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村庄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309062090
作者:刘亮程 原著,黄荣华 编注
页数:257页页

作者简介

编注者说
为更好地满足全国中学生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约请了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他们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读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书系——“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这套崭新的书系体现了编注者的三大构想: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每位中学语文尖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个性化阅读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是有普遍价值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年龄相当,阅历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他们所以成为语文尖子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那些语文尖子的个性化阅读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让语文尖子们自己向同龄人推荐,说出自己阅读的意义或方法,应当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朋友是有益的。
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这就先要说到“应试”教育了——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或是文言文理解,作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真情分辨与把握,没有思想综合与揭示,考生最多只能拿到最基础的分数。因此,要想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积累……其实,一位真正的读书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历练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读书者不仅可使自己成为有情味的人,有思辨力的人,而且永不会被迷惑,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更不在话下。倡导一种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就中学生而言,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与家长交心,与老师交流,与陌生人相待,是一门重要的课业,但今天的教育基本忽略了这一课业。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辑、评点中,也期待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远点,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应试。一个没有应试能力的人是不能容于社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应试妖魔化了。这不能怪应试本身,而应责怪社会对应试的理解过于偏狭,对中学生应试的操作过于单一。我们衷心期待,阅读这套丛书的同学能获益,哪怕从最基本的应试上获益。
上述三大构想正是我们编注这套崭新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理由,但这套书系的编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建设。
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随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中国人逐步由近代走向现代。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现代文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散文的创作、流传与阅读,则成为了人们走向现代的最轻便的精神武器。
非常遗憾的是,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离现代经典作家的经典之作越来越远了。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中学生不需要这样的阅读?显然不是!事实 编注者说/遥远的村庄 是,21世纪的中国人依旧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问题。从整体上看,今天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与科学意识依旧相当淡薄,不少人的头脑中甚至还有相当浓厚的传统痼疾。这也构成了中国人现实的生存环境。因此,中学生阅读那些体现强烈时代精神、引领民族走向现代世界的现当代经典散文,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宏大的主题出发,我们期待这套“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在参与现代中国人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鲁迅、胡适、林语堂、丰子恺、朱自清,当看到这一系列现代著名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现代中国人形象。鲁迅的沉重、深刻与灵魂拷问,胡适的轻巧、宽容与温情相待,林语堂的性灵、洒脱与幽默,丰子恺的从容、优雅与仁爱,朱自清的恬淡、醇厚与执著,每一位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与文采,他们的为人与为文,他们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值得21世纪的中国人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式。我们更期待读者在这一系列作家作品的阅读中,集众人之“精气神”,把自己铸造成为崭新的现代人。
王蒙、贾平凹、余光中、梁衡、夏坚勇、李元洛,当看到这一系列当代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也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当代中国人形象。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人生、醇厚人生、诗性人生,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们作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大家、名家,其作品都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高度,因此值得人们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行时必要的凭藉。
本书系已出版的著作有:《朝花夕拾——鲁迅散文精读》、《坟——鲁迅杂文精读》、《人生有何意义——胡适散文精读》、《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精读》、《艺术三昧——丰子恺散文精读》、《孤独地走向未来——贾平凹散文精读》、《湮没的辉煌》、《把栏杆拍遍》、《怅望千秋》、《宋词之旅》、《寂寞圣哲》、《古典幽梦》、《夹缝中的历史》。
此次出版的有:《寻找灵魂的栖息地——朱自清散文精读》、《我来过,我爱过——余光中诗文精读》、《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穿越唐诗宋词》、《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读》。
黄荣华
2008年7月8日
目 录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
如何抵达遥远的村庄/黄荣华
挨刘兄的闷棍/邓天媛
君家何处住/童天琪
泥土的记忆/杨宇晨
第一单元 对一朵花微笑
对一朵花微笑
我的树
树会记住许多事
我认识那根木头
好多树
大树根
单元链接
第二单元 与虫共眠
鸟叫
那些鸟会认人
孤独的声音
两窝蚂蚁
三只虫
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
铁锨是个好东西
野兔的路
春天的步调
与虫共眠
单元链接
第三单元 一个长梦
狗这一辈子
两条狗
追狗
狗全挣死了
通驴性的人
逃跑的马
最后一只猫
一个长梦
共同的家
人畜共居的村庄
单元链接
第四单元 风把人刮歪
风把人刮歪
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寒风吹彻
只剩下风
单元链接
第五单元 住多久才算是家
一条土路
闭着眼睛走路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
坑洼地
一截土墙
我们家的一段路
住多久才算是家
坎烟是村庄的根
老根底子
村庄的头
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一顿晚饭
留住这个村庄
单元链接
第六单元 远远的敲门声
村东头的人和村西头的人
冯四
父亲
木匠
韩老二的死
我的死
远远的敲门声
一个人的村庄(节选)
单元链接

书籍目录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   如何抵达遥远的村庄/黄荣华   挨刘兄的闷棍/邓天媛   君家何处住/童天琪   泥土的记忆/杨宇晨第一单元 对一朵花微笑   对一朵花微笑   我的树   树会记住许多事   我认识那根木头   好多树   大树根   单元链接第二单元 与虫共眠   鸟叫   那些鸟会认人   孤独的声音   两窝蚂蚁   三只虫   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   铁锨是个好东西   野兔的路   春天的步调   与虫共眠   单元链接第三单元 一个长梦   狗这一辈子   两条狗   追狗   狗全挣死了   通驴性的人   逃跑的马   最后一只猫   一个长梦   共同的家   人畜共居的村庄   单元链接第四单元 风把人刮歪   风把人刮歪   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寒风吹彻   只剩下风   单元链接第五单元 住多久才算是家   一条土路   闭着眼睛走路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   坑洼地   一截土墙   我们家的一段路   住多久才算是家   坎烟是村庄的根   老根底子   村庄的头   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一顿晚饭   留住这个村庄   单元链接第六单元 远远的敲门声   村东头的人和村西头的人   冯四   父亲   木匠   韩老二的死   我的死   远远的敲门声   一个人的村庄(节选)   单元链接

编辑推荐

《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名家名作,语言学习经典范本、名校师生,同步阅读指点迷津!

前言

为更好地满足全国中学生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约请了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他们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读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书系——“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这套崭新的书系体现了编注者的三大构想: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每位中学语文尖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个性化阅读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是有普遍价值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年龄相当,阅历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他们所以成为语文尖子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那些语文尖子的个性化阅读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让语文尖子们自己向同龄人推荐,说出自己阅读的意义或方法,应当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朋友是有益的。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这就先要说到“应试”教育了——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或是文言文理解,作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真情分辨与把握,没有思想综合与揭示,考生最多只能拿到最基础的分数。因此,要想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就必须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积累……其实,一位真正的读书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历练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读书者不仅可使自己成为有情味的人,有思辨力的人,而且永不会被迷惑,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更不在话下。倡导一种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就中学生而言,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与家长交心,与老师交流,与陌生人相待,是一门重要的课业,但今天的教育基本忽略了这一课业。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辑、评点中,也期待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远点,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应试。一个没有应试能力的人是不能容于社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应试妖魔化了。这不能怪应试本身,而应责怪社会对应试的理解过于偏狭,对中学生应试的操作过于单一。我们衷心期待,阅读这套丛书的同学能获益,哪怕从最基本的应试上获益。上述三大构想正是我们编注这套崭新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的理由,但这套书系的编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建设。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随着“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中国人逐步由近代走向现代。在走向现代的进程中,现代文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散文的创作、流传与阅读,则成为了人们走向现代的最轻便的精神武器。非常遗憾的是,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离现代经典作家的经典之作越来越远了。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中学生不需要这样的阅读?显然不是!事实是,21世纪的中国人依旧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问题。从整体上看,今天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与科学意识依旧相当淡薄,不少人的头脑中甚至还有相当浓厚的传统痼疾。这也构成了中国人现实的生存环境。因此,中学生阅读那些体现强烈时代精神、引领民族走向现代世界的现当代经典散文,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宏大的主题出发,我们期待这套“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在参与现代中国人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鲁迅、胡适、林语堂、丰子恺、朱自清,当看到这一系列现代著名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现代中国人形象。鲁迅的沉重、深刻与灵魂拷问,胡适的轻巧、宽容与温情相待,林语堂的性灵、洒脱与幽默,丰子恺的从容、优雅与仁爱,朱自清的恬淡、醇厚与执著,每一位都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思想与文采,他们的为人与为文,他们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值得21世纪的中国人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式。我们更期待读者在这一系列作家作品的阅读中,集众人之“精气神”,把自己铸造成为崭新的现代人。 王蒙、贾平凹、余光中、梁衡、夏坚勇、李元洛,当看到这一系列当代作家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也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当代中国人形象。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人生、醇厚人生、诗性人生,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们作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大家、名家,其作品都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高度,因此值得人们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行时必要的凭藉。 本书系已出版的著作有:《朝花夕拾——鲁迅散文精读》、《坟——鲁迅杂文精读》、《人生有何意义——胡适散文精读》、《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精读》、《艺术三味——丰子恺散文精读》、《孤独地走向未来——贾平凹散文精读》、《湮没的辉煌》、《把栏杆拍遍》、《怅望千秋》、《宋词之旅》、《寂寞圣哲》、《古典幽梦》、《夹缝中的历史》。 此次出版的有:《寻找灵魂的栖息地——朱自清散文精读》、《我来过,我爱过——余光中诗文精读》、《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穿越唐诗宋词》、《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读》。 黄荣华 2008年7月8日

内容概要

师生强力推荐的N个理由
●在刘亮程的“村庄”里,那里人花共笑,人虫共眠,人畜共居。读刘亮程的“村庄”,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来路”。“我自哪里来?”这个永恒的命题在这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我们都来自乡村,来自那个遥远的村庄。因此,当我们融入城市回眸早已逃离的村庄,我们会发现,我们已失去了很多,比如本色、自然、静观、默想、独处、从容、达观、感喟……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印迹。我们还能拾回这些吗?
复旦大学附中 黄荣华(老师)
●但倘若一本书能唤醒你体内一些值得唤醒的东西,催发你去思考,那这本书便有了价值。如果读罢感觉自己挨了“闷棍”,发现以前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遭到动摇,发现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那这本书的价值便无穷了,因为他唤醒了一个人体内的另一个生命。刘兄的文字实有闷棍之效。
复旦大学附中 邓天媛(学生)
●物欲之心、功利之情,在这个被换作刘二的庄稼人笔下顷刻被扫荡干净。所以阅读的时候,便只剩下了遗世独立的清幽与一种踏实的归属感。泥土是万物归属的终点,一切都将在它的安魂曲中沉眠。城市中不能轻易踏着土路,是遗憾。于是我们借助别人的脚,体味大地的自然气息。
复旦大学附中 杨宇晨(学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刘亮程的“村庄”里,那里人花共笑,人虫共眠,人畜共居。读刘亮程的“村庄”,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来路”。“我自哪里来?”这个永恒的命题在这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我们都来自乡村,来自那个遥远的村庄。因此,当我们融入城市回眸早已逃离的村庄,我们会发现,我们已失去了很多,比如本色、自然、静观、默想、独处、从容、达观、感喟……这些最原始的生命印迹。我们还能拾回这些吗?——复旦大学附中 黄荣华(老师)但倘若一本书能唤醒你体内一些值得唤醒的东西,催发你去思考,那这本书便有了价值。如果读罢感觉自己挨了“闷棍”,发现以前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遭到动摇,发现了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那这本书的价值便无穷了,因为他唤醒了一个人体内的另一个生命。刘兄的文字实有闷棍之效。 ——复旦大学附中 邓天媛(学生)物欲之心、功利之情,在这个被换作刘二的庄稼人笔下顷刻被扫荡干净。所以阅读的时候,便只剩下了遗世独立的清幽与一种踏实的归属感。泥土是万物归属的终点,一切都将在它的安魂曲中沉眠。城市中不能轻易踏着土路,是遗憾。于是我们借助别人的脚,体味大地的自然气息。——复旦大学附中 杨宇晨(学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认识那根木头也是沉闷的一声,在几年后一个阴雨绵绵的夜里,惊动了村子。土地被同一件东西又震动了一次。过了会儿,细密的雨声中传来一个女人尖厉的哭喊。“快,醒醒,出事了。”是母亲的声音。她在喊父亲。父亲嗯了一声,哭喊声又一次传进屋子。这个夜里我知道土炕上还有一个人没有睡着。她是我母亲。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事在半夜里醒着。她也许同样不知道她的十二岁的儿子,在这张大土炕上已清醒地躺过了多少个寂寞长夜,炕上的一切声音都被他听到了。父亲折腾了一阵,穿好衣服出去了。我听见他关门的声音,脚在雨地里啪嗒啪嗒踩过窗口时的声音。狗出来叫了两声,又钻回窝里了。狗的叫声湿淋淋的,好像满嘴雨水。我悄悄爬起来,套上衣服,摸黑着下了炕,找到鞋穿上。刚迈出一步,母亲说话了。“你不好好睡觉干啥去。”我没吭声,轻轻拉开门,侧身出去。“快回来。”母亲压低嗓门的叫喊传到耳朵里时,我已经走到门外窗户边,从屋檐上淌下来的雨水噼噼啪啪响。我在门楼下站了会儿,雨越下越大。路上黑黑的,父亲已经走得不见。我正犹豫着去还是不去,又一声尖叫喊破夜空。“救人啦。”我像被喊叫声拉扯了一把,一头钻进雨中猛跑起来。人们把雨忘记了。雨啥时候停了都没觉着。地上满是泥水,乱糟糟的。村子渐渐浮现出来,先是房子、树,接着是人。黑夜像水一样一层一层渗到了土地里。这个过程人没有注意。人们突然发现天亮了。睁大眼朝周围看看,这才看清刚才从倒塌的房子里挖出来的一家人,全光光地站在泥水地里,男人女人,一丝不挂地站着。刚刚过去的一阵慌忙让人把啥都忘了。我跑来时这里像有很多人,雨哗哗地往下泻,啥也看不清。只听见一个女人不住地哭叫,“全埋在里面了,全埋在里面了。”感觉有许多人围着倒塌的房子,乱哄哄的。“这么长时间了,压不死也早捂死了。”“里面都没有声,肯定不在了。”“你们都傻站着干啥,赶快挖呀。”是另一个女人的喊声。人们像突然醒过来,一齐涌向倒塌的房子。啥也看不见,用手摸着扒拉,摸到啥搬啥,土块、椽子、土块。有人端来一盏油灯,亮了几下,被雨浇灭了。我躬着腰挤在他们中间,用手在一堆东西上摸,摸到一个椽头,拉了几下,没拉动。又往上摸。“檩子。檩子。”我喊了两声,好多人拥过来。天亮后人们才看清,房子倒了三堵墙,前后墙和一个边墙。那根歪扭的榆木檩子救了一家人的命。也是那根歪檩条压塌了房子,它太粗太重了。幸亏塌落下来时,一家三口正好睡在檩子的弯弓处,女人先被惊醒,她身子小,扒开土块,从一个椽缝里钻了出来。“我认识那根檩子,是河湾里长的那棵歪榆树。”要离开时我悄悄对父亲说。“再别胡说。”父亲压低嗓子喝叱我。“皮都剥光了,你咋能认出就是那棵树。”“剥再光我都能认出来。就是那棵榆树。不信抬到河湾里对对茬子,树根还在呢。”“再胡说我扇你。”父亲一把抓住我,一脚水一脚泥地回来了。五年前一个刮风的夜晚,我听见一件东西碰响大地,声音沉闷而有力,我的心猛地一震。外面狗没叫。也没人惊醒。想出去看看,又有点怕。躺到半夜时就觉得要出事情。怎么也睡不着。那时风刚刚吹起来,很虚弱,听到风翻过西边沙梁的喘息,像一个软腿人面对长路。当它终于穿过沙梁下的苞米地走进村子,微弱得推不动草屑树叶。后面更强劲的风已在远处形成,能听见天边云翻身的声音,草木朝这边躬腰点头的声音,尘土走向天空的声音。过了好一阵,那场大风到达村子。它呼呼啸啸地漫卷过西边那片无边大地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经过的荒野、山岭、沙漠和大小村落的形状。我在一阵一阵的风声里抵达我没到过的遥远天地。我在黄沙梁见过两种风,一种从地上往天上刮。风在地上成了形,借着地力朝上飞升,先窜上房顶,再一纵到了树梢。那时树会不住地摇动,想把风摇下来。如果天空有鸟群,风会踩着鸟翅迅速上升。然后风爬上最低的云,可以看到云块倾斜,然后跌跌撞撞,不一会工夫,整个天空的云都动起来。风上升时带着地上的许多东西,草屑、叶子、纸、布片、帽子、头发、尘土、毛……风每次把它们带到半天空,悬浮一阵又落下来。不知风不要它们了还是它们觉得再往上走不踏实。反正,最后它们全落回大地。风高空上行,在最高的天空里没有黄沙梁的一粒土一片叶子。另一种风从高空往下掼。我们都不熟悉这种风。一开始天上乱云翻滚,听到云碰撞云的声音,噼噼啪啪,像屋顶断塌。地上安安静静的。人往屋里收东西,地里的人扛起农具往回走。云在我们村子上头闹事情。有时候云闹腾一阵散了。有时云会越压越低,突然落下一场风,那时可以听见地腾的一声,好像天扇了地一巴掌。人变得急匆匆,关窗户,关门。往回赶的人,全侧着身,每人肩上像扛着很粗的一股子风,摇摇晃晃走不稳。

图书封面


 遥远的村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对一朵花微笑》我看的第一篇刘亮程的散文,是高中课本上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以往读的散文,大都归于闲适恬淡一类,从未像这篇一样,如此深入地触碰到了我的脉搏,我的灵魂,就像最狂烈的山风,吹过骨缝。今生我们在这里,在我们能够到达的地方生活,漫游,也许花了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件事情,但是时间会不急不躁将我们完成的事情一点一点摧毁,最终总会如此。造起一栋房子,住进去,生活好多年,但这座房子能证明,你曾在这里住过吗?我们走过一条路,路旁奇异的美景让你驻足流连,惊喜不已。但这些花,这些树能证明,你曾从这里走过吗?它们怎样证明,有一个人,曾在它们的盛夏年华面前停留,为它们落一滴感动的泪?对于一株微小的野草来说,一个人的凝目,不过是飘过它生命中的一片巨大浮云。我真的听到过,地底深处传来的大风?当我们沉思的时候,我们想的东西是真实的么?它们是否存在于这个世上?还是像极光那样,一旦消失,就再也找不到它存在过的痕迹?“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有一天我的存在需要证明。”那堵老土墙,那磨损的窗台,那床头上布满刮痕和涂画的旧木板,无法证明你曾在这里待过;那些过往了无数次的明亮阳光和狂风暴雨,无法证明你曾在这片天空下待过;有时候,只有你自己明白,你还在这个世上真实地存在。所有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事物,终将有一天改变成我们再也不认识的形式,或者到那时,我们也早已成为另一种形态,在土地里,在流水中,在树木的深处。动物和植物,以及那些我们以为没有思想,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许都比人类深谙很多生存的道理。它们没有太多负担,只明白依照自然规律而行,便是最好的。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多是生活得苦痛,生活得怪诞。古时的人们,谴责恶行累累的贪官豪强时,会愤愤道,你们违背天理,会遭报应——这里的“天理”、“报应”,对于人类以外的物种来说,就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人类有时候会忘记自己是谁。所站的土地明明只有几尺见方,却以为自己踩住了整个世界。如果大地被这样的人逗笑了,只要轻轻一震,刚刚还在狂妄的生命须臾间便灰飞烟灭,并且殃及无数无辜之人。对于自然,人类总是难以把握。从自然里获得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获得用以创造的材料,让自己变得强壮聪明,有了除了保障生存以外的空闲时间来思考别的问题。思考是好的,人类发展出来的聪明才智也和大自然中所有的东西一样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思考的方向错了,就会陷入一个很可怕的毁灭领域。世界窥探人们的思想,从数百万年前的漫不经心,到现在的喜怒无常。人类的确是既可爱又可恶的。很多时候,人类在自己的生存并未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夺取他人,或大自然中其他生物的性命。他们也许不会受到所谓的报应,因为弱肉强食也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猫抓老鼠,有时候也不是为了充饥,它会戏耍一番,直到老鼠在恐惧中活活被折磨死。每一种有意识的生物的本性中,都有恶劣一面。但人类社会中的是非标准(这是超出无意识的原始世界的伟大产物)会谴责这些行为。罪恶并不会总是受到惩罚,但无不有受到惩罚的风险。这种风险与道德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有时候比惩罚本身还有效。但也无须对人类这个种族感到失望。当他们为生活忙碌,父母陪着孩子玩耍,把自己的生存经验饱含深情地教给孩子们,努力思考这个世界,为他人,甚至为别的物种的生死存亡抗争时,人类真的是值得世界宠爱的。我也许弄懂了人类,但我不懂别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就像两种质量不同的液体,无法溶在一起。这是刘亮程的散文教给我的。很少有人相信,一棵树也有自己的信念。古今中外写树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托物言志。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抒怀寄托在树上,这其实对树并不公平。它的意识被忽略了。当一个人肆无忌惮地将自己所想所思挂在枝头的时候,树大概会很恼火,因为这些外来的东西打断了它自己的思考。二、科学考察。科学小品文我们早已学过,在这些文章里面,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一棵树的外貌、生长习性、特征,但我们不知道它们到底怎样想的,是欣喜有人了解它们呢,还是不喜欢被这样剖析、研究?研究树的人不一定懂树。三、将人置于树中,或将树置于人中,两者紧密结合,以此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更像是一种冷冰冰的、公事公办的外交关系。双方各怀心机,旁敲侧击。当然,树的心机往往是人给它杜撰的。四、将人等同于树,取一种完全平等的视角来体察世间万物,人只是万物的一种。刘亮程的散文便是这一类。不仅仅是树,有时候,他甚至以谦卑的目光仰视那些常人俯视或无视的存在。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这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瘙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与虫共眠》刘亮程正视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阵风,平视每一只虫子,每一粒沙。他躺在草地上,小虫从他身上走过,好奇地探寻,他没有厌恶,没有烦躁,只是一动不动地陷入了自己的沉思:地球是不是也认为,这个叫刘亮程的人也只不过是一只微小的虫子,太微不足道了,都懒得将它掸开?小虫在人身上咬的小包小肿块,和人在地球上挖矿钻油弄出来的不是一个模样?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我正躺在土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头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对一朵花微笑》多么可爱的想法!文学家和哲学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但看到这样的句子时,他们应该会不约而同地笑出来吧。小时候,我的视力很好,但我不认为我看清了身边的所有东西。在我眼中,一片树和一棵树,一口湖和一湾海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没有能让我长久凝视的东西。那些树日复一日站在路边,落叶与风摇是它仅有的动态,我并没有这样的意识:它是一个生命,一个虽然缓慢,但是一直在变化、成长的生命啊。逐渐长大,我开始发觉,原来每一棵树都是那样有个性,那样努力地生长,彰显自己的存在。有时候看着树,会无端感到羞愧,感到激动,你无法忽视它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生命存在。我看过一本书,名字很意味深长:《水知道》。水知道什么?我翻开书,在随手翻开的这一页上,我看到一串瑰丽的珠宝,灼灼发光。——那不是珠宝,是水结晶。我曾经看过相关的短文,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水结晶:将写有不同文字的标签贴到瓶子上,瓶里的水会生出不同形态的结晶来。“爱”、“喜欢”、“欣喜”和“讨厌”、“烦躁”、“杀人”这样不同性质的词会产生截然不同形态的结晶——前一组的晶莹、清晰,形状规则美丽,而后一组有时候没有形状,充满毫无目的或恐慌的气氛;有时候结出充满侵略性的样子。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详细的解说和大量水结晶图片,非常直观的描述,水,也是有情绪的。那么,作为大部分由水构成的生物,很显然都是有情绪的。有情绪即有思想,无论科学家怎么研究怎么说,我们也不能一口咬定,那些看起来低等的生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情绪的变化。有时候,也许人还不如它们看世界看得透彻。从这一点上看,刘亮程的散文,充溢着看似简单实则深沉的科学性与哲学性。一般的散文如果用来做读后感,最多摘抄摘抄优美的句子,学习学习修辞手法,概括概括“形散而神不散”的主旨大意,就完工了;但刘亮程的散文,我忍不住想把每一篇每一段都摘抄下来,用来表达我对它们是多么喜爱多么着迷!这些迷人的句子,有着奇异的幻想和新颖的角度,通过它们,我发现了通往一个仿佛是全新的世界,就像另一个平行宇宙,所有的事物还都是这个世界里原来的样子,但是本质与发展的方向全然不同了。一群野兽踏上人耕过的土地,踩在人种出的作物上,也会像人步入猛兽出没的野林一样惊恐。——《铁锹是个好东西》一群野兽踏上人耕过的土地,这片土地也许才开垦不过数年,在此之前,它只是一片荒地,野兽们的祖先在上面走过时,是那样理所当然,理直气壮,那本来是它们的地盘,它们还曾为领土的划分撕斗过,流过血,但它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领土却没办法给后代保存下来,因为人也在繁育着后代,而且扩张速度快得多。他们一代比一代聪明,一代比一代索求得更多,领土便理应归最强者所有。于是人便开垦了野兽的领土,毫无侵略他族的惭愧,野兽的后代们踏上这里,祖先的气息早已消散,让它们无所凭据地惊恐。就像耀武扬威的人进入野兽出没的密林一样。这里没有人的祖先来开垦过,一点可以证明人类文明社会的证据都没有,让人不由自主地显出了动物的本能——对更加凶猛的野兽的惊恐。没有工具,人显然比猛兽柔弱许多,不比一只猴子高明多少。猴子至少爬树灵活一些呢。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我看到因为死了一只小虫而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里,大地黯淡下去。——《春天的步调》一个人一旦永远闭上双眼,他的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在这个世界看来,人和虫子的确是平等的。他们一样具有破坏性,将这个世界钻得千疮百孔,而生命也是一样短暂,稍纵即逝。人们拿“朝生暮死”来嘲讽虫子,却看不到,时光也在无声地嘲笑着他们。刘亮程耐心地守候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体会着一只小虫子世界的终结,他是否从小虫身上,看到了他自己,以及其他无数人共同的归宿?这是一件令人恐惧、排斥又不得不接受的黑色事实。死亡了,就看不到那些爱着的人。死亡了,就做不了那些还想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可悲的是,往往在临终前,许多人才想起该做的是什么。更可悲的是,一个人死了,这个世界其实不在乎,它照样将使命分配给每一个人,包括将这个人没有做完的事情,分给其他人去做。有时候,文章里会充斥着这样阴影密布的句子,让人陷入深深的低谷中,甚至怀疑,刘亮程是不是已经绝望得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然而下一篇,或许你又看到一个新的刘亮程,自嘲,打趣,冲一头高傲的乡下驴子打躬作揖。刘亮程写的,都是一个村庄里发生的事情。他写了很多很多东西,都是这座村子里的,但读者却不知道这座村子是否存在,还是好几个村子合起来的影子。我想,刘亮程对树的感情,对村庄的感情,也许是从他的母亲身上传下来的。而这种感情,又是村子里祖祖辈辈的人传下来的。这种感情,足以打动坚硬的城市,让那些华美的灯光黯然失色。毕竟,它们无法假装自己有生命。它们骗不了真正的生命。我一个字一个字打下这些凝实的句子。这些难以淡忘的句子。我读一篇文章时,有时候会发愣——这样的话,他是打哪儿想出来的?怎么会想出这样的东西来!太绝了。语文题里,描写一截土墙,会怎么描写?从它的样子、地理位置?从它的作用、意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些显然太惯常了。刘亮程是这样写的——我到现在还没有想出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描写一堵土墙是怎样在一个老地方站了许久许久——如果我乘黑把这堵墙移走,明天蜻蜓会不会飞来,一动不动,爬在空气上?写下这些,我忽然觉得有趣。这些散文一样的句子,并不能单靠分析句子成分、修辞手法就能理解的啊。平常的时候,我不会想到这些句子。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在某一个地方,面对一种心情,一种场景,突然受到震颤,每一根血脉都无法自控地战栗时,那些句子飞快地闪过脑海,令我感到,对,就是这样,它能够描绘出我难以言说的感觉。像风一样,只有奔跑起来,才能证明它的存在。
  •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摘自刘亮程《寒风吹彻》文/素衣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或者一座山,一辈子呆在属于我的那座村庄。当然,做一个十足的傻子也可以,别人要我离开的时候,抱着柱子一个劲地哭硬是不离开。现代化的城市越来越像个关闭人的监狱了无生趣,久不读书,情感已内敛顿挫。猛然看到上面摘录的那段话,记忆的闸门顿开,我突然不可抑制地思念起我的老屋来。是的。每念及生活过十几年的老屋,我都会像想念至爱的亲人一样心被牵扯得生疼而又蕴含着拂不去的温暖。我想,如果能够,我愿意一辈子就那样热热闹闹又清清淡淡地生活在那座老屋里,一辈子不离开。事实上,我已经离开那座老屋有十年了。那座承载着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的老屋,无可辩驳地,我离它已经是越来越远了。它曾经因住满贫穷而幸福的一家人升腾起的源源不断的烟火;它简陋却永远充盈着的欢声笑语;它前庭后院里栽种的葡萄树和石榴树,树上一串串硕大的紫色葡萄和火红的石榴;它屋里屋外尾巴一样跟进跟出的猫儿狗儿;还有那些散落在屋里屋外地上的自制的玩具,女孩子爱玩的橡皮筋,已经断过许多次了,又被细心的父母一节一节接起来,男孩子爱玩的木头汽车和木制的刀枪,磕磕碰碰的痕迹显示着它们曾经历经的数不清的“战斗”;它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烟火,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边嘻嘻哈哈地吃着烤红薯和烤膜片;它被石榴树遮住的窗口,春和夏,鸟儿的啼叫声好听的像音乐,孩子们睡着了,父母为他们摇着扇子,孩子们在睡梦中还能听见父母讲着的歌谣,于是,孩子们在睡梦中咯咯地笑出了声。它曾经饱含着的丰盈而朴素实在的幸福,无可辩驳地,我离它是越来越远了。我发誓,十年了,我一毫一刻也没有忘记过那座老屋,那座承载着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的老屋,那座承载着我人之初的梦想和最真实的欢笑的老屋,那座已经在我心里扎根生长开花结果的老屋,是我的根,我的魂,我的撕扯不掉的血肉。可是,我终于离开它了。因为,我不可阻止地长大了。曾经,我也讨厌过那座老屋。当老屋的近处盖起了一座座向天而起的新楼,当夜色阑珊中从新楼的窗口里飘出一阵一阵更加好听的乐曲声,当我和一群孩子兴奋而勇敢地相跟着终于气喘吁吁地爬上楼顶,当我站在楼顶上迎着风看到更加遥远广阔的天空,当我向着天空伸出手臂,我的双手仿佛能够抓住像轻烟一样滑过天空的鸥鸟和一朵朵近在眼前的云彩和星星时,低下头,望着不远处黑乎乎那么寒酸那么破败那么不起眼的老屋,我的因老屋而起的骄傲和幸福的感觉,一瞬间烟消云散,我是生活在老屋的孩子,这原来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生活在新楼和老屋的孩子,竟然有着那么多不可改变的不同,这些不同深深地刺痛了我。当我像个野孩子一样趴伏在老屋的地上弹玻璃球时,新楼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里播放的铁臂阿童木;当我和一群孩子在老屋院子的泥地里你追我赶地飞奔,累了脸都不洗就往炕上一躺呼呼睡去时,新楼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在游乐场玩够了站在蓬蓬流淌着清水的浴室里被父母洗得雪白才躺在散发着棉花香气的被褥里沉沉睡去;当我终于穿上妈妈为我做的花布衣裳蓝布鞋时,新楼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身上穿的是的确良的裙子和好看的塑料凉鞋;当我大口大口就着咸菜吃着掺杂着玉米面的馍馍喝着稀薄的小米汤觉得自己幸福得像个公主时,新楼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正绅士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吃着面包片一小勺一小勺喝着浓稠香甜的牛奶;当我梳着土得掉渣的麻花辫背着破旧的帆布书包走出老屋去上学时,新楼里像我一样大的孩子梳着的是修剪整洁的童花头,肩上背的是簇新的双背带书包,她们坐在父母簇新的飞鸽自行车架上,骄傲得样子分明明明白白地告诉我,她们才是真正的公主,而我,只不过是个生长在老屋里的丑小鸭。走出老屋的信念从那一刻开始在我的心里扎根并且疯狂地生长。从老屋里走出来的我最初的一大段时间里竟然非常坚定地拒绝回到老屋。外面多好啊,我的眼睛看也看不够。我像个淘气又任性的孩子,满身心沉溺在新的世界中乐不思蜀,我很快就习惯了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并且学习着举手投足间像个真正的公主。我梳笔直的长发或波浪的短发,我穿最雅致的长裙或最时髦的套装,我习惯了坐在豪华的西餐厅一手拿刀一手拿叉吃味道不怎么好吃的西餐,我习惯了听与老屋乡村小调完全不同的钢琴曲,也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和残酷的冷漠与伤害,新的生活既让我兴奋又充满了陷阱和我无法抗争的无奈,我也渐渐习惯了挺起胸膛勇敢地面对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却在一个人的时候捂在被子里悄悄地哭泣。现在回头看,义无反顾地走出老屋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啊,对老屋,我的决然离开简直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十年了,我不仅走出了老屋,轻易地走向了外面眼花缭乱的世界,我更住过了比老屋近旁的新楼还要高要直的大楼,那些明显与老屋天壤之别的崭新的生活让我陶醉至迷惑,让我欣喜又让我浮躁。别拿诧异的眼神看着我,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我渴望新鲜刺激的生活,可每至午夜梦回,我夜夜梦中却与老屋摩肩接踵,在梦中,我一遍一遍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老屋熟悉的墙壁、窗棂,我鼻翼使劲翕动着贪婪着闻着与尘土和尾气混杂的气味完全不同的掺杂着树木和泥土味道的清新的空气,在外面的世界中疲累而浮躁的内心重新寻找到了久违的踏实,老屋像母亲最宽广的怀抱,而我,就是从老屋的怀抱里走出来的淘气又任性的孩子,玩够了闹够了,我无可选择地必然向生命的初始回归,我无可选择地向母亲的怀抱回归。老屋,是刻在我心里的一尊神像,脱离开老屋的我,自以为可以将老屋附着在我身上的土气抖落掉,可离老屋越远越久,老屋的形象却在我的心中愈加真实和丰盈起来。思念像泄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思念又像缠绵生长的青藤,沿着我的每寸血肉蜿蜒生长。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不可遏止地思念起我的老屋。老屋仍在,从故乡传来的消息让我突然间落下泪来。多好,老屋在,我的根就在,我就什么风雨都不怕。老屋是我生命的树,我是老屋迎风招展的旗帜,这才是我和老屋之间最真实的关系。我怎么可能忘记我的老屋呢?忘记老屋门口父母亲手栽下的石榴树,忘记在树间穿梭飞翔的小鸟和昆虫,忘记老屋矮矮的围墙和墙上间或生长起来的小草野花,忘记躲藏在屋角墙根下蛐蛐蝈蝈的鸣叫,忘记那张老式而简陋的书台,忘记那座用砖瓦砌盖起来的火炉,它的里面总是围着一炉温暖的炉火,忘记那张小小的黑板和那些白色的小石块,我就是用这些小石块在小小的黑板上写下了今生的第一个数字,忘记老屋里那只陪伴了我许多年的有着虎皮花纹的老猫和那只老狗,它们有着人类不可企及的忠实和慈祥;忘记那些真心实意与我相好的童年伙伴,和与伙伴们在一起时开心地一飞冲天的笑声。我怎么可能忘记呢?忘记老屋,我就会无依无靠孤单成一叶孤帆,忘记老屋,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意味着卑鄙的背叛。走出老屋,我的生命总在向前。今天,当我的生命与繁华共舞,当我可以骄傲地站在新生活的摩天大楼的窗口前与当年的那些孩子们平等地眺望一个一个崭新的风景时,我的心情格外平和和安静。前方的路很远,许多遥不可知的未来,还在向我挑战,可因为又找到了回到老屋的路,我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我的被风雨历练的坚硬的心变得柔弱起来,我的思绪和意念不再羽毛般无根无基地飘荡,我的面具般的脸上又能绽开生命之初最美丽的笑顔。我不可阻止地长大了,可是,因为有了老屋,我真的什么风雨都不怕了。面对我的老屋,就让我卸下行走的背囊,将我疲累的灵魂安放。我的老屋,我的神。——————本文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b0ee01009myh.html
  •     寒冷,冷到骨子里的绝望,这是于冬的所有记忆。我总不停哈气想将冰冷的手烘热,然而就像冲向沙滩的海水一样,不作任何的退去,手此刻就像一块僵硬冰冷的石头,无论你多么努力,它始终如此,终于,我放弃了,我明白冬天已然来临,那是我无法抵抗的寒冷,他似乎有着你无可阻挡的力量。还记得刘亮程的那篇《寒风吹彻》,第一次去读便不禁潸然泪下。平实的文字里竟给人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那样的寒冷竟如此痛彻心扉。正如他所说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冬天,而它已经到来。很多人都被留在了冬天,于是我们总试图去烤热自己,烤热自己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然而我们最终将无法阻止,如同我们抵不过时间。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都帮不了谁。一个人身上落的雪我们并不能都看见,我们都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冬天。就好比那个被冻死的路人,他的寒冷太过巨大,无论怎样去烘烤,也无法溶化他积了一生的雪,这便是无能为力的绝望。我从未像此刻般惧怕寒冷,冷与热不同,虽说都是两个极端,都让人难受,可对于热我是讨厌,而寒冷则是恐惧。炎热带来的是躁动,而寒冷就像是一个魔鬼般一点点的吞噬你,由一根手指,一条手臂,一根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而你却只能任其宰割,你根本无力抵抗,它带给你的只有孤独与绝望。最近,每当有人从我身边飞快的跑过,我总会下意识惊恐的转过身去,害怕那样一阵冷风便可将我冰封。小时候的我总特别期盼着冬天下雪,总会小心翼翼地接住雪花,兴奋地数着雪花瓣,然后失望的看着那洁白的雪花刚触碰到掌心便化为冰水,但那时的我会随即便寻找更多的。可如今的我已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迎接那一场纷扬大雪,洋洋洒洒,像是揉碎了的云朵,再以及其缓慢的姿势坠落,好像有太多的不舍,又好像在做最后的告别。一切都是如此的静谧,它似乎容不下任何喧嚣,仿佛在进行着一场华丽盛大的葬礼,埋葬了一片地,一座城,尔后整个世界。所有的色彩,声音,画面,灯光都埋葬在那茫茫白色之中。它只是不动声色的进行着,然而一眨眼却改变了所有。浮华如梦,恍然隔世。是否我们的人生在不经意间早已落满了积雪,当我们蓦然惊醒之时,已再无力抵抗。我已不再那么期待落雪,人生中没有太多的温暖去挥霍。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背负着太多的寒冷在行走。终有一天,你慢慢失去所有感觉,再也无法温暖那冰凉的一生。。。。。。那漫天的大雪,如同一场美丽的死亡,那么的美,却那么的悲伤,那么的寂寞。可是一切却如此真实的发生着,不曾停止。冬天手上总会因寒冷生起红肿,我知道那一块肉已被我所不知的某一刻的寒冷留住了,我不停地用力揉搓,试图将它唤回,甚至绝望的用开水去烫,然而除了疼痛便只有更深的寒冷。雪莱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他是否知道一个冬天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很多东西被永远留下了,很多东西被永远改变了,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一年的春天了。那天去上课时无意中扫过路旁的樱花树,绚丽烂漫中却有什么刺入我的眼里,一根树枝被硬生生折断,露出格外突兀的原木色。像一根针深深扎入内心最柔软处,牵动着每一个悲伤地毛孔,让我不忍直视。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断的,也许是某个寒夜里大风吹断的,也有可能是某个顽皮的孩子无心折断的,又或者只是他寿命已到,已无力再继续。但无论如何,它已被永远留在了这个冬天。有时候我会想这棵树是否知道呢,等到来年春天它发现有根树枝已再不可能抽芽时会哭吗,就好比一个在沉睡之时被砍去了臂膀的孩子,醒来后稚嫩天真的脸庞该扭曲成怎样无助悲伤的表情呢。心像是被什么抽了一下,隐隐作痛,不忍再想。突然之间,多么庆幸,庆幸它只是一棵树,所有的一切之于它而言都将归于沉默。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会在意一棵树在那个冬天失去了什么。。。。。。冬天像一个残酷的掠夺者。讲春夏所做的一切毫不留情地全部埋葬,一点点湮没所有温度,色彩,声音。。。而我们不过都只是在其中苦苦挣扎的旅人,终有一天,我们都逃不过宿命,将归于那沉默的深处,没有了悲喜的感知,没有了过往的回忆,什么都没有留下,好似什么都不曾来过。天地苍茫,剩下的不过只是无尽的虚无,一直延伸到你看不到也永远无法企及的远方。我不知道我生命中的那个冬天何时会降临,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更不敢去想象是否会孤身一人,是否会空茫的任凭落雪冰冷每一个毛孔,冰封每一寸气息,是否会在纷繁的白色深处看到更深更冷的黑暗,是否。。。。。。。我不由的抱紧自己,抱紧那所有的温暖。像一个孩子抱着自己心爱的仅有的玩具,生怕下一秒就会被夺走。我想在这之后我的所有人生都将呵护这卑微的仅有的温暖在吹彻的寒风中度过那慢慢冬日。。。于2012年12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高中老师推荐的对提高语文水平的好书!
  •     遥远的村庄,东西很不错,态度也不错
  •     书很好,让人受益匪浅,书的纸张摸起来也很舒服
  •     非常的灵动,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儿时的伙伴,好好读!
  •     好书值得慢慢去品,值得用心去享用!
  •     给上初中的孩子买的,刚到,还没细读,现在只想评价一下书的外观,很满意,书是全新的,是名师导读版,适合学生看。
  •     喜欢刘亮程的作品,这本也不错。
  •     他的书值得一看!
  •     也许是因为在农村长大,对这样的文章总是格外一分的喜爱。沉浸在书中仿佛站在村庄寂静的树下,只听树叶沙沙作响,只和自己的心对话。充满了浪漫的诗人。强烈推荐给城市喧嚣中的人。有时候从静雅思听上下音频听。
  •     2017年4月 杭州
  •     非常美的散文,读来享受极了
  •     希望孩子喜欢,以增加她的阅读量。
  •     刘亮程不是吹的,确实很有生活。诗意。但是这本书封面不太好,写着中学师生推荐书,每一页旁边都有批注和导读,比较幼稚。买完有点后悔
  •     不错,送货挺及时。书也不错。
  •     文字优美,想买着自己看,没想到念出来给孩子听,他也听的津津有味
  •     编注得莫名其妙
  •     现代作家中的另类写作者
  •     适合中学生和语文老师看的书,推荐一下吧
  •     虽然还没有看,但是封面很吸引人
  •     这本书真的很好很好看,好看极了
  •     还没看,不过看作家应该不错。
  •     最近给孩子读了一些散文,孩子非常喜欢
  •     老师推荐,很有意思。
  •     第一次接触刘亮程的文章是语文课本上的《寒风吹彻》感觉只是一种压抑和难懂。后来做了他的《今生今世的证明》和《树会记住很多事》阅读理解,从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到后来内心被震动。他的文章真的是需要安静地用心去读的。他的散文洗净铅华却有一种厚重,有一种哲学的意味。
    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真的很需要反思,刘亮程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心灵。
    这是一本好书,物超所值。
  •     刚刚收到,书的质量很好,昨晚给家里的小朋友读了一篇,很喜欢。
  •     恩。。。。挺多注释的,个人不喜欢,但书还不错
  •     世界上再也没有刘亮程写的那种遥远的村庄啦。再也没有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变样咯~
  •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让她自己去看可能有点难,我就读给她听,让她感知作者对人物和事物的用心描写。
  •     学校推荐阅读,可以吧。
  •     老师推荐的书,很好,儿子也喜欢看
  •     挺喜欢的作家散文
  •     精美的散文值得一读*
  •     从知道他是从《一个人的村庄》,有种电影的镜头感,特别安静和细腻,想不到一个男人会写的这么好,观察的这么细。多多出书,还会支持。
  •     好文章。因为编辑令人发疯的胡乱评论 减一星。
  •     适合初中生以上年龄看,不错的的散文
  •     谁有他深沉温柔的灵魂天真绮丽的想象
  •     散文优美,价格不贵
    建议买一本研究一下
  •     孩子很喜欢这本书,捧到手上就看了起来,看来内容很吸引他
  •     还不错,到货也很及时!
  •     做课外阅读很好
  •     给女儿买的,我本人很喜欢,每每读来,就像又回到儿时乡间那般美好。
  •     看销量不错,买来送人的。
  •     喜欢刘亮程的散文!懒得去书城,就来当当网书店!
  •     还没阅读,读后再来评价
  •     内容健康,意境深远
  •     激活码故都春梦官方昆明化工昆明
  •     好看。都还好
  •     最近在学刘亮程,就买了本他的书,还挺好
  •     喜欢刘亮程的书。但这个版本不太好。是为了给中学生看,旁边很多标注,叫我讨厌之至。书是读书人自己的思想在走,他偏牵着人家走。叫人烦。
  •     刻意的自然,做作的笔调
  •     适合学生看的一本书
  •     回到自然,回到大地,回到本真,人类的最初,灵魂的样子
  •     日渐遥远的村庄,只有回忆在心底缓慢生长,抽穗、拔节的速度几乎完全取决于想念的深度。陷入深处时,回忆是一丛丛繁荣激越的野草,蓬勃而纵情。浅一些时,或是草间晶莹的露珠儿,或是贴着土地低旋的风,它们为了没能成为孕育生长和希望的种子而叹息。想念一个人和想念一段夕阳中的日子,有时是一回事,是相互参差地渗透和浸染,不容割舍。那些日子里的光,现在显得有些苍老了,可是力道仍在。我等着它穿过时间的迷雾,在一切允许折射的地方寻求一条狭窄的/缝隙一般的道路,从一盏灯到一扇等待的朝南的窗子,从一声悠然传来的召唤到另一声随即响起的应答,从一条日日穿流的路,一直走到担心它容颜变老,衰草丛生——那时候,它已经不能承载思念和回忆的重任,成为陌路——像是一滴久久不忍坠落的泪水,找到了允许迸发的出口。 然后,折回来——关于日子,关于光。写过一段文字,对我来说不会有更好的叙述了——现在想来,这些片段已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而是一幅幅画面,背景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陈旧而朴素的光——有着斑斑点点的颗粒状的肌理,所有鲜研的颜色被时间过滤掉了浮色,呈现出本身的厚实而饱满的光影。虽说和本色也有所不同,但是更坚固和持久,一幕一幕,都笼罩在温和而坦荡的光线里,缓缓游移,像是无声的默片,人们用眼睛说话——从心底折射出的温情照耀对方的眼睛——那一束宽容的目光,穿越时间的烟云,仍然注视着曾经关心的人,曾经遇见的感动。一幅一幅,就浸在如水的回忆里,祥和而馥郁。 那篇文字是《年景》。那时,我还有妈妈。遥远的村庄,和可能存在的、维系一个人旅途奔波和满载风霜归来的某个原点也一起远去了。有家不能回或许只是一种充满无奈的痛苦,而无家可回却是更深的迷茫,是更加黯然的一条路,很苦,也很难,有很多尘土静静地漫延和掠过。然而,这一束目光从来没有逃离过家的方向。也只有,方向了。 只好对自己说,人世间的流转都是这样的吧。每个人的旅途中都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偶然,一旦和来路、和归处联系起来,也就顿时完成了一种脉络分明的因果。因果之中,尽是离合。所幸,我在失去之前很早的时间,就懂得了怎样珍惜眼前的所有,那就是把一年当成是仅有的一个月,把一月当成惟一的一天,而把那一天当成了今生。内心的重量和长度如此地不由分说。 那些沿途的光聚向了一个地方,就是曾经催我上路,又唤我回来的村庄——那是一个暮蓝色的村庄,半空中懒懒的炊烟,荡漾。淡淡的。 我们都是没有村庄的人,所以更谈不上什么背井离乡,周游世界。或者说我们的一生都在周游,城市只是我们寄存行李的地方——越来越多的物件。越积越厚的灰尘。越来越重的脚步。越来越恍惚的行走。越来越浓的茶或咖啡。越来越深的暮色。越来越萧瑟的风景。越来越急迫的寻找。越来越空无的等待。越来越强烈的思念。越来越远的离散……直到我们都成为苍凉大地上的两个点,遥遥相望,却也永远有着无法触及的距离。村庄,远比一个家更大,也更远。那是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生老病死如此干脆而了然。现今,却是一个顿点,此时此地,飞鸟踟蹰。 于我而言,村庄只是一个寄予回忆的地方,是未曾发生的回忆,未曾展开的流连,未曾开始的结束,是起笔和落笔的那一个顿挫,再无下文。或许,任何一个人无意记录下来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提早写下的回忆录,只言片句,细枝末节,乃至穷途末路——甚至忘记了当初的因由和之后的了结,都将是这一生永无回返的单行道,冲淡的和浓郁的,一杯茶里的回忆,虽短犹长。墨痕断处是江河万古流,烟云归处就是坐看云起,静等花落的又一村了。 回忆和想念是从一个源头出发的两条河流,前者流经我的旅途,越来越多的故事和对话诉诸笔墨,成为一页又一页看似零散,实则贯通的文字。而后者自始至终保持沉默,大地无语,流水亦无言。文字,有时是一道闸口,开启它可以尽情宣泄,那些微小的波澜读来都很是壮阔。有时候却是一道屏障,它隔阻了那些言之确凿的故事,而让所有游移不定,瞬息万变的丝缕肆意通行,碎碎地念及。 写了,也就放下了吗?那么放下,也就轻了。生命中有些重量是不忍舍弃的,即使负重前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得以持续终生的珍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回忆的轻或重,想念的深或浅,由此引发了诉说和倾听。说者欲说无凭,听者浑然无告,好像是这两条河流偶然交汇的一个港口,之后依然各自前行。但是那些水面的浪花和水底的沉沙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可是,我还是由衷地感激书写,或文字,这是第二个所幸。总听人说,沉浸往事是老年的象征,或者说回忆是通向老年的标志。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了。这些,我都承认,可是这其中的好或不好都应该由自己决定,比如去留,比如取舍,比如就此靠航还是借机扬帆。却也顾不得这些说法了,不管是闸口也好,屏障也罢,总归是一道可以隆起的“风景”,是平铺直叙的一路上值得/也难得让人回望的地方。尽管还不是村庄,也是路过的重要一站吧。感激文字,是因为许多时候我发现,许多逐渐淡忘的旧事可以通过文字得以浮现、闪亮,如若没有文字这条途径,那些原本有着温度和质地的往日肯定会一往无前地奔流到海了。听起来倒是壮怀激烈的,其间偕同的/暗涌的/不舍和不甘,也就永无相见之日了。孰轻孰重,自有分明。
  •     那里,离我们有多远?读完,难以平静。
  •     内容本身非常不错,主要是不喜欢这一本加了其他人的注。所以,4星吧。
  •     我和朋友孩子都喜欢看,一看那就爱不释手的
  •     他有很好的的评论,而且文笔不错,喜欢。老师也叫我们买来看,当作摘抄用。积累很多好段。值得一看。赞
  •     幻想中的理想世界,好书。
  •     先囤的一本,妈妈先看看,以后念给宝贝听
  •     还记得初中因为一篇阅读去买来看,为了他极其细节的观察而感叹的日子。
  •     刘亮程的散文已经有选篇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了,这本精读也是老师们备课的好素材
  •     效率高,以后继续。
  •     老师推荐的一本好书。价格也便宜。
  •     评价这本书真的很好真的很不错
  •     有点深,不过里面好多复旦学生的评语,有助于理解
  •     买了很多这类的书,真的很好看!
  •     只有个性非常独特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吧。
  •     语言活泼,充满了灵性,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暖与安宁,想起了家,想起了家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可爱!
  •     送货速度很快,送货人员态度很好,书包的很好,没有任何损坏。书中也没任何损坏,价廉物美。
  •     最欣赏的散文家。
  •     虽然是中学生读本但是我还是想要拥有一本丫抵不住的诱惑
  •     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
  •     停下来读读散文。
  •     刘亮程的文字很有特色。
  •     朋友介绍的,想必是应该不会错的。
  •     最爱这一套书,非常棒!写得真好!书名也起得好~~
  •     原谅我读不懂刘亮程
  •     看后心里很安静。文笔优美,作者对村庄彻骨的热爱充斥在字里行间。
  •     书的质量很好,很喜欢,下次再买
  •     这本书是孩子的老师推荐的,确实值得孩子好好地读一读,刘亮程的散文能带我们走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别样世界,我们大人读了也是受益匪浅。推荐购买。
  •     小麦介绍的书,应该值得一看的
  •     刘亮程文章好,边上注释的不好,味道散尽。
  •     静下心的时候,读读散文,滋润心灵。点评比较画蛇添足
  •     是学校老师推荐的, 孩子说不错,只是城市孩子对村庄的概念模糊, 觉得有点距离感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     书店里没买到,在当当上找到了。太感谢了!
  •     不错的书,看了还是能受到启发的
  •     劝你们换一个合作公司把!这种公司怎么能这么没信用?把我的书扣了一天才送来,还压的皱皱的 不过 书的内容确实是不错
  •     对传统生活消逝的思考,寻找精神的村庄。
  •     散文比小说写得游刃有余。
  •     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评语,让人耳目一新
  •     开卷有益,一个字“好”。
  •     儿子老师指定课外阅读的书,我还没看,但儿子每天都看一些,应是比较适合他这个年龄的。
  •     浮躁的现代世界,幸而有闻刘亮程天籁般的心灵音符,感动不已
  •     很朴实,很轻松的生活,也是住过农村的人特别有回忆的文字~
  •     因为是“中学生推荐书系”,所以里面会有像初中上课时的那种老师批注,虽然不影响内容,但是总觉得怪怪的。
  •     遥远的村庄,那里有最接地气的故事,那里有迷途的羔羊,那里有猫狗一箩筐的琐事,那里有柳笛声的悠扬。
  •     书上有一些少年作者的文章,和刘亮程的味道相似,看着很舒服。但是,刘亮程的原文中标注了一些重点,有点像教科书。所以,最适合高中文科生。成熟的读者不必买这本。
  •     书的纸张很好,我很喜欢,以后都在这里买书
  •     给别人买的,看包装和书的质量都不错,以后还会来的。
  •     送货很快,包装业很好
  •     刘亮程的散文,总能触动人内心最深的地方。当年一篇《寒风吹彻》令我低回不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