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208111035
作者:[法]路易·阿尔都塞
页数:440页

作者简介

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十六日,早上八九点,一个身穿睡衣的男子冲出房间,跑进巴黎高师的庭院,发狂地叫喊着:“我扼死了埃莱娜,我扼死了我的妻子。”
这出荒诞悲剧的主角即是名满天下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他是法国最具原初思想也最受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亦是“二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旗手,被誉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奠基人。
然而,所有的名誉与成就在这一天崩坍了——“阿尔都塞主义随着阿尔都塞一起死了”!而法院“不予起诉”的判决更引起了舆论的愤怒与声讨……
从悲剧发生到辞世的十年,阿尔都塞的晚年罕为人知。这部自传不仅深刻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更是凝结了哲学家整个人生的精粹:他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试图从内部记录、反思自己的疯狂,既详析了自己的成长、学习与研究经历,亦描述了当时的巴黎高师与整个时代的精神氛围。
这是一部自传,也是一部编年学术史,更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与罪责的惊世忏悔录。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法文版序言
来日方长
事实
年表
索引
译者后记

内容概要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常年执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32年举家迁回法国,1932-1936年在马赛上中学,1936年-1939年在里昂上高师文科预备班。1939年考入巴黎高师,因德国法西斯入侵而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国的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才获释。1946年重返高师学习哲学。1948年留校从教,任哲学辅导教师,福柯、德里达、巴里巴尔、米勒、朗西埃和巴迪欧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194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阿尔都塞达到了其理论生涯的巅峰,成为战后法国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患有躁狂性抑郁症,长期依赖于精神病治疗和精神分析。1980年,他因勒死妻子埃莱娜而进入精神病院治疗,被判定“不予起诉”。治疗期间,阿尔都塞仍坚持写作,撰写自传和哲学文稿。1990年10月22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生前出版有《孟德斯鸠:政治和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合著)、《列宁和哲学》、《自我批评材料》、《立场》等十一部著作,以及《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等重要论文。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遗著已有《来日方长(自传)》、《哲学与政治文集》、《精神分析论集》、《论再生产》、《马基雅维利的孤独》、《论哲学》等十余种。


 来日方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这出荒诞悲剧的主角即是名满天下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他是法国最具原初思想也最受争议的知识分子之一什么是能够去爱呢?就是拥有自我的完整性,拥有其“力量” ,不是为了取乐,或者出于过分的自恋,而正好相反,是为了有能力做出馈赠,没有匮乏和保留,也没有懈怠,甚至缺陷。同样,什么又是被爱呢?在背上用力的拍打,彼此招呼,从屋子的这头向那头召唤,欢笑,咒骂,说些污言秽语。 我在这群陶醉于劳动和叫喊、筋疲力尽的人们的世界里自由地往来。但如果我未曾这样有幸,我就必须出庭受审。而如果我出庭的话,我就必须答辩。 这本书就是我在那种情况下本该被迫做出的答辩。而我的全部要求,就是人们允许我答辩;请人们现在允许我做这件原本可能是履行义务的事。
  •     做了一万多字的摘抄,很感动,守林人外祖父一起的农庄生活,对身体的发现,对体力活动的感激,与妻子最早的相识,一生都在确认自己的性欲里做的挣扎。所有摆脱幻想的努力都是与对马克思的研究同时进行的。 是我的欲望引导我走向了马克思。对马克思的认同,对马克思的“改写” 以及,他对自己明晰严密的文风的自觉。 到最后认同 生命(对一个人文学者其实内核就是“历史”)是一个自然的历程。 认识到爱是自由,给予。 对斯宾诺莎的尊敬, " 提前预支",对各个提到的哲学家思想的细缕剖析,关于自己不退党,而反对党的位置,与朗西埃的争论, 有辩解。 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和卢梭 ,混有三者,只多了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 一生爱恨情仇,最终认识到 (我以为)生命不过是一个自然的历程。 “意识形态也是物质的存在” ,唯物主义的,但不是历史主义的。 没有尼采,没有救赎,也没有基督, 天主教的影响没有读到, 称萨特是耀眼光彩的心灵但写的不过是“哲学小说”, 赞赏福柯, 拉康和朗西埃的,后者写了小册子《阿尔都塞的课程》反对他,并且是从反对他开始。 反对任何开端, 认同斯宾诺莎,“从来都在人为的事实之中”。对意识形态的存在的坚持。 称社会主义不过是毛屎坑, 没有哲学上的老师,在政治上也几乎没有老师。
  •     作者:李公明关于自传,阿尔都塞在他这部《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蔡鸿滨译,陈越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中曾指出,如今任何自传都充满了虚妄不实之词,他认为“这是文学上空前堕落”,并表示自己“只讲实质的东西”(第168页)。对于读者来说,患上“自传警惕症”不是什么坏事,即便是对于阿尔都塞自己的这部自传。对阿尔都塞来说,他的“实质的东西”与他的写作动机、他对“事实”这个概念的理解、认定和围绕他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舆论有很深的联系。这部自传包括《来日方长》与《事实》两部文稿,回顾、分析个人的成长经历与思想发展轨迹,尤其突出的是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自己与母亲、妻子百般纠结的情感关系。自传以这位哲学家杀死妻子的经过拉开帷幕,然后讲述了在悲剧发生之后所面对的因“不予起诉”的司法判决所带来的“沉默的墓碑”,进而阐释了写作的根本性动机:这本书是必须作出的答辩,“我这样做别无他求,只是想掀起那块墓碑,把我所掌握的情况告诉每一个人,而不予起诉的程序却要把我终生埋葬在那块墓碑下”(第33页)。但是,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对其动机的解读却认为,“他被宣布不适宜申辩,就是被‘剥夺了哲学家的地位’,而这种最终失去身份认同,这种对再次变得‘不存在’的恐惧,看来就是躲在他的自传背后的驱策力。”(托尼·朱特《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第124页,林骧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5月)其实,对“不存在”感到恐惧,这不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他在自传里究竟是通过为自己辩解而虚构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格呢,还是通过故意贬低自己而获得推卸责任的同情?他是真把自己剥得赤裸裸呢,还是以“剥”作为更精心的遮掩?他究竟是否试图让读者感到难堪从而承认他有卢梭那样的勇气,进而获得赞誉?甚至他对女性的欲望,究竟是自然的勃发还是经由欲望意识的投射而自我暗示并刻意强调的呢?说到底,可能我们无论如何也难以舍弃的追问是:究竟他的真实面目是什么?他提醒读者:“下面的文字不是日记,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含弃其余的一切,我只想记录一些易于激发的情感所造成的冲击,正是这种冲击给我的存在打上了印记,并赋予它特有的形式:我就在其中认识自己,而且我想别人也能在其中认识我。”(第34页)这是否预设着对客观真实性质疑的反驳?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私隐叙事的真实性问题,我无意探究。但是在“阿尔都塞案例”中,在那块“墓碑”下遮盖的不仅是他个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制度的、意识形态的病态故事。他对于“某些暴力形态在我生活中展现的力量”很敏感并努力作出判断,他认为要理解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就不可能忽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存在(第35页);因此他声称撰写自传是对意识形态的、社会的问题和“那些或许与我们时代的某些人利害相关的机器”提出质疑和挑战(第34页)。对此,我不认为他是为了减轻个人的罪责而把公众的视线拉向政治的场域。对于我们而言,阿尔都塞所质疑与挑战的那种类型的意识形态机器更为庞大、幽暗、更能为所欲为,而公共舆论和民间力量的疾患更多、更无法胜任本应肩负的使命。可想而知,而且事实上已经不断进入人们阅读视线的各种残酷的命运个案,都可以加深我们对阿尔都塞为什么要写这份文本的理解。而更应该引起人们警惕的是,当接触到来自我们悲惨历史深处的类似文本如果明显呈现出精神疾患痕迹的话,或者感到作者自我剖析的真实性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能力从中挖掘出的确具有重要精神价值的东西呢?事实上,阿尔都塞是在清醒和理性的状态中开始这项工作的。1985年3月,当他决定要撰写这部自传之后,马上着手向朋友、媒体征集关于自己的各种资料、线索,“不管是只涉及事实或个人的,还是涉及政治或精神分析的。他的档案保留了为撰写《来日方长》而进行的全部整合工作的痕迹”(法文版编者序)。但是,作者强调“幻觉也是事实”(第86页)。应该区分的是,幻觉作为一种生理事实与幻觉中产生的“事实”内容。有几个重大的概念一直回响在整部书中。比如“死亡”,“在我童年的头脑里,就这样产生了死亡的威胁”,而他曾长时间地为想到母亲的死亡而惊惶不安,“仿佛我对她的死怀有无意识的欲望似的”(第39页)。又比如“恐惧”,他母亲终身受恐惧症的困扰(第55页),而这对他的成长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我的身体、我的自由,都屈从于我母亲的恐惧症的法律”(第57页)。甚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达到其理论生涯的高峰、出版了《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这两个使他成为最受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文本的时候,他仍然会感到不由自主的恐惧:“这些文字将使我赤裸裸地出现在最广大的公众面前”,“我生怕招致一场灾难性的公开揭露。”(第155页)与“恐惧”相关联的是“懦弱”:从来没有打过架,没有勇气面对肉体和生死的考验(第137页)。我们不应忘记,与“死亡”、“恐惧”、“懦弱”等概念的缠绕相伴随的是他一生摆脱不了的精神抑郁症。阿尔都塞强调自己的一生缺乏冒险精神,尽管他非常羡慕勇于冒险的人们。但是,1990年10月25日,德里达在阿尔都塞葬礼上的致辞却强调他的一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冒险:那些个人的、历史的、哲学的和政治的冒险,意味着寻求、试验和付出高昂代价,意味着超乎寻常的激情,“他的冒险是孤独的,不属于任何人”。他的“冒险”首先是思想历程上的,从天主教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他的思想探索在不同方向上的积极跳跃,多元性、穿越性和异质性构成思想的冒险特征。其次是在人际关系上的认知、聚合、分离、追求、碰撞,尤其是在母亲的阴影下如何建立自主的认同、如何在与女性的关系中建立爱与被爱的平衡,他正视内心矛盾和不惜一切心理代价追求超越的努力正是情感上的巨大冒险。还有就是在现实政治上他面对庞大、幽暗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器,表现出坚定的疏离和抗争勇气,例如在反对斯大林主义、批评党的体制和工作方式等问题上,坚持孤独的个人抗争。在阿尔都塞一生中,“爱情”所占据的位置和意义不是孤立的,而是生命体验的核心场域。他认为自己“学会了什么是爱:爱不是采取主动以便对自己不断加码、做出‘夸张’,而是关心他人……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第293页)。这是很通达的爱情观,但是他在交友中“储备女友”的行为却显得有点阴暗:“只不过为了防止有一天如果我的一个女人意外地离开我,或者是万一死去,我落得独自一人,手边连一个女人也没有。”阿尔都塞希望在极度强烈、充满情欲的感情高峰中去体验与女性的实际关系,因此他会“添枝加叶”地让感情不断加码,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在爱,来补偿对女性的胆大妄为和内心不安;同时还以想象的女人形象来维持这种不断加码的激情(第161页)。显然这是一种病态的偏执。他说生活毕竟还可以是美好的,虽然青春不再,但他终于感到了爱,感到从未如此年轻,“即便一切都快结束了”;最后他说“毕竟来日方长”(第293页)。那么,无论在青春情感上,还是在漫长的政治斗争中,我们真的“来日方长”吗?原文地址: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4/6/1138475.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前半段读得我自己都不由自主回忆起了很多自己幼年的许多事情...后半段真是带着八卦的心进去的 然后满是无奈地出来 ...
  •     没法做短评,某些时刻,我清晰地意识到我最想要的正是寻求证据,我不存在的证据,来确证我的毁灭(当然不是通过阿尔都塞这种路径)我非常敬佩他。虽然不明白为何我在读其他著作时对这个人的体认与这里完全不同。
  •     哲學的無能、巴黎的虛榮與文人相輕。
  •     您的孤独是有理由的,正如您的精神分析和对马克思的忠实也是有原因的。
  •     何其悲哀的一生
  •     先生的先生 陈越先生
  •     当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世人足够诚实坦率 TA写的文字一定是动人的 从女人的角度 我是百分百不会选择和作者这样的人长久共同生活的
  •     (旧
  •     先锋书店。
  •     一个罹患精神病的哲学家,在亲手杀死自己妻子却免于刑事责任后所写的自传.书中讲到很多心理学知识,看得我觉得自己心里有病,你心里有病,TA心里也有病.这个世界充满了病人.
  •     好
  •     一个从小缺乏母爱,轻躁,抑郁,胆小男人的“忏悔录”。
  •     非常感人,翻译也好。与《事实》对比,童年以至政治分析以前的部分太令人唏嘘,不禁怀疑,正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并没有俄狄浦斯情结,或许正是精神分析话语把个人询唤为痛苦的永远处于匮乏之中的主体。18章开始阿尔都塞把自身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归于对身体之存在的渴求,哲学分析里阿尔都塞言之凿凿无需追问起源的“科学”暴露为创伤修复的一种自觉“选择”。所以说啊!受抑郁所困的阿尔都塞终究没能在精神上返回外祖父的阿尔及利亚树林,“科学”也仅仅只能是想像性的整全。
  •     读了一半,哲学家絮絮叨叨的臆想。 没劲儿
  •     译文读起来有些地方比较别扭。但因为无法读法文原版,所以不知这是原文风格所致还是翻译的瑕疵。对于喜欢阿尔都塞的人来说,这部自传应该算是相当有学术价值。阿尔都塞自己在清醒的状态下从精神分析、哲学、政治等等层面回顾了自己的人生,他总体是在拥抱现实,没有任何开脱之念。
  •     “是的,毕竟来日方长。”
  •     “我为什么需要欺骗...我必须摆脱窘境,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玩弄手法的人...”,但“不要通过其自我意识来判断一个人”呀。“生活,尽管有悲剧,但毕竟还可以是美好的。” -.-
  •     古今中外男孩之间的游戏都近似
  •     我也想写这样一本书 用记忆中的事件来理解自我的心理结构
  •     爱,精神疾病,哲学,政治。一个来自外省的胆小鬼。在爱与革命中不断践行大写的“哲学”。马克思、弗洛伊德、康吉拉姆、拉康和福柯得以相聚。
  •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是个精神病人思维广,你老婆更胜一筹。
  •     终于有这本书了
  •     阿尔都塞喃喃自语的剖析自己的童年,对自己进行自虐式精神分析,在狂躁的幻想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思想发展、信仰转变;读罢再读《保卫马克思》,别有滋味。
  •     这本书里路易·阿尔都塞说“不要自欺欺人”,这到底是做到了么?
  •     挺好看的
  •     自毁的欲望,杀掉攫住自己的妻子(母亲),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存在,学会怎样去爱,而那时他已经六十七了。精神分析文本,有拉康福柯的边角料。而关于事实和起源,回溯与偶然,终究不得解脱。
  •     13年出版的书就有这么高质的ORC 老路易可以瞑目啦 http://pan.baidu.com/s/1o6s0TsQ
  •     活着即是死
  •     把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文本
  •     这本书有两部分,都是他的自传,内容接近。我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思想感兴趣,并且也和许多人一样对他和他妻子的关系有一些兴趣。不过,我早已经不再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有任何热情,所以这本书对我而言没有一开始那么有吸引力了。但是作为一本自传,它应该比许多其他人的要有趣的多。
  •     又回头来读这本书,阿尔都塞其实知道自己的辩护是徒劳,背负自己的罪垂死挣扎,不管如何解释都无法从杀妻的良心谴责中解脱,没有获刑其实是他的不幸,他缺乏了一个仪式来赎罪,这本感人的自传就成为了极端自恋者的内心独白,强迫自己诚实的回头看却无法到达真相,也得不到解脱,太可怜了
  •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或自认为理解的,这就是我完全不能主宰的,但我已经变成了那样的人。
  •     从杀妻的悲剧开始,梳理了自己的精神病史,最后归之于母亲给取的“路易”这个名字,这一僭越、取代了自己的不在场的他者,从一开始就表征了阿尔都塞的虚无、自我否定和毁灭的结局,带有浓浓的宿命论意味,这也是精神分析的特色。其中,涉及个人思想来源和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是传记最精彩的部分。
  •     鲁迅的某些东西和法左之间实在是有可对照思考之处的。
  •     一份拼命挖掘爹妈暴力的文档,一份西医西药不靠谱的血泪控诉。
  •     这是个悲剧
  •     索隐内容丰富
  •     死亡和欲望从小开始深深笼罩在阿尔都塞的童年,并伴随着他的一生,用精神分析学重新去看待自己的童年,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杀妻行为的辩护。
  •     本书主题:性、死亡与哲学。看完这本书,我整个人感觉很不好。以后,要离这帮色情狂远一些。
  •     文过饰非,乃是文人的第二重悲剧。
  •     躁郁不好治啊,住院真可怕
  •     分析幼年那段很有启发性。但是后面的,由于背景知识缺乏,跟不上节奏了。。。另外,这真的是自传吗。有的部分太戏剧性了。
  •     某个假期,无聊地混时间看的。那些偏僻、辽远、落后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居住。以为我离它们很遥远,看书拉近了距离。还有那些黑暗,让人不舒服的黑暗,人生的真相,也在书里面对。
  •     “你傻呀,即使你是在疯癫状态中下的手,你还是不能逃脱责任啊.....”原著译笔均佳~
  •     翻译很好,曾看过此译者翻译的戈德曼。原编者做的考订索引功夫相当扎实,注解也非常详实,着实不易。理论家写传记也会充满着术语,虽然不是思想性传记,但在某些细节里可以从大家的视角看见学术的荒诞不经。
  •     读哲学家的自传,来练练脑子,总是好的。
  •     好友做的书
  •     挺好看的。感觉圣安娜医院应该在法国文坛和高师具有同样的象征地位。
  •     拖拖拉拉发现都超期一个月。他不再仅仅是理论课本上那个冷冰冰的名字了。
  •     小时候迷过柏格森、迷过熊十力,后来想想他们其实挺像的。后来又迷过阿尔都塞,仔细想想,倒是没谁跟他相似。第一篇写的像个准备认罪伏法的死囚。全书没讲自己的神学研究,但看着看着就想起圣女大德兰之类的人物。阿尔都塞或许就是一个清醒的疯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