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

出版日期:2014-6-1
ISBN:9787549554013
作者:张新颖
页数:355页

作者简介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书籍目录

【上部】 一九四八~一九六五
[第一章] 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
[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第五章] 杂乱的工作,纷扰的事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战斗”和“抽象的抒情”
[第九章] 大动荡前:“临深履薄,深怀忧惧”
【下部】 一九六六~一九八八
[第十章] 大字报、检查交代、抄家、批判会
[第十一章] “连根拔除”前的日子
[第十二章] 湖北干校:迁移无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第十三章] “还得好好活在人间”
[第十四章] 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第十五章] “出土”时期
[第十六章] “一个健康的选择”之后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影像] 沈从文走过的路

内容概要

张新颖,1967年生,山东招远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韩国釜山大学交换教授(200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教授(2006年),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等多种奖项。
主要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精读》、《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沈从文的后半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专门百度了范曾其人,满眼赞誉,呵呵,中山狼在信奉狼图腾的年代自然是如鱼得水了。专门百度了范曾其人,满眼赞誉,呵呵,中山狼在信奉狼图腾的年代自然是如鱼得水了。专门百度了范曾其人,满眼赞誉,呵呵,中山狼在信奉狼图腾的年代自然是如鱼得水了。
  •     用现在的眼光回望1949年后的文艺界,可以看到为了迎合形势,投入“跟上时代”的写作,很多作家的后半生都因此“荒废”了。那些宏大叙事作品,留给后人的唯有叹息。当然,即使在写作上在发言上如此紧跟形势,也没有人能逃脱属于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文人注定的悲剧。这一波还在批斗别人,下一波就轮上自己了。在这样的对比下,反观沈从文的后半生,重心由“文学”移至“花花朵朵,坛坛罐罐”的后半生,在物质文化史和文物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不比前半生逊色。这不禁让人发问,这条不同于大多数同时代人的人生之路,是如何铸就的?一个弱小的人,又是如何抵御住时代的洪流的?张新颖在《沈从文的后半生》中,很详细地呈现了沈从文1948年直至去世这几十年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之路,大量书信的引用,让读者看到沈从文后半生中在遭遇每个波折变动后的挣扎自愈。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沈从文对时代有一种“隔”。他从来就不曾想过要用跟上时代的写作去换取当时政治的肯定,也从来不曾因被不公平的对待而情绪失控。那些年那么多信中,他的焦虑都集中在文物研究不能顺利进行了,自己身体不行恐怕坚持不到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等等。那份“忘我”是他不至于那么痛苦的根源吧。而他之所以有如此的韧性对抗挫折,面对冷落也深信自己研究的价值,我想,这和他在后半生的最最开始之时,在许多文艺工作者欢天喜地迎来新中国之时,就遭遇了巨大的精神上的痛苦有关。其实,在1948年年中,沈从文对自己未来的文学之路还是很有自信的。1948年7月30日,他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中写到跟儿子的对话:“是的,一定要努力。我正商量姆妈,要好好的来写些。写个一二十本。”他还在对话中评价了自己的书:“这书里有些文章很年青,到你成大人时,它还像很年青!”——用“年青”形容自己的作品,甚至相信十几年后儿子长大了,自己的作品还很“年青”,沈从文内心对自己在文学上进一步的期许可见一斑。但短短几个月后,特别是在北京大学“今日文学的方向”座谈会后,沈从文对自己的文学命运有了完全不同的预感,他在给一个青年作者的信中写道:“中国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传统写作方式态度,恐都得决心放弃,从新起始来学习从事。人近中年,观念凝固,用笔习惯已不容易扭转,加之误解重重,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搁笔。这是我们年龄的人必然结果。”几天后,他在本计划写续篇的小说《传奇不奇》文稿后写道“这故事想以无完成希望。”——这已经是迎接命定悲哀的心境了。而那时,他对未来的预估还是过于乐观。1949年1月初,北京大学就贴出一批声讨他的大标语和壁报,同时用壁报转抄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全文。政治的压力扑面而来,沈从文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感中,到1月中旬,他已发展成精神失常。同年3月28日,他选择了在家里自杀,幸好发现及时被抢救过来。在迎接新中国的锣鼓喧嚣中,沈从文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他想不清楚自己,面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骤变,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无助,他写信给朋友倾诉,甚至用写作的方式与《边城》中的人物翠翠交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是在做着一些工作:北大博物馆搬迁,他参与筹备布置陶瓷、漆器、织造等专题展览,他还完成了《中国陶瓷史》教学参考书稿。经过数月的挣扎恢复,1949年9月20日的信中对妻子说,“我温习到十六年来我们的过去,以及这半年中的自毁,与由疯狂失常得来的一切,忽然想醒了的人一样,也正是我一再向你预许的一样,在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做掉头努力,扭过来了。你可不用担心,我已通过了一种大困难,变得真正柔和得很,善良得很。”作者张新颖特别指出,不但要注意沈从文精神崩溃的过程,还要注意他从崩溃中恢复过来的过程。因为,沈从文的恢复不仅仅是变得“正常”了,而是从恢复中重新凝聚起了一个自我。“这个重新凝聚的自我能够在新的复杂现实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位置,进而重新确立安身立命的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沈从文的恢复不是向现实妥协甚至随波逐流,而是一种超越现实起落的“新生”。也是在精神危机期间,沈从文写下《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认真梳理了“工艺美术”这一领域在他生命中的绵长脉络。既然时代不允许他按照“有情”的标准写作,那么,把“有情”的心投入到历史文物研究,投入到这个自己从小就感兴趣的领域,也就是必然选择了。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沈从文进行文物研究,不是“逃避”,更不是“被迫”,而是一种在梳理了自己生命历程后的自主选择。“这个选择的因由,其实早就潜伏在他的生命里,像埋进土里的种子,时机到了就要破土而出”。1950年底,沈从文来到历史博物馆。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沈从文还经历了诸多起起落落,甚至遭遇来自外界的比1949年初严酷数倍数十倍批判谩骂。于是同时,工作不被理解认可,故人的背叛,被迫写检查都时有发生,但他的精神,再也不曾陷入如此的危机之中。他具备了一种能力,能将琐碎的生活与“有情”的精神世界隔开。而也因为他1949年就“遇冷”被“遗忘”,反右文革来临时,“幸运”地没有像那些1949年后依然“火”的作家那样沦为批斗重点,遭受更加难以忍受的身体上侮辱。他得以在“花花朵朵,坛坛罐罐”的世界中,专注与自己的研究,让生命与工作相互支撑,幸运地拥有了不曾“荒废”的后半生。
  •     为什么会读《沈从文的后半生》呢?第一,一直对研究人的作品感兴趣,无论是自传、他传、回忆、评述,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背后的原因,总令我着迷;第二,沈从文的后半生,纵贯“FY”到“CR”的全过程,这段历史,我感兴趣,而这段历史中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策略,尤使我感兴趣;第三,沈从文弃文从史,一般说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我由此想探究,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看完书(阅读过程中也是如此),一时间有些唏嘘,既为沈从文,也为从民国黄金时期走到“新社会”的学者、文人。这本书之前,我正在看一本关于民国八卦的《山河小岁月》,那里面涉及的人物,与《沈从文的后半生》里出现的人物,多有重合。于是在前一本书里,我看到一群学贯中西、机智多情的男男女女,在他们年轻的岁月里,活得尽情尽兴。而到了后一本书,还是他们,却“哗”地一下,老了、颓了、萎顿了,甚至死了!怎么上一篇还在送戒指定情、颐和园度夏、办客厅沙龙的漂亮人,接着就写检查、坐牢、挨批、投湖呢?生活的反转,让人怜惜。沈从文,既是他们中的一个,又与他们若即若离。年轻时的沈从文就比较边缘,他虽然好像什么事情都插着一脚,却永远是个跑龙套的配角——无论是在林徽因客厅沙龙里,还是与丁玲、胡也频的关系里。联系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沈从文因敏锐地嗅到时代转折的气息而精神极度郁闷,险些崩溃的事件,这个永远的'乡下人",确实有些不入流的敏感、谨慎跟固执。而这份因敏感而生出的对人、对事的疏离感,成为解读沈从文后期主动弃文从史的关键密码;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称得上救了他一命的护身符。我用了“主动”,是因为我觉得沈从文并非迫不得已的放弃,也不是鸵鸟政策的逃避,而是有意为之的选择。如果真的是忍痛割爱,后来至少有两次机会,他可以在官方的“敦促”下,重拾笔杆——有一次甚至是要他代替老舍出任北京市作协主席;但是他毫不动心地拒绝了。这个固执,跟他几十年前穷追张家三小姐,有着一以贯之的个性支撑,他认定的事情,很难让他改变。什么是他认定的事情?他的文字,不再适合这个新社会,再写下去,既讨个无趣,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何以看得这么清楚,比同时代的老友们,丁玲、老舍、巴金……都看得清楚?既有性格中的极度敏感,更重要的,是他的那份局外人的疏离感。别人说他的文章如何如何,换个粗线条的人,或许骂几句娘就可以过了,而沈从文不,他受到极大伤害,甚至记得一辈子。其实沈从文对自己文字的自信,少有人能及;而一个对自己创作能力如此自命不凡的人,说停笔就停笔,如非看透看穿而主动为之,实在难以坚持。而选择服饰、陶瓷、扇子……花花草草、瓶瓶罐罐的研究,其实并不突兀。这是沈从文一贯的爱好,是他发自心底喜欢的东西。当生活出现巨变,兴趣接替事业成为新的事业,也不那么令人费解了。如果说,在沈从文后半生的前半段,这个选择还多少带点跟着感觉走的意思;到了后期,沈从文得以保全性命,安然度过CR(虽然也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在生命的最后看到自己的价值被重新评估,这个选择已经成为他的生存策略,甚至生存哲学。这在他晚年赴美的多次演讲里,时有提及。活下来,就是胜利。这是不是,还是一个“乡下人”最朴素的价值观?不去评价这个选择,但我觉得,这个选择很有意义。在书末,张新颖有了这样一段话: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不仅对个体生命更有价值,而且对社会、时代更有意义,却也不只是社会、时代单方面所能决定的,虽然在二十世纪中国,这个方面的力量过于强大,个人的力量过于弱小。不顾哦弱小的力量也是力量,而且隔了一段距离去看,你可能会发现,力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强大的潮流在力量耗尽之后消退了,而弱小的个人从历史中站立起来,走到今天和将来。“这段话,几乎概括了我所有的感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范曾无耻之尤!王瑶、丁玲中枪。作者裁剪史料,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
  •     2017005这样详细而感触地走进沈从文的后半生。感于从文也触于笔者的心。那样一个时代和社会下,年岁渐长的沈从文可以说是备受委屈和折磨,却是以孤单的个体承担文学艺术和历史文物的传承,并从中思索感悟和进境人生。边读边写,甚是感动和崇敬。如沈老所说,文字联接历史沟通人我;情感跨过时空依旧如相晤对。
  •     「迫害感且将终身不易去掉」 「人生如此不相通,使人悲悯」 「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你回答我」 「世界变了,一切失去了意义」 「国家新生,个人如此萎悴,很离奇」 「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一切永恒。一切常在。而我和人的关系,却彼此在常动中」 「艒艒船」
  •     其实还行~就是书中长篇长篇的引用,原创的部分太少了,感觉自己像读了本《沈从文著作节选》......
  •     总要弄点浩然正气来——即使是一个随时准备逃家的男人(这一点参照老舍)——喂养读者,尽管还是尝到了难得的好味道。与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的沈从文章节对照读,与吴晗的梗,更有意思。
  •     应该可以说是传记性文学吧,很喜欢。
  •     应该是三星半的。关于沈先生的后半生,有影响力的是关于其的研究成果,还是他的个人遭遇呢?我想沈先生的后半生,依旧超脱于尘世,而活在了文字之间。
  •     非常值得一读的人物传记,作者的文笔不错,再加上翔实的资料,立场也客观,不掺杂过多的主观意愿,能做到这点就很不错了。
  •     睡前书。因为大量引文所以很好。
  •     看到最后,会哭。
  •     之前读过沈老的《古代服饰究研》,读完此书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波折与坎坷…这是怎样的一个生命啊!极度苦难的岁月都不曾让沈老落泪,家乡故土的一个音符却做到了;时代对他个人的一切不公都未曾激起他的怒火,学术和知识上的些许错谬态度却做到了…“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     极其喜欢沈从文
  •     看得直流眼泪~
  •     2016-11-19
  •     终于读完了,越到后来越悲,末尾流了泪,尤其看见青年沈从文的照片时。各位真的要诗酒趁年华。
  •     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历经磨难的、脆弱敏感的老人
  •     哭了多次
  •     多喜欢沈从文这个人呐。 总想起二泉映月这曲子来,一个人静静听是要流泪的。
  •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像年谱不像传记,作者是废了心血的,但独到之处还较少。
  •     去台湾参加诗歌研讨会时,主办者要求内地学者带一些自己的著作过去作为回赠礼。我是学生,也没有自己的书,就带了这一本想送给诗人。后来胆子太小错过了赠书的机会。会议结束后去宜兰参访佛光大学,随缘赠给了他们的图书馆。回忆起那场有些失败考试,转转兜兜,好多机缘也不太能讲清了。
  •     每每念及大师们一生坎坷如今都已不存便不禁潸然落泪。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安稳的年代,又究竟与多少在绝望至极中依旧隐忍与坚持的灵魂错肩。
  •     读出快感,写得真好。全书尽可能直接引述传主自己的文字,而不是重新改写的编排叙述,显得格外的真实可信,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用沈从文自己来理解沈从文吧。
  •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     “天边一星子,极感动。”
  •     不折不从 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 赤子其人
  •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     些许悲凉。
  •      - 1/16/2016
  •     被浪费的后半生
  •     从文老师折射出的是更多知识分子的垂死挣扎和委曲求全的付出。
  •     看到最后沈从文和张兆和1981年的合照,笑容纯真、幸福,再回想前面他受过的磨难,要哭了。“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再适合不过了。
  •     初读有读论文的不适感 读完只想轻轻地说声 "从文老师"
  •     看完之后很难过,个体太渺小了。
  •     不容易。
  •     文人的悲剧!
  •     断断续续看完了,很克制的记录,没看到太多煽情和刻画苦难的记录,谢谢作者。。真的觉得沈从文和Stoner很像,只是更加脆弱、单纯、富有天才。在暴风雨中依然能到找到几根救命稻草,然后把自己整个蜷缩起来躲在这几根稻草下面找到方寸安宁,很感人也很心碎。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张兆和比他思想进步很多,常常写信批评他的作品,看着很心酸,但是到头来还是小妈妈一直陪着他,也觉得欣慰了。星斗其文,赤字其人...默默流泪ing...
  •     一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位作家。
  •     一个混乱的年代,一群自我否定价值观的人。只有时间才能证明真理。
  •     全部的星 给沈老 真的很感动 感谢作者 写的很好 隐去自己 像是读沈老自传一样自然。
  •     令我对传记文学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令我对沈从文先生肃然起敬,令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追求
  •     只是材料的罗列,并未过多剪裁就已经如此震撼人心了
  •     读之前,想知道沈从文为什么从文学转到文物研究。读到文物研究以后……真是觉得自己太太太渺小了。
  •     「生命浮在这类不想干笑语中,越说越远。」 「时代的宏大潮流汇集和裹挟着人群轰轰隆隆而过。」 看到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真的,太难受了,整个人都很不好的那种。 看了八天。好久没用这么长时间看一本书了。
  •     读完很心疼先生。
  •     想起几年前,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张教授讲了一个学期的沈从文精读,感觉在书里看到了另一个沈从文。
  •     非常喜欢,有空写篇长文
  •     2015夏天,《沈从文的后半生》六天看完,沈从文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崩溃中的恢复少为后人所知,他呕心沥血的组织文化史研究更是给后人留下了丰盈的资产。沈先生为人旷达,明理,热忱,赤诚,待人接物也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选择。二十世纪的中国,个人力量被时代裹挟向前,无法抉择。但沈先生却以弱小的个人从历史站起来,走到了今天和将来。
  •     我反感郭沫若最主要的原因
  •     对沈先生在美国的那段演讲印象深刻。诸多的辛酸无奈,没想到身处其中的沈可以如此诚恳平静。今年打算读些没看过的作品。这样的书看得,沉痛潸然,又有什么用处。
  •     稍琐碎了些,对沈没有研究的人或不会感兴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