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製造

出版社: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Jan 5, 2007
ISBN:9789867009166
作者:塚本由晴,黑田潤三,貝島桃代
页数:192页

作者简介

從東京開始的都市建築冒險
建築物上有電車或道路穿梭、高速公路蜿蜒地跨在河川上空、車子可以開上直達大樓六樓屋頂的斜坡、住宅區中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看起來就像個大籠子一樣……這些寡廉鮮恥的用途組合及空間構成,憑藉現代建築技術而出現在都市裡。可容許這種狀態存在的東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若以從事建築設計的價值觀為準,這個都市在人們眼前的映象只是充斥著該被唾棄的毫無價值的建築物。如果身邊淨是慘不忍睹的都市風景,那奉建築名作為圭臬只不過變成展示自己的興趣品味、擴張對漂亮照片的無謂憧憬而已。這樣下去連建築設計也立刻成為索然無味的無聊玩意兒罷了,讓人不禁悲觀地對未來失去信心。
但東京已經完全被上述所謂無價值的建築物所佔據了,也許我們不該逃避現實,而是思考如何將它們變成優點才對。若不能將己身周遭化為豐富的資源,就失去特地留在東京的意義了。作者意識到這種想法,開始思考如何化前述的不協調感為可用。若整理前述寡廉鮮恥的建築物,將常被形容為渾沌、混亂的都市現狀以報導形式來嘗試認同它們不也很好嗎?
東京都市這些並非建築上的構成美學或形式,而是以憨直地對應周遭環境與內容為優先目標的建物,作者以夾雜愛與輕蔑的感情稱它們為「濫建築」。而從透過建物的形式來觀察東京的現實這點來說,濫建築或許比任何建築家的作品都好。不論那個都市都會有獨特建築物反映出它們所選擇的都市狀況或價值觀,與其說這類建物是被東京說明,還不如說藉由這些濫建築說明了東京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故若不集合這類建物並將之連結在一起的話,將無法浮現出東京都市空間的特質,並找出身處之地究竟蘊含著怎麼樣的潛力。
東京製造的、被稱作「濫建築」的建物,全是因為當下有必要,於是盡可能地利用基地的所有要素,即時組裝建造出來的。涵構或歷史性無法得出文化面的解答,只有經濟效率高的解答才是最佳捷徑,也許東京並不要求直接答案之外的東西。這不是受文化薰陶的「建築」,而是被當成事物的「建物」。問題已不在調整比例等細節上。只有機能、或是無他人意志干涉的欲求。沒有角色,才能形成慾望的零度,甚至可說它們是常識之外的建物。不過東京就是這樣違反常理的地方,這些「建物」毋寧反映出東京的都市空間。用故事訴說歷史或訴諸文化的美化手法,反而顯得虛偽不實,這就是東京。
本書便是此一研究主題下的結晶成果。本書採用導覽形式,無軸線、都市界線曖昧的東京,是沒被導航系統組織過的巨大迷宮。有各種主題的導覽被製作出來,依使用者的目的重新編輯那個都市。就算是後來製作出的軟體,在組織都市使用方式的意義上,導覽就成為第二次都市計畫或系統化的工具。而導覽不需要結論,既沒有明確的開始、也沒有終點。這種形式最適合經常重複建設與破壞的東京。
這本導覽並非網羅東京全部,要把東京這個巨大的都市全體都當作觀察對象是辦不到的。但就算是如此龐大的都市,至少可以建物為中心,掌握一個被「整合」後的環境。作者以在都市內部以建物為始,觀察所有者與使用者,還有生活於其中的人們。這裡的觀察反映觀察者身體、心理上對當下東京的真實感受,可以為這城市的個別使用者或設計者需要系統化的時候提供幫助。只有從這裡出發才能開始真正的建築冒險。


 東京製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东京制造 笔记* 若以上述的价值观为准,这个都市在我们眼前的映像只是充斥着该被唾弃的,毫无价值的建筑物。* 也许我们不该逃避现实,而是思考如何将他们变成优点才对。* 将常被形容成混沌,混乱的都市现状以报道形式来当试认同他们不也很好嘛?* 从透过建筑物的形式来观察东京的现实这点来说,我们觉得滥建筑比任何建筑家的作品都好。* 《透明性》中论述,在异质的类别重合后才有空间成立。* 《疯狂纽约》中论述不断更新替代的都市生活者的欲望与更新后产生的事件,造成现代都市整体的生动性。* 全是因为当下有必要,于是尽可能的利用基地的所有要素,即时组装建造出来的。* 相对于文化反应的迟钝,对现实的反应就相当敏感:无所谓空隙或屋顶,现地现状直接拿来使用。更重要的是发现新使用方法。* 依次每一幢建筑物中形成一套与都市发生独特关系的生态。* 与邻接事物之前/后,表.里的关系,也因为 整合 的手法而轻易造成反转,形成东京的流动状态。* 生活空间并不是依赖单一的建筑物就可以形成,还得包括复数的建筑物与邻接的种种环境结合才称得上完整。* 若不单单注视建筑物而采取全景的方式,首先就能帮助我们忘掉建筑,土木,构筑物,地形等传统建筑学上的类别,先当成单纯现象上的整合物而部分类。每一件都是参与都市空间的物理构造物。* 《东京制造》的建筑物中也有已经消失的案例,有人质疑为什么不做保存运用?但我们觉得那并不真实。每一幢建筑物都当成是报道东京现状,当他们的人物已经完成时就消失把。我们觉得这就是这些建筑物的积极性,舍身成仁。或是说活在当下的生命力让我们觉得有趣。April 6, 2013
  •     《东京制造》是BOW-WOW写的一本关于东京都市日常无名建筑现象的书,如果说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在于揭示大众消费主义至上的“布景式”建筑的深层隐喻,那么《东京制造》讨论的是在以空间效益最大化为前提的东京日常建筑的生成逻辑,如果一定要给这种建筑现象起个名字,“精明建筑学”大概挺合适。东京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因而他们的每一寸空间都必须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这个强大原则的驱使下,许多看似不合理的东西被组合到一起,如超市屋顶被作为驾校训练场,环形立交桥中间作为网球场,神社被放在商店街的屋顶上,这种组合有时没有什么理由,只要哪里有大小合适的“空白”,哪里就会被填满,BOW-WOW将这些建筑称作“滥建筑”,而它们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与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最大化的整合与关联,因为将这个整体称为“环境单元”。比较有趣的是他们提出的“开/关”理论,BOW-WOW认为,有“环境单元”整合所制造出来的秩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类的秩序、含有物理构造的技术秩序、使用方式形成的秩序,秩序一致的记为on,秩序不一致的(或者我们可以认为是一种“错位)记为off,如下面为巴士停车场、上面为住宅楼的案例,在类型和结构上都是一致的(on),但在使用上没有任何关联(off)。而我们传统建筑学意义上认识的建筑师三个秩序基本都为on,即使有功能复合的综合体也是在精心组织下产生的,绝非是“填空补缺”的副产品,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干净”的,这样的城市无疑也是“秩序井然”的,但他们塑造空间的可能性却远不如“滥建筑”多,如果每种秩序都有开关两种可能,那三种秩序的叠加则是2的三次方即8种可能,如果不受限于三种秩序上的一致性,则给了环境更多的发掘潜力,这就是《东京制作》的案例所呈现的。BOW-WOW在书中总结了十个思考《东京制造》的关键词,异种格斗技(跨领域视野),自动尺寸(都市填补“空白“现象)、宠物尺寸(满足需求即可的尺度)、物流都市(车本位城市)、运动的(屋顶“运动场”)、副产物(复合也是依托)、都市居住(职住一体,人车同住)、机械即建筑(冷却塔,换气塔成为都市纪念物)、都市生态系统(人的活动构成都市生态链)、假象基地(信息时代的“场所”缺失)。这十个词基本可以囊括所有的案例,概括的非常精准,书中也常常能发现作者新鲜的视角和观点,如案例27的立交桥下球场,作者形容它“想象被螺旋斜坡道与车流白色噪音包围的网球赛,仿佛身处美国公开赛的观众席与欢呼声浪中一般充满临场感。”又如案例45的隧道上的神社,作者写道“在利用新干线通勤途中不知不觉就已参拜神社上百次。”均是对这种“错位”的复合“建筑”的谐趣调侃。《东京制造》的作者特别谦虚,他们仅仅罗列了一些具体的案例,而没有试图通过这些案例来解决宏大的都市问题,但这也许也是略有遗憾的地方。例如书中有大量是高架桥下空间以及屋顶空间的利用,也许这些案例的产生本身是事前没有预设,在后期使用中慢慢加入的,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如果逆向思考,如果一开始就以空间效益最大化或增加后续利用的可能性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结果会不会更好?再者,同样是多种功能的复合,污水处理厂上面做公园的复合显然与超市上面做驾校训练场的复合有显著地差别,前者有政府将公共福利与公共危害捆绑销售的嫌疑,后者则仅仅只是单纯的空间复合。又如40蜈蚣住宅,就非常有代表性,以高架桥墩之间的空间作为一个单元,整齐排布了43户独栋住宅作为民营铁道员工住宅。虽然不清楚日本企业的运作规律,但普遍认为高架桥下的空间应该是属于公共空间的范畴,桥下建屋通常被认为是违规建造,但也许是这个民营铁道公司与政府达成了某种协议,争取到了一段桥下的空间来做宿舍,因此这排房屋也就没有通常违规搭建的破败和混乱,这些案例背后产生机制和运营方式都无法从书中得知。最为可惜的是书中对“开/关”理论的解释不甚详细,其实按照三种秩序开关组合而成的8种不同类别分类总结也是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在书中都没有得到体现。另外,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建筑,可能可以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太酷了,书里面这些sample都充满了日式的智慧,欧洲人估计做不出来。
  •     滥建筑
  •     居然有译本......翻译了一整天啊!
  •     有趣
  •     超高密度城市环境催生的奇形种筑物单元,能以这样的乐观和自嘲去观察和研究其实也能有不少启发。越来越觉得亚洲的巨型城市的未来形态只会更加“畸形”,选择在大城市中生活要有接受甚至审美此类环境的觉悟。不过读的过程中让人有点烦躁的是说着だめ Building的这个翻译才真是大大的だめ,虽说附了原作的英文也算有诚意,但看了的还算通畅明晰的日式英文再反观诘屈聱牙的翻译却更加郁闷,为什么建筑类翻译就是不能好好讲话。
  •     真实的---市民的东京;城市探险,强力洞察,脑洞开放,有趣有趣
  •     从最日常的,最普通的建筑或装置来介绍和反映城市的特质,给当今只关注艺术建筑的我们提了一个醒,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重新审视建筑与社会、建筑与人的关系的平台。
  •     看完之后挺感动的。有人抨击说这东西很水,“可能那些身陷象牙塔的学生或学者看了会感慨 ,哇,居然还有这么不合常理出牌的建筑! 不过对我这样每天都在审丑和制造丑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普通了。” 但我觉得这书的意义其实不是给你罗列现象并告诉你他普通或是特别,而是指出一种新的审视城市的方式,尤其对于东方城市而言,这种建立在当前城市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憨直的滥建筑”与“城市空白”的研究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建筑与物流一体
  •     atelier bow-wow and detail-driven japan architecture
  •     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样》,这本书让我们更接近最真实的建筑。
  •     另一种东京导览小册子,这种视角真逗~有点无语的是:日文的书,有时候看不懂台版的翻译,反而是下面的英文原文比较好懂~~又多了一本导游手册啦~~~
  •     流線型
  •     [视角很有意思]
  •     没去过东京也没特别专研过东京建筑 但是读来一点都不意外 大概是和对东京城市文化的想象很吻合吧 很可爱的书 但信息量和观点都普通 毕竟十年前的东西了
  •     文字比插图有力!
  •     哇哈哈真有趣
  •     啟發挺大的嗯
  •     啊哈哈很可爱。匆忙的看完了中间,过会儿看前后~
  •     每一栋日常的建筑都有他奇怪的地方,背后的成因复杂微妙但是又十分强大的。
  •     前面的文字寫的真好啊
  •     男神的书我无理由就给五星了好吗
  •     一本另类的建筑导览,呈现的不是地标,而是“滥建筑”。
  •     真是密度越高越有神奇的事情。。。
  •     耀西、去年的生日礼物总算收到了、、、
  •     有意思,高密度下的mix-used,脑洞大又实用
  •     空间效益最大化
  •     处处洋溢着生的欲望和黑色幽默,住宅的尺度竟被巴士车的尺度决定,墓地上的靶场,像教堂一般的柏青哥大楼,成为广告牌基座的公寓;把人的尺度和非人的尺度在剖面上,在夹缝中做复合,从而产生了在地的特征,这在人口高密度的都市中不时出现,东京,香港,可能就是亚洲城市的未来。
  •     日常的混沌都市
  •     高密度环境下的自发的实用主义应对策略
  •     Amazing Tokyo! 土地利用如此集约,高度混合的功能拼贴竟如极具想象力的剧场一般,在这冰冷的都市中创造出些许温暖的诗意来。类建筑群、空间经济学神马的干的不就是这事么,原来早已被实践过且如此大规模地存在着。塚本由晴是个敏锐的观察者,可惜理论部分鸡肋了,没有把研究的深度充分挖掘出来啊。至于书的翻译和编排实在是粗糙,别再迷信台版书了。这两点和在那本《窗》上一样是通病。
  •     直接打破了对于建筑师建筑的幻想和制造了对城市大量性建筑的痴迷
  •     反美学的,反历史的,反计划的,反分类学的现象,只敏锐反映现实状况的‘建物’。
  •     读完想去看看这座神奇的城市
  •     床头正好好有这本书.毕业三年后的早上随手翻了翻.对我这种每天都在制造丑的人来说.我找到了自信...........
  •     卧槽国内竟然没有翻译。。。对岸快偷渡给我一本
  •     如前言所说 一本导览/混沌中产生出秩序/都市生态瓦解场所/ 不完整的建筑物 像玩乐高一样进行功能组合
  •     其實有些不可思議。譬如說在螺旋形車道中設置球場如何處理好入口,在高架下建設住宅要如何能隔離噪音,在污水廠上蓋球場如何能沒有異味等。所以疑問是這些空間品質是否仍然能夠保證呢?
  •     不是为了意义的并置,通过不可道尽的过程/可能性,产生意义。另外,非建筑师的建筑于是也成了这种意义上的库。功能/意义的考现学视角:在贝多芬没有写出那些美妙的旋律时,谁会喜欢它们呢?
  •     以碎片的形式来表达城市,用点来连城线。
  •     作者反对以建筑的审美视角来看待城市,而肯定由城市内在结构的复杂性在建筑的 多样性上的体现。
  •     很久以前偶然从学弟学妹桌子上捡着翻了一下。多年之后,居然做梦梦到这本书,于是果断入手一本…… 有点病态?
  •     一个是相对明星建筑之外,反思自己接受的形式、空间教育,其二是城市发展是被基于寻常人众对环境感受捕捉和实时、直接、赤裸地反馈,对于城市,建造永远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是如神经末梢一样感知并改造着世界的。
  •     对城市设计Flexibility和Mobility的认识的启蒙书。
  •     图解good
  •     功能脑洞大开
  •     东京,就是这样CYBER。
  •     所以也就是东京能把高密度玩出花来。文化根基、社会体制、经济模式三者缺一不可
  •     每一个点汇聚成的东京
  •     能专注地做一件超有意思超日常的小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