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文化 表演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11226341
作者:富晓星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本书分别从城市空间、家庭空间、商业空间三个空间维度的细致描述,展示东北地区男同性恋群体在历史、地理、婚姻、家庭、情感、行为、交往、娱乐等方面的全景生活。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导论
第一章研究缘起与分析框架
一、同性恋研究:人类学的“禁忌”?
二、空间—文化的讨论
三、研究方法
四、叙述框架
五、界定“同性恋”:一个引子
第二章人类学的同性恋研究
一、20世纪上半叶:游离于医学科学的边缘
二、1960—1980年代:历史一文化建构成为关键词
三、1990年代至今:酷儿政治及未来发展走向
四、中国本土的同性恋研究
第二部分城市空间、符号和情欲
第三章“点儿”的形成和变迁
一、“点儿”的形成
二、城市空间和性:一个分析的框架
三、“点儿”的变迁
第四章空间与文化:一个人类学的思考
一、人类学的第三空间
二、符号空间
三、活动区域的空间表征和框定
第五章时间设置:交往模式的古今关联
一、历史—社会的宏观观察
二、市场经济、空间与性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家庭空间、责任和权力
第六章生育家庭空间:婚姻形态
一、中国语境下的双性恋群体
二、婚姻形态
第七章生育家庭空间:责任与权力的思考
一、对父母的责任
二、对妻子的责任
三、权力视角中的妻子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商业空间、网络和性别
第八章商业性服务者的网络:女男和男男视角的比较
一、男男性服务的已有研究
二、性服务者入行方式
三、性服务场所的分类
四、网络空间:男男性服务场所的“蛛网式”结构
第九章公共空间中的男男性服务者:性别表演和艾滋病风险
一、公共空间中男男性服务者的组织特点
二、男男商业性服务中的“表演”实践
三、艾滋病风险行为及预防干预策略
第四部分小结
第十章结论
一、作为“公领域”的家庭空间
二、作为“私领域”的城市空间
三、作为情感和身体消费的商业空间
四、表演生产文化表征的“第三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内容概要

  富晓星,2010年1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应用人类学(公共卫生、志愿服务)、社会性别等。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之社会动员项目及全球基金(Global Fund)、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美国家庭健康(FHI360)等机构资助的国际项目共10项。在《人口研究》、《开放时代》、《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还参与撰写了《人类学概论》、《艾滋病学》两部教材。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人类学的同性恋研究  相较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来说,在人类性行为尤其是同性恋领域,人类学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如文学和历史)。长期以来,“同性恋”在人类学史上是一个“禁忌”的研究命题。鲜有人类学家敢于将异文化中的人类性行为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阵地,而少之又少的人类学家有勇气去研究被高度污名化的同性恋行为(Joseph M.Carrier,1986)。同性恋研究作为性(Sexuality)研究整体的一个分子,被人类学家戈登伟泽(Alexander Golden weiser)形容为“性的另一个秘密”(Another Sub Rosa Aspect of Sex)。本部分将对人类学的同性恋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理论综述基本上按年代展开,以欧美文献为主。当然,性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人类学研究和医学、性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笔者的写作策略是,先以历时的角度先对相关理论和思潮做简单介绍,然后重点论述人类学的关注视角和发展状况。这样的写作策略既是铺陈的背景需要,又为我们理解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整体视角。  一、20世纪上半叶:游离于医学科学的边缘  1.本质主义对Homosexuality的观察  1.1医学  20世纪初,性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医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参与性的研究和治疗事务。根据社会学家马丁(Karin Martin)对1900-1950年性的医学文献的研究显示,医学科学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有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1903-1925年,在这一阶段,性(Sexuality)不是完全独立的领域,而是和性别(Gender)一起受到控制,医生更感兴趣的是偏离的性别行为(Gender Behavior)。第二次浪潮是在1934-1942年,医学科学(而不是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什么是道德的性、什么是偏差的性的发言权,性开始与生物学同义。医生成为决定哪些行为是该禁止的,哪些是该允许的权威。他们通过一系列测量,不仅可以诊断性逆转的症状,而且判定何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Karin Martin,1993:248-254;Jennifer Harding,2000:11)。医学科学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由性别偏离和缺陷引起的病态,并利用其合法性介入了社会控制的领域,并作为统治话语一直活跃到1950年代。  ……

图书封面


 空间 文化 表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次回家,我的几个小时候好友相继结婚。在28岁的大背景下,似乎结婚是无法逃脱的一种宿命。问及原因,好友好不回避:“就是完任务呢。”富晓星博士的著作《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在书的封底谈到:“人生如戏。表演是同性恋贯穿人生历程的重要生活方式,他表现为眼神在城市空间中的表演情欲,直觉性的营造情境的能力在家庭空间中表演责任和权威,以及性愉悦实践在商业空间中的表演消费。它将‘空间’和‘文化’有效的连接起来……”从我的几个童年好友的结婚理由来看,他们也无外乎在表演。当年纪大限将至,活在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的现实人生中的时候,所有的表演都是必须的。我并非认为作者的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是想说,“表演”这件事情,其实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其实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人即政治。”我们是活在一个无表演不能活的世界之上。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一定看过他的两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一部是《花样年华》,一部是《春光乍泄》。眼神暧昧与情欲写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是表演的内容,确实有所不同而已。在一个由主流价值观被异性恋定义的社会中生存,同性恋只是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表演。从这个角度而言,身为一个同性恋,确实比异性恋更多的要参与表演,甚至有时候演的出神入化到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了。作者深入了中国同性恋非常现实的语境,深入探讨了“形婚”、“同妻”、“MB”等问题。做了非常详实的文献资料梳理以及访谈、田野等。可谓下了苦功夫。本书在以下几个地方做的相当出色,值得同性恋亚文化研究者以及同性恋人群自己来研读。1. 沈阳乃至东北的同性恋空间的形成、布局以及衰落。如同学者赵鼎新的研究那样,作者通过访谈与田野来总结沈阳城的“点儿”的空间想象。2. 从同性恋的生命历程来解读同性恋。曾经同志网站飞赞网有人写过一个帖子《同性恋的人生结构》来大致总结同性恋一生的会遇到的问题。作者从同性恋的出道到衰老(结婚)等探讨同性恋的人生历程,比李安的《断背山》更加直接的给出了自己对于同性恋一生的看法。3. 中国语境中国同性恋的爱与罚。这包括孝与婚姻。作者直接对话已婚同性恋、同妻,甚至老年已婚同性恋等,作者通过不同处境、人生历程等来直面同性恋的人生难题。4. 同性恋少数人群的研究。在同性恋中,还存在一群“少数人群”,那就是MB、异装癖等。这些人在媒体上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成为人们猎奇的地点,但是作者笔下却将这部分人还原为普通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苦难与生命困惑。可是我本人作为一个同性恋,当我自己所处的群体被当成调研对象,而且我自己有更加深入的代入感,我的不够长的人生也几乎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于同性恋本身进行探索。对于我自己,对于跟我一样的人,我充满了好奇,并且也非常想要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作者作为一名女性,异性恋,似乎在很多问题上无法体会到我这样的同性恋的切肤之痛。绝对不是批评,我想,如果作者继续这个话题的研究的话,尤其是以人类学的学术思维作为研究入口的话,我希望未来能看到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1. 深入到文化语境中,东北文化中的同性恋,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中的同性恋有何不同?这些又如何反映在“空间”、“消费”、“表演”等同性恋文化与人生结构之中?2. 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对同性恋文化的冲击到底有哪些(尤其是从生命历程的角度)?是否会存在年纪较大的同性恋仍旧活在从前的生活方式中?如果他们也迅速转向网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主要动力有哪些?3.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而言,同性恋的“表演”在不同的阶段有何不同的特点?除了作者文中提到的传统束缚之外,新的交往关系与交往模式之下“表演”会有什么特点?4. LBS技术兴起之后(如Jack’d软件等),作者讨论的同性恋的“空间、文化与表演”又会有什么新型问题?最后,如果作者能看到拙文的话,我想问问作者,您在书中几乎没有谈到“爱情”。请问您做了如此多的访谈、田野,见识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很多同性恋之后,您如何看同性恋的“爱情”这件事?生活不同于做学术、写论文。虽然我们都清楚,深刻的看清楚一件事情与解决一件事情的能力并不相关,但是身而为人,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人生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却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确认现在,从而我们在未来才会活的更加坦然,也更无悔。因此从终极意义而言,生活与做学术一样,都要脚踏实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之上。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对于中国同性恋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好书。感谢作者。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书中最后得到的结论的结构敲出来如下,希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来读。结论:一、 作为“公领域”的家庭空间1. 隐性“婚”是对制度婚的策略性实践和文化性适应二、 作为“私领域”的城市空间1. “点儿”为同性恋的行为、情感、身份的流动建构能动平台2. 改革开放为同性恋群体提供空间设置的意义分类3. 市场经济扩展同性恋群体互动的空间类型和数量三、 作为情感和身体消费的商业空间四、 表演生产文化表征的“第三空间”
  •     这本书算从开始看到看完,期间一直断断续续,这回用了一天时间把它过完。在看这本书之前是在看魏伟的《公开》,所以忍不住会将两本书比较的想法。魏伟的思路在于身份,整个脉络都是建立在1990年代出现的(男)同志身份之上,从认同最后一直到运动。这本书其实试图放在更大的时间线索里面,所以更愿意用“同性恋”,许多交往内容在1990年代之前都和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但我认为,这构成了此书的一个模糊点,就是身份究竟摆在什么位置。中国大陆在1990年代以来形成了这种身份,那此书的论述并没有给予此事独特的关注。作者试图放在更大的脉络里面做的话,以后可以详细对比一下身份的独特作用。身份形成前的表演和身份形成后的表演有什么不同?这中间的进程是自然而然的吗?其次,书中论述中国家庭观念,以《孟子》等书的原文做例子,这种做法有待商榷,毕竟日常生活和经典作家的作品还是不同的。最后,是关于阶级视角。使用公园的,使用浴室的,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同性恋本身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所以阶级视角是有必要的。---------------------------------以上所述其实不能算是本书的问题,应该说是阅读带来的思索,对于未来的研究是一种思路。本书对于眼神的论述堪称是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在缺乏制度化的社会背景中的独特前后台运作。
  •     下午拿到书,粗翻了一下。书名三个词的关系和作用我也有和教主类似的感受。地缘学缘关系,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是空间。作者给我的最初感受是意欲说明点儿随城市现代化的扩展,但是或许是论文时间抑或报道人所知的影响,有的地方稍显单一。例如谈到清末以来点儿从方城内向西的扩展,以及和杂八地之间的结合,与“时尚”相向的关系,以我对谋克敦历史的粗浅了解,也多少知道方城东小河沿一带诸种游艺、坤书之流行,以及诸如八卦街、南市一带这样声名影响或许不如北市那样兴盛的杂八地。这些似乎可以更多地丰富整个城市的图景。比如作者略点一下的FX广场一带,无疑LY市场的建立对FX广场和NH西门,甚至LM一带的影响很大,但是考虑到这里与南市的距离之近,其中是否有扩展的因素在? 而历伪满至20世纪80年代城市东、西两侧大型乃至超大型工业区的布局,以及它们独立王国一般的意义在作者的叙事中较为模糊,以至到了20世纪8、90年代,给人感觉似乎整个城市的相关空间与表演,依旧还停留在旧满铁附属地及方城之内。这或许有不得细说之处,但多少让人感觉遗憾。尤其我无凭地赶脚铁西20年来历经的巨大变革,与书中一些现象的生灭之间,或许会有些关系。当然,书中也有很多细节丰富了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比如BY公园、ZS公园一带等等。作者近于拓荒的工作也无疑是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为此无疑要向她致敬。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次回家,我的几个小时候好友相继结婚。在28岁的大背景下,似乎结婚是无法逃脱的一种宿命。问及原因,好友好不回避:“就是完任务呢。”
      
      富晓星博士的著作《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在书的封底谈到:“人生如戏。表演是同性恋贯穿人生历程的重要生活方式,他表现为眼神在城市空间中的表演情欲,直觉性的营造情境的能力在家庭空间中表演责任和权威,以及性愉悦实践在商业空间中的表演消费。它将‘空间’和‘文化’有效的连接起来……”
      
      从我的几个童年好友的结婚理由来看,他们也无外乎在表演。当年纪大限将至,活在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的现实人生中的时候,所有的表演都是必须的。我并非认为作者的这个结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是想说,“表演”这件事情,其实是贯穿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其实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人即政治。”我们是活在一个无表演不能活的世界之上。
      
      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一定看过他的两部非常有名的作品,一部是《花样年华》,一部是《春光乍泄》。眼神暧昧与情欲写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是表演的内容,确实有所不同而已。在一个由主流价值观被异性恋定义的社会中生存,同性恋只是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表演。从这个角度而言,身为一个同性恋,确实比异性恋更多的要参与表演,甚至有时候演的出神入化到内化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了。
      
      作者深入了中国同性恋非常现实的语境,深入探讨了“形婚”、“同妻”、“MB”等问题。做了非常详实的文献资料梳理以及访谈、田野等。可谓下了苦功夫。本书在以下几个地方做的相当出色,值得同性恋亚文化研究者以及同性恋人群自己来研读。
      1. 沈阳乃至东北的同性恋空间的形成、布局以及衰落。如同学者赵鼎新的研究那样,作者通过访谈与田野来总结沈阳城的“点儿”的空间想象。
      2. 从同性恋的生命历程来解读同性恋。曾经同志网站飞赞网有人写过一个帖子《同性恋的人生结构》来大致总结同性恋一生的会遇到的问题。作者从同性恋的出道到衰老(结婚)等探讨同性恋的人生历程,比李安的《断背山》更加直接的给出了自己对于同性恋一生的看法。
      3. 中国语境中国同性恋的爱与罚。这包括孝与婚姻。作者直接对话已婚同性恋、同妻,甚至老年已婚同性恋等,作者通过不同处境、人生历程等来直面同性恋的人生难题。
      4. 同性恋少数人群的研究。在同性恋中,还存在一群“少数人群”,那就是MB、异装癖等。这些人在媒体上出现的时候一般都成为人们猎奇的地点,但是作者笔下却将这部分人还原为普通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苦难与生命困惑。
      
      可是我本人作为一个同性恋,当我自己所处的群体被当成调研对象,而且我自己有更加深入的代入感,我的不够长的人生也几乎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于同性恋本身进行探索。对于我自己,对于跟我一样的人,我充满了好奇,并且也非常想要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作者作为一名女性,异性恋,似乎在很多问题上无法体会到我这样的同性恋的切肤之痛。
      
      绝对不是批评,我想,如果作者继续这个话题的研究的话,尤其是以人类学的学术思维作为研究入口的话,我希望未来能看到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1. 深入到文化语境中,东北文化中的同性恋,与中国其他地方文化中的同性恋有何不同?这些又如何反映在“空间”、“消费”、“表演”等同性恋文化与人生结构之中?
      2. 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对同性恋文化的冲击到底有哪些(尤其是从生命历程的角度)?是否会存在年纪较大的同性恋仍旧活在从前的生活方式中?如果他们也迅速转向网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3.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而言,同性恋的“表演”在不同的阶段有何不同的特点?除了作者文中提到的传统束缚之外,新的交往关系与交往模式之下“表演”会有什么特点?
      4. LBS技术兴起之后(如Jack’d软件等),作者讨论的同性恋的“空间、文化与表演”又会有什么新型问题?
      
      最后,如果作者能看到拙文的话,我想问问作者,您在书中几乎没有谈到“爱情”。请问您做了如此多的访谈、田野,见识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很多同性恋之后,您如何看同性恋的“爱情”这件事?
      
      生活不同于做学术、写论文。虽然我们都清楚,深刻的看清楚一件事情与解决一件事情的能力并不相关,但是身而为人,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人生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却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它能帮助我们确认现在,从而我们在未来才会活的更加坦然,也更无悔。因此从终极意义而言,生活与做学术一样,都要脚踏实地,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之上。
      
      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对于中国同性恋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好书。感谢作者。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书中最后得到的结论的结构敲出来如下,希望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来读。
      
      结论:
      
      一、 作为“公领域”的家庭空间
      1. 隐性“婚”是对制度婚的策略性实践和文化性适应
      二、 作为“私领域”的城市空间
      1. “点儿”为同性恋的行为、情感、身份的流动建构能动平台
      2. 改革开放为同性恋群体提供空间设置的意义分类
      3. 市场经济扩展同性恋群体互动的空间类型和数量
      三、 作为情感和身体消费的商业空间
      四、 表演生产文化表征的“第三空间”
      
  •     扎扎实实的材料和理论
  •     感谢我的姐妹老猫提供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欢迎您的随时指教!只是我现在马上就当妈了,行动多有不便。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fuxiaoxing@126.com.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     对gay和同性恋的称谓讨论,点到即止,没有展开,有点遗憾。提出城市空间、家庭空间、网络空间作为载体讨论同性恋的分析框件,比较新颖。
  •     女性调查微观男同群体着实不易
  •     对于gay觉醒阶段来说是很值得阅读的一篇论文。对我这样的老GAY它的价值就非常空虚了。为什么文中提到的观点我都懂。吐了一口老血。现在同性论文,也许更应关注gay的运动、权利和法律完善。期待学界突破。
  •     非常好!从地理空间,到家庭空间,到商业空间,到符号空间,到网络空间各类型都谈到了。尤其喜欢讲gay的眼神那段,一个眼神的田野data就能串出好几个理论家关于眼神的学术讨论,这个要学习!
  •     看得自己略微有些 自我认同的感觉了- -..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行的无知:读了小半段哭笑不得,感觉里面的意思,脱掉各种理论和概念的外衣,不仅照样能讲而且讲得会更清楚舒服……也就看看学术史和访谈
  •     俺也觉得理论多了爱情少了,有点遗憾
  •     做了挺多工作,空间理论的使用也蛮好玩的,不过感觉还是差一步啊,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提到恋,而是从头到尾都有一种隔膜,真可惜……p.s.访谈记录我都默默地用东北腔读了一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同性恋话题的地位在我国应该仅次于文化大革命了吧。但不是你不面对就不存在了。本书作者敢于涉足这鲜有人关注的的群体,勇气可嘉。虽然我不是专业搞社会学人类学的,但是作为一般读者,大致都能看懂,并且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很多这个群体的人也希望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觉得社会的发展应该就是人和人有越来越的理解和包容性吧。希望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本书是个很好的途径。
  •     翻过,眼神那章理论分析的不错啊。。室友看我拿着这本书还以为我又坠入了啥邪门歪道,人家只是看着玩啊看着玩。。空间视角很有意思,另外符号互动理论近期补一补。
  •     太多概念性的东西都太模糊了
  •     蛮厉害的,某种程度上。
  •     不甚熟悉社会学的范式以及伦理规定(都列了城市分区了还用A市……怎么看怎么好玩),不过作为题目的“空间”要素和“表演”要素都很有趣,而关于“中国同性恋的后殖民情境”这个点最有启发,可惜作者木有展开论述。有意做出历史的纵深感,但是在搞文化研究的看来,这种处理太过简单,仅仅停留在“不同”的新旧二元对立上,并未更深入的分析。“互联网田野”是个蛮好的提法,但是在文中仅仅是一个余论性质的补充,并未能与文章主部很好地统和起来。
  •     国内第一个涉猎者,独一无二。
  •     哈哈哈,早就看过了哈。
  •     很伤感
  •     哈哈哈,出版印刷好差。作者假设了性工作者=男同性恋群体,因此就一直在性行为的讨论中丧失了感情的关注。
  •     作者是人类学博士,做了非常详细而认真的田野调查,对于同性恋群体一些特有的语言和群体生活的环境做了非常好的阐释!
  •     呵呵,当然是作者现身啦,哈哈哈。
  •     理论梳理非常清楚,问题意识也很明确,不过貌似少了一点关于“情感”本真性的探讨。
  •     非常感谢作者的萌签名,其次本书对于敝人了解男同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公共空间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是什么都能看的特别懂
  •     field work做得不错,但理论衔接比较牵强。
  •     材料还挺有意思的 就是结构有点散
  •     精致。
  •     非常扎实,看出作者的严谨和良苦用心~~
  •     先批出版社,排版、字体,甚至作者的各种输入错误,好像完全没人管;基本是只有“性”没谈“恋”。作者对空间的讨论还是有点奇怪,并且对空间性三元辩证法的讨论有点问题;第一部分比较有意思,后面的就多多少少听说过了……不过还是要给四星!这种研究让我做是肯定做不了的……
  •     作者是我很熟悉的老师,从博士论文到专著出版,探访多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一手资料,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知识做了深入细致透彻的分析,很多见解令人印象深刻。推荐大家阅读。
  •     难道是作者现身了?
    谢谢您的辛苦工作,我看这本书看的非常沉重啊,确实还是非常解渴的一本书。
    还有就是,本人也是同性恋,如果可以的话,很想跟作者进一步交流。
    如果您愿意的话。
  •     内容详实,分析深入,一部“同性恋群体面面观”式的人类学作品。但对于“空间”的使用流于空泛,对诸空间(同性恋群体认同与聚会的场所、信息技术所支持的虚拟实在、成员围绕亲子或夫妻关系互相角力的家庭)之间貌似连贯的分析似乎仅有空间之名而无空间之实,从这个角度而言,所用“空间”一词似乎并非严谨的概念工具,而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一系列隐喻,其本身就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定义。由此,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反思,作者赋予“空间”以类似“社会事实”的规定能力,这一理论取向是否颠倒了符号互动与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而勒费弗尔的空间学说与其说为作者的空间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不如说是用一种略显玄虚的方式合理化了视角上的不统一。并且,作者的某些阐释仍把同性恋视为一种稳定的人格,这种本质主义的嫌疑似乎与空间的先在性脱不开干系。
  •     数了下,涉及A市具体情况的部分占全书的不到1/3。我只能说是一部很好的理论梳理和罗列的研究。如果说这是一部社会学研究,我就认了,可惜作为人类学研究,民族志部分都是不合格的。既然提到空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据我所知,A市有很多男同性恋买房子同一个小区,甚至同一栋楼。那么这个算不算?还有男同性恋聚集的麻将档,这算不算?作者提到文化,A市除了所谓秧歌还有易装之外,还有啥呢?一群基友组合起来打dota这里面算不算?作者提到表演,男同性恋的生活是展演,是表演,但是无论群体内的歧视还是群体外的偏见,亦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表演/展演作者都描述得很单薄。对于中国的男同性恋研究,至今都还是不扎实,不深入。此外民族志主干都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亲,作为一个受过人类学专业训练的人,访谈能反映出多少东西,您还不清楚么?
  •     各种专业名词让人无法直视,比较感兴趣的是对于东北沈阳同志空间变化的勾勒和描述,看到了和西南片区不同的侧面,
  •     第二、第三空间理论套上还是蛮鸡肋的。
  •     看完。有时间迅速写一篇短评。
  •     最精彩的是眼神的论述的部分
  •     主要用Lefebvre的空间和Victor Turner的“社会戏剧“来论述的?我觉着对空间的分析还是挺有significance的……但真的,这个题太大了而这书太薄了。
  •     填补领域空白,论述有趣,但建立在访谈基础上的研究不够靠谱,最后也没能深入。
  •     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也收集了很多劲爆的故事,但标题的这三个关键词是否能统领全书,或许还可以继续探讨。感谢送我书的人~~~
  •     作者亲笔签名,给盖的卡通小章甚萌!!!
  •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中肯评价!!问题的确都提到“点”上了,切中要害。在我调研的那个年代,虽然也不久远,但互联网还没有如今这么灿烂,而且互联网只是我想论及的一个小小部分,或者说是展开未来研究的一个引子,当然这是在新媒体新技术这个大背景下,对于同志社区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选题。感谢您的建议!其实,您提到的“爱情”问题更触及我的心扉,我虽在文献综述中提到人类学很少关注婚姻中的情感生活,认为自己在书中可继续进行这一层面的探讨,但我的确也流于表面,并未从“主位”视角深刻体会到爱情甜蜜、痛苦与抉择的两难。您的建议启发我在这一层面继续进行探讨,而且我目前在做的“老年男同的口述史项目”或许更能建立代际之间的比较,体会情感生活的时空意味。总之,非常感谢您认真阅读此书,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您多交流!
  •     d669.1 f361
  •     人类学的新观察
  •     各种恭喜啊。还有圣诞快乐。随后我给您发一封邮件。
  •     严谨不失趣味,但我的知识基础实在薄弱啊。。。T-T
  •     其实作者的表达能力成为了理论阐发的些许障碍,理论和经验的衔接应该用更顺畅的文字来链接,否则就会给人一种生硬感。空间因素在各个部分嵌入的轻重不同,丧失了结构完整性的美感。这些是不足。欣赏之处在于干货里的许多细节描绘很精彩,可能这是人类学的优势。
  •     言之无物的典型代表
  •     田野调查确实做了不少,但故事还是故事,理论还是理论,讨论面面俱到却又都浅尝辄止
  •     三星半吧……排版不好啊……光明日报出版社招我去做排版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