来的,仿佛少了点“传统血液”。尽管从那作死的让人阅读障碍的排版和作者时不时的吟诗作对引经据典上能感觉到出版方努力营造一种“意”,不过还是没能盖住生硬和造作的味道。仅此,一家之言,只因期望太高反而倍感失落,吐槽良多请多包涵!大家尽可以自行体会。

九色鹿之殇

上周六在潘家园旧书市场看到了梁老的著作《清式营造则例》,12开精装81年一版一印。书商索价150元,觉得太贵,没有买。第二天到地坛书市,买到了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秉烛夜读,大快朵颐。木材对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太重要了,赵先生所言,“木”这个字代表着覆盖与支撑,它支撑起了我们民族的建筑,民族的文字:我们建筑工程需要木,需要“栋梁之材”;我们刻印书籍需要木,难免“灾梨祸枣”,它覆盖着我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定位:我们的意识形态因为木,而“蒙阴受泽”,我们定位升华,无不期冀着“出谷迁乔”.....读完释卷,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为我们传统建筑的博大精深而幸福,同时也为自己能够欣赏到它的大美不言而满足,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丝伤感掠上心头。读完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之后,想要阅读梁思成先生《清式营造则例》的欲望大大膨胀了。但我知道,读梁老的书,那“一丝伤感”也是免不了的。“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那是一种追忆美的历程,那同时也是一种饱含无能为力的哀号。刚解放时,因为老城墙不利于人民群众的游行活动,而且伟大的毛主席要在天安门看到林立的大烟囱,几百年的老城墙全部毁灭了。梁思成即使拿头撞墙也无法挽救大势所趋。那个疯狂的年代,老的就是落后的,要灭绝腐朽文化,必须彻底铲除。据说在文革最激进的时候,连故宫都要拆掉了,甚至已经拟好了拆除图纸。最后的一颗橡树,最后的一只东北虎,最后的一抹绿色,会不会我们的老建筑也会遭此命运呢:“一段钢化玻璃罩住的残垣断壁 ,傍边的注释牌子上写着:最后的北京老城墙....”我们的祖先在大动作之后,会扪心自问:朱棣在一通砍杀之后,会心虚:“我这么做,会不会对不起天地、祖宗.....”康熙在特立独行之后,会担心:“千秋万代之后,后世会对此有何评价?”而我们现在的政府呢?就这么坐视我们自己的文化衰亡下去吗?我们这么拆拆拆,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说要为“子孙计”,那我们现在,在做什么呢?我们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推土机,以及推土机后面那些上亿、上百亿、成千亿的项目,我们面对的是无良的开发商,被喂饱的“有关部门”,以及无知的民众。看到《不只中国木建筑》,“文字”这一章节的时候,文章中出现了一个哥特似的字母,感觉它是那么的冰冷,而另一页有一个汉字的“木”字,看到它的时候,我强烈感觉到了内心深处的悸动,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我并没有夸大这种感觉,这是一种源于埋藏在骨子里,积淀千年的民族认同感: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在天空中勾画”着,大家本来就活在优雅的笔画之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字,我们的建筑,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缺失任何一部分,这生命都不会存在。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文明,现在早已灰飞烟灭了,当年那么强盛的国家、民族,其文明程度堪与大宋朝比肩,怎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的这么彻底?据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重伤而死,而留下的遗嘱是:把党项族给我灭掉!蒙古人很绝,不只是屠杀,而是进一步,先把西夏的庙和城市夷为平地,之后彻底废止西夏的文字——西夏人失去了文化认同感,没有了共同的记忆,连吉光片羽的史料也没能留下。如何能彻底毁灭一个民族,让他在地球上消失?很简单,只要毁掉他的建筑和文字,这个民族就灰飞烟灭了。 读《不只中国木建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坠湖而亡的老舍先生,他在文革时登高一呼,可是没人理睬;想到了面对老城墙嚎啕大哭的梁思成先生,他当年已经画好了新北京的改善图纸,可是没人采纳;想到电影《英雄》里,那位赵国的老先生,他在秦兵破城之时,对学生们说:“秦国可以亡了我们的国,但亡不了赵国的字!”其实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取乎其外,在乎其中的。“托付乔木,与自然共处一室”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现在的人不是很哈老家具么?各类鉴宝节目里,“专家最终给出的市场参考价”高得令人乍舌,于是社会开始密切关注老家具了,也不知道人们真能发现老家具的美,还是“最终参考价”令人神往。我总觉得明清家具和现代都市中林立的“板儿楼”不是那么配套,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人们一味的用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来装饰自己的居住环境,殊不知家具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是广义上的家具。我们把它解构了,可能是建筑无论从历史积淀层面还是从文化演进层面,都太复杂,我们暂时消化不了吧。于是,拆迁办大笔一挥,拆!古典建筑——这一横亘在我们民族土地上,巨大、精美的家具崩塌了,蚂蚁们吭哧、吭哧的把零零碎碎的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拖回了“棺材板儿”,坐看它的死亡、腐烂。我们现在,从上到下普遍缺乏对木建筑的保护意识,领导们为了“高速、可持续发展”,为了博一个“亚洲第一长”、“世界第一高”的噱头,到底毁掉了多少民族的瑰宝;在欧洲,如果某地要拆迁,要“异地保护”,是要通过组织审查,民意调查的,如果通不过,这个地方就动不了,民众会自发的打上标语、拉起横幅,与开发商对峙,而在我们国家呢?老百姓会这样捍卫自己的老建筑么?有时候也会——在拆迁补偿款不满意的时候。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是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他九色鹿........美丽的九色鹿终于被弄蛇人撂倒了,在绝望的抽搐,向我们这个民族发出最后的求救哀号。总有一天,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意识到这一点,希望那时候,九色鹿还没有死,我们的古建筑还没有拆完吧。


 不只中国木建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