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走出四博士

出版社:接力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44820820
作者:李振霞
页数:303页

后记

我激情满怀地书写了我可爱的四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这里也涉及我和我先生的部分人生经历。这是一种“风雨兼程”的人生,却不是尴尬的人生,所以,我以喜悦的心情仔细地回首往事。对于几个孩子来说,他们曾是母腹里的胎儿,是喷薄欲出的朝霞,是东方的旭日。而今,他们仍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而我和我的先生,历经毕生拼搏,已是走向古稀之年的老人。摆在我们面前的记录着这老老小小沧桑的小书,能带给读者一些什么呢?这就要恳请读者来评说了。我能够告诉读者的只是一件事:你们所看到的,不是臆想的家庭,不是编撰的小说、戏剧,而是活生生的一家人的真实故事。从一落笔,我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写真情实事。我想,真人、真事、真实的经历、真切的情感,陈述起来,才会给人以真实的感受。为了实现这一规则,实践我内心对读者的承诺,我做了很大的努力。    中国有句俗语:“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有家人的帮助,我的书是写不成的,让我把所有感谢的话,都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吧!    真希望时钟慢慢地走,地球一点一点地转,给予我的晚年更多的时间,让我从容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天天紧紧张张,总想“拨回”钟摆,“按住”时间!可是,时间是这样的无情,一去不复返。“抽刀断水水更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诗句是多么豪迈,把自然和人都看透了。我还是不要做梦了,毕竟自己已年事较高,还是学学诗人,现实一些吧。    我希冀自家的那种求实、负责、认真,以及一丝不苟的家风,永远传承下去。在我把本书稿的每章、每节、每个题目逐一反复推敲、认真改了一遍,且附加好照片后,分别通过电子邮件寄送给我的四个宝贝儿女。四个儿女都同样认真、细致地做了修改和校对的工作,并附有补充的照片。特别是我的长子,他身为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驻中国的地球科学家商务代表,工作异常繁忙,只好先交由我的大儿媳修改,而他借春节假日来三亚过节之机,顾不上休息,又亲自和我一起修改书稿中的有关部分。我的先生则不厌其烦地又一次帮我将全书审阅了一遍。有了这样好的家庭,以及这样好的家风,对于该书的再版我很放心。我想:待书送到读者手里时,带给我的不仅不是愧疚,相反,会是极大的惬意。    我还希冀在合理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中,能出现一种合力。让这种“合力”,能够为扫除当今部分未成年人身上的厌弃学习、行为不端、道德沦丧、“网瘾”缠身等恶习擂鼓助威,为让孩子们的心里充满阳光,充满着爱而贡献力量。在工作的接触中,我发现接力出版社和他们的成员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特别是该书的责任编辑潘炜,他不辞辛苦地一次又一次同我联系;而出版社的领导又一次接一次地召开会议、定选题、作论证,敦促该书面世。他们的辛劳,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这不是我的几句感谢的话,就能够将他们的博大胸怀与追求抒发出来的。还是让我们共同打造“合力”,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吧!

作者简介

《我家走出四博士》是一部包括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家庭教育指导书。《我家走出四博士》作者李振霞在养育四个孩子的漫长过程中不断用梦想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沉睡的主体性,精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性与求知欲,在作者别开生面精心营造的那样一个温暖、和睦、民主、幸福的家庭环境里,作者的四个孩子自尊地生活,自信地成长,自爱地学习知识,自立地独创天下……而他们收获的不止是母亲的期待,还有社会的嘉许,国家的希冀。
《我家走出四博士》又是一部可供天下父母借鉴、参考、学习、参照的家庭教育个案实战书。《我家走出四博士》作者李振霞在书中以“一屋”、“二实”、“三主”、“四不”等教育个案为例证,详细开列教育秘方以及不胜枚举的诸多教育心得,提示天下父母如何有效帮助孩子疏通情绪、排解忧烦、克服大毛病小毛病,陪伴孩子轻松学习,健康长大,追逐梦想,建功立业。
《我家走出四博士》还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家庭教育励志书。作者李振霞与丈夫一起坦然面对生活艰辛,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年代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对自己所追求的梦想和事业不气馁,不放弃,在孜孜以求的刻苦努力中给孩子最好的帮助,把梦想当做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最终,温暖的爱心、强大的信心、坚毅的耐心灌溉一株生气勃勃的大树,收获更多理想、更多梦想与希望。

书籍目录

童年的欢乐与苦衷  放弃妙龄的潇洒与风姿  顶风冒雨寻奶妈  母乳送去安康与亲情  舍得生命保孪生  孝母之心沉甸甸,挥泪传给下一代  匍匐冲锋的小武士  妈妈做的,谁说难看我也穿  当病魔与孩子纠缠的时候  幼儿演出后的不安与哭泣  不把孩子庇护在父母羽翼下  拾取爆竹尾巴的小长兄  先礼后兵,该出手时就出手少年的烦恼与督导  “读书无用论”撞击着小小心灵  围起一块小小的平静乐土  欠债与还债中的哈哈趣闻  循序渐进,不“跳级”  更名改姓使不得  黄帅究竟“帅不帅”?  苦度四壁虫鸣之夜  再苦也要教育好孩子  笃实的信念: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把“孩子王”变为班上“好带头羊”  个个捧着大砖头静静阅读青年的求索与拼搏  让孩子“闯出成功的悟性”  锻造一副能够保护自己的盔甲  我们终于活着回来了!  智慧启蒙,培育小天使  右手骨折,左手握笔  妈妈不要怕“脑浆出来了!”  无疆的爱,如夏花般绚烂  “痛痛”才成长  宁愿伤着自己  真正的美与不美  赋予时间独有的价值  清纯的爱离开妈妈的羽翼搏击长空  瞄准世界高科技  架起东西方文化交融桥梁的赤子  孪生弟兄双双攻克高科技  对祖国的眷恋与日同辉  身在异邦,根在中华做父母,我们实现了双赢  有播种才有收获  浓重得化不开的亲情  妈妈的事业并没有苍白  新腾起,新生命后记

编辑推荐

《我家走出四博士》四个孩子,自尊地生活,自信地成长,自主地学习知识,自立地独闯天下……而他们收获的不只是母亲的希冀,还有梦想和辉煌。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我没有刻意教育我的孩子一个个都成为博士,我只是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人格是他们所要获取的最高学位。

前言

被中华民族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毕生为国为民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是这样,他在病殁前却没有忘记写信给儿子诸葛瞻,这就是著名的《诫子书》。他在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信中充满了诸葛亮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深情和热切企盼,也是他本人一生修身养德、广才成学的经验之谈。诸葛亮告诉儿子:品行高尚的人,要以沉静来修身,用俭仆的生活来养德。如不能淡泊富贵,就不能立大志;如不能安定沉静地思考,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心静,才干要靠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扩展才能,不立志就不能学有所成。    不论是历史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子女成才,这是天下父母心。我和我的先生也一样,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的子女,期望他们学有所成,从事利于社会发展的事业并成功高翔。    我有四个子女,他们分别为:    长女金萤: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现为基因与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员。    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为雪弗龙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学家;    次子金侠:剑桥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现为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    三子金延: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博士后,现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总裁。    一次,我和几位女友相聚,她们说我有一个“家庭博士群”,并问我:“是一种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养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说:“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对你们说。”这是我第一次承诺谈论自己的家庭,但后来我们没有找到机会再聚,所以这也成了一个没有兑现的承诺。而在中央党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现象”。    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工作不久,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家教博览》杂志的记者找到我,要写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长。他们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他们告诉我是他们的主编吴月珍同志(当时是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讲:“要写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却认为自己的四个子女虽然都获得了高学历,成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没什么特别值得他人借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所以,我还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辞了。    没想到,明光同志非常执著,似乎不弄清传说中的“李振霞家庭现象”就不肯罢休。在屡次打电话来被我婉拒后,他转而向我的同事以及周围的人了解情况,又在此基础上多次约我当面“谈话”。没办法,我只好挤出极少极有限的时间接待他们,谈得不多,主要是请他们看了几个孩子从国外写回来的信、寄给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册上孩子们为妈妈写的生日祝词等。后来,明光同志发表了文章,即1995年3月《家教博览》第4期上的《一个家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据从各方面了解来的情况写出的“我的家”,篇章华丽,夹叙夹议,文笔生动,而又不失情节的真实。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扬某一个家庭,而是在宣扬一种精神,即当前搞好家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来许多电话与书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绍“家教”的经验,我都没有应允。直至后来,中央党校一位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博士生江英同志提出建议,促使我下决心写了本书。    可是,几十年的往事,从哪里着手,又怎么写好呢?我陷入了困惑中。在一次写作间隙,我一口气读完了法国18世纪伟大思想家卢梭的《漫步遐想录》,似乎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信心、力量和写作宗旨。卢梭在谈到自己写回忆录时说:“我发现要从事这样一项工作,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让我的头脑无拘无束、让我的思想纵横驰聘,把我独自进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时涌上心头的遐想忠实地一一记载下来。”    我不知道以这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写出来的东西,是否会带给读者某种需要的满足,但我按照这种办法做下去,自己却写得很愉快。因为这也是一种自我需要和自我满足。像卢梭那样“满怀喜悦地追忆发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忆它那如此亲切而盲目的眷恋之情,回顾几年来在我头脑中产生出来、予我以慰藉甚于悲哀的那些思想”,这是来自史诗般的真实生活的“思想”。在平静的、甜蜜的心情下的回顾,带给人的只能是“一颗对人怀着深情的温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欢畅”。

内容概要

李振霞,作者李振霞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教授,还是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行家里手。李振霞育有一女三男四个孩子,她用赏识教育理念把四个孩子全都培养成为博士,因此李振霞也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母亲”。

长女会为世界十大医学院中排名第二的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后,现为近因与冠心病研究方面的著名研究员。长子金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毕业,现为雪弗龙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科学家。次子金侠剑桥大学医学博士毕业,现为生物学与免疫学方面的权威专家、博士生导师,世界著名防治艾滋病专家、“鸡尾酒疗法”发明者何火一教授的得力助手。三子金延为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博士后,现为四博士高科技公司的总裁。

作为一个满怀热爱与梦想的母亲,李振霞不仅自身事业成就斐然,她还用赏识教育理念,用爱心、信心、恒心和苦心为孩子们编织了美好的未来,创造了家庭与事业双赢的局面。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包含着老一辈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锲而不舍,以及爱家人、爱他人、爱子女的传统美德。  ——《光明日报》李振霞的教育艺术,其核心为呵护、环境、唤醒、生成。她营造了一个适宜孩子生命成长的环境:氛围放松,关系和谐,心灵自由,对话与合作……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主体得以凸现,都能成为博士,就容易理解了。  ——《匈牙利新导报》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次,我和几位女友相聚,她们说我有一个“家庭博士群”,并问我:“是一种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你培养出那么一群好孩子?”我说:“我要好好想想,以后再对你们说。”这是我第一次承诺谈论自己的家庭,但后来我们没有找到机会再聚,所以这也成了一个没有兑现的承诺。而在中央党校大院里,甚至有一部分人竟然研究起了“李振霞家庭现象”。1994年,我到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工作不久,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两位《家教博览》杂志的记者找到我,要写我的家庭、家教以及子女的成长。他们其中之一的明光同志就是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他们告诉我是他们的主编吴月珍同志(当时是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讲:“要写家教的好典型,一定要找李教授”。而我却认为自己的四个子女虽然都获得了高学历,成为博士或博士后,但我并没什么特别值得他人借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所以,我还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辞了。没想到,明光同志非常执著,似乎不弄清传说中的“李振霞家庭现象”就不肯罢休。在屡次打电话来被我婉拒后,他转而向我的同事以及周围的人了解情况,又在此基础上多次约我当面“谈话”。没办法,我只好挤出极少极有限的时间接待他们,谈得不多,主要是请他们看了几个孩子从国外写回来的信、寄给我的生日卡、大量的照片,以及相册上孩子们为妈妈写的生日祝词等。后来,明光同志发表了文章,即1995年3月《家教博览》第4期上的《一个家庭博士群的崛起》。他依据从各方面了解来的情况写出的“我的家”,篇章华丽,夹叙夹议,文笔生动,而又不失情节的真实。文章的主旨不是在宣扬某一个家庭,而是在宣扬一种精神,即当前搞好家教、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引来许多电话与书信,更多的人要求我介绍“家教”的经验,我都没有应允。直至后来,中央党校一位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的博士生江英同志提出建议,促使我下决心写了本书。可是,几十年的往事,从哪里着手,又怎么写好呢?我陷入了困惑中。在一次写作间隙,我一口气读完了法国18世纪伟大思想家卢梭的《漫步遐想录》,似乎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信心、力量和写作宗旨。卢梭在谈到自己写回忆录时说:“我发现要从事这样一项工作,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莫过于让我的头脑无拘无束、让我的思想纵横驰聘,把我独自进行的漫步以及漫步时涌上心头的遐想忠实地一一记载下来。”我不知道以这种“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写出来的东西,是否会带给读者某种需要的满足,但我按照这种办法做下去,自己却写得很愉快。因为这也是一种自我需要和自我满足。像卢梭那样“满怀喜悦地追忆发自我心的一切感情,追忆它那如此亲切而盲目的眷恋之情,回顾几年来在我头脑中产生出来、予我以慰藉甚于悲哀的那些思想”,这是来自史诗般的真实生活的“思想”。在平静的、甜蜜的心情下的回顾,带给人的只能是“一颗对人怀着深情的温柔的心在沉思之中所得的欢畅”。

图书封面


 我家走出四博士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当我们在为家教大伤脑筋时,我们却忘掉一些最基本的成人的品德。如朴实坚韧,看这书可给我们答案。推荐
  •     好像只是讲的他们家的家事,当着小说看看。
  •     书不错,可以推荐看看
  •     一拿到手,先粗看了看,很有感触。很佩服作者在当时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坚持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不过,我想也正是那种艰苦但纯朴自由的环境,对孩子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大环境却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之前买过合集的。。。一直对这位妈妈非常佩服。。现在重温下。
  •     看了大部分,感觉理解不了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不过作者的心态可以学习一下。总的来说一般吧,不过告诉自己要努力
  •     正在看,向这位妈妈学习学习。
  •     书中的主人公让人佩服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激发人们的责任感与意志。
  •     书中母亲向我们展示了一卷优秀子女的成长之路
  •     通篇写的是深厚的母爱,根本没有系统的育儿理念或方法。
  •     是本好书,这的一读
  •     没有我想看的关于教育方面有关参考性的东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