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娘子上涼山

出版社:大塊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9862132210
作者:張平宜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張平宜曾經是《中國時報》的「美女記者」,「追求者不曾間斷」,不過她也不是只有美貌而已,她所做的新聞專題,曾得過吳舜文新聞採訪獎、新聞局金鼎獎,集所有光環於一身。1999年夏天,當時張平宜原本考慮辭去工作,專心當個全職媽媽,那時她正在做最後一個大專題,國際救援組織「偷渡」她進入與世隔絕的四川麻風村落。愛冒險的張平宜一如往常地衝鋒陷陣,探訪一個又一個麻風村,最後的腳步停在四川和雲南邊界的大地上,已經有兩個小孩的張平宜就在這次採訪麻風村的過程中,喚起她心底那個「奉獻者」的使命感,毅然放棄百萬年薪和大報記者頭銜,走上社會工作的道路。
「在海拔二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地,孩子們全身光溜溜,而且每個人的臉都很髒,髒到只看得到兩顆眼珠子。」過去缺乏相關知識,中共將所有麻風病人隔離在一個個的管制村落,當然也包括他們的孩子。這群人不被允許擁有身分證,也等於宣告他們是「社會隱形人」,一輩子無法翻身。這些麻風患者所生的孩子,雖然都很正常,但他們卻都沒有身分,一輩子注定被隔離在荒涼的四川高地上,活得比豬狗還不如。
麻風村與世隔絕、又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患者總是近親通婚,然後一生再生;官方統計的麻風患者有二十多萬人,他們的子女多得不計其數,正是這一張張無辜的小臉蛋,讓張平宜放下一切虛名,投入救援工作。她也決定為麻風病患的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機會,為回歸常人社會做好準備。2000年,她協助成立中國麻風服務協會,投入兩岸麻風救援義工的工作。隨後在四川涼山州越西縣麻風村,興建大陸第一所麻風病人子女小學──大營盤小學。 2003年張平宜創立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以打造麻風村的希望工程為首要目標。至今十年有成,張平宜希望分享這十年經營世間大愛的喜怒哀樂與酸甜苦辣……

书籍目录

麻風特務一號
初探麻風村
到毛書記家作客
神父與麻風島
麻風鬥士孔豪彬
我和樂生
一個賣蠟燭的女人
麻風鮮師
吃飯大革命
大營盤小廚房
兩份奠儀
生日快樂
十八年來的第一班
奇異恩典
整地悍婦
木基條款
搶親記
超生游擊隊
美國狗Kerry
Hi!Mr&Mrs Wa Pu
跳蚤媽媽咪呀
馬桶的怒吼
大營盤的婆婆媽媽
乾媽的代價
解放「小台灣」
與麻風鬼對話
寫信給溫家寶
落跑的機皮先生
搶水大作戰
大營盤傳奇

内容概要

熱情又固執的金牛座女人,出生於雲林斗六的公務人員家庭,畢業於師大社教系,於建國國中執教一年後,轉戰新聞界。曾經擔任《時報周刊》、《中國時報》記者及撰述委員;後來製作愛滋及終戰50年等專題,分別獲得第七屆吳舜文新聞採訪獎以及新聞局新聞專題金鼎獎。2000年離開新聞界,協助成立中國麻風服務協會,投入兩岸麻風救援義工的工作。隨後在四川涼山州越西縣麻風村,興建大陸第一所麻風病人子女小學──大營盤小學。 2003年張平宜創立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以打造麻風村的希望工程為首要目標,爾後出版《悲歡樂生》一書,記錄樂生療養院的歷史,並入圍德國第二屆「悠力西斯國際報告文學獎」。2005年,張平宜獲得第二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最高獎額170萬元,全數用來資助麻風小學。張平宜其它作品包括: 《新聞戰線》、《瞧!這些人》、《用生命寫故事》、《握個手好嗎?》、《小皇帝大國民》、《兩岸Y檔案》。


 台灣娘子上涼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今年三月份,一条微博转发量很大,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 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4层别墅。这位喜欢艺术的优雅女性,来到四川僻壤山坳,献身麻风村教育!朋友们不能理解:这个疯子为何要吃这样的苦。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孩子,无法掉头离去……我做不到这么伟大,唯有发帖致敬,这才是感动中国!”短短的140字微博,将十年艰辛与张女士的身份对比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切都那么的不搭,台湾记者、生活优越、中国大陆麻风村、搞教育,充满了戏剧的味道,让人想一探究竟。究竟这个女生有多大的能量,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在偏远地区、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为一群被当地人称之为“麻风鬼”的孩子们办教育?这些在我心中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想知道是什么支撑着可以让一个女人如此坚持。5月份在台北捷运中山站地下书街偶遇这本《台湾娘子上凉山》,毫不犹豫就入手了,我心中的问号随着一篇一篇文章、混着泪水和无数的感叹号消失了。最初的感动、好奇,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崇敬和更多的感动。崇敬张女士十年为麻风村教育付出的一切,感动于人与人之间那份关怀和单纯的感情。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书中配图里麻风病村得彝族孩子天真活泼的笑容,想象着书中张女士讲述的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场景。在写下这篇文字前,我曾认真的想过到底要起一个怎样的题目才能既有心意,又能简洁表达我的感情。最初觉得“大爱无疆”太普通,太简便,没有特点。认真思忖过后,环绕在我脑中的却还是“大爱无疆”这四个字。的确,在这场爱的长征里,大爱无疆。【网易中国女公民专题介绍——张平宜】 http://lady.163.com/special/sense/citizen17.html【南都周刊报道——张平宜的另一个世界】http://www.nbweekly.com/news/people/201103/13610.aspx在南都周刊的报道中,作者以“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直面厚重艰难的课题。是逃避,还是用力在生命的轨迹里添上厚重的一笔?”为全文首句,说明张女士在人生中没有逃避艰难的课题,用十年和以后更长的时间在自己生命的轨迹里填上浓墨却不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却为那么多麻风病村得孩子的生命轨迹画上了缤纷的彩色。全书最后一篇是《大营盘的传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眼看大营盘写下中国麻风史的一页传奇,在别人心目中我是个女强人,但我真的是一个女强人么?从最初的一个感动,到坚持走了十年,与其说是爱心奉献,不如说那是我人生要学习的另一门功课,因为任何一种行善,绝不是一厢情愿,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挑战与行动,更是一种承诺与永续。没有超强的意志力,很容易妥协于现实环境而放弃的。”我最初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任何一种行善都需要超强的意志力去面对挑战和落实于行动,更是一种承诺。然而此时此刻,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更多不在于此了。书中讲述了张女士和麻风病这个议题的缘起,到四川凉山的采访,看到麻风病村内生活教育情况的震惊,开始着手在大营盘办教育的种种努力和艰辛,与政府官员协商要地要水要电要路、与村民协商搬家取消婚约给孩子上学的机会,向社会大众争取支持卖过蜡烛卖过书参加过比赛,改造大营盘麻风村生活陋习,解决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很多孩子的情况都谙熟于心娓娓道来,每一个故事听起来就像在眼前,常常看到泪流满面,全身颤抖。这本书,为我打开一扇门,更加坚定了从前的理想。在此之前,我听说过麻风病,却不知道21世纪还有一群人被隔离在麻风村里没有户口、没有身份、没有教育,被遗忘在正常生活之外,更遑论高科技现代化。在此之间,我听说过贫困,却不知道还有如此的家徒四壁、人畜同居,被疾病、贫穷、鄙视、无知包围着。在此之前,我听说过学历低的农民工做体力活,却不知道原来在煤矿上搬煤“一百斤才挣一元,第一天因为不习惯搬了两千斤”,只有二十元。在此之前,我不觉得身为一个大学生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现下我深深的感恩自己有这么好的环境和受教育机会。作为一个没受过苦、没缺过钱、没受过歧视、一路平平稳稳读到大学准备上研的学生,这本书中张女士到凉山办教育的经历让我瞠目结舌不可思议。有那么一群人在为被我们遗忘的另一群人努力着,不管他们自己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还是投身于和自己以往生活截然不同环境。面对着没有水、脏乱差、陋习和社会风俗的不同,面对着那么的人为的自然的困难、事故,仍然坚持着坚强着,不抛弃不放弃,“大营盘小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要是多大的爱和关怀才能做到呢?说实话,对自己真没这个信心。没经历过现实,不知道自己是否是叶公好龙似的感动和一时的兴起。“In our life,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大一时,这句话是我的众多虚无缥缈的目标中最虚无的一个,却也是所有行动的一个准则和目标,现在也更加坚定这个理想。生命太可贵了,做什么都可惜了,不如做一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事儿。张女士在凉山麻风病村,给那些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拥有与外界世界接轨的能力,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让自己的生命美好。让我们在生命的瞬间中,也来一场爱的长征吧,大爱无疆,做一个美好的人。
  •     在印度,麻风病的病人被称作 candle man ,得到这个称谓却不是因为什么浪漫的原因,而是得了麻风病之后,病人的四肢会逐渐的溃烂萎缩,肉体就像蜡烛一样逐渐消逝。相信有很多国人是在2012的感动中国评选中,才知道麻风病的名字。我虽早就听说过台湾人张平宜的名字,但对麻风病的了解,却是从这本《台湾娘子上凉山》开始的。早年间,麻风病无药可治,而症状又极其骇人,所以会把麻风病人驱逐出去,安置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麻风村就是这样形成的。在全世界有很多个麻风村,比如夏威夷附近的一个海岛,18世纪末的时候就作为麻风病人的集散地,在中国,有几百个麻风村,除了四川凉山,在广东台州沿海处,也有一个麻风岛。台州的这个岛屿名叫大襟岛,在解放前,有一个国外的牧师来这里盖房子,帮助大襟岛上的麻风病人生活,而现如今,岛上的居民已经逐步转移到大陆上的疗养院里去了,现在岛上只有两个老人在。据说,台州要利用这个岛建设核电站了,能和平、清洁的利用核能,本是件好事,只是,从此以后,当人都走完,旧的房子拆除,新的电厂建立,还会有人记得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吗,会记得曾经住在这里的人想要走出麻风岛回归正常生活却处处碰壁不得不回来吗,就像那千岛湖,当人们泛舟湖上,吃着千岛湖的湖鱼,还会有人记得水下曾经的村庄、牌坊、旧屋吗,还有那村口拄着拐杖站立的老人、追逐玩耍的孩童、沿街叫卖的商贩,都被水坝截成的“千岛湖”所淹没了吧……谁来给这些普通人立传,又有谁来记录这些偏远的山沟、海岛里的历史呢?这本书虽然叫《上凉山》,却不仅仅是讲凉山的事,作者记录了她这些年来在各处探访麻风村的经历。当然,凉山的故事占了最大篇幅。作者记录了她在四川省凉山自治州越西县修建小学的故事,从现代化的都市到一个交通不便、人畜同住、缺水少电的地方,一点点的征地、筹钱,把原来破旧的小学变成了楼房,为需要走很长路上学的学生建了厨房,解决水源问题,建完小学建中学,建完中学还在青岛跟企业合办了职业学校……期间的艰辛自不必提。除了建学校的事,书里还写了很多当地的风俗、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故事,作者是记者出身,文笔颇好,把孩子们描写的就像在眼前一样鲜活。这期间也有颇多感人之处,有好友说她正在读《三杯茶》,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这本《上凉山》,也会是一样的感人。有人说,为什么建学校这种事要靠一个台湾人来做,有关部门做什么去了?书中也有记载,在为中学征地时,有一位官员颇为配合,爽快的答应了征地的事,而当张平宜筹足了建学校的钱,这位官员调走了,而接任的官员则彻底否决之前的约定。在建小学时,本来已经和周围的村民谈好了补偿,有关部门非但不帮助解决建校征地问题,以“五保户的房子是政府盖的”为由索要有差别的补偿,这一刻,政府变成了钉子户,志愿者变成了强拆者。至于“你们若是敢独立,我们就立刻打过去”的言论、政治挂帅的两个不同的毕业典礼,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种种困难,“热情又固执”的张平宜都克服了下来。也许这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爱的长征”所言吧:这路很长,这路很难,唯有心中的爱,才能坚持走下来。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哭哭(;へ:)
  •     期待第二本----台灣娘子在涼山。
  •     张小姐亲自寄来的,刚刚拿到,很有可读性,这是实话,这几天每天都在心里祈求能参与这个采访2011.02.25//四川没去成,中间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
  •     值得敬佩的女子。很榮幸專訪過她。
  •     觸目驚心,人文關懷。
  •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访了几十个麻风病康复村。偶然种下的因缘,为凉山大盘营奔走十余年,那里的情况复杂得超乎想象。有些情节血中带泪,有的则惊心动魄。这位台湾奇女子娓娓道来十年间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
  •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新竹清泉和尼泊尔Future Village……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