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往事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224110173
作者:【以】沃尔夫岗•卡佛岗
页数:204页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1940年到达重庆,并在重庆度过11年峥嵘岁月的故事。
1940—1951,中国历经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跌宕起伏的大历史之外,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本书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作为一个外国人,如何在千疮百孔的中国活下来?他看到的中国手艺人、乞丐、美国兵又是如何生活的?他关注的细节往往是被大历史忽略的,这种记录在令我们意外的同时,尤其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价值。

书籍目录

重庆往事 目录
自序
1 老师说:坐下,犹大!
2 好日子结束了
3 这个世界还有谁肯接纳我们?
4 从莫斯科到成都
5 重庆:挂球了,挂球了!
6 重庆:生活从不中断
7 军舰和江边酒吧
8 德国医生的好口碑
9 这个洋人真行!
10 父亲的思想停留在德国
11 一个正常的男人不能没有女人
12 我们行医生活的“不合时宜”
13 手艺人、茶馆和乞丐
14 只剩下一个空瓶子
15 空军基地和美国人
16 我想独立生活
17 不能怠慢鬼神
18 帮会里的“洋鬼子”
19 艰险生活中一朵雪绒花
20 遭遇土匪的穷日子
21 父亲的最后夜晚
22 她的芳名是素雅的兰花
23 心心相印,不需要语言表达
24 小公园来了两个警察
25 新政权下的婚礼
26 你们是谁?
27 目的地——以色列
28 我们感觉是在度蜜月
29 以色列,我骄傲地穿着军装到处走
30 素兰突然说,不要走开

内容概要

沃尔夫岗•卡佛岗,1924年生于德国柏林犹太家庭。1940年,为躲避纳粹迫害,年仅16岁的沃尔夫岗随父亲来到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至此,开始了在中国重庆的另一种生活,直至1951年离开。在重庆的11年,沃尔夫岗生活在普通中国人中间,当过机械学徒,在美军的空军基地当过翻译,在云贵川开卡车从事长途货运,1950年,与中国姑娘刘素兰结婚,1951年和妻子移居以色列,现居住在以色列。


 重庆往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其实他也没有用溢美之词过多夸赞和感激中国,也没有粉饰作者自己,不遮蔽自己的缺点和丑陋窘态,总之就是真实,在真实的弱点和琐碎的寻常记忆中发出更深赞美。译者严谨的考证介绍也让我很喜欢。读完已有一段时间了,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战时的营生,每日遭受死亡威胁,居然能催生一个捡拾废墟上的铜铁来卖的小行业,卑微而顽强。
  •     "狼人行记"故事之二:山城谋生,生活从不中断2012-05-31 14:42:40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张斯路 到达重庆的第一天,迎接卡佛岗的便是日本人的炮弹。他和重庆人民一起经受战争,十分钦佩中国人民的斗志。他在书中写道:“日本人想要霸占全中国,妄图挫败中国人民的斗志,以为狂轰滥炸就能让他们屈服。所以,他们把炸弹投入人口密集地区,从而逼迫中国政府投降签订和平条约。然而,他们完全低估了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尊。即便是牺牲千千万万条生命,他们也不会屈服日本人的统治。”只要日本飞机一离开,中国人就开始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材料建设他们的新家园,“生活从不中断”。   在重庆,卡佛岗和叔叔里昂、堂哥维克多重逢了。他们遇到了收留他们的人——德国朋友赫尔斯坦蒙。他在龙门浩临江开了一家有酒吧的饭馆。虽然居住环境恶劣,整日与老鼠共寝,但在酒吧里,卡佛岗可以见到很多英美水兵,并向他们学习英语,美国人还给了卡佛岗一本关于蒸汽机原理的书。而被邀到军舰上看电影,也成为卡佛岗1940年到1941年冬天的唯一娱乐。 在过了一段没有任何收入的日子之后,父亲的一位中国朋友宁医生同意让他在自己的诊所里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可以勉强度日。卡佛岗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给一位富家子弟当德文家教,同时在主人的机修车间工作。虽然因为教学时间太短,这个富家子弟的德文并无太大进步,但卡佛岗却由于修好了电影院的发电机而被工友所认可,大家赞扬他:“这个洋人真行!” 卡佛岗给父亲当过中文翻译,和父亲一起开碾米厂,在白市驿的美国空军基地打工,但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谋生手段。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年轻的湖北人,叔叔是国民党军用电台台长。他们找到卡佛岗一起做运输生意。他们负责货源,卡佛岗负责运送。第一次跑运输,卡佛岗用两吨半重的旧道奇载着三吨货物前往云南昆明。1500多公里的山路,修车无数次,他用过的燃料有汽油、酒精,甚至还有老白干。虽然最终只拿到一部分酬劳,但他吃苦耐劳、精通机械的好名声却在同行之间传开了,成为运输协会的荣誉会员。后来,他又与一个中国朋友搞运输。当他在路途颠簸6个月后回到家时,却发现父亲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947年10月20日,他站在床边看着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直到听到朋友钉棺材的声音,他才接受父亲去世的事实,悲痛欲绝。“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点,我们必须面对接受。但听到钉子敲击的声音,我忍不住象婴儿一样放声大哭,自我母亲去世我还没有象这样哭过。”
  •     一、通往救命之路1940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惊惶不定的16岁犹太少年,刚与父亲逃到重庆,从机场到达市区。还未找到自己在重庆的亲人,就听到刺耳的警报想起,街上的行人没命地四处奔跑逃散,嘴里不停地在喊:“挂球了!挂球了!”“挂球了!”在这里当然指挂红色气球做警示——挂一个是预警,解除警报是挂绿灯笼——挂两个是意味着日本敌机马上就要来轰炸重庆了。当然如果是人群在街上欢呼说“挂球了”,就有可能是某个令其讨厌的人死去了,民众欢呼其“死得好”:“挂球了”!重庆人在街上喊“挂球了”的情形,我估计文革武斗双方都有这样咬牙切齿的“爽快”时刻,以及官方需要民众配合的某个运动,如奉旨仇恨“著名野心家”林彪的时候——想像一下我的父老乡亲们大抵会说“林贼(读若朘,音ZHI)在温猪耳朵(温都尔汗)挂球了——人们就免不了在街上如此狂欢。日本人用不停地轰炸来“欢迎”刚逃到重庆犹太少年沃尔夫岗·卡佛岗,而重庆人则用“挂球了”来警示他躲避日本人的“欢迎”。虽然“挂球了”,亦是充满了不安的逃窜,但总是好过卡佛岗的祖国纳粹德国彼时的疯狂。换言之,活着的概率增加了,这正是卡佛岗父子不远万里奔逃到中国的因由。六十年多后将近九旬的卡佛岗写下了他在中国,主要是在重庆生活11年的经历《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其故事之跌荡起伏,艰辛多难,令人难忘。卡佛岗的亲人们在向世界各地出逃之前,早在德国受到了各种侮辱及人身迫害,正是这样残酷的现实,加剧了他们鸟兽散的速度。卡佛岗说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一位伯伯和叔叔受到的折磨,“他们被纳粹党用绳子捆住阴茎,强迫灌水,不准排尿,直到痛晕过去”(p.5)。而唯一没能逃出的姑妈,自然惨死在集中营里。卡佛岗的父亲虽然受到纳粹的逮捕审讯,但幸运的是直到1939年底,还有三分之二的法官是希特勒执政前任命的,就是德国司法部的执长者弗兰茨.居特纳也非纳粹党人,其助手多纳尔尼还是反纳粹的中坚人物。司法部与盖世太保的双轨制,正是刑事警察而非党卫军,放了一些犹太人一马,卡佛岗的父亲也因此逃过一劫。逃过一劫后,卡佛岗的父亲也像他的兄弟们一样着手逃离德国,可是分明知道自己生活在魔窟里,但要逃离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各国都因各种原因而拒绝接收犹太人,有的国家期望靠不得罪德国,不接收犹太人以自保;有的政府不愿多接受犹太人,则是因为害怕难民潮使得国内的失业率增加,经济出现恶化,自己的支持率下降。中国由于外交羸弱,没有相应的移民法规,且上海彼时为日本人控制,民众亦没有反闪米特传统,于是上海一地就有两万多犹太人到来。卡佛岗一位逃到中国最后定居重庆的伯伯,由于与民国政府的高层有关系,能拿到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签证。但等到卡佛岗他们拿到签证,要逃离的时候,他们期望从英国、荷兰等地借道到中国,可全都失望而归。最终他们只有尝试通过苏联转到中国,卡佛岗父亲为了使签证顺利,说德国共产党领导人罗莎·卢森堡是他们的亲戚。签证者是否相信他们这样的说辞不得而知,只是结果很满意。由德国坐火车经莫斯科到阿拉木图,再由阿拉木图飞乌鲁木齐,再由乌市转飞兰州、成都、重庆的路线,是由一家叫库克的旅行社提供的。“这条路线是从欧洲到中国最短最快的路线,通常是那些外交官和商人使用的。我们是第一批也是最后一秕使用这条路线的犹太人。”(p.35)我读了不少中外人士入蜀的记载,特别是外国人——1846年3月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拉萨被驻藏大臣琦善奉清政府之命驱逐,6月由川藏线入川而经湖北,终至澳门——鲜有由此线进入的,大多是由三峡和川陕大道入川的。卡佛岗与父亲逃出来到乌鲁木齐所花费用,是由一家犹太人救援机构提供的,但由乌市到重庆,却是会说德语的机长网开一面,而侥幸混了一张票。如此好运连连,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伯父住在哪里,如同大海捞针,却也很快找到了伯父。(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内景)二、幽默的家伙与八卦师接下来让卡佛岗觉得新鲜和无奈的事,非常多。伯父是牙医,其子维克多是内科、外科兼产生医生,卡佛岗的父亲是肺病专科医生,但在那个时候要维持生计,还是艰难到无法想像。少年卡佛岗其适应能力,当然不是他父辈乃至堂兄维克托能比的,很快地,他就知道了许多与重庆有关的事,会说地道的重庆话了。于是打麻将、坐滑杆、土陶罐接尿、喝生水拉肚子、老鼠比人多,看小贩卖黄桷兰,以及遇到拖着自己腿骨移动与用石头敲乌自己胸口以引起同情的乞丐,被麻疯病吃掉脸部的无家可归者等,这些他此前不曾经历过的事纷至沓来,让其既在受到刺激的同时,也觉得苦恼。卡佛岗是个很幽默和八卦的人,而且热爱生活,这三种特质在一个身上并存,用我们四川话来说,这种人好耍得要死,安逸得板。他写自己刚开始学重庆话时的发窘与趣事,“我认真而且准确地重复他们教我的中国话时,他们却笑得前仰后合。原来我才发现,他们教我的都是些骂人的脏话”(p.66)。即便重庆话不好学,但为了生活,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卡佛岗也觉得必须学。伯父经常瞧不起他什么历史知识都不知道,取笑他的无知,但伯父一上街买菜和到邮局寄信,就抓瞎,反而怪没人讲英语。卡佛岗替伯父为没人跟其讲英语而呲牙裂嘴的发怒样,感到害臊。卡佛岗调侃道,这个时候我对他还是有些用处的,“在瞎子当中,独眼龙也是皇帝”。正是因有这样的功效,他的父亲及伯父带他到彼时著名的“三六九”面馆吃碗面以作酬劳。作为对重庆还比较熟悉的人,真没听说过“三六九”面馆。用搜索引擎一查,也只有一家在永川近郊某路369号的唐四面馆,与原来的“三六九”面馆根本没什么瓜葛。有次他与很吝的堂兄外出办事,堂兄叫其在坐小船回家,还是走路省钱买藕粉,这二者之间选择。少年的饥饿感以及对未知饮食的“求吃欲”包围了他,于是他们吃藕粉。吃到一半,卡佛岗发现一只苍绳在碗中,于是堂兄维克托招来店员,店员二话不说,再给卡佛岗添一碗,“维克托羡慕得差点抓一只苍蝇放在碗里面,但他手不快,肯定抓不着,只好看着我狼吞虎咽”(p.47)。其呼之欲出的神态描摹,真令人捧腹。伯父给病人看牙齿,可他不会中文,只会简单几句。“他给病人钻牙时,想问病人‘你痛不痛?’病人听到的却是‘你懂不懂?’于是病人回答‘不懂!不懂!’伯伯以为病人说‘不痛’,就一直钻下去,直到可怜的患者痛得叫唤”(p.62)。这事儿之好玩有趣,就好像刚发生在你我身边一样真实。当然卡佛岗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翻译得好,老实说,让我这个重庆乡下人,来听另一个重庆另一个地方之人的话,我都不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听得懂,这既是方言的魅力,也是它对交流的困扰。“对那些出身低微的患者,经常发生的情况则是,每当我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时,他们总是对着我的耳朵大吼大叫。所以我必须对他们解释,我不是聋子,只是中文不好而已。这种解释有时也起作用。”(p.91)这样的话里,可以看出少年卡佛岗的幽默与淡定,而不是气急败坏,这是很不容易的,超出了他年龄该拥有的自控力。青春年少又百无聊赖,荷尔蒙不听使唤是必然的,说它在卡佛岗身上显得“才华横溢”也并不为过。他也曾跟女佣寻过几次欢,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了不起,但他父亲却比较古板,难免发生些分歧。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他振振有辞地说:“如果我想要一个女孩子,她也想要我,关你警察什么事呢?”其实这话也是在他心里对其父亲说的。但精彩的还在下面:“一天,我从窗户看见奶妈坐在阳台上,她怀里抱着孩子,手却在玩孩子的小鸡鸡。我自言自语地说:‘干吗玩小宝宝的,还不如摸我的呢。’”诸位必须明白,写这回忆录时,卡佛岗已是八十年多岁的老人了。要换了中国老人如此这般写回忆录,不只是他要先自我审查,掩盖且阉割历史,就是不小心“真相”了,其子女也要像官方的书籍审查员一样,大笔一挥,划掉了事。心里面还忍不住痛骂一句:“个老不死的,老不正经!”卡佛岗对待性的态度既严肃,又有点现实主义的灵活性,他对父亲古板的教训,不能接受,而且还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父亲吵嘴。在他看来,这是他的私事,因为他已成人。“他要给我上道德课,让我放弃这个女孩。我不听,我和她出去找到另一个地方过夜。我至今仍然认为父亲不应该管我这些事。在我毫无希望的环境里,我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我是这样高兴有这个姑娘和我在一起。”(p.111)的确,母亲死得早,还未成年就逃到万里之外人地生疏的陌生国家,实在是不堪生命之重。全靠他神经大条,否则自杀身死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卡佛岗看到日机轰炸重庆刚毕,民众便在废墟上搭简易棚子,开始新的生活,连各种被炸毁的东西都再度利用,令他叹服重庆人的韧劲与生存技能,从而反省欧洲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何多自杀者。三、以嗨袍哥与打会切入重庆生活由于因缘际会,卡佛岗得以给一个住在五四路的殷实之家的小孩辅导德文。这是他11年的中国生涯里唯一一次用过抽水马桶的地方,可以想见抽水马桶在彼时重庆之稀有。那时重庆只有三家影院:国泰、唯一和升平,这老板不仅是一家电影院的股东,而且还为影院生产自用发电机。而机械动手能力是卡佛岗的拿手好戏,因此他常能帮助老板捣鼓机电类的东西,以作为家教之余的娱乐。卡佛岗深入重庆的方式,恐怕今天有些对重庆历史不了解的本地人都有所不及。如果说在茶馆里吃讲茶,你还知道几分的话,那么在茶馆里还做关于“打会”的事,大约有不少人是不知道的。关于“打会”(一名“请会”),清代成都学者傅崇榘在《成都通览》谓“集资筹款也”,卡佛岗则说打会“即从朋友和家庭成员那里筹集资金。打会是这样进行的,比如说,你叫上十个亲戚朋友到茶馆,每人出十块钱给需要钱的人,这人就筹到一百块钱。下个星期,这十个人又聚在一起,每人出十块钱给下一个需要钱的人……以此类推。……在中国通货膨胀极其厉害的时期,我们筹集资金是按每个月的金价和米价来定的”(p.100)。这说明卡佛岗不仅懂得打会,而且懂得适时调整,黄金和米在那时才是更“本位”的“硬通货”。你以为卡佛岗对重庆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就此而已,那就太小看他的修为了。由于卡佛岗在运输行道的大胆心细,动手能力超强,乐于助人,因此他颇得这个行道的人之敬重。日积月累,卡佛岗成了大家喝茶时聊天的节目,越传越神,竟被他们这个行道的袍哥组织看上,要他加入组织,也好传美名,壮声威。当然由于他是“洋鬼子”,只能屈尊袍哥荣誉会员。“洋鬼子”入袍哥,在我所读众多袍哥史料上,可谓独一份。“根据他们的帮规,我必须通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考试才能入会。但因为我是外国人,他们特有的帮会语言和宣誓仪式对是我太难了,就对我网开一面,免去了这一关。……他们互相称兄道弟:‘你哥子,我兄弟!’但我从来就不习惯这样的称呼”(p.124)。习不习惯是一回事,加不加入是另一回事,这说明卡佛岗真正弄懂了重庆和中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与就业机会。说地道的重庆话,吃地道的重庆菜,很快学会使用筷子,这些切入重庆的方式,卡佛岗学起来并不费力。但就像袍哥他能接纳,不过要称兄道弟,毕竟难以适应。吃饭不分餐,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一个大挑战,因为他们的卫生习惯,改变了他们的观念,不分餐不卫生是显然的。“吃饭时他们都把筷子伸进碗来,我也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一生都没有习惯这样的吃法”(p.69)。生活习惯里所包含在文化观念里面的那部分,必然是最难改的,因为观念之更易要比更改一个无伤大雅的吃饭动作,困难得多。进而言之,器物里面的文化,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带有使用功能。但有些人事,卡佛岗致死也无法理解。卡佛岗说像所有老房子一样,他的伯父与堂哥们住的这套老房子,门口有很高的门槛,是为了不让鬼进来,这是他所不能理解的。我估计这“房子门口都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可能说的是照壁,而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门槛。卡佛岗的原文或许真是高门槛,但译者是地道的重庆人,不加解释(事实上每章末不少注释很不错),未免稍有遗憾。卡佛岗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他堂嫂戴安娜(中文名邵森棣,清华大学的学生)的怕鬼。“戴安娜是很有学识的人,学的是英国文学专业,能说写四国语言,在以色列生活了50年,不是个简单的人。尽管她过的完全是现代西方生活,但仍然下意识地怕鬼。”(p.115—116)这说起来就是一个很深的文化问题,不是非中国的异族文化的受育者能够理解的。四、用老白干将汽车开回重庆从这里本回忆录来看,说卡佛岗是个摆弄机械的天才,都不为过。比如清洁汽车的溶液很贵,卡佛岗就用发酵面粉清洁所有的零件,“一个星期后,修理完工。我们在楼下发动引擎,竟转得跟瑞士钟表一样棒!”(p.133)我是个不会开车的人,不知他如下做法是否属于空前。他开了几年的车,往来成都、贵阳、长沙、昆明等,真可谓“漂泊西南天地间”。他载过各种“黄鱼”(花钱载客),遇到过土匪抢劫,在野外露宿过。除了各地方言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外,还要对付许多意外,换了是中国人也感到沮丧与难过,但他却往往能化险为夷,绝处缝生。一次开到半路没油了,卡佛岗遇着一人背着两大罐酒走过,就把这高浓度的老白干买下倒进油箱。我“用破棉絮浸满酒精,包着汽化器,点燃给汽化器加热”,于是引擎能发动了。“每隔30公里,我都要停下车来,将油箱盖稍微打开一点,将不能蒸发的冷凝水放出来。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听说过谁能用饮用酒做燃料开车的”(p.123)。当他将这十个轮子五个瘪的破车用老白干开回重庆,被人们视为传奇而将其纳入运输行的袍哥组织。但这远不是他险象环生的开车经历演出的结束。有次从重庆到贵州的路上,“刹车油用完了就用水做润滑剂。我对自己说,没关系的,就是用手刹也能将车控制住的”(p.127),最后还是安全开到了贵阳,再去修理。再有次从昆明回重庆,不知怎么润滑油很快用完了,于是只得用菜油凑合。但油耗太大,又用完了,就用偷来的飞机油。但飞机油太纯,燃值太高,反而不合适。更倒霉的是引擎中的八个活塞坏掉一个,“我边干边想,车轮转动靠八个活塞,那么只靠七个活塞也应该能行,只是传头部分的接头处要换地方。于是,我用我原始的工具,花了几个小时,把连杆头锯下来重新安装到位”,才开到贵阳修好。“我敢打赌,世界上哪里找得到我这样疯狂的司机,胆敢不用八个活塞,靠七个活塞就发动了汽车开长途货运呢?”(p.128—129)至少对于我来讲,如此开车,的确疯狂到了闻所未闻、听所未听的地步,说卡佛岗是司机中的奇葩,不为过吧。人疯狂起来是不容易刹住车的,哪怕像卡佛岗这样一流的司机。疯狂的卡佛岗,居然敢在1950年这个非常多事的年份,于4月与他心爱的云南姑娘刘素兰在当地结婚。不过接踵而来的一切证明,莫道你疯狂,更有疯狂人。一次卡佛岗与刘素兰在回家的路上,卡佛岗点上烟到房前避风而抽。“突然一队解放军战士和警察围上来,用上了刺刀的枪口对着我,就像对待犯人似的大吼:‘你们是谁?’‘哪里住?’‘想烧房子?’(p.163)噼里啪啦审讯了一个小时,他们才被释放回家,但从此不敢外出。在一个美国及美国人可以把人的臆想症搞出来的时代与国家,卡佛岗作为犹太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认为他可能是“美国鬼子”。卡佛岗说他永远感激中国的接纳,感激中国人对他的帮助,他不想说中国的坏话。“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1年,我是爱中国的犹太人,我娶了一位中国姑娘,但是现在,人们不认识我了,他们总要问:你们是谁?”“我必须写出这些经过,说明为什么我们要离开中国。”(p.168—169)卡佛岗能活到现在90岁了,仍健在,显然不只是身体结实那么简单。适时逃离纳粹德国和彼时中国,是他漫长多难的人生中两次最理智而正确的选择。(沃尔夫岗·卡佛岗著《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代金凤)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外国人眼里的重庆,还是四几年的,真的很难得啊
  •     小人物视角记录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重庆底层生活
  •     犹太人眼中的重庆,少了国内的政治倾向,即使是黑暗历史背景看着也真轻松
  •     文本并不流畅,但是不影响这是一本好书。犹太人的流亡和重庆十年的往事,大概真的这是唯一一本记叙的活体记忆。希望能联系上老人。
  •     精神洗礼
  •     看过很多从各种角度拍摄的关于犹太大屠杀的电影,在了解历史知道中国曾经庇护过上万犹太人后,内心说不出来的庆幸、感动与自豪。虽然那时中国外交赢弱内忧外患是客观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作为一个跟译者一样对犹太历史很好奇的重庆人,表示跟这本书相见恨晚。两年之内一定要去一次以色列,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到卡佛岗本人。
  •     作者是不幸的,因为生在了二战时期的德国;但他又是幸运的,中国的博大胸怀使他成为少数德国犹太人幸存者之一。但作者最终由苦难走向幸福,还是凭借自身自强不息的坚强品质。
  •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与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故事,不仅鲜活,而且丰富。从作者的经历中看到许多有趣的特点,国民党的腐败都是路人皆知,即使是土匪也是讲经济利益的,韭菜当然不能一口气割完,留得道路通,不怕没钱来。
  •     想起黑人的一首灵歌:去吧,摩西/在遥远的地方埃及/告诉年迈的法老/让我的人民离去 // 那时候以色列归埃及管辖/让我的人民离去/压迫太厉害他们无法忍受/让我的人民离去 // “这是上帝的旨意,”,勇敢的摩西说/让我的人民离去/不然我要杀死你的长子/让我的人民离去
  •     犹太人沃尔夫岗·卡佛岗的回忆录!非常真实!历经磨难逃从德国到中国,在重庆度过了11个年头,在昆明遇到妻子素兰,最后于1951年返回以色列。
  •     动荡年代的朴实回忆录
  •     支撑一个人如此传奇经历的,三点:对环境的感知应变能力(书中很多事晚一天就完了,话说错一句也完了),语言能力(德、重庆话、英、法、希伯来语,一切交流的基础),乐观的心态(要不然无数个困境总有一个击倒了他)。
  •     趁西西弗书店新店开业整了一本,其实读过的好多书都交叉于那个时间,相互比照又渐渐还原了那个时候真实的情况,还是学到很多受益匪浅的东西。
  •     最真实的回忆,最真挚的感情,大时代的动荡中苦难是共性。
  •     外国人看中国人真是通透
  •     看到重庆就有了感情分。呵呵。昨天一口气看完的~
  •     我很喜欢看外国人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他们写的书通常政治代入感不会太明显,用相对平和的心态和直截了当的观点记录中国真实的事实和他们在中国当下的感受,没那么多遮遮掩掩也不需要花里胡哨,而这经常让很多人以为是流水账,可我就喜欢看流水账。
  •     一开始觉得书名似乎有点严肃、沉重的意味,但在朋友提到作者如何用酒精作为汽车动力的时候心动了,开始阅读这本书。原来文字内容和行文风格都是这么轻松愉快,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整本书。很不错的一本回忆录。
  •     看到冉云飞推荐后买来看的 果然好看
  •     除了经历比较曲折特殊,文笔实在大流水
  •     从文笔来看,很真实。
  •     文字的力量在于真实。一位犹太老人回忆了1940至1951年在重庆的生活,记录了一文不名被放逐到完全陌生国度时的无助、挣扎、求生,及当时战乱下中国各色人等的生存的艰难、混乱、卑微。鸦片、妓女、土匪、窃贼、外国领亊、美国大兵、住大HOUSE雇七八个佣人为儿子请德语私教的有钱人、娶了中国太太的犹太医生咖啡舘老板、病入膏肓一把骨头的肺病病人、还有很难想象的当时居然有与老外私通的裹小脚的保姆,etc . 当时的社会万象被作者不带立场以平实的语言一一道来,今天的我看起来像是看一部纪录片。真实即力量,真实的历史叙述太珍贵。
  •     看前半本的时候还在想那时的德国并不比日本善良多少,只是他屠杀的不是中国人。 并能从这本里看到当时中国真实风貌,挺传奇的故事
  •     很真实,作为极少数脱离世界联系在中国内地的犹太人,生活得真不容易,49年以后应该被删了很多。作者是青年时期到中国,并且积极融入中国社会的,描写的当时的重庆和现在很多也能对上号。
  •     全书写的很真挚,都是很平实的叙述。作者一直在用平淡的语言来描述我们想着都很艰难的生活。 可是坚持成就了人生,和素兰的结合,成功回到以色列,就是这位老人的成功。
  •     不如书名那么有重量,可能也有翻译的因素在内吧。 在战争中人们注意到的常常是生灵涂炭,而战争后所造成的恶却往往被忽略。 开始理解“非暴力 不合作”后面的苦心。在连饭都吃不起的大众视线之外也有仍然有八宝饭为饭后甜点的人 无论什么性别什么颜色,活下去是永远的期待。
  •     很真诚的回忆录。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也总能找到生活的希望,当然作者足够顽强。
  •     好
  •     简洁实际的回忆录,对犹太民族的坚韧性格和国人吃苦耐劳但时有冷漠的性格有的更深的了解。
  •     平淡
  •     一天就看完了
  •     不错的口述历史出版物!自己默默依据各种对民国时期重庆民情风貌的描述使劲脑补出了一张张老照片。奥德赛般的情节拍出电影的话一定是大片。
  •     比较独特的小视角,故事性挺强。
  •     除了书名和封面吸引人。
  •     写得很真实,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历者没有丝毫的掩饰,不需要掩饰中国市井生活中的丑恶,也不需要掩饰对中国人民的热爱,感谢作者为我们翻译并带来了如此令人感动的作品,犹太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织和感悟给了我们力量。
  •     翻译太差劲了!
  •     如此逃离德国人路径的实在不多,作者是世俗的犹太人,与中国人为妻。对到了以色列以后的生活倒是没多写,也很感兴趣。原来看过凤凰卫视,《以色列有个四川老乡》正是此人。
  •     我喜欢
  •     作者一生的经历的确是很传奇,能够在那样的年代和环境中生存下来本身就不容易。
  •     一直觉得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是饶有趣味的事儿,比如说何伟的几本书都非常棒。而在这本关于重庆的记忆书里,还原了1940—1951的真实重庆,通货膨胀、土匪强盗、鸦片妓女等等,没有政治代入没有偏颇之言,真实平和,对于一个迟暮老人来说,实属不易。
  •     这一段时间都在读老外在中国的回忆录,这一本属于上乘之作
  •     轰炸之后,重庆人民总能在废墟之上重建
  •     多少有点自信,对文化的自信。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当时的中国,他避免谈政治,因为他真的爱中国。
  •     不如期望中那么好。文笔不好,流水账。
  •     一口气看完,原来自己的口味是“有现场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