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鹿来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50266530
作者:苏枕书
页数:296页

作者简介

作家苏枕书客居京都七年
深入街巷 静心体味生活真意
以日常之眼和日常之心
用文字呈现古都的别样风景
{空间·五感·岁时}
朴实而充满情趣的私家路线
呈现独一无二的城市空间感

书籍目录

缘起
【空间】
一 银阁寺前
二 上学途中
三 生协买书
四 春琴堂书店
五 吉田山
六 真如堂
七 金戒光明寺
八 平安神宫
九 有邻馆
十 泉屋博古馆
十一 进城
十二 高岛屋
十三 京町家
十四 花之宿
十五 大文字山
十六 比叡山
十七 一乘寺
十八 更远的山
十九 花之寺
二十 福知山
【五感】
廿一 声音的风景
廿二 学校周围的吃
廿三 鱼
廿四 美味延年
廿五 笋与松茸
廿六 钱汤
廿七 看病
廿八 花道教室
廿九 买花
三十 观苔
【岁时】
卅一 萩祭、十五夜与十三夜
卅二 初雪
卅三 南座
卅四 岁末与年初
卅五 节分
卅六 四五月间
卅七 薪能
卅八 夏之祭典
卅九 五山送火
附录
后记

内容概要

苏枕书
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喜爱养花种菜,出版小说《岁时记》《不许流光入梦来》、散文《京都古书店风景》《藤花抄》等多种,译著若干。


 有鹿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舒国治在《门外汉的京都》中曾说过:“我去京都,为了小桥流水……如祇园北缘的白川,及川上伫立的鹤,与那最受人青睐的巽桥,及桥上偶经的艺伎,并同那沿着川边一家又一家觥筹交错、饮宴不休的明灭灯火店家。”他笔下的京都,如同一张张精致的剪影,带着打量的好奇,终是转瞬即逝。同是客居他乡之人,苏枕书却与舒国治不同,在这本《有鹿来》里,京都不再是凝固的画面,而是真实的生活,流畅自然,辗转于世俗的烟火中,读来甘之如饴,纵是琐碎的清欢,也细腻得充满了京都浓郁的味道。《有鹿来》主要从京都的“空间”、“五感”和“岁时”三个部分着手,无论是寺庙、神社,还是美食、节庆,每一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苏枕书所珍爱的日常。苏枕书丹书成癖,醉心文史,在京都游学七年,这座古老而沧桑的城市和她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如此相配,安静妥帖,带着淡淡的喧嚣,却又不失从容优美。沿着她笔下的事物,可以缓缓地勾勒出无数条闲适悠然的京都游玩路线:或是沿着生协食堂吃完饭,去楼下书店买几本书;或是到点心铺买一盒“秋菊”,去博物馆转一圈;或是挑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骑车去京都郊外寻北山杉;又或是在研究室里辛苦一天后去泡汤……苏枕书将这些在京都生活清淡的细节讲得不紧不慢,均是娓娓道来,温凉的文笔一如三年前的《燕巢与花事》,自谦这段时间文字并无长进,却不知其淡雅温婉之风愈发浓厚,悲喜不刻意存于笔尖,唯有讲起在京都的月下赏晚樱、爬大文字山、寻觅山寺等种种往事时才隐约浮现,却也是朦胧的,清淡的欢愉。比起东京的繁华,历史中曾显赫一时的京都却在慢慢褪色,青春活力的年轻人选择远走他乡,多是老人留守在这座古城中。于是,老龄化严重的京都走向一种难言的沉寂,但有意思的是,苏枕书笔下的这种沉寂并不是寂寞,它更类似于沉淀,纵然苦涩,也余有清香,回味尤甘。她也在书中写道:“京都没有刺眼的城市灯光,更没有通透招摇的光束。建筑外部的灯光安排得十分吝啬,唯恐夺去星月的光辉。寺庙、神社、桥头,都用淡黄的灯光,模拟油灯或蜡烛的效果。”笔触温软干净,这种自然的日式古典美感被小心翼翼地保留营造,绝不刻意造新并努力延续其生命的魅力,也许就是京都能吸引来诸如川端康成、古崎润一郎、夏目漱石这些大文豪前来玩赏居住的缘故吧。不提那些自古出名的京都美食与风俗,单单古崎润一郎的春琴堂书店和住过的花之宿和,川端康成的《古都》,也都成为较经典的“京都印象”。而当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目光迎上这些“京都印象”,在如织的游客里,又是否能够感受到京都独特的清欢之味呢?
  •     苏枕书在京都已经七年了。两年前,我读到她的《京都第五年》,那是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的一等奖作品。她写道,2008年,因为电视剧《笃姬》里的一段台词:“女子之道,乃是独路,半途折返,是为耻辱”,在混沌懵懂,诸事不定的状态下去了京都。自己下了决心,去京都读研。那时候,她的日记记着,鸭川流水很美,黄昏的天空里有很多乌鸦,夜里虫儿啁啾,学校围墙外桂花香气浓郁。“夜里睡在有蔺草香气的榻榻米上,如在浮海中晃荡不止。”五年后,苏枕书把自己定位为“旅人”,这里一切都不属于她。初来时的陌生感、震撼、喜悦、感动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已然很平静。京都之于她,更多的是“流逝”,每一分每一秒,美丽的令人心痛。她意识到自己所能做的,只是感激身在这千百年不息的流逝里,待到某一日离开后,长久地怀想。又过了两年,苏枕书并没有离开,她继续读书,写书,随着年岁渐长,却又怀疑自己写作的意义。她与一位从北京来到京都,相处了半年时光的朋友分享京都的生活,写点什么,哪怕仅仅是给那位朋友看,将未曾来得及体验的京都种种传递,就有了这本书。日常生活似乎三言两语就可以描述,不必多提,然而真要说些什么,又是千头万绪。数年前的初秋难免激动,如今已经对身边京都之事物习以为常,还是会有一种清晰的安定感。苏枕书明确旅人的身份和视角无法改变,那么,这本书依然是客居者的日常:上学,下学,逛书店,爬山,赏花,遇见鹿。太多人写过京都。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寿岳章子自然不必多言,林文月、胡兰成、舒国治更是不用赘举。在《有鹿来》收录的文章中,充满了苏枕书对京都日常风物的感官性描述。这些文字如日记一般,记录生活琐事,无非是爬了一次山,逛了一次书店,赏了几次樱花,参加了一场夏日祭,情绪饱满却少有亢奋,只是在用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这般日常,既是写实的语调,又有着浪漫主义的美感和抒情。苏枕书笔下的京都,如画笔和色彩还原京都的风光,因为是客居者,笔触是模糊的、片段性的,却又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她是感性的,苏枕书说,天将明的暗夜,松林静默,鸟与鹿尚未醒来,山头一点光亮,是谁趁夜进山,月落比日出更好看。苦寂、摇曳之后,京都带给她的是安定与沉静,在京都,她用文字把提纯后的留恋和依赖、哀愁与喜悦记录了下来。苏枕书把这本书分为三章,分别是《空间》、《五感》、《岁时》,着让我想起佛家里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有鹿来》里,《空间》和《岁时》是景色与风物,《五感》看上去是精神生活,实则是更加接近真实生活细节的感触和心结。空间、时间和感悟杂糅在一起,此刻的京都,是更加立体的一个京都,她从千年之外穿越到现在,不变的是古老与宁静,带给读者异样的阅读体验。苏枕书在《京都第五年》里写过,下学回来的晚上,迎着大文字山骑自行车过去,天上常有极好的月亮,照得云层清亮透明,好个琉璃宝光的世界,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人。她想倾诉,想把眼中看到的一切更用力地记住。景物无一例外,都像逝水的涟漪,流沙的痕迹,完全无从收拾。这是当年的心境。奈良有鹿,它们跟人混得很熟,熟练地撒娇卖萌,博得人们一乐,以换取轻抚和食粮。京都则不一样,它们清瘦、机警,乌黑的眼睛在黑夜里显得特别地大。苏枕书在月夜看到母鹿领小鹿在水边,波光清浅,水草蓊郁,不似人间。意识到人的存在,它们飞奔离开,消失于黑暗山影中。这是苏枕书的京都第七年,她仍然有些迷茫,她还是会在下学的路上遇见鹿。
  •     无心工作,索性就着梅酒,翻起苏枕书姑娘的新书《有鹿来》。文字是她一贯的雅致古风,又不失俏皮。她写京都日常生活细节,看得我满心向往:比如在古寺里看宝相庄严又眉目温柔的佛像;在安静的庙宇里细细观赏青绿苔藓;夜晚去银阁寺旁边的澡堂里泡汤;穿着浴衣参加祇园祭,看灯火次第亮起,远处山色如画……还有迷人的小书店、博物馆……更不消说,那些藏在京都街巷里的拉面店、居酒屋、和果子铺……看时,我往往心动于她对细微妙处的感受力。花下观鱼,她写:「夜里在花下小坐,池中鲤鱼曳尾而来,它们冰凉的脊背缓缓扰动月影。」文字看得人心头清凉。山中遇鹿,她写:「眼前转角处竟刹那现身一头大鹿,鹿角巍巍,前蹄腾起,健壮貌美。似乎有一瞬对视,我惊呆,鹿也惊呆,飞快回身,消失在黑暗山影中,复一片犬吠。待我回过神,追去两步,早已行迹杳然。」描摹传神地让人如见此景。夏日花火,她写:「她点名要线香花火,说:『我们小时候,夏天一定要有这个,小心拿在手里,不使灰烬落下,看谁的燃烧得更久。』我们靠得很近,屏息守着那小小的、细碎的、纯粹的火光。一支支燃尽,水声清长。她笑道:『这就是日本的夏天,其实非常寂寞。』」清淡惆怅,点到即止。看这样的文字,或许也能让自己恢复一些感受力吧。不过,我喜欢她的文字,并不只是因为她的善感,更多是因为她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有趣和萌。比如,为了驱逐鸟兽,她学着京都本地人,挂着几个小铃铛去爬山,而被朋友们称呼为「小铃铛」。比如,写到泡药汤,她兴致勃勃列举汤里用的十一种中药,「有桂皮、陈皮、苍术、香附、当归、大茴香、川芎、高丽参、辣椒等等,气味冲鼻」,还把泡完澡出来的自己,形容为「砂锅里炖到酥烂的排骨——还是药膳」。看她文字时,脑子里会自动蹦出:岁月静好、情趣盎然、锦心绣口这样的词来。书中还有着色淡雅的插图,也是出自她之手。真是让人喜欢又服气的妙人儿。一瓶梅酒喝到一半的时候,这本书也基本看完了。看她在文末写,「年岁渐长,时常怀疑写作的意义。自己没有什么长进,这是最清楚不过的。长时期与自己周旋,呈现平静的假象。痛苦的源头,也许是认识到自己的贫乏与无趣。」我愣了愣,这也是我不时会有的感受。大概写字的人多半容易多思多虑,外人看来风平浪静,内里已经是浪涌江流。我经常会想,「为什么要写呢?」,写下来也没什么用,但不写很多都会忘记。而不想忘记可能也是我执之一种吧。至于破除我执,那是我好奇但不大懂的世界。人真的能从与自我周旋中逃脱吗?我接受怀疑困惑茫然是常态,并试着从中找到一点乐趣。枕书写「所有痛苦与冲突,不会有出口。我知道这没有出口,因此沉默是好的。」如此强烈的节制和不信任,看得我怔忪。但自问,我不是也同样觉得,人和人之间隔绝之深,理解之不可能吗。但即便这样,依然想与人连接、想记录书写,想发出一些信号,让同类好循声而来。枕书也是如此吧,要不然不会写下这些字,集结成这本书。对了,书的装帧也很用心。喜欢封面上的这几句:「天将明的暗夜,松林静默,鸟与鹿尚未醒来,山头一点光亮,是谁趁夜进山,月落比日出更好看。」————我的微信公号「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分享阅读、写作、电影、音乐、APP以及吃喝玩乐总之就是会分享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一切了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日本这个地方真的是很喜欢,只是当地人的礼貌和素质都能让人钦佩。一些设施或者制度都会让人觉得,这样做真是窝心。还是要去日本的,还是要去好几次的。
  •     跃然纸上
  •     ps 给自己一个警醒,豆瓣上那些打差评只说差,没有理由,或者理由根本立不住脚的,你别听(粗暴的本身就是傻逼);抖机灵打差评的更不过是投机者罢了。
  •     开始有点乏味,每天睡前读几章,慢慢品出了味道。想沿着作者脚印重回京都。
  •     @山鬼 推荐!那必须是特别好!因为太符合我的口味了,恨不得打6星!好后悔去年去京都前没有读!就像作者说的,虽然不一定有多少深刻的体悟,但光是这样娓娓道来自己的见闻和心情,配上作者的好文笔和好画笔和好光影(摄影),就已经非常难得。我愿意将这本书和黑塞的《提契诺之歌》相比,谁又能说温柔宁静不也是一种珍贵难得的心境?喜欢得不行!
  •     不知道是我对京都没什么感情还是,我不懂作者写它们日常,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吧
  •     全书唯一吸引我的,是最后那副手绘京都地图,也是读完之后唯一记得的内容。
  •     风雅的京都就该配上典雅的文字,大概是年轻的外乡人,多了份疏离, 只能浮于文字。还是喜欢京都各处背后的人与事,因此同是写的京都,还是《京都流年》更胜一筹。
  •     说实在的有点失望,没有写古书店的那本书让我感动,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前言里作者自己有点灰暗情绪的影像,加上也没去过京都,所以有些写散步或游览路线的章节显得很枯燥,但写到人的地方感觉还是不错的,文字还是多写人来表达意境吧
  •     不需要太多的挑剔,就是放下自己,简单扒着缝儿看看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我对京都的贫乏想象,完全来自于森见登美彦和她
  •     走遍京都的散文,足够见得到作者的功底;列举事物之多,足够见得到作者观察的细腻;敢说敢发,感情真实,足够见得到作者情感的丰富。
  •     補記
  •     已购。
  •     想到高中时夜里放学回家,空寂的长街,总是会飞快骑车,好像要把什么狠狠甩在身后。那一刻的无力感很强烈,仿佛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但这也是最自由的时候,头脑里十分明晰,内心有呼啸。我无比惊慌又无比享受,因为知道身体里另一个自己还用力活着。
  •     因为鸭川的照片而开始的阅读
  •     寻常日子里的不寻常景致。
  •     隐秘的京都风情
  •     读到京大学姐的京都故事,又刚好差不多同样时段在京都生活,点滴记忆勾起留学回忆,不禁鼻子酸酸
  •     多年前,喜欢的人在关西读书,下意识会关注日本的天气,新闻,从那时起,偶然发现了也在日本留学的苏枕书,苏姑娘一直写了这么多年的京都,而当年喜欢的人已成平行世界
  •      深夜蜷在榻榻米上阅读,书里描绘的场景都可以想得出画面。最后的“他们来过京都”“他们写过京都”莫名感动,尤其是看到钱稻孙先生的名字。やさしい~
  •     比起旅行,更像是随笔。作者文学功底深厚,但有的地方写的过于文邹邹,有点不接地气。关于京都节气风俗的描写部分,非常喜欢,总体来说还不错。
  •     没读之前很期待,读了有点小失望,文笔很好,但作者像是为了写而写,还引了很多旧文在里面,不过还是很喜欢这淡淡的文风,给4星吧。
  •     矜持、温柔、细腻、花月流水、庄重、静谧肃穆、透明,是京都
  •     毫无进步。
  •     作者是一个旅居京都的博士生。笔下是生活中的京都。她描写到的只有一个恶缘切断祈愿所和葵祭我有经历,剩下的京都历史文化习俗都不知晓,无从体会。总觉得日本这个地方,适合待个半年,不工作,但生活。又想去日本了。
  •     枕书的京都安静温柔 有鹿出没的城市真是叫人心生向往啊 书的最后有一幅手绘的京都全景图 标注了书中描述的寺院、神社和纵横的道路 十分可爱 又到三月了 真想去看夜樱啊
  •     懂得美的人 身在哪里都会觉得美
  •     京都的日常,其实是与自己对话,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丰富多彩。
  •     读不下去的感觉
  •     读的时候心很静,少有让人心心念念的句子。
  •     文笔流畅温和,读起来不腻的,适合边晒太阳边读。
  •     绵密、细致,却少有洞见。作者纸上经验多过切身感受,一旦吊起书袋来就掩盖了自身体验的新鲜感。
  •     作者应该很有文化,然而我是个粗人。我坐在寺庙的木地板上,看着时阴时阳的天空,听着呼呼的风,心里只会想,这样的日子真鸡巴好啊~
  •     装帧美,文字美,笔下之物也是很美。时值春天,书末几句很有共鸣:“每年春天都很容易陷入很深的茫然,也许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促使我重新考虑自己的路途将如何继续。”当然也有温度升高引起的焦灼,这都是题外话了。
  •     一直很想买的书!但其实内容有点令我失望- -
  •     文艺女青年沉醉在自己世界里自傲又自省的语风让我有点厌恶。像是从旁边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从想要参照了解京都的角度,是不错的书。插花的一章写得很好。
  •     为赋新词强说愁。越想让人看作是恬淡幽静,却越让人觉得过于粘腻。真情是感出来的,不是憋出来的。好的作品能直达心灵,作者的书却把我却推越远。说句难听的,有点太作了。推荐那些冬天露脚脖子的文青,最合适。手动微笑。
  •     看了一半我觉得不错
  •     这本书翻得有点快。作为京都游记的参考应该是不错的,小山小店小地方。长期住在一个地方,总是能有些与众不同的感受。这么讲我应该也能把上海写得很独特吧
  •     多了对一个宁静世外桃源的描摹幻想,景美了,人就小了。
  •     读了一半,文字不错,稍散了些
  •     樱云舒卷,月朗清明。笔者所见所住所闻,让我对京都的见闻从轻轻一瞥地掠影变成清晰的实景。
  •     写人最有趣,寥寥几笔,如在目前。
  •     短短的随笔集,看完以后还是很动人的
  •     人间有味是清欢
  •     琐碎细腻,文笔温润,作睡前读物~
  •     京都梦游,山水,花树,古寺,雨雪,都像是可想象的遥不可及之物。
  •     真想沿着作者画的京都地图走一遍,但日本大概只会成为心之所往但不成行的地方了,那就让这些描写彼地风物的图书构建一个心中的国度吧。
  •     第一次知道苏枕书是看了她翻译井上靖的《浪人》。经验使然,翻译很好的人,写作也一样很好。全书淡淡的,讲她这几年在京都遇见的人事,跟着她一路走走停停,慢走慢读,四季雨雪,赏花泡汤,遇到鹿,凝视,各自惊呆。人和人之间作为独立的个体,太过密切的接触总归是会幻灭的。想起她讲的一个日本朋友很喜欢玩儿烟花,手持着一根看它默默燃烧变为灰烬说“人生也是如此,有时真是寂寞啊。”但正是这种寂寞感,才能使你成为更优秀的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