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童年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11721591
作者:王树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在生命开始的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只有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重新经历自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才能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和展现的是,人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身体的自我,一个是精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一颗精神的种子。这颗精神种子需要和身体一起成长,它所需要的养分,甚至超过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养分。因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父母,都应该懂得: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与认知发展以外,更需关注孩子心理与精神的发展,最终达成身、心、灵的合一成长!
而为了让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未来能够以完整的人格状态幸福生活,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寻找生命中那些曾经丢弃的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状态。
●头脑中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让我们与孩子永远生活在两个频道中,难以通过心灵之爱与孩子产生内在生命的连结,若想要进入孩子的内心,就需要先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
●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他不仅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到、触摸到的小身体。他的生命内部,同时带着宇宙所赋予每个人灵性的能量和信息。他犹如一组密码,承载了一个生命成长的全部资源,这使得婴儿的生命拥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精神和具有创造力的生命特质。
●孩子在0至12岁,甚至到18岁时,父母、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犹如孩子成长中的第二层皮肤——“心灵皮肤”,保护着孩子正常健康地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来建构自己内在的精神生命。
●成人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内在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只是大多数时候,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成了孩子成为自己的障碍。
●儿童的到来,就是需要我们透过他们天使般的眼睛,重新去感受爱从其中流出。倾听,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可以用心去正视对方,然后逐渐让爱在其中流淌。
●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土壤。父母没有心理的自由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父母没有安全感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制造了创伤。

书籍目录

目录
第1版序言 打碎自己的童年 孙瑞雪
第1版自序 走向生命的成熟状态
第2版自序 这五年
引言 连结生命,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
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探索生命,发现自己
第三节 对孩子说:“我们的生命连结在一起!”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连结滋养心灵的能量
第三节 对孩子说:“世界是安全的!”
第三章
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做自己的生命专家
第三节 对孩子说 :“你真的很好!”
第四章
连结孩子的生命力,体验生命之爱!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做自己的观察者
第三节 对孩子说:“我们爱你!”
第五章
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自己!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你是生命的舞者
第三节 孩子,你是完整的自己
第六章
两棵树的生命
第一节 孩子的世界
第二节 成人的世界
尾声 在经验中探索生命
附录 身、心、灵合一的成长体系
后记一 生命的连结
后记二 怀念母亲

内容概要

20年时间,是王树生命的一半历程,她却将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业之中。
1994年,王树已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在前10年的实践中她发现,存在于儿童身上的诸多问题,大多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投射,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潜心感悟。教育和心理两大视角,使她能有进一步的洞察:儿童身、心、灵发展的脉络如何;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样发挥;孩子如何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复制;教育者如何成为觉悟者……时至今日,王树觉得,以自己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道的领悟,已可带领愿意成长的家长和自己在觉悟的道路上一同探索。
创办靛蓝纪教育机构、举办家长学校与夏令营、写作本书,对王树而言,都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


 透析童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童年,永远是自己心里那道坎。或许美好,或许邪恶。孙瑞雪告诉你,要“打碎自己的童年。”肯.威尔伯在谈到“转化”这种人自我进化的过程时候说:转化,需要探索自我,深入观察自我,掐紧自我的脖子,直到窒息而死。转化不是一种信仰,而还要信仰者死亡;不是诠释这个世界,而是要转化这个世界;不是找到慰藉,而是要在死亡的彼岸找到永恒。《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接》是一本关于成人的书,透过孩子你去窥视我们如何变成大人,这是我的观点。只不过本书中,一方面在发现儿童的成长,另外一个方面,他在了解儿童的哪些方面不顺,造成成人未来世界的哪些不适当的障碍。编辑这样推荐本书:教育,从父母自己的心灵成长开始,一部帮助无数父母走出困境的开创之作,引领父母与孩子协同成长。  成长,不仅仅是对儿童而言,相信这个词汇将越来越多地针对成人。当越来越多的成人,内在有了成长的愿望的时候,他可能需要这本书作为一个支持,使他在打碎的时候,在痛苦的时候,发现曾经有人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将是一个安慰!关于作者,我们看看她的经历就知道,其实是一个成人的大孩子,好朋友。1995 年:同孙瑞雪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国际学校;2000 年:创立了孙瑞雪教育机构重要的教育研究、教学培训、家庭培训、教育咨询单位——北京心智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北京孙瑞雪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这也是王树从儿童心理教育研究正式转向成人心理研究与辅导的起点。  2004年:开始接受国际萨提亚学院、国际NLP心理课程专业培训,并根据多年的儿童心理研究,结合现代心理学方法课程,陆续设计了关于成人心理调适、家庭心理调适以及儿童心智成长辅导的实操性课程多年以来,都在探究我们的童年,这种探究形成了这本《透析童年-探寻成人和孩子生命的内在连接》。王树指出:为了孩子,大人们需要走上一条探索自我生命成长的旅程,回到每个新生命的出发地。我想,实际上,每个阅读本书的读者,都会去窥探自己的童年吧,试图来连接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从而在成长中感知这个,进而更好的转化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童年原有那种初衷的美好想法吧!
  •     有天晚上,小家伙大晚上闹腾得厉害,翻来覆去怎么也不睡,那几天本就心情极差,烦得不行时,在他屁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一下就哇哇大哭,事后很是懊悔。我想,很多父母都有失控的时候吧,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轻微的也许不至于构成孩子童年的阴影,而情节严重的就成了孩子永恒的创伤。《透析童年》就是给像我这样的妈妈准备的吧,一边想要做个好妈妈,一边多少会有点力不从心。王树是多年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也是较早将“爱与自由”理念引入中国的尝试者,全书围绕“连结”这个话题,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展开,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真正读懂孩子的内心,怎样进行心灵的对话,怎样给予孩子需要的爱。通常地,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侧面反映着父母的个性特点,最糟糕的情形是把大人的价值体系和标准强加给孩子,从而扼杀掉孩子的天性。王树倡导的方式是尊重孩子的自我,培养孩子的兴趣,无条件的接纳,鼓励和信任。满满都是正能量的词,于父母而言,却是挑战。父母本身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给予孩子健康的爱,所以在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成长一样重要,父母同样需要发现自我,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从而获得正确爱的能力。个人觉得这是本书较大的亮点。怎么说,对于全书的评价,只能说一般,可能跟我的阅读习惯有关,较为理性,重逻辑和数字,对煽情的文字不敏感,甚至是反感的。我认同作者关于“爱和自由”、“心灵对话”、“尊重自我”等等诸如此类的理念,但不喜欢她过于感性的用词,所举案例或者说故事中用单字的称呼也很不习惯。也许从心理治疗师的角度,这更容易深入人生,遗憾的是,我难以接受。所以,非常讨厌每一章开头部分的“在宇宙之光中诞生”,我引用一段:“男人,用白色长袍包裹着健壮的身体,悠闲地躺在树下的摇床上。女人,被如海水般的兰缎包裹着柔软的身体,优雅而宁静地编织着。孩子,被光围绕着,一身洁白,让你永远想不到的黑。”不知道其他读者会有怎样感觉,我着实是非常不喜这种风格。童年是一生中非常特殊的阶段吧,于我而言,童年中一些破碎的记忆片段,一直影响着以后的生命,那些创伤是永不能磨灭的印记。因着这些记忆,我曾一度不想要小孩,可如今他还是到来了,对于他的期望,并不是说以后要多成功,有多大成就,我只是希望他在任何时候回忆起童年,都能感觉到爱意和温暖,而不是像我一般,除了温暖,还有着伤痛的痕迹。读这本书,只是想在妈妈这个角色上,能做得更好。幸好,还是有所收获。
  •     看过了太多的育儿书,对育儿书也挑剔起来,这本《透析童年》却非常不同,孙瑞雪在序言中也有提到,如果说其他育儿书是在“技法”上下功夫的话,那么这本书是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来自生命的连结的层面下功夫,讲述的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正是孩子入园季,我们家孩子也即将要上幼儿园了,当初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和身边的小婴儿一样,只知道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幸好我在恰当的时候一直努力学习如何做父母,而看着身边的很多父母从来没想过如何当父母的问题,延续着他们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把孩子交给老人,我总是感叹,有时候跟他们说,也会遭到反对。但是我欣慰的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是否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引导孩子成长,已经能够通过孩子的行为看出来了。而当我看到《透析童年》中很多让人心酸的案例,作者也总能分析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不恰当的教育,真是希望更多的父母在当了父母之后学习如何当父母,而不要自以为是,或者不以为然。作者通过六个章节来阐述自己对养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连结孩子的生命力,体验生命之爱……这几个章节中多次提到“生命”,这是一个比较宏大的词语,作者是如何精心编织属于“生命”的故事呢?首先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来看待,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生命成长规律,而我们父母需要付出的是爱和安全感,而我们大人因为心灵中缺乏温暖、喜悦、安全与满足,出现了爱无力,我们需要做的是自我成长,以及给予孩子做够的爱。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身、心、灵成长体系,虽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究这个体系对于自己是否合适,是有有用,但我还是赞叹作者在这方面持续的努力,也可能已经引领很多个家庭和孩子在成长中找到了生命的连结,让他们的生命不再枯萎,而是丰盈起来。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同事推荐读的,感觉和孙瑞雪的“爱与自由”理念上一脉相承~ 不过,深度上差了点。。。
  •     这是一本很多人推荐的书,只可惜,我个人感觉一般。作者似乎想通过反例让人反思,却不知道这种描述方式,让读者觉得压抑。我是越看越觉得不愉快。当然,这种不愉快不影响我对本书的认同。书中太多关于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的描述和剖析,非常精彩和到位,指导性也很强,是一本值得去阅读和思考的书。
  •     没有期待中的金刚怒目,甚至没有菩萨低眉。有的只是文不对题,羊头狗肉。被《打碎自己的童年》这一序言给忽悠了,原想乘势掏心掏肺一次的……
  •     再没有人像王叔那样,认识清楚孩子和大人的差别了。
  •     被微博营销给忽悠了就买了,内容有点水,不太符合听上去很深刻的标题。无非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孩子的心理发育,然后拿冥想那一套身心灵的东西“升华”一下,顺便推荐作者自己开的幼儿园。随便看看还行,治愈内心什么的还是算了,而且这书都再版了,居然还有文字语法硬伤,太不上心。
  •     观点并不新颖,已是自己平时所想的,但能总结起来,并找到出口且符合自己教育方面的观点。
  •     这本书我一个小时不到便看完了……干货较少,都是那些为人熟知的基础理论。个人觉得作者水平不如武志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