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病,天知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108043160
作者:陈徒手
页数:51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
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真实面目,以及众多作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些强大而可畏的真实纪录,使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得以鲜活呈现,从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和风云变幻。
516页

书籍目录

善哉林斤澜
人证与史证王蒙
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
丁玲的北大荒日子
1959年冬天的赵树理
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思索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
浩然的历史场
严文井口述中的中宣部、作协琐事
林希翎女士
果戈理到中国也要有苦闷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联版后记

编辑推荐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修订版)》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真实面目,以及众多作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痛苦的心路历程。这些强大而可畏的真实纪录,使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得以鲜活呈现,从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阴晴圆缺和风云变幻。

内容概要

陈徒手,本名陈国华,福建福州人。1982年2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致公党中央机关、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供职于《北京青年报》。主要从事知识分子专题资料的收集,著作《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的中国文坛纪实》推动了国内目前的口述史研究。

名人推荐

历史是不可摧毁的,也不能抹杀,不能瞒,不能骗。还有历史会再现。以理性或感性再现在史书上,在艺术里,在真里或美里,不论戏剧或悲剧。果然再现了,就有震撼的力量,倒会是摧毁的手段。 在这面上辛苦工作的人,查档案,找资料,访人物。为真也为美,青灯黄卷,善哉善哉。 ——林斤澜 作家的戏剧性经历后隐藏着的是中国社会变迁史,也是人性的证明。陈君的文章就是当代中国的重要的人证。而且他的文章写得细,生动,材料挖得深而且常有独得之秘至少是独得之深与细,他的文章十分好读。读着读着“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至少是一点点风雷。 ——王蒙 读陈徒手的文章,眼里闪过一个个老先生们,会想起一句话:“安危显大节,琐事见性情”,只是,只是,更多的,是想起孤独。怎么也忘不了沈从文先生那封未发出的信:“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孤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望…… ——网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青年突击队》上演颇费周折,屡屡被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打乱,导演和演员们已经无暇去顾及剧本、角色问题。1955年1月下旬,全院组织学习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有关文件,并联系实际展开讨论。院内一些人把焦菊隐视为俞平伯式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把党委书记赵起扬看作“向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投降”、“压制新生力量”的《文艺报》式人物。 据内部印行的《北京人艺大事记》记载,4月16日刚刚请演员们初读《青年突击队》,不料又布置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政治学习,院里请来了杨献珍、孙定国、黄药眠等学者作学习辅导报告。5月底、6月初,白天举行报告会,晚上分组讨论。6月10日,全院召开反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动员大会,分组讨论报上公布的胡风反革命集团第三批材料及按语。就在这一天忙中偷闲,邀请老舍来剧组谈《青年突击队》剧本。 7月7日特邀当时北京建筑工地上著名的青年突击队队长张百发来剧院作报告,9日开始组织演员到建筑工地体验生活。谁知8月初全国开展肃反运动,剧院五人领导小组宣布,排练演出全部停止,转入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全院抓出一批历史上有问题的人,立案审查。 11月20日,肃反运动暂告一段落。在这前后,组织全院人员每天上午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关文件,进入12月又集中学习上级布置的《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历时一个多月。 很奇异的是,经历了大轰大起的一连串政治运动之后,政治上不断生长的激进引发了艺术上的无比热情。1956年1月28日至31日,剧院连续召开制订十二年规划的会议,初步提出在七年内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导演两人、演员四至五人、设计一人;在十二年内,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导演两人以上、演员十人以上、设计两人以上。 剧院对“国际水平”的解释是,其艺术作品、水平均获国际公认,享有国际声望。 总导演焦菊隐做规划说明时强调,在十二年内使我院的总体艺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首先要求做到作家成为我院最好的朋友,要争取作家乐意为我院写戏。 院长曹禺兴奋地表示:“一个没有性格的剧院,群众一定不会喜欢。树立我们剧院这一派,在十二年里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在这样气氛里,拖延近一年的《青年突击队》总算进入彩排阶段,1956年2月6日正式公演。在体验生活时,就听到建筑部门不少意见。上演后招待青年突击队员和建筑工地领导观看,收到的意见之多更使剧组一下子难以消化。


 人有病,天知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我看起这本书,还是因为在杂志中看到有写沈从文的片段,那么的落寞。于是就去找了这本书。此书我看了一半。因为实在没有看下去的冲动了。我很敬佩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文档,所以此书很真实。但是正是由于引用太多,文献堆积,形成考证的风格,有点乏味。因为其中的文献大多是特殊时期的事件,文献的行文风格,语句的引用,带着那个时期的特点,让我这种对那个什么不太懂的人,比较头大。总之,此书如果作为二次文献倒是不错,毕竟很多人不可能接触到原始文献,但是作为一名不想看专业书的人来说,原谅我吧~真的难以读下去。除了沈从文一段,以及老舍、丁玲等人的事情,知道了郭小川这个名字。其他的,我都不记得什么了~
  •     我第二次逛北大的时候,路过中国书店,就进去,这是北京唯一的好处,都是几十年的好书店。在书架上看上这本书《人有病,天知否》,最近不知道是看了哪个报纸,北青?还是新京的书评周刊,专门采访了陈徒手,名字很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到档案处大段大段抄资料。不像我们写东西,都是东看看西瞧瞧,很少有机会获得第一手资料。陈徒手没徒手,做到了。 我看了许多书,没有习惯写东西,这不好。我觉得豆瓣应该是我的一块阵地,以后多写吧,别辜负了自己,辜负了这些认真负责的作者。说说书吧,近年来陆续看了些反应建国后到文革期间的书,很多东西是触目惊心的,历史只有你细读了,才能明白它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时代越来越肤浅所在。这期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从维熙的《走向混沌》,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现在陈徒手的我也挺喜欢,因为给人震撼,震撼后有一种在那个人不人鬼不鬼时代的诸多无语,像极了我们滑稽的人生。我一一为大家说来。俞平伯被斗,周汝昌老先生的批判文章也骂过他,本来门庭若市的俞平伯家,现在也变得门口罗雀,他不得不感慨“交友寥落似晨星”,这点我也深有感触,淡如水的交往继续不适合这个诸事功利的时代。俞平伯去世前都在翻阅红楼梦,直到最后梦中大喊“我快要死了”。沈从文自己说,郭沫若对他不好,博物馆的很多领导对他也不好,让他一直很郁闷。有一次有领导来视察,馆长让沈从文做好接待,可是看到领导来,沈从文却赶紧溜了,原来来的是副市长吴晗,是他的学生,怕对他太客气,而且当年吴晗也曾经写过多封情书给张兆和,和老师算是“情敌”——可惜吴晗后来也被斗死了。沈从文震惊于曾经给予各项帮助的范曾翻脸不认人,说他已经过时了。种种滑稽,让这位老人无法忍受,所以他临死前会说,对这世界,我无话可说。老舍新中国从美国回来,投入了很大热情为社会主义创作剧本,可是后来味道变了,每个领导都在修改,最后改的四不像了,改的完全社会主义了。这样一个热情的人,躲不过风暴,受了一顿打,文人的自尊心一下子受不了,自杀了。这样的风气,我初在北京,也能感觉到它的传统依然在,人斗人的时代,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北京尤甚,每个人都能把简单的事搞复杂,每个人都有一套说辞,我们几十年在进步,但思想意识类的固有癖好,似乎变得不多。丁玲就更苦逼了,最后她不说话了,即使文革结束后,她去学校演讲,也是讲得很乏味,讲祖国好,还在台上高唱红歌,她的阴影太深了,每次给自己的仇人领导写信都在貌似真心交流的检讨。丁玲的老公陈明说,丁玲一直到死,都没有听到周扬道歉的一句话。周扬也不过是一个棋子,做了不少坏事,后来也被整的很惨。郭小川是一个单纯的诗人,但文革做什么都被搞什么,都被影射什么,结果他搞怕了,写信都是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崇拜,语气已经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保证书,他在艰难岁月挺过来了,党准备提拔他做文化部宣传部部长,结果他晚上抽烟不小心把枕头点着,他自己窒息而死,命运就是喜欢这样玩人。里面还提到扬州人庄则栋、汪曾祺,他们多少被江青喜欢,但那个时代又能怎样,他们良知,做坏事也有底线,文革后照样被清算。至于浩然,很多人不喜欢,但陈徒手里面讲的很多细节,让我们觉得原来浩然并不坏,他只是被这个时代给玩弄了。我看这本书,因为里面大量引用摘抄的材料,有时候觉得累,看到这些专家交代的诸多非人话,让人觉得很悲凉,但瑕不掩瑜,也许这就是作者要的效果。希望这个时代让知识分子说说话,其实他们很单纯,政治不要再玩弄他们了,知识分子一被玩,就玩得很分裂。你说这是谁的错呢?写于北京一夜。
  •     只是一点原文 沈从文的信件节选 “关门时,照例还有些人想多停留停留,到把这些人送走后,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百万户人家房屋栉比,房屋下种种存在,种种发展与变化,听到远处无线电播送器的杂乱歌声,和近在眼前太庙松柏林中一声勾里格磔的黄鹂,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就此也学习一大课历史,一个平凡的人在不平凡时代中的历史。很有意义。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那么就用这个学习理解‘自己之不可理解’,也正是一种理解。”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立此存照 功莫大焉
  •     2016年3月读毕
  •     病嘛!有痛感有痛感!
  •     不错的好书 值得购买 推荐
  •     好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
  •     材料整合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心境。也是有自己的特色。干货不是太多。文学性更强。
  •     朴厚动人。后来发现有书抄袭了陈徒手,愤怒。
  •     没读完,读过其中几章。对知识分子心境的描述,令人唏嘘。
  •     为那份令人惋惜的欲言又止和个人并不赞同的过分谦卑,还是扣掉一星。
  •     口述和文字资料非常翔实,郭小川部分有点失控
  •     说实话,内容一般,不如介绍的那么好,类似的书太多,陈徒手先生写的不疼不痒,类似人物简介,有点失望。他的另一本书《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 》我也买了看了,一个套路,没什么长进。看来写作功力仅此而已。如果当今的作家都是这个层次,我只能说“世无英雄,令竖子成名”,但近来我还是看到一些有思想的作家的,希望中国的作家们知道自己的责任,虽然是爬格子写字,但卖的是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字不配存在。
  •     知识分子无风骨,高压下难有直杆。还记得小时候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过对范曾的访谈,没啥好感,看完沈从文那篇,我真的无话可说。人有病,病由人来。
  •     在天朝,说真话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     在这种语境下面,反而是像陈徒手这样的文字比较有力量
  •     亮点不多,不甚精彩。
  •     “建国”后知识分子的窘境,写了百死莫辩,不写一样内心悲苦。好人坏蛋都做不得,真哩碧哩!
  •     生活在那个年代要怎么做才能不害人不被人害,遵守基本科学常识遵循基本人伦道德?
  •     似乎没什么震撼,有些掌故或可一用
  •     对了解一些史实有一定作用,但缺少深度的分析和思考
  •     看得出作者很下功夫,愿坐冷板凳踏踏实实收集资料。以事实说话,不求夸张,尽量不放入个人喜好。这种书少了。
  •     还有一颗星留给不能言的
  •     史料丰富,口述资料珍贵,但感觉缺少个人的评论与见解……
  •     唉。
  •     材料都指向揭露“人祸”的来龙去脉,真实而刺骨。
  •     这种书最好看了☺️☺️☺️☺️☺️
  •     部分有点冗长拖沓...总体还不错...
  •     随便看看,有一些以前在读书上看过
  •     人有病,天知否?谁有病!
  •     天若有其天亦老!
  •     那些个是非除了一风吹难道还有别的办法扯个明白?
  •     口述史料整理的很生动,可读性很高~~
  •     清代诗人赵翼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新中国的前几十年,真是国家不幸,诗家更不幸。文坛纪实,倒是原汁原味,冲击震撼,可惜文字泥沙俱下,不拒细节,枝蔓庞杂,难于卒读。
  •     乌合之众并非虚言,害群之马未必可信。#阅读#109/366
  •     2017第八本:参考价值很高的一本书,口述历史其实比文献更发人深省,只是不巧在心情的低潮遇到这本书,感觉更加悲凉。每个作家都很立体,作者很巧妙的在不同人物的篇章里尽可能多的加强了彼此联系的叙述,避免了偏颇。郭小川的两章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篇幅,非常宏观的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际遇,不夸张的说,仅此两章即价值千金,很多敏感问题只要细心都可以找到答案。最后谈点感想,很多叙述从76年就中断了,如茅盾在平反后批浩然"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写的很笼统,使我更加感觉到对于历史的兴趣,76到81的这失去的五年要更吸引我,很多大人物也许宁愿谈起66到76那十年也不愿说出76到81那五年的回忆吧…书中最悲剧的人物是沈从文和老舍,一个看清现实却无法脱离,一个信仰了一场烟火刹那芳华后便堕入黑夜...
  •     读完欲哭无泪,发人深省,中国的历史,中国人被玩弄。
  •     扒皮,哀毁,震颤,无语凝噎,满目的窒息感。最近常常因人最细碎的心路而由之喜怒,尤其见不得人迫于强制之下的委屈。最为触动的还是这群本应最敏感的人残留下的麻木
  •     文笔一般材料不少,作者看得出是下了苦功夫的但是缺乏整体的敏感度,也显得不够博学看看吧就是。
  •     其实归根到底不是病,而是蠢。病,可以治愈,但蠢可能就是一生的事情,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可以一发而无可收拾,乱人心性而无知是非。乌合与蠢,往往齐头并进,又所谓“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悲哉叹哉。
  •     记者作家写的断代史类型的知识分子书籍,依靠资料而不是只是口诉,可信度高,只是缺乏历史学家功力
  •     看了那么多纪实文学,第一次看哭。努力做个好人,风骨是个好东西。
  •     这本书的封面看起来好脏……有一天还以为是我自己把书弄脏了。 好书,而且写作早于近年的钱理群教授。
  •     记录文革时文坛中的人们受迫害的实际情况。
  •     人无病,人世间有病
  •     网购多年,只有三联的印刷与装帧从未让我失望过。这书的内容不必多说了,扎实,好看,都修订第三版了。
  •     49年后文坛差不多是祭坛也是酱坛。就算如履薄冰不断地跟得紧,在翻来覆去的形势下从审查的“主体”变为“客体”是很容易的事。
  •     中国文人运动简史,战天斗地 ,折腾几十年。丁玲,郭晓川部分尤其精彩。在我们向前进的时候,回过头去检视一下,不要忘了过去的伤疤!
  •     “讓沈從文震驚的是,寫大字報揭發比較厲害的居然是他曾幫助過的范曾。沈從文在一張大字報中用了八個字來表達觀後感:‘十分痛苦,巨大震動’。”
  •     谢谢作者!花了很多功夫的,找资料,找见证人,在那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为那扭曲的心灵、屈死的英魂。人有病,天地会有表情的。对于本书,我有一点缺撼,就是作者自己的语言少了点。又隐约有一丝恐惧:作者所找的证人,大都抖抖索索,诚惶诚恐,欲言又止,他们在害怕什么呢?他们害怕的,也正是我们恐惧的!
  •     谁有病?
  •     从作家入手来再现时代,有很多让人深思的材料,作者也能保持一个客观的叙述,但有些时候条理性不是很好,我得拿着现当代文学史的笔记对着读,也算是复习了。
  •     这本是近年来除了看诗集做的笔记做得最多的一本。一直偏爱讲那个年代的事儿。写知识分子在那个动荡年代的或坚持或彷徨或破罐破摔或顺应时势。哈哈,慢慢回味了一年多某些名人的选择,挺有意思呢。
  •     活学活用“新话”的过程不太容易……
  •     49年后文坛运动简史,一地鸡毛
  •     除了叹息,还能说啥呢?
  •     范曾此人,欺师灭祖,不得好死
  •     对中国当代作家了解的不多,所以这本书看起来真是吃力。很多篇章都是单纯的摘写资料,作为对中国近当代文坛不甚了解的人,这样的资料阅读意义不大。看完全书,也丝毫没有引发对作家们的兴趣,反倒坚定了继续不看的决心。这样的体制下,会产生怎样的作品?当每一个作品背后,原来不是先有故事而是先有政治正确,那还有什么阅读的乐趣可言。四九年以后,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前看《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里,提过延安作家的一些事情,和本书的有些叙事倒是可以连接上。比如周扬和丁玲,郭小川、王实味,这些恩怨和纠葛,伏笔埋得何其深远。还好,唯一喜欢得内地作家,从来都是边缘化人物,从未趟过文坛作协这滩浑水,何其有幸。
  •     蛮不错,但看多了没意思
  •     这几日连续翻看了几章,觉得能读书的日子真的很好。现在仍旧想不明白,大学的时候为什么没读这本书。
  •     不喜欢这本书。
  •     文人,大约都有一些大志难酬的愤懑,有些酸,但有史实,大略可读。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国文坛建国后的发展着实需要一番深思。
  •     关于现代作家49年以后的命运问题自己一直很干兴趣只是不知道具体看那些书,这是老师上课推荐的,听说口碑不错,还没看,觉得应该有收获。
  •     一段沉重的过去,记录了人是怎样一步步变成鬼,变成会咬人的狗
  •     沉重!
  •     对于过去的人与往事的历史性触摸,才能够让我们更感觉到生活的温度。知识分子在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何从何去?但愿这样一个时代永远过去了
  •     断断续续读完,前后接续不大上,访谈实录较多,宜作资料性参考,阅读缓慢
  •     诛九族骨灰都没了,说假话却要遗臭万年。但书里真实记录了知识分子的骨气算个屁,却总有人要坚守这个屁的气概。常读这样的书,总能时刻提醒自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