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演员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5027035X
作者:[美]朱迪丝·韦斯顿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没有不会“演”的演员
只有不会“导”的导演
.......................
※编辑推荐※
500余位导演的幕后导师 好莱坞顶级推手
朱迪丝·韦斯顿 告诉你“导戏”的艺术
她教出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
《荒野猎人》——助莱昂纳多拿下小金人
《鸟人》——让老牌明星迈克尔·基顿重返一线
《美错》《21克》——制造戛纳影帝哈维尔·巴登、威尼斯影帝西恩·潘……
★全球畅销十余年,启发无数导演的经典实用教程
★掌握演员心理,在片场实现高效沟通
★深入开掘演员潜能,注入角色灵魂
★从剧本分析到选角排练,每一步皆给予精确指导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导演的案头必备书,好莱坞明星导师朱迪丝·韦斯顿在书中分享了自己三十余年的授课经验,深入解析了导演和演员在合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的片场保持头脑清醒,向演员提供精确、细致的指导。同时,书中列举了导演经常遭遇的困境及对应措施,帮助你搞定难以沟通的大牌演员,掌握好激励演员的尺度分寸,避免陷入反复重拍的尴尬境地。书中所介绍的剧本分析方法、排练技巧,从选角到拍摄的一系列准则,不仅对于导演具有指导作用,对于演员及编剧而言也能打开视野、激发灵感。
本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十余年,已译为德、日、西、韩等语言,被世界各大影视类高校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列为指定读物。
.......................
※名人推荐※
“你教我的东西都非常有用!万分感谢!”
——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代表作《荒野猎人》《鸟人》(奥斯卡最佳导演)、《通天塔》(戛纳最佳导演)
“每当我走进片场,就会想起朱迪丝教我的东西。每当我开拍一个新项目,我就会复习跟她学习时所做的笔记。每当我进行排练,我就会采用她所教授的技巧……我没有进过电影学校,我所做的就是坐在朱迪丝的课堂上,用心学习她所说的一切,然后开始动手拍我自己的电影。由衷地感谢她,和她为我做的一切。”
——艾娃·德约列,代表作《塞尔玛》(提名奥斯卡奖最佳影片、金球奖最佳电影导演)
“我参加了朱迪丝·韦斯顿的一个研讨会课程。在课上我了解到一个关于角色的关键点。她认为所有好的角色都有一个贯串线,这个理论认为角色都有一个内在驱动力,一个不断追逐的占主导地位却不被察觉的目标,一个挠不到的痒处。这个说法让我醍醐灌顶。”
——安德鲁·斯坦顿,皮克斯工作室核心人物,《机器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导演,《玩具总动员》编剧

书籍目录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结果式指导与快速修正
第二章 时刻当下
第三章 听与说
第四章 演员的选择
第五章 内心结构:转变、时间、贯串线
第六章 演员的资源和训练
第七章 剧本分析
第八章 选 角
第九章 排 练
第十章 拍摄
附录A 指导“天生演员”:儿童和非职业演员
附录B 喜剧
附录C 动作动词和意图清单
参考片目
参考书目
引文来源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朱迪丝·韦斯顿(Judith Weston),国际知名的导演与表演教师,多年来在洛杉矶开设独立的工作室,讲授“指导演员”“剧本分析”和“排练技巧”等课程,同时,也向导演和演员提供影片筹备阶段的私人咨询服务。在过去三十年中,朱迪丝指导了大量杰出的电影人,包括连续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得主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为奴十二年》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以及大批在独立电影节和各大电影奖中崭露头角的新人。另著有《导演的直觉》。
夏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居北京,就读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兴趣包括电影哲学、电影表演、艺术理论、语言学、精神分析等。


 如何指导演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如何指导演员》这本书读了没多久,便让我想起和朋友那个关于陈伟霆演技的讨论。当时因为工作关系,我正在负责一部陈伟霆担任男一号的电视剧营销,而我的这位朋友是陈伟霆的粉丝,她拼命的向我安利陈伟霆的好,彼时我对陈伟霆并无特别偏好,在我眼里他不过是一个长得好看的偶像剧演员,如果不是职业关系我大概也不会去看一部由他主演的“偶像生活剧”,直到她强行的向我灌输一种观点——“陈伟霆在这一拨新生代的小生里头,是突破了类型化表演和面孔局限的佼佼者”,翻译一下,就是她认为陈伟霆的演技还不错。我打了个激灵,忽然非常想知道这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出身、拥有十年影视表演经验、博士课题做的又正是明星研究的朋友是如何看待演技这个问题的。毕竟“演技”好像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但娱乐媒体也无非传播了一些“演技派”、“偶像派”、“偶像实力派”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界定,尤其是对时下“颜好即正义”的小鲜肉们,讨论演技从何下下嘴?于是在那晚你来我往的微信聊天中,她大概讲了讲在这一拨包括了港台CEPA协议之后内地化的明星、韩国回流明星以及内地本土小鲜肉的新生代小生里,陈伟霆的可期。毕竟不是什么论文,没什么系统论证,她的寥寥数语我如今也只记得几个印象深刻的点:第一,大多数偶像剧演员的面孔都有某种局限性,这就像大家常常感觉到的,不管某当红小花或某小生,换成古装、民国装还是现代装,都好像只换了衣服,连表情方式都差不多,而陈伟霆表演见证了一个没有类型边界的面孔,这不仅是说他出道以来尝试了几乎没有重复的、极大跨度的角色,还有他“换身衣服就是另一个人”的从“邪魅”、“狂放”、“乖萌”、“正派”、“变态”之间风格的无缝切换。第二,没有表演套路。陈伟霆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携带学院派身上那种精确、不出错的表演习惯,而是依靠镜头感和节奏感,这种偶像剧演员格外需要的“灵光”会让人觉得自然。(所以偶像剧和正剧天然依赖的表演方式不同,所需要的演员类型也不一样)第三,在陈伟霆的表演中,角色>自己,这位上镜头性极佳的颜值系,个人风格并不抢戏,表演中不会让人有强烈的陈伟霆印记,如果不知道怎么理解请自动带入姜文和文章。当然,她进一步说,陈伟霆的表演仍然是有毛病的,但基于以上几点,她认为陈伟霆的表演空间相当可期,她期待在一部部更有挑战性的戏中,看到一个彻底打破表演边界陈伟霆。这种印证方式第一次让我感觉到陈伟霆有可能是个不错的演员——偶像剧的演员一定意味着无法谈论演技么?并且相反的,那些在我们日常经验中“演技高超”的代表一定是值得称赞的表演么?也许我们可以想想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傅彪出演的“戏中戏”,那段说着“全国人民都补钙了,还没来得及给美国人补钙”的瞬间泪流满面又瞬间恢复正常的表演,电影似乎以反讽的立场映射出了一个演员迅速的入戏出戏,但这难道不是在大众娱乐媒体塑造下的某种“演技”?尽量科学的看待“演技”,使得演技这回事可谈论,这是《如何指导演员》将带给读者(尤其是并不从事导演行业的读者)的一个非常形象和具体的使用攻略。本书作者Judith Weston堪称好莱坞明星导师,她通过讲授“指导演员”、“剧本分析”、“排练技巧”等课程,指导了大量的优秀电影人,这本书本意用于给“身处困境的导演”提供一本指导和训练演员手册,而对于不打算以导演为生的人来讲,这本书就像一个有意思的印证,它就像一个“陈伟霆们和文章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演方式”的证明。拿这本书极力抵制的一种导戏方式——“结果式指导”来说,这种“通过描述导演追求的效果,即最终想要的视听效果,来塑造演员的表演”,比如“你可以演的更XX一点吗?”、“可以再用力一点吗?/可以再放松一点吗?”、“这个角色这个时候感觉很难过/高兴/失落……”、“当她跟你说没拿到钱的时候,你就表示生气”诸如此类的指导方法,难道不是我们在大多数已知晓的导戏方法中最司空见惯的方式吗?作者认为这种笼统的、缺乏可行性的概括性指导,不但将贬损演员的灵气、信心、敏感度,还将带来艺术性的堪忧——“当你提出空泛的要求时,最坏的结果就是得偿所愿:司空见惯的兄妹关系、陈旧老套的恶棍角色、演员夸张造作的演出、刻意设计的喜剧时刻、勉励而为之的幽默感,演员之间毫无互动,演员与角色的台词或处境也不融合。”这是不是听着很耳熟?这恐怕就是我那位朋友关于陈伟霆的第二点论证里的反面例子吧,越是学院派出身越难避免演戏过程中的套路,而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被指导方式相关,尤其是以戏剧表演为基础的训练方式,规范的台词训练,可能使得节奏、气息、语调的正确性极高,但也相应规训掉个人的天性和创作灵光,方便进行类型化角色的输出,如果在后续的市场化过程中慢慢养成一种自己的“范儿”,那问题就更严重了,此处请自动带入N位教主——“在(演员)脑中一直有个细微的声音讲述着潜台词:‘我够性感吗?’或者‘这样够愤怒了吗?’当演员只注意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演就变得过于自我而做作。”但显然这本书的重点不是苛责演员们,反而传达出职场系列中类似“没有差的员工只有不会用人的老板”那样的价值观——“没有不会演的演员,只有不会导的导演”,并提供一些是激发演员灵光的具体攻略,而这些做法倒是和我们日常经验中好导演们所做的努力不谋而合。比如用动词代替形容词、用事实分析代替心理分析、用描述性语言代替判断性语言——“剧本内阐明的背景事实、可以从剧本中推断的背景事实和事件,以及让背景故事的骨架变为血肉丰满的再造世界的、充满想象的背景故事选择——是充满魔力的”。这和侯孝贤信奉的“冰山理论”工作方式何其相似,这是个有趣的事情,因为你在阅读这些不管是体验派还是方法派的指导方式时(实际上作者很懂得辩证法),会按图索骥的发现,作者描述的那些值得褒奖的调教方式,正是我们了解的侯孝贤、王家卫、希区柯克、伍迪艾伦和李安们。对了,我的确是在那晚的聊天以及此后本书的阅读中,重新审视了陈伟霆的形象,而不久前,他就被让•雅克•阿诺看中去演《铁木真》了,很难想一个港范儿的、眉眼清秀的男生怎么去演一个风餐露宿的草原霸主,而从本书的其中一章《选角》来看,也许被让•雅克•阿诺选中,谈论陈伟霆演技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些。
  •     《如何指导演员》这本书的作者朱迪丝·韦斯顿来头不小,但很惭愧,在看到本书中的介绍之前,对这个名字确实没太多了解。她有哪些成就很多评论里都写过,这里无需更多引用了。反正是个狠角色,嗯。所以最初只是带着对内容本身的好奇翻下去,于是欣喜地看到了这位从业数十年的前辈,是怎么从自己的角度把表演行为和指导表演的过程,一点点剖析出来。甚至有些结论或者劝诫,和笔者本人在实际中总结出来的想法相当接近。感觉这是最近看到后浪出版的电影书籍里,最值得读读的一本。虽然是理论书,书本身的阅读感倒比较顺畅,没有太多这个派别那个体系来令人心生敬畏,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概念本身假如不能产生简化阐释的作用,就一定会造成更多杂音。那么还不如暂时抛弃掉所谓“精准表达”的执念,先引起受众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即便只是对演戏这件事感兴趣的影迷,看她把表演中产生的各种心态细节娓娓道来,也多少会感觉有趣。只是段子不算太多,想广泛收集一些诸如“《瑞典女王》里嘉宝那个传世的特写只不过是放空的表演”,“《码头风云》中白兰度将女主角套在自己手上是失误后将错就错的伟大设计”之类的传奇故事,可能这本书不太能满足。说案例总是更轻松的,但学习也不能完全为了轻松,发现现在一些做讲座的人,就是靠讲故事混时间,最后结尾得出一个也没人能反对的结论。由于一些原因,多年来一直有大量接触非职业年轻演员的经验。大多是学校剧团内的成员,他们对表演是有兴趣的,但表演本能则千差万别。有的会试图去理解台词中的逻辑重音,有的只是本能地去完成台词给的任务,也就是说从中学的“分角色朗读”状态中并没走出来多久,有的比较在意自己的情绪是否得到释放,而有的会因为看过太多刻板式表演(比如瞪眼、张嘴、晃头),而机械地锁死了对角色进一步接近。我本人来说是比较愿意和演员慢慢从聊故事,聊人物前史去切入到表演细节里的,但现实经常是,时间成本不够多,演员主动意愿不强(即便态度可能很好),最终往往必须编排一些粗浅的动作,让他们对应台词一起背下来。简单说就是真的吼过了,跳过了之后,凭借这些形而上释放出来的感受,反而会让演员有成就感。而感受返回到他们自身时,悟性高的人可能有些更深的体会,他们会自己主动调整动作细节,再争取不被细则束缚,找到更合适的内容。而稍微懒惰或拙朴的演员,保持在这个动作序列内,至少也能传达出基本的表演信息。而连台词都不能完全背下来的演员,也就无法再做更多要求了。所以那时切身心得就是,体验抑或方法什么的,这些都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但是技巧和沟通都是需要的,不能模模糊糊的去讲一堆戏的意思,最后就只是依赖演员的天赋去塑造角色。扯远一句,好像在我们的文化大环境里,对工业精神的尊重从来都相对欠缺。尤其在艺术领域,大量被神话被歌颂的都是貌似无师自通的天才,天生就该吃这碗饭的牛人。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组成金字塔底座部分的人员,其实需要的是对业务本身的了解,通过合理的训练以达到精进。表演这个看起来虚到无法量化的工作,就更加是以“不可说”的状态传达着。似乎真的也看不到有谁归纳过导演到底应该如何准确表达他的意思,甚至如何对演员表演部分进行修正。所以大部分影视剧花絮里最爱拍的,就是导演自己上阵演了一遍,“照着这个来”。在《如何指导演员》中,朱迪丝排出了很多“指导”本身的行为准则,以及这背后的道理。她明确表示“再演用力一点”“他一说什么什么,你就生气”都是排练中的禁语,她说“演员要能原谅自己的失误”她说“演员宁可往放松地往错了演,也不要时刻紧张去想着怎么演对”,关键的是,作者似乎是从更高的角度去勾勒了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演员要充分信任导演,反之亦然。如果演员不能在内心深处相信导演给自己的指示是正确的,或者是有效的。他就会分心来观察自己演得好不好,而当他一旦开始“观察”,这种痕迹自然就会破坏表演整体感。从我看来,演员就好像一个蒙着眼睛走路的人,导演的指示是他唯一能信赖的东西,三心二意就会走歪。再套一个模式,或许有点像心理医生和治疗对象,但双方目标不是治愈心理的问题,而是二人合作把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合理人格放置到演员体内,让他人认可。无论如何,排除文本的基础,每场表演最终就是只属于导演和演员之间的默契。导演一定要掌握和演员沟通的技巧,这样给戏的加分会非常明显。当然有很多伟大的导演是重视画面调度多于关注演员的,也会有一些出色的作品,那么不是要依靠演员自身的素质,就需要一位出色的副导演了。朱迪丝还在一章中反复强调演员的“倾听”是很重要,还引用了摩根弗里曼的一句话:“我认为如果你有表演的天赋,那一定就是倾听的天赋”,这也是个人在实际中有很直观感受的一点。排练舞台剧时,演员非常容易在说完台词之后,自然而然进入一种“嗯,开始准备我的下一段台词了——嗯,快说到了——嗯,说完了,该我了”的状态。这还是好的,更差的演员会有点“无事可做”的样子。虽然从视觉盲点来说,观众习惯于聚焦在说台词的人身上,所以台上搭戏的人只要不是特别走神,通常破坏力不强。但那个气氛是不对的。而且仅仅是因为对方说完了台词,而接那句台词,则又变成了任务一样的表达。所以在关键的一些戏里,我会要求演员主动把内心的活动写明白,要求他们默读完之后,再接上自己的台词,这是个笨办法。但效果立刻不同了,那些台词稍稍更像是演员从身体里发出来的一样。这只是粗浅的一个应用,从更高的要求来说的,好的对手在导演看来不是“两组表演”,而应该是“一场戏”。认真的倾听会让对手更感觉到尊重,让团队表演凌驾在个人演出效果之上。而这也需要演员对表演本身的足够重视。这样让人能频频点头,又不止停留在表演本身,而让人能看到关于沟通和交流的段落还有很多。反正可以细品。
  •     文:写不长▼多年前,曾经看过一篇电视剧,叫做《红旗渠的儿女们》。里面大腕云集:陈思诚、段奕宏、李光洁、王宝强,以及汤唯,当时他们都是崭露头角的新人。汤唯成名后,有些粉丝返回来追这部剧,认为她演得很出彩,但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汤唯饰演的大学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不是因为她演得好,恰恰相反,汤唯一出场我就出戏,总觉得演得别扭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在我看来,当时的她作为新人演员,表演方面自信不足,用力过度。因为印象在先,再看《色戒》中的汤唯,有一种蜕变成蝶的惊艳:那个曾经在镜头前手脚拘谨的女孩子,几年后的演技达到国内演员难以企及的高度。之后,汤唯的每一部作品我都看过。客观而言,我认为她近几年的表演已经回到业内的平均值水平,即使备受好评的《晚秋》也是如此。盛名之下,惊喜不在。我不是汤唯的铁粉或黑粉,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电影《色戒》中,汤唯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固然重要,而李安导演准确到位的指导和激励,使得她的表演有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最终向众人展现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汤唯。很多导演说起特效、视听语言、剧本都能侃侃而谈,却对表演几乎是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如何与演员有效沟通。虽然北电等专业影视院校的导演系开设了表演课,也不过是蜻蜓点水,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技术研究方面,而忽视了对表演的学习和理解,或许他们认为表演是演员自己的事,与演员沟通则是副导演、执行导演份内的工作。这也许是中国影视业最好的时代,资本大量涌入,缺什么也不缺钱;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很多没有专业积累和学习能力的人,阴差阳错地开始执导电影。当他们在现场面对演员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蠢而不自知,常常因为自己的指令没能在演员这里得到良好的执行而大发雷霆。我真诚地建议他们看看这本《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把它作为案头必备书,不管何时翻开,相信都会有所收获。▼后浪引进的这本《如何指导演员.导演的必修课》,从如何指导演员、了解表演本身、演员的选择和训练、拍摄现场如何与演员沟通等等几个部分,为导演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方法,内容详尽,技巧实用。这本书虽然注明是“导演的必修课”,但除了导演,演员、选角导演、制片人都应该看一看。书中,作者朱迪丝.韦斯顿开篇便强调,不要对演员进行“结果式的指导”,而是要给予“具体”、“可行”的指导。曾有一位导演,在执导某部影片时,一个镜头让演员拍了十八条,最后还是采用的第一条。影片宣传期时,导演把这件事作为一个宣传点,向媒体透露出来,意在说明自己的精益求精和演员的敬业。难道他意识不到,一个镜头演十八条,最后还是采用的第一条,不是演员不好,是导演的指导无能吗?朱迪丝.韦斯顿在书中提醒导演:“演员在排练或首次拍摄时进入了状态,却因为某种原因必须重来一次的时候,他的好状态就随风消逝了。” 很多演员的内心敏感而脆弱,就如范伟曾经在采访中说:“演了那么多年的戏,每次上场前还是会紧张。”因为他对表演本身心生敬畏,渴望表演出色,渴望塑造一个形象丰满的角色。一旦出现表演不顺利,演员的内心是相当痛苦的,这时,来自导演的专业性指导尤为重要。据说,上述这位导演在现场指导时,经常说一些特有哲理的话:“要演出那种千古悲凉的气势。”十八条下来,估计演员累得连凉粉的“凉”都不想听了,再好的美味吃十八遍也是翔。李安回忆,拍摄《理智与情感》时,有一场大姐埃玛得知意中人并未结婚的重场戏。因为饰演大姐的演员年纪大了,对着镜头哭并不好看,怎么演才能真情流露?李安指导演员:不演哭,要演难为情。因为你一向很自制,平日里矜持端庄,在得知心上人还是单身并且依然钟情于自己时,你的感情兴奋地向前冲,理智却在努力向回收。最终,演员这场戏处理得很出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演员是一项被动的工作,很多演员在拍摄现场是没有发言权的。“千古悲凉”和“要演难为情”,两种指导方法造就两种表演意境。前者就是典型的“结果式的指导”,它也许会有效,但更多时候会使演员不知所措,陷入套路化的表演之中。多年前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剧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教导太子:做一个帝王,就要天天和琐事打交道,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在琐事中发现国家的问题,开导臣属的心智,磨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做导演何尝不是如此?你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好像这个虚拟王国中的君王,你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演员,知道如何鼓舞和启发演员,让他们在角色中慷慨付出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智慧,这部电影才有了灵魂,你和演员是互相成就的。文:写不长图 | 本书图片剧不终公众号:jubuzhong个人微信:wo6968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电影学院不教这些,想想真是可怕。这是导演这个职位最主要的工作。更可怕的是,关于指导演员我们没有自学的途径,经验也不顶用。也许有一些导演凭借出色的表演经验、共情直觉和洞察力会悟到其中一些悬秒的门道,但终究不成体系。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个空白,非常具有价值。重申:不会编剧的演员不是导演。
  •     这不仅仅是一部学习教导演员表演的书,也是一本演员自查的进修集。关于表演的系统,与导演对于表演的理解,我相信有过导表经验的人在看这本书时,一定能在自我的经历中找出不一样的新理解。——来自学习戏剧四年的新人。
  •     屁话居多
  •     首先...
  •     如果视听语言是外功套路,指导演员就是内功心法。我们往往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很多人聊创意聊剧本天花乱坠,但是一到现场就抓瞎,因为他们忽略了重点:拍摄现场不需要你的惊世才华,需要的是你把每项工作都落实的能力,而准确、迅速地指导演员,可能是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     很不错,值得复读重读。
  •     不知道国内这门课到底叫什么,导表课?感觉导表课仅仅是把导演拉去体验演戏,不是讲怎么导戏。对低成本导演来说,这本书简直救急,太重要了。
  •     不要用结果式的指导,要让演员保持倾听和专注,时刻当下的状态,这本书不仅对导演,对演员也有颇多益处,获益良多。
  •     写人物小传的时候也可以翻翻。
  •     handbook随便翻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