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32742189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页数:361页

作者简介

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要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引言
作者的话
致谢
一 明天的寓言
二 忍耐的义务
三 死神的特效药
四 地表水和地下海
五 土壤的王国
六 地球的绿色斗篷
七 不必要的大破坏
八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九 死亡的河流
一○ 无人幸免的天灾
一一 超越波吉亚家族的梦想
一二 人类的代价
一三 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
一四 每四个中有一个
一五 大自然在反抗
一六 崩溃声隆隆
一七 另一条道路
附录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寂静的春天》

前言

蕾切尔·卡森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我在中译本出来后就读过。早在一九六二年,它就为人类用现代科技手段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出了第一声警报。但是在当年的美国,却遭到与农药相关企业的猛烈抨击和某些舆论的嘲弄。我佩服卡森女士的科学精神、远见和胆识。历史最终证明,尽管当时她是极少数,真理却在她的一边。按一般常识来说,后发展国家理应避免走别人已付出过代价的弯路。但是,中国却重复了,并仍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先污染,再治理” 的路,而且污染后肯不肯治理,能不能治理,也还是个问题。卡森的书出版之时,中国刚刚经历过所谓的“大跃进”年代,“战天斗地”的口号还在喊得震天响,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类第一次专门为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国际大会一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寂静的春天》初版十年后的一九七二年召开的。那时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席位,收到了这次会议的邀请。当时国内的宣传口径是: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社会弊病,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够承认也有环境污染问题呢?中国政府难免犹豫是否派团出席 (这是我在一次环保聚会上,亲耳听到当年出席斯德哥尔摩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讲的)。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连政府中不少高级领导人也还浑然不知环保为何事,更何况普通百姓? 中同的环境问题说到底,还不仅是个技术或政策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其根本症结,就在于上世纪中期由于对主张控制人口的学者马寅初的批判,导致了中国人口的急剧膨胀,使中国人口与生存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比例迅速失衡。上世纪八九_卜年代,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历史条件,在人口与资源比最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却迎来了其最大、最快的时期。这就使中国的环境问题显得空前尖锐。卡森在她的书里,着重讲了化学制剂,主要是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环顾今天中国,污染环境的岂止是一般化学制剂,整座整座的工厂,尤其是设备简陋、缺乏起码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意识的乡镇企业,将自己的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和T业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把天然河流干脆当成下水道、垃圾坑来使用,以致沿着这些污水河,出现了大量的癌症村和“怪病村”;村子里得癌症和“怪病”而死亡的人数比例高得让人揪心。其实,中国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要比上世纪六十年代卡森笔下所描述的情景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仅举一例:卡森将自己的这本著作起名为“寂静的春天”,是因为对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在自家后院里听不到鸟鸣,是件会使人猛然吃惊的大事。可是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城市居民,什么年代曾在自家后院或附近听到过鸟呜呢?对于中国人来说,环境问题已远远不止是什么听不听得见鸟呜,而是人能不能正常生存的问题了。我们知道,正是卡森这本书的出版,促成了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团体的建立。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环保团体在中国的出现,却是在整整三十年之后,即九十年代初。由于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多数成立不超过十年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各方面还是软弱、幼稚和经验不足的。它们刚刚尝试着为社会大众的环境利益而呐喊。这种呐喊,遭到了那些靠牺牲环境赚取利润的企业的反抗也是意料中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些所谓的学者,居然也公然站出来为那些一心只想着利润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根本无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辩解,甚至恶言诋毁初生的民间环保组织。这说明,在中国这个缺乏非政府组织传统的社会中,要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非政府组织是老百姓表达意见的一种渠道,是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的必要因素,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民希望实现“小康社会”,希望多数人都能过上富裕生活,这种追求是很正常的,完全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忘记,追求富裕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之一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负荷的增加。中国人必须学会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决不能以预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来换取当代人的“美好生活”。在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努力提高亿万普通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当多数中国人懂得了环境保护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时,中国才有可能期盼一个绿色的明天。在这方面,卡森女士的《寂静的春天》将是我们向公众普及环境意识的一个最有力的、经典的读本。梁从诫 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北京

内容概要

蕾切尔·卡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著有《在海风下》、《海的边缘》、《环绕我们的海洋》等多部科学人文作品。

章节摘录

《寂静的春天》    一 明天的寓言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稭。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整齐排列的欣欣向荣的农场中央,庄稼地遍布,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吠鸣,鹿群静悄悄穿过笼罩着秋天震雾的原野。    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荚蒾和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雪层上露出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徒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

图书封面


 寂静的春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0条)

  •     我曾经想象自己成为一个绿色和平组织的志愿者。志愿者,多么崇高的字眼,因为觉得自己会因此而与众不同,不同于那些整日唯唯诺诺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或者那些纸醉金迷充耳不闻天下事的人等,因为自己如同向往诗歌和童话一般向往青山绿水和生态的平衡。我为这个梦想亢奋了很多年,虽然一次都没有机会,很多年之后才明白,没有机会只能说明我只不过是贪图volunteer这个词的光环——因为像我这样的女孩,没有办法还有别的光环,这个光环是廉价的,而且容易唤起想象的——而并没有为之去付出什么,哪怕趁早读一读像《寂静的春天》这样的书。当我知道志愿者这样的光环其实也没有办法拥有之后,我开始很实在地加入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的行列,而还是自认为很不俗气地在琐碎的一日三餐里实践我作为一个环保人士的理想——比如,不用洗洁剂洗碗,堆积厨余做肥料,反复使用购物袋,收集废电池,尽量循环利用可能的东西……可是,环保意味着简单和单调,当同时也意味着和整个不环保的系统做斗争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为了寻找接收废电池的点而奔波,已经分类的垃圾在扔到社区未分类的垃圾桶的时候那种无奈的烦躁,厨余发酵的味道导致邻居微词物业干涉,循环利用的东西因为不时尚而被嘲笑等等。最终,我发现,所谓环保,就是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坚持本身是多么难熬的事情,要知道,除了不环保,在全球化的潮流里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诱惑和便利,甚至可以说,那么激发着生活的热情。还有焦虑,一种带有愤恨的焦虑,最终都变成对自己力量无比薄弱的挫败感——在全球化这个滚滚的潮流里。甚至很宿命地想,我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享有青山绿水?所谓造福子孙,那子孙们又有多少福气去享受青山绿水?说起来,这世间有很多人是非常本分的,非常本分地知道,没有那样的福分去奢望青山绿水,所以,应该坦然接受这样的现状,现状至少让人心安理得,活在当下。这样看来,如同我这样自以为很悲天悯人的其实是非常地不本分!所以,雷切尔,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英年早逝,因为不本分。《寂静的春天》怎么可以对抗人的贪欲和懒惰?前者是在全球化浪潮里面开香槟庆祝的跨国公司们,后者是广大贪图便利和新鲜的消费者们,包括我。这本书只不过告诉我,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不是死于谋杀、霍乱、战争、火山爆发或者冰川过境,且死得并不理所当然,那就是雷切尔在这个书里面说的原因,那些通过水和土壤进入植物再进入动物再进入人类体内的由天才的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各种化学物质,每一种都在可监控范围内,但成千上万种在至今都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人体内会发生多少种多少次反应,只能通过各种古怪的疾病和死亡来表现了。So what?那也是我的命运,不是我执拗地不吃路边摊鉴别转基因拒绝地沟油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就能避免的,还是那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纵有一死,不论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多少得有些勇气去面对,贪生怕死显然是不光荣的。宁可不要志愿者的光环,也不能有贪生怕死的不光荣。环境之于人类,显然是福利,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得到,争取都是枉然,因为太珍贵。或者,每天小心翼翼去算计如何延长自己寿命的各种方式,或者,手舞足蹈投入刺激的生活,这是个取舍的问题。这个问题简化了就是:是活得太苟且,还是死得很难看?如果你知道,算计永远是杯水车薪,那不如洒脱一些,去他的转基因,去他的农药化肥,去他的臭氧空洞和全球变暖,恐龙也会灭绝,我有什么资格去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劫后余生?接受,唯有接受,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全民都在读总理,不,前总理的推荐的《沉思录》,因为接受已有的能让人免去很多痛苦,尤其是心理上的。相信自己,我当然不是上帝。这本书只不过再次让我肯定这个想法。任何光环都是有代价的,甚至于,连渴望某种光环都是要代价的,比如,我对环保志愿者的光环的渴望。代价就是焦虑和愤怒。但是不论如何,我愿意清醒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清醒能考验我到底能有多勇敢去面对这惨淡的现实。某种意义上,我这种行为可以解释为,自虐。
  •     如果鸟语花香的春天,却一片寂静,是多么的诡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几岁的时候,经常在居住的院坝里,用一根筷子撑起一个簸箕,下面撒一把米或者谷物,用来捉麻雀,只需半日,必有收获。闻着花香,听着鸟叫,习以为常。突然之间,一切就变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麻雀不见了,鸟儿不叫了,所有人都不知所措了,用******偷猎麻雀的人受到了指责,他们成为了让鸟儿消失的罪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对寂静的春天习以为常。   很多年后,当我们逐渐的回忆和反省,才抓到了真正的罪魁祸首:农药的滥用。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经过接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家的楼房上又开始传来了麻雀的叫声,又能看到喜鹊儿的美丽羽毛。鸟儿终于回来了!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卡森女士就已经预示了这一次大自然的浩劫,她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写出了这部超重量级的科普书籍《寂静的春天》,作为对人类无节制改造大自然的警示与批判。虽然面对的是美国甚至全世界农药商的围攻和毁谤,但是卡森女士从来没有低头,正是这本书,直接导致了国际环境保护运动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诞生,本书因此被誉为“世界环保圣经”。而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直接使这本书成为了资产阶级毒草和禁书。于是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这是大自然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   很感谢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面的描写让我对这本《寂静的春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买下仔细阅读。尊重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大自然保持一种敬畏的情绪,是人类正常发展逃避种族灭绝必须建立的必不可少的新伦理准则。希望我们都能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一天。
  •     19、20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使得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了。如今,连这个发展速度本身也在飞速提高着。飞机飞行超过一定加速度的时候,飞行员就会因超重而黑视,两眼模糊,看不清东西。如今的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黑视”状态。我们看不清世界,看不清自己。作为动物的本能和欲望被无限释放,因为我们不知道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追求的。美食、男女,放眼网络和现实,人们每天所思所想好像都停留在了这两样东西上。我们自小被告知,科技使得生活方便、快捷。是的,出行方便了,美丽的景色不在了,欣赏美的心没有了饮水方便了,水里却有了害人的东西人们之间联系方便了,却发现,没有什么人联系你人类以为世界前所未有的光明灿烂,以为自己前所未有地聪明、有力。之所以我们会这么认为,就是因为,我们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愚蠢。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1962年 寂静的春天首次出版,时至今日在中国仍具有先进性。我们远远没有意识到杀虫剂的损害,还在大量的使用。可能大自然有其强大的自净能力,使很多污染事件还没有严重到深究其源的地步。但是我们周围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确是都意识到了的事实。这其中可以归咎的原因很多,杀虫剂的使用可能只是一方面。我们越来越多发的癌症也与杀虫剂的富集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需要勇者来揭示环境的问题,我们自己同样需要头脑来认清媒体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全人类的责任。 我们现在关注最多的是空气,因为雾霾实在太严重了。可是土壤和水其实同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他们亮的红灯也将在不久出现。
  •     关注环境不仅是工业界和政府的事情,也是民众的分内之事。把我们的民主放在保护地球一边。渐渐地,甚至当政府不管的时候,消费者也会反对环境污染。降低食品中的农药量目前正成为一种销售方式,正像它成为一种道德上的命令一样。政府必须行动起来,人民也要当机立断。
  •     整本书从头到尾基本由各种人类有意无意破坏环境的事例组成,引文相当多,证据非常充分,很有说服力,但是略显枯燥~ 不过就像气候变化和转基因话题一样,再多的证据也不能说服一个不愿相信的人~
  •     这本书早在我们快速发展的30年前就已经诞生,可惜我们轻易就用经济利益打败了春天,原来寂静的春天是可怕的。
    不是诗人落寞的呻吟,是自然的阵痛,痛的连声音都没有,现在也许它要咆哮了,是我们在它的伤口上撒上了厚厚的砒霜。
    我们继续这样破坏的生活着,仿若在自然的伤口舔血的虫子,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     其实,《寂静的春天》早就看过,只不过是借的图书馆的书,一直想自己收藏一本。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我想带着敬意再次重读此书。
  •     老师说,学环境的人必看的书
  •     作为一个环保书籍,现在看来是很成功的。人人都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念了。但问题是问题依旧没有改变什么。DDT,狄氏剂给人与环境所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不可否认人类是可以产生的抗药性。但是繁殖代数的代价太大了。
  •     整体的可读性很强,虽然有个别章节稍显枯燥,但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还是很有启迪性的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残毒容许值,原来所谓的残留安全值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实在使人不得不想起茶叶、水果、蔬菜、牛奶……不解释),人不可能像小鼠一样生活在实验室里,我们接触到的环境的复杂程度是不可以想象的,多渠道叠加的总摄入量更是不可能控制的,单独制定的某类残留安全值无异于自欺欺人……
  •     即使文字很枯燥 但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影响到了我
  •     开篇感动到哭,后面例太多啦,不很适
  •     很多位置简直机翻。在这个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天,想看当代版《寂静的春天》,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是如何进一步将自己推向毁灭
  •     这是一本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给人以醍醐灌顶的惊醒!特别是从事化学、化工、农药等领域的人们,还有政府的官员们更应该读一读,希望真的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为我们的孩子们留下一个能够赖以生存下去的地球!
  •     55年前的经典,必读环保作品。卡尔森书中科学数据与主观感受的结合,如柴静的雾霾报告般,无疑能引起广泛共鸣。给予生物野外研究的拨款,不及农药控制的百分之一,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也是此书能推动民间环保力量产生,壮大的原因。此书是超前的,指出农药在生态系统的累积与危害,并给出生物控制作替代方案。此书也是当下的,生态恢复周期以十年百年计,而发展中国家仍在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的农业成就值得自豪,代价却是一系列严峻环境问题,踩在红线上的中国,便是当下全球生态困境的一个缩影。近期一系列生态学阅读,一面看到人类的自大和短视,对自然予取予求,直到危及自身才后悔不迭,一面也总能看到像卡尔森这样的人站起来,为自然发声,行动。
  •     正在阅读中,颇受益
    建议大家都看看,
    人作孽,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计划下一步读给儿子听
  •     美国的很多问题中国都发生了。今天,重金属污染者我们的农田,湖泊,甚至有调查说百分之十的大米重金属超标。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千万不能像书名那样使我们美丽的家园遭遇寂静的春天。
  •     就这本书的意义来说,值五星
  •     关注环境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孩子非常喜欢。
  •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
  •     我不是很会看这种报道类的文。
  •     作者在上世纪已经意识到了人类活动和生产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中国目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     吹响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号角,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属于“可以获得知识并且提升境界”这个层次。
  •     书中的有些观点现在看有些落后了——毕竟本书出版后某些杀虫剂被禁用,新型的各种杀虫剂也逐渐被发明出。但书中渗透的对自然的关怀永不过时。
  •     很好的书,特别是在中国环境被破坏得如此之差的今天。应该我们的官员们人手一本。也应该对农民朋友们普及书中的知识。
  •     我现在就需要安静
  •     这本书当然不是恐怖书~~可是在我看来~~却比恐怖书还恐怖~~书中花大力气来描述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地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那种如同死亡般的寂静~~
  •     人类应该认真想想该如何和自然相处,才能够在“以万物为刍狗的”自然界生存下去,而不是做些愚蠢的事情,自掘坟墓
  •     正好最近在做关于环保的proposal 虽然不是一个方向 几十年过去了,环境问题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
  •     这本书非常不错!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当今环境问题非常严峻,卡森女士用生命写就的这本书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另外,这本书翻译得也不错!
  •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动物的劫难也是人类的伤口,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但我想它们的影响应该不只一点点。虽然这些药剂在生活中已经被渐渐禁止··· ···
    善待自然,就是拯救自己。
  •     不错的一本关于生态环境科学类的书,希望大家能明白现在所处的环境状况,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六十年代初,美国以关于卡逊的争论为契机,开启了正真意义的现代环保计划。
  •     极力谴责农药,可是农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解决了多少人的温饱问题啊,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确实它的弊端日益凸显,但也不能一刀切啊。
  •     细胞癌化那一部分没看懂,请多指教。作家有刻薄的表述天性真是十分可爱的事情。
  •     据说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书,现在读来不太理解,不敢妄加评判
  •     环保启蒙经典书 颠覆三观之作
  •     上架建议:高中生物
  •      听说统帅叶文洁看了本书,坚定了做降临派的决心,我觉得统帅还是见识有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七十年过去,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体质不断增强,蕾切尔奶奶最担心的癌症发病率和七十年前并没有增长。作者是杞人忧天了! 技术的问题最终得靠技术解决,因噎废食裹足不前终不可取。
  •     我不知道当当网怎么处理问题的,一个多月前把我的单子送错,我定的一千多元的书到现在还不见踪影!电话打过N次,都说反馈上去。怎么你们造成的错误要让我来承担的吗?
  •     学环境的必看的书,很震撼
  •     作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本书,其本身的意义巨大!
  •     全球污染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全人类都是一毁巨毁,然而我们都不懂这样的道理。农药带给我们的影响,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     觉醒并改变才是硬道理,但又很难
  •     读完全书 只觉得很痛苦 不要吃 不要接触 全都是农药残留
  •     书里列举出了很多人类破坏自然的例子,看过之后,不禁思考,再这样下去,以后的地球会是什么样
  •     因为看信睿,了解了这本书,所以毫不犹豫的买下,发现真的很过瘾,也知道我们身边潜在的危险,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环境,重视我们的土地还有我们的食品,能够安全的度过这个时代,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     早就听说了这样一本改变世界的书,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幻,而且在今天人看来已经是尽在眼前的事实,这更让我们惊讶于作者敏感的神经和让人感动的责任心,所以,人类需要反省,不要自取灭亡
  •     虽然只是大概看一下,并没深入细致的去阅读,但书中的内容却让人沉思,环境/环境,万物赖以生存的家,肆无忌惮的破坏,无穷的欲望,感觉很难过.
  •     见长评~
  •     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
  •     环保书,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可能倒不是很能发人深省
  •     我不得不感叹西方文明在近代社会中主导性的开拓关怀精神,而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天人合一、人定胜天之类的思想给现代中国社会带来的无穷祸害简直令人发指,非要等到环境恶化到无可挽回的时候才能去真正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前人的惨痛教训全当空穴来风?!痛心!!
  •     这本书出版多年了。本来想买英文版,考虑到女朋友暂时还接受不了,先买中文版,以便女朋友在备考期间烦闷时可以看看,这是一本与她的专业有关的书。
    说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大自然,想到大自然我们就会联系到环境,说到环境,我们不得不感到一阵抽痛——春天离我们太近了,然而,又太远了。
    最近正是署夏,着实让我感到痛苦,吃个饭,走个路,上个网,都是“汗畅淋漓”,说真的,在南方,本身就不存在春天,准确点,只有夏天和冬天。春天,南方人一向就对其感到异常陌生,更不用说我了。记得一部小说,李国文先生的《冬天里的春天》,我不知道里面写些啥,因为没看过,但是我觉得这个书名很有诗意,冬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们总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对于四季分明的地方,这句话绝对正确。但是对于南方人,似乎感觉不到这层深意;如果继续延伸,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冬天里的春天,是一种对生命的幻想与期盼,可怕,既然我也感觉不到!当然,《寂静的春天》不是说这些的,跟四季无关,跟生命倒是有点关系……
    明天的寓言。一看到这个标题,我总是一阵寒冷。不是在传2012吗?不管它是炒作还是耸言,图书市场出现了很多相关作品是无疑的——《地球编年史》《2012-失落的预言》《2012-玛雅末日预言》《2012-玛雅宇宙的生成》等等。不过,我倒是要感谢这个耸人听闻的寓言,因此我看到了一套好书(《地球编年史》是绝对的一本好书,可惜的是出版了近60年,却是以这样的机会翻译过来,惭愧啊!)。明天到底回复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如今,大地震,火山爆发,大暴雨,旱灾……应有尽有。不过2012年,太阳磁暴却是真的。这是科学,不是预言啦!对于明天会发生的事情,除了抱着害怕的态度外,我们只能接受,另外,很重要的,我们要知道,如果真的世界末日马上就来了,千万不要害怕,因为,那是人类的自我毁灭,明天的寓言,是我们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的延伸而已,仅此。
    面对当今的环境,我们除了摇头还能干嘛呢?也许是更加狂虐的污染吧!死亡已经宣判完毕,那么就尽情疯狂吧,水源枯竭了,大气漏洞了,冰山融化了……然后,人类灭亡了。面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吗?要做的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做好、做尽已是很难,不过今天不做,明天就没机会弥补了。绿色消失了,地表裂开了,生态失衡了……人类只有一声叹息:哎!……工业污染破坏了大气是其一,还破坏了水质、土壤,甚至还污染了我们自己。而我们的生活垃圾更是堆得比山高,白色消耗也着实惊人,环保?一边去吧!我们人类要发展呢!当烈日炎炎而找不到躲避之所,当天空漆黑而听不到鸟儿的嘲哳,当天灾来临而丝丝挣扎,试问一句:何必呢?
    这不是无病呻吟,当现代型社会不断涌现,现代化国家不断独立之时,也就是人类被判处死刑之日。我们的思想与理性分离了,是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家电满房,汽车满街,人头满地球……污染已经蔓延到上帝的住所-天堂去了。上帝能不动怒么?你们这些该死的混蛋!是的,伊斯兰社会还在丝丝挣扎着保卫其最后的一丝信仰,而现代化却硬生生地要破灭他们的祖先遗训。现代化是理性与神学分离的结果,但是一旦分离了,人们的思想就空虚了,从此,便胡作非为,忘了祖先,忘了后代,现代化只有一个标志:享受主义。生态学家不断呼吁构建生态城市,思想家不断宣扬一元思想,社会学家不断鼓励发展社会,天下人们一般黑,错了,不黑的也被抹黑。此时,完蛋了……理想(科学)带给我们的只是眼前的、迷魂式的享乐,却永远无法带给我们一个安静的家,是的,一年四季缺了春天,怎么可能还有安静可言?夏季喧嚣,秋风瑟瑟,冬雪飘飘,春天,鸟儿啾啾,那可不是吵闹,而是天籁之音,那才是真正的“安静”——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国不再,空忆三巴——可是我们连一个春天都没有,哪里来的三春呢?我们连李白的悠悠诗心都无法企及……
  •     人类与这个地球,一定不能背道而驰
  •     昨天晚上刚看了“2012”今天接到当当让我对“寂静的春天”的评价我是做景观设计的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对于今天的中国当今的世界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人真的对地球太够好了如果说作者的伟大我想没人反对如同2012写书的男主角刚开始没人理解最后真理就在他们手中的珍惜地球我们不想看到地球变成2012中的那个样子...
  •     挺震撼。
  •     生态环境保护的滥觞之作。收藏。但不是说有多么的满足你的阅读。
  •     我们面对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我们需要给子孙后代一些交代,美国的昨天只是我们的现在!
  •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我感觉很严谨,非常客观的反映了人类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看。
  •     环境比金钱更重要啊!
  •     我们既然忍受了,就应该有知情的权力
  •     历数杀虫剂除草剂之危害 开启人们的环保意识 然而我还是对人类不抱希望 我相信有一天人类会打造出一个“人工大自然”
  •     简直是神速,是一本很好的读物,从年轻开始关注环境,
  •     好书,寂静的春天
  •     一本几十年前的旧书,至今仍能给我们污染环境的行为敲响警钟。环保行为永远需要,永远不过时,人类的素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
  •     要写读书报告买了这本书,现在看来很多东西都没有过时,引用书评家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     美国前副总统在给本书的序中的评价: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     这个时代的话,其实不用读了。在那个时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语言真的谈不上优美
  •     这些年来我们人类真的对地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虽然这本书讲述各类化合物对自然的破坏造成一个寂静的春天,但是我们同样在失去夏、秋、冬天。我们不想失去四季,我们要尊重伟大的自然。
  •     这本书很好,我想我们都应该看看这类书籍,了解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我们该怎么与我们的自然相处。
  •     了解了各种环境的被破坏,及环境的脆弱。
  •     这本书在本科阶段老师一直推荐值得一看,这是的一本唤醒人类保护地球的好书~
  •     可贵的是思想和观念,任何脱离了时代背景而对作品做出的评价,都是对作者的不敬和对自然情感的亵渎,总有一些人,他们致力于文学,但其影响却远远超越了文学。
  •     环保运动的开山之作,在那个年代能有理有据地收集这么多资料写出来,真不简单。控制自然是人类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迟早会被自然反噬。
  •     人类的虚妄
  •     其实这本书的基调还是有点伤感的,毕竟讲的都是大规模的死亡与环境破坏。话说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启蒙书,作为一个一直学习环境科学的学生,对这本书的名字一直很挂记在心,然后就买了,看完之后,更觉得这本书应该向公众推荐,因为里面的很多很多不是我们学环境的人能够解决的,需要大家都有环境意识才行!
  •     爱环境,才能爱我们自己。《寂静的春天》读自然,也读我们自己。
  •     地球与环境,不只是人类的,也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只能拯救自己。
  •     愿春天不再寂静 我们的后代能在大草原和湖边欢笑
  •     平静时,别忘了不平静,预言的兑现,是福是祸?该书告诉我们,敬畏生命。
  •     完全没有评分那么好,我觉着四章就能说明白的事就别用十七章了
  •     高中看三体时就心心念念这本书,结果发现里面的思想有点偏激。环保,就可以不考虑环保的代价了吗?
  •     不是危言耸听,胜似“危言耸听”。
  •     作者真是写了一个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伤感论文!
  •     大量50年代使用杀虫剂破坏环境的例子,在那个时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     感受颇深
  •     环境科普读物
  •     春天的寂静,缘自内心的安静!
  •     各种毒药,草草掠过。
  •     Man is a part of nature, and his war against nature is inevitably a war against himself.
  •     20161102/科学就是不断地试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关化学药物的讨论,而是唤醒了现代环境保护意识,「 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
  •     将来有一天,我们的春天会寂静。
  •     今天看完这本书,总的感觉是:触目惊心。当作者列出人们看似美好、但实际只是一厢情愿的行为是如何破坏环境的时候,当作者描绘出一个个灾难的时候,环境问题再也不应是一个抽象的事情了,而是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
  •     人人都知道环保很重要 然而在破坏自然与救赎人类的选择之下 不能得到一个解决之法
  •     蕾切尔写得很好,但里面的专门术语太难懂了,不适合为大众普及用,也难怪当年那么多人反对她……如果不懂真的也就能看看前几章,但我硬着头皮看完了。
  •     大家都要保护环境啊
  •     人类失去了预见和预防的能力。他们会因毁灭地球而灭亡。还是保护环境吧!
  •     作为全球环保主义肇始之作,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始终用科学的数据一章章的举例子,但也从来没有说要人们停止工业化。
  •     这本书不错,我们真该好好保护环境
  •     环境类专业必看的一本书,作为收藏了
  •     很不错,不看不知道,我们的生存环境实在是。。。不过很多时候没办法,只能尽量少接触了
  •     农药有毒,别用。全书完。两星都怕骄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