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眩晕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6752841X
作者:[法]奥利维耶•普里奥尔(Ollivier Pourriol)
页数:261页

作者简介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正如副标题所示,本书旨在“理解欲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一方面带我们回顾了几部著名的影片,同时在每一章中各援引一名著名哲学家,比如萨特将为我们阐释《轻蔑》里碧姬•芭铎的臀部,黑格尔为我们分析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的殊死斗争,吉拉尔将为我们讲解《玩具总动员》里的模仿欲,德勒兹为我们展现莎朗•斯通在《赌城风云》中的性感,柏拉图为我们描绘《柏林苍穹下》中的爱之眩晕。
总的来看,每一章都和某个哲学家密切相关:萨特在第一章里屡次出现,第二章是黑格尔,第三章和第四章均为勒内•吉拉尔,第五章是柏拉图,第六章是德勒兹;与此同时,每一章的每一节都以一部影片(很多时候只是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为例,支撑并佐证所要阐明的论题。普里奥尔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

书籍目录

让电影更深刻,让哲学更亲切——《欲望的眩晕》导读 /1
1欲望的对象 /1
《轻蔑》:肉体 /3
《爱神》:手 /20
《THX 1138》:爱抚 /27
《天堂电影院》:不灭的欲望 /36
2认可的欲望 /43
《军中禁恋》与《愤怒的公牛》:致命的目光 /45
《盗火线》:意识的殊死斗争 /51
《天国王朝》:“绝对精神”的欲望 /57
《百万美元宝贝》:女人是和男人一样的人吗? /62
3模仿的欲望 /81
《赌城风云》:别人的欲望 /83
《放大》:自我的错觉 /93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标新立异的欲望 /98
《玩具总动员》:有欲望的玩具 /104
《金钱帝国》:生产线上的欲望 /111
《超级名模》:欲望的模特 /115
4欲望的疯狂 /123
《地狱》:忌妒 /125
《我美丽的守护天使》:疯了的爱? /131
《末世纪暴潮》:快感的毒药 /153
5欲望的时间 /159
《梦之安魂曲》:欠缺 /161
《美国丽人》:幻觉 /178
6爱的眩晕 /199
电影目录 /238
鸣谢 /240
参考书目 /242
附录:专有名词对照表 /245

内容概要

作者奥利维耶•普里奥尔(Ollivier Pourriol,1971—),法国作家、讲演人、哲学教师,现已发表小说《梅菲斯特圆舞曲》、《持刀的画家》、《宝丽莱》,专著《电影哲学》两卷——下卷即《欲望的眩晕》——以及文集《幸福的自由》、《大盗阿兰》、《不良行为的赞歌》、《画内与画外》等。曾执导短片《蒙太奇剪影》,并将《梅菲斯特圆舞曲》改编为电影。
译者方尔平,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语系,硕士,主修法国文学、影像美学。现已翻译出版《安德列•塔可夫斯基》、《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电影符号学质疑》等,同时涉足漫画作品译介,译作包括《包拯传奇》(法国FEI出版社)、《南京大屠杀》、《简爱、狐狸和我》等。


 欲望的眩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奥利维耶·普里奥尔的《欲望的眩晕》是一本电影理论之外的“电影哲学”。这本书以随笔的形式,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并引用诸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克尔凯郭尔、尼采、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将欲望的机理剖析得有趣且深刻。它分析欲望的对象、认可的欲望、模仿的欲望、欲望的疯狂、欲望的时间,最后进入欲望的极致——爱欲。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欲望?这本书告诉我们,某物之所以诱惑,是因为它出现在某种情境中。如《大开眼戒》中的妮可·基德曼,出场时美若雕塑,但在居家的场景中就显出庸俗:“我们所欲望的不是躯体,而是处在情境之中的躯体……我们所欲望的躯体不是纯粹的物质对象:纯粹的物质对象其实不在情境之中。关键是处在对应情境中的姿态,这才是欲望发生的地方”。  当这种“情境”变成“他人的欲望”时,我们的欲望就演化成好胜心。本书引述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的话来解释:“好胜心不是別的,正是我们内心产生的对某个事物的欲望,我们之所以对它有欲望,是因为我们想象到其他与我们相仿的人有着同样的欲望”。所以欲望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欲望”,欲望引发我们好胜的动力,也带来无法实现的焦虑,它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认知。  我们认为他人对某物的欲望越强烈,我们对该物的欲望就越焦灼。但我们拥有它后,却会觉得它并不十分值得在乎,此时旧有欲望退场,随即被新的欲望取代。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小女孩,在获得了金券后,说出的却是“爸爸,我还想要一匹小马”。  电影是生活的放大与浓缩,让观众看到欲望之人的种种境遇,并意识到自己的相似体验。只要存在对他人的想象,就会始终因匮乏而产生欲望。本书结尾引用柏拉图《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和卡利克勒的分歧,告诉读者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苏格拉底坚信,我们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某物,然后无限地享受它;卡利克勒和《天使之翼》中的天使一样,认为人生的幸福恰恰在于放弃永恒,在于愿意承受变化和打击,在于爱上我们的境况和机遇。卡利克勒是对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注满的桶,它能让我们在满足与渴求的张力之间,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     练打字,摘抄,版权归原作者。1.欲望的对象萨特:有些欲望如同激情(emotion):我们在别处已注意到,激情不是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外在世界里捕获某个令人感动的对象;其实它是通过外在世界的一种剧烈的异化(alteration)而得以体现,因为与它对应的,是意识以及意识与外在世界各种关系的一种整体的改变(《存在与虚无》)萨特:众所周知,欲望其实不仅仅是渴望(envie),也即清洗的、半透明的、通过我们的躯体而而以某个事物为目标的渴望。欲望的特质是混沌(trouble),“混沌”一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欲望的本质:混沌的水与透明的水相对立;混沌的视线与清洗的视线相对立。混沌的水仍然是水,它保留了水的流动性及其他本质特征,但某个不可捉摸的存在物却扰乱了水的透明度,与之浑然一体,无处不在却又处处不在,好像是水自己变得黏糊。萨特:优雅是躯体的外衣与面纱:裸露的肉体虽然就在眼前,但却不会被看见。以至于,优雅的无上媚态和无伤挑战,正是展示一丝不挂的、除了优雅本身不穿戴别的衣裳或面纱的躯体。最优雅的躯体是穿着一种不可见的衣物、完全遮住其肉体的落体,尽管这具肉体完全呈现在观众眼前。萨特:欲望的对象是什么?是不是说,欲望是对某个躯体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无法否认这一点,但这有待进一步阐明。不错,使人心神荡漾的,确实躯体:一条胳膊、若隐若现的乳房或是一只脚。但首先要明确一点,只有以在场的整个躯体这一有机整体为北京,我们才会对被发现的胳膊和乳房产生欲望。我的欲望不会出错:它所针对的,不是一些生理要素的综合,而是某个整体的外形,或是说某个情境之中(ensituation)的外形。稍后我们将看到,姿态(aititude)对触发欲望大有帮助。有了姿态,四周乃至整个外在世界便确定了下来。欲望不是源于各部分的综合——无论各个部分如何美丽——而是源于姿态,也即整体的姿态,源于情境,也即以某个环境和某种特殊的配置为前提的情境。主角,是“虚无”,也即意识、欲望、思维活动,它逃脱了“存在”,本质上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存在”,转变它,震动它,战胜它,将它纳入某种演变。意识使客观世界虚无:意识不是作为一个处于其他客体之间的课题而存在,由欲望就是要再次创造客观世界,同时也就是脱离客观世界,脱离自身,就是脱离“存在”。在这种具有双重性的二元关系中,“存在”体现了贫瘠,“虚无”体现了富有。手是为了抓取,并首先表明它是为了抓取而存在。它是在一个需要作出抓取动作的情景中被发现,因而它的存在本身像是受到了要求,受到了召唤。萨特:欲望是一种令人着魔的行为。只有在他者的客观地人为性中,我才能抓住他者,因此欲望就是要使他者的自由凝滞在那种人为性之中:要让它在哪里被抓住,就像通常说的一块奶油被抓住那样,使得他者的“自为”(pour-soi)浮出他躯体的表面,使之通过他的躯体而得到延展,使我在触碰躯体的同时触碰到他者的主观自由。这才是“占有”一次的真正含义。在欠缺的法则(loi du manque)和理想的超验性之下来诠释谦恭的爱情,或许是一个错误之举。相反,放弃外在快感,或是外在快感迟迟不到看,无线园区,恰恰证实了一种胜利的姿态,在这种状态下,欲望不再欠缺什么,而是自我满足,并建立起它的内在场域。《千高原》萨特:接触就是爱抚。也就是说,我的感知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去运用课题并超越当下。在欲望的态度中,感知某个客体,就是爱抚它。戈达尔:我喜欢物体。在我的剪辑室里,机器上有一个匣子:对我们温柔些,我们不是人类。德勒兹的“循环”(cercle):三条咒语指的是:每次你欲望什么,你都将缺少什么;你将只能寻求解脱;你讲继续追求不可能实现的愉悦。预示,欲望完全落入陷阱,落入一个循环。萨特:爱抚不仅仅是触碰:它是塑造(faconnement)。在爱抚他者的同时,我通过我的爱抚使他的肉体在我的手指下获得新生。爱抚是使他者道成肉身的仪式。萨特:我们所说的肉体,并不是躯体的某一部分,例如真皮、结缔组织或(确切的说)表皮,月一定是“正在休息的”或半睡半醒的躯体,尽管躯体往往是这样来更好地揭示其肉体。然而,爱抚是在脱去躯体的外衣也即行动的过程中、在分割躯体及其四周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而揭示肉体:其目的是在行动中揭示躯体赖以支撑的结构,也即纯粹的“在此“(etre-la)对欲望的欲望:以欲望本身为对象的欲望或想要持续存在的坚定欲望勒内夏尔: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家要不遗余力地使一个矛盾形象化,并准确地将它表达出来,也就是既要实现欲望,又要让欲望不灭。欲望的三条咒语:否定法则的咒语、外在法则的咒语、超验的典范的咒语。否定法则,也即欠缺的法则;外在法则,就是快感的法则;超验的典范,则是不可企及的幻觉。对,我们将是您的幻觉、您的理想、您的不可能性,是您的,同样也是我们的。天堂电影院它向我们展现了电影的色情的消极方面()其中欲望退居为欠缺、宣泄式快感和无法实现的幻觉),同时又演绎出电影作为欲望这一富有诗意的积极的一面。它救了自己,并通过创新激起欲望的方式而拯救了众人。2.认可的欲望认可的欲望指的是想要被人认可的欲望,u也就是说,你被人认可为一种非自然的东西。对欲望的欲望,意思是我们想要证明,我们不是作为自然的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精神“(黑格尔的概念)而存在。认可的欲望不在于具有相对性的比赛结果,而在于具有绝对性的“精神”。“绝对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它从不投降,它宁死不屈。怎样证明我们不是动物?黑格尔:拿任何僧去冒险,但是什么也不图。可是,仅仅冒生命危险是不够的。得有一个见证者,或者更确切地说,需要有一个合作伙伴。认可的欲望与爱毫无关系,与恨也毫无关系。贝尔格尔尼耶:黑格尔的哲学不是一种关于爱的哲学,而是一种关于骄傲(fierte)的哲学。“绝对精神”什么也不是,同时又“是一切”这就是“绝对精神”的最佳定义。人要想成为“绝对精神”,就必须准备好为此冒生命危险。要想赢得一切,就必须做好输掉一切的准备。这就是认可的欲望的关键,炙手可热,却又冰冷刺骨。如果说拳击有什么魔力,那也是一种超出人体极限的,超出一种会打裂肋骨、打碎肾脏和使视网膜脱落的战斗所具有的魔力。正是这种魔力使人为了一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梦想而甘愿冒任何危险。教育一个孩子,就是让他走出他的自我和他的内心。教育旨在带领孩子走出家庭,使他独立自主,能够服从于那些先于他而存在的法则,也即外在法则与现实法则。黑格尔:“精神”的自由指的不是外在于对立面的那种独立,而是在战胜对立面(不是逃避它,而是与它斗争,使它区服)之时所获得的那种独立。女青年所追求的认可不可能来自她的家庭。唯一的办法是通过战斗而得到认可,尽管正是这一途径使她裸岛如此境地。于勒 勒吉耶:行动,并在行动的同时,实现转变。 人的“存在”的真谛:行动,奋斗,进而变成行动的结果。3.模仿的欲望斯宾诺莎告诉我们,欲望从一开始就已存在。有欲望,即为存在,或者说存在,即为有欲望,欲望只要存在,就会想要持续存在。每个存在者都想要持续存在,因为只要存在,就会想要持续存在。每个存在者都想要持续存在,也就是活着,而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只要存在,机会追求某些特定事物。并不是欲望事物是好的,所以我们才对它们抱有欲望,而是欲望我们队事物抱有欲望,所以它们才是好的。欲望是第一位的。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那些令人产生欲望的事物,恰是我们通过我们的本质使之令人产生欲望的事物。事物依赖于我们,围绕着我们的欲望而运转。欲望不是我们所拥有之物,而是我们所是之物。帕斯卡尔:他们选择消遣(divertissement),而不顾虑死亡。消费社会的悲剧在于,它所呈现的对象令人产生欲望,但它们永远都不可被消费;摄影师的悲剧在于,躺在他脚下献出身体的那个妙龄少女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机遇,只能用于穿凿一幅用于满足别人的欲望而非他自己的欲望的图像。勒内吉拉尔:无论怎样警觉人们都无法逃开模仿的欲望斯宾诺莎:好胜心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内心产生的对某个事物的欲望,我们之所以对它有欲望,是因为我们想象到其他与我们相仿的人有着同样的欲望。吉拉尔:任何欲望都是模仿,而好胜心正是欲望的真相。让-米歇尔 伍格胡良:模仿欲的原则:一方面,是欲望造就了自我,并通过它本身的运作使自我得以存在。欲望是自我的起源,而自我实际上是“欲望的自我”(moi-du-desir)。因此,被欲望所造就的自我不可能要求得到该欲望的所有权。另一方面,欲望具有模仿性,因为它是对另一欲望的再现和复制。因此,自我不可能要求得到以他人的欲望为基础将该自我构建起来的那个欲望的所有权。模仿欲的逻辑和德勒兹在分析欲望的咒语时发现的欠缺及永恒失望的逻辑极为温和。当我们对所有人都想得到的事物产生欲望,这一欲望就必然受制于外部法则(我们创造不了欲望的对象)、欠缺(我们必然欠缺尚未创造出来的欲望的对象)和无法实现的愉悦(欲望的对象遥不可及)。勒内吉拉尔和模仿的欲望类似于黑格尔及其认可的欲望,都是对欲望的欲望。不过,在黑格尔哪里,别人和我一样想要得到同一个东西,是因为我们彼此相像,都具有同一个欲望;在吉拉尔这里,我之所以和别人一样想得到同一个东西,是欲望别人想得到它:欲望你对它有欲望,所以我将尽我所能,从你那里把它夺过来。在黑格尔哪里,认可的欲望不是相互模仿的,而是堆成的。在吉拉尔这里,模仿的欲望整欲望是相互模仿的,所以才是堆成的。在黑格尔哪里,我是应自己而有欲望,我是我的欲望的根源,而且我需要别人来认可我。在吉拉尔这里,我只有在模仿别人之时才有欲望,而别人也是如此,我们构成了一个模仿的螺旋,它没有明确的根源。我们,作为观众,作为小观众的父母,变成了……玩具的玩具。价值的创造可以同时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严格遵守生产的经济法则,二是党模仿的欲望发挥作用时,随意发明一个用途而不管它是多么的没有用处。一个超级模特,就是一个把自己当成一个观念的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被人们当做一个挂念的人。人们想要以这个观念为基础去调节众人的欲望。可是,观念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正是这一点保证了观念的永恒性。因此,超级模特也是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的。在人类社会中,创造价值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人们产生某种模仿的欲望。这其中兼有萨特的影响:使人们产生欲望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处于清净之中的事物,是被模特穿着的、活了的、拯救了的事物。要激起模仿的欲望,要引发传染,就得有一个初始动力。人们所欲望的,只会是呈现在运动中的事物。人们所追求的,只会是已有某种动态的事物。未完待续,我饿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试着理解自己和关系里的微妙
  •     以电影为素材的哲学串烧,这种快餐文体已经被太多专栏作家写滥了。有积累的人反而不爱写,能找到本可读的也不容易
  •     很精彩,不用细读依然有味道。
  •     满眼都是萨特
  •     不是其所为,而是其所是,莫 库什勒
  •     很好读!核心是欲望的哲学 电影是辅助哲学理解的阐释渠道 每篇文章都可以启发通往更深层知识域的自主性
  •     通俗易懂,好看有趣。有空打笔记。
  •     好读,萨特、瓦尔特、尼采 有说服力
  •     使用电影来解释人心中最底层的驱动力——欲望。
  •     哲学与电影,很难说哪个更浪漫,仔细想了想,还是萨特最浪漫,很喜欢这一套轻与重文集,看了好几本了,每本都很精彩。
  •     推荐。提供了对很多经典电影的另一种从欲望出发的哲学审视。
  •     看不太下去
  •     他墮入慾望的三條咒語所構成循環:每次你慾求什麼就缺少什麼,你將衹能尋求解脫,你將繼續追求不可能實現的愉悅。
  •     看第一章的时候很喜欢,往后就觉得无味了。旁征博引。
  •     很好看,感谢某人推荐。哲学是门智慧的学说,我好像找到一个入口的感觉,期待新的发现。
  •     欲望是主题,理解欲望是目的。用哲学作为制作工艺,用欲望做竹签,把多部电影串联在一起,做成装一糖葫芦串
  •     全是金句…
  •     感觉并没有说出什么新东西,行文倒是挺有鼓动性,拉出一堆big names然后把理论和叙事扯到一起。就是有时候凹起理论来姿势很别扭,比如说把盗火线的相爱相杀凹成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碰撞我觉得是在是有点…那啥……比较适合看着玩……
  •     16年12月17-30日,时而深入,时而冗余
  •     一本讨巧的书而已
  •     抒情性,只能感受不能论证。
  •     萨特,黑格尔,吉拉尔,柏拉图,伯格森,德勒兹散布在各章里…啧啧对于电影剧情的哲学挖掘真的非常透彻,文笔也优美干练。普里奥尔用赏析电影的方式阐述欲望哲学,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有了电影的映衬,那些拒人千里的思想也显得亲切可感。
  •     电影的欲望
  •     主要看了运用基拉尔摹仿欲望理论的几章。
  •     还可以吧 最后一篇得讨论比较印象深刻 关于欲望和欲望的欲望
  •     还可以,虽然到后来有些翻来覆去。 哲学家把电影作为先在,用先在去理解先在,很难避免牵强附会,因为导演拍的是电影,而他没有一个先在。
  •     提到不下十遍的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     不是欲望的拥有者,而是欲望的化身。
  •     做电影分析的时候,如果所有的分析都能置换为对这个故事的文字形式的分析,那电影的自洽性就被忽视了,电影这一媒介的独特性也就被弱化了。
  •     电影与哲学的 结合,学到了很多哲学知识和影评技巧,很优质的书啊。
  •     非常棒的入门讲座系列
  •     翻译还是有点问题,叙述得有点过于糙跟简单了。
  •     欲望使人年轻(¬_¬)
  •     再次证明,不懂哲学。。
  •     这种分析反而消解电影本身的趣味了
  •     并不是很好看...
  •     打开更大的世界
  •     这种拿电影当背景材料,进而分析欲望的对象类型和运行机制等等的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引用的言论也都是哲学大拿,不同的思想也能撞出火花。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源自一系列讲座,远未面面俱到,可读。
  •     满眼都是可以奉为经典的金句。开头第一句就在为这本书定音(卖个关子,没看过的童鞋可以自己借来看。)我只想问在这个被作者誉为“屁股的时代”,人们可以赤裸裸地彰显自己的欲望(作为中国人还是没有那么开放吧,是私下的吧),那么有什么还能被我们算作隐私。作者应该来中国看看,他会发现很多中国人都在另一个时间纬度:无神论的时代,有八千万人呢。
  •     把电影当材料,拌上萨特,黑格尔,德勒兹,吉拉尔和柏拉图。算是善于征引和表达的类型,但并没什么很特别的分析,这点上齐泽克不知道比他高到哪里去
  •     屠书馆借阅
  •     Amazing
  •     译笔流畅,根植于一系列经典电影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对话,以哲学史上众多思想家论述“欲望”的思想为线索,夹叙夹议,阐释了电影故事中的欲望符号及其表达。有点意思,阅读时频频想起崔卫平的那本《迷人的谎言》,形式类似,这本更专注于某一个话题,崔卫平论述范围更广些。
  •     从来离别才是欲望的开始
  •     就是不提拉康哈,不如齐泽克淋漓尽致。
  •     欲望是美好的(生命!活力!运动!),大概这个意思。正视你的模仿,正视你的想受人认可。一切都在消逝,欲望从未远去。
  •     从欲望的角度用哲学解读电影情节,可以说是片面的,但是也可以说做到了导读里说的“让电影更深刻,让哲学更亲切”(虽然被剧透了很多部电影…)
  •     不仅将电影和哲学结合起来,而且结构缜密,文笔优美,逻辑清晰。
  •     总以为是本小黄书
  •     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看着看着就觉得.........不认真看看还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