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100037754
作者:(美)马歇尔・伯曼
页数:525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用迷人的笔触,以十九世纪的政治和社会革命为背景,透过歌德、马克思、陀思妥耶夫斯等人的主要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矛盾和暧昧不明的现代世界画面。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和深入思考罗伯特·摩西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作者标示出了二十世纪及其以后的发展轨迹。他得出的结论是,适应不断的变化是可能的,建设真正现代社会的希望也正是在这里。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现代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一章 歌德的《浮士德》:发展的悲剧
第二章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现代主义和现代化
第三章 波德莱尔:大街上的现代主义
第四章 彼得堡:欠发达的现代主义
第五章 在象征的森林中:关于纽约现代主义的笔记
注释
索引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编辑推荐:他得出的结论是,适应不断的变化是可能的,建设真正现代社会的希望也正是在这里。

内容概要

马歇尔·伯曼,任教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讲授政治理论和城市生活研究。他的另一部主要著作是《本真性政治学:激进政治学与现代社会的出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中国古代思想中历来有“变”的智慧。(诗)日:“周虽旧邦,其命睦新。”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上下几千年,“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梁启超)  照史家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日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日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三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通称“激变”或“剧烈脱节”。这种变化实为根本性的播撼和震动,它动摇乃至颠覆丁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或告别过去,以无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倘使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之变,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也许正是这第三种。

章节摘录

  歌德用这种情况来表明,一种情感的内疚如何能够是自我保护和自我欺骗的。如果浮士德完全是一个卑鄙小人,受到众神的憎恨和嘲弄,那么他还能对葛丽卿做出什么好事来呢?令人惊异的是,魔鬼在此扮演了浮士德的良心的角色,将浮士德拉下山去,进人人类责任和相互关系的世界。但浮士德不久又离开了,这是一次更加兴奋的逃跑。他终于感到,葛丽卿已给了他她能够给与的一切,因此使得他去渴望她无法给与的东西。他在一个晚上与靡非斯陀一起奔向“哈茨山”去庆祝“瓦卜吉司之夜”,一个狂欢性质的魔女聚会。在那里浮士德享受到了远为有经验的不知羞耻的女人、更加使人兴奋的灵药、以及自身就是迷幻状态的奇异的谈话。这个场景,自19世纪以来就由大胆的编舞者和舞台背景设计者给人带来了欢乐,成为歌德伟大的舞台艺术品之一;读者或观者,就像浮士德本人一样,必然会从中得到快乐。只是到了这一夜即将结束的时候,浮士德才有了一阵不祥的感觉,询问被他抛下的姑娘的情况,并且得知了最坏的消息。  现在这条大街展现出新的前景:“我有意更频繁地走上涅夫斯基大街,以便能更生动地描绘,当我确实这么做的时候,我会怎样做。.现在,他设想自己是积极活动的主体,涅夫斯基大街变成了一系列新意义的载体,一座自我演出的戏院。  “地下人”开始筹划他的行动。他的计划渐渐地得到修正: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发动了“现代运动”的那些人转而激烈地反对这种现代的浪漫:他们一致走向科比西埃的战斗口号:“我们必须消灭大街”。正是他们的现代图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重建和重新发展的巨大浪潮中取得了胜利。20年来各地的大街,在最好的情况下是被动地为人遗弃了,而更为常见的情况(如在布朗克斯区)则是,它们被主动地摧毁了。金钱和精力被重新引导到新的公路、以及因公路而开辟出来的由娱乐公园、购物中心和郊外住宅区构成的庞大系统之上。于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代人的时间之内,过去总是用来表达生机勃勃不断进步的现代性的大街,现在却变成了一切污蚀、无序、没有生气、停滞不前、破败和过时的东西的象征一变成了应当被现代性所具有的活力和进步所抛弃的一切东西的象征。  书摘1  歌德的《浮士德》中最有创见和最富成果的观念之一是,文化上的自我发展理想与导致经济发展的现实社会运动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歌德相信,在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典型的现代理想得到实现之前,这两种形式的发展必定会走到一起,必定会融合为一体。浮士德和我们都将发现,现代人转变自身的惟一途径就是,根本转变他生活于其中的整个物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世界。歌德的主人公成为英雄的途径是,将受压抑的人的巨大能量解放出来。不仅仅是他自身的能量,而且还有他所触及的一切东西的能量,最后是他周围的社会的能量。但是,他所开创的各种伟大发展——理智的、道德的、经济的、社会的——最终都将使人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是浮士德与魔鬼的关系的含义:人的力量只有通过马克思所谓的“魔鬼”,即可能以可怕的力量爆发出来而人类根本无法加以控制的各种令人恐惧的黑暗能量,才能得到发展。歌德的《浮士德》是第一个并且还是最好的一个发展的悲剧。  浮士德的故事可以通过三个变形叙述出来:他最初表现为梦想者,然后通过靡非斯陀的介入而将自己转变为情人,最后,在爱情的悲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后,他将达到自己生命的顶点而转变为发展者。  第一变形:梦想者  幕启之后,我们看到浮士德一个人在深沉的夜色中困惑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唉!我还要在这监牢里坐到什么时候?这个该死的阴暗墙洞……但不管怎样!外面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第398-99,418行)这个情景对我们来说应当似曾相识:我们看到过许多在深夜里自言自语的现代男女主人公,浮士德只是其中的一个。不过,这个自言自语者通常很年轻,而且一贫如洗,毫无资历——实际上是在一个残酷的社会里由于阶级、性别或种族的障碍而被剥夺了机会。可是浮士德不仅已人到中年(他是现代文学中最早的几个中年男主人公之一;也许亚哈船长是第二个),而且差不多已取得了他那个世界里一个中年人所能获得的成功。社会承认他,尊他为博士、律师、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管理者。我们看到,他的周围到处都是珍贵而漂亮的书籍和手稿,绘画、图表和科学仪器——全都是成功的精神生活的随身用具。然而他所取得的一切听起来都是空的,他周围的一切看起来像一堆废物。他不停地自言自语,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生活。  浮士德之所以会将自己的胜利看作陷阱,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它们全都是内心的胜利。多年来,他不停地思考、做实验、读书、吃药——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文主义者;他身上没有非人的东西——他尽了一切努力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然而他的心灵越进步,他就越敏感,他越孤立自己,他与外部生活——其他人、自然、甚至他自己的需要和行动力量——就越缺乏联系。他的文化,是靠远离生活的整体才发展起来的。  我们看到浮士德召唤自己的魔力,于是一幅壮丽的宇宙景象在他的(和我们的)眼前展开。但他又把目光从闪现的景象中移开:“的确壮观!但不过是一幅幻景。”沉思中的所见,无论是神秘的还是数学的(或两者的)所见,都只是他自己的所见,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的所见。浮士德渴望与一个更加生气勃勃、同时更加性感更加活跃的世界建立起联系。    怎样才能把握你,无限的自然?  哪儿才能找到你的乳房,那一切生命的源泉……  让我焦渴的胸脯倾力追寻?(第455-460行)    他的精神力量转向内心时,便转而反对自己并变为自己的监狱。他要竭力寻求一条途径,让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外溢,通过在外部世界的活动来表达内心生活。在浏览他的魔法书时,他看到了“地灵”(Earth Spirit)的符築;于是突然之间,    我看到并感到自己的力量大长,  好像喝了新酒容光焕发,  我觉得有了勇气去世界上闯荡,  将人间的苦乐一概承当,  哪怕与风暴搏斗,  哪怕在冒险中船破人亡。(第462-467行)    浮士德用法术召唤地灵,并在它显现时肯定了自己与它的亲缘关系;但地灵却嘲笑他和他对宇宙的抱负,告诉他应去找一个更接近于他的实际身材的精灵。地灵在隐去之前,轻蔑地给浮士德取了一个将在此后数世纪的文化中产生很大反响的嘲弄性绰号Uber-mensch——“超人”。整部著作都可以用来描写这个象征的各种变形;在这儿重要的是它首次出现的形而上学背景和道德背景。歌德杜撰了Ubermensch这个词,与其说是为了表达现代人的巨大努力,不如说是为了提醒,人的大量努力都用错了地方。歌德笔下的地灵对浮士德要说的是,你为什么不去努力成为一个Men-sch——一个真正的人。  浮士德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这些问题用戏剧的形式,表达了在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前的年代里刺激着欧洲社会的那些大矛盾。在现代欧洲社会的早期,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到歌德自己的年代,社会劳动分工已产生了一大批相对独立的文化与观念的生产者。这些艺术、科学、法学和哲学的专家们在三个世纪中创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生气勃勃的现代文化。然而,劳动分工虽然使这种现代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却也使得它的新发现和新见解以及它的丰富的内涵,不为外在的世界所了解。浮士德参与并帮助创造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远远超越了古典和中世纪的眼界,使人看到了各种前所未见的人类欲望和梦想。与此同时,浮士德又是一个停滞不前的封闭社会中的一员,这个社会仍然被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形式包裹着,例如同业公会的专业化割断了他和他的观念与外界的联系。作为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中的生气勃勃的文化的承担者,他不得不在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两者之间进行痛苦的抉择。在歌德写作《浮士德》所花的六十年中间,现代知识分子要寻求耳目一新的途径来摆脱他们的孤立。这些年代将目睹一种新的社会劳动分工在西方出现,随之将在思想与政治社会生活之间出现一些新的关系——冒险的、以及我们将看到的悲剧关系。

图书封面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我相信,即便是在我们创造的家、现代的街道和现代的精神继续烟消云散的时候,我们和我们的后继者仍将继续战斗,让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宾至如归。——全书最后一句如果不是崔卫平教授在上个月的博客中提到了它,我也许永远不知道这本写于近三十年前,引进于几年前的书居然有如此蓬勃的张力。这大概是我看过的跨学科门类最广的社科书籍,我甚至连“之一”都不想再加了:文学、哲学、政治、社会、美术、建筑…从贝尔到福柯,从柏克到阿伦特,从波德莱尔到曼德尔施塔姆,从柯布西埃到雅各布斯…例证引用之驳杂让人惊异。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部分章节因为无关主旨就省略了。个人觉得对于社科类的书,重逻辑的读书笔记比重情绪的即兴感想要踏实具体。作者论述的现代性既不反后现代,又不发誓打倒一切,而是一种务实的,就事论事的态度。前言中他提出,“我们最有创造性的建设和成就都迟早会转化成一些监狱和石墓——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或我们的子女就将不得不逃避或加以改变的监狱和石墓。”2 他认为现代性首先应当维护公众利益,有利于拓展公共话语空间:“一件现代作品如果剥夺了人民的一些基本现代特征——言论、集会、辩论、传达自己的需要——那就必然会树立众多的敌人。”5 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以降的现代主义反复无常,生出了无数个理论后代,这些理论有的专注于建造词语和符号的洞穴,与现实世界脱离;有的用颠覆一切现代经验来企图重构现代主义,有的则走第三条道路,用轻松的嬉戏代替孤独的苦吟与绝望的拆毁。令人哭笑不得之处在于,由于以上思想的从属者们都迫不及待地自称为现代主义者,致使往后的现代理论泥沙俱下光怪陆离。伯曼在本书中所做的,一是将现有的这些理论分类为60年代纯形式的现代主义,纯反叛的现代主义和波普派的现代主义,以及紧跟其后的70年代结构主义;二就是力图在“暗淡无光”的学术背景下,“复活19世纪那种生气勃勃的辩证的现代主义。”43通过以专题的形式总结浮士德、马克思、波德莱尔、白银时代和纽约现代主义,伯曼实现的是一场对于现代性童年的回眸。在第一章中,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浮士德,随着梦想者、情人、发展者的三级变形,在歌德笔下日益丰满,他象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剧:谋求发展必须以依附无法控制的黑暗为前提,以摧毁迄今为止创造出来的一切为条件。浮士德为了规划土地而对老夫妇实施的驱赶,证明了现代性的黑暗一面,即“进步之死”106。以苏联为代表的伪浮士德工程酿成了生灵涂炭的悲剧,则是浮士德的现实镜像。第二章中,马克思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来预言社会结构的融化。那些埋葬资产阶级的正是他们自身的优点,这种优点的黑暗面在于:一方面资产阶级要求成为现代政治和文化中的“秩序党”,另一方面,他们的产品却无一不是“为了被摧毁而建设起来的”127 当然,伯曼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马克思现代性辩证法自反式的悖论:“共产主义为了保住自己,以一种新的名义再生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平等和矛盾。”135 不管如何掩盖,虚无主义都将是一个资产阶级绕不开的话题:是否“只要付钱,任何事情都行得通。”143 如果其成立,革命其实成了一种开放社会中的商业行为,共产主义必将人们从“虚无主义的恐惧中解放出来”146的承诺也就饱受质疑。最后,现代性下知识分子的身份受到了挑战,他们成为打工者从属于现代工业机器,除非有利于“增值资本”提高效用,“没有人会出钱雇佣他们”150。一个滑稽的悖论摆在他们眼前:任何观念即使是革命的颠覆性观念本身,“除非能进入市场出售给现代人,否则就无法为现代人所知并改变他们,”因此,“知识分子不仅要为了面包依赖于市场,而且也要为了精神食粮依赖于市场——而他们知道,这种精神食粮的提供是不能依靠市场的。”151不管是现代主义者贝尔,还是反现代主义者巴勒斯,都始终在“沸腾而多产的社会和经济大锅的表面上冒泡翻滚。”158 在总结中,伯曼评论了马尔库塞和阿伦特对马克思提出的两个批评,印象比较深的是后者的观点: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乃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性质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不但公共领域无法构建,个人生活更会陷入一种漂泊感中:“即一种生活的无益,这种生活并没有把自身固定或实现在任何持久的在其劳动过后依然存在的主体上面。”165第三章着力于突出波德莱尔糅合现代性、现代生活、现代艺术的成功尝试。早期的田园诗乐观地认为物质现代化可以促进精神现代化,之后的田园诗则呈现出“时装表演”似的炫目感,那种字里行间的嘲弄口吻为反田园诗埋下了伏笔。波德莱尔的“反进步”体现了其对“物质秩序与精神秩序的混淆”的担忧。伯曼称这种田园诗和反田园诗图景并存的状况为两元论。波德莱尔将现代生活描绘为“流动状态”(漂泊的存在)和“气体状态”(像一种空气一样包围浸润着我们)185,这为后世现代主义风格的发展定了调。在散文诗《光环的丧失》中,他和马克思一样认识到,“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想的中心论题之一,就是非神圣化。”201象征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意象:林荫大道把艺术的光环褫夺了,将人硬生生地抛入了车流如织的混乱境地。但同时,只要懂得如何周旋闪避,穿过车流的人们,“能够来到交通本身能够达到的任何无穷无尽的都市通道,”205 从而换来一种自由模式。最后,伯曼请出了柯布西埃与波德莱尔作比较。《明天的城市》突破了波德莱尔大街上的行人范式,将大街上的人置换成了“汽车中的人”,全方位地拥抱了现代性,制造出了新的光环:现代主义城市建筑和规划,以区隔空间与社会为标志,“它的胜利有助于摧毁它希望使之自由的都市生活。”217 然而,柯布西埃,以及当代的“现代崇拜”和“文化绝望”派不具有的,正是前辈波德莱尔身上缠绕一生的两极矛盾:决心与“现代生活的各种复杂性和矛盾搏斗到最后一刻。”218第四章是全书最长的。伯曼将视线投向了西方世界以外,按时间顺序给发轫于彼得堡的文学模式列传。普希金的《青铜骑士》用疯狂的描述树立起了对彼得堡进行想象的传统,为陀式、爱式、曼式指明了道路。彼得堡及关于它的想象是“俄罗斯的活力及其决心走向现代化的象征。”249 在尼古拉时代,关于这座城市的想象集中在涅夫斯基大街壮观的建筑、明亮的橱窗和层叠的阶梯上。而果戈理率先把飘渺的神话转换成同名艺术作品。他对大街在24小时内细节化的跟踪和碎片化的抒写让我想到《柏林——大城市交响曲》,其镜头感与表现主义色彩都远远超前于19世纪的时代气息。紧跟其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用塑造疯狂人物的方式强化现代主义思潮:“自我甚至用一种扭曲的,毁灭自我的方式,确认他自身是权威的最终源泉。”277 度过19世纪60年代的分水岭,车尔尼雪夫斯基率先表现了公然藐视权贵的人物,陀式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地下人手记》刻画了大街上的地下人形象:“他蹒跚地走出他的孤独,把自己投入到行动或者至少是行动的企图里。”291 他不被上层阶级所注意的行动虽然卑微,却象征着下层阶级思考方式的变革。这一切都围绕着“世界上最抽象最有目的的城市”彼得堡,“推动俄罗斯在实体上和象征上进入现代世界。”299 伯曼在对比了彼得堡和巴黎后得出结论,世界历史上现代主义存在两极性:一极是以前者为代表的截短与扭曲的现代化,一极则是以后者为代表的建立在经济政治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主义。走进20世纪,革命与震慑交织的现实激发比利创作了俄语文学史上跨时代的现代主义小说《彼得堡》。它的破碎、漂浮、断裂具备了蒙太奇的句法和未来派的气度。伯曼点评说:“它的成功表明,文学与思想的现实主义如何必须发育成现代主义,才能把握正在展露的、碎裂的、腐化的和愈来愈灰暗的现代生活的现实。”336 第四章结尾对曼德尔施塔姆的解剖更像是一场对他回忆与人生的致敬,从《埃及邮票》和《列宁格勒》的书写到被告知“毁灭你的手稿”,重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诗人与体制绝望的角力,为几十年后抗议的乐谱写下了调号。作为尾章,“在象征的森林中”勾勒了作者的居住地,也是国际交往中心的纽约所产生的现代性事件和成就。伯曼认为纽约的重要性在于作为“一个剧场”和“一部作品”,它“向全世界展示,现代人能够建成什么东西,能够想象并且过一种什么样的现代生活。”383 20世纪60年代以前,摩西的鸿猷促使纽约城大兴土木建造庞然大物,用一条贯穿布朗克斯地区的高速公路毁灭了作者的童年:家乡的人们被驱赶,“他们麻木地看着废墟,麻木地看着正在消失的街道,麻木地彼此看看,离开了。”388 对此,热爱“人类”而憎恨人民的摩西狡辩说:“当你在一个建筑物过多的大城市里建设时,就不得不用一把剁肉的斧子为自己开路。”390 这种将人和动物尸体等量齐观的惊人言论让我怀疑,中国强拆运动的合理性依据是否来源于此。摩西工程的间接后果既是:由于环境的缺席,现代主义和现代化完全分裂了。艺术家们不再在共享环境中汲取养分,而是“求助于他们自己的内在精神,在内心空间上开辟新的深度。”412 如果说《铁皮鼓》、《人的状况》等杰作得益于这一断裂,那么《嚎叫》的出现则吹响了反对高速公路世界的号角。如果说金斯堡只是用虚无主义来解构阴魂不散的摩西,那么雅各布斯则用确凿证据来建构60年代的崭新的现代主义。谦逊地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记录了自己的所闻所见,用不动声色的都市蒙太奇,复兴了大街上的现代主义。她看到了表面无序的大街上的自由、潜力和人本主义,发出了“我们必须消灭大街”口号下的冷思考。最终我们看到,雅各布斯的大胆挑战激发了抽象表现主义,感染了新浪潮电影,助燃了流行音乐革命,更新了女性主义运动。回到她本人笔下的大街,伯曼一来认为它呈现了社区的光明面,“是具有整个现代世界的全部多样性和完整性的小宇宙”431,二来也指出其观点的田园牧歌特性:里面流淌着一种“潜在的反现代主义文本…,怀念自我能够安全地置于其中的一种家庭和社区。431 而事实上,任何社区的族群多样化以后,犯罪行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迈入70年代,停滞的经济增长使得现代主义再次面临危机:“整个60年代,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应不应当摧毁过去,而现在,答案是,它们根本就做不到”。442 伯曼的点评一针见血:“过去的许多现代主义是靠忘却而发现自己的实际能力的,70年代的现代主义者则不得不靠记忆来发现自己的实际能力。”442 以塞拉的TWU雕塑为代表,他们通过挖掘文化记忆,废物循环利用,一点点地显示出我们的某种生存目的:“成为现代的人,就是将个人和社会的生活体验为一个大漩涡,在不断的崩解和重生、麻烦和痛苦、模棱两可和矛盾之中找到自己的世界和自我。”461那么未来又在哪里?伯曼没有给出答案。五章内容就此打住,没有拖沓的总结概括。因为历史,还在线性前进着。有了畸形的学术评价体系从中作祟,国内翻译过来的外国社科读物大多不忍卒读,有些概念我估计译者自己也是云里雾里。在这个中文译者常常逼着你去读英文原著的时代,此书是我读过的写作最系统最优美的现代性书籍,堪称现代性的入门教科书。这也是一本兼容的书籍,提供了无数个可以继续思考的接口。用伯曼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想要写一本开放的并且保持开放的书,一本读者能够在其中写出他们自己篇章的书。”7注:文章中数字为页码
  •     这是一部经典作品,很奇怪我隔了这么多年才去读它,也许是那个胡子拉扎的伯曼在两个月前撒手去见了马克思,冥冥之中也是一种凭吊吧。先谈的问题是关于文学的阅读方法,这本书可以作为经典的文学系的教科书,恐怕是名副其实的文学批评集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一个“旧”字,在西方几年,就算是最拙劣的学生习作,现在也很难有这样直接进入文本和历史的方式,你在伯曼的分析中基本见不到理论名词,根本不屑去搭理论的架子。但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却也可能写出名著,这是为什么? 我想恐怕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的阅读与文本的“贴”,讨论《浮士德》的时候就引用《浮士德》,紧贴着《浮士德》的主旨,对《浮士德》的基本章节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而且更最要的是,对作品所流露的、读者阅读《浮士德》所基本感受到的东西有一个准确的捕获。文学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它的直接性,它直接通过审美建立起一个普遍的阅读体会,而一个很好的文学阐释正是在于触摸到了读者感触很深的部分、表达了读者隐约体会到但不知如何表述的东西,从而从“贴”又上升到了“准”,比如在《浮士德》中,浮士德发展主义的激情、甘泪钦的悲剧里头一个小镇的宁静而死寂的伦理世界如何被现代性的伟力所击碎和摧毁、乃至浮士德直道最后和魔鬼所分享的现代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同时作为启蒙力量的积极的摧毁和建设的力量,这些东西非常准确地击中了所谓“现代性”给我带来的体验。第二个原因我想在于思想的深度,或者也可以说是理论的深度。伯曼以马克思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为核心去理解现代性,其实后面隐藏了整个现代性批判建立起来的思想深度,歌德的、黑格尔的、马克思的、波德莱尔的、尼采的、法兰克福学派的,这些东西已经作为伯曼的基本思想出发点内在化了,因而不再需要使用某个范畴或某个摘句,而已经成为一种有机的思想力量了,而这恐怕是建立在大量西方现代性经典的阅读和体会的基础上的,这本书是真正的“功夫在书后”的。相反,这些天阅读的关于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些著作,大都在理论话语和中国经验上“脱”得很厉害,很明显能感受到作家想给中国经验提供一种解释,但对这种解释总是没有充分的信心,文学经验要强迫放入到某个理论话语之中,而实际上一旦被纳入到这样的话语和理论问题之中,文学的直接性力量也就马上消散了。这种局促似乎并不是能够容易克服的,因为相反如果我们不用理论直接细读文本的话,我们的感受可能是琐碎而无法获得意义提升的,并且很有可能被另一套隐性的思想框架牢牢束缚住了。由此我感觉到伯曼能写出这样一个轻巧的作品来之后准备之深,拿《共产党宣言》一章举例来说,马克思的“现代主义”的问题,“碎片化的摧毁性”,“灵晕”的问题,“裸身而上的人和钱作为唯一的价值核心的问题”,以及“虚无的启蒙”的问题不仅深深嵌入在马克思主义著作内部,而且在黑格尔讨论启蒙的时候、尼采进行文化批判的时候,卢卡奇、本雅明等人继承马克思对西方现代性进行美学分析的时候,都是一直被讨论的问题,伯曼只是非常轻巧地用一个著名的文本把这些主题发挥出来、集中起来了,从而让我们与现代性有了“直接的”接触。接下来还想谈谈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主体,通过阅读俄苏文学中对“彼得堡”这个城市的书写而引发的对“欠发达国家的现代性”的思考。我觉得伯曼对俄苏的知识并没有他对欧洲自身的知识那么熟悉,因而他对俄苏文学作品的选择,特别是以“彼得堡”这样一个西化的城市为中心来谈俄苏文学和历史的问题,就已经带有一种选择性的偏见了。比如说“托尔斯泰”,远方的“西伯利亚”和莫斯科,俄国式的民粹和虚无党这些东西就都没有涉及到,更不要说对“苏联”时期有一定的体量和理解了。在这一章中,伯曼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式的(也是激进的存在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偏狭是非常明显的,个人(平民)的尊严和平等,作为西方启蒙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伯曼的整个叙述中有着非常中心和稳固的位置。但说这是一种偏见,并不能否定这个偏见的深刻性,而且更为重要的,伯曼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历史性”的分析方法,即伯曼坚持把俄国在遭遇现代所遇到的问题与他的空间位置和历史处境联系在一起,这里面关键的要素是:俄国的现代主义并没有现代性的物质基础——一个具体的资本主义化的城市生产和消费空间、一个坚实的城市中产阶级、以及一个现代化了的、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政治文化氛围。俄国知识分子在没有这些社会基础的时候,抽象地在彼得堡身上寄予了“平民”的基本尊严和平等,因而引起了著名的“书记员”和“贵族官员”的对抗,这个俄国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基本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对于西方来说现代性的主体是bourgeoisie, 那么对于俄国19世纪的民主革命来说,主体则是raznochintsy(俄国中下层知识分子),而正是这种不同的历史性决定了俄国作为“欠发达的现代主义”的独特性。而这种历史性的挖掘又与伯曼自己的对于现代性的“激进的存在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理解接合在了一起。历史化是祛魅的有效方式,现在,俄国知识分子已经不是神秘的概念了,所以伯曼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一个俄国身上发展出来的激进个人主义和欠发达的启蒙现实的偶合有着普世的现实意义。但这么做的时候却要非常小心。以中国的经验来说,作为另外一种欠发达的现代主义,或者我更愿意说成欠发达的启蒙经验,其复杂性和变异性恐怕更有甚于俄国的经验。故而,伯曼总结的一些东西,比如对现代主义想象的虚幻性和激进性,只能作为一种视角来观察中国的经验(甚至是俄国的经验),而不能成为直接的结论。如果我们要续写一章关于中国的现代性经验的话,恐怕还是需要一种进一步的历史化,我们不仅要对欧洲启蒙以及他的世界扩散的核心意味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对中国的空间位置和时间结点有着充分把握,这也许是一个重大但非常迫切的工程。
  •     p43一上来就明确了 从福柯的语言牢笼复归19世纪生机勃勃的现代性的主旨 回到那种辩证状态 每一种事物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p165 马克思从来没有发展出一种关于政治共同体的理论 但现代人可能创造不出什么政治联系以一种出奇的乐观收尾 阅读体验很不错 几个点是选取得很精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现代性是绕不过去又无比纷乱的一道坎~~一本很不错的书,翻译得也十分流畅,不能说完全读懂,作者从文学、政治、社会几个方面来追溯现代性的三个阶段。“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在现代世界中,我们生活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由于现代性的不稳定性、迅疾的变革而很快烟消云散~~作者对马克思(主要是《共产党宣言》)的论述十分精彩!
  •     以诗作和小说进入哲学的探讨,当时读的非常愉快,但是书不知道被谁借走不还了,可惜我在上面做的笔记。
  •     。。。。
  •     中文译本纯粹是我英文读的太辛苦了拿来赶作业的=0=
  •     我决定以后每当觉着自己挺聪明的时候就回头来看看这本书
  •     研究对象的迷人决定了研究的深度
  •     挺好的书,译笔优美流畅,阅读体验不错;书本身堪称问题之书,揭示之书,而非解决之书;后半部分感觉不太精炼,有点罗嗦(可能和这本书的体裁杂糅有关,引言部分挺社会学,后面则比较偏向文学描绘。)
  •     思未必深而文辞甚华美可感
  •     其实没太读懂,可能因为对《浮士德》、马克思的思想等等不够了解,也可能不太喜欢这种文笔
  •     虽然有个光明的序,觉得作者总体还是持历史衰落观。地域性社会分析仅仅以一两个文学家为标本,未免失之偏颇。并且#又难看又难懂#,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之责。
  •     一切困扰来自无知,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的,只要你活着,并且不曾脱离这个社会。
  •     阅读感不错,为我打开了一些新的领域,比如说城市空间
  •     妙绝!
  •     五篇文化散文,话题:歌德《浮士德》;《共产党宣言》;波德莱尔;彼得堡历史视角(区别于莫斯科视角)的俄国文学;纽约城市随笔。
  •     现代性就是“坚固的”图景和“融化的”图景之间的张力。而我们的问题在于,以为它坚固不已,但其实时刻都在融化。
  •     经历了60年代的消逝和70年代的压抑,伯曼试图召回已然失落了的真正现代精神,武器是辩证法,在废墟中奋起。第一章重读《浮士德》最好,后面几章依次减弱,辩证法的形式性越来越强,有点遗憾。
  •     第一章最棒,后面就云雾。浮士德运用魔鬼的贪婪和破坏,才能在世界上创造出东西。一切形式的现代创造都含有矛盾和悲剧。德意志中二型。上帝、人、魔鬼之间俩俩互相作用!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关系,德意志辩证法简直等一不破不立。 葛丽卿炮灰的运动轨迹,讲的头头是道,直男视角竟无法反驳只有诺诺。 假定人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促进众生扩张,然而一体两面,谁来买单副作用?
  •     那些现代社会里的男男女女,努力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寻找家的归属感。在期望不断改变自己的同时,希望世界会变的更好。在追寻自由和爱时,希望克服惶恐和孤独。在持续挣扎的同时,坚持着爱—坚持着坚持的爱。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辩证与统一,你在意什么,便被什么所吸引。思考也是如此,我想十来看,十人理解吧。
  •     一天读完 过瘾
  •     伯曼老人两个月前从曼哈顿去见了马克思,值此凭吊一下。这个书写于80年代,在国内出版也有十个年头,已经略显出“旧”来,这个“旧”包括伯曼文学阅读的基本方法,基本上是社会历史分析加上文本阐释,并不过多注意美学形式问题,而且理论概念也隐而不现。也包括伯曼基本的历史态度,很典型的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激情、偏见和态度:现代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关怀和不容忽视的西方中心主义。这不是扣帽子,而是试图去捕捉伯曼这个书的基本态度,实际上伯曼关于歌德和马克思的分析是一种经典的阐释,伯曼以他的文学阅读方法集成了大量的七十年代以前西方左派的现代性观察,堪称教科书式的。但对我来说,关于俄苏文学的一部分,尽管偏见很多,不那么准确,却很有新意,“欠发达国家的现代主义”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发明。
  •     无论是原著还是翻译,写得好到我想骂脏话,尤其推荐第一部分对《浮士德》的作品的现代性解读!!!
  •     这个可能是这套丛书里最好的一本了,波德莱尔一章写的太好。
  •     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
  •     对我而言太多的引用和注脚有点打断阅读……其实归根结底我们都是现代主义者……哎呀怎么说,看得这么慢但是还是有些没能完全理解……感觉应该先看城市化进程再看这本的……讲的略深啊……
  •     没看完..
  •     足够好了,歌德,马克思,波德莱尔与巴黎,彼得堡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摩西与纽约。但对作者对后现代的看法不太赞同,所以减了一星。
  •     虽然没看过马克思不过第二章很有趣。
  •     现代化、现代性和现代主义,同谋与反叛。作者的出发点还是资本主义的求新和改变现状的不休动力,不停地追求新奇,最后把自己变成了旧的了结自己。但是这一天啥时能到来呢?它怎么还不旧?
  •     Sarcophagus 2013-04-19 歌德、波德莱尔、彼得堡、纽约;城市街道、建筑空间、身份认同;fight、flee与flaneur。现代性的暧昧纠结:确定与眩晕、进步与怀旧、轻快与沉重、执信与犹疑、守望与空幻、爱恋与怨恨。记住1981成书。
  •     从马克思的这句话入手,举例却基本都是文学上的例子,《彼得堡》一章让我对于俄国文学中的现代性体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原来果戈里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有这个方面的倾向。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     没想到有人误解了我当初推荐这本书时所表达的情绪
  •     好有意思!
  •     以变化应对变化
  •     重读本科阶段觉得最精彩的书之一,继续寻找答案
  •     伯曼的书以马克思的名言为标题,借助浮士德和波德莱尔的文本极为精彩地展现了现代性骚动不安和冲突的一面。阅读感触最深的是彼得堡部分,或许是因为俄国思想界与同时代的德国学界,一样关心后发的“尾随者”问题。有趣的是,伯曼一面认为现代性极端复杂,不能简单认为1968彻底推翻了现代;另一方面,他将民众街头游行视为现代生活内核的做法,却和当时的共和主义者一样,用1968原则概括整个现代生活,将它视为现代性最经典的体现。这种过于浪漫主义的阅读,低估了现代生活中那么没有“烟消云散”的“坚固”,也折射出这本书在理解“现代”方面的厚度不足。
  •     有点晕,待第二遍细读。
  •     10年前读的,但放到现在看来,此书的学术含量实在有限,修辞大于实质,可作反面教材,有批判价值。
  •     否认“后现代”的结果就是作者必须不停地论证现代性包含的自我解构力量。以至于最后一章写到自己参加社会运动去阻塞交通时,那股投向外界的力量终于反向自己,揭开社会疮疤的同时也揭开了自身的疮疤,那种典型的70年代的无力感,不是“后现代性”又是什么呢。不过这都是说法而已。任何严肃的后现代主义者都不会认为现代已经被克服了过去。
  •     这本书实在是妙不可言,视角极其好。“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boom
  •     对现代性的考古,但实在没耐心认真读下去
  •     大街上的现代主义与欠发达的现代主义两个观察很有启发,对现代性的定义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很生动、别具一格。
  •     : B15/2264
  •     理论书看的如此入迷,上回还是几年前读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时了。分析得相当透彻。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海豚宾馆这个象征是从《浮士德》斐莱蒙和鲍栖丝这里演变过来的。冷静想想,耿彦波在大同搞的工程难道不是一次(伪)浮士德式的发展吗?不问政治。
  •     前几章还能当文学评论看,最后一章就不知道在胡言乱语什么。作者呈现出一幅中学生努力写论文的架势,把一个本来就不够清晰的话题讲的更糊涂,还好作者机智地把一切归回体验。体验这个人化的事情,怎么说怎么有理。
  •     他没有提出什么伟大的见解,但却给出了一个人为什么困惑的原因:现代性蕴含着不确定和各种可能,那些确定的、坚固的东西难以为继,无论理论家们怎么定义它,怎么去怀念古典时期的生活,现代性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则,这个规则或许是由资本家设立,但其运转,已经超出资本家们的控制,它以自己的方式工作,而每个人都与其有关,无论你喜欢还是厌恶,无论接受还是拒绝。
  •     作者对《浮士德》的兴趣让人七窍流血。
  •     20170102下午读完,南非的特里莎嬤嬷海伦…
  •     瞧瞧人这文本分析。圣彼得堡这一章完全当俄罗斯文学补课在看,非常精彩。
  •     用辩证法来回应马克思主义倒是很出奇,第二章也是最出色的一节,决定看看原版。。。
  •     整本书写得也特别liquid,漂浮在整个梦呓当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